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篇

2018-02-28 20: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篇

  《挪威的森林》是一本由[日] 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一):心的共鸣

  村上春树,一位把玩孤独,把玩无奈的作家同时自己也承认是个享受个人,又对许多事情充满无奈人儿,因此,他的文字,我总会细细品味

  “说不定我体内有个叫记忆安置所的昏暗场所,所有的宝贵记忆统统堆在那里,化为一摊烂泥”这是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句,可是我却不同意他的这样的一个想法,因为在我觉得,记忆是没有分类的,它只有美好这一类,对于过去,我们总想到我们美好的一面,而那些痛苦的,自己根本都不愿去想起。

  喜欢这种纯文学作品,比起大众文学以情节取胜,喜欢纯文学的这份韵味,就如同一座没有围墙的大观园,我们游荡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不用趴在墙外单纯欣赏

  再加上其对话的简洁,“结婚了?”“一次。”“离了?”“嗯”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要用尽我们多少的感情,用多大的勇气来跨越这样的一段结婚,然后离婚的心结。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二):一部直白于欲望的挽歌

  这部完成于1987年的小说不论是对于人物生活轨迹描述,还是对于人物的内心独白的细腻描写,都充满了日式印象。特别是在读主角独自活动片段时,我常常不自觉的,脑海里就浮现了日式风情画面

  同样充满日式印象的,还有书中的情节设定。人物们的思想行为,充满了大和民族特色。不论是对于生活的思考,还是对于感情的态度,乃至于和朋友的来往,和人上床,角色们总是直视欲望,不加压抑的。这令我在一开始对这部小说近乎于对于一切都直言不讳的文风感到诧异。(内心os:这样居然,也能上床?)

  正是小说中角色们对于内心欲望的不加掩饰,也得益于文章以主角回忆角度来展开描写,使得角色们的气质情感清晰的浮于纸面。一如同清水里有些扭曲光斑,浅白的文字中包含的是一群稀有的人们。这本小说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在于书中的角色都是特殊的,作者的话大约叫做不完整的人,是我们在生活中少见的。所以我们对于作者抖得包袱,直子和渡边的情感进程总是满怀猜测,被绿子特立独行感染,又为永泽的生活态度感到叹息,书中的每个人都代表着一种独立完整且怪异非凡的生活方式,他们所展示的是我们不怎么所得见的生活的另一面。

  坦白说,这部小说的遣词造句算不上精妙,情节的展开也并不新意。然而世俗语言也有其好处,那便是可以很容易的说好一个故事。作者把故事结局摆在那,又为其增添了令人听起来津津有味细节,读者便能够从中得到那对于生活的思考和震撼。其中事物逻辑理性并不怎么重要,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故事,一个直白的,讨论着情感和生死的一个故事。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三):始终无法爱起来

  我读书很慢的,真的,今天看完了《挪威的森林》。我是之前看了电影的,开始没有想看书,因为看了电影就不是很喜欢。但是今天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了,就看了。可能是看了电影的关系,电影中渡边和直子,绿子的形象在我的脑中就形成了具象,我没法很好的想象他们的样子,看到书中的描述,我也总是浮现出电影中的画面。所以感觉非常不是很好,当然,电影中有很多的删节和情节顺序的调换,看书让我了解了这些。比如玲子的故事,比如绿子和他男朋友的故事,比如疗养院的生活的状态之类的。

  但是说实话,我没办法爱这本书,也没有办法爱上里面的人,甚至有些叙述让我觉得略显生硬。

  好吧,个人无法爱起来。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四):《孤独与无奈》

  《挪威的森林》里撼动我的第一句话是:“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结尾又有一段关于死与生的对话,感觉就是心与心的交流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软弱无力

  渡边在直子和绿子之间抉择,他的内心偏向了绿子。可他的最终决定还没做出。直子选择放弃了他。因此他的内心深深的自责,他认为是他心灵背叛,才会造成直子的死亡。好像看懂了木月的死亡,又好像不懂。

  “不要同情自己,这是懦夫才做的事”。在我印象中这是永泽最后一句对渡边说的话。突然想说永泽也并不只是花花公子罢了。他一直有预言说会在将来的某一个地方和渡边相遇,我想知道他的预言实现了嘛。渡边说在初美死后就不愿再见永泽了。我的内心非常期盼他们能够相遇,只是一次也好的。

  在最后结局渡边打电话给绿子希望见她一面。而绿子反问:“你在哪里?”渡边自问:“我在哪里”。我不知道他们所谈的是不是心灵的归处。不懂。

  孤独和无奈在渡边君的身上体现淋漓尽致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五):挪威的森林

  这本书看下来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实在没想明白为什么它要叫《挪威的森林》。这个歌曲名字在整部书里一共没出现过几次,为什么把它作为书的名字?

