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10篇

2018-03-04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10篇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本由[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9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一):自我的建立与遗失

  历经月余,终于结束这场阅读火车,公交,地铁或是半夜惊醒无法再入睡的夜,这些场景里,伴着每个人情绪,时针会走地更快一些。卡拉马佐夫父子故事,不复杂,陀的语言,亦毫不晦涩。

  但当看完最后一页,彻底掩卷时,依旧有心力交瘁错觉。阅读时会自动切换游离与代入的状态,或许源于卡拉马佐夫父子所呈现出的一切品质,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完全体现:高尚与卑劣,贪婪慷慨,恶棍与天使,淫荡与忠贞,所有的一切合为一体时带来的纠结和疯癫。与文友们总试图从更高的神学体系讲述卡拉三兄弟的不同,在我略有执念意识里,倾向坚持陀所用用理性叙述的思辨都是自己意识的矛盾体现,各自是一种分身,与潜意识里的本我,理性的自我和救赎的超我各自重合又不全然相同。一个相同的本我,在不同的环境里孕育,会有多少个阅历截然不同的自我?这与超我的高度一致不同,自我的建立,需要本我与外界交流碰撞中建立?可自我恰好又是个人与这时间,与他人与另一个自己相处纽带

  与读完罪与罚后冷静的质疑不同,卡的尾声无关结局,当不同的性格复杂的情感纠缠结束,依旧要与这个世间相处,可是,如何相处呢?

  借助宗教依靠信仰力量能否足够持久地让人安之若素?还是只是生生割舍掉自我,换取一段平和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二):梦魇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

  ——《新约·约翰福音》第12章第二十四节

  回到最初,犹如一场噩梦醒来,

  梦魇不断地拷问着心灵,审判着道德

  究竟何为道德底线,每个人都给予个人的框架准则

  犹如福音书,向上帝这样的创世主祈祷自己的罪责,不假,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陷,都在反复中自责,试问自己究竟赎罪,像醉酒般呓语,心中都有撒旦,住着另一个魔鬼影子,做着心力交瘁的自责,从万丈深渊中把自己彻头彻尾数落,欲摆脱肉体的桎梏。然而,心却向着善,憎恨恶。痛苦才是生活本源,毫无修饰,也无力修饰,从生开始,便带着痛苦的眼泪落地,小孩总是最本真的,天使般的心灵,是造物主的宠儿,没人能夺走这一切,即便在上帝那里。

  现实的钟响敲打着心灵,每敲一次,每受一次拷问,心却向着美好,直至心灵憔悴,乏力,在枷锁中度日,用最初的那点向善之心,汲取着仅有的喘息,无望便是本真,用梦想对抗本真,为活着而自我牺牲,在这里,爱情就是一颗救命稻草,抓住了米嘉的心,这个卡拉马佐夫家族中的大儿子,牢狱之灾的无辜儿,被爱情冲昏了头的奴隶,躁狂的野性身躯大起大落的生活,并不触底,自甘堕落,却隐藏不了他一颗向善之心,正直,对谁都不撒谎,心底善良知恩图报,他父亲就是老卡拉马佐夫,并不是神一样人物为我们所祭拜,反倒是一个卑鄙无耻下流的小丑般的老头,没有信仰,没有任何道德,没有精神世界,一切只为寻欢作乐,把自己的儿子们弃于住在后屋的那个老实巴交的仆人那里,不管死活,仿佛不是亲骨肉一般,自然长大后的孩子们,并不爱他,恨他,唯钱如命,甚至独吞儿子的遗产,然而却疯狂地为一个女子宁愿不要钱,米嘉的情人,这个并不是如何高贵的女子,只是一个杨花般的女子,把愤世的情绪加诸到玩弄这对父子身上,然而却成为父子间的导火索,命运仿佛故意在安排这一出闹剧,又仿佛一切都是既定的,正因如此,道德又一次受到践踏,从属与无穷尽的欲望,这一次其实也是爱情在作祟,爱情是美好的,米嘉为了爱,在黑暗中仿佛看到了一丝光明,紧紧抓住她,放弃了高贵的未婚妻。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女子,表面上一个水性杨花,另一个高贵,实则相反,高傲,另一个则甘于耻辱,贬低自己。原来人人如此,抨击着现实的枷锁,想必有爱就有光明,只是希望。想必这是那个时代产物,环境孕育着这一切。看着这一切。

