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学理论(新修订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4 21: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的读后感10篇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是一本由[美] 勒内·韦勒克 / 奥斯汀·沃伦著作,后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3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读后感(一):虚构,非虚构。

  虚构,非虚构。

  ——读《文学理论》(新修订版)有感

  文学创造的构思有其复杂的创造理念,一个写作者的亲身体悟亦或他脑海之中的意淫,皆是文学最终构造的呈现。

  正如西班牙电影大师布努艾尔在《我最后的叹息》中开篇表达出他的怀疑:“在这本半自传性的书中,我也时常步入歧途,像在流浪小说一样,任由一些意料之外的故事造成的难以抵制的诱惑牵着走,尽管我小心翼翼,可能仍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记忆存在。我重申,这一点是无关紧要的。我的错误和疑点同我所确信的东西一样,是我本身的构成部分。我不是历史学家,无书本笔记借以为考,不管怎样,我做的叙述是我本人的,带有我的信念,我的踌躇,重复以及空缺,带有我的实话谎话,总之:我的记忆。”

  任何的写作,自以为百分之百真实都不免套入对现实虚构的隐藏,虚构与非虚构写作也成为《文学理论》(新修订版)的其中一个重要章节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中提出:“作家生活作品关系,不是一种简单因果关系。”作家在作品中呈现的所思所想,表现主人公思想感情观点美德罪恶、写作者并非其代言人。

  杜撰,往往是写作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并非是一种欺瞒,往往显现了文学的神秘性。

  虚构,是写作中不可思议魔术。这种魔术,会把读者带入到深邃、诡秘的境地里,让其陷入不可自拔的情境构思中,从而,读者在写作者的文字中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畅快。这就是文学的艺术体现,有无限自由遐想从而保持了艺术的尊严

  我们看在戏剧中构造的东西,那些现象及传达,有浪漫主义情怀,亦是写作者美好愿望寄托,它是内心的观照与转达,这种非虚构的写作也是艺术表现的其中一种形式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中写到拜伦,他的作品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内在情愫,甚至带着“一颗流血的心。”吟游于欧洲四处。他不仅在私人书信日记传记中表现自己,而且也在大部分发表的诗作中表现自己。

  这种非虚构写作足够性情,看见作品之外作者的本真,也足够令人敬畏

  艺术家们用感知呈现他们生命的全部,虚构亦非虚构,把作品通过某一瞬间的意识形态展现于作品之中,而这种出版的事实,就像任何有活动能力的人生平出现事件一样。

  只不过是日常状态的叙述。

  这就是写作者的精神,创造无时不刻存在,并在作品中表现自身独特气质这种气质读者能够闻到,并且顺着那股气质中芬芳气息,让其也立命于作品之中。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读后感(二):文学的另一种风姿

  勒内.韦勒克诞生在维也纳这座曾经蕴育了许多世界音乐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文化摇篮中,双亲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长大的韦勒克才华过人,学识渊博,并在求学过程中受导师影响形成了简洁清新的文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23岁的他就获得了语文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爱荷华大学、布拉格大学、伦敦大学和耶鲁大学。同在美国多所大学执教的奥斯汀.沃伦与韦勒克是同事,对文学的态度及观点有着惊人相似之处,难得的志同道合。于是有了这部《文学理论》的诞生。我手中的这一部是最新修订版。

  在《文学理论》中,韦勒克提出,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的艺术品,是交织着多层意义的和关系的极其复杂的组合体。借用贺拉斯(古罗马诗人批评家)对诗的作用诠释,韦勒克认为文学的作用是兼有“甜美”和“有用”的。也就是说,艺术所表现的东西优于使用者自己进行的幻想思考;艺术以其技巧,表现类似于使用者自己幻想和或思考的东西,他们在欣赏这种表现的过程中如释重负,得到了快感。当某一文学作品成功的的发挥其作用时,快感和有用性这两个“基调”不应简单地共存,而应该交汇在一起。

  一幅意境优美的画,一篇美妙的文章,一部生动的小说、一出 感人的戏剧……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不仅仅会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还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富足充实,甚至是心灵升华。而一个人如果被称为艺术家,一定不仅仅是因为一部作品凝聚了作者的想象力创造力,还因为除了作品本身的完美,这作品一定对受众(读者)、对自己所处的阶级、对社会甚至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文学的作用。

  鉴于文学的复杂性,作者在《文学理论》中提出了文学研究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而这种观点无疑是破旧立新的的壮举。刘象愚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在《文学理论》代译序中将此壮举列为文学研究巨大贡献之一。

