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好好学习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好好学习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3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好好学习经典读后感10篇

  《好好学习》是一本由成甲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好学习》读后感(一):多问几个为什么?

  姨妈曾经告诉我,如果坐公交车到达目的地,想回家,可以去街的对面坐回来路线的公交车,因为公交车站牌的位置规律是街和街对面。

  现在想来这岂不是从观察中寻找规律,产生的结果方便生活

  而当时懵懂的我对这一知识只是做到了接受,照这个方向去做,但我们没有问自己:怎么来的呢?又是如何发现的呢?

  现在,工作中遇到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思考,然后解决,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能力。时常问自己,读的书,怎么什么都不记得呢?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呢?怎样才能将书中的知识转化成内在动力表现行动上呢?

  然后这本书呈现在我的眼前,可以说是我主动搜索出这本书的,也可以说偶然得之。

  读这本书第一个惊喜

  认识了“习惯性防卫”,并掌握了这个名词解释

  刚好,那天正在写转正申请,家里人得知后,兴匆匆地微信告知我补写一部分材料,当时我生气了,也没多想便回了一句:领导不是看你写得怎样,而是看你做的怎样?家里人也生气了。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当自己的观点不被他人认同时候脑子里的直接反应抵触它,不接受它,甚至诋毁它。

  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其实这是我们心理上的自我防御,自主的,习惯性的,为了更好地训练自己转变思维,我仔细阅读了家里人给我发的信息,发现:他们提到补充材料有4点,其中3点,我都是已经写明确了的,然后以底层思维的心态:绿灯思维,先做到,接受别人提出的不同观点,然后进一步分析它,最后,换位思考,换种表达方式,告诉家里人我已经写了**,没有写**,然后谢谢家里人。

  这不,问题就解决了。

  第二个惊喜:

  在微信上发表了这样一篇短文“不能什么时候都中立,总要有自己的观点,你是善于表达还是选择逃避芸芸众生,听得太多什么因人而异,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随缘但不随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实我想说的是并不赞同什么时候都中立,还是应该有自己的观点,但写着写着,头脑突然冒出一句“随缘但不随意”——这句话是在另一本书里的。

  我竟然简单的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了。

  这也是书中提到“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

  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还有就是,当我写这段话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要写“随缘但不随意”这句话,而且我也没有正面的去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而是从侧面去写了一个自己的观点然后引出的结论,看,这就是一个建设性的规律:先提出观点,然后写自己的结论

  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规律,为什么我们平时的写作却什么也用不上来呢?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原因

  《好好学习》读后感(二):认知优势未来

  可以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获取学习的资讯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简单。

  然而,从学习本身而言,却呈现出了两个极端:一方面享受学习之易(获取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变得越来越便捷),另一方面要忍受学习之难。

人脉的三个价值

  据说,斯坦福大学曾经的一项调查发现: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

  这个结论是否普适,我无从考证;但良好人际关系能够成为我们成就事业的助推剂,这一点却是普遍经验共识

  人脉对我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情感,提供情感慰藉

  第二,信息,提供信息情报

  第三,能力,分享资源能力。

人际关系的“结构洞”

  结构洞是指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结构洞是一个缓冲器,相当于电线线路中的绝缘器。彼此之间存在结构洞的两个关系人向网络贡献利益是可累加的,而非重叠的。

  《好好学习》读后感(三):关于知识与知识管理

  书籍知识

  01

  每个成年人都接受过教育,我们都被灌输过“知识”,但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知识”或者能说出知识的明确定义么?从小我们被灌输的理念就是所认知的知识就是:我们从读书中学到的内容

  但我们都学过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看过、背过、无数教材、接受过无数考试,这算知识么?我们看过无数朋友圈的文案、上过无数微课、听过无数大咖分享,这算是知识么?拿出手机百度地图,你能清晰的对朋友说出从甲地到乙地的不同路线,每种路线的路程长短、时长,这算是知识么?

  或者回归到我们读过的每本书,当我们读完一本书,回过头来,不记得书中讲过什么内容,甚至有时候时间久了都不记得读过这本书,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读完书之后都不记得书中的内容,那这算是得到了知识么?

  以前在网上有一篇好文章,清晰的界定了“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从这些角度看,以上内容都是信息。成甲在《好好学习》里也对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所谓知识,就是那些能改变你行动或者认知的信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信息的边界包含知识,而其中需要一个外部的动力,才能将信息浓缩成知识。

  :请忽略图中我拿不出手的“字”。

  02

  如果我们初高中学习了很多年物理、生物、化学,当时你对细胞、微生物、硫化钠、化学反应、各种牛顿、爱因斯坦了如指掌,但现在生活如旧,他们并没有改变你现在的生活(从事相关行业的除外),只是知道了一些内容而已,而且,绝大多数人现在都忘记的差不多了。

  如果上了一年的MBA,读了几十本书,可是回到公司之后,你对公司的管理模式依然和以前一样,那它没有知识,只是你多听懂了一些管理学的理论道理了解了一些名词而已。

  如果我们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干货文章,比如教你怎么用某个软件印象笔记、滴答清单等,你用了起来,开始使用这些软件并逐步摸索出了自己的使用方法,那你也学到了一个知识。

  所以,如果你看完了一篇文章,点赞,保存,打赏,分享到朋友圈,接下来看下一篇文章,生活照旧,那你根本没有学到知识,你只是满足了自己的收藏欲而已。

  03

  这也就涉及到了时间管理的一个步骤:收集、整理、组织、回顾与行动。其实也可以应用到知识管理中,将所收集到的知识进行整理、组织,定期回顾,然后应用起来。

  “收集、整理、行动”等这几个名词,应该是管理领域(包含专业、通用领域)通用的底层规律,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中也对底层规律进行了深刻的讲解,起码从该理论层面廓清了这个问题、方法。

  如果我们看了一篇文章之后生活照旧,买了一本书之后一切如常,那不代表你就掌握了知识,那只是得到了一些信息。只有你把书中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改变自己的生活,你才掌握了知识。

  衡量自己是否进行了高效学习的标准就是:学习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很多人报名上微课,参加各种培训班,结果到头来又觉得自己啥都没学会,问题就在这,你根本没有花时间学知识,你只是花时间用笔或者用思维导图记下了一些信息而已。

  所以,将学习到的各种方法,用起来,才是真的学习到了知识。如何将获取的信息应用起来,让其转化为知识。

  《好好学习》读后感(四):原来牛人是这样读书的

  读书时不知道你会不会遇到下面这些问题:

想读一本书,结果总是没有性子读完;读完了,却感觉没看懂;读完了,看懂了,却没记住。

  这读不完、看不懂、记不住的问题大多数人都有。我也如此,为此,我专门学习了很多读书的方法。读了《好好学习》后,我恍然大悟,原来牛人的方法和我们完全不同,我根本就不会读书!