  听说这本书好久了,好评如潮,所有推荐书目里都有,但是同学说有点赤裸裸,所以更好奇,终于在图书馆借到了,果断拿回来看。跟想象的差的太远了,我以为挪威的森林就真的是森林,看了才发现,原来跟森林啥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失望......

  不过对于这个故事,我是一点都不失望的。村上春树是有智慧的,以一个少年的角度,讨论了生死爱情。可能是我头脑简单了,很多深层次东西想不明白。但是我仍旧觉得这是个有点深度的稍微带点哲理的爱情小故事总体感觉,很不错

  关于木月的死、直子的“疯”、绿子的情、玲子的不幸、永泽的不羁,所有的这些都让人有一种淡淡的动容。这是个淡淡的故事,作者就这样娓娓道来,让你走入书中,经历他们经历的,在淡淡的故事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或许这本书之所以这么畅销就是因为他有着我们青春的影子吧。

  一本不错的书,有机会会再看看的。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六):徘徊于过去。迷茫现实

  这书两年前第一次读时。才15岁。

  老姐跟我讲乱好看乱好看。。我就傻逼一个。当黄书看了。

  一年前又开始读。才是认真读。读了十几遍。最后我感觉我要变成渡边了。就停了。(灰暗啊。。)

  又一年。才写书评。

  首先是这本书。

  这书中没有爱。渡边不会爱任何人。甚至性都混乱了。他徘徊于自己的时空。这是渡边给我的感觉。。

  边渡对直子的感情。在我看来不是爱情。是怀念。怀念过去。怀念最初。

  而绿子对于渡边来说。不是学妹。不是情人。是现实。

  而渡边活在过去。毫无疑问

  渡边最后都没和绿子做过。

  而在我看来全书只有绿子是真实。。

  直子也好玲子也好。和他做过的那个乳房形状很好的女孩也好。都是虚幻云烟。渡边一直在云雾之中。不知何为前方。何为现实。

  渡边和绿子挤在小床上时。迷茫与身边的现实的躯体

  心中不知如何用绿子的裸体自慰。还是用旧金山大桥.。。(笑)。

  他的心还在一座桥上。桥上刻着直子的名字。

  直到直子死去。桥轰然倒塌。他依旧昏迷在过去的时流。。

  直到玲子吧死狗一样的他捞上来甩甩干。告诉他现实在那里。

  直到这是他才发现身后的桥以倒塌了很久。

  他这才看见前方是现实。

  看见不代表看清。

  徘徊于断桥的的人。分不清前方在何处。目标在何处。希望在何处。

  似乎只有身后的断桥。而前方迷茫一片。

  直到最后的最后。现实过去迷茫希望。混乱一团。

  渡边天旋地转在都市人潮中。迷茫依旧。

  呼唤现实的同时。

  却不知。绿子依旧躺在身边。等待没有爱的他的到来。

  1。。爱这玩意。我失了一次恋后。倒觉得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2。。书看过很久了。只记得大概。手头又没书。全凭印象写的

  3。。貌似小学开始老师就说我理解能力问题。总是理解出不正常的东西。所以。。。

  4。。这本书陪我大概两个多月得时间。。于是我灰色了两个月。直到现在还有影响

  。。第一次写书评。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七):一群可爱的人,两件值得永恒深思的事情

  这不是一本让我沉迷其中的书,却是一本让我乐于在书之外剖析理解的书。

  书中几位女性人物都十分可爱。

  描写直子的篇幅并不少,可是她的面目在我心中却十分模糊,她就像爱本身,她就是存在于每个人心里那个女孩。你把能说清的所有都说尽,仍然不能是她完整,因为她本来就说不清说不尽,如迷雾一般。她就像主人公的一部分,爱她就是爱自己。从爱情上来讲,她是幸运的,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触及主人公的灵魂,她天然就和主人公在一个世界。

