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杨鹏解读《道德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杨鹏解读《道德经》》读后感10篇

2018-03-21 21:2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杨鹏解读《道德经》》读后感10篇

  《杨鹏解读《道德经》》是一本由杨鹏 著著作,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17-9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杨鹏解读《道德经》》读后感(一):有趣的解读--政治运作体系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道家经典,而且不同于道藏其他经典的是,这本书没有讲任何技术性的内容,几乎全是哲理,正因为如此这本经典地位非常地高。杨鹏是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学者。所以读者在读这本书之前,其实是可以掂量一下这个形势,虽然对书的内容不能搞定,但是对于作者写书的角度大概能有一个揣摩。作者不是道家信徒,把道德经放在最高处顶礼膜拜,但不是情绪激动的现代派,一见古代的思想就认为一定是落后的。作者采取的是一种很客观,但稍微有些崇拜态度评论道德经的。

  首先,本书比较眼光地方在于,将道德经与一些同类的经典放在一起比较,比如圣经,比如印度教的《吠陀》等等。我觉得这种眼光其实是比较独特的。因为各个宗教专业人士总是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家的经典是唯一正确的,其他都是异端邪说。所以在人们印象里面,很少这些经典能够并排坐在一起被比较。这个想法很棒,自然而然地确立了道德经的地位,也确认了其他经典的地位。所有这些经典都是根源性的思想大成,只是世界来源可能只有一个,但是猜想可以不止一个。写到这里,觉得作者这个态度真的挺聪明,他摆出的这个姿态就说明了这些问题,而他从未明着说出这些。至于真正比较的那些内容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其次在道家与法家关系的问题上,作者采取的是比较中庸的态度。作者否定了法家,认为法家与儒家关系很深,是走上邪路的儒家。其实从人的师承上来讲,作者的意见没错,确实法家代表人物李斯韩非子都是荀子的学生。但是《韩非子》中大量引用道德经内容来看,法家其实从道家也吸收了不少东西。在系统地解读道家思想那一部分,作者有些惊人地写出道家斩钉截铁手段凌厉的一面,这一段其实与法家的主张是相似的,只不过法家过于血腥功利发展了道家思想的这一面了。从这些讨论,可以感觉作者的功底很深厚,但是在解读的时候,作者有所倾向。这个倾向很难说,作者肯定不赞成法家,但是感觉对于道家也比较淡然,是因为道家思想本身的淡然,还是别的原因呢?整体感觉作者的思想更像是儒家,或者像旧时代家长,对世人友善,但是背后藏着惩罚。这一点在系统性地阐述道家思想的时候表露无疑。

  本书的重头在于系统解读道德经那一部分,也就是从九个方面解读道德经的第五章。这一章有意思之处也是其新颖之处。以前人们对道德经的结构理解类似于某种简单结构的自我无限复制,比如二元对立统一的结构无限自我复制。作者则认真总结了九个方面,这九个方面也比较独特吧,起码我是没有想到道德经会是这个面貌。当然最有趣的是作者总结的这九个方面分成两部分,前八个部分都是正面的、友善的,但是第九个部分却是严厉肃杀的。作者认为道德经描述了世界的运行方式,这更是一个政治体系。所以作为一个好的政治体系,需要人民抱有极大善意,但是最后的严厉肃杀手段也是保证体系良好运行的手段。这一点其实还是挺让我意外的,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道家一直是很友善的,虽然也有“以万物为刍狗”的句子,但是那是上天,也是一种客观规律冷漠,而不是严厉。

  本书对道德经的解读确实有很多独特的地方,能让人有一种新鲜的感觉,但是又没有脱离原来的文本。对道德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读一读。

  《杨鹏解读《道德经》》读后感(二):我们为什么要读《道德经》(一)

  前些日子很闲,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空闲时间很多但是又完全找不到有意义事情可以做,所以读了一本《道德经》。我还找到了这本《杨鹏解读<道德经>》来帮助理解。

  为什么我会觉得读《道德经》有意义呢?从功利的角度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道德经》是诸子百家时期产生的道家经典,是道教开宗立派的一本书。因一本书而出现一个教派,可以想见这本书蕴含的能量有多么巨大。用杨鹏的话说,诸子百家时期是中国人思想的巅峰,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核,具有相当高的俯冲势能,其影响深远,绵延两千年而不绝。拥有思想势能的人,会有很强的内心动力,不彷徨不迷惑,活的更明白也更容易做成事情。

  我丝毫不怀疑老子思想的正确性,所以我思考的是《道德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德经》说“大道天成”,万事万物是在一个强大无处不在的运行规律的影响下存在发生的,这个规律的执行者是道。既然我们身体的一切:生老病死,我们思想的一切:喜怒哀乐,我们行动的一切:顺遂逆施,都是在道的影响和监督之间发生,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必要万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一件事情的根源可以归结为命运或天道,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释怀一些?

