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找桃花源》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8 20:5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精选10篇

  《寻找桃花源》是一本由卫毅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一):烟雾中的风与铃

  一个以探寻人物故事为生的人会如何做出人生选择?他的重大选择时刻是否会伴随着评论音轨,来自他曾经访问过的这个时代杰出人群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毕竟那是人物故事的目的之一,不是吗?

  过去的、之所以不能让它就这么沉默永远沉睡,最终仍旧是为了现在仍然活着的人、未来会继续活着的人。毕竟,历史是属于后人的,如果没有后人,也就没有修史的必要了。或者说,如果没有现在和未来,那么历史也不存在了,因为历史、以及历史里的人物,是参照于现在和未来才能存在的。

“我们经常从历史中发现新的东西,这是现在的时空有的。其实历史已经消失了,但我们从历史的遗迹文献当中,发现了崭新的东西,这个东西是未来式的。虽然它已经消亡了但它在未来才被我们发现。所以,这个时空是超越我们的。对人的认识也是这样。你可能先前这么认为这个人,后来又否定了自己的认识,再过一段时间你又否定现在的想法了,它在时空里永远是在交错变幻当中,那是一个立体的、四维的空间,……过去、现在、未来,不分顺序,压缩在一个平面里。这是现代的东西,并不是怀旧,而是对时空有一个革命性的颠覆。”

  作者是懂得这一点的,所以才借李樯的口说这么一段话。李樯说的是萧红和《黄金时代》,作者说的却未必不是他自己和他所追寻的这些故事:

”让观众没法完全投入到故事当中,从而与这个故事保持距离,进行思考。这是一种反故事片的方法,让人不断有跳进跳出的感觉。这就是我对历史和人的一种感受”。

  每个工种都有职业病,那么以追寻人物的故事为天职,会带来一些暗夜里彷徨的时刻吗?那些时代里最明亮头脑、诉说的最正确道理见证最高尚的牺牲、思考的最宏大的图景,会不会在某个脆弱的时刻、在时代洪流寸步难行的时刻变成在背后絮语的阴魂、变成浮士德的魔鬼

“人生的选择其实是偶然性和必然性混合的非常复杂的时刻你稍稍左一点、右一点,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作者引用李樯的话评论萧红时,不知道有没有有没有照见自己,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选择和无可选择。这是他反复提及自己祖辈的故事、大学、南周、南宁和广州的原因吗?

  而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用来追寻他人的故事,那么他自己的故事又将由谁来讲述呢?这些因杰出因聪敏而拥有强大力量声音,会不会在某些时刻淹没那个追寻着它们的身体的真正主人?抑或来自他者的声音越强大、自我的声音也随之成长

  我在这本书中寻找答案

  我在书的前半本看到鲜明的个人痕迹。也许因为采访对象仍在人世、尚未被抬高到历史人物高度,作者和他们的交流是明亮的。好像白天的镜子光线磊落地照过来、落在镜面上、勇敢地反射,不惧怕什么。而越往后,出现名字沉重,历史的风尘越密集,写作者个人就越是隐于笔迹之后,半遮面孔,几乎看不见了。最可见的部分也停留于是家族和个人的历史:某个长辈、某个同僚、某段回忆。它们像是写作者的侧影,落在被叙述的伟大故事之间,欲语还休的样子

  当然这可能是诉说者的职业道德所限——说书先生讲的总是英雄,一个总想讲自己故事的说书先生、势必不是个好说书先生。

  从这个角度看,写人物还真是件有趣事情。虚实逶迤、影影绰绰之间仿佛都是隐笔。自我和他者,小人生和大历史。

“有风没有铃响不了,有铃没有风也响不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风和铃”。

  仍然不是作者的句子,仍然是隐笔式的、引用采访对象的话,这一次是胡大为。

  风是看不见的,然而铃见证了他的存在,在历史的烟雾里。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二):最后一片羽毛《寻找桃花源》