  绿子是我特别佩服的女孩,可是主人公对她的描写明显客观详实很多,亲疏立现。一个真正勇敢女孩子,她和主人公见解相同而非灵魂相通,却是能真正拉主人公一把的人,所以主人公在最后崩溃的时候,无意识间,她成了那颗救命稻草。看绿子想到了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描写孙小红中引用的一句话“永恒的女性,推动人类前行”!这样的女孩子,单用和主人公的爱情来评价她是低估了她。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出场最少的完全过客的初美。这种能让人把她和世间浸染落霞之景联系起来,能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那种震颤——“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憧憬,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的特殊女性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即使她未能逃过死亡。

  至于主人公,对他的感情十分微妙。我不讨厌他,也不喜欢他,就好像对我自己的态度。他是一位爱人,也是一位思想者,而归根结底,他是一位爱过的思想者,他通过爱别人来使自己更完整。

  死亡和爱

  死亡的阴霾贯穿全书,对死亡的探究可能永远没有止境,可此书中对死亡的感觉却非常打动我。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诉诸语言之后确很平凡,但当时的我并不是将其作为语言,而是作为一团薄雾样的东西来用整个身心感受的。无论镇纸中,还是桌球台上排列的红白四个球体里,都存在着死。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在活着的同时像吸入细小灰尘似的将其吸入肺中。”

  能在生活中清晰感受到死亡的状态,我很想理解,却不想要。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八):惟爱与死不可抗拒

  芳华二十一,第一次看完《挪威的森林》。对村上先生的大名早有耳闻,带着莫大的敬意阅读了这本书,也许因为缺乏阅历吧,也因为有着一颗拒绝成长的心灵,没由来的觉得很压抑,难过了好一会。

  是的,代入感很强,作者的文笔无可挑剔,不禁让我惊叹有些感觉竟可用言语描绘得如此精准生动。像对绿子的喜欢“最最喜欢你,绿子。"像春天里的熊一样。""春天的原野里,你正一个人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好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吗?’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像对初美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一边眺望美丽夕阳天地间的一切全都红彤彤一片。我的手、盘子桌子,凡是目力所及的东西,无不被染成红色,而且红得非常鲜艳,俨然被特殊的果汁从上方淋下来似的。"又如对直子肝肠寸断思念"甚至时光都随着我的步调而流淌得十分吃力。身边的人早已经遥遥领先,惟独我和我的时间在泥沼中艰难地往来爬行。"以及面对木月、初美、特别是直子的死亡"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以解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字字、句句直戳心房。我未曾失去挚爱之人,但在渡边君形影相吊的哀悼中我的眼眶湿了一次又次一次。如同蓦地闯进那暗夜,听着那涛声和风鸣,跟他一同踏着初秋的海岸不断西行、西行。惟爱与死不可抗拒。

  但除此之外,我更多的还看到了性的粗鄙,漫无边际抑郁和压制,一个孤独、腐化、堕落的世界。看似完美的白马王子——永泽,实则滥情冷漠,为了消遣孤独和寂寞睡了一个又一个女人,然后忘得一干二净。最终绝望的初美在他的无情中走向死亡。而渡边,也曾有这样糜烂不堪的生活。我甚是不能理解,为何他深爱直子,又喜欢上绿子,还能与各种女人彻夜翻滚。我并不怀疑他对直子的深爱,只是有时会愤恨他有什么资格称这为爱。为了融入这扭曲的社会吗??也许真的,我还太单纯天真,我不懂。直子,因为适应不了这种扭曲的社会,所以来到疗养院,把自己扔进和她一样需要宁静与安然的人群里。最终还是用一条寂寞的布带告别一切,告别渡边,告别玲子,去往木月的身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即使是你最心爱的人,心中都会有一片你没有办法到达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九):最后的一片安全岛

  最后的一片安全岛

  ——读《挪威的森林》

  我在假期的尾巴上遭遇了这么一本小说。

  初读时便被它那不掺杂质的的恬静笔触所吸引,明明是最最简单不过的例行描述,却因为不一样的字句排列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阅读过半时不禁被小说情节深深迷住,既不忍心就这样早早的结束这场阅读,可又着急的想要读下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然后,当我终于合起书来,手上抓的,却只是满满满满的惆怅了。

