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10篇

2018-04-14 20: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10篇

  《蒙娜丽莎传奇》是一本由[美]让-皮埃尔·伊斯鲍茨 / [美]克里斯托弗·希斯·布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2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一):蒙娜丽莎,她是谁?

  蒙娜丽莎,她是谁?不就是列奥纳多·达·芬奇那幅尽人皆知的名画吗?如果再多点了解,似乎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佛罗伦萨商人之妻,有人说是另一位贵族夫人,也有人说这是芬奇的自画像……还有种说法:达·芬奇画了两幅蒙娜丽莎肖像。

  我们熟悉的《蒙娜丽莎》藏于卢浮宫,另外一幅因居住在伦敦艾尔沃斯的收藏家休·布莱克于1913年收购而得名为《艾尔沃斯·蒙娜丽莎》。美国两位艺术史论家,让-皮埃尔·伊斯鲍茨和克里斯托弗·希斯·布朗,他们合作撰写的《蒙娜丽莎传奇》一书,正是对传说中两大版本“蒙娜丽莎”的专项研究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二):《蒙娜•丽莎传奇》:《蒙娜•丽莎》的美丽与秘谛

  文/吴情

  谈起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即便于美术门外汉,也能列出他的几幅代表作,比如《蒙娜•丽莎》、《维特鲁威人》和《施洗者约翰》。中世纪绘画艺术中,圣母和耶稣的形象,总显得面色苍白,没有生机。可在达•芬奇的笔下,圣母常有人间女性柔美面庞慈祥笑脸,圣子充满了人间幼子的活泼可爱。他的一支画笔,几乎是革命性的。不过,达•芬奇和他的画作身上,存在着诸多谜团,其中之一就是现存两幅《蒙娜•丽莎》的真实问题,其一为卢浮宫珍藏的《蒙娜•丽莎》,另一个为早期版本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传奇:新发现破解终极谜团》(The Mona Lisa Myth: How New Discoveries Unlock the Final Mystery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Painting),美国艺术史学家让-皮埃尔•伊斯鲍茨(Jean Pierre Isbouts)和面部外科医生、艺术鉴赏家克里斯托弗•希斯•布朗(Christopher Heath Brown)合著,一本多角度、跨学科以试着破解《蒙娜•丽莎》背后谜团的通俗作品。关于《蒙娜•丽莎》的传说和质疑太多,以至于各种怀疑此消彼长。但在强大证据面前,读者似乎不得不信服两位作者就《蒙娜•丽莎》的真相以及达•芬奇个人生平经历解释

  至于研究方法,伊斯鲍茨和布朗强调,要解开《蒙娜•丽莎》之谜,必须要了解列奥纳多,而欲了解他,“就必须了解他在佛罗伦萨所待的关键三年里的时代背景、周遭环境以及生活节奏”。他们不是将《蒙娜•丽莎》与其作者抽离,只专注画作本身的布局结构色彩运用,而是既关注画作,又竭力把握作者创作时的“当时”(历史)环境以及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将《蒙娜•丽莎》放置在达•芬奇的创作年谱中,探究在签约绘制宗教人物为风尚的年代,达芬奇为何会愿意接受普通人绘画,画作的原型及其委托者,究竟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

  根据现存资料,两位作者认为,早期版的《蒙娜•丽莎》,为佛罗伦萨商人弗朗切斯科•德尔•焦孔多委托达芬奇为其妻,年轻貌美的焦孔多夫人所作,当然,其间动用了不少关系,高额的报酬是一个方面。在签约之后,达•芬奇还在为佛罗伦萨抵御比萨的一处工程操心,以及接手的其他绘画任务,未能有充足精力创作《蒙娜•丽莎》,这导致《蒙娜•丽莎》一画如瓦萨里所声称的,“这幅作品其实从未完工”。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达•芬奇可能是出于自己的宗教观念,绘制出理想中的女性/圣母形象,其结晶即为卢浮宫版《蒙娜•丽莎》,它“源于列奥纳多对母性主题兴趣的增加”,“是对女性作为孕育生命的载体的沉思与敬畏”,是达•芬奇“通过对自然以及女性的描绘来探索上帝创造天地中孕育生命的伟大力量”。这一解释,能很好地与《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者约翰》所承载的宗教含义一以贯之。

  尽管如此,伊斯鲍茨与布朗还是坦诚道,作为一名科学家,达•芬奇“在其创作生涯的最后阶段竟然奉献了三幅关于人类通过耶稣获得救赎这一主题的画作”,对某些人来说,该结论,“显得过于荒诞”,毕竟,达•芬奇本人充分肯定了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享有自由理念”。但须注意,“随着年龄的增加,列奥纳多对宗教问题的兴趣也逐步加深”,在个人生命晚期,发自内心地“渴望基督教‘达成和解’”,并非没有可能,只是在宗教生活与俗世生活隔离、区别显著的现代西方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匪夷所思而已。