   卫毅这本《寻找桃花源》是一个内容丰富记录,是他工作接触了解过的一些人和一些事,还有他自己的家族的星星点点的串织。因为这都是作者工作中接触到的人和衍生出来的一些历史,所以还不会有翻开尘封的大门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有经验的人在你眼前打开一扇又一扇渐次打开的门。  最近我老公家的一个长者也是在整理家谱,我原来并不理解,因为他们是一个小姓氏,宗族关系也不紧密。但是看到卫毅这本书,我觉得可以理解了,很多男人都是家国天下情怀的,对于自己的宗族,对于自己的来处,推而广之对于自己生存过的土地都有一种衍生出来的情感。我作为一个女性,更多的是像是一个适应性更广泛,也更健忘的印象,对于故乡乡愁就没有什么深沉爱恋,更不用说家国天下这样的大情怀,对我更是虚空。但是我对这样的情怀还是会被感动,看到这样的内容,还是隐约中看到坐在方桌上喝着烫着的浊酒的男人,也看到了我父亲那样的男人。  这本书中,有很多是给我们更开阔眼界和更细腻的情感推敲。我们在书中看到了带着自己的情怀在偏僻地方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的人,能有幸到现场看到奥运会农民工,还有对故乡有情怀愿意回老家建设文艺青年,这些都是我们在各种茫然漂泊中看到的有坚定信念的人,我们为这样的理想主义高兴,也对这些按照灵魂指引行动的人钦佩。 在“洛基山下的思想者”这一个章节中,我们更立体更深入地认识了李泽厚和刘再复。对于他们的一些观点,一些著作,我们能简单地了解,对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种学者大家更有帮助。  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最近引起大家关注的,比如吴宇森导演的一些成长过程,又比如关于1942,这个大饥荒主题最近也是为大家所关注。我们家是农民也因此对于土地还是比较感触的。我们已经没有土地了,因为自己的土地被征用了,今年村里有些人拿到了土地流转户存折,也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了,其实慢慢我们看到的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没有想过粮食不够吃这样的问题。但是看到1942年这样的灾荒,还是觉得能有自己的耕地,能自己种出粮食来,能有自己地里的东西吃,还是很稳定的感觉,虽然是小农意识,但是也是一种踏实的感觉。想起我们家的老人讲起曾经发生过的饥荒,甚至有人会去吃土,我记得在《活着》中看到的,吃了半过粥撑死的孩子,想起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叫做“易子而食”。现在这个年代可能说道饥荒会被人嘲笑,但是看到我们农民很多都不再在地里耕作,就觉得有一种荒诞担心。 书中的一些观点比较有作为历史佐证的作用花园决定,当年河南饥荒上面的对待方法,都是一段比较有角度的历史,也可以作为历史学习的一个辅助材料。 另外书中还有萧红,李宗仁等比较受关注的人的一些轶事,这些人和这些事也都是作者在地缘寻觅中比较值得看的一些内容。  卫毅在书中淡淡的忧愁的基调,加上浓浓的学术色彩,还有不管写哪个人物都带有的有情怀的色彩,还是让我们透过这些人看到卫毅 在这片茫茫的大地上,寻找最后一片特别美的羽毛。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三):卫毅告诉我们的人文故事

  文/方方芳芳

  出版社把这本《寻找桃花源》归入“文学 非虚构”类。我更喜欢把它当成人文类书籍。看见书名的第一眼,容易被误导。好像它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其实不是。这本书是《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数年来的部分文章合辑。共十一章,每一章的内容都很多,读来特别过瘾。《寻找桃花源》有作者卫毅的本人经历、家族故事,也有他采访的他人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章《最长的一年》。卫毅笔下的这一年,是2008年。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2008年注定是人生中难忘的一年之一。因为这一年,国家发生了许多事。过日子时候,我们可能没发现,原来国事与自己,在日后回忆中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

  《最长的一年》分为七节。《看不见的北京》写作者的工作调动经历,从南宁到广州,再到北京。卫毅写了北京生活的好与坏,引用了文章《北京,难以离开》中的一个句子:没有什么能阻碍青春脚步房价不能,雾霾不能,一切都不能。卫毅说: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也许并没有那么多宏大或细微的原因,而只是你恰好就在这里。