  《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生,阴阳冲,终于和。这是一个自然过程认可这个过程,会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情和人。有生就有冲,冲之后终于和。没必要特别强调某个环节,也没必要纠结在一个点上走不下去。你走不下去,天道也会让事情走下去。如果你能跟上道的节奏,所有的事情都会走向和。

  《道德经》告诉我们阴阳动态平衡,有缺才有生。阴阳转换过程中,缺口会生发新的能量,能量相互制衡相互融合,经历冲走向和。这个缺字是难能可贵的存在。打破阴阳平衡会引起新一轮的冲和,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能量的释放和融合,放在个人身上,则是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有的人固守。积极面对变化的人,更容易成为获得能量和成功的那个人。

  道、德、物、器,身为物,用为器。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物”,而在于“成器”,即实现“用”的价值。万事万物都由天道创生、运转,也由天道来安排每一个物的“用”。使自己成器,实现用的价值,会让一个人得到极大的心灵满足安宁

  大道至简。相信天,明白道,认清自己,在繁杂的世界中分清虚妄与真实,找到一些本源的东西。人生苦短,有限的时间如果能用在这些有价值的本源的事情上,会让我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虚度,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巨大的安慰

  杨鹏很了解《圣经》,了解西方著名哲学家和他们的著作,他把《圣经》和《道德经》这两大经典教义进行比对,同时也从西方哲学家那里寻找相关问题的答案。他没有逐字逐句注解《道德经》本身,而是从世界范围的广度和人类思想史的深度上,来讲解道德经的主要观点。就人类共同思考过的一些问题,比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杨鹏会告诉你西方人性论四种代表性的观点,也会告诉你这个问题《道德经》是怎么回答的,他们的共同点在哪,差别又在哪。

  《杨鹏解读<道德经>》视角很高,而语言通俗易懂,如果你已经读过《道德经》而又没有读懂的话,这本书会帮助你给《道德经》一个清晰的理解和定位

  《杨鹏解读《道德经》》读后感(三):杨鹏解读《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记录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德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道德经》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道学思想的经典。以自然无为之说,解释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灭亡的自然规律。并相应的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然,对待自然。后来成为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石

  鲁迅曾经说过:“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林语堂也曾高度褒奖过:“老子把他深奥的智慧挤入光辉密集的五千字里面。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能用这么少的文字具体表现一种哲学的全貌,且对一个民族的思想有这么大的影响。“看了书,才知道不仅是中国人对《道德经》有着研究,外国人同样痴迷着它。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道德经》。1988年1月25日,连任美国第49、50两届总统的里根在国会演说中,强调个人自由和自由市场是发展的推动力。里根引用《道德经》第60章中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执政观。世界著名摇滚乐团披头士(Beatles)演唱了《道德经》第47章,取名为《内心之光》(The Inner Light),是披头士的代表作,被称为披头士的圣经(The Bible of Beatles),流传极广。

  《杨鹏解读道德经》这本书,通过杨鹏老师全新的视角,带我们一起解读了《道德经》在人生哲理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的新方式。杨鹏先生是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学者。先后出版《东亚新文化的兴起》《老子详解-老子执政学研究》、《上帝在中国源流考》等六本专著。杨鹏先生在美国出版的《道德经》英译本Dao De Jing,被美国哈佛大学著名中国哲学教授普鸣(Michael Puett)评价为“神奇成就”(wonderful achievement)。杨鹏先生从事《道德经》与犹太教《托拉》、基督教《圣经》及印度教《奥义书》的对比研究,他解读的《道德经》是世界文明眼光下的《道德经》,揭示了《道德经》的深层结构。

  《杨鹏解读《道德经》》读后感(四):静以修身

  对于中国古典名著,随工作之后我有着极大的好奇心阅读。但对于较为抽象的《道德经》粗浅地阅读,脑中似乎停留在“上善若水”、“道可道,非常道,名有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语句上。不经意间,我们很多常说的典故和词语就来源于《道德经》。

  虽然《道德经》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要把它完全读懂不是件容易的事,拿到《杨鹏解读<道德经>》如获至宝,作者以现代的眼光将《道德经》抽丝剥茧地阐述,令人更加明了。打开这本书我先看了最后一章问答十二篇,思考第一个问题学《道德经》有什么用?第二个问题我们怎么学?第三个问题我们的内心如何安定?且不说一二,从成长过程来看,《道德经》郎朗,一直潜移默化地在脑海里,随着阅历地增加,对于里面的话语竟有共鸣之感。无论什么时期的人,可能都会思考我从哪里来,要去哪里。然而忙碌的生活逐渐吞灭了我们的哲学思考,日复一日,最后不知为何就离开了。

