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另一个布鲁克林》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另一个布鲁克林》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9 21:4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另一个布鲁克林》的读后感10篇

  《另一个布鲁克林》是一本由[美] 杰奎琳·伍德森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017-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另一个布鲁克林》读后感(一):读《另一个布鲁克林》

  首先,这本书拿在手里的感觉,很轻,特别轻,也很软,翻起来很舒服。第一次遇到这种手感的书,第一反应居然是,这书很适合出门带在身边随时看,哈哈,没办法,我就死习惯出门带书,根据路途远近选择书的沉重薄厚,每次都纠结很久,后来,干脆买了Kindle,从此再也不纠结,收拾行李速度那叫一个飞升。

  其次,排版也不错,每页的字数不多,全书不到210页,就6万5千字,可想而知,看着那叫一个得劲儿!反正我不喜欢满篇都是字的书。说到喜欢什么排版的书又让我想起一个经常被讨论话题就是看纸质书好还是电子书好,就我个人的习惯来看,电子书仅限于出门带着,无论是出远门还是上班路上,都带电子书,远门不用说了,轻巧方便,上班路上是我不想让纸质的书放包里弄出折痕,没办法,看书前要洗手的人搞不好都有这毛病。所以多数时候我看的都是纸质书。除了内容,排版也是很走心的环节,就像这本《另一个布鲁克林》,深得我心。

  这本书讲述的是“成长”。几个由“南边”来到布鲁克林的女孩子友情爱情亲情作者像是在带着我们回顾我们的青春岁月,与年少好友间的深厚情谊初恋时的怦然心动欣喜若狂患得患失,对于生活强烈意志,以及童年即将终结时那迟缓却强烈的痛楚

  在美国,有色人种想要出人头地也真的是很考验意志,很多电影里也描述过,他们生活的环境纷繁复杂,每次看到的时候我都觉得如果我在那样的环境,肯定活不长,外国小孩的童年有很多的时间去感知、去体味,我们只有作业和补习班。外国的这类讲述成长的小说有很多,但我们国家好像没有多少,根本原因大概就是我们的童年都很“忙”吧!

  文中有一处有趣表达:“……仿佛钻进了别人的皮肤……”起初几个地方没太留意,但一直读下去会发现作者一直有这样的表达。我理解意思是,仿佛变成了谁谁谁。也许是翻译的不一样吧。

  内容上刚开始看会觉得有些乱,因为是插叙的原因,女主人公在布鲁克林的生活跟在田纳西的生活交叉出现,的确让人摸不着头脑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值得入手的成长故事

  《另一个布鲁克林》读后感(二):相遇《另一个布鲁克林》

  杰奎琳·伍德森的《另一个布鲁克林》,是一份乡愁,一份沉甸甸的乡愁。

  张维营的《记刘殿爵教授在伦敦大学》以及《 <华尔街之狼>:空虚时代的“盖茨比”》,是我以前拜读过的翻译作品,从他的翻译作品之中,可以映照跨文化之间的差异与殊异,还有这种殊异表象下的情感审美的归一。

  面向青年儿童这个群体语言明白晓畅,自是第一要义;逻辑语法根本不是问题所在散文诗的形式诗歌似的抒情,自成一体风格,形成了杰奎琳·伍德森的别样审美风格和情调,这正是我喜欢的原因,或者正是我喜欢的文化味道文学样子来。

  跨文化交流阅读,是否是一种隔阂?跨种族的差异、皮肤样貌,是否是一种障碍?也许是也许不是,一切都在《另一个布鲁克林》。也许,最终文学的力量,文化的意义艺术魅力能冲谈一切,重新回到自然模样……

  在我看来,这是乡愁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曾为梦远行,终成回不去的异乡人”,这是杰奎琳·伍德森的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这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跨过茫茫大海,这种乡愁其实是一致的。这让我们感受人类永恒的乡愁情结挥之不去,连绵不绝……

  在我看来,这是对“本我、自我、超我”的寻绎之旅。小说的开篇,以奥古斯都的第一人称叙事,母亲重疾、死亡,父亲与8岁的姐姐奥古斯以及4岁的弟弟相依为命姐弟两个总是盼着母亲“明天,或者下个明天,或者下下个明天。”会回来,然而,这种期盼,遥无尽头,他们来到另一个布鲁克林——甜蜜林或者田纳西州,处处时时都有母亲的影子,这种影响长久占据姐弟两个的心田,即使母亲不在,感受仍在,怀念仍在,依恋仍在。

  在我看来,这是对死亡的抗拒,是对恐惧的反抗。死亡意象,多次在本书中出现,母亲的死亡,客观事实的死亡,和永远活在姐弟两个心上,形成了极为鲜明对比和映衬,更突出对母亲母爱缺失刻骨铭心的痛彻心扉渴望与渴盼。安吉拉母亲死亡的场景亲人不知,社会不知,警察不知,母亲的缺位、不在场永远是孩子伤心之海。还有安吉拉的死亡,是对命运的抗拒,更是对恐惧、歧视乃至种族歧视种种不公平命运的死亡坦白……

  在我看来,这是对故乡精神原乡的一种怀念追忆。作者在扉页中这样说:“怀念布什维克的岁月(1970-1990)一切已成记忆”,以布什维克,映射布鲁克林,正如作者之于布什维克和奥古斯特之于甜蜜林或者田纳西州一样,记忆之河永远留在了那里,永远,乃至成为永恒……

  另一个布鲁克林,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的精神原乡?