  其中第二儿子伊万是最像他父亲,无神论者,自我主义者,一切皆可,漠视一切,然而不同的是他也有好的一面学识渊博,自省,最后心灵交悴,与自我对话,拷问审视自己,厌恶镜中另一个自己,最终魔鬼消失了,想必心里的道德占据了脚跟,不至落向深渊,在炼狱中焚烧永恒之火,小儿子阿辽沙,则代表着光明使者,为世界带去光明,乖,向善,真诚,为人们喜欢,打小就追求真理曾经的世外修士,宗教在这里并不是控制人,不假,有时宗教带去了痛苦,血流,却同样它带来了光明,道德准则,假如没有宗教,这心灵寄托,试想这本已污浊的世界,会如何的逝去最后一道曙光,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然而,上帝并不是你心灵的最后一块救赎,唯有实现每个人都是上帝,自己的上帝,才真正的成了一个人,才离真理不远了,永远没有真理。真理便是无我。

  这些人物在我脑子挥之不去,当然还有很多人物的灵魂,拼凑出这么一出未完的篇章,人物也在继续下去,这也确实是未完的一篇,命运之神再次降临,夺取了作者这颗向善之心,命运之神仿佛在有意安排,倒下了,却成为了永恒,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结,未完的话语太多了,只是他永远倒下了,去了另一个世界,写下他继续未完的旅程。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心灵刻画的如此深刻,他死死抓住灵魂,暴露在太阳底下,拷问着这一切,瞬时一切荡然无存,连最后一点体面也消失殆尽,以致梦魇重生,被自己所折磨纠缠,所抛弃,跑向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重生。磨难不难。活着就是天堂,死了便是永恒。

  在梦中找回自己,

  诉说自己

  忘了自己原来做了一个梦,有时清晰,有时浑浊

  我只把本真写下来,我怕在以后的日子里忘记那最初的本真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三):哲学上高度不明显

  这本书号称传统文学中最艰深的一本,但是读完之后虽感艰深,也佩服作者,却不敢苟同前述评论

  举例证明

  1、作品的开篇引用圣经John12:24“Truly,Truly, I say to you, unless a grain of wheat falls into earth and dies, it remains alone; but if it dies, it bears much fruit."接下去的一句作品没有引用的是”Whoever loves his life loses it, and whoever hates his life in this world will keep it for eternal life." 从crossway版的圣经正文和注解中,我们其实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些话想要传达的信息,其实就是《老子》第七的“以其不自生,故能得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2、小说末尾(第十二卷13),引用的圣经“Fathers,do not provoke your children to anger, but bring them up in the discipline and instruction of the lord",要传达的意思:”被杀的老卡拉马佐夫这样做父亲的,就不能、也不配称为父亲。……你自己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如果孩子用你的办法对待你,怎么能责怪孩子呢?……生了儿女的还算不得父亲,生了儿女而又尽到责任的才算是父亲。“其实和《论语》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人说话的习惯都是说半句留半句,所以孔子想说的是,”父慈子孝,父不慈子不孝“,所以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讲的也是完全想通的。

  书中还有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子,可见普世价值这个东西确实存在伟人们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相似的。

  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我并不赞同把坨氏捧得太高,理由已经很明显了。但是从文学的角度,这本书依然值得浓墨重彩推荐,其中的表达方式,审视问题视角,对我们中文语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四):有关《卡拉马佐夫兄弟》

  有关《卡拉马佐夫兄弟》

  我不太相信意识是可以量化的,但是为方便表达,我决定画一个坐标轴。假设这是一条横向坐标轴,假设这条坐标轴有左右两个端点,右侧端点象征对于信仰的极度虔诚,而左侧端点则象征着信仰的极度缺失,费尧多尔•巴弗洛维奇•卡拉马佐夫(以下简称“老卡拉马佐夫”)和他的小儿子阿列克塞•费尧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以下简称“阿廖沙”)自然会被毫无争议的摆在坐标轴的左右两边,而被至于这条坐标轴中心位置的,自然是老卡拉马佐夫的次子,伊万•费尧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以下简称“伊万”)。