  大城市与小地方,说法不同,其实就是一个“地点”。两个地点的人有时会交换空间,到彼此呆腻的地方拍几张照片,然后回到自己呆腻的地方。

  《川流不息》是我最喜欢的一节。这一节讲述那一年的汶川大地震五周年后人们的生活现状。孩子的问题,重建房屋补贴和分配的问题,招商引资难题……卫毅写了很多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一点都不惊天动地,但是因为真实,所以感人

  《紫禁城黄昏》写故宫文华殿陶瓷馆的专家。卫毅写了有关匠人和文物的一些小事。《万荷堂的夏日》写黄永玉,这位八旬老人创作了以奥运为主题的《中国=MC2》的画作。《奥运梦游》讲述一位美术学院教授组织几个工人观看奥运比赛的故事。这位教授以几位工人为模特,画了一幅油画《他们》,画作售出的金额用来做工人北京行程费用。《伤心列车》是关于当年9月24日1291次列车上的一件意外事故。这件事我并不知道,在这里读到,很吃惊。一个大男人因为乘警的一意孤行,丧失了鲜活生命。2008年已过去9年,四季轮回了九次。就像卫毅在结尾所写:

大地上将继续着永不停歇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同北川废墟生长蒲公英随风而去,随风而来。

  第三章《乡村生活图景》,是关于农村和故乡的主题。卫毅引用了王朔的一段话:

“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这一章里,卫毅提及广州的沥滘,这个地名我很熟悉。可是大学四年,我从未拜访,只把它当作一个地铁站的名字。大概许多地方和沥滘的命运一样,成了新兴事物名称,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却被忽视。卫毅写了很多个小地方:广州的三元里、沥滘,皖南的碧山村、黔县,福建连城县培田村,海口博学村的“花梨之家”,山西和顺县的许村。卫毅走访了许多小地方,问出了很多故事,那些现代人在农村的生活,以及现代人挽救农村的故事。《乡宴》一节,他写了爷爷辈人的故事。他结尾道:

这几代人迁徙至此不过百年,但这一百多年来,时代仿佛一场飘渺不定的赌局,一次次洗牌,一次次重来。几代人的故事,看上去也竟如同宴席一般,来去都那么随意,难以言说。

  这本书里,还有卫毅还写了吴宇森、李泽厚和刘再复等人的访谈录和故事。许多人名于我是陌生的,许多事情我也孤陋寡闻,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像在扫盲,在人文方面又多了许多认知

  卫毅的文字感很好,语言也很有画面感。空间转换自然,很像纪录片阅读起初,我以为这本书和柴静的《看见》一样。后来发觉,二者不同。《看见》是对柴静某一件事的深入探究,《寻找桃花源》是以主题分类,辅以人物和故事。前者注重事情的深度,以挖掘真相为目的。后者偏向人文,有人物有故事,让人在阅读的轻松氛围中有所获取。

  更多书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Funfang(做一朵会开花的水),读书、写故事、看老电影,顺便思考成长。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四):寻找内心的“桃花源”

  有一颗宁静的心,何处不是桃花源?

  卫毅,在《南方人物周刊》工作了10年,从记者一直成长为采访总监。据说他毫无架子,聚餐的时候,端盘递菜最多的往往是他。而杂志社要是有新人加入,他一定会问,你家是哪里的?每个回答都能牵出一串他对那个地方的认识和故事,历史地理风物人情,总有的可说,而且许多时候,对方发现自己家乡几乎一无所知。由此可见,他走过的地方,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人物,是何其之多,而这本《寻找桃花源》就是他多年走南闯北所见所闻所思。

  在这本书里,卫毅不仅提到了自己的家族宗亲,大太公、外曾祖父、爷爷、外公、二叔公……还有乡村教育志愿者,比如卢安克、萧望野、汶川地震幸存者、北京奥运工地上的建设者、艺术家、学者、作家编剧、导演、商人等等众多人的故事。他用自己独特眼光来看待这些不同的人们,挖掘这些人身后的不同故事。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本讲不同人故事的书,那你就错了,我认为卫毅是在讲述他眼中这个时代给这些人留下的烙印。卫毅十年来,一直奋斗一线,通过接触不同事件的人物,来记录下一个群体和一个时代的侧影。他关注历史,注重个体人物的历史命运。他认为,历史的中心不是事件,而是人物。因此,他以人物为中心就成为该书的主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物,上到学者,下到草根,时代给这些人带去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了。