  我们一般人读书,打开就读,边读边划重点,读完了还写一篇读书笔记,这已经是相当好的阅读者了。

  然后呢?

  大部分情况是没有然后了。

  这时,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我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大部分人读书(PS:这里的读书仅指实用类书籍),应该是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即使没这么夸张,至少也是让我们的生活有些变化

  可以套用一句不太准确的话——不能解决问题的读书都是耍流氓

  古典老师在他的《超级个体》里提出,“我们要极其功利的读书”。我非常赞同!

  读书要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去读,这样读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那么牛人是怎样读书的呢?我总结了一下,读书的“三字经”——选、读、用。

01 选

  所谓选,当然是选书。但不仅仅是一般的选书,我们要注意两点:

第一,不要只读一本书

  你必须准确定位你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把这个主题最好的书买回来。根据自己的财力,至少买三本以上的书,同时读三本书,有助于你更好地解决你的问题。

  实际上,和你的时间比起来,买书的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真正读懂之后,你实现的价值是书的百倍,甚至千倍、万倍,牛人们都认同这个事实

  通过读书获得成长可能普通人实现阶层穿越的一条必由之路,甚至可能是所有人成长的必由之路。这钱你都舍不得花,……(下面的话不说了,说了得罪人

第二,不要读完一本书

  估计你要骂了,这不是傻吗?!书都买了,还不读完,这不是浪费吗?作者花那么长时间写书,你这不是不尊重人吗?

  且慢。还是先想一下,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当然是解决问题,把相关的章节抽出来读,问题解决了,这就足够了。

  有时甚至是一本书中的一句话就能让你茅塞顿开,其他都不读了,也书也值了。

  要记住,你的时间价值远远大于书的金钱价值。

  这一步是要选出读书的重点是什么。张五常先生在《读书的方法》里提到,书要三读:快读、慢读和选读。

第一遍快读,就是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看封面封底 ,了解作者的朋友圈。看目录和序言,找到游览图。看每一章的小标题、粗体字和图片,了解核心观点。快翻书,可以翻几遍,注意在翻的时候,遇到重点不要停下来,标注下来(折角或加便签等)就够了。

02 读

  你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读书就算读懂了一本书呢?

  我的观点是:能用理论解释自己遇到的问题。

  总结了牛人的读书方法,我发现:我们可以通过“上下左右”把书读活。

所谓“上”,就是向上溯源。

  你读到一个知识点,不能一味接受,要问一问自己,这个知识的源头来自哪里?它是作者完全原创的吗?如果不是,那么是谁提出来的?作者表达的准确吗?完整吗?他为什么要引用?

  比如,我在读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里关于“黄金思维圈”的概念时,马上去看一看那个TED视频,看他是怎样讲的,是不是把意思都涵盖全了。

  结果,我发现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本来是一个国际知名广告人,他提出的这个概念本来是用来解释产品研发能力的,成甲把它进行了深度挖掘,将它变成了自己的临界知识(下面会讲到),这是一种高级的玩法,值得我们学习。

  你看,这样找源头,就能带来新的思考。

  找到了源头,实际上,你就站到了知识的更高端,就像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一样,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所谓“下”,就是向下深挖。

  挖掘这个理论的本质,这就是临界知识,这是成甲老师《好好读书》这本书最核心的概念。

所谓临界知识,就是能够更广泛、更普遍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

  成甲举了个例子:当你知道从山顶滚下的石头速度回越来越快,你就能利用这一信息,当遇到泥石流的时候往山体的两侧跑,而不是试图顺着山谷和石头赛跑。

  石头越滚越快,这是一个有用的知识。

  而如果你知道牛顿第二定律F=ma。那么你不仅知道物体为什么越来越快,还知道为什么火箭能飞出大气层。

  牛顿第二定律,就是临界知识,也是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到的普世智慧

  通过读书,主动思考并找到临界知识(普世智慧),是牛人读书的一个秘密

  有了临界知识就能够解释更多的事情,想出更多的办法俗话说叫“举一反三”。

所谓“左右”,就是左右印证。

  作者提出的这个理论,其他地方你没有读到过,他们怎么讲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当读到“放慢速度,让读书事半功倍”这一节的时候,我想起了李笑来老师说过“要培养逐字逐句阅读的习惯,不懂的甚至会朗读”;而我自己在读《高效阅读》这本书时,曾尝试练习视读法(一种高效阅读的方法),发现读书速度虽然提高了,但是很难记住内容,对知识密度高的书根本不合适

  这样,印证了成甲的观点:读重点内容时,放慢速度,能够让读书事半功倍。

  而这个理论的底层逻辑是复利公式,当我们理解了更深的知识,虽然刚开始有些慢,当达到一个拐点后,它就会爆发。

  《好好学习》读后感(五):结硬寨,打呆仗

  快是结果,不是原因。

  想要能力提升得更快,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这一点,可能是大多数追求快速成长的学习者都没有意识到的。所以,我讲的就是这个层面的心态: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

  什么是以慢为快?首先,你得有一个心理准备。快速学习的前提是要能够做到:结硬寨,打呆仗。

  序一 准备好,在临界点爆发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

  作家史铁生曾经写过一句“政治特别不正确”的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头猪之间的基因差异,是恒定的、可量化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则会大到完全超乎你的想象,乃至无法预测。

  人与人之间,会因种族、文化、性格、价值观等等产生诸多区别,但是我更愿意把这些区别都归因于一点:认知差异。因为认知的不同,事实上人们是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

  印证

  成甲写作《好好学习》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个重度学习者为识别茫茫人海中的同类而打造的一个信物、传递的一个暗号。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方法”本身呢?因为这个世界太大,而我们的智慧有限。只有掌握了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的认知水平比别人多往前推进一厘米。

  “知道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99.99%的道理都不能通往行动。而只有那些极少数的能够启动人们去做、去行动的知识,才能达到“临界值”,继而引爆你的小宇宙。

  序二 术从简,道从心

  “跨界”是一种多角度观察的能力,多角度学习的能力。

  “术从简”,是成甲讲述方法论的一个特点,没有高深复杂的套路,都是简单易行的方法。然而,要做到简单,往往是最难的。

  自序

  《美国之梦:富兰克林自己的故事》,一本关于富兰克林的传记。在这本传记中有这样一段:

  富兰克林要培养自己养成13个道德准则,采用了“集中精力一次实践一项,待一种习惯养成之后,再实践另一项”的方法。为了监督自己,他便每日自省,把道德要求和自己的行为做比较,持之以恒。

  可是问题究竟是什么,一直没想明白,直到我看到查理·芒格的演讲录《穷查理宝典》后,才茅塞顿开。芒格在普世智慧演讲中提到的第一个关键原则就是:“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

  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应该说,没有哪个人的学习会超过这个范畴,而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就很明确了,那就是: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

  三个维度。

  第一个是数据管理的维度。

  第二个是信息管理的维度。

  第三个是底层规律的维度。

  深刻理解问题的实质,然后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律去解决问题。

  当我们掌握底层规律并以此分析问题时,即使是一个新手,也能瞬间超越众多按部就班工作很久的“职业”专家。

  过去我们认为,学习主要是输入和消化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参加更多的课程和培训,让自己增加更多的输入。而当我们理解了底层规律在知识管理体系中的价值后,学习就变成了一个生长和创造的过程:知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彼此联系、相互接触,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知识开始了自己的生长!