  另一个布鲁克林,难道不是我们渴盼的心灵桃花源?

  另一个布鲁克林,难道不是我们人类永久的梦想

  张勇,男,1972年出生于河南新野县,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宁夏大学,文学评论者。多年教师经历房地产开发企业医院媒体工作经验,现从事企业文化策划宣传、企业内刊、自媒体矩阵布局,作品多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昌吉学院学报》、《科技创业月刊》、《商情》、《东莞日报》、《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宁夏大学校报》、《普州文学》、《安徽文学》、《躬耕》、《六盘山》、《山东商报》、《新消息报》、《香港文艺报》、《永平回族》、《中华读书报》、《新华书目报》、《半岛都市报》等刊物。

  《另一个布鲁克林》读后感(三):没有花开的布鲁克林

  沿着这条街区一路向前,然后右转,你会看到一树桃花正在盛开。——理查德·赖特注:理查德·赖特美国黑人作家代表作《土生子》,其作品多反映美国贫富悬殊、种族歧视问题。

1.死亡

爱与死亡是西方文学永恒的主题。我觉得,贯穿《另一个布鲁克林》整部小说的最浓郁的主题正是死亡与爱。

  年过30的奥古斯特重新再次回到布鲁克林,和弟弟安葬了父亲。

  记忆的印象像墙上抻得悠长模糊的影子,让人记不清又忘不掉。

  1973年以前,也就是奥古斯特8岁以前,一家人住在甜蜜林小镇

  甜蜜林小镇,那里有一片祖上留下的长满山胡桃、黑桦林的林子。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给年幼的奥古斯特留下葱绿色的记忆。

  由于父亲和舅舅没学过如何耕种土地,又逢大火将南边的田地烧成灰烬。一年后,政府以欠税和罚款的名义,夺走了他们土地。

  8岁时,父亲带着她和4岁的弟弟搬到陌生的、水泥里散发出来灼热气息的布鲁克林。

  “她很快就来了”,奥古斯特安慰弟弟也是安慰自己,她一直想象母亲只是病了。

  奥古斯特的父亲参加过越战,回来时只剩下8只手指

  23岁的舅舅克莱德后来也应征入伍,前往越南。可是六个月后,奥古斯特的母亲收到一封信:

  “我们很遗憾地告知您……”

  也许奥古斯特的母亲是禁不住这样的打击,才投水的。

  不知为何,看到这里脑海里浮现出巴金《家》里鸣凤投湖的情节。冰冷的湖水真的可以解脱人生痛苦吗?不然,屈原、王国维、老舍为何都有同样的选择呢?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都是水,难免不走进水里。”美国畅销青少年小说及儿童文学作者杰奎琳·伍德森,用如诗如歌的语言,给出了一种轻描淡写又催人悲伤答案

来源网络

2. 爱情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年轻时,最喜欢张先这句词,觉得他把爱情描绘得那样扑朔迷离扣人心弦

  后来又读到: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

  人生到底是什么?

  飘如陌上尘,还是像漫天的杨花?

  人生的轨迹到底因什么而改变

  对母亲的记忆,暖暖的友谊,还是突如其来背叛

  琪琪、西尔维亚、安吉拉、奥古斯特最终成了朋友,彼此倾吐秘密信任有加。

  她们都是黑人移民,幼年时搬至布鲁克林。她们一起在街上大笑,挤在西尔维亚的床上私语,她们互相提醒警惕街头擦鞋的坏老头,一起抽被呛得又浓又辣的烟卷……

  “奥古斯特……”与杰罗姆坠入爱河,起先是因为奥古斯特感觉他嗓音中倾泻而下的夏日阳光。她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西尔维亚。

  懵懂无知时的爱情总是抵挡不住蠢蠢的欲望

  奥古斯特一次又一次拒绝杰罗姆的乞求。她坚守自己的身体,却换来杰罗姆的分手

  伤心的奥古斯特埋头学习试图忘记伤痛突然有一天,她猛然抬头,看到亲密无间的杰罗姆和西尔维亚。

  难怪,当她成年后,再看到西尔维亚时,列车还没到站,她就下了车。

  也难怪她远离布鲁克林后,和白人男孩们睡觉,甚至在菲律宾、韩国也寻找不同的性伴侣

来源网络

  很长一段时间,奥古斯特都以为母亲还没死,就像她不敢相信杰罗姆和西尔维亚的背叛一样。

  15岁时,父亲带她去看心理医生索尼娅女士,她开诚布公地说:“谁还没经历过一些沟沟坎坎呢?”

  是啊,超越年龄所能承受的“沟沟坎坎”就像瞬间坍塌的世界一样。所以,我们任由它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任凭它引导我们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3. 歧视

  布鲁克林区位于美国东北部,纽约曼哈顿岛的东南边,是美国纽约州纽约市五大区中人口最多的一区。

  小说的作者杰奎琳·伍德森笔下描绘的正是她自小熟悉的布鲁克林。

布鲁克林大桥 来源网络

  有资料显示,布鲁克林在19世纪时有许多昵称,其中有“树之城”“家之城”“教堂之城”。但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以治安不良闻名于世

  由于这里曾为黑人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加之美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低、就业困难和种族主义的歧视,这里曾是美国犯罪率最高地区,被一些人视为混乱肮脏罪恶的原住地。