  如今,浮躁的现实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步调,房奴、车奴的枷锁,满身铜臭味、唯权唯利是图的世人,着实搅得人们不能在自己的生活空间寻找一丝一缕的宁静。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把人生的境界分为三种: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反复思量,人生境界的哪个不是在清静中完成?就好比书中的卢安克,他甘愿放弃德国优渥的生活,来到中国贫穷的山村中教书育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急功近利,没有骄纵奢侈,而是一直遵循自己的内心,珍惜世间赐予我们的一切。

  内心的清静大多都是来源于内心的干净,不干净的内心无法真正清静。而今,在这个声色犬马的世界,许多人的灵魂是如此地的焦灼,正如凤凰网专栏作家潘采夫所说,“信仰马列的失落,崇尚自由的焦虑,向左的痛苦,向右的也痛苦,信基督的痛苦,信孔子的也痛苦,信传统因果报应的人更是绝望......安身之命的道德找不到了,应该移植的制度踪迹不见,嫁接的道德体系缺少生命力,普通百姓朴素的报应观念也被摧毁,那份维系社会与人心的内在秩序感正在崩盘。”

  人们诅咒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诅咒。世界何时成了这等模样!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内心的不净。世界本不圆满,不圆满,留有遗憾才是真正的完美,一味的抱怨只会自寻烦恼。世界本如此,何必自扰之。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五):《寻找桃花源》小鉴

  我打算以后的书评题目都使用《XXX》小鉴,以区别于软文

  十月底,我赴湄潭出差,期间读完了《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总监卫毅的书《寻找桃花源》。这本书是多篇采访文章的合集,有几篇我肯定以前读过。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严肃的非虚构人物写作,质量上乘,但我也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以下,是对这本书的小鉴,供读者参考。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汇集文章基本都是人物特稿,是作者从十几年记者生涯中所写的文章里精选并重新修订的。因此,这肯定代表了作者目前最为自我认可,也是水平最高的一系列作品。

  这些文章以前是发表在杂志上的,有些还轰动一时,譬如写李泽厚和刘再复的那篇,我肯定读过。但一般性的媒体文章无论怎样轰动,写得再漂亮,时过境迁必定湮没,绝无结集出版的必要。好在作者所写的都是人物特稿,除了上面的李泽厚、刘再复,这本书还写了夏志清、孙康宜、许鞍华、吴宇森、刘震云等等名流或名家,直接引用了不少传主的原话,既有好玩的八卦,也有严肃的论断,这些记录使得这本书颇具备了一些史料的恒久价值。之所以是这些人而不是其他人,是因为前几年的某些热点、新闻、新片上映等使得作者机缘巧合的采访了他们。此外,作者的笔下还有很多普通人,和那些名人一样,他们也是因为前几年的新闻热点如汶川地震、奥运会等,得以进入到作者的世界里。

  因此,凭借作者扎实而专业的新闻素养,以及“南方系”特有风格的锤炼,这本书篇篇都是不错的非虚构人物写作,优点是文笔的妥帖、不动声色的褒贬、剪裁得当的材料。所以,如果一个读者对这些人,对前几年的这些事感兴趣,这本书是值得阅读的参考资料之一。

二、非虚构、“南方系”与价值观

  感觉今年以来“非虚构”的热度略有下降,从彼得海斯勒的作品风靡开始,在过去的几年里,先是“非虚构”概念的流行,继而是一些专门策划写作刊登“非虚构”的新媒体接二连三的诞生,在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海归和国内新闻系新生代毕业生的推动下,至少从我的感觉来说,前几年非虚构很热很热。但是2017年以来,这种热度感觉降温了。我琢磨了一下原因,这种降温感并不是因为非虚构写作变少了,恰恰相反,而是变多了,因为非虚构写作的蓬勃发展,已经使得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习惯了这类作品的繁荣。

  但问题也恰恰随之而来,这些非虚构,真的是“非虚构”吗?