  只有让自己对学习的理解达到这个层面,才能真正在学海无涯中找到一叶扁舟。在这个层次上,我常常讲,对于学习这件事情,自己是最好的老师。

  理解了底层规律,自己就是一个炼丹炉:外部输入的东西,经过加工形成全新而又熟悉的认知;而反过来,这种认知又进一步增进你对外部输入的理解,甚至可能会超出作者本身的认知来看问题。

  “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最好就用它来更好地拯救这个世界。”

  知识管理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数据、信息和底层规律。

  引言 什么是知识?

  在我的定义里,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也就是说,上述三条信息是不是知识不是一个客观存在,它取决于了解他的人能否使用这些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产生新的结果。

  本书对知识的定义就是: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

  本书对知识的定义就是: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

  知识与知识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要比另一些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

  临界知识

  像牛顿第二定律F=ma这样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我称为“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套用了核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临界质量。临界质量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与此相似,有些知识也能够发生裂变,可以对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进行指导。而当你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查理·芒格称之为lollapalooza效应,即“叠加放大”效应)。这便是应用临界知识系统产生的巨大威力。

  在不断高强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人们犯下的很多错误,往往源自其漠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而对这些规律的熟练应用,能让我们在面对全新的问题时有更准确的判断,进而解决方式往往会比大多数人要好。这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便是可以发生裂变的临界知识。

  通过正确的训练,我们能够洞察一些规律;而通过对这些规律的应用,我们甚至能够预测与控制未来,进而创造惊人的结果!这并不是宣扬超能力的迷信,而是人情练达、洞明世事之后的智慧结果,甚至我还找到了一位运用这一方法取得巨大成就的模范榜样:查理·芒格。

  即使查理·芒格公布他关于临界知识的“答案”,对我们而言也很难有直接的帮助。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影响更有决定性作用,这些知识要在怎样的场景里才能发挥作用,我们才算得上掌握了一项临界知识。也只有我们有能力自己发现和总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临界知识,才能让这一能力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帮助。

  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

  中国过去30年的社会发展,从认知优势的构建角度看,大概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

  这个阶段大概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左右。

  第二个阶段: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

  从2000年开始差不多持续到现在,是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的时代。

  第三个阶段: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第三个阶段,是我认为现在可能已经慢慢到来的、知识深度带来认知优势的时代。

  很多产品和创业方向可能会越来越同质化,对热点、风口的追逐也越来越密集。这也是近年来所谓的“风口”转换速度越来越快,而每次风口的能量也越来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在知识数量相似和知识获取速度相似的情况下,我们的产品和策略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越来越取决于知识的深度。

  介绍王兴创业十年经历的书籍《九败一胜》提到,当其他团购网站在大打广告战的时候,美团王兴坚持不加入广告大战,而是坚信决定团购事业的关键是: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他把别人用于广告的钱,投入系统开发和效率提升。最后美团的胜出成就了“新美大”这个互联网新巨头,可以说是知识深度的胜利。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美团在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后,王兴说了这么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管理知识,改变模式,提升认知。

  我们都对“知识改变命运”耳熟能详,然而改变命运的不再是知识数量这一维度,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深度。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而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因此,对我们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问题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是我们不够聪明,而是我们的努力有一个重大的误区。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在奥美创始人奥格威的经典著作《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奥格威就说过:“不要用最高级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讲事实,但要把事实讲得引人入胜。”

  广告界达人克劳德·霍普金斯也说过:“高雅的文字对广告是明显的不利因素。精雕细刻的笔法也如此。它们喧宾夺主地把对广告主题的注意力攫走了。”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狡猾的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就像自嗨型文案只是换了一个说法的基本道理而已。

  要想从老鼠赛道中跳出来,我们就要努力提升认知效率;而要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正如十个麻雀在一起也比不上一只雄鹰,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从长期来看,那也是低效的。我并不是反对成为斜杠青年,我只是说:我们因果倒置了。斜杠青年应该更加深入探索,而不是简单追求多元的结果。

  在今天这个人才高度流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不明白这一点,盲目追求多元学习,兼职变现,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实都是肤浅地拿时间直接变现而已。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第一性原理

  埃隆·马斯克说,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问题罢了。你有没有发现,他其实没有认为自己在跨界,他是比别人都能更深刻地看到他做事情背后的规律:用最基础的原理来改变一个行业。

  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想要做到极致,不是说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就够了,也不是简单地这也学学,那也学学,而是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这一点,一定是突破专业限制的。

  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做到极致,恰恰要学习“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一旦你的研究深度达到底层规律的层面,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地联系起来。而将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正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执行,专业,结构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能力,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所谓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市面上有海量的书籍在介绍这些知识,我们学习和掌握起来都比较方便。在这个层面,我们的学习就好像士兵训练踢正步、瞄准和射击这样的军事基础技术一样。

  而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正如前面说的,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域里,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而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的知识往往是内隐的,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打赢一场战役。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精准恰当地调动步兵、炮兵、空军、坦克、侦察兵和狙击手,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而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我们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物?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场战役为什么爆发,会以什么样的脉络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一样。

  我们却很容易陷入自己所谓的“专业”和标签里面,忘记了最基本的规律。所以我坚信:掌握临界知识,深刻理解底层通用规律,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这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价值。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在原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奋。

  事实上,内化成能力的知识,是最忘不掉的。

  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可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

  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

  将这一原理应用到极致的是记忆宫殿法。记忆宫殿法,可能是目前人类发明的最为强大的记忆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构想一个我们熟悉的场景,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放到已经熟悉的场景当中。

  原始的读书方法是:花很多时间去阅读一本新书,去记录新的名言警句,却从不花时间去加工这些信息,将其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我们看似节约了很多加工整合的时间和精力,以便能够读更多的新书,但却是买椟还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最有价值的工作放弃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现在的我,在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

  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是心态、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能。

  春节回老家过年,酒席间一位年长我几岁的亲戚大哥和我聊到学习这个话题。这位大哥说:“我们家的人就是没有读书的基因。我当年读书就不行,我家儿子现在也不行,还是你们这种有读书天赋的人厉害。”

