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10篇

2018-03-02 20: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10篇

  《别逗了,费曼先生》是一本由R•P•费曼 / R•莱顿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一):太逗了

  费曼先生太逗了,一个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这么interesting,总是对一些,我们觉得很么有意义事情花很多时间,从不同角度。比如蚂蚁为什么会原路返回,蚂蚁是根据第一只蚂蚁的路线行走的,如果它发现了糖罐,通过摆渡蚂蚁的路线,它就找不到糖了。他还话很多时间研究怎么开保险箱,偷偷的把别人的保险箱的后2位数字记下来,然后给别人开保险箱。 还能通过心理学摸索到保险箱密码,还留个边条,聪明家伙!哈哈!还有各种泡吧的故事,给妹子买酒到吝啬的不再给妹子买酒!还会画画,到开画展,卖画。1块钱转让专利给政府文件签字却没有这一块钱,但是他却一定要这1块钱。为了让别人相信可乐和阿司匹林一起吃不会有严重后果,他通过几种方法吃了几罐可乐和阿司匹林,证明同学看。去大学上课,找不到旅馆,还在椅子上躺了一晚,他甚至现在树叶里睡一觉,哈哈。这是一个很真实有趣的家伙,他很认真,很有耐心很喜欢专研,要向他学习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二):没有更有趣的家伙了吧

  费曼先生可能是最有趣的诺贝尔获得者了吧,记得从前看诺贝尔的自传,觉得原来一个人可以有如此大的成就,现在看了费曼才知道,原来一个能获得如此大成就的人还可以这样享受生活随心所欲得按照自己态度活着。

  从前不知道费曼,现在知道了,而他的形象并不是一个有着诺贝尔奖光环的科学大家,他的形象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的生活不光是物理,还有打鼓,作画,这些都带给了他无尽的快乐。他其实不是一个通才,但他得到了那些通才才会有的丰富经历。他通过物理认识世界,物理也带他去到了日本,巴西,让他更进一步感受真实的世界。

  一个人能将自己的自传写成一部充满轶事的故事集,那他的每天肯定都过的自得其乐。会有人评价费曼是玩世不恭少年,对的,他一如自己年轻时候一样,捣鼓收音机,捣鼓一切手边有趣的玩意,直到长大,他还是不断得再找乐子,他会在曼哈顿如此高压环境下,通过和验收信件的人周旋获得乐趣,他也会自学开锁来享受一个开锁匠的探索过程。他不把这样的事情当作玩闹,他是在认真得生活,认真得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要不然怎么能在巡演上表演自己的鼓乐,怎么超越一个以开锁为职业的人,让他都感到不足。所以费曼是真的每天都在用心的对待,当然他也会泡酒吧,看表演,这让一个遥不可及科学家形象变成了我们身边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单纯的人,才能活得自在,他会鄙夷政府的低效,却会逐本把教材读完做点评。也只有费曼这样的人才会活得与众不同,他会真的按建议去学习日本语,他会享有他独特自由

  书读了快一个月了吧,一个月里每天读一点,都惊讶于一个人能过得如此精彩,可能就是费曼所说的自由吧,他孑然独立所以能自在而行。他写自传不是为了标榜自己,也是为了寻找快乐,文末的祝愿真实而又真切

  我对你们只有一个祝愿——祝你好运,到一个你能够自由地保持我刚才所说的这种正直品格地方去吧,在那个地方你不觉得被迫需要维持你在一个组织中的地位或者财政支持,以及诸如此类事儿,从而失去你的正直品格。祝愿你享有这样的自由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三):有趣的人与故事

  忘了不知当初在哪儿看到买了这本书,很感谢自己有机会能遇到那么好的书,能认识费曼这个伟大的物理学家。看这本书,应该是今年读的最酣畅,最感动的。虽然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封面书本样式,都感觉一般。不像前几天看到得《我们仨》和《查无此人》这两本书时,那么精致包装和版式,美丽的让自己不敢有丁点涂画痕迹。但随着第一天慢慢读下去,被里面的内容完全吸引了,让我不禁感慨,内容大于任何形式,以致自己三天就看完了,况且中间还有个考试,这其中有种自己特别向往魔力吸引着我,使我不能放下,这种感觉特别奇特特别好。

