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接近生活的事物》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01 20:1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经典读后感10篇

  《最接近生活事物》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伍德著作,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0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一):你以为看的是小说其实是人生

  1.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活着又为什么会死去?为什么见证别人生死时候会有着莫名的动容?为什么追悼的时候总是回忆着一个个的片段与瞬间?生命不是永恒的,在时间长河里每个人的时间似乎渺小到不如沧海一粟,而唯有一个个瞬间被记录定格成为了永恒。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小说,它记录了一个人的细节、瞬间,合书的瞬间他可能结束了,结束了生命,或是结束了他的使命,但是再次打开,他又活了起来,无穷尽。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曾经是,我们说他是,突然就变成他曾经是,我认为这个曾经是真恐怖”托马斯·伯恩哈德《失败者》中的一表述。向死而生,意识到死亡是一个封闭的集合,他完全属于过去,我们不能再给他添补什么,我们会思考的更多。其中这部分对于宗教传统与宗教信仰描述我不是很理解

  2.严肃观察。如果说第一部分会让我对死亡,对小说中的人物生命历程故事发展有所思考,那第二部分就会让我对作者特别是一个优秀的捕捉者)的文字产生浓烈兴趣。詹姆斯·伍德分析了很多细节的描写,这些细节就是生活,是我们更深的感知体验生活一面镜子,今天早上我从背影认出了一个老师是的!这很不稀奇,但是,我为什么这么就认出了呢?他那小鸭子步伐,有点外八,步频很快,上面一条略到达鞋面的阔腿牛仔裤,随着走路还有时不时的裤脚摆动,上面一个淡蓝色T,这就是他的特色作为一个随意的观察者我只能看到这些,但是严肃的观察者看到的可能不经有这些描述的也会更优美真实质感。就像看过一个知乎上的关于《小时代》和《红楼梦》描写上的差距答案大意是:如果郭敬明版可能是:“黛玉抬起头,只见那宝玉身上穿着一件金陵最大绸缎庄一匹五百两银子做成的衣服,真当是奢侈至极。”严肃的观察者所看到的细节皆来自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细微至生活。

  3.物尽其用。无论是作者塑造人物,评论家评论小说,还是我们读者阅读艺术家演绎,这些都是对生活对细节对内心深处情感的阐释,审美等级制是流动无常的,带有个人色彩怪异,可能随时修正也可能不合乎逻辑,然而批评家最希望做的就是吸引读者的目光艺术作品特征性上,在读者观众心里引发对作品的相识观点,作者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我们对他塑造的人物的感觉和他自己感觉一样,这种代入感及视野一致性,才是写作之极至吧。

  4.世俗无家可归。这部分应该是升华了吧,看到塞缪尔·贝克特展览的那一段,我有点控制不住的哭了,这好像不仅仅说到艺术说的小说,更说出了人性。我们总在主动选择无家可归和被动的去无家可归中,向城市迁移,向贫穷落后逃离,然而最后的最后,你是否还像落叶归根?在那“超验的无家可归”的形式中,你是否感到无助迷茫但仍不知为什么坚持着?看到这里,想到了张爱玲晚年在美国与世隔绝生活状态,真的很像!作者后来又回到了谈写作,谈那些世界文学观的作者们是不是被市场经济冲刺着忘记了家在哪里?现在追逐西方文化并不断西方文化渗透的我们新一代人,看到这个,看着每年的书单,对国学的理解和学习又有多少呢?想着京剧昆曲、儒道佛、礼乐义、唐诗宋词不断被搁置的今天?我们的“家”还有吗?我们是不是也无“家”可归了?最后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会选哪只手!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二):小说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第一章 为什么?

  道德的审判从未能落在小说家身上,原因在于造成伦理难题的是叙述者,而不是小说家;而叙述者自身只是一种声音实体。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小伍德在幼年时感到的困惑:无论小说家在小说中写了何种渎神或反伦理的事情,他们都不会遭受审判。小说家借由叙述者的化身逃脱了一切指责,就像你不能去指责一位非其所创造的作者,也同样不能去审判一种声音;这显然属于无稽之谈

  第二章 严肃的观察

  关于小说中细节的功效,《小说机枢》已多有提及,似乎没有更多可以讲的。细节也决非细致的描写,而是由目光从万象世界中攫取出来、并能够传递出深刻体验东西。不止外在世界得到的印象需转换入内在光芒的注视,那些宛若诗歌梦想”的时刻(对形象产生的非意愿遐想),将镌刻在记忆中。小说的细节是必需的,如同小说的灵魂。小说家需要磨砺他们观察的目光和将体验写入文字的能力

  第三章 物尽其用

  在詹姆斯·伍德看来,好的评论乃在于能够领着读者重新进入文本,获得与其相似的阅读体验;而这重表述的背后,伍德实则暗含着小说家自身体验的权威性。这样,伍德也就毫不避讳地向读者展示他心目理想的评论:重述文本内容,以情感击碎读者自身的感受力,将其搅拌进小说家自身的体验与想法中。但我的疑问是,这样的评论是否强行令读者放弃了他自身的真实感受,戗止了诠释可能性?而让读者陷于评论家的淫威中,这无异于“强奸”。

