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常言道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常言道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6 20: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常言道经典读后感10篇

  《常言道》是一本由余世存主编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常言道》读后感(一):道道道,一菜三炒

  《非常道》,《常言道》,《史间道》,道道道。三本书不光名字相像,内容至少也有堂兄弟程度的血缘关系

  05年,余世存以世说新语的体裁编了一本书,《非常道》。讲故事似的,他采来晚清、民国直到解放,政乱、革命直到共和的历史剖片,挑挑剪剪,用文字力量将那些发黄的场景变为魔法世界里会动作会出声的老照片,可以一一窥见当年。说这是1840-1949的中国话语恰如其分,那个多事的时节,各个势力、多种因素在中土大地来了场持续百多年的大乱斗,值此非常时期自然有不少人用自己或者民族喉咙喊出了振聋发聩声音。不论音量大小,它们都应当被记得,尤其年轻一辈,虽然都没听过。由此,我对这本书给出了非常正面的评价

  07年,余世存以世说新语的体裁编了一本书,《常言道》。讲故事似的,他采来晚清、民国直到解放,政乱、革命直到共和的历史剖片,挑挑剪剪,用文字的力量将那些发黄的场景变为魔法世界里会动作会出声的老照片,可以一一窥见当年。说这是近代以来最重要的话语录……余世存在自序中说“因再秉杂糅并举之余绪,更出机杼,作《常言道》一书,体例翻新…读家或可晒察”。余先生客气了,我认为在两年时间内你绝不只想出个名字,你还把三十二个分类增到了三十三个,并且将其中很多内容调换了次序,我相信这是不断反刍的结果。这一顿大餐跟上一次相比虽然主要菜色没有替换,但在伴碟沙拉上作了重大的尝试。我以独立眼光,给了较为友好的评价。

  09年,朵渔以世说新语的体裁编了一本书,《史间道》。讲故事似的,他采来晚清、民国直到解放,政乱、革命直到共和的历史剖片,挑挑剪剪,用文字的力量将那些发黄的场景变为魔法世界里会动作会出声的老照片,可以一一窥见当年。说这是1840-1949中国历史的非常话语……我不清楚中国法律对于出版物抄袭的具体定义,但如果余世存状告朵渔抄袭,我不认为会败诉,当然,《非常道》和《常言道》也是同样的情况,如果余世存很有创意地自己告自己…好玩的是,这本书的封底有余世存的大力推荐感觉电影明星在称赞自己的盗版碟。而且,《史间道》很山寨,它的分类稀少而不合理,许多篇章被乱点鸳鸯综合种种,对于这本大部分内容都眼熟得紧的书,我给的是相当一般的评价。

  不知道是不是这百来年的轶闻只够编一本书,对,余世存和朵渔都是编者,非著者,是不是这百来年的轶闻只能抽出二十多万字作为素材被各大学者广泛采用,那我们曾经以为无比厚重的那些波澜壮阔的曾经是不是也太单薄了?

  我原来不知道买书也会冤枉的。

  最后,请各位笑话我三本书都买了吧。

  《常言道》读后感(二):如何写一本《常言道》?——评余世存之新作

  如何写一本《常言道》?——评余世存之新作

  张之洞禁其子弟读《世说新语》,他说:“恐未得其隽永,先学其简傲!”

  ——摘自余世存《常言道》第73页

  零五年国庆,闲走北京风入松书店,偶见余世存《非常道》一书,浏览片刻,甚是喜欢,遂购回细读。纵览全书,仿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编排精妙,剪裁得当,虽书中之史不可尽信,然瑕不掩瑜,其不失为近年普及读物之佳作,而观众读家之点评,多亦如此。

  时隔两载,序属春夏。余先生又奉一书,名曰《常言道》,且以“近代以来最重要的话语录”为之副题,并言称此书乃“继《非常道》之后的转型力作!”然不才细阅半数,不敢苟同。

  先陈得当。《常言道》之章数共三十又三,以“大学”、“校长”、“传道”、“为学”之四章首开。此编排为吾之乐见,盖不才愚见,今国之不幸教育不当,难责其咎。师副其责,生厌其学。德之不佳,风之不纯!观《常言道》开首四章,尽陈昔日为师,为教,为学之胜景,掩卷之后,不胜唏嘘。以此开张,足见余先生之用心良苦,吾甚喜!