  这本书令我比较感动的地方有以下几点。第一,费曼对待物理、自然科学的一些观点。他强调对待每一个定理,每一个公式,都要能找到一个实例。如果不知道自己研究的是什么,自己推导的公式意味什么,将是很没有意义的。书中谈到了巴西的一些学生例子,很是令人感触。第二点,费曼对难题的那种专注,喜欢挑战难题的性格特点。这应该是,费曼最聪明的一点把。他总是能找到问题解决方法,比较巧妙的解决难题,而且他把这当成一种很快乐的事情,当成一大乐事。而这一点自己做不到,有时候都有点不满意自己设计东西,虽然能满足基本功能,但不够优美。我想,能在比较短的时间,比较漂亮地解决难题,是在从小不断培养,不断通过完成各种小任务所获得的自信的累积,逐渐锻炼出来的一种自信和内在聪明吧。但愿自己也能,专注一件事情,能不怕难题,能养成从容面对挑战的习惯。第三点,费曼对科学的兴趣,能极大感染人。费曼从小就表现出对各种难题的极大乐趣,他把自己的家当成实验室,制造出了很多有意思东西,做了好多实用的实验,并且自己琢磨怎样修收音机。可以这样说,费曼从自己动手实践中,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他能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甚至能用自己符号表示。当然这种对自己有极高要求,但费曼都能快速完成。有时,我在想,是自己的智力不足以支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对自己不满意把。关于聪明和专注,最近在微博上看到梁斌的两段话,说的很准确深入。摘自梁斌微博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四):如果你有颗聪明的大脑,该如何游戏人生

  这本传记很有名,因为作者主人公是个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而且传记写法完全与众不同:一个接一个的故事,而且不是一般的故事,是一个聪明至极的人恶搞了一辈子、个个都会让你捧腹的真实故事。

  首先,理查德 费曼何许人也?就是这个帅哥

  他1918年生,1988年死,活了70岁。脑子聪明,学霸。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发,后来拿了诺贝尔奖。这个人有意思的地方是,他不仅仅对物理感兴趣,对数学生物学、各种外语、玛雅人密码等等一切他不明白的事都感兴趣;不仅对科学感兴趣,而且喜欢漂亮女人(他在书里就是这么说的)。喜欢恶作剧。到妓院卖画。在酒吧勾引女人,还被人打(第二天带着被揍的黑眼圈去给学生上课)。假装精神逃避兵役。通过刻苦练习,费曼还是个不错的鼓手,即使他一点乐谱也不认识。还发现呼麦(据说我极其喜欢的图瓦乐队恒哈图Huun Huur Tu就是他发现的。

  这里先插入一段恒哈图的一首歌,你感受一下:

  这个人可以说是个玩家,对一切都玩世不恭,从他在自传里把自己干的烂事儿写出来,不怕被人评价也看的出来。不过这需要不小的勇气。而且这个人也不是纯粹游戏人生,他把动脑子当成乐趣,也注意不要让酒精、迷幻药等毁了自己的大脑。不过看起来他亲身经历并相信了催眠。在学习桑巴鼓、日语、葡萄牙语、画画的时候都非常用功投入。事先做很多功课

  他一生追求自由与平等,讨厌等级、束缚。主张学习要真正搞明白,而且要学以致用

  书里有句话有意思:名声,是个婊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自信的地方。没必要为自己的不自信而不自信。对于真正重要的事情要自己搞明白。不要指望别人给你说清楚。那样只会让自己受骗。不轻信任何人。

  艺术给人以快乐。艺术是作用于人的情感的。

  这么有意思的书,你不读读,看看人家一辈子可以过的怎么有意思,你不觉得可惜吗?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五):自然科学的有趣还是要靠科学家的有趣来扩散

  一直觉得学理学的久了,人会变得冷冰冰的。

  所以我对理科生有些许偏见,总感觉学数学的冷漠,学物理的神经,学化学的多数智商不如人可又硬是不肯学文,学生物的则大都是傻白甜。

  本科室友是学数学的,和物理学院一起上课,剩下我们三化学狗,和生科一起上课。晚上回寝室,叽叽喳喳闲话起来,这偏见就又加深了几分,就是数学学院盛产奇葩不可理喻,学物理的基本都有点精神问题,化学学院名声在外大多是书呆子,生物学院的妹子则个个肤白貌美,透着一种傻气

  后来偶然和一物理学院的师兄闲聊,说起本科时就听说物理学院同学床头会放的都是 《悲剧诞生》,《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类,好奇学物理学到最后都会掉到哲学玄学神学坑里。师兄表示,个体差异远大于学科带给人的差异。这句话我现在还记得,纠正了我对理科生不少的偏见。