  作者笔下的“另一个布鲁克林”就是这样肮脏、混乱,充满歧视的布鲁克林。

  与《杀死一只知更鸟》所讲述的种族歧视不同,《另一个布鲁克林》中的歧视则更多源自人物自身。

  奥古斯特的好友琪琪的父亲是中国人。她母亲总说:“你身上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我遗传给你的黑皮肤。你必须找到办法摆脱它的影响……一定要待在荫凉的地方,可别让她晒黑,也不要喝咖啡。”

  同为黑人,西尔维亚的父亲禁止她与其他三个黑人女孩往来,因为她们衣衫褴褛、模样难看

  “别表现得像个脏兮兮的黑人一样。”西尔维亚的姐姐警告她。

  种族歧视的苦难贫困边缘的徘徊,让他们缺乏自信,更没有文化自信。西尔维亚的父亲逼着她学习法律。在奥古斯特看来,她的世界看上去精致又陌生。可她的叛逆终没有按照父亲的规划

  “三个月后,我再次见到了西尔维亚。她穿着校服,隆起的肚子顶着衬衣纽扣……”

  而奥古斯特对她视而不见,因为她的心已不在这里。

  《另一个布鲁克林》采用了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奥古斯特的记忆有时像洪水,有时又像涓涓细流,209页的小书两天便读完了,却留给人一种窸窸窣窣的回响,又勾起人在少不经事时的记忆。

  《另一个布鲁克林》读后感(四):banksy的画风

  看到布鲁克林,总是不由得联想起欧洲的中世纪文化,拿到小说之后,才发觉犯错误了。图书的封面,女孩被气球带到天空,很是吸引读者的视线,画风有些像英国涂鸦大师banksy的画作

  anksy 的画作

  小说主要讲说着一对兄妹二人的平淡生活。书中重点塑造了西尔维亚、安吉拉、琪琪、奥古斯特四位女孩的成长,这四个女孩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自然也塑造出各自的个性。作者的写作手法,对于人物的先后出场安排比较随意,没有刻意地按时间顺序来书写。

  曾经少女时代,四位女孩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美好。奥古斯特初到布鲁克林,看到街道快乐的三人女孩组合,在街道上自由奔跑,也想拥有这一切,拥有这自由,也幻想着和她们在一起。

  女孩之间,亲密无间,青春时期隐秘话语,只能在四人间交流,连大人都无法知晓。西尔维亚家庭,相对其他三位来说比较富贵,其父亲也不愿让自己的子女地位相对地下的同伴玩耍。不过孩子般的任性,即便换到了新的学校,也断不开他们之间的来往。她们在一起相互鼓劲,相互支持,偷偷地抽着来源不明的卷烟,也偷偷地交流着自己交识的男孩。初恋的感觉在她们的身体上滋生,青春期之际,身体的懵懂,也渴望着异性的抚摸。男女间相互的接触,让她们体验到愉快的感触。同样几位女孩的人生,也要依靠她们自己的自信,如此方能站立在人生的舞台上回望世界。

  随着年龄的成长,女孩之间也经历着各种风波以及各种结局。西尔维亚和丈夫孩子一起,过着平凡的生活;琪琪则因自己的舞台生涯而坠入深渊;安吉拉虽有家庭的不信却最终还是赢得了自己的梦想;而奥古斯特最终却走上了研究人生的路途之中。真有些像印度的悉达多太子,为了追求超越生死的方法,而悟出了佛教。

  在奥古斯特的父亲去世之际,归家途中,无意之间巧遇曾经的好友西尔维亚,不过两人间少女时代美好的友谊早已消失,之间只留下不过几句问候式的点头暗示。而这一切的根源,或许在于西尔维亚抢了奥古斯特的初恋男友,而这一切,始终让奥古斯特无法释怀。

  奥古斯特的初恋之际,刚好遇上:有人因怀上宝宝而打发到了“乡下”,于是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这让奥古斯特的有了某种的触动。在爱情交往上,虽说有人无所谓,然而对发配乡下的现实,让其不敢雷越最后一步,这也导致男友的最终离去。

  奥古斯特和弟弟,在父亲的帮助下慢慢成长,然而却始终不到母亲。原以为,她们的母亲不愿和孩子的父亲生活在一起,而选择的分离或离婚。最终的现实,确是其母亲独自走入湖水之中。当奥古斯特和弟弟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老家看到这片湖水之时,这才体会到其母亲死亡的现实。可伶的家庭呀!