  其实伊万是本书中相关情节较少的一个人,老卡拉马佐夫以及他离奇的死亡是一切故事的开端和导火索;其长子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以下简称“米加”)在争夺遗产,花天酒地,以及与两个女子之间的左摇右摆中忙的不亦乐乎,更被设定为“弑父凶手”;阿廖沙除了在父兄紧张关系与帮助兄长摆脱罪名奔走外,还不厌其烦,满怀憧憬的向所有人传播所谓“基督大爱”与“信仰得救”。唯独伊万是以一个冷眼旁观姿态被卷入到这场凶杀案中的,可偏偏这个外表冷漠角色倾注了作者最核心理念

  这里直接涉及到了作者本人对于信仰的看法。阿廖沙的信仰是纯粹坚定的,所以他做的一切事都被坚定的动力支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老卡拉马佐夫虽然对于一切信仰都不以为然,却有着一套自成体系的价值观(被伊万概括为“卡拉马佐夫家族想做就做的疯狂力量”。)因此,父子二人都有着明确的生活目标,阿廖沙追求灵魂的修为与博爱的传播,老卡拉马佐夫则向往俗世中一切美好,当然其获取的手段是卑劣不堪的,但是无论如何阿廖沙与老卡拉马佐夫在行动上没有任何犹豫,这也是笔者将这两个人置于上述坐标轴两端的原因。反观伊万,情况就复杂的得多了。

  一方面,伊万对外界宣城自己是“无神论者”,可另一方面,他的内心中始终不敢确定上帝是否存在,这种疑惑最终演变为后期的精神分裂。在小说第五章,伊万滔滔不绝的向弟弟阿廖沙,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讲述了自己对于信仰的质疑。有意思的是,伊万并未反对信仰(当然这里指基督教)对于人类重要作用,但是他在质疑这种作用是否具有普遍性。首先,信仰的基础在于相信,智者通过信仰得到救赎的例子不胜枚举,可问题是,这世上除了智者还有愚民,而他们坚定的信仰最终演变为让统治者奴役自己的工具,中世纪欧洲正是这一现象的代表。再往前一步,伊万提出了这个质疑中的本质问题:多数人根本不会运用通过信仰获得的权利,在基督教发展的早期,信仰是苦难中的人们对于生活的唯一寄托,但是一旦这种寄托化为现实,碍于知识能力限制,他们却无法驾驭这样的现实。换言之,奴役他们的不合理制度被打破了,人们却没有能力建立一个新的,合理的制度,说的偏激一些,人们渴望被统治。所以,有些人就钻了宗教与制度之间的空子,于是当信仰把人们从奴役中拯救出来后,只能成为另一道奴役人民的枷锁。但是在伊万看来,人们是需要这把枷锁的,因为这把枷锁可以换来面包,而在多数人看来,面包比所谓灵魂的救赎重要得多。

  更具戏剧性的的事,面对伊万这番骇人听闻演讲,阿廖沙的“反击”却是苍白无力的,他宣城以信仰的奴役人民的统治者大有人在,可是以自己的恩师为佐证,依旧可以证明信仰的必要伟大。可是要强调的是,伊万质疑的不是“信仰坚定的人”和“信仰的作用”,而是所谓的“信仰”是否有必要,换言之,伊万认为信仰的前提是“相信”,而渊博的学识与独到的思索使伊万无法向阿廖沙那样,笃定的“相信”。至于他“无所不可”的座右铭,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一种对于自己困惑的托词,因为在伊万心里,他要么想做一个坚定的基督徒,要么想做一个老卡拉马佐夫那样的,真正的“无所不可”的人,可是偏偏这两者他都做不到,只能以所谓理性的思维对自己头脑狂热激荡的宗教质疑进行压制,于是,随着这种精神压力不断增长,最终造成了伊万的精神分裂。因为伊万对手其实是自己,这场战斗信奉上帝的伊万与无神论者伊万之间的角逐,对于伊万来说,谁胜谁负都一样,只要这场耗神耗力的战斗结束就好。其实伊万的困惑,可以代表很多人对于信仰的疑惑,尤其在现代科学突飞猛进芝士,有太多的例证可以质疑上帝的存在与信仰的意义,相信的基础就这样被动摇了,在伊万看来,如果没法相信,就不可能存在信仰,但是绝对不信,他又无论如何做不到,这种复杂的心态在本书的第十一章,伊万与“魔鬼”的对话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一方面,伊万有充足的理由论证神学的荒谬,可是“魔鬼”就坐在自己对面,孜孜不倦的说服自己相信丧失信仰的悲惨后果。于是,冷眼旁观的“理性”成为了伊万掩饰自己脆弱内心的唯一屏障。