  确如两位作者在“引言”中所说,《蒙娜•丽莎传奇》一书,“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小说,而非普通的历史人物传记。”达•芬奇生活的时代距离现代读者,毕竟已有约五百年的时间,他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他的宗教态度与个人生活,都不是“显然如此”,而留下的资料,很多只是碎片式的,需要在鉴别之后重新组合、拼贴,并需在关键处给出合情合理的猜测。当经过现代实证科学检验之后,笼罩在达•芬奇身上的灰尘被慢慢拂去,但《蒙娜•丽莎》,它的美丽与秘蒂,对览者来说从未减少。即便绘画领域经历了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派等一系列先锋艺术家的探索,照相机技术挑战油画“仿真”“逼真”的功能,《蒙娜•丽莎》的经典地位,始终无法撼动,其艺术魅力有增无减

  美国小说家丹•布朗(Dan Brown)在二零零三年出版了小说《达芬奇密码》(Da Vinci Code),使得《蒙娜•丽莎》本就非同一般名声愈发响彻寰宇。“在这股热潮中,每年都有600万参观者前往卢浮宫的意大利珍品区”,只为在哪怕几秒中内可以“一睹传世名画作的风采”。而在防弹玻璃内的《蒙娜•丽莎》默默无言,任你在什么位置,都是一张笑脸,“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神秘气质,引人遐想”。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三):蒙娜丽莎背后的达芬奇

  最能代表文艺复兴时代艺术成就的当属达·芬奇,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在绘画、数学建筑生物等多个方面均有建树,是世界级的艺术及科学巨匠。当然,他被人所熟知的当属绘画成就,《蒙娜丽莎》《抱银鼠的女子》《最后的晚餐》《维特鲁威人》等,画作虽年代久远,色彩黯淡,但也抑制不住世界各地的人们前去观看。其中,《蒙娜丽莎》最为知名,不仅因其“神秘的微笑”,而且她的身份也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后人用尽各种方法研究、解密及演绎

  美国的艺术史学家让—皮埃尔·伊斯鲍茨博士和艺术鉴赏家、面部外科医生克里斯托弗·希斯·布朗博士合著的《蒙娜丽莎传奇——新发现破解终极谜团》,也尝试揭起这幅肖像画的神秘面纱

  两位作者的解密非常严谨,一方面讲证据,整本书是建立在2012年9月26日早期版本《蒙娜丽莎》发现上,另一方面讲科学,将达·芬奇还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弗洛伦萨,考查达·芬奇所处的神学和人文思想共处的时代、弗洛伦萨的艺术环境及达·芬奇个人的踪迹和经历,来分析推理破解谜团。

  一位叫弗朗西斯科·德尔·焦孔多的弗洛伦萨商人在美丽的妻子丽莎为其产下三子一女的时刻,看着幸福美满家庭,想送妻子一幅肖像画表达自己的敬意。此时正值达·芬奇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达·芬奇囊中羞涩,他的父亲帮他获得了一份工作委托,为焦孔多夫人画一幅肖像画;另外,达·芬奇为了向佛罗伦萨政府表明自己的诚意同时获得“安加利之战”项目的委托,只好答应为焦孔多夫人画像。

  据拉斐尔的一幅《年轻女子速写》,可以看出他曾目睹了达·芬奇创作了第一幅《蒙娜丽莎》的过程,2012年9月26号早期版本《蒙娜丽莎》的发现证实了此画的存在,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中对《蒙娜丽莎》描述与卢浮宫版本的不一致之处获得合理的解释,且据X光检测、光谱分析、笔触的角度都可以证明早期版本的《蒙娜丽莎》确实出自达·芬奇之手,这就是他为焦孔多夫人画的肖像画,但因“安加利之战”项目与佛罗伦萨政府不合的达·芬奇匆匆离开凌乱的笔触说明这一幅是未完成之作。

  之后达芬奇在解剖了多具尸体后,使得他对女性,或者说母性更为迷恋,“女性以母性角色的身份,集优雅无私奉献一身。”使得达·芬奇欲要在母性的探索上深入。他重拾《蒙娜丽莎》,但在宗教与世俗交织的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在追随内心渴望和激情的同时,也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所以,卢浮宫版本的《蒙娜丽莎》就不简单地是一幅肖像画,是达·芬奇将身怀圣子的圣母形象投射到焦孔多夫人身上的一幅蕴涵深刻时代之作,是达·芬奇对生命起源孜孜不倦追求完美体现

  整本书读来就像一部学术专著,不仅解密了蒙娜丽莎的身份和她神秘的微笑,也揭示了达·芬奇在从中世纪的神学过渡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时代中内心复杂的艺术观念。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四):推测