  我刚说到读书学习这种事情跟天赋基因关系不是很大的时候,大哥放下举起的酒杯,立刻反驳道:“你看,那电视上《最强大脑》里面的那些人,看一遍就记住那么多,问人家天南海北的事情都知道,人家看一遍就全记在脑子里。我们这种人,看了电视剧过几天就忘了演的啥了。”

  我对这段对话一直印象深刻。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能。

  更高效的学习,来自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假设。

  关于学习方法,维茨金在他的《学习之道》中提出,人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整体理论,一种是渐进理论。整体理论将学习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

  而渐进理论则不同,它更倾向于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习惯性防卫

  影响学习效能的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

  什么是习惯性防卫?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

  基本归因偏差

  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基本归因偏差”。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这个现象反过来也成立。比如,当别人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小子又走狗屎运了;而当我们自己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肯定觉得,这可是我辛苦努力应得的结果!说我走狗屎运的,你们都是诽谤!

  习惯性防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社会中,这种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会不知不觉地阻碍我们成长。

  《第五项修炼》曾引用行为科学的奠基人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的观点:

  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

  ……防卫性的心理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对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种威胁,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它的错误。

  红灯思维就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准备防卫:“你不了解情况。”“你先听我说!”这是我们在红灯思维下大脑所处的状态。

  而绿灯思维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理解和倾听,也是和员工建立信任的过程,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防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换句话说,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绑定在一起。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要明确“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李敖曾在一期节目中说:我不仅骂你是王八蛋,我还能证明你是王八蛋。我们可以看到李敖非常清晰地区分了人和人的行为。

  真正的尊严是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乔布斯在生前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难道聪明人没有尊严?不是,是聪明人知道尊严不是在别人驳倒自己时去维护面子。真正的尊严是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的观点是不是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得更好?

  具体执行中的心态。

  快是结果,不是原因。想要能力提升得更快,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这一点,可能是大多数追求快速成长的学习者都没有意识到的。所以,我讲的就是这个层面的心态: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

  什么是以慢为快?首先,你得有一个心理准备。快速学习的前提是要能够做到: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这六个字是曾国藩带领湘军打败数倍于己的太平天国军的要领。

  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起来游刃有余。然而,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阻碍我们融会贯通的原因,恰恰是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个“阻塞”,没有“结硬寨,打呆仗”地把它攻克,导致我们一直有“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知识阻塞”,也就没办法实现融会贯通的效果。

  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

  有人问我:你怎么读书这么快啊?我想说:不是我读书快,而是我读书慢。

  所谓厚积薄发,你只有在此前花真功夫死磕了很多基本的道理,打通了那些知识阻塞,才能在之后的书籍中读出作者想写而没写的,作者没写而应该写的:在哪些观点上,作者比前人有突破?哪些理念其实是换了一个样子的包装?哪些问题,其实别人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同一本书读出不同的感觉。

  以慢为快的第二个认识: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其实还是二八原理。我们要以慢为快,其实是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面。如果把我们的时间平均地、慢慢地花在每一页上,那才是真的效率很低,赶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

  阿基米德

  这种突然理解通透的激动、兴奋和成就感真的难以言表,就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六个月学会任何外语》

  作者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应该花不成比例多的时间研究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什么在影响你的沟通?然后在这个环节下硬功夫死磕。一旦这么做,你很快就会发现,把最基本的环节打通之后,再有新知识就能在这个基础上生长——只要把新知识中的阻塞打通,就能够和原来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经过6个月的时间,你就能完成绝大多数的日常外语交流了。

  想要真正学习得快,反而要让自己慢下来。这个道理讲透了,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一个常识。但是,可能即使我讲了这么多道理,很多人践行起来还是很难。为什么?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知道、明白一个道理,和相信、践行一个道理是两码事。

  慢就是快

  有一幅漫画,非常深刻地描述了这种现象:

  赶着快的人,选择的是同一条路;有勇气慢下来的人,很少,反而在快速成长的路上不拥挤。

  别说读书无用,是你不认真,没读好。

  掌握临界知识,首先要在学习新知识时有绿灯思维,而在具体学习时,又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把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比如学习掌握临界知识。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见识的多少和知识量的积累”与能否深度思考,关系并没有那么大,至少谈不上是“根本原因”,因为深度思考根本不是“肤浅思考”的积累结果——它们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肤浅思考的认知前提下,通过增长见识和扩大知识量,一个人不大可能变得思考深刻。

  事实上,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

  仿真 Projection

  我们的所有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

  思考肤浅,也是在某个错误假设指导下行动的结果。而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所以,学习临界知识其实也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

  复盘

  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自己事后解释为什么。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的假设是否正确,并考虑应该如何改进,以便在未来以更正确的假设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自噬蛇 - 失控

  让自己安静,向内求。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静静地坐下来回顾一天: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开心?为什么?今天,我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好?为什么?假如我没有这么做会怎样?我还能有其他的做法吗?

  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花时间反思。我们以为知道关于自己的一切,但是很可能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我们自己。

  那具体应该怎么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我最常用的方法有三个: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禅那 - 止观

  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

  前面提到,要真正快速学习,不是一上来就求快,而是先放慢,练内功。内功的基础,便是反思。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从应用的角度看: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你认为哪个假设更值得参考呢?为什么?对我而言,汪教授的假设给我启发更大。我认为他的假设更深刻,为什么?因为汪教授的假设运用了更为基础的规律——供需关系,所以他的假设:(1)不仅能够解释这件事情;(2)而且能够解释更多相关的事情;(3)从而让我们在看似孤立的事情背后建立了可能的联系;(4)也让我们有可能用这个假设指导其他领域的行动。

  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少起着三方面的作用:(1)发现知识误区;(2)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3)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在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中,作者西奥迪尼提过一个观点:“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

  “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是我们认为的真实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而我们的假设是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之后形成的。

  事实→大脑解读→假设→行为

  我们成长的过程,便是让我们的假设更加接近事实的过程。而跳跃性假设,由于省略了理性思考的过程,往往不是最合理的假设。

  如何发现跳跃性假设,让我们产生新的解决思路呢?答案很简单:放慢思考速度,找到更合理的方案。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我放慢速度。每当我要做一个重要决定,无论好坏,他都会要求我解释自己思考的整个过程。要达到这个目标有没有别的办法?我是否意识到了对手的威胁?有没有考虑过不同的布局顺序呢?”

  稻盛和夫说的:未来的能力——“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来评断能与不能,那么任何新的、困难的事物无论再过多久,也不会有完成的一天。”

  反思不仅仅能帮助我们发现用错知识的地方,而且还能让已有的知识产生新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在反思的时候主动地进行知识的联想与联结。

  人对痛苦是更敏感的。

  怎么办呢?既然人对痛苦敏感,我们把“损失”的感受改造成“收获”的感受不就可以了吗?