  我个人理解的非虚构,最根本的点有两个:一个是素材以真实为准,不在于多少,也不在于是否完整,更不在于素材发展是否有情节有故事,当然有也没有关系;一个就是价值观问题。按理说,非虚构是可以体现创作者意图的,或者说创作者还应主动通过这些素材来言说自己的价值观。这是非虚构与新闻现场纪实、与实录、与调研报告等不同的地方。

  卫毅这本书再一次推动我琢磨了这个问题。因为,我确实觉得这本书单独一篇拿出来读,很好看。这种好看的感觉,除了来自传主本身有趣外,确实也来自作者在撰写时润物细无声的价值观渗透,他会感慨,会抒情,会造势,尽管都很节制,但却是那种专业化的、训练过的节制。因此,书里的每一篇单独读的时候,我觉得都很好,特别是出差的时候读,这种阅读的愉悦和在机场买了一本杂志读到一篇好文章的感觉是一样的……

  等等?就像读了一本机场杂志上的文章一样愉悦?

  想到这里,我不禁回想这本书的文章,如果不是单篇单篇的来读,而是作为一本书来整体上看,我忽然发现,不客气的说,作者笔下的人物不管是耶鲁教授还是奥运民工,他们似乎说着差不多的话,长着相似的面孔,传达出较为一致的观点——不论他们对某个问题是赞同还是反对,他们更像是作者意图和价值观的叫好者,因此作者那些直接引用的田野调查的“一手史料”,就像是专门呼应作者的情感需求。

  为什么?是因为作者的价值观吗?如果只看一篇文章,作者的价值观就是A,但如果通读全书的十几章,作者的价值观不是B、C、D、E……,而是A、A、A、A……。但是,非虚构写作理应体现作者的价值观,因为超越性的客观写作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作者通过对素材的使用,将自己的价值观传达出来,介入到事件中,我想这没有问题。

  那么,是因为作者“南方系”的标签?我想很多读者会热爱这本书的语言,认为其收敛、优美、理性,但也会有读者说出“南方系的写作都是一种味道”。这种见仁见智当然完全可以理解。

  那么,我只能给出自己的一个结论:非虚构,从性质上说仍然是文学的一部分,而不是新闻;但从渠道上说,却又只适合媒体,无法持续产生文学性的经典,更无法作为“史料”来使用。非虚构的家园,仍然是报刊、杂志,以及部分新媒体。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六):找寻我们的“桃花源”

  初次拿到这本事的时候,就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那色彩鲜明的如同梦境一般的地方就是“桃花源”。便联想到中学时代读到的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古人眼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美好世界。

  今天,由我国知名杂志《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主笔卫毅所撰写的非虚构作品《寻找桃花源》,为我们展现了当代人眼中的“桃花源”——选取的采访对象眼中对生活、对过去、对未来的真实想法。

  在这部书里,卫毅没有遵循一般的叙事方法。开篇,卫毅以寻根为始,追寻自己的先祖;而后,转向了他曾经众多采访对象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经历的故事——构成了作者笔下的“桃花源”,作者用复调的叙述方式,将自己采访的许多人物构建成一张网络,并将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知名的人物,比如华文世界里知名的大作家,如李泽厚、刘再复、夏志清、张充和等;还有扎根我国偏远农村探索教学改革的德国人卢安克;还有一些大事的经历着,如汶川地震幸存者、北京奥运工地上的建设者……他们的故事,或执着、或探索、或安然,是那么的真实。

  很显然,这些故事都是作者精心挑选出来的,是从他众多采访对象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是对生活执着的热爱。特别是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幸存者,面对亲人的离开,他们选择了顽强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了,有的重组了家庭,有的重新孕育了新的生命,有的乐观坚强的活着。