  但是理性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他的冷酷,他以一种绝对理性的姿态看待一切,而渊博的学识则为自己的冷酷找到了充足的论据,就这样,这种冷酷向外延伸,发展,最终汇聚到了真正的杀人凶手帕维尔•费尧多罗维奇•斯麦尔加科夫(以下简称“斯乜尔加科夫”)身上。斯乜尔加科夫的情况很奇特,出身卑微的他有着很明确的“理想”,他渴望上流社会的雍容华贵,渴望摆脱笼罩在自己身上的,卡拉马佐夫家族的阴影。但是可悲的是,他并没有摆脱这种困境的能力。因此,他发自内心的崇拜伊万,伊万脱口而出的冷言冷语被他当做是金科玉律,而当他发现伊万和自己一样,对于老卡拉马佐夫与米加心怀鄙视的时候,更加把伊万视作自己的知己,更甚者,他把伊万对于家族事务的漠不关心,希望早早逃离这一切的急不可待,当做是伊万对于自己行凶的“默许”。某种程度上,伊万意识到了愚民缺乏驾驭信仰与自由的能力,却毫无意识的把这种居高临下,“无所不可”的思维灌输给了斯乜尔加科夫这样的,对信仰、自由有着一知半解的愚民。

  所以,“弑父”的罪恶感成为了压垮伊万精神的最后一棵稻草,在三次到访斯乜尔加科夫之后,伊万看到了自己身上邪恶的一面在这个癫痫病人身上的投影,终于直面自己内心中最不堪的一面,隐藏在潜意识的千丝万缕(对待父亲仇恨,对于仆人的放纵)汇成内心的魔鬼,击垮了伊万的精神。纠结与伊万内心的信仰之战结束,不出意外,伊万全线溃败,因为他一直在和自己交战,出手越狠,受伤自然也就越重。可悲的是,伊万似乎什么都没做,却承担了最严重的后果,即便已经躺在病床上,也早就高瞻远瞩的为米加制定了出逃计划,为那个他从不在意的兄长,是负罪感也罢,是所谓亲情也罢,理性和知识强制着伊万在正邪间挣扎,直至精神崩溃。追根溯源,伊万的困惑来自于思考,在他这里是“知难行易”,有关信仰的论争在伊万这里以毁灭结束,那么推广开来,信仰的意义究竟在于什么,束缚究竟是否有必要?自由是否有必要?作者通过伊万提出来问题,却给不出答案,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信仰的国家来看待这个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有些杞人忧天了。但在笔者看来,伊万的思考是有现实意义的,当我们追逐人类的本源,有太多的例证可以证明我们与花草树木一样,无非是这个星球上上的,单纯的生命体,但是在宇宙的最深处究竟隐藏着什么,却是谁也说不清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所谓的“价值”、“生命”、“信仰”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给予自己的一个“交代”,而就个人对于宗教浅显的理解,只能说,对于很多无力掌控自我的人来说,信仰是有必要的,但是很多人(包括笔者)同伊万,一样,无法让自己“相信”上帝,既然无法相信,何谈信仰?所以,有关信仰的讨论,笔者也只能就此打住了,阿廖沙似的对于上帝无条件的信奉我是做不到的,但是若完全否定信仰,笔者又觉得是有失偏颇的,伊万个人功成名就,衣食无忧,因此这样的困惑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但是多数人的生活远非这样,有太多的事情要去考虑,去做。即便有些许困惑,亦早被生活的困顿扼杀在萌芽里面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五):摘录

