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4 20: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读后感10篇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一本由[英] 刘易斯·卡罗尔著作,大星文化 |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1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一):想象力,让童年童心陪伴左右

  爱丽丝,这是一个如雷贯耳名字有关这个名字的故事就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中。 听这个名字的人很多,读完完整故事的却不一定有那么多了。这么说,不是说翻译完整版本故事的书籍稀缺,而是这个故事改编得同名电影同样精彩,获得第83届奥斯卡两项大奖。在这个快速消费时代,大家都愿意看电影,这样可以更快的了解剧情,也可以在消磨时光时候找个更舒服姿势。 让我拿起这本书的欲望是我知道了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这个在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是英国作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以笔名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午后,卡罗尔带着邻居家的三个女孩在泰晤士河上划船游玩,当他们划船划的累了,就去河岸上喝茶休息,就在休息的时候,三个女孩子闹着让卡罗尔给她们讲故事,于是卡罗尔在三个女孩的央求声中,童心大发,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以三个女孩中最小的爱丽丝为主人公,给三个女孩讲了自己心里的一个故事。 一个看孩子青年人,就这样边想边讲,一部经典童话诞生了。 当时,爱丽丝听完这个故事非常喜欢,于是小爱丽丝在听完故事以后,鼓励卡罗尔把整个故事记录下来,并且让卡罗尔给故事画了插图。 有故事的童年总是美好的。 记得女儿两周岁左右的时候,我和王先生不管是午休的时候,还是晚上哄女儿睡觉时候,也是这样即兴的给女儿讲故事。每一次的开头都相同,可是故事讲着讲着,就又有了不一样的故事情节。每一次讲故事女儿都会参与进来,女儿每一次的参与都会让故事更精彩,女儿每一次的发言,都让我和王先生很惊讶——孩子的想象力真是令人震惊的。 其实,孩子的世界本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女儿长大了,我们也很少在一起讲故事了,卡罗尔创作《爱丽丝漫游奇境》背后的故事让我回忆起了我快乐的时光。 其实知道爱丽丝这个童话人物的人有很多,因为大家基本都看过电影。大家都了解在漫游奇境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女孩,迷迷糊糊的跟着一个兔子,跳进了兔子洞,然后留进入一处神奇国度,遇到许多会讲话的生物以及像人一般活动的纸牌,最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另外的《爱丽丝镜中奇境》我是一个无比精彩的梦,自这两个故事诞生以后,不仅仅孩子们会喜欢,大人们也无比喜爱。 在我们国家出版的有中文版的、英文版的、日文版的、带插图版的、有拼音版的等等,有许多许多个版本,这些更说明了这个故事的精彩。 这次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顾湘翻译的这个版本,在语言上顾湘更愿意接近原著精髓。她没有加批注,那样虽然会让读者更快的知道一些故事之外的八卦情节,但是就像搜索引擎再如何方便,也替代不了我们翻阅书本查找资料,获得知识时的喜悦。这就是阅读魅力,它会让获得的信息脑海里保存的更持久一些。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版本的插图,每一页的插图,不像我们的见惯了的看图说话一样,插图带有无限的想象空间,页面会根据故事情变化颜色字体大小也是,在高兴的时候是大字体,在恐惧的时候是小字体。 特别值得一提的这次出版的封面黑色,一个充满想象的颜色,正中央是爱丽丝的一个漫画形象,爱丽丝弯着身子倒立着,就像她掉进兔子洞的那个样子。 也许你看过电影,那么你更要看看这本顾湘翻译的《爱丽丝漫游奇境》,当故事落到纸上,当对话在漫画中展现,你会觉得那个在童年听到的故事,从书本中飞来了你的生活里。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二):美丽的童话世界

  曾经阅读过草间弥生和刘易斯•卡罗尔合编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草间弥生所挥就的众多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圆点作为插图元素,让图书焕发出闪亮的光芒。也真因为此,让此书充满着艺术元素气息

  这部童话,顾湘的配图风格自然简洁的草间弥生风格迥异,爱丽丝,这位美丽而又可爱的形象,和众多的插图画面让读者有种强烈的阅读欲望,再加上刘易斯·卡罗尔的精彩童话故事,无疑能引起孩子们的强烈阅读欲。只是童话《爱丽丝与镜中世界》里的插图,和《爱丽丝漫游奇境》对比相对少了些。

  不过也要说句大实话,童话里的故事,有些内容阅读起来有些困难,常常有看不懂的感触,即便是多次阅读,还是如此。有些诗文更是云里雾里。是不是自己的阅读能力太低了之故?