  故事的主人公渡边君就是那样一种人:尚且不满二十岁,未经世事;过着逆来顺受的生活,任现实摆布。现实给他什么,或是不给他什么,他都尽他所能的去承受。研究并不怎么热爱的戏剧,在学校避免冲突,去图书馆用功,和“敢死队”的寝室生活,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甚至是和永泽出去找女孩子。哪一样都是那么可有可无。他就是那种一旦掉进人海里就再也不会被轻易认出的普通角色。可是读着读着会发现他的寂寞,他的孑然一身,他的格格不入。他把自己圈在世界的最后一片安全岛上,安然的生活着,与世无争。自己也并未感到自己有半点孤独。

  然而名字叫做村上春树的上帝给了他三个女人,她们纷纷拨开人群向他伸出手,然后微笑。她们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措辞告诉他她们不同的生活。他在三个人之间辗转徘徊,在三个世界里扮演着不同却相似的角色。他充当着她们的朋友、恋人、家人,可最终却什么也不是。她们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向他所有的这片安全岛奔来,把麻烦的事情统统丢给他,毫不吝啬的打扰他,侵入他的生活。她们成了渡边通往外面世界、通往不属于他的世界的桥梁。

  温柔秀美如直子。不管渡边爱上的是是直子恬然贤惠的微笑或是完美无缺的肉身,他爱着直子的这件事也始终不会改变。在灯红酒绿的现实生活中,在怅然若失的都市节奏里,唯一的乐趣就是给直子写信,然后带着一百个焦躁一百个期待等待回复。而“疗养院”的存在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处桃花源,斑斑驳驳的隔开了外界的杂音。究竟谁才是病人?是身处身山的接受集体医疗尽享天伦的病人,还是身在外界,过着几近病态生活的常人?答案不得而知。直子是渡边心灵深处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隅,像是在过于聒噪的现实中开辟了一处紫廖渔歌的淡泊之所。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直子的死对渡边产生了如此影响的原因吧。

  善解人意如玲子。玲子以硬朗干练的形象出现在小说中,又以硬朗干练的形象悄然退场。就是这个有这男子魄力的女人,却有着怎样不堪回首的过去。同性恋。离婚。精神病人。一重重的的压力推着她通向深不可知的谷底。渡边是唯一肯倾听的人。而之于渡边,玲子更像是长辈,她微妙的牵系着渡边和直子,但最终却也没能挽救直子走向死亡的命运。

  古灵精怪如绿子。三个女人中,我最喜爱的是绿子。在渡边日日夜夜思念着直子的时候,在渡边心寄僻静的疗养院的时候,在渡边渐渐与世隔绝的时候,那个叫绿子的女孩子走过来,毫无理由的走近他,然后走进他。她也许口无遮拦,大大咧咧,爱憎分明,但是她是那么真实那么生动,那么生机勃勃。她会喝酒,抽万宝路,看色情电影,穿迷你裙,她还会在父亲的葬礼上不落泪,留像小男生一样很短很短的头发。她也许不如直子那么完满,但是,她却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渡边心中的不可或缺的位置。她的存在仿佛一场轰轰烈烈的拯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渡边生活的真实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在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的呼唤着绿子。”

  读《挪威的森林》,心脏仿佛被掏了个空,茫茫然全是惆怅,然而并不悲伤。它为我们浓妆艳抹的世界开辟了一处宁静的花园,它给了这纷乱繁忙的世界一片避难的安全岛。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十):挪威的森林

  世界变大了,心却变小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把生活塑造得越来越完美,却把心雕刻得越来越粗鄙,把社会变得越来越繁华,而心却在这种繁华中渐渐落寞。

  《挪威的森林》的旋律开始在浩渺的黑夜中哀鸣,久久没有散去。而当渡边君知道直子死了之后,他深知,他与直子彻底地永别了。茫然苦楚之时,他想起了阿绿,他拨通了阿绿的电话,阿绿在电话的另一端沉默了好久,可最后还是低沉却平静的声音:现在你在哪里?“我现在在哪里?”渡边君自问道,如今他在什么地方?他猜不着,到底这里是哪里?映入他眼帘的只是不知何处去的人蔓,神色匆匆地从他身边走过去,而他只能站在那个不知名的地方,不停地呼唤阿绿的名字……也许他已经不需要知道自己在哪里了,只知道或许从阿绿那里可以获得某种让他排遣寂寞、无奈的镇痛剂,继续活下去。免费资源的私聊我,免费分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