  十三种德行

  富兰克林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以前100美元的正面就是他的头像。富兰克林一生取得的成就影响了美国的发展进程。可是,富兰克林的成长机会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他出身非常平凡——家境贫寒,只上过两年学,第一份工作是印刷工。那么他是如何不断进步,让自己最终取得惊人成就的呢?

  在《美国之梦:富兰克林自己的故事》中,他描述了自己希望不犯错误、快速进步的过程:

  我希望我一生中在任何时候都不犯任何错误,我要克服所有缺点,不管它们由天生的爱好、习惯还是交友不慎所引起的……

  光是抽象地相信完善的品德是于我们有利的,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因此我想出了下面的方法。

  ……我提出了十三种德行,这是当时我认为必需的或是相宜的全部德行,在每一项之后我加了一些简单的阐释,充分地说明了我认为该词含义应有的范围。

  这些德行和它们的含义如下:

  一、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二、沉默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三、生活秩序。每一样东西应有其安放的地方,做每件日常事务当有一定的时间。

  四、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五、俭朴。用钱必须于人或于己有益,换言之,切戒浪费。

  六、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七、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八、公正。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又是你应尽的义务。

  九、中庸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处罚,你当容忍之。

  十、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

  十一、镇静。勿因小事或普通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十二、贞节。除了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起见,不常举行房事,切戒房事过度,伤害身体或损害你自己或他人的安宁或名誉。

  十三、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富兰克林真正提出的重要观点是:

  “我想出了下面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

  比较重要的大事发生后,当然应该反思,但是,决定你在关键时刻表现的,却是一个个小事的积累——临场的发挥、沟通的技巧、心态的调整。因此,想要在关键时刻有更好的表现,我们就应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个个细节的反思来改进提升自己。这些细节就包括前文提到的习惯性防卫和跳跃性假设,也包括我们其他不好的小习惯。

  检查承诺

  提醒自己注意两件事情:

  1.答应别人的事情,尽可能第一时间记录下来,避免遗忘。

  2.轻易不给出承诺。确信自己有能力做到,再答应。

  教育的根本定义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

  我们读书就是读别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而最好的书,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本书,自己就可以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可是,对于自己的生活,我们常常是有经验,没反思。如果我们只有经验,没有反思,我们的经验可能让自己在错误的假设下越走越远……

  教育的根本定义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

  “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

  生活每天都在生产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反思,让我们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成为洞见。

  类似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解读这件事情,而这决定了人和人的差别: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解读深度,就形成不同的认知差别。

  你激励一个人(公司),不一定需要给钱,你也可以给他一个名誉,这便能成为激励他的动力。

  “拆生活”的能力。

  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都是一个个埋藏着启发的案例,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能力解读它。首先,我们要把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选择出来,然后才能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启发。而这个过程,都是在锻炼反思的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人的进步和行为的改变,往往源自反馈。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是不会改进的。反思日记,是一个帮助我们主动对行为影响进行反馈的工具。

  教别人的过程表面上是知识输出,但实际上这个过程还有额外的三个价值:

  第一,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第二,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

  第三,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

  日本知名作家、前麦肯锡顾问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个方法:你处于职员位置的时候,就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我的职级比现在高两级,我会怎么做?”我们提前教别人,也是站在比自己高两级的角色立场上思考问题。

  a.备课不能知道多少讲多少,而要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大量查阅资料

  .在备课中,一定要主动查询不同的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面案例。

  我们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因为不由自主地成为“老师”的角色,所以也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放在了应该“正确”的位置上。为了让我们讲的道理看起来更合理,我们便会找很多案例来支持自己。但是要注意,所有的观点都能找到支持它的案例,我们更要关注反对的声音。

  训练天才型专家真正重要的是1万小时背后的刻意练习。在这里,刻意练习并不是人们之前理解的勤奋与努力。

  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这里的关键词是:心理表征。

  元认知是对我们的思考过程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但是很少有人能自觉地意识到还可以去思考我们“思考的过程”。这就好比人们很难意识到空气的存在,鱼儿很难意识到水的存在一样。然而,正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决定了我们思考的结果。

  刻意练习,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来掌握临界知识和提升元认知能力?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有三个部分: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知识能力单元;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在认知能力这样的思维训练中,划小圈的内容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对基本概念、临界知识、知识阻塞等关键地方进行反复的探究和思考,直到把这个问题吃透,弄明白。

  学习水平,某种程度上就是拥有正确的底层关键知识的数量及调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体现。

  我们对核心概念都吃透并组合成知识能力单元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认知框架将它们联系和整合起来。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记录、定期回顾与付费购买。

  就像是福尔摩斯说的:你只是在看,并没有观察。同样的道理,你只是在写,并没有记录。

  怎样才能从书写升级为记录呢?有两个方面要改变:如实地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尝试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事后自以为是地去解释“为什么”,这将改变我们的很多认识。记录是主动思考的过程,是挖掘看得见的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想法,使之符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减少“失调”所带来的不舒服。事实上,不靠谱的不仅仅是我们会扭曲自己的想法,甚至我们的记忆本身就很不靠谱。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大脑并不总是靠谱,有时会让我们相信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而且事情的时间间隔越久,我们就越容易对自己当初的行为动机和想法按照对现在有利的结果进行解读。所以,当我们重新解读过去的经验时,就很可能面临扭曲事实的风险。如果我们想从这个扭曲过去事实的“哈哈镜”里跳出来,就要把事情的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只有坚持做如实记录的人才能深刻理解这句话。

  如实记录还有第二个价值,那就是: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

  我们常常没有办法从生活中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超出了我们学习的视界。“视界”是指我们能够通过经验进行学习的视野界限。如果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呈现结果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我们就很难从中学习。

  如果我们想要从生活经验中学习到更底层的规律,我们的记录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这种时间跨度能让我们超越简单的应激直觉反应,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底层真相。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一些大智慧,正是这种超越视界的长期经验的总结,比如:吃亏是福。如果从短期的经验来看,吃亏是福是不成立的。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获得吃亏后的福报。

  如果看不到事情背后的长期规律,那么我们就只能对发生的事情本身做出反应,而无法顾及更长远的利益。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生活在这种矛盾中。如果你留心记录和总结,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言行不一,再思考背后的原因,就更容易看到自己思维的陷阱了。

  所以,如实记录的时间够长,就能够让不那么清晰的规律线索逐渐清晰;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的生活变成精彩的案例集。

  记录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挖掘看得见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的过程。

  前面讲如实记录过程,主要是侧重对事情的经过、结果进行记录。但是,更有价值的记录,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记录自己当时的情绪、思考过程、外部环境条件等等。

  为什么要记录这么多内容?因为任何一件事情的发展,都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累加作用。我们当时思考不周全,除了自己对问题理解不透彻以外,可能自己当时的情绪状况、周边环境给的压力,都会加剧问题的严重程度。所以,如果要复盘自己当初的决策,就不能仅仅记录事情的结论,更要记录可能影响判断的所有因素。

  记录的过程,其实是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大集合,是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而这种通过书写记录、调用知识来解构和重构问题的过程,才是记录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记录帮助学习快速提升的关键环节!