  正如有读者所评论的,阅读《寻找桃花源》的时候,那些隔了千重山距离的人,亦或是那些已逝去的人,在文字的显现中,如同真实的幻影跃然于眼前,似乎那刻,作为读者的我,也有那么一瞬间,走进过他们的内心和世界,看到了他们每个人心里的那个桃花源!毫无疑问,卫毅的采访,就是那种“显示个性和情怀相融合”的采访。在《寻找桃花源》里,能深深地感受到作为笔者的卫毅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他在倾听的同时,也不忘探求被采访者内心里更深层次的东西。这种深刻的挖掘无疑成为了卫毅这本书里的一大亮点,也使得被采访者变得立体、丰盈起来。

  印象深刻的文字是作者采访了《黄金时代》的导演许鞍华及编剧李樯。原本对电影导演很陌生的职业,通过《时代的漫游者》娓娓道来的讲述,还原了读者对电影创作、拍摄等工作从幕后走向台前的求知欲。从本章的故事里,我们了解了许导和编剧李樯对还原萧红生平及处理争议的思考和想法,他们采取的创作过程及最终呈现给观众的《黄金时代》,无不体现了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执着和追求。

  作者卫毅笔下的《寻找桃花源》,视角是独特的,人物是鲜明的,也是个性的。在他的笔下,除去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尊重了被采访对象的真实个性和想法,保留了这些人物最诚恳的内心以及最真实的形象,读来让人久久难忘。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七):《寻找桃花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地

  《寻找桃花源》

  卫 毅

  鹭江出版社

  其实从当时听到这个书名,基本上已经爱上了。看到新书的那一刻,即刻被唯美的封面所折服。仿佛面对之时,我们已经身在桃花源。其实在每个人一心里,何尝没有自己的桃花源呢?我们向往陶渊明笔下的和谐极乐世界,我们期待也能遇到自己的桃花源地。当然,我们心中的桃花源不一定就是美景加上惬意的生活,也可能是我们内心可以停泊的小港湾,或许是我们内心的一处私人秘境,有可能在山的那一边,有可能在海一方,也有可能就在我们的日子里。

  不得不概叹作者经过了太多人的太多故事,所以才会将本书的境界写的如此深远、意味悠长。从作者的工作头衔的变化都可以窥见他的素养有多深。要不后面的一些大家的故事,其实离我们还是挺遥远的,竟然也被他以现在的视角重现来还原了,除了历史的是非不多评论,从记叙当中,我们还是能真切的感受到曾经的惊心动魄或波澜不惊。有温暖,也有冷漠,有暖心也有痛心,有怜惜也有无奈……其实之于我这个小人物,对于历史的东西太多的还是参悟不透,但是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为容易理解的东东。真是能通过作者的记录,去找回一些历史的印记,重温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同时也让我们重新认识我们原来并不熟悉的一群名人。

  但是让我感触很多的,还真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或许他们才更接近我们的生活吧。德国的年轻小伙,竟然那么心甘的为了投身教育研究只身到我们贫困的大山里,而且一待就是那么多年,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自己心中的追求,或许他的桃花源也就是那些贫困的山区,是那些贫困的孩子。这不禁让我想起信仰二字,卢安克和萧望野都是那么的热衷于他们所爱的贫苦日子,愿意和那些让人心疼的孩子在一起,他们都崇尚自然教育,他们希望孩子们快乐的成长着。

  人与人的差异总是有的,有时还真不小,在几个为鸟巢而辛苦的农民工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或许社会如此,我们不可能以我们的见地去改变别人,能影响他们也就是最好的了。还是很心疼那些弱者,狠心的火车乘警就那么的用胶带,一圈圈的把老实的曹大和一遍又一遍的粽子绑,甚至都不愿意听热心人的劝告,冷血的叫人咬牙。他只是狂躁的大声叫喊,并没有危及他人的安全。哎,最后人还是不行了,死了。伤心列车,气愤难忍,主持公道的人们愿意帮死者把官司进行到底。桃花源?曹大和的桃花源又在哪里?哎。重新解读桂系,重新感受1942年大饥荒的年代的悲惨……作者似乎把大家拉回到久远的从前,走近每一个渴望找到桃花源地的人。

  希望我们的心中多收留一些美好, 人人都有自己的一片桃花源。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八):浮沉中的桃花源