  在外部研究中,用五章篇幅侧重的是文学与时代、社会、历史的关系,分析了文学与传记、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思想及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作者旁征博引、大开大阖的生动阐述让论述趣味丛生。当然我也读的很过瘾,惊诧于作者对世界文学著作了然于胸信手拈来

  在文学与心理学中,作者将爱伦.坡、弥尔顿、詹姆斯、艾略特归为“制造着者”和“心神迷乱者”(把心乱神迷时获得的对生活的幻觉与有意识的、精心的安排结合起来,以表现这种幻觉)。这让我想起爱伦.坡的小说《黑猫》,这部恐怖小说描述的是黑猫与生活拮据的作家之间的“爱”与“恨”。这部小说被拍成了美国电视剧《恐怖大师》里的其中一集。剧情中营造的出的灰暗、迷乱甚至残忍、恐怖如梦魇般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同时是一种病态人格的表现与思考。这印证了爱伦.坡自己的说法,他所写的恐怖小说之恐怖,是灵魂的恐怖。作者用心理学阐述了作家创作的过程:在爱伦.坡那里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差别惊人的分明。无意识提供了排遣不去的谵妄、苦难和死亡的主题,而意识则将之发展成文学。这正是文学与心理学的有趣关系之一。正因如此,作家的创作过程往往也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相对于外部研究,内部研究研究的是文学自身的种种因素,包括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韵律、修辞、类型评价等等,虽然是作者的研究重点,但因其内容涉及文学作品的常规内容,多了几分学究气。源于作者渊博的学识,引经论典,大量生动的实例配以生动活泼的论述。阅读的趣味性毋庸置疑

  尽管外部研究如此有趣,韦勒克仍毫不客气地提出,极端的外部研究忽略了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价值判断和评价,只有真正重视对文学的作品的内部研究,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毫无疑问,韦勒克眼里的文学更为全面、立体、专业,也更成熟理智、自由。这部《文学理论》被喻为“打开经典的经典”、“文学批评的批评”。其中蕴含的知识量令人惊叹。这也是此书经历数次修订再版的原因。显然,作为一本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读物,这本书也值得反复玩味。

  翻开书的目录第一部:定义和区分,第二部:初步工作,第三部:文学的外部研究,第四部:文学的内部研究,典型教科书嘴脸。然而这部被许多中文专业高校指定为研究生入学必读参考书的理论读物阅读的过程并不如阅读严肃的文学概论般枯燥。这得益于作者轻松简洁清新的文风,理论阐述中配合大量经过反复研究佐证的实例,配以轻松、恢谐的语气,让本来严谨枯燥的学术论证变得趣味、亲切、易懂,如同坐在大教室里聆听教授侃侃而谈

  韦勒克始终不渝地捍卫文学的纯洁性,抨击一切“对文学的攻击”,他站在文学战场的前沿,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迎接一切非文学主义者挑战。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名文学圣斗士。

  在阅读过《文学理论》之后,在对文学有了更深入理性、全面的了解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文学都将是社会的历史、政治、文化的完美见证,同时肩负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任。这一点在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甚至更久远的未来都不会改变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读后感(三):走向理智与自由国度的文学理论

  勒内·韦勒克(1903-1995,下称“韦氏”)与奥斯汀·沃伦(1899-1986)合著的《文学理论》(Theory of Literature)出版于1949年,并与1955年和1962年进行过增删修改 。 刘象愚等先生的中文译本于1984年由三联书店出版。于2017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了新修订版。这一部专业著作,曾被译为20余种文字,纳入世界经典作品之列。亦是高校中文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一、

  概括地说,这是一本有关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与内容的经典理论著作,韦氏以“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构筑理论体系超越传统文学理论架构模式。韦氏厘清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将研究的重心置于文学本身,描述与分析了个别艺术品的方法讨论了文学类型、文学评价、文学史等问题,驳斥了诸多文学理论观点中的糟粕,汲取各家学说精华,经过不懈的评泊考镜,建立起完整的韦氏文学理论体系,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第二部分:初步工作、第三部分:文学的外部研究、第四部分:文学的内部研究(其他:参考书目、索引、出版后记)。

  二、

  第一章文学和文学研究。韦氏明确地指出: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门艺术;而文学研究是一门知识或学问。并且明白指出:认为文学研究是再创造的观点是一种不必要的复述。在这一章节中韦氏并没有对“文学”“文学研究”进行理论概念方面的讨论,而是对如何理智性探讨文学、文学研究的方法、文学研究的解答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所急需的一种方法上的工具,以及文学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识见和判断的体系等观点。