  如果有一天,你静下心来,面向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忙碌的似乎没有意义,思想进入无为之列。现在大部分事情是因为某个目的驱使我们去做,一旦事情没有了价值意义,我们就会放弃。然而当我们刚来到这个世上时,我们从不问目的,只为好玩开心,那就享受着童年独有的快乐。在这大千世界里,你快乐吗?内心安定吗?这个城市看起来繁华热闹,然而在那灯火下却藏着抑郁的心,疲惫身躯。有人依附《圣经》,有人开始了佛系,呢喃南无阿弥陀佛,有人惶惶不知何去。老子似乎看透了个体以及整个人类的终极命运,呐喊着道法自然。

  作者以他的人生阅历用通俗的语言从我们个体到管理层,从理论实践讲述了大道之悟与践行之路,这不失为阅读《道德经》一个很好地参考。作者杨鹏就像是一个老朋友与你分享着阅读之所得。无论是阅读《道德经》原著还是这一本解读本,你都将会有所收获。命运到最后,记得勿忘心安。

  《杨鹏解读《道德经》》读后感(五):“不出户”而“知天下”:《道德经》的现代性解读

  “不出户”而“知天下”:《道德经》的现代性解读

  说起歪果仁眼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当然首推被捧上了天的《道德经》。“解决我们时代的三大问题(发展、裁军和环保),都能从老子那里得到启发。”正如德国学者克诺斯培所言,《道德经》不但被欧洲人用来纾解人们思想上的困惑,甚至演绎出“道商”,被用来解决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著名学者、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鹏认为,“道”是《道德经》中的一个极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反映了老子对“世界”的认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老子的宇宙创生系统里,“道”是创造的本源。“道”,穿透了诸子百家,道家、法家、纵横家都言“道”。在杨鹏的解读里,“道”不是人格性的,不是主观性的,不是能动性的,甚至完全不理睬人类的思想言论行动,而是按自己的客观自然规律运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人类精神轴心期的共同突破是神奇的,《道德经》是在这个共同突破中结出的精神之果,内含轴心期精神突破的神奇思想能量。用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的话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从1870年第一个德译本后,《道德经》被译成英、法、德、俄、日、拉丁等一百多种文字,仅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其中,德文译本多达82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道德经》世界发行量已经超越了《圣经》,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之位,跃居所有经典之上。1987年,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在国情咨文中引用“治大国若烹小鲜”阐明其施政纲领更是引起“纽约纸贵”,《老子》版权价值顿时超过13万美元,可谓“一字千金”。管理畅销书作家维尔纳・施万费尔德(Werner Schwanfelder)的《老子的管理学》,不但把《道德经》核心思想归为十大智慧准则,还与经理人的实践一一对应。

  《道德经》是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思想作品,但《道德经》的思想具有深刻的现代性。《道德经》西游欧美,启发和影响了众多近现代哲学家、文学家和普罗大众,使得他们以非宗教的形式思考人生和生命的终极意义,并立足当下寻求幸福和解脱。不少哲学家的思想都几乎等同于老子的“道”,比如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和主要代表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对于“无”的内涵论述就几乎与老子一致。他认为,“在”存在的现实存在里,伴随“无”的无。经历一战的惨痛,欧洲人痛定思痛,把目光投向东方,寻求救世的良方。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在给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的信中感叹,欧洲文化如果不汲取东方文化的精髓,不将东西文化融于一炉,就不足以言自存。德国诗人柯拉邦德(Cora Bond)在《听着,德国人》一文中号召同胞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去生活,“争做欧洲的中国人”。

  人类创造任何事物,都是有目的的。“明天道”“治天下”,是《道德经》的核心。“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正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言,对“道”,祈祷毫无意义。老子说“知天下”,就是要了解社会。《道德经》的“道”,是与“知”相联系的。掌握“道”,靠的是观察总结和实践;采取接受顺应的态度,因势利导。面对“道”,是观察总结,是虚心接受,是智慧地运用“道”的规律“顺着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老子知天下。杨鹏认为,《道德经》提倡的礼让、和气、智慧、乐观的人生之道,“完全地和普遍地深入到了存在的最深层”(谢林《神话哲学:中国哲学》)。在众多解读《道德经》的著作中,只有杨鹏老师是沿着《道德经》的宇宙观与治理观高度统一的路径直抵“无为而治”的具体操作层面。

  “道,人类思维得以推进的渊源”,“如果你想要用任何一个传统的方法——无论是本体论的、宇宙论的、目的论的、伦理学的等等——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你会因此而把上帝弄小了,因为上帝就像‘道’一样是不可言说的。”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美国通俗哲学史家威尔·杜兰(Will Durant)在《世界文明历史》(TheStoryofCivilization)中说:“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要将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纲要。”杨鹏认为,认识人性,不能仅从人本身的表现来判断,而要将人放入宇宙和上帝的背景中来判断。他在解读《道德经》时,不但把人放在天道本源和宇宙秩序中来思考,还提供了许多揭示《道德经》深层结构问题的新方式、新思路。比如,它把《道德经》置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框架中进行分析考察,使人从充满诗性的哲学思想里深切领会《道德经》的思想魅力,并迅速地掌握运用其精神要义。

  原创稿件,转载及商用请商洽授权许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