  在《漫游奇境》中,读者跟随着爱丽丝一同经历神秘的探秘之旅,童话的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而爱丽丝的身材还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又变化,其体形很小时,就如同《格列佛游记》里的小人国;体形变大时,身体可以充斥到整个房间。起初这让爱丽丝郁闷不已,直至找来对付体形大小变化的方法,这才有了放下心情心态

  在童话里,爱丽丝所来到的王国王后是非常搞怪的一位,当看众人的面看不惯某人时就直接要杀那人的头。如有次比赛中,参与竞赛队员,最终除了爱丽丝以及国王王后三人外,其余的都被王后判了“杀头”的惩罚。而在王国的某次法庭审理中,爱丽丝没想到自己也会选为“证人”,更没想到自己也会被王后判为“杀头”。不过,幸亏这时爱丽丝醒了,原来是场梦境而已。爱丽丝的梦,实在是太有趣了。

  在《镜中世界》里,爱丽丝则参与到一场神奇的游戏之中,其如同国际象棋里的小卒,慢慢的由小兵成为王后。在这个升格过程中,其也经历着神秘之旅,有骑士为之决斗,有骑士为止护航。这位骑士就如同搞笑的堂吉诃德,不断地从马上掉落下来,难以在马上保持平衡。不过,即便如此,还是完成了圆满的护驾任务

  读完此书后,带着疑问阅读到书后的《译后记》,看到作者有提到这部童话难以阅读的感慨,和经典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不过也正因此,童话里富有梦幻色彩,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目光,纷纷为之配上美丽的魅力插图,这也许就是该书有众多版本的原因所在吧。

  作者曾提到有句爱丽丝的藏头诗,不过有些遗憾,童话里未把原文列入。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三):画风有些黑暗

  故事开篇讲述了一个名为爱丽丝的女孩,在一次和姐姐读书时意外的走入了书中的世界。在那里,她经历了许多在现实中所没有的事。会说话的兔子,能变大变小的药丸,以及会动的扑克牌等等…   小的时候看,觉得爱丽丝好幸福,可以进入书中的世界,即便那是一个梦。   如同现在的穿书网文一般,大概很多人都很想经历一番吧?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面它的封面吸引住了。不同于其他书里面童话样的画风,这本书的画风第一感觉和我的是黑暗。   看起来有些诡异,尤其是封面的爱丽丝,不管是在电影中还是漫画里,都是以一种很美丽的姿态呈现给读者,但是这本书的画风,有一些抽象感觉。   文字排版也很有趣,以故事的正在进行时形态呈现给大家,不同于一般书,只有分自然段的文字。   让人眼前一亮。   爱丽丝的想法奇怪,在一般人的眼里看起来很奇怪。给自己太长的腿写信什么一般人估计只能把这个人当做精神病来看待。   曾经玩过一部游戏,故事画风完全致郁,看到这部作品便想起了这个游戏。   整本书将一部完整的故事分成小段,并且给每个小段起了名字。   虽然不知道真正的原作是不是这样,不过我觉得很有意思。   这本书中还有些机械怪物,不得不说画家的脑洞真的很厉害,要是不是很了解的这部作品的,我觉得大多数不太能接受。   里面的故事荒诞不经,离奇而可笑。但是如果将自己的梦境以绘画方式或者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何尝不是一件妙事?所以这就是世界上,有好多好多故事。   曾经在想,爱丽丝的故事是不是真实的?真的有这样如同穿越一般的神奇力量吗?   如今穿越时空的剧情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已经烂大街了。   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是原作的作者,爱丽丝梦游仙境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作者出生于英国的十九世纪,在那个年代,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代。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运动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艺术,以及后印象派等。艺术界呈现出群星目的盛景。   19世纪,英国小说步入了繁荣昌盛的时代,其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而爱丽丝这部作品,属于冒险类型,并不同于美人公主白雪公主灰姑娘这一类的表面美好的童话。   爱丽丝如同闯入异世界的勇者,兔子如同勇者追寻的目标,红心皇后如同最终boss,就像一个冒险游戏一样。