  捧在手中的小说,更应该说是短篇小说。豆瓣上介绍说,此书是精装本,拿到手中却并非如此,这未免有稍许遗憾。

  《另一个布鲁克林》读后感(五):久别未必是重逢

  奥古斯特出生在八月的第一天。

  夏天这时已近尾声,走到了最后一个时段,余下的温度与热量将在余日里挥霍殆尽。随后,炎炎酷暑在记忆里逐渐褪色,伴随着秋天里的沉静克制而缓慢沉淀。

  沉淀下来。

  落在记忆的最深处。

  然后被遗忘刷上一层薄薄的灰。

  等到偶然一个瞬间,再度拾起,灰尘满面,颜色斑驳,纹路却依然清晰。

  这就成了回忆。

  对于,奥古斯特来说,她的回忆是从离开田纳西州来到布鲁克林时开始的。

  【关于友情】

  开往亚特兰大道站的地铁呼啸而过,儿时的伙伴抬头间不期然看见,是久别,但不是重逢。

  在布鲁克林的炎炎酷热里,从八岁到十五岁,三个最好的玩伴,分享着各自的秘密和未来。

  四个女孩,无关肤色,无关家庭,无关语言,在布鲁克林的大街上手牵着手,大声欢笑,肆无忌惮。

  但是对于奥古斯特来说,孤独一直都在。

  在没有安吉拉,西尔维亚和琪琪之前,孤独被相依为命的弟弟所阻隔,后来孤独被四个女孩的亲密无间所隔断,孤独潜伏着,一声不响,伺机而动。

  也许友情的背面就是孤独。

  不同的是,当友情如指间沙一般簌簌流失,直至掌心空无一物时,孤独却一直都在,甚至是一丝一毫的改变也没有,一开始什么样,到了最后,仍旧以最初的面目在凝视着你。无关时间,无关年龄,无关经历。

  四个女孩,在某一天突然一个接一个地离去。先是安吉拉,再是西尔维亚,最后是琪琪。母亲死去,爱情背叛,最后是死亡,将她们一一带走。

  孤独无声无息,以各种注定的面目一一呈现,不疾不徐,确定无疑。

  【关于母亲】

  对于奥古斯特来说,田纳西州的甜蜜林小镇是存放所有关于母亲记忆的地方。

  离开甜蜜林,来到布鲁克林,母亲的影子从此徘徊不前。

  给奥古斯特编“玉米辫”的温柔的手,早起询问早饭吃什么的温柔嗓音,还有在父亲出门上班前温柔的吻别。所有这些都是属于母亲的。

  而舅舅克莱德的去世使母亲最终走向了湖心。

  从此不见。

  最终,甜蜜林变成了记忆,母亲变成了尘埃。很长时间里,奥古斯特选择了记忆,抛弃了尘埃。

  可是尘埃在现实生活里无处不在。

  母亲会在明天回来,明天不回来,那就下个明天。

  【关于另一个布鲁克林】

  在布鲁克林,友情终究会走散,母亲总是在明天回来。

  而对于奥古斯特来说,在另一个布鲁克林,友情从未离开。

  她们依旧手牵着手大声笑着走过公园广场,分享着各自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时间永远停留在十四岁的盛夏。

  一切都是那么火热。

  打碟师的音乐仿佛永远不会停歇,女孩们的尖叫在滚烫的空气里沸腾,再沸腾,直至蒸发到空中,不可抑制,没有尽头。

  母亲会准备好丰盛的晚餐等她和弟弟回去,舅舅克莱德依旧能够逗得母亲大笑,在另一个布鲁克林里,母亲笑声欢快,晚餐温馨甜蜜。

  布鲁克林是奥古斯特的现在。

  另一个布鲁克林是奥古斯特的过去和将来。

  过去不可追,将来无从追。

  只有记忆。

  记忆没有边界,无关当下未来和过去,却是另一个布鲁克林的栖息地。

  《另一个布鲁克林》读后感(六):行走在孤独的每一个瞬息

  她出生在八月,她叫奥古斯特。她坐在一扇窗户后,和弟弟一起俯视着布鲁克林的街区。他们听不到声音,这扇卡死的窗户直到好几个月后才被父亲用刀锯开。8岁的奥古斯特从未离开过那间狭小破旧的廉价公寓,她害怕这座灰蒙蒙的城市,她想念母亲,想念家乡田纳西州的青翠山野。那天的窗下是一片水花跳跃:孩子们撬开了消防栓的顶盖,白花花的水柱喷涌而出。奥古斯特看到了三个女孩,西尔维娅、安吉拉和琪琪,她们在水花中你推我搡,尽情舞蹈。奥古斯特没有朋友。

  “我开始恨她们。我开始爱她们。”

  这是英文版《另一个布鲁克林》的封面。一片金黄色中,几具年轻的身体在沐浴在漫天的水珠中,仿佛人生充满了快乐和希望,没有一点痛苦。然而这本小说的主色却是孤独,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仿佛再多的水花也无法冲淡。

  《另一个布鲁克林》读后感(七):我们都一样,一路失去一路成长

  或许是这本书的字体,让我对它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不同其他书籍,《另一个布鲁克林》中的字体要比其他书籍的字体稍大些,也让我有些吃惊,这样一本小小的书,会获得那么多的奖项,所以,带着这些吃惊看完这本书。刚开始看下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逻辑,直到看到最后,在回上来重新阅读,原来,所谓悲剧,不在于当下,而在于回忆。

  “将你疲倦的、可怜的、瑟缩着的、渴望自由呼吸的人,将你海岸上被抛弃的不幸的人交给我吧。将那些无家可归的、被暴风雨吹打得东摇西晃的人,交给我吧。”——刻在自由女神像底座上的话

  我叫奥古斯特(August),出生在八月,那年我八岁,弟弟四岁,失去了弟弟克莱德的母亲开始幻听,经常不见人影,地球上百分之七十都是水,难免不走进水里,母亲走进了水里。父亲带着我们姐弟俩从田纳西州的甜蜜林小镇搬到了布鲁克林。我们的小公寓在一栋三层的顶层,每当弟弟哭泣时,我会告诉他:“母亲很快就来了,或许明天,或许下个明天。”我从未意识到母亲其实已经死了;每一天都意识到;昨天;此时此刻。