  回顾,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生活中创造惊喜。

  然而,回顾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回顾是让我们过去的记录和反思价值增倍的过程。换句话说:回顾,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让我们今天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日子在未来的时刻变得动人而有启发。

  回顾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过往看似平淡的日子,因为时间的力量,因为空间的变化,因为心境的改变,因为自己的成长,回头看的时候,就产生了新的意义:这种回头重新面对过去的做法,让我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自己,也更好地理解现在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未来的自己以启发。

  我们的经验往往是对事件本身的得失层面做出“正确反应”,而这个决定很可能在更大的层面上是“错误的决定”。

  我们的生活都是由一个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拼接而成的。有些答案是与时间做朋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产生价值;而有些答案是与时间做敌人的,时间过去越久,越被动。但是,我们常常只能看到和感受到眼前的压力和困难,无法超出自己的认识边界做出决定。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用基本、简单的原则思考,比如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

  为什么稻盛和夫会说: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用基本、简单的原则思考,比如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遵循这些简单原则做决定,虽然看起来会让当时的自己更加窘困,但是这些答案的影响却是在与时间做朋友。

  回顾工作具体要怎么做呢?我将回顾分为三个层次:周/月度回顾,主要是微观层面审视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效果;年度回顾,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灵感激发;五年以上回顾,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年度回顾,也常常能从日常记录里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我们会发现我们过去用过的好办法现在早就忘记了。而我们过去遇到的问题,现在还会换一个马甲出现。就像有句话说的:“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重复犯相同的错误,只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而年度回顾,能够帮助我们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下,更容易看清错误的根源,从而更好地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时间线(time line)回顾法。这个方法分为三步:

  1.审视我们现在所处的状况。

  •让我们现在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取得的成就是什么?

  •遇到的困难与障碍是什么?

  2.用三条线索记录过去10年的关键事件。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重要事件

  •发生在家庭、公司或自己所在机构的重要事件

  •发生在全局(组织之外,包括国家、世界)的重要事件

  3.看看这些事件有什么关系,它们如何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哪些因素比其他因素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如果我当时采取其他行动,可能有什么不同?在类似的背景下,其他人采取过什么行动?有什么值得我借鉴的?

  我对自己过去10年的经历进行时间线梳理时发现,对我今天生活有重大影响的思考方式包括:

  (1)我们在收入匮乏的时候,由于缺乏安全感,没有勇气投资到虽然认为正确,但是可能结果不确定的领域。

  我过去错失的机会和抓住的机会,均印证了投资在基本规律正确的事情上,长期看必然会带来回报。这一思考方式对我影响重大,让我在收入匮乏时有信心投资到确定的不确定性上;也让我们在收入有一定安全空间时,愿意更多地投资到这样的事情上,更有耐心等待时间的积累。

  (2)生命中给我极大帮助的贵人,都不是因为我帮助了他们什么,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如何帮助别人。而我之所以投入那么大的热情去帮助别人,只是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事情,不去计较有没有回报。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有热情和勇气坚持做超越自身利益的事情时,世界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给你回报。

  录音,更重要的意义是帮助我们记录沟通的过程,从而让我们未来回顾的时候能够更准确地还原当时的情景。比如,和领导、客户开会,笔记记录的内容总是不容易全面,而且当时你的理解也未必和领导、客户的意思一致。等你工作开展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听当初客户或领导的发言,你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客户或领导这句话是这个意思!

  人犯的错误分两种,一种是无知之错,一种是无能之错。无知之错是超出你能力之外的错误,错了就认了。无能之错是本来能够解决的,但是由于忘记做一些事情,结果搞砸了。核查清单,就是让我们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科学研究证明,唯一可以从外部获得持续幸福感的因素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在印象笔记中新建了每个月的日历,在日历中会提前安排本月要见的朋友,见面后再在上面记录见面的场景和收获。等以后回过头来,打开每个月份的日历,看到当时见到的朋友,当时的自己,我们在什么场景下见面,聊了一些什么……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而且常常会带来新的机会。

  我们努力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增进认知深度。而影响我们提升认知效率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二是用于学习的时间。

  从宏观角度看,有助于提升认知效率的努力方向也有两个:一是想办法提升自己学习内容的质量并增加数量;二是增加有效学习的时间。

  买书不是为了看完书,而是为了更快速地寻找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探索如何消除知识阻塞。

  花钱购买能够帮你省时间的生产力提升工具,是最划算的投资。

  要了解对自己有价值的人和观点,现场感以及获取信息的速度都很重要。

  为什么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

  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这个世界最底层的规律应该与化学、物理、数学密切相关。毕竟这个世界是由随机出现的基本粒子组成的化学元素构成的。而数学是描述这些现象的重要基本工具。你很难想象世界的运作会不受到这些基本规律的影响。同时,人是所有事情的主体,因此人类心理学或认知学的基本规律也非常重要。

  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认为:面对复杂的问题,要从简单的、基本的原则入手。而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则明确提出: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就必须理解并掌握重要学科的基本规律,并把它们当作基本的思维模型来处理问题。

  强调简单的价值,但是还有两点要注意:

  1.简单是有限度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要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分简单。

  2.有一些领域的系统就是十分复杂的,难以简化。换句话说,有些领域没有简单规律或者至少我们还没有找到关键规律,这个假设就不成立。

  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按照《第五项修炼》中系统思考的观点看,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像是网络的环状结构,而不是线性的因果结构。在环状结构里,所有节点的变化,都会通过影响其他节点最终影响到自身。因此,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动态复杂性的特点。

  所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壮美的风景,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哪个领域都一样。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生理学上的结论:学习知识和行为之间的密切性与对应的神经链强弱有关,神经链越强,学习掌握得越牢靠。而要强化神经链,就要反复训练,这一点巴甫洛夫做了很好的证明。所以,持续高强度练习是提升能力的必由之路。

  创新者之所以遇到窘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抛弃存量,拥抱增量。

  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企业决策第一原则!当我们真正理解这个临界知识之后,会在创业、带团队等需要做管理的时候时刻警醒自己,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定律是和我们的人性相悖的!