  1.我认为奇迹从来难不倒现实主义者。促使现实主义者产生信仰的不是奇迹。真正的现实主义者如果不信神的话,总有勇气和办法不相信奇迹,即使奇迹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的形式出现在他面前,他宁可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器官,也不承认这是事实。如果承认,也只承认那是一种自然的,不过在这以前他不知道的事实。在现实主义者身上,并不是奇迹产生信仰,而是信仰产生奇迹。

  2.阿辽沙部分地已经是当代青年,也就是说,秉性正直,渴求真理,寻觅真理并且信仰真理,而一旦有了信仰,便切盼立刻全心全意地投入,切盼迅速干一番大事业,为此必定愿意牺牲一切,乃至生命,不幸的是,这些青年并不懂得,在很多情况下,舍身也许是所有的牺牲中最轻而易举的,而从自己风华正茂的生命中拿出五六年来埋头苦学,做点学问,哪怕只是为了十倍地增强自己的力量,以便为他追求的真理服务,为他心向往之并且引以为任的大事业服务,——这样的牺牲对于他们中许多人来说几乎完全做不到,实际情况往往如此。

  3.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六):精彩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流淌的是整个俄国”

  在我看来却不止如此,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一整个世界,人性在这被完美的展现出来,往常的文学作品中随着笔下的人物数量的增多往往呈现出另一个极端,就是单一情绪化,而卡拉马佐夫一家却不是这样,都细腻的令人惊叹,这本书中所有人都有所谓的灵性,无论是未受教育的中年妇女还是半身入土的耄耋老人,都能被长老一句点醒,明悟些许道理。

  在四个兄弟与老卡拉马佐夫间的冲突,却不仅仅是单纯的家庭纠纷而已,是神灵与凡人对峙,是感性与理性间的碰撞,却也不只如此,可要我说的再多点,却也道不出所以然来。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七):内心戏,故事环,俄罗斯,宗教讨论应有尽有

  读完发现故事主线其实挺简单的,围绕着大儿子涉嫌杀害老父亲一案。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能牵扯出众多人物来,修道院里的各位神父,退伍上尉一家,老将军一家等等,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因而每个人的行为动机相当充足,一环扣一环。

  例如,米嘉趁着借钱给卡嘉而羞辱了心高气傲的她,卡嘉时来运转后要求嫁给米嘉,算是报复或者隐忍。但米嘉天性就是“卡拉马佐夫”,虽然接受但仍然寻花问柳找上了格露莘卡,格露莘卡却将他和他的老父亲玩弄于股掌之间。卡嘉为了逼迫米嘉迅速成婚而去找格露莘卡谈判,反被格露莘卡羞辱。卡嘉被气地丧失理智,在米嘉受审时发疯地做伪证想致其于死地。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看完这部小说,确实如译者所言,4R贯穿全书,心灵隐秘 (Revelation of Man's secret heart), 革命 (Revolution),俄罗斯 (Russia)和宗教 (Religion)是全书的主题。人物的内心戏篇章颇多,内心独白到处可见;革命出现在伊万和斯乜尔加科夫的口中和心里;俄罗斯的命运和民众性格经常被讨论;宗教体现在伊万的《宗教大法官》戏剧和佐西马长老的人生回顾。挑出其中一个R来,都足够延展出诸多有意义的话题,例如宗教,“要面包还是要自由”,“死后不腐才有资格成为圣人?”。

  而最点题的则是“卡拉马佐夫力量”,“它是原始,狂暴,放纵不羁的....甚至没有神灵御风凌驾于这股力量之上”,“一方面承认自己的卑鄙行为,另一方面又拼命干卑鄙的勾当”。他们一家都受到欲望的影响,甚至米嘉对阿辽沙说,“你虽然是天使,可是在你身上也潜伏着这虫子,它会在你的血液中兴风作浪”。也许陀氏认为,俄罗斯民族都受到“卡拉马佐夫力量”的影响,内心深藏着狂野的暴躁,如何驾驭这股力量是陀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八):深邃的思想,激昂的文字,宗教的情怀