  简单概括一下,根据作者的推测:1、早期版本的《蒙娜丽莎》是列奥纳多因生活拮据受佛罗伦萨商人弗朗切斯科·德尔·焦孔多委托为其妻子丽莎作一幅名为“蒙娜丽莎Monna Lisa”的肖像画,Monna意为夫人,此前被保存在瑞士一家银行保险库。卢浮宫版的《蒙娜丽莎》则是关于生命赋予女性的神秘气质的冥想作品,蒙娜丽莎不仅是宇宙间母性的象征,还代表了神圣的圣母玛利亚。2、关于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和列奥拉多另两幅作品《圣母子与圣安妮》和《施洗约翰》中人物的微笑相同,代表了画中人物知道耶稣将扮演人类救世主的秘密,微笑中带有一丝哀伤,表达得正是为耶稣的受难之旅心碎为人类将得到宽恕心中充满喜悦这种复杂、矛盾情感。3、列奥纳多除了专研绘画,还精通几何军事防御工程、水利和人体解剖等,他在其晚年一直随身带着的三幅作品《施洗约翰》、《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妮》都围绕圣母主题,《施洗约翰》预示耶稣即将诞生,卢浮宫版《蒙娜丽莎》是耶稣尚在圣母子宫内孕育的时刻,《圣母子与圣安妮》则描绘了耶稣降生后的情景。这三幅画表达了列奥纳多的内心想法:在耗费大半生研究自然的奥秘后,他最终承认人类的理性也是有极限的。当然,这一切都是推测。天才毕竟是天才!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五):蒙娜丽莎眼里的达·芬奇

  达·芬奇存世的《蒙娜丽莎》真迹有两幅,被称为早期版本的《蒙娜丽莎》五年前开始亮相。《蒙娜丽莎传奇:新发现破解终极谜团》一书,围绕两幅《蒙娜丽莎》,追寻伟大画家的秘密。

  不过,有鉴于《蒙娜丽莎》已经被玩坏了,卢浮宫的《蒙娜丽莎》不是唯一,也算不上什么重磅新闻严肃的,有利用现代技术解析《蒙娜丽莎》,借以判断画风相似的肖像画是真迹、赝品、还是同时代仿作,譬如前些年吵得沸沸扬扬的《美丽公主》一画;反叛的,有杜尚和达利,长胡子只是一个引子,后世恶搞者经年不绝;执着的,有热衷于蛛丝马迹的,放大蒙娜丽莎的眼睛,都能挖掘出一个新世界……《蒙娜丽莎传奇》同样没放过蒙娜丽莎的双眼,只是这次,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达·芬奇的传奇。

  坊间盛传达·芬奇刻苦画鸡蛋故事,一个天赋异禀的人,还开了挂似的勤奋,简直不给别人活路。蒙娜丽莎眼里的达·芬奇,阻断了人们的嫉妒,因为这个芬奇来的小伙实在运气不好。当然,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纵以达·芬奇的才华,也有怀才不遇的时候。被竞争对手pk掉、穷得买不起画材、壁画被阴雨天气毁掉、找不到金主、因兴趣太广被质疑专业能力、好不容易有个靠谱的庇护人,对方英年早逝想想彼时的意大利也真是居大不易,毕竟文艺复兴群星璀璨金子都会被埋没。于是,达·芬奇唯有向现实妥协。别管宏伟梦想了,先接个私活解燃眉之急,这个委托人就是蒙娜丽莎的丈夫

  对达·芬奇而言,画张肖像这么简单的事,对方的权势又极可能为己所用,偏要拖拖拉拉不上心。他到底还是傲娇,不感兴趣的活儿,由助手去完成。“艺术是一种视觉上的诗歌寓言式的对话”,倘只为记录下一个女子的青春岁月,早期版本的《蒙娜丽莎》完成了它商品使命

  压着时间仓促收工,若干年后,达·芬奇却自发完成了另一幅《蒙娜丽莎》。相似的构图、同样的神情姿态,达·芬奇没能在蒙娜丽莎毗邻的画室观察他的模特。此时,他对照着心里的模特,用画笔灌注灵魂。《蒙娜丽莎传奇》的两位作者认为,后者与《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约翰》同为达·芬奇心灵的绝唱。他到生命最后阶段都对此三者不离不弃。在壮志未酬年华,他投注精力于机械、解剖、音乐、数学,最后经宗教实现了统一,有了传世杰作的表达。卢浮宫版的《蒙娜丽莎》是受孕圣母的复杂心情,满怀喜悦与担忧,也是“体内微观世界的宏观投射”,是画家收获与遗憾的蕴藉表达。

  作者据史料揣想,达·芬奇临终为自己未能专攻一技感到后悔。就信息量巨大的《蒙娜丽莎》来看大可不必,博学多闻涉猎广泛为作品平添了多少意蕴!同样的,丽莎夫人也不会因自己拥有的是早期版本肖像画而遗憾吧,不染风尘的青春容颜也是她的金不换呀。

  ——丁酉年读让-皮埃尔·伊斯鲍茨、克里斯托弗·希斯·布朗《蒙娜丽莎传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