  天赋与学习临界知识的关系

  在做你喜欢的事情的过程中,寻找事物背后的规律。

  你的优势就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

  各种知识和方法,都是我们如何应对外部世界的策略。但更重要的是:你是谁?你喜欢什么?对于这个世界,你最深层的热爱是什么?

  方法和技巧永远只是工具;内心的热情和天赋,才是让生活创造精彩奇迹的剑刃。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自己的热情和独立思考。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原本你应该有权威的场合,却丧失了权威,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万维钢总结了书中观点,认为必须做到三点:你管理的每一个下属,他的声音都必须被你听到;你制定的规则必须稳定,有预测性,不能朝令夕改;执法必须公平,一视同仁。

  当我们重新界定了问题后,答案就会更清晰。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西奥迪尼的心理学著作《影响力》探讨的问题。真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在《影响力》中,作者提到了6个武器:互惠、喜爱、承诺一致、社会认同、权威、稀缺。这6个方法,应该是构建影响力更底层的规律。

  刻意练习必须关注两点: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2.大量地持续练习。

  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个艰难的处境,饱读诗书的父亲给出的回答是“我们的钱不够”,而母亲的选择是“不惜代价实现它”?

  我们的决策是基于我们获得的信息质量。

  有两个认知习惯阻碍着我们获得预见性认知,那就是:应激性反应和单因果思考方式。

  哈佛大学森德希尔·穆莱纳桑(Sendhil Mullainathan)的热门研究“穷人思维”中指出的:穷人的思维带宽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也都有这种窄带宽的穷人思维、单因果的思考方式,只不过在物质资源更紧缺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进一步强化这种现象。

  结构决定走向,走向决定未来。所谓结构,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预见性认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界定:我们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好的答案来自好的问题。

  人们对问题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规律解释和通用规律解释。

  现象解释主要是应激性反应,直接对表面的现象做解释;技术规律则要更深刻,能够找到这个专业领域的重要规律;而底层规律则跨越了专业限制,用更加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象——用户价值第一、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从众效应、边际成本等知识,是受过普通大学教育的人都知道的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其实就是我们提到的临界知识。

  未来的竞争是“预见性认知”的竞争。我们的认知方式,大致就分为归纳和演绎两种。

  对产品设计的功能分析,就侧重于总结性的认知;而对运营和赢利模式这样的设计,更需要预见性认知。但我们大多数人擅长归纳的方法,而不擅长对未来进行预见性的认知(有根据地进行推测)。

  乔布斯说:我从来不做市场调研,我不问用户需要什么。乔布斯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是从更基本的人性出发的,比如简洁和美,以此为基础设计产品,反而更加直指人心。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查理·芒格说:“不能界定边界的能力,称不上真正的能力。”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重大的决策,请在你的能力圈内做出。

  如何利用优势?我的建议是:做狙击手,而非敢死队。狙击手是利用自己的优势,瞄准指定的方向,一招制胜。敢死队是最勇敢无畏的工作者,但是胜负难料。而且,派出敢死队往往是在要失败的时候采取的无奈之举。

  你的本事是不是真的好,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有没有人愿意为此埋单。

  世界是如此复杂,我们用临界知识做基本趋势的预测是没问题的。但是仅凭此,要做实战级的应用是不够的。

  由于每个专业领域已经够复杂了,而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范围又有限制,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多地掌握临界知识,综合地实践应用,才能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做出正确的、重要的决策。

  复利效应

  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安全空间。

  复利的本质

  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生活中,凡是符合这一规律的事情,都可以视为复利效应。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状态,在数学上叫作“幂律分布”。

  我们怎样才能成为那靠前的20%呢?

  当我们了解了复利的本质后,就会发现有两个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复利的效果——利率和执行次数。

  我们想要向前20%靠近的话,就要充分利用复利效应,而这就需要我们做到: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中发现“A导致B,B加强A”这样的事情;其次,我们要尽可能地提高这件事情的利率;最后,我们要加强这件事情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六度分隔理论。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想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肯定可以通过6个人认识到他。

  运气只能左右黑天鹅事件的迟早,却不能左右它是否发生。

  拓展人脉的关键,首先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变得对他人有帮助;其次,才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

  做公众号、人脉、投资,都是一样的,它们背后都是复利模型。这个世界的基本运作规律之一就是复利模型。

  什么时候你才应该把钱投资到理财产品上呢?当你的收入扣除生活成本和自我成长之外,还有闲置资金的时候。这些钱,才是应该拿去理财投资的。这才是真正地理解了复利模型。

  概率论

  想要成功,于是去咨询那些成功的人,以求得更多经验和规律——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式。而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样的方式,很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不能仅仅凭借结果来判断之前的决策是好的。

  生活是一个各项条件随机发生的概率分布。

  我们要用概率分布的思想来思考问题,解读已经发生的事情,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应当养成这样一种思考方式:过去的每一件事情的结果,是众多可能的结果之一。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也将有无数种可能的结果。如何描述和应对这么多不确定的可能性呢?

  概率论,便是重要的工具之一。这也就是查理·芒格在他的《穷查理宝典》中所提到的“费马帕斯卡系统”。费马帕斯卡系统与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则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我们应该要掌握这种技巧。

  查理·芒格提到的“费马帕斯卡系统”,其实是用排列组合来研究事情发生概率的方法。

  概率原来有两种。一种叫物理概率,或者叫频次概率,也就是计算一件事情发生的频次占结果总数中的百分比。

  但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是没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概率判断的。比如,明天老板心情好的概率是多大?你出门时发现汽车轮胎被扎坏的概率是多大?这些事情的概率不像掷骰子那么清晰,怎么办?这时就要用第二种概率:主观概率。所谓主观概率,简单说就是……猜。是的,猜。这听起来很不靠谱,但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这样做。不过猜和猜差别很大。如果对一个结果我们猜得更准确,我们赢的概率就大。

  那怎样提高主观概率的准确性呢?答案是,信息质量。我们掌握的事实与细节越多,主观概率的推测就越准确。

  决策树

  一个重要的工具便是“决策树理论”。决策树可以画成树枝状的结构图,所以叫决策树。一棵典型的决策树是这样的:

  画出决策树的方法,通常包括三步:第一步,列出你想要实现的目标或者解决的问题(一般用正方形表示);第二步,在它的右侧画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所有方案(一般用圆形表示);第三步,在所有的方案下面再列出这种方案可能的各个结果及其实现的概率(结果一般用三角形表示)。

  如何减少主观判断的偏差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用外部视角。所谓“外部视角”,就是说应该把我们自己的问题看作这个世界中一系列类似问题中的一个,以此为基础计算概率。

  为大概率坚持,为小概率备份

  为大概率坚持,为小概率备份

  即使我们选择概率高的事件,也不代表我们一定会赢。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即使你准备得很充分,也不代表你这一次一定能够应聘成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就是概率的思想。