  爱丽丝的作品无数,改编的各类动漫小说绘本游戏电影电视剧数不胜数,本部作品也是同样,只是数不胜数中的一员。

  唯一吸引人的便是黑暗的画风和有趣的文字排版。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四):书评:《爱丽丝梦游仙境》

  很久没有看过童话了。

  《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虽说是童话,可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它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书中一些角色的的行为话语可能是我儿时所不能理解的。但伴随着年龄增长,再拿起这本童话时,已然有了新的体会,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想象力让人惊叹,就好像是冰雪女王艾莎在空中幻化出来的的冰质藤蔓。它与一般的魔幻童话不太一样,它带着些神秘,让人想去探索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它也带着些冒险的色彩,让人不禁好奇小爱丽丝接下来的奇遇。

  这是一部非常可爱的童话。无论从语言还是排版来讲,都显露出活泼可爱,好像一个小孩子眉飞色舞的讲一个故事,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一如作者卡罗尔诙谐的语言,在《镜中世界》里与胖蛋的对话,好似是在与文字做游戏,与语言跳圆舞曲。不过更多的,是在人物与人物的对话间,好似不经意出口的小幽默

  比如,小爱丽丝在树林里捡到白王后的披肩,为她披上披肩时怯怯问道:

  “请问您是在穿树林吗?”

  “呃,是吧,你觉得树林也能穿上身吗,”王后说,“我觉得不行哎。”

  ......

  在此之余,作者卡罗尔的用心也显露出来。他把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刻画的很有特点,比如性格残暴的红心王后,世故胆小的兔子,性格古怪却又善良的柴郡猫以及纯洁,善良,富有十足好奇心的小爱丽丝。在这个奇妙的梦境里,纯洁善良的小爱丽丝在经历了种种奇遇后,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而在小爱丽丝梦醒之际,我们也体会到在成长过程中的友爱与勇气

  不过,最吸引人的,也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这奇特的故事与奇妙的想象力,而是这部书的插图。

  正如腰封所言——激发想象力的桂冠童书。

  我认为这毫不夸张。这归功于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归功于如作者美妙的想象力般奇妙的排版。我记得其中有个小老鼠讲一个老鼠尾巴一样的小故事,字数很少,很简短,但是这几行字的排版真的是小老鼠尾巴模样的。如果这几行字单纯循规蹈矩的排版,我觉得那一定会少很多趣味,而只是微微弯曲了文字的排序,就能多出很多趣味。

  第二个方面归功于文段与插图的配合,它的分散,每一个位置恰到好处。它每一个字大小的不同,都好像在传达着诉说者的情绪,一蹙一笑,一嗔一怒,是读者与作者灵魂桥梁引导着读者体会书中诉说者情感,又或者说是身临其境

  第三个方面归功于压轴的书中精美的插画部分。

  这个精美,并不是指画师画的精美,而是指画师的用心别致。当然啦,画师画的插图也是非常的精致

  书中的插画,乍一看觉得似乎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有些插图甚至是很随意,寥寥几笔带过,有些插图十分抽象,可能是细细体会也不太能明白他到底在画什么,又想表达什么。可是它又好像是为你提供了无限的线索,引发你去思考,引发你想象,就像作者卡罗尔那奇妙的想象一样。同时,若读者用心的话,就会发现每幅插图上绘画运用的元素是不同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几幅小爱丽丝的服装。有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也有日本和服的元素,还有一些将西方服饰和东方服饰结合起来的杰作,而且看起来毫不违和。

  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结合起来正是对腰封的完美诠释

  END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五):此书正如“看上去不良那样”一样!