  三月桃花开,冬去春来念家乡,故人归来不曾见,徒留伤愁在眉间。

  对于心念所想和采访的手稿写的一本关于寻找自己所想所需的故乡,寻找是什么?故乡有代表了什么?眼下看到的一切都是镜像世界吗?很多答案都在寻找中为你解答,也或许一辈子都在寻找答案中度过。

  人一生多多少少有些固执,但可该,有些改变只是因为找到解答了,有些是深陷迷雾之中不自拔不行所以才该变念想的。

  作者生在有大山的地方,有步出大山的理想想要看外面的世界,亦有怀念家乡的情怀,就像自序里说的,看着自己家乡就像看见了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景象一样,人人都向往的桃花圣地,但也想看看大山的另一边都有些什么?

  “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埋葬着自己亲人的地方。”

  方圆之外不是故乡,只是一条纽带输送来往的人,想要进步的被送了出来,进来的都是开发商,不定时的在清理哪些想要看更大的城市,更大的天空,也有一些是为了要看海。

  寻找不代表找到,但你可以继续觅寻,丢失的东西都会去找,找到的人能有多少呢!就像故乡,没有人逼迫你离开,是你要看外面的世界,选择了离开,再回首,回来以后发现许多已不是当年的意境啦。

  问答中寻找答案,同问题,不同回答者,出来的结果也是不同的,继续迷林中劈开一条路,还是深陷其中不自拔,不管结局如何,有家人的地方也属于故乡,只是乡音已不在。

  有点像时空对话的一本书,穿越书中,回到过去,夹杂着命运的不同发生共鸣。

  故事有很多主人公,没有光鲜亮丽的出场秀,有的只是真实的人,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事情。让那些爱怀旧的人在书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地。事物在变更,只要不停的寻找才不能遗漏精神食粮的线索,也或许不能抵达目的地,但寻找不能停止。

  “现在的社会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源自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

  “这个世界变了,我和你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因为我们太念旧。”这段台词源自《喋血双雄》。(以上两段详见209页)

  怀旧的人一直都有,只是怀旧的通道不同,如有一天相遇也是一种缘分。

  故乡的云还是那朵云,蓝天还是那片蓝天,花儿与草还是那样坚韧不拔的存活着,只是陪你看风景的人已不在了。

  桃花盛开的季节万物早已苏醒,等待新生命的到来。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九):皈依心中最真的呼唤

  将这本书捧在手里时,心中有种很敞亮的感觉,书封美的简直让人爱不释手。《寻找桃花源》的书名配上如此应景的封面,让人还未翻书就已心生向往。

  相信很多人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很熟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瞧,多么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啊!

  桃花源似的生活环境的确很让人神往,即使在没有智能电子产品充斥的古时候,许多文人雅士仍旧想要避开车马喧腾的闹市及官场,毅然归隐山林中。

  《南方人物周刊》资深采访总监卫毅的《寻找桃花源》显然不是引领读者去寻找一处安静清幽的安身立命之所,他笔下的桃花源是指心灵的桃花源。

  我不知道在当今社会有多少人会安静下来沉思一下生命的意义。在我的生活圈子内,为名利、为金钱劳苦奔波的人倒占了大多数,人们卯足了劲让生活条件更优裕,让头顶的光环看起来更耀眼,让银行卡里的存款数额无线膨大……

  久而久之,当我们闲下来没有工作可做时就会坐立不安,连偶尔停下来看看路边的风景都会心浮气躁。

  卫毅的写作是真正的不流于形式,《寻找桃花源》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深思型媒体人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他既是在写自己的人生,又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到他笔下主人公身上去阐释生命的意义。

  在《寻找桃花源》中,卫毅如一名向导,带着我们跨时空跨领域去追寻一个个闪光的灵魂。

  灵性教育的开拓与推广者萧望野老师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带着女儿来到广西的的大山里执教。对教育的执念让她在艰苦的条件下没有丝毫退缩,反而热情日益高涨。