  进一步的纠正这种偏见的就是费曼,让我觉得一位自然科学家,迸发着热情趣味的,而不是一团冷冰冰的逻辑思维

  之前看过费曼的《发现的乐趣》,也买过他的物理学讲义,当然都不及这一本生动有趣。

  大刘在《球状闪电》里说,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这本书里看,费曼一生都在迷上什么东西,对物理的迷恋无容置疑是贯穿始终的,还伴随着开锁,西班牙语,日语,打鼓,还有撩妹……这种迷恋带来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真是极具魅力的东西。再加上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就具备了一个科研工作者所需的全部的珍贵品质

  费曼是天生的科学家,上帝给予这样的人一种光华,一个匹配其好奇心野心的智力,一种正直乐观的品格,令人艳羡,既然有人拥有这样的人生,又何必有我等平凡众生喜怒哀乐

  不过,最令我感动的,还是最后一个章节,愿我能找到那样一个地方,让我保持那样的品格。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六):厉害的费曼

  1、曼哈顿工程基地建设期间,科研人员到达基地时大部分楼宇、建筑还没有修建完成,理论物理学家可以在租住的农舍开始计算,实验物理学家无事可做,只能被发挥特长,到施工现场当技术员乃至工人

  2、费曼的恶作剧基本都基于大量的实践、摸索,发现特殊现象,掌握独特的规律行动能力或者说执行力是费曼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愿意去探索、实践、思考,这种跨领域的学科背景,能够帮助他开创性的思考很多问题。费曼在谈论自己被催眠的经历时提到,被催眠时头脑仍是清醒的,但却不愿意违背催眠者的命令。比如催眠者要求走曲线,自己清楚是可以走直线的,但会觉得不想走直线,仿佛在对自己说”我能做到,但是我不想做“,其实质就是做不到。这一认识可以直接投射到拖延行为,所谓的”不想做“,其实就是”做不到“,是一种自我催眠。

  3、费曼的管理经验:一定要让干活的人知道前因后果了解清楚工作的目标、内容和原因,单纯的、机械的告知工作流程,不做解释结果会非常的糟糕

  4、费曼说费米比他强一百倍,这个强,应该是指在对于基础概念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对复杂事物的简洁性表达,以及通过定性分析简单计算,得出相对准确结果的能力。费曼一直以这种能力自豪,费米在这方面更胜一筹,最著名的例子便是用纸片估算原子弹当量的轶事

  http://www.nuclearfiles.org/menu/key-issues/nuclear-weapons/history/pre-cold-war/manhattan-project/trinity/eyewitness-enrico-fermi_1945-07-16.htm,

  同时,这类问题的思考模式也被概括为“费米问题”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7%B1%B3%E9%97%AE%E9%A2%98

  5、费曼总结了一个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转述、重复、向别人讲解学到的东西。这个道理,暗合“教学相长”。

  6、费曼有强烈的怀疑精神和分析能力,所以会去验证大量的理论,这样他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会加强,同时对于已经验证过的事情会非常有信心,这成为了他自身理论的扎实根基

  7、曼哈顿计划期间,费曼的一个同事主管计算部门,当时采用了IBM的大型机,费曼发现他得了“电脑病”,具体症状就是想不断的研究电脑能够实现的功能,沉浸在“编程”的喜悦中。这大约是最早的几个“数码痴迷症”的案例,因为机器的超乎寻常的计算能力,仿佛为人配备了一台外接的大脑,费曼也表示,在发现同事的症状后,他通过多种手段来避免自己陷入同样的'麻烦“。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七):理科生写给世界的情书

  这本书是理科生写给世界的情书,把大家从对物理学家、理科生的刻板印象里解救出来,让我们知道,原来科学家也可以很可爱,他们的世界也不只是公式、实验和数据,也可以有美女、狂欢和恶作剧。

  费曼是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科学家,他一直假定自己是无知的,对外界一直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和验证的兴趣,会永远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来完成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费曼为什么能快乐地沉浸在很枯燥的物理学中,是因为他一直享受发现的乐趣。

  费曼的关键特质:

  1.好奇心旺盛。

  2.享受发现的乐趣。

  3.把复杂的事情具象化。

  4.学习能力强。

  费曼的特质,离不开他父亲开放式的教育方式。费曼的父亲让他充分观察大自然,天马行空地思考;帮助费曼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面对一个新知识,费曼的父亲不只是告诉他这是什么,还会把背后的知识和原理都告诉他。

  费曼学习法:

  核心就是通过转述来巩固你自己的知识。

  1. 确定一个学习概念

  先拿出一张白纸,把你要学习的这一个概念写在白纸的最上面。

  2. 将概念复述给别人

  在白纸上写下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写的时候,想象你在和别人交流,给别人转述这个概念。在转述的时候,解释不清楚的地方,要么就是你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要么就是你的转述有问题,没有抓住这个概念的实质,这些就是你需要努力深入学习的部分。

  3. 纠错、深入学习

  把刚才给别人转述时解释不清的部分重新学习,直到把那些搞不懂的地方全都可以流畅地写在纸上为止。

  4. 回顾和精简

  当我们把所有的学习概念都弄清楚之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概念重新转述一遍, 只要别人能听懂你说的意思,那就说明你自己的学习成功了。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八):还行

  大概用了一周每天坐地铁的2个小时时间,我读完了这本书。作为一个物理修养很差的学生,我认为这本书还行,而且推荐大家读。

  我很喜欢看传记,这本书很奇特,不是那种按时间排下来的传记,而是这种小故事形式的传记。刚开始看时很不习惯,而且当时觉得很没劲,我想没劲就在于我理解不了费曼先生觉得有趣的东西和现象,也就是物理现象。很感觉很惭愧,觉得自己急需补充一些物理知识。

  费曼先生的一点兴趣都会让他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比如打鼓,玛雅文,对生物学的研究,开锁,我常常怀疑,他怎么能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地井井有条并且做出成绩。他应该是很忙才对,忙得没时间破译玛雅文,学习打鼓,学习葡萄牙语,但是所有这些他都能很好地掌握,他对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并且能兴致勃勃地成为专家。我觉得这本书可以给中小学生看看,看看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怎么学习物理的,是怎么愉快地学习的。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九):有的榜样,不需要满满的“正能量”

  完全是因为物理系的小伙伴拉着我去图书馆借书,才知道有一本叫做《费曼物理学讲义》的大作。作为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却也不舍错过这般大神,就找来了这本类似于费曼自传性质的书尝一尝。读的过程说实话,很乏味,一度中断,上个星期,又从之前读到的地方重新捡起。

  不具有文学色彩只是单纯的记事,傻里傻气的天真直爽,捧腹的同时却又想扔书,“嘿,这傻孩子!”因为完全没有讲相关成就什么的,都是一些生活琐事,基本全部都是超脱想象,乏味却还要一直想着,他又要做些什么了呢? 多希望成为像费曼一样的人,不求获得其那般令人敬仰的成就,只希望也能再去简简单单的做些事情,看看这个世界。可能会做些不符合逻辑的事情,有时甚至于情理道德都不同路。然而这种勇气对于我来说很难了,很多类似的激情早已经不在。

  身边的人?可能从来没有过吧。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十):别闹了,费曼先生 or 别逗了,费曼先生

  别闹了,费曼先生 or 别逗了,费曼先生

  (购于三联韬奋书店)

  科学顽童费曼先生收集了自己的许多小故事集结而成。

  包括破解密码撬锁打开放有原子弹制造技术的保险箱,

  包括突发奇想想要去和哲学家探讨和watson学做实验,

  包括随口“胡诌”了几个想法并“被”卖给了政府专利,共计1美元

  ......

  这个诺奖获得者以极为怪诞的语调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部分地,逗趣地

  虽然读起来轻松,但有时也难免会品读出一分无奈

  感觉同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很难描述这种感受。

  不是因为什么高深,反倒是他的平易近人。

  切不要因为书的厚度,书的名称,书的年代,书的体裁,以及作者本人所在的物理领域与其成就,

  就轻易地放弃阅读这本小传。

  就像一位前辈评论时说,

  他将带给你的就如同爱因斯坦描述自己的相对论:

  “一位先生和一位漂亮女孩在一起呆上一小时,他会感觉像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在火炉子上呆上一分钟,他会感觉比一小时还长。”

  而我相信这本书会让你开怀而豁然开朗,相对地。

  I’m serious,literally ^-^

  我因<费曼物理学讲义>而购得这本书,看完却发现其和物理本身关系微弱,

  而他的人格魅力却尤显可贵,一瞬间变得如迷妹一般,反倒将讲义放在了一边,一口气将小传看了个大半。

  我们爱给这些人一些光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我们过度解读。

  而这个家伙却在试图逃避光环未果之后努力让自己的光环变得趣味十足。

  对于科学的前进与科学的科普,

  别逗了费曼先生,

  我最看好你了 (* ̄3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