  在那个夏天,我第一次见到了西尔维亚、琪琪和安吉拉,当我看到西尔维亚、安吉拉和琪琪从窗下经过时,内心却产生了一种陌生的感觉——我渴望成为她们中的一员,那样手挽着手,永远不分开。我开始恨她们,我开始爱她们。

  那时我十岁,弟弟六岁,我们俩一如既往地从玻璃窗后观察着这个世界。弟弟的手被窗户玻璃割破了,这件事事情的发生,父亲开始允许我们出去。我和西尔维亚、琪琪还还有安吉拉成为了好朋友,那年,我十一岁。我们对彼此信任有加,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畅所欲言,我们倾吐秘密,紧紧地挨在一起,或者是盘着腿,围坐成一个紧密的小圈。我们毫无防备地倾诉着,重新翻出那些被我们吞进肚子里的、快要化为乌有的故事。

  生活在有条不紊的继续着,到最后,这一切都变成了回忆,自己的前男友和西尔维亚在一起了,安吉拉出现在了电视机的屏幕上,琪琪纵身一跃,她的十五岁就是生命的尽头。我孤身一人独自走出布鲁克林,这正是我想要的,没有过去,只有现在和未来。

  就像书腰封写的:这本书将全世界小镇青年的乡愁一网打尽。那是一个想回去又回不去的地方,在某一刻,这所有的一切,一切的事一切的人,都变成了记忆。

  《另一个布鲁克林》读后感(八):“另一个”布鲁克林 ——叙事闪回下的远行人追忆

  “我”是远行人,逃离死亡,逃离过去,逃离以往的身份焦虑。

  《另一个布鲁克林》中奥古斯特缺失的,并不仅仅是母亲,也不仅仅是故乡。就像她一直不肯承认母亲的去世一样,她也始终无法接受甜蜜林的动乱,少年挚友的分道扬镳,以及那永远也回不去的童年。

  温情的叙述笔调,迷离惝恍的时间线索,构成了杰奎琳•伍德森笔下最真实的记忆。然而,在非线性叙述的诗意语言背后,读者依旧能感受到温情脉脉下的阴影重压。

  作者叙事的方式包含了闪回与蒙太奇,时空拉回二十年前,回到70年代的风情百态的布鲁克林,在情感阴影的重压下,叙事本身也具有了意义,成为“母爱”缺位下远行人追忆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

  死亡是这本书的隐性主题。伍德森在《另一个布鲁克林》中多次提到死亡,而巧合的是,每次死亡几乎都一一对应;并且,每次提到死亡,作者的线性时间线索都会跳跃,到了一个小高潮就会戛然而止,吊足读者的胃口,引起了强烈的好奇。

  母亲之死是作者第一次提及死亡,也是最欲语还休、萦绕久久,最挥之不去的死亡。

  “我和弟弟的童年有一半都是在没有母亲的环境中度过的。”

  但并未直接点出母亲的去世,而是紧接着提到了父亲的葬礼,并回忆起奥古斯特刚刚出生的时候。接着,葬礼后回程的地铁上,奥古斯特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少年玩伴西尔维亚。母亲似乎是往日记忆的闸门,一旦拉开,童年种种,便如滚滚波涛而至。

  之后,对于描述其他人的某些细节总是会让“我”想起母亲。母亲的去世便具有了寓意。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原乡,远超出了布鲁克林这个空间范畴——因为没了母亲,迷茫的不只作为孩童的我们,还有父亲,“他仿佛和我们一样迷茫”,正如“越战”后的布鲁克林。

  母亲的记忆造就了我们。亲人战死,土地被没收;甜蜜林的美好,随着母亲的离开一去不复返。布鲁克林的陌生与熟悉、甜蜜与痛苦、获得与失去、责任与自由,随着青春期的结束也灰飞烟灭。曾经的“故乡”变成“异乡”,“我”这个远行人也没有了丝毫回归的理由。

  岁月流逝下的不安情感

  “我”的成长过程是惴惴不安的。母亲失踪后,缺乏归属感的奥古斯特,将全部身心都寄托在友情之上,这也注定随着友情的离散而再一次回归“我”本身。《另一个布鲁克林》书写着无法回去的青春期友谊的变质。

  永远回不去的青春期,永远无法恢复如故的友谊。曾经小心翼翼地试探,后来终于成为想住进对方身体里的友情,最终却变了质。曾经最好的朋友与前男友在一起时,互相表白着“只有你们,只有这里,只有此时此刻”的密友之情,近乎碎了一地。

  伍德森将那些友谊的无力感、失落感和痛感描述得淋漓尽致。虽然是淡笔,书写的却是深情,淡淡的却切到骨子里的痛。以往有多亲密,分离就有多残酷。大多数人,包括我的童年朋友都是随时间而渐渐变淡直到完全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的,无力挽回也无法挽回,如今各奔东西流落天涯,三年前无话不说的朋友现在连电话都没打过一个。成长的阵痛,在这本书中得到最恰如其分的书写。它并不激烈,但却句句戳心。

  黑人身份下的认同焦虑

  《另一个布鲁克林》字里行间始终指向了一个主题:种族。黑人的身份,不停地带给她们极大的不安全感和心理焦虑。

  作者虽然从来没有明说,但叙述笔调本身便是一种暗示。不仅用马尔科、斯托克利、伊利贾这些黑人领袖来比作旁边的人,布鲁克林本身便是黑色人种占多数的区域。黑人身份给他们的童年带来了极大的阴影。比如深夜的女孩子们必须将刀片藏在长筒袜里,留长指甲,以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再比如,三姐妹再一次来到西尔维亚家时,被西尔维亚父亲教育,那一次她们一反常态,集体选择了沉默,只因为她们“看到了西尔维亚父亲眼中的自己”。包括“我”守护自己的身体,发誓走出布鲁克林一心,学习法律专业,都是源于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感和极大的不安全感。爱跳舞的安吉拉,全心扑在表演道路上的琪琪,还有同样要以成为律师为目标的西尔维亚又何尝不是如此?