  这些基于文学本身的讨论,与我大学时学习的文学理论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是全然不同角度。《教程》的开篇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充满浓郁的政治气息,并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种种观点,对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提及的四要素理论进行了改造,将文学理论体系划分为五部分,即:发展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

  所以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框架中跳脱出来,进入韦氏的文学理论世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突破传统藩篱、俯瞰世界文学面貌愉悦感,特别是在韦氏的理论中,侧重于从客观角度进行文学相关内容的探索,简直充满清新之气。

  第二章文学的本质。出身于英美新批评派的韦氏破旧立新,提出自己的观点:文学一词如果限指文学艺术,即想象的文学,似乎是最恰当的,并且从文学的语言、科学的语言、日常的语言担着比较中得出结论认为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是文学的突出特征。而这也是韦氏著作的理论基础,即:文学的本质。

  刘象愚先生在代译序中指出:韦氏认为文学的价值是由它的本质和功用决定的。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想象性、虚构性与创造性的艺术品,是一种具有某种审美目的的审美结构必然会激发(读者产生)某种审美体验,从而给人以娱乐和教益。

  第三章文学的作用。韦氏认为讨论文学的作用,必须同时尊重甜美与有用这两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艺术所表现的东西,优于使用者自己进行的幻想或思考,艺术以其技巧表现类似于使用者自己幻想或思考的东西,使使用者在欣赏这种表现的过程中获得快感(或者产生共鸣)。

  韦氏也在这一章节中对文学的作用到底是一种还是多种进行了反复讨论,并以诗歌为例指明:文学可以有多种作用,而忠实于它的本性是它基本的和主要的作用。

  第四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韦氏认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是辩证统一的。韦氏提出透视主义的研究方法,把文学作品看作一个整体,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横向、纵向的全方位透视、解读它——即用文学史的眼光来进行文学批评,证明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第五章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韦氏在这一章节中对维尔曼的比较文学与文学总体研究相等同的观点、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应合而为一的观点等进行了评说,确立起自己的总体、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观点:总体文学是指诗学或者文学理论和原则,后来作为与比较文学形成对照的特殊概念,研究超越民族界限的文学运动和文学风尚。民族文学虽有个民族自己的语言、文明,但主题、形式、手法、文学类型等,是国际性的。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文学的民族性以及各个民族对总的(世界的)文学进程做出的独特贡献。

  三、

  第二部分:初步工作。

  第六章论据的编排与确定。在这一部分章节中,韦氏讲述了学术研究的初步工作:搜集研究资料、考证作品作者、(辨识)真伪、创作日期等问题,并指出:这一章实际上讨论的是现在关于研究方法和参考资料的教科书所讨论的问题。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方法是为实际分析和诠释作品以及从起因方面解释作品而做的基本工作,其重要性要看这种方法在分析和解释作品上能发挥的作用来定。

  四、

  第三部分:文学的外部研究。

  第七章文学和传记。在这一章节中为啥首先评议了从作者个性与生平来解释作品这种最古来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韦氏认为,传记的作用有三个:其一是有助于揭示诗歌(文学作品)实际产生的过程,其二是对一个天才的内在价值的研究,其三是为系统地研究诗人(作家、作者)的心理和诗歌(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提供了材料。

  但是,韦氏同时也明确指出:要将传记解释法应用到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上,都必须对每一个别的情况做细心的审查和研究,因为艺术作品不是供写传记用的文献。

  第八章文学和心理学,韦氏的观点主要有:批评了文学研究中,通常会提到的创作的灵感、创作过程的心理结构等心理学范畴的问题,可见文学与心理学是紧密关联的观点。而进一步指出:只有当心理学上的真理增强了文学作品的连贯性和复杂性时,心理学才具有一种文学艺术上的价值,才真正与文学联系到了一起。

  第九章文学和社会。韦氏认为,不能把文学纯粹地当做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或把文学当成是一种社会文献。只有了解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以及语言上和文学上的传统,而且能够具体而非空泛地说明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与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由此可见,相对于文学外部研究来说,韦氏更注重对文学本身内部的研究。

  第十章文学和思想。在这一章节中,韦氏同样以多个实例证说了文学史与思想史领域的差别和联系,并集中讨论了哲学思想、观念乃至世界观、情感态度等思想(观念)进入文学作品中的情形。韦氏反对把文学作品看作哲学观念的图解或哲理教条的表述的做法,而主张对思想观念进入文学作品的实际情形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按照韦氏的理解,思想观念之类的素材只有经过艺术的创造转化为作品审美结构中的有机成分时,才具有研究的价值。