  相信很多人在听到《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名字时会想到:“哦,那是一本很适合小孩子的书。”

  起初我也是这么想的。少年时看过同名电影,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荧幕里那些充满想象力的人物和场景都是我不曾见到过的。本着这么一个心态,我约了这个书评。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时,诚不欺我,果然是小时候的感觉!但当我翻了几页后才反应过来,这个画风有些不对呀!走的完全就是诡异、暗黑系的画风。忍不住自己打个脸,真的不是一本适合小孩子阅读的书啊!(单纯的从书的设计上来说)

  也许一开始说“适合小孩看的书”,还有一种心理是因为它在中国所受到的推崇。恩~我猜电影的影响还是占了些分量。

  小时候经常会被许多书吸引,但从未读过这本书,反而是翻拍的电影促使我想要去了解这本书。继续读下去这本书后,我发现,书内插图的诡异画风或许正是作者万千心境思绪中的其中一种。

  谁也不能将书里的人物场景固定成一种模式。

  说不定,这看上去“不良的画风”又向这个世界展示了一次“自己”呢。

  书的文字内容大同小异,千千万万个读者不同的想象力才是书的特色之处。一千个人又一千种看法。译者的文字功底不敢妄加评价,毕竟我是个没有文化的人。恩!(正色)

  我渐渐地喜欢上这个画风,有一半的喜欢是因为她并不是平常印象中该有的样子。这种突然跳脱的模式。有一种奇怪的吸引力,吸引你继续阅读下去。

  精装的书籍免不了花大手笔,但成品也是不负众望的。很有分量的一本书,不如这么说:“此版本是一本适合大人看的书”。还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小孩子们还是不要接触了。恩!!

  虽然我现在成了一个所谓的大人了,但我依旧会被微小的事物感动。插画及文字充满了神秘而怪诞的气息,孤身闯入梦境的女孩,嬉皮或朋克或哥特式的角色,绚丽、诡异、暴戾,疯狂而理性,冷峻又甜美。这不正是大人的世界么?(md,我这是正能量的书评!)荒诞又理性。

  借用译者写的话“堂吉诃德说:‘就得这样;女人一定要看见自己名字明明白白标在诗里,才相信那首诗是为她作的。’”作者卡罗尔也把爱丽丝的名字(Alice Pleasance Liddell)写进了结尾诗的开头。一如卡罗尔在一篇《祝每个喜欢〈爱丽丝〉的小朋友们复活节快乐》里说:“如果有机会能在夏天清晨醒来时听见鸟儿在唱歌,凉爽的徐徐微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此刻懒洋洋的你眼睛半开半闭,像在做梦似的看见绿枝摇摆,充满涟漪的水上金色的波光粼粼,你知道那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有多美妙吗?那是一种与悲伤相去不远的乐趣,就像因为欣赏了美丽的图画或诗歌,因此让眼泪夺眶而出的感觉。”

  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我们就当是年长的孩童吧!

  我们跟随着时间,人生且短,就是这样吧!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六):大名鼎鼎的爱丽丝!

  ——话说在前面,书籍没有到手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是这么厚实、装帧这么精美的一本书,也真的是很沉,插画精美贴合剧情,而且是漫游奇境和镜中冒险的合集!