  再言不足。其一,早年购得冷成金书著两部,一为《读史有学问》,二为《读史有智慧》。坦而言之,因购书之款可入公帐,遂不曾细细比较再做定夺,然观读之后,察两书相似十之有八,唯编排异耳。数日前闲走西单图书大厦,又见此书,今之不同,乃装帧精美,而价格之变,亦不言而喻。再言余先生之两书,虽明《常》书“体例翻新”,然依吾之见,除选段篇幅丰富外,再无新处可言,且内容与《常》书多有重叠,虽不及冷之双书十之有八,亦占二三成耳。窃以为不妥。

  其二,《常》书以“近代以来最重要的话语录”为副标,然书中内容却不尽如此,略举三例:一、蒋梦麟和陈独秀都中过前清秀才惺惺相惜。晚清秀才有两种,一是考八股的秀才,人称“八股秀才”;另一是废八股改策论后的秀才,称“策论秀才”。一般以“八股秀才”为正宗,且更值钱。一次,陈问蒋:“你是什么秀才?”蒋答:“策论秀才。”陈说:“那你这个秀才不值钱,我可是八股秀才!”(《常言道》第46页)二、诗人杨骚和诗人白薇恋爱,他与白薇相约,要等他在新加坡嫖满妓女100名之数,真正懂得女人之后,两人才结合。白薇居然同意了,而杨骚因此染了一身的性病。(《常言道》第87页)三、1985年9月21日,古龙去世,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怎么我的女朋友都没有来看我呢?(《常言道》第140页)。蛋中挑骨虽有不妥,然以愚下之见,此等言语实属无聊,何以为重?同在此书,记有周国珍译高尔基小说一事,第一句“大海正在笑”,其先生伍蠡甫提笔圈去两字,成“海在笑”(第77页),虽纂书著文定有所异,然陈词俗语岂可留之?古人为学尚为一字一词斟酌,风之不再,悲也!

  其三,文首已陈,“恐未得其隽永,先学其简傲!”《常》书于228页记有一事:抗战间,周作人陷身北平,胡适在伦敦听说他渐有附逆之心,便寄来一首诗加以规劝。诗云:“臧晖先生昨夜作一个梦,梦见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忽然放下茶钟出门去 ,飘然一杖天南行。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梦醒我自披衣开窗坐,谁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 臧晖先生知胡适自己,苦雨庵指周作人。不料,周作人到底不是智者,没能“识得重与轻”。而在《非》书中,亦有关于此事之记载:周作人懂日本文化,曾有日本人到北大讲中日文化合作,周跟日本人说,“谈到中日文化合作,我没有看见日本人的文化,我倒看见他们的武化,你们都是带着枪炮来的,那里有文化,只有武化。”抗战的时候,周留在北平,蒋梦麟示意他说,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周果然没有走,后来因汉奸罪被关押在南京。蒋常派人去看他,并常送给他一些需用的东西和钱。有一次,周作人托朋友带信,说法庭要蒋的证据。他对法庭说,他留在北平并不是想做汉奸,是校长托他在那里照顾学校的。法庭问蒋有没有这件事?蒋回信证明确有其事。(《非常道》,第204页)同为一事,阅前后之记,周之印象非同,依吾之见,盖历史随意剪裁祸之。朱自清曾云:“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政治哲学。”虽非恰当,足以为戒!

  文之最后,解题之所问——如何写一本《常言道》?寻《某某传》及《某某回忆录》若干,阅之,摘之,选之,编之,遂成其书,若效李敖之张狂,可加饮食男女之文若干!

  《常言道》读后感(三):此书定是伪作

  我是在卓越网上和那本《非常道》一起买的,预先没看到封面,买回来一看封面,就有一种上当的感觉。

  此书有个腰封,上面很醒目的写着:“著名学者余世存继《非常道》之后的转型力作”,关注阅读此书的人基本上是会读书之人,“著名学者”“转型力作”如此宣传之语,不仅不能起“多卖”的效果,相反会勾起别人的反感。这还算面上的事情,翻开书一看,里面和《非常道》的格式题材一模一样,而且只要随便翻看一下,就可以发觉和《非常道》一书有大量的雷同。哪有半分转型的痕迹

  还有,书背上那些推荐的人和文字,更是可笑!毛喻原算是什么思想家?那个奕阳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守礼说此书比《非常道》“主旨更为集中,语气更趋平和”,简直就是瞎扯淡!同样的书,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模仿之作,且划分为“大学、校长、传道、问学、书香、文学、哲学、国粹”之类更加烦琐更加没有必要的门类,反过来,要说《非常道》比《常言道》主旨更加集中似乎更可信些!况且都是在别的书中寻章摘句,稍加改造,那谈得上什么“语气更加平和”。而且这样说,仿佛就是说《非常道》主旨不太集中,语气不太平和,自己出了新书,也没必要指责自己的旧书啊。

  在那篇文笔不通罗里罗嗦半文半白的所谓的自序中,此书的泡制者暴露了自己,说“《非常道》出版后,跟风不断”,是这样的,这本书恰恰是跟风之作,还无耻透顶,冒原作作者之名,败坏人家名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