  第四章 世俗的无家可归

  本章虽然最为直白,但最予人以启发。“流亡文学”的定义似乎已经不再能够囊括全球时代的写作者,“离散文学”虽然更恰当,但因其无所不包,也就失去了实际效用。伍德正确地指出了当今时代跨国写作的作家中大部分都不再是早前的流亡者,而是自愿不回家的人。他们并不是不能回到祖国,而是甘愿留在异地进行着文学创作。回归,很可能意味灵感的丧失。而“无家可归”的状态可以让他们自己创造乡愁,从而滋养他们的写作。这是非常值得分析的现象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三):小说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放大了生命的体验

  James Wood,生活在美国的英国人,《纽约客》的文学评论家。这薄薄一本,我花了不少力气去读,并非拖拉太久,而是沉迷在文本的咀嚼。它的阅读体验,并不亚于《与死者协商》。

  小说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放大了生命的体验。

  在作者的视角下,我游历了四个思维空间(每章恰到好处的控制在25页内说完,一种超凡的能力),分别是:为什么小说最接近生活、伟大的写作邀请我们更仔细的观察生活、评论者的角色,以及在最后作为身居异国的英国人通过评论所阐述的人生领悟

  这是一次愉快酣畅的阅读体验,感觉上了一堂信息庞大的文学课。人们上帝祷告,却没有得到回应——除非像我父母告诉我的那样,“上帝召唤库瑞太太跟他一起住在天堂”,看起来,上帝可能在以某种离奇古怪方式,用没能回应我们的祷告来回应我们的祷告。 她们难道不知道,塞万提斯不止亵渎神灵,还是狂热的反教权主义者吗?难道他们不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打着基督信教的幌子,在向我灌输无神论的思想? 小说比起现实来,它的自由空间更为宜居,因为小说是虚构的世界。虚构作品用无法收集的数据进行着永无止境的试验。我过去与现在喜欢小说的理由,都在于它与宗教文本很相近,却又根本不同。 死亡给予我们看到整个人生的可怕特权,一场葬礼甚或是一张讣告就是那么令人不安的特权的礼拜场所,而小说便是最能有力地提供那种适合用来做礼拜场所的世俗版本的文学类型,这些想法让我震惊。 小说经常让我们能正式地洞察某个人人生的形态: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虚构人生的起始于终结,他们的成长与犯下的错,停滞与漂浮。 “历史缺陷”之一是真实人物会死去,但是小说让我们看到在准许范围内的死而复生,反复的现世回归。 如果说一个故事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富足,在于它的富余,在于超出条理与形式后事物的混乱状态,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个故事的生命富余在于它的细节,因为细节代表了故事里超越、取消和逃脱形式的那些时刻。 对所观察之物的描述,就是我想要界定的富余的一个方面,它既是小说生命力的部分根源所在,也是小说的部分难点所在,同时也是故事发生出故事的部分方式。 文学跟艺术一样,能抵制住傲慢的时间——让我们成为习惯长廊里的失眠患者,并主动从死亡那里挽救事物的生命。 我们让死者复活,如果我们对周遭世界的用心观察能同样用到对死者的鬼魂上——通过更用心的观察:让物体变形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四):文学评论的文学性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詹姆斯伍德,感觉很有意思,作为文学评论,他抛弃了那些重的东西,回到具体文本和个人感受中去,让文学评论变成了一种文学作品。

(因为媒介相通,所以评论中有和文本作者竞争的意识吗?)

  全书一共四章,“为什么?”、“严肃的观察”、“物尽其用”和“世俗的无家可归”。

  “为什么?”究竟是对于哪个问题回答和展开?我觉得是回答“小说为什么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这一章开头从一个现实的葬礼写起,结束于某篇小说(卡尔维诺的)中虚构的死亡,“恰恰在这个时刻,他死了”,现实-文学之间的互文性非常漂亮自然

  这章里写到菲兹杰拉德(女的那个)的《蓝花》,母亲去见儿子千言万语想对儿子说,概括起来只是一句“她45岁了,却不知道怎么度过余生”,儿子突然凑近问妈妈,却只是问爸爸有没有读他写给他的信。

  突然的亲密感和更加强烈隔阂几乎同时翻涌起来,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就是那么几乎不可能。

  “严肃的观察”提到了我最近刚刚重读过的契诃夫的《吻》,契诃夫真好啊,有谁会不喜欢契诃夫呢?詹姆斯伍德从这篇并非契诃夫最著名的作品中读到了什么呢?

(如何得出这个结论,必须去看书,契诃夫的和詹姆斯伍德的,嘻嘻)

  这一章对故事细节的重要性、故事富余的来源做了漂亮的展开,观察一方面是学习如何努力审视,另一方面是观察“其他艺术家对于世界的观察”,后者不就是只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优秀的文学评论时才能够得到的东西吗?

  而这一章最让我喜欢的是接近末尾处,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淡漠了观察,不再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世界就开始变得没有意义——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其实都是一样。

  不少人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很少人可以清楚而又有美感地表述这一点。

  第三章“物尽其用”中提到了很多我没有看过的作家,要写到《麦克白》,我才开始勉强跟得上。关于其中的一段敲门声,作者给了非常精彩的阐述,一定要看啊朋友们,这种细节是如此容易被忽略,但是一旦经人提醒看到了,真的会特别开心、有启发。

  接下来关于隐喻、文学批评的批评和重新表达,都是作者对自己这本书绝妙的自辩。

  第四章“世俗的无家可归”,写得越来越放松、贴近自我感受,用了大量时间咀嚼乡愁,而这其实和作者认为的小说家通常就是“被放逐者”又是一致的,被放逐者对于生活的感受有一种“非现实性”,而沉溺虚构的小说家也是如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