  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儿就是星期六上午看电视播出的《数码宝贝》,每天都幻想着能够成为被选召的孩子,后来最爱的一部电影就是《千与千寻》,两者都是奇遇,但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成长。看到有一位电影评论家说过,《千与千寻》的第一个镜头出现时,也就是一脸无聊的千寻坐在车上,他就开始讨厌这部电影,因为又要开始说教了。我不认同这种说法,我认为“成长”是一部作品的灵魂,一部作品哪怕想象力再天马行空,如果没有灵魂,那这部作品就不会让人产生共鸣,无论是《数码》、《千寻》,还是在被奉为经典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中,主人公都是在故事中不断成长,在瑰丽的幻想背后,这个灵魂在支撑着整个故事。

  如果想象也有分类的话,我想这本书一定是诗意般的想象。你读过《纳尼亚传奇》的话,就会发现,他们二者的语言风格完全不一样,《纳尼亚》是朴实、未经雕琢的极简风格,那爱丽丝这里的语言更具诗意,而且很多地方蕴含深意。更神奇的是,这一句句“诗”堆砌起来的是完全脑洞大开的想像世界。爱丽丝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姑娘,像我们每个人,她有许许多多的抱怨,但是幻想从来是不会抛弃任何一个孩子,或许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每个人本身,就是最特别的存在,都是被选召的孩子。

  在《哈利·波特》中,进入魔法世界的入口是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从这个神奇的入口你就可以想象到魔法世界该是有多么不可思议。而我们的爱丽丝进入奇境的入口方式,同样充满着的意想不到,她追逐着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开启了奇幻大冒险。这里喝口水会变小,吃块面包会变大,有坐在蘑菇上抽水烟的蓝色毛毛虫,有一直微笑的柴郡猫,有永远在参加疯茶会的帽匠和三月兔,有整天叫嚣着“杀他头”的红桃王后,还有毫无章法的法庭审判……眼花缭乱,完全停不下来。想起初中的时候,点播台天天播放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动画电影,这些角色对我来说真的是不能再亲切了!

  就是这一部~

  正义战胜邪恶是小说的一贯结局,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但真正吸引我们的是冒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和主人公在一起并肩作战,一起成长。就像是千寻最后回头一顾的坚定眼神,爱丽丝也在探险中始终告诫自己不要害怕哭泣,勇敢去面对怪诞的世界,一直成长,直至最后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梦醒了,心却焕然一新。不过,接下来,爱丽丝还要进入镜中世界继续冒险,那就是另一个奇幻故事了,开看起来!不得不说,看这本书,真是赏心悦目~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七):你不知道的爱丽丝

  《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自 1865 年出版以来,其卖座程度被世人纳为最经典的童话故事之一,现今被翻译成 125 种语言,翻拍成许多不同版本的电影。

  起初《爱丽丝梦游仙境》不合逻辑的故事情节与剧情跳跃叙述,使此书归类于荒唐文学的领域,但 150 年来不断改编与诠释原著,学者们渐渐发现看似毫无章法、天马行空的情节,以及其中隐含的双关语、谐音等,都有它们所隐含的意义。随着越多的故事细节联想、比对,就让人越想一窥这充满浓厚神秘色彩的作品当中,最初的作者 Lewis Carroll 究竟想透过故事表达什么。

  在了解《爱丽丝梦游仙境》隐藏什么讯息之前,应该先了解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1862 年 7 月,作者 Carroll 与朋友 Reverend Duckworth 带着三位女孩到泰晤士河划船,其中一位女孩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 Alice Liddell。从牛津的 Folly Bridge 出发,一路上为了消磨时间 Carroll 便信手捻来向三个女孩述说一个幻想冒险故事,众人皆知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就这样诞生了。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最众说纷纭的情节解析可以分成五个区块:

弗洛伊德学派的隐喻联想──性别

  当故事邀请读者踏入爱丽丝的脑袋瓜里的梦时,有些读者认为可以比拟到写出她的作者的身上,特别是心理分析学派透过类推的方法替这篇故事增添了许多线索。

  例如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兼诗人 William Empson 的一段话道出爱丽丝进入仙境的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多少层次的隐喻:

「爱丽丝最初以父亲的型式跌入兔子洞里,坠到洞底回溯成婴儿的样貌,唯一能让她脱离洞穴的方法就是自己成为一位母亲,制造羊水让自己从洞穴中诞生出来(故事中以爱丽丝的眼泪做隐喻,从自己的泪水中游走)(Alice is a father in getting down the hole, a foetus at the bottom, and can only be born by becoming a mother and producing her own amniotic fluid)」。