  另一位为了教育研究深入广西大山里的德国人卢安克更是让人心生敬佩。远离家乡与亲人的卢安克仿佛就是一个本地农民,将自己的精力与热情全部投入到这群大山里的孩子们身上。

  在许多教育工作者还在为争取更高的报酬、更好的工作条件奔走呼告时,萧望野与卢安克们却宁愿不拿工资也要探寻教育的真谛。他们的行为大概令很多人费解,但我觉得恰恰他们的内心是最充实与满足的。

  一个媒体人能够将人间的感动、世事的真相挖掘出来客观地摆在人们面前,让大家有了一个自省与思考的契机,我想这便是尽了一个媒体人最大的职责吧。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九个年头了,每每谈及,仍旧让人悲痛不减。当时我还写了几篇关于汶川地震的文章发表在了学院的校报上,对于汶川地震,我想大部分人都把焦点放在天灾的无情以及对生命的感叹上。

  而卫毅用他客观地笔触为我们呈现了灾后人们生活的常态,不掩饰,不美化。

  《寻找桃花源》读后感(十):瞬间里有永恒

  只有当“小我”的背后还有个“大我”时,那个作为主观感受者的“卫毅”才会跳出来说话——《寻找桃花源》大概是最好的例证。从“我年少时跟着爷爷赶路去密山渡”开篇,到“我坐在北海公园的小船上看白塔倒映在水面”结束,途中仿佛穿过百年历史长廊——2008年汶川地震、去看奥运的农民工、八十年代的文化现场、旅美华人学者群像、辉煌一时的香港电影、民国的风烟和动荡……就这样串起了华语世界众生的命运。这几乎是另一个版本的《午夜巴黎》。做记者的好处大概如此,可以体会别人的无数生,无数死。

  卫毅在杂志社的头衔是采访总监,但他毫无架子,聚餐的时候,端盘递菜最多的往往是他。杂志社若有新人加入,餐桌上,他一定会问,你家是哪的?每个回答都能牵出一串他对那个地方的认识和故事,历史地理风物人情,总有的可说,而且许多时候,对方会发现自己对家乡几乎一无所知。再后来,每次再问,大伙就要先哄笑一通,卫老师又来了。

  在乎别人从哪来,自然也在乎自己从哪来。在《寻找桃花源》里,不只有那些赫赫有名之人,其中不乏作者的家族宗亲,大太公、外曾祖父、爷爷、外公、二叔公……他们一同被书写。这或许是历史本来的模样,但更重要的理由是,无论为了寻觅“桃花源”已走出多远,家族叙事里有他来时的路。他带着自己的困惑,与采访对象交换生命经验,试图求得某种解释——那些困惑通常不囿于个人情爱,而是更大的话题,比如历史,比如反思,比如个人在时代洪流前的命途和选择……

  卫毅是我的领路老师,他教给我一件重要的事,那便是在时代里寻找一个人的横纵坐标。在《南方人物周刊》的选题会上,有时得以细听他对选题的思考,简直无时无刻不在读《寻找桃花源》的新篇章,书里所写的,只是茫茫十年旅途中的一瓢。听他说这些,总让人有所得,觉得何其幸运,眼前竟有一个大活人把历史和现实掰碎了展示给你。

  《寻找桃花源》里藏着他写作的密码。有些明着说了,借采访对象之口;有些是草蛇灰线,得沉下心来琢磨。每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都被精巧地结构,编织成意象,等着有心人留意到时,心弦一颤。

  卫毅不是一个只写新闻的人。新闻终变旧闻,但浮躁表面下的暗流里,却有某些永恒。他是写暗流的人,却又总能举重若轻——历史细节赋予其应有的重量,文学笔法却使其轻盈。《寻找桃花源》比太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社会史、政治史教材都来得生动,因为书里总是带着人的眼睛,填着人的血肉。

  我在高铁上读这本书,读着读着,总是不由得掩卷,想叹口气看窗外。窗外是最具象的时间流动之河,逝与不逝,都同在此时。在山的那边“寻找桃花源”的卫毅,无数次在各种景色里,感受到过这种渺小与苍茫——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江上清风,山间明月。

  感谢文字,让这些瞬间之念,跨越亘古的生死,传到这里。

  作者:邱苑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