  这个世界就是概率分布的,很多事情会随机发生。但是,我们也无须悲观,因为我们选择有利的大概率事件持续投入,结果(期望)一定比我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做事情要好得多。

  第一,如果我们在大概率事件上持续投入,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极大增加。更确切地说,我们在高期望的事件上持续投入(结果发生的概率虽然小,但是回报足够大),坚持下去会获得高期望收入。

  第二,我们要有冗余备份、安全备份,防止小概率事件给我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期货投资中,有一个赚钱的秘诀:“看错时不死,看对时大赚”。也就是说,我们在投资时,如果经过研判有足够的信心,就要全力投入下注,一击成功。但即使再自信,也要考虑到万一发生极端情况,你的投资安排也不至于让自己倾家荡产,无法翻身。我们必须有安全空间。

  小概率下总有“幸运儿”,但你学不来

  概率论当中的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是说,对于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先估计一个概率,然后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根据新的信息和反馈来调整原先的估计,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概率判断。

  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快速迭代、不断试错,来增加对未来的掌控和把握。

  概率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工具,也因此成为临界知识的重要基础。概率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选择不断地投入成功概率最大的事情当中,并且避免小概率事件给我们带来的致命打击。

  从长期来看,一直投入最大赔率的事情,终究会有回报。

  黄金思维圈

  Gold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很少有人能够从how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站在why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价值观即存在

  当我们能够从why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我们显然能够和别人更好地建立信任和共识。事实上,西蒙举的这个例子,也就是营销的最高境界——营销你的价值观,也就是营销你的why——你为什么存在。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更好地思考问题。通过问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你开始获得普世的智慧,有更深刻的洞察力。

技术层面的事情有很多成熟的方法,给予时间训练就能提高;而思维方式的问题,因为涉及很多底层的假设和思维模式,

  《好好学习》读后感(六):刷新了我的认知

  初认识成甲,是在得到APP里听他的《成甲说书》。

  后来在永澄老师的公众号里看到《好好学习》这本书,瞬间就被它给吸引了。

  2017年的目标不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吗?

  冲着这书名,咱也得来一本。

  书里介绍了“临界知识”、“绿灯思维”、“底层规律”……我觉得我的“积累”还不够,所以还无法掌握并贯彻作者所安利的方法论。

  那有什么关系?我现在就开始积累啊。总有一天,我也能学到作者的皮毛,也够我吃一壶的了。

  书中还提到了“复利效应”、“二八原则”、“黄金思维圈”……我觉得此书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来用,人手一本。

  虽然这是一本《个人知识精进管理指南》,但是书里所提到的“临界知识及其应用”可是不仅仅是对个人知识的管理,而是对一个人生活、职场、人生都能用到的工具书。

  所以力荐!

  《好好学习》读后感(七):字数不够,写个书评

  52周阅读计划(15/52)《好好学习》(成甲 著),一本好的问题指南至少会有两个特征:①能把问题说到点子上,即能够清晰的知道读者切实面对的学习问题,且能够不绕弯子的面对这些问题逐一讨论;②对于这些问题的解释和解决能够让人信服,它给出的解释不能是作者拍拍脑袋得出的一家之言,而要真的触及引起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并且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本质规律。 成甲的这本书,至少完全做到了以上两点。书总共有四章,基本上秉承着发现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案例分析的顺序来写的,我看了前两章之后就在豆瓣打了五星,不是因为这本书好到没有问题,而是因为五星代表力荐,如果我身边有和我在学习程度上相似的人(在平常的生活中有自我学习的需求和一定积累,希望能提高效率、增加系统化),我必须要力荐这本书。书里薄弱的是第三章,也许作者实在太过年轻,很多事情即便自己消化了也还不能够入木三分的化成简单的文字告诉读者,但是其余章节都十分饱满,至少让我受益颇多。有耐心和需要的朋友,不妨读读看。

  《好好学习》读后感(八):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韩寒新片《乘风破浪》竟然超出我的预期,笑料与笑果都远超同期上映的《西游伏妖篇》,遗憾的是少了很多像《后会无期》里的金句,例如: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过不好这一生,不是道理听得不够多,只是”知道”和”做到"之间,还缺少若干个环节。

  《好好学习》读后感(九):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很有用的

  可能是每个人认知水平都不一样,所以大家对这本书评价也褒贬不一,但是对我自己而言还是帮助挺大, 至少来说,更新了我的很多概念。

  就好比: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这是一句很简答的话,但是每个人的理解都会不一样,原来我们以前盲目去学习,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其实知识也有区分,我们应该明白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由很多个底层基本规律组成,我们应该首先找到这些底层的规律,加以认知,才能搭建一个完整的框架。临界知识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学习的知识有很多,但是临界知识的作用是,关注关键知识及概念,可以打通很多个领域,让我们思维更加开拓,有更多的可能性。临街知识的重要性还有点类似关键点的切入,只有切准了关键点,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而不是陷入低水平的努力当中。

  《好好学习》读后感(十):写出“本质的为什么”

  1. 所谓“知识”,是能够改变你行动或认知的信息。如果接收到信息后没有行动或是刷新认知,那并没有学到知识。

  2. 复杂的现象背后有简单的规则。我们要花时间反复琢磨的是最基本的原理和最本质的规律。

  3. 不是记住牛人怎么做,而是记住牛人为什么这么做?这个“为什么这么做”才是真正的基本原理和本质规律。

  4. 思考这些问题:知识真的可靠吗?经过广泛验证吗?哪些领域适合哪些领域不适合?

  5. 我们是生活在自己的假设里的——假设世界是这样的,所以我相应地这样对待它。一旦结果不对,很可能我们“原以为的假设”不正确。(换句话说,更新旧有的观念)

  6. 那么当结果不对的时候,我们就得反思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结果?”“最初的前提假设对不对?”“是不是自己什么观念不对?”

  7. 以教别人的心态把知识写出来。要教别人你得弄清楚知识递推演进的逻辑,还得用大白话把原理说出来,这个过程中稍有疑惑还需查书查资料解决问题。把整个流程完成,其实教导者自己学得更多。

  8. 记录一件事情(通常是不好的事情),应把客观情况和每个当事人的想法给写出来。能够把每一个人的想法写出来,就培养了同理心,而不只是纯粹情绪发泄。

  9. 定期回顾自己很久之前做出的决定,看看对今天的影响如何。因为很多情况下,当初做出决定后短期是吃亏的,长期是获利的。我们要看看那些久远决定的长期反馈。

  10. 付费就是省时间,是保护自己注意力不被琐事浪费。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是宝贵的,要么用于成长,要么“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花钱省去麻烦,用好注意力,绝对值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