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刚刚相识》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刚刚相识》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06 20: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刚刚相识》经典读后感10篇

  《我们刚刚相识》是一本由王晓亭著作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刚刚相识》读后感(一):我们刚刚相识,那时岁月青葱

  王晓亭致敬他的青春,我致敬他的情怀

  岁月无情流逝,周遭日益喧嚣,已过不惑、渐知天命的1960-1970一代人,许多人与我一样,已经“熟”透,变得越来越现实而圆融,难听点说就是麻木而浑庸,关注的外在东西很多,关照自己内心世界很少。若还能找出一点点没有“俗”透的迹象,或许是在案头枕边还会堆放着几本书,无事或睡前翻看那么几眼。这些书籍,往往要么关乎社会经验、市井人情,要么关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总之,讲求功效实用。至于“青春”、“清纯”之类的题材,在我们的书堆里已经极难找到了。因为,青春于我们,已成遥远的过去时,与其说不想一读不屑一读,不如说不配一读不敢一读了。

  我的同届“同学”王晓亭逆潮而泳。他一定是对青春岁月和大学生活念念不忘的,并且以实际行动作为不能忘却的最好回响——用一本记录小说《我们刚刚相识》,为自己也为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做了一次青春岁月的重播回放,做了又一版本的《致青春》!

  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作为一个一直跟建筑工地打交道的技术男,王晓亭写出这样一本回忆录,我认为这不是文学意义上的“玩票”,而是对精神世界确切地说是对青春岁月的一种告慰。这个告慰,献给他自己,献给他的同学、恋人母校,甚至可以说,献给与他同龄的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由此而言,《我们刚刚相识》,会引起与他有相似经历人群共鸣,引发这群人的集体回忆。

  其中有我。同样于1986年入学,同样于1990年离校。尽管他就读于帝都,我求学于海滨。翻开书页,那些鲜活人物,我分明个个都认识,甚至能够对号入座,依稀中可见自己的影子踌躇满志而又局促不安地入学,充满憧憬而又忐忑不安地离校,在这开始结束之间的四年里,发生了那么多令人含笑带泪的故事,或感人,或可笑,或尴尬,或荒诞……当时惘然,渐行渐远,渐已蒙尘模糊了。现在,由有心而用情的王晓亭,一一捡拾起来,重新让它们成为青涩而又璀璨的青春璎珞里不可或缺的丝丝缕缕。

  对于不属于那个年代没有那个背景经历的读者而言,以文学的角度读《我们刚刚相识》,或许人物形象不够鲜明,故事背景不够宏大,叙事情节不够曲折,这些我必须客观承认,它是一本小众回忆录。但就个人而言,这一版本《致青春》离我最近,近得让我在梦里重回了自己的青春。鉴于此,我向晓亭同学致谢!

  《我们刚刚相识》读后感(二):难忘的大学生活

  读过此书,有一种重回大学校园感受,书中的人物似曾相识,让我想起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作者幽默风趣表达方式, 带着你重温大学生活;用一个个鸡毛蒜皮小事,带你回到青葱时代

  我喜欢书中的这一桥段: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大学的第一个周末,八六级的新生们个个像蛰伏了一个冬天的野兽一样迫切的想要出去打食儿!有的是要上街置办生活和学习用品,比如张子轩和王哲;有的是想急于和分开了一个暑假的高中同学联系上,比如刘洪涛要去北京师范大学,陈峻要去中国人民大学。还有的人是想要逛公园,比如五四楼305宿舍的几个女生竟然主动过来邀请男生们一起去逛颐和园!当然,她们绝不是抱着什么“主动把自己奉献出去”的好心,只是害怕不认识路必须找两个男的向导兼保镖罢了。一些男生却难得糊涂,不管实质只看表面,当然求之不得,比如221宿舍的周烨、徐航等人就屁颠儿屁颠儿地随305宿舍的女生而去。这段文字让我想起我刚开始入学的时候,是那么的青涩,那么的激动。也像作者刻画的这些鲜活的人物一样,怀着向往的心迎接对我而言全新的生活。这也正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它让我觉得真实。就像是在读自己的经历一样,让我深有感触

  我认为现在的我们需要一本类似这样的书,在繁忙混乱的生活里,保留着内心最温暖最快乐的回忆,这本书于我而言就是这样的存在。希望大家在空闲之余试着翻开这本书,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刚刚相识》读后感(三):给你一张回程车票,回母校去看看青春的你!

  一部小说的出版,牵动了多少人的心神。无论是写者还是读者,都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文字的力量。这不,在王晓亭作品《我们刚刚相识》的49页以诗人的形象出现的财智专家葛长银老师,出现在了一场关于琼瑶小说的讨论会上,只见——

  ”讨论会渐渐变成了男女辩论会,针锋相对、火药味奇浓。以校园诗人“繁星”为代表的男生给这些陶醉在琼瑶温柔乡的女生们劈头一盆冷水:‘我不否认,琼瑶以一枝生花妙笔将一段段情感演绎得如此扑朔迷离、幽怨缠绵,她的很多小说在人物刻画、心理描写意境想象上吸引了不少如你我般的少男少女,她梦幻般的爱情给了青年男女以精神寄托,但是,小说写得太幻想化了,脱离了现实,是一种不可实现的梦幻,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着这么美好的爱情。因此看得多了,就觉得无聊甚至肉麻。’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对琼瑶小说提出来了好多感受和看法,但也没有谁能提出什么压倒性的结论。这时,《群言》报的文学指导老师田野掐灭了烟头,咳嗽了几声,清清嗓子说道:“同学们,我也说几句啊。今天的讨论会没想到开得这么热烈,这么尖锐,谁说我们工科院校的文学素养不高?我看完全是屁话!” ......(摘自《我们刚刚相识》)

  30年了,给你一张回程车票,回母校去看看青春的你!

  《我们刚刚相识》读后感(四):最美的时光

  你如果问我那段时光让我最留恋,我会毫不犹豫的大声告诉你,大学时光。小学六年我们都还是孩子,每天的生活就是打打闹闹写作业。每天按时上学,按时回家吃饭,没有任何的变化初中三年我们正处于叛逆期,想肆意妄为却摆脱不了父母的管束。高中三年我们都懵懵懂懂的知道高考是可以决定命运的,那三年都在为了高考而战,把头埋在书海里。只有大学四年,我们真的算是解放了,父母不在身边管束,老师只作引导,我们可以随心的享受青春。在那四年可以不为考试而活,想学轮滑学轮滑,想学吉他学吉他,全凭爱好。喜欢哪个人就大胆追求,不会再被学校家长围追堵截。死宅的可以窝在宿舍打游戏,不羁的可以买张票去看大好河山。真的是痛痛快快的四年。

  正因为大学时光的美好,以大学校园时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千千万。不论是短篇的还是长篇的,不论是言情的还是耽美的,不论是运动型还是网游型,不论是师生的还是同学间,都数不胜数。在这么多的大学校园小说中《我们刚刚相识》绝对算是特别的。《我们刚刚相识》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时代背景。现在的大多数都是发生在2000年后的校园,讲述的群体大多是80/90们,而这本书讲述的是80年代的校园,故事里的人都已在社会中成为了支柱。特定的故事年代背景让我这个90后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校园。

  毕业三年,甚是怀念。怀念大一时那个傻傻的自己,怀念教工食堂两块五的剁椒鱼头,怀念老图书馆外的那棵枇杷树,怀念老师写下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你如果问我哪段时光最让我留恋,答案是大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