  爱丽丝刚跌入洞中拉开帘幕,意图要钻出小门的那一幕也引来不少联想,特别是对应到 Carroll 对于与小女孩们交朋友的渴望,而另一派拥护者则解释这些隐喻的诠释根据心理分析学派的说法可能是诠释人自身恐惧或潜意识的象征,而非真的是 Carroll 当初打算表达的。

做梦还是吸毒?──药物滥用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更著名的论点是爱丽丝的冒险旅程不是一场梦境,而是一连串滥用药物所导致的幻觉。

  1960 年代末期,美国摇滚迷幻乐团 Jefferson Airplane 曾制作一首具争议性的歌《White Rabbit》便是针对《爱丽丝梦游仙境》所写,提及迷幻药与食用迷幻药之后的幻境,促使所有读者去思考爱丽丝的地下冒险其实是吸食迷幻药后的所导致,而非单纯的童话故事。

  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 Carroll 曾经使用听起来令人担忧的顺势疗法(Homeopathic remedies),例如让自己吸食砒霜和附子花(按:附子花的根部有剧毒,古时候常用其汁液涂在箭上制成毒箭)来对抗当时难以根治的感冒。但对许多人而言,故事中抽着水烟、吐着烟圈的毛毛虫和魔幻蘑菇的使用更对比出 1960 年药物泛滥的时代。

谁是谁?这里又是哪里?──私人典故

  Carroll 的故事中融合许多自己周遭的特色与人物,知晓背景的读者会知道度度鸟(Dodo)代表作者自己(因为 Carroll 的口吃听起来很像 Dodo 这个词),鸭子(Duck)是朋友 Duckworth,鹦鹉(Lory)是爱丽丝的姐姐 Lorina,小鹰(Eaglet)则是爱丽丝的妹妹 Edith。当第二章末描述它们全身湿透又不舒服地出现在爱丽丝的泪水池塘中,其实是转化他们原先真实在船上受困于大雷雨中的样子。

  还有其他例子:故事中出现的糖浆(treacle)是真的盛产于牛津旁的 Binsey 村庄,而爱丽丝与红心女王一起玩的槌球游戏可能就是在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Christ Church)里玩的。事实上,很多评论认为整个故事完全架构在牛津中,想当然也就只有牛津人才能领会当中更深奥的隐喻梗了。

喝我!吃我!──食物

  令读者最印象深刻的应该是最初写着「喝我(DRINK ME)」而让爱丽丝变小的瓶子,还有写着「吃我(EAT ME)」的蛋糕让她变成巨人的桥段,可以看出「食物」在 Carroll 的故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仙境里的角色出场都是在吃东西(或担心被吃),或是隐晦的描述疯帽子的下午茶就没有任何的茶在里面的食物反差。

  某些人认为这反映出 Carroll 自身的「厌食症」,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巧妙安排是特地纪念给当初一同出来野餐的 Liddell 女孩们。

  但最让所有人认同的是爱丽丝透过吃食物而变大变小的身体反应出一件事实:故事里的小孩永远都不会长大,但现实中,不管你愿不愿意每个人都会长大,妳没办法自己停下这个过程。

梦与现实的模糊界线──梦境

  Carroll 曾告诉剧作家 Tom Taylor 说:

「整个故事都是一场梦境,但我想等到故事结尾再告诉读者这件事。」

  Carroll 擅长利用与现实界线模糊又生动的梦境场景叙述故事,让读者分不清究竟身处在哪个世界当中。

  例如一开始兔子跳进兔子洞后消失又出现,便是利用魔术般的手法将梦中的兔子渗透进爱丽丝的现实生活中。而仙境中的话语也和作梦一样越来越模糊(还记得裂嘴猫曾问:「你是说‘pig’还是‘fig’?」),甚至有没有发现当爱抽菸的毛毛虫消失后,裂嘴猫才出现(现实生活中毛毛虫蜕变成蝴蝶,但在梦中毛毛虫却蜕变成猫)。