  翻译家荣如德先生的功力令人敬仰。陀氏的书我是第一次读,“不惑之年”读俄罗斯文学与意气风发的少年的心情和体悟是完全不同的,对基督教的熟悉有幸使我读此书轻松很多,不像很多当代中国人那么雾里看花。陀氏本人经历非凡而又充满苦难。他那句名言“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意味悠长。大概正因为如此,他的著作中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这本书中所呈现的主人公内心的大量自我剖白,不仅没有让读者疲倦,反而为之震撼。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和尊严的华人,很惭愧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中找不到有这样人文深度的作品。我们对人性的认识还自满于孔夫子的“食色”动物等级。这也大概应验民国初期仁人志士如胡适说的““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古人说知耻而后勇,不抱残守缺方成智慧,现在所缺的不是应声的奴才和犬儒,而是清朝龚自珍说的”不拘一格”的人才。陶醉于自我催眠的中国特色的大国崛起复兴之梦只能让我们离世界文明的距离比民国更远。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九):《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不是一个好的小说家我不知道,因为只看过《卡拉马佐夫兄弟》,但他一定是个好的演说家,整本小说更像一场舞台剧,人物一一出场,既对彼此说话又仿佛走向台前对观众说话。在内容上,宗教大法官和辩护人的演说写的尤为精彩。原本听说陀是想通过这本书颂扬俄罗斯基督教文化,还在期待对于“宗教大法官”的逆转,才发现陀心中的基督教文化根本不是神秘主义的盲目宗教崇拜,这一点体现在辩护人演说里孩子问父亲,“父亲,告诉我,为什么我应当爱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主题依然是关于人的解救之道——不是爱上帝,而是爱世人,是彼此间善良而美好的感情联系。

  书中我最喜欢两句对白:

  “爱生活甚于爱生活的意义?”

  “一定得这样,像你所说的超越逻辑去爱,一定得超越逻辑,那时我才理解其涵意。”

  这对话里有着某种存在主义的味道。虽然老陀一再痛斥虚无主义,但我认为他所痛斥的是“既然一切虚无则凡事都可为”的逻辑。而在我的认知里虚无是一种生活氛围,是一种理不清因果,找不出方向的混沌处境。一直拒绝承认“生活毫无意义”,也是怕滑入“凡事可为”的不复之地。借伊万之口老陀感叹:重要的不是上帝是否存在,而是它“必须”存在,人们会为此造出一个“上帝”。

  老陀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三人身上分别突显了人性的某一面,米嘉的欲望,伊万的理智,阿辽沙的笃信。他也赋予他们一个共同的特质——坦诚,这坦诚尤其指对自己,借由这一特性,即便最惹人厌的米嘉也是让人喜欢的。如果非要对比,最不坦诚的大概是伊万,但我真的好喜欢他,也许是他那种想要笃信“爱”而不能的挣扎让我倍感熟悉。理智从不轻信,当他对阿辽沙慷慨激昂地讲完关于宗教叛逃的长诗,绝望而悲凉,阿辽沙在他嘴唇上轻轻吻了一下。我觉得伊万是羡慕阿辽沙的,因为阿辽沙不必经由撕裂的自我辩论,凭着善良纯真引导而去笃信。老陀似乎并不认同三兄弟中任何一个,但似乎隐隐的承认了三者存在的合理性。欲望,理智,笃信是人性的一体三面,套用一句俗到不能再俗的话,和谐才是根本,但前提依然是坦诚。

  虽然老陀抵制虚无主义,但无疑他的世界也是虚无之地,在对米嘉弑父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检察长和辩护人对于心理学的奇思妙用连环抛出“什么是真实”的问题。虽然都是学以致用,却引起我厌恶和赞赏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这并不是因为我知道真相,而是他们对连串发生的事件分别做了“恶”意和“善”意的联想。这种对立性便是虚无之地的一个表现,事件的前后关系远比因果关系来的明晰。至于什么是真实?不是你眼中的别人,也不是别人眼中的你,所以何苦为了“你希望自己觉得过的好,还是希望别人觉得你过的好?”这种问题大伤脑筋。

  书的最后一章是伊柳沙的葬礼,在巨石旁,阿辽沙对守护伊柳沙的孩子们说,“记住这一刻,永远不要忘记,当年我们被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感情联结在一起……关于你们的教育问题人们经常向你们谈起,而某一段从童年时代保留下来的美好而神圣的回忆或许正是最好的教育。……不管我们会变得多么狠毒……我这样说只是唯恐我们变成坏人,可我们为什么一定会变成坏人……。”