  她们美丽动人却孤独无依。

  纽约全市大停电导致了城中骚乱,种族问题从幕后推到台前,隐藏的社会矛盾终于大爆发,百老汇大道的商店被洗劫一空,为数不多的白人在那场黑人白吃白拿的劫掠中,对黑人更加避而不及。原本的矛盾在爆发中反而更加加深,这种阴影也一直存在。

  但布鲁克林在那次骚乱之后就变成了“另一个”布鲁克林。母亲的失踪,童年的消逝,成长的无助,友谊的背叛,挣扎的信仰,最终导致了“我”的远行,也使布鲁克林变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异乡。

  正如小说中所说的:

  “ Orba诗歌拉丁语形容词,阴性,意为孤儿的,无父无母的、无子女的、丧偶的。曾经有一段 时间,我认为有些损失是无法用语言来定义的,语言无法企及死亡的深远。然而,这个拉丁语词汇做到了。”

  《另一个布鲁克林》读后感(九):又一个都市异乡人

  “青春是手牵手坐上了,永不回头的火车,总有一天我们都老了,不会遗憾就OK了……青春是人生的实验课,错也错得很值得,就算某天唱起这首歌,眼眶会有一点湿了……”

  而今再听到这首歌,心里思绪万千,因为关于青春的回忆那般真切,却再也回不去了。

  青春是永恒的话题,不缺故事,不缺情绪,不缺人物,但是在这成长的经历中,很些人的青春带着无奈的烙印,像载着心爱之人轰轰隆隆奔向远方的火车,让人心碎又不得不接受。

  杰奎琳·伍德森所写的《另一个布鲁克林》是一本讲述一个青春期女孩从田园故乡到布鲁克林的成长经历。主人公奥古斯特和弟弟在母亲去世后与父亲一道搬到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居住。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她和弟弟从窗户开始,观察这周围的人和事,慢慢熟悉,渐渐融入。奥古斯特是黑皮肤的女孩,渐渐熟悉布鲁克林之后,她与其他三个深色皮肤的女孩成为了好朋友——琪琪、西尔维娅和安吉拉。四个女孩分享着属于她们青春年少时的故事。她们张扬,组成小团体趾高气昂,享受着其他人投来的羡慕眼光;她们无奈,在受到伤害后相互拥抱取暖安慰,心里忍着别人无法理解的悲痛;她们无畏,面对生活各种纷繁复杂的迎头撞击,她们各自奔赴自己的人生战场……

  这本小说的背景放在了布鲁克林,它是纽约市几乎被有色人种占领的街区,生活在那里的人,故乡可能是在非洲、亚洲、南美洲、欧洲又或者是中东。美国从建国开始就是一个移民性质的国家,所以在纽约这样的国际化都市,聚集大量的外地人,也不足为怪。在上个世纪中期开始轰轰烈烈地人权运动开始,美国颁布了很多法案和条例用来保障有色人种的权益,但是绵延在一代又一代人身后的种族隔离和仇恨,却不是几条法令能轻易消除掉的。

  在大学的英语泛读课程中,我们需要每周要交一篇不少于1000单词的读书笔记,我最记忆犹新的一次读书笔记作业,是读英文的原版著作《Native Son》(中文译作:《土生子》)后写的。我洋洋洒洒写了有3000多单词,后来还被老师当做范文为当众诵读。书中律师Max在为Bigger做辩护时的那番话,实实在在地触动我的心,以至于读到此处,我不由得泪流满面。也正是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美国社会黑人的生活处境,以及他们沉痛的历史和艰难的现在。他们渴望自由,但他们是带着枷锁来到这片土地的,枷锁沉重到即使几个世纪后被打开,他们仍无法自在,因为他们心中和别人眼中的枷锁始终存在。他们渴望平等,希望能够和白人一样正常的生活,但他们处处受限制,稍稍体面的工作机会不会留给他们,好的教育机会要比白人孩子努力百倍才能得到,他们受到的歧视让他们习以为常,进而烦闷,进而暴虐。也是由于这种隔阂无法消除,白皮肤的人也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这群被他们划为粗鲁野蛮的人群。

  在《另一个布鲁克林》中有一段环境描写,原本在奥古斯特家附近居住的白人,后来都变卖或者出租房产,逃离那个街区,远离与这些异乡人接触。可见当时社会分等级和分区域的偏见仍然十分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人公奥古斯特因为肤色的原因,被父亲勒令不能离开家太远,不能随意和别人认识、交往。原本就失去母亲的奥古斯特,其实内心十分期盼被人接纳,缺乏存在感。

  本来从田纳西州来到布鲁克林的奥古斯特就十分的孤单,市中心的繁华和她没有任何关系,她所知道的城市就是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盒子,窗外陌生看上去鲜活的生命,各式各样的人群不同的生存之道,白花花流出来的水,都是另外一个世界般。