  对作家作品最陈腔滥调的评论就是声称将故事情节写得如幻想般奇想天外,但 Carroll 就是想要把《爱丽丝梦游仙境》写成是一场梦境,发挥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僵化的现实生活重新拼凑成一场毫无疆界的疯狂世界。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八):Why is a raven like a writing desk?#Hatter's Riddle #

  点评一下这本书的插图:可以看见少部分的日和元素和中国戏曲的元素,线条看起来很粗犷,比较抽象,并不柔美,颜色搭配一般创造不出很离奇很梦幻,可以用怪异或者奇特来形容这种风格吧。这也可能是插画师对仙境的理解吧。

  最为贴合原文的版本的电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

  喜欢这本书的人想必和我一样一直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Why is a raven like a writing desk?”

  其中最为有趣的答案的 because there is a B in both and an N in neither.”

  而且这个问题在原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序言有回答,而且作者相当可爱

  Auther's Note

  Enquiries have been so often addressed to me, as to whether any answer to the Hatter's Riddle can be imagined, that I may as well put on record here what seems to me to be a fairly appropriate answer, viz. 'Because it can produce a few notes, though they are very flat; and it is nevar put with the wrong end in front!' This, however, is merely an afterthought: the Riddle, as originally invented, had no answer at all.

  Christmas 1896

  作者的回答大致的意思在于音符上。

  而这看这个序言,我们也可以发现作者的可爱之处,因为最初设下这个谜底时并没有思考答案,而为了读者废了脑筋打算圆回来,甚是可爱。这有点像庞德意象派的写作手法,你所看见的美也好可能与作者相比较而言,他并未想表达那么多。

  当然我们顺着音符这一个思路想,我们会发现note,flat两个词,

  ote/音符/笔记/可以理解乌鸦 的鸣叫;flat/平坦/色彩/可以理解单一乏味的毛色

  这就像桌子,是一个比较呆板的形象。

  我一直好奇在西方文化里乌鸦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在希腊文化时期,乌鸦是阿波罗的化身,而日本更是把乌鸦奉为神的使者

  在《伊索寓言》里更是把乌鸦塑造成一个智慧的形象。

  我们可以较为理智地看待一下“Why is a raven like a writing desk?” 可能就是在一个很糟糕的处境对希望的一种期许对现实的的一种打趣而已。

  我觉得《爱丽丝梦游仙境》这个故事之所以能传承至今,不仅仅是给予了人们想象离,更是包涵了信任,友情以及捍卫,还有爱,我觉得这才是童话的真谛,它让人看见美好,也让人相信美好,这个美好不仅仅在仙境存在,在现实也存在。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九):画风有些黑暗

  故事开篇讲述了一个名为爱丽丝的女孩,在一次和姐姐读书时意外的走入了书中的世界。在那里,她经历了许多在现实中所没有的事。会说话的兔子,能变大变小的药丸,以及会动的扑克牌等等…   小的时候看,觉得爱丽丝好幸福,可以进入书中的世界,即便那是一个梦。   如同现在的穿书网文一般,大概很多人都很想经历一番吧?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面它的封面吸引住了。不同于其他书里面童话样的画风,这本书的画风第一感觉和我的是黑暗。   看起来有些诡异,尤其是封面的爱丽丝,不管是在电影中还是漫画里,都是以一种很美丽的姿态呈现给读者,但是这本书的画风,有一些抽象感觉。   文字排版也很有趣,以故事的正在进行时形态呈现给大家,不同于一般书,只有分自然段的文字。   让人眼前一亮。   爱丽丝的想法很奇怪,在一般人的眼里看起来很奇怪。给自己太长的腿写信什么一般人估计只能把这个人当做精神病来看待。   曾经玩过一部游戏,故事画风完全致郁,看到这部作品便想起了这个游戏。   整本书将一部完整的故事分成小段,并且给每个小段起了名字。   虽然不知道真正的原作是不是这样,不过我觉得很有意思。   这本书中还有些机械怪物,不得不说画家的脑洞真的很厉害,要是不是很了解的这部作品的,我觉得大多数不太能接受。   里面的故事荒诞不经,离奇而可笑。但是如果将自己的梦境以绘画方式或者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何尝不是一件妙事?所以这就是世界上,有好多好多故事。   曾经在想,爱丽丝的故事是不是真实的?真的有这样如同穿越一般的神奇力量吗?   如今穿越时空的剧情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已经烂大街了。   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是原作的作者,爱丽丝梦游仙境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作者出生于英国的十九世纪,在那个年代,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代。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运动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艺术,以及后印象派等。艺术界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景。   19世纪,英国小说步入了繁荣昌盛的时代,其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而爱丽丝这部作品,属于冒险类型,并不同于美人鱼公主和白雪公主灰姑娘这一类的表面美好的童话。   爱丽丝如同闯入异世界的勇者,兔子如同勇者追寻的目标,红心皇后如同最终boss,就像一个冒险游戏一样。