  米嘉的案件引起全国性的关注,法庭里坐满了看戏般冷漠好奇的人们。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十):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是一个卡拉马佐夫

  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终于将这套上下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书看完了。卖者关子吊着胃口讲故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洋洋洒洒的辩护演说高潮后,以给人想象的几个兄弟的未来和孩子们的温情里结束。

  谋杀案并不重要。谋杀案只是整个故事的一条线索,是作者吊人胃口的一个工具。前期做了那么多铺垫,都是为了展示最后审判的那个高潮。最精彩的莫过于辩护律师的演说。以至于后来,结局变得不是那么重要。虽然我一直被吊着悬着去猜想或者期待故事的结局。可是最后结局出来的时候,我竟然已经没有感觉。就像很长时间去期待得到一件东西,但是等最后得到的时候,却反而心情平静。

  我承认基本上大部分内容我已经忘记。我承认我没有记住一个完整的名字。那么就让我说说我的心得。名字暂且以简称代之。在没有得到父母之爱的几个卡拉马佐夫兄弟,在有着同一个极度吝啬即使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蝇营狗苟活着的父亲的影响下,在复杂的社会体系中长大的几个卡拉马佐夫兄弟,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怎样的人生。

  老大米嘉。外表看上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醉酒,打架,骂人。可其实心里是善良的。他有很多次曾经想“改邪归正”,可最后总是失败。他控制不了自己,每次想彻底变“好”的时候却总是把事情搞得更糟。结局是人们对他的印象更差。等到最后一次,他想带自己的心上人彻底“远走高飞”的时候,却无奈染上了官司。他却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他被判“有罪”似乎是众望所归,似乎是命中注定。他说,他愿意接受一切惩罚。那么就去矿上服20年苦役吧。可是小说还是给了人们以希望。就像辩护人说的: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承担那难以想象的痛苦。他对生活抱有希望。所以他同意了老二安排的出逃计划。可是他还是热爱祖国的热土。最终他还是要回来的。小说没有拖沓叙述他的未来。那么就让我们祝愿,祝愿他过上他想象的生活吧。

  老二伊万。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表面看上去是人们印象中的“精英”。可是他心底里的自私自利却是最强烈的。他想以良心和自己的自私自利做斗争,想控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可是命案发生前,欲望占了上风。他那个时候希望命案发生,这样可以借别人之手干违法之事而自己却得到更多的遗产。等命案真的发生,他的良心却无时无刻都遭受道德的谴责和良心的折磨,他谴责自己在明知道会发生的情况下没有阻止,并且纵容了命案的发生。他希望与命案自己无关。实际上从表面来看,命案真的和他无关。他甚至希望以帮助大哥出逃来稍稍抚慰自己的良心。最终当良心打败了欲望。他决定说出事实真正面对自己面对大家的时候,无意间给自己的衣冠楚楚的表面抛了一层光,这时他已经彻底崩溃。。。

  老三阿辽沙。博爱,善良。也许归于宗教上的心灵熏陶。我不多说。

  私生子老四。斯乜尔加科夫。真正的凶手。极度聪明,妒忌。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出身。他看透了每一个人的心理。他向往有钱人的生活。或许他觉得他自己应该和那几个兄弟一样。他才是真正的谋财害命。可是真的拿到钱之后,命案已经变得全国皆知。他也许就算拿到了钱,也不能真的找个别人不知道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了。绝望之下,也为了报复,他选择了自杀。

  郭立亚和几个孩子。早熟却始终是孩子的郭立亚。单亲生活使他早熟和独立,却也不乏善良。孩子总是单纯和善良的。他们渴望爱,对社会充满畏惧,渴望被保护。所以孩子总是希望快快长大。长大后可以不受欺负,长大后可以保护家人。。。所以我希望,社会,请给孩子们多一点爱吧。。。

  道德和制度是在制约人们的欲望,可是欲望无穷。我们每个人都在和欲望做斗争。每个人,也许都是一个复杂的卡拉马佐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