  母亲的离世更是雪上加霜,让敏感又倔强的小女孩内心无法接受,直接拒绝承认她的离开。而在成长过程中,作为有色人种,嵌入到生命里的偏见和归属感的缺失,让奥古斯特经历了常人都没有经历过的坎坷。也正是因为都是异乡人的缘故,奥古斯特加入了琪琪、西尔维娅和安吉拉这三个女孩的小团体,感受到些许的归属感。那种相依相伴的友情,让四个来自不同地域的女孩有了无所顾忌的青春记忆。

  但这份归属感和友情,在无常的世事和社会偏见的强大压力面前,一击即碎。

  琪琪渴望成功,在演出时因为唱破音,一气之下跳下高楼。因为肤色,因为家庭,因为年少,琪琪都太渴望成功了,而那满堂的哄然大笑,成了她人生最后的谢幕礼。

  安吉拉母亲意外离世,同样失去母亲的奥古斯特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也许死亡,是比爱情更能让青春期的孩童瞬间长大的经历。这种悲痛能够让人坚强,破釜沉舟一般,但很少有人能看到坚强背后,是最后一丝温暖的离去,是汹涌而来的孤独。

  西尔维娅因为和奥古斯特的前任男友在一起,疏远了原本亲密无间的朋友,也偏离了原本他父母规划的精英人生路线。她从父母执着地要过着白人一样生活的执念中逃离出来,嫁人,成家,生子,选择了内心想要的生活。

  奥古斯特在朋友的离世和渐行渐远之后,努力学习,考入了常青藤院校,研究的是别人鲜有人涉及的死亡文化和丧葬习俗,私生活混乱,不断更换伴侣,看似情感上丰富多彩,实则更加孤独无靠。人在布鲁克林,心已逃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异乡人,无论是因为家庭、社会偏见、个人经历、还是命运摆布,我们都有失去至亲没有归属感的时候,也有感到孤单不知自己该身处何处的时候。人际关系疏离亲密,境遇状况高低起伏,所有一切,不仅仅是那个在布鲁克林望向窗外小女孩要面对的,我们每个人都逃不开。

  青春是个过程,不是结局。

  成长没有好坏之分,这过程中的残忍和无奈,也会渐渐成为回忆。

  《另一个布鲁克林》不是一本悲剧小说,但也不是大团圆的结局,更像是一个人的回忆录,有对陌生世界的好奇和畏惧,有对朋友令人欺侮的愤慨,也有自己找到暂时归属的欢欣,更有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孤单和痛楚。悲欢共寄,恩怨并存,在无奈中找到自己的最初,在世事的漂泊中遗留本真,最难,也最可贵。