  爱丽丝的作品无数,改编的各类动漫小说绘本游戏电影电视剧数不胜数,本部作品也是同样,只是数不胜数中的一员。

  唯一吸引人的便是黑暗的画风和有趣的文字排版。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十):疯狂荒诞的梦中旅程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英国著名童话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成名之作。这本书的封面就是一个有着金黄色头发,身材纤细的小姑娘,这就是本书的主人公爱丽丝,这样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让人充满了怜爱,她身边发生的故事,必然和她一样让人充满了期待,《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不仅孩子们喜欢读,很多大人也将其奉为经典,本书已经被翻译成上百种语言,并且多次翻版印刷,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喜欢,本书是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原名查尔斯•路特维奇•道奇森,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并且是世界最伟大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作者更被誉为“现代童话之父”。人们都经常说上帝对大家是公平的,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同时也会打开另一扇门,这句话在作者身上得以体现,作者生性腼腆,而且患有口吃,所以常受人欺侮嘲弄,所谓瑕不掩瑜,作者的才华横溢自幼便已经崭露头角。作者终身未婚,却一直非常喜欢孩子,在他的这本《爱丽丝漫游奇境》童话中,他以邻居小女儿爱丽丝为原型,编述了一个奇境故事。就是这个故事让他名躁一时,轰动文坛,成为与安徒生、格林兄弟齐名的世界顶尖儿童文学大师。本书的译者顾湘是一个作家,在年轻读者群中拥有极高知名度。

  《爱丽丝漫游奇境》讲述了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在追赶的过程中,不慎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这也是故事的开端。在这个神奇的地下世界里,各种事物都是那么的新奇,尤其是那些食物,食物是我们所有人每天都必须吃的东西,再熟悉不过了,可是这里的食物却和我们了解的食物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供给我们必须的能量,所以我们依靠食物,生存生长,而地下世界的食物却可以让人忽大忽小,忽胖忽瘦,这样的食物是不是很奇怪。而接下来更多希奇古怪的故事还在发生,爱丽丝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遇到了很多的人和动物,但是生物却和已知世界的生物完全不同,他们好像都没有逻辑性,在这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唯一清醒的人,她也是一个格格不入的人,为了生存她不断探险,在探险的同时不断成长,最终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这样的故事情节让人感到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让我们在阅读之后感觉到新奇,却又佩服作者的创作思路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这么优秀的经典作品在百年之后的读者读来还是那么的清新脱俗,可见这部作品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而且这部作品它英国儿童文学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把所谓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水平。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童话书,书中以爱丽丝为主线,追踪到现实社会中人们经常谈论到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者发挥了自由的想象,安排了众多的奇妙环节,就在主人公无奈之时,却在梦中醒来,真的不仅仅是主人公如释重负,我们这些读者也是松了一口气。这么全情的投入,离不开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非常不错的一本书,真的是经典之作,非常喜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