  安放自己的心,是一生的课题。

  《另一个布鲁克林》读后感(十):往事可忆不可追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百年孤独》 拿到《另一个布鲁克林》这本书的第一眼,封面上有一句话相当吸引我,“我曾为梦远行,终成回不去的异乡人。”因为这句话,我决定放下手上其他的书籍,先将这本书看完。我看书有个癖好,和写文章一样,喜欢一气呵成。很多人喜欢同时看几本书,我很少这样做,除非是再次翻阅的书,我不会着急一口气看完。故事很短,两个小时完全可以看完。短小的故事总是精炼,不论是情节还是用词。 作者杰奎琳.伍德森是美国畅销青少年小说及儿童文学作者,还被美国诗歌基金会评为童诗桂冠诗人。从杰奎琳.伍德森一系列的称呼上来看,不难看出,杰奎琳.伍德森作品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儿童和青少年。儿童或者青少年因为理解能力的有限,并不适合太繁复的词汇和语句,所以《另一个布鲁克林》通篇下来不会存在所谓的阅读障碍。杰奎琳.伍德森厉害的地方也就在这里,能运用最简单的词句表达出深沉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在我看来,很多文章作者一味的只求用词晦涩,用句繁复,思想深刻,以至于忽略了读者的水平。就像去参加歌唱比赛,参赛者不是好好的去唱歌,而是一味的去炫高音,炫转音。绝大多数的观众压根就听不出你唱歌时用了哪些技巧,观众最直白的感受就是好听或者不好听。写作也是如此,读者的第一反应就是有没有继续读下去的兴趣。我们往往会觉得故事类的书籍比专业类书籍更加吸引自己读下去,就是因为故事类书籍因为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用词对话容易理解,专业类书籍则不然。如果每看一句话都需要揣摩两分钟,那很可能会失去读者的兴趣。恕我直言,《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几乎无人不知,但真正坚持熟读下来的人绝对不多。不是说书不好,是普遍大众的文学修养和水平还没有到一定的高度。杰奎琳.伍德森擅长写童诗和青少年文学作品,换而言之,就是擅长将深刻的道理浅显化,在《另一个布鲁克林》一书中也完全能提现出杰奎琳.伍德森这种能力。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要解释给儿童或者青少年并且让他们理解并非易事。显然,对于杰奎琳.伍德森来说并非难事。 《另一个布鲁克林》全书运用第一人称,从主人公奥古斯特的视角为出发,细致的描写了“我”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亲情、友情、爱情的直觉感受和心理变化,以及成长带来的阵痛。 成长的最初首先接触的是亲情,在“我”年幼的时候,母亲因为舅舅的离世而深受打击以至于精神错乱,走入湖水之中。“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接受母亲不再回来的事实,“我”始终坚信母亲会再回来我们身边。母亲和舅舅的关系恰如“我”和弟弟的关系,母亲不能离开自己的弟弟,“我”也不能没有弟弟。 母亲的离世,父亲带着“我”和弟弟离开甜蜜林来到布鲁克林。书在开篇就提到,“我的故事本来可以更加悲惨。”但因为父亲,我们只是贫穷而并非悲惨。父亲没有因为妻子的离世、自身的残疾和生活的磨难而自暴自弃,相反他很努力的生活,让“我”和弟弟不至于不能温饱;父亲不让我们结交楼下的妓女、附近的瘾君子,但从不阻止我们去接济楼下妓女的儿女,即使我们自己也是徘徊在温饱的边缘线上;大停电事件让整个布鲁克林陷入一种末日狂欢,“我”和弟弟也想参与到这场白吃白喝的狂欢之中去,但父亲告诉我们这是偷,任何时候偷都是不对的。即使此时父亲失业在家,宁愿我们去领政府救济也绝不愿我们追随潮流的偷窃。 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原生家庭和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力,并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的。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总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我见过不少家长不让孩子说脏话,自己却一口一句问候人家的妈。家长不要一味的去强求孩子不能做什么,而是注意克制自己不要去做什么,身教的效果总是大于言传。 成长随后会遇见友情,当“我”和弟弟只能透过窗户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就迫切的渴望融入西尔维娅、安吉拉和琪琪三个女孩的友谊中去。年少的友谊就像是一夜春风,骤然咋起。“我”、西尔维娅、安吉拉和琪琪四个人不知不觉已然亲密无间,一起在街上游荡,一起放声大笑,一起去探索未知的新奇,一起约定走出布鲁克林走到更加美好的未来。在琪琪被侵犯的时候一起买剃须刀片合谋如何自保;在安吉拉母亲失踪死亡的时候陪伴着她;在被西尔维娅的父亲指着鼻子骂的时候依然坚定彼此的友谊不变;四个人围坐成一个圈,彼此分享着彼此的秘密。 幼时的青梅,年少的竹马,青年的闺蜜,中年的朋友,看似无坚不摧的一切实则不堪一击。安吉拉因为母亲离世而离开;琪琪因为不堪在演出上出丑而选择了从高楼上纵身一跃;“我”和西尔维娅因为杰罗姆而心生嫌隙;西尔维娅大起肚子做了妈妈;“我”读书求学去到各个地方;年少友谊的散场要么轰轰烈烈的身心俱疲,要么是平平淡淡的老死不相往来。 杰奎琳.伍德森并没有着重的去刻画奥古斯特在面对友谊散场时的心情如何种种,她只是描写了这一系列事件的始末,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感受远远不如将事件交代清楚更能引发读者的感慨。少年时面对朋友的离世、不告而别或者背叛,我们会觉得很难过,但这种难过最终也会被时间磨平,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回首过往的时候,我们能轻易记起的只是当时发生的事件, 而当初的那种痛彻却是再也无法企及。不是我们冷血或者无情,而是随着年龄的成长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处理态度会不一样,那些年少时的不可原谅在现在看来不过尔尔。所以过多的内心情感的描写会有偏差,每个阶段的读者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但如果还原故事的本身得到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每个人都能从故事里看到自己收获属于自己的情感。杰奎琳.伍德森在书中多次出现“一切已成记忆”这句话,这句话在我看来不仅暗示奥古斯特和作者本人对于回到过去的向往和对于不能回去的现实的无奈,更加表明了《另一个布鲁克林》全文的基调是记忆中的人、事和情感。 成长总会遇见爱情,只是有的人过早的遇见,有的人过晚的遇见,你要等,等它来。“我”九岁的时候遇见了杰罗姆,其后坠入爱河,我们接吻、抚摸对方,做一切情侣间会做的事情,但“我”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不和杰罗姆上床,以至于杰罗姆最后选择了离开。二十几岁时,“我”开始放纵自己和不同的男人或者女人上床,在床上的时候想着杰罗姆、西尔维娅、安吉拉和琪琪每一个人。 初恋对于每个人来说总会留下一些不可磨灭的印迹,我们会从初恋里去思考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够好以至于他(她)离开了我,然后在接下来的恋爱里试图去纠正自己。就像奥古斯特因为拒绝了和杰罗姆上床,然后杰罗姆和西尔维娅在一起了,后来奥古斯特和不同的人上床渴望留住他们,殊不知,每次离开的那个人都是她自己。 杰奎琳.伍德森将书名定为《另一个布鲁克林》实则是有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仅限文中,奥古斯特生活在布鲁克林,但时刻怀恋着能回到甜蜜林,回到当初和母亲一起生活的过去,甜蜜林就是奥古斯特的另一个布鲁克林;第二重含义来自于作者,杰奎琳.伍德森生活在布鲁克林,但在书的首页表明了怀恋布什维克的岁月,杰奎琳.伍德森也在后序中表明了此书是想重现自己童年中的布什维克,布什维克就是杰奎琳.伍德森的另一个布鲁克林。 我们都曾在少不更事的年纪,渴望走的更远,逃离故乡,在更加宽阔的地方开始自己全新的人生,熟不知成长就是一段走出“布鲁克林”的过程,长大是一个不经意的过程,在我们醒悟的刹那,我们才发现,我们早已经回不去那黄狗当街睡的小镇了。读完《另一个布鲁克林》我相信每位读者都能在奥古斯特身上找到一丝自己的影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