  第十一章文学和其他艺术。在这一章节中,韦氏论述了文学与美术、音乐的多方面联系,同时也提醒研究者注意各艺术类型之间的复杂性,从而避免简单化的比附,同时主张将比较研究的重点放在分析实际的艺术品,即分析它们的结构关系的基础上。

  五、

  第四部分:文学的内部研究。

  第十二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在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讨论上,韦氏首先大胆驳斥了文学艺术品是人工制品、声音序列、读者的体验、作者的经验、一切经验的总和等观点。而是主张把文学艺术品看作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结构。

  在探讨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韦氏部分肯定了语言学索绪尔和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一些方法,以及英伽登的一部分层面理论。

  第十三章谐音、节奏和格律。(韦氏讨论了一下声音模式、配器法、节奏的理论分析、格律理论中的图解式格律法、音乐性理论、声学格律理论等问题。)这是关于声音的一个章节,因为我语音学成绩最差,都看不大懂这一节,所以这一节就略过吧。

  第十四章文体和文体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文体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词汇与对其要表达的事物间关系,文体可分为:概念的、感觉的、沉静的、激昂的、纯朴的、修饰的等。根据词汇间的关系,文体可以分为:紧凑的、松散的、淡素的、色彩斑斓的等。文体学是研究一切能够获得某种特别表达力的语言手段,所有能够获得强调和清晰的手段都可以置于文体学的研究范畴。对于文体风格的研究方法,韦氏推崇根据语言的原则、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并认为文学批评的过程是现将形式与内容、表达与文体暂时分离,最后再实现总的统一。

  第十五章意象、隐喻、象征、神话。韦氏将这四个术语排列在一起,指出四者有相互重复的部分,其所指都属于同一个范畴。并分别对四个术语的含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意象、隐喻与象征的区别进行了探究。指出了神话是诗歌与宗教之间的共同因素。韦氏的结论是:认为文学的意义与公共主要呈现在隐喻和神话中。这四个术语可以使我们注意到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并由它们把过去分割的形式与内容准确地沟通并联系在一起。

  第十六章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韦氏主张叙述性小说的分析分为情节、人物塑造和背景三部分。情节可以分为松散的、紧凑的、浪漫的、现实的等。情节中包涵各种冲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之间的冲突。人物塑造的方式也有许多种,描写人物体貌特征、道德本性、举止行为、姿态言论等。人物塑造也有静态型、动态型、发展型。有扁平的,也有圆整的。背景即环境,可以反映或烘托人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十七章文学的类型。在讨论这一章节问题的过程中,韦氏首先提出了文学类型的理论是一个关于秩序的原理,把文学和文学史加以分类时,不是以时间或地域为标准,而是以特殊的文学上的组织或结构类型为标准,指出文学类型不是一直保持不变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殊似乎就是发现和传播一个派别、一种新的类型式样。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分类:史诗和悲剧。但是亚里士多德也有更多的区分,即:史诗、戏剧、抒情诗。现代文学理论把想象文学区分为小说(包括长篇、短篇和史诗)、戏剧(散文,或韵文写的)和诗(相当于古代的抒情诗)三类。新古典主义者的分类则是不解释、说明或答辩关于种类的和种类划分基础的信条。韦氏的结论性观点在于认为文学类型应视为一种对文学作品的分类编组,在理论上建立在两个根据上的,一是外在形式,一是内在形式。

  第十八章文学的评价。韦氏主张形式主义的审美标准来评价文学。其审美结构在于使作品包含语言、行为经验和思想态度三个层次。该审美结构加之审美目的这一原动力构成了形式主义的文学评价审美标准,并且主张标准应该是具有包容性的,支持多样性的。

  第十九章文学史。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前,韦氏先是批评了将文学史写成文明史的做法,然后驳斥了将文学史写成批评文章汇集的做法,主张先是对资料进行搜集,然后是严格的平行比较研究,在比较中对资料进行批判分析,最后统一整合,形成整体。既保证了整体中组成部分的正确性,又保持了整体的统一性。

  六、

  《文学理论》这部著作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分野。

  《文学理论》的第二个贡献在于辩证了文学研究中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三个分支的界定,既指出了区别,又指出了联系。

  《文学理论》的第三个贡献在于对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与民族文学等概念进行的辩证分析,提出文学的民族性。

  七、

  通过阅读《文学理论》一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文学研究也可以像自然科学研究一样采用理性的方法,而不是感性的方法,才能使研究结论更具客观性、逻辑性。

  二是要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突破学科本身局限性,在思想观念上敢于创新求变,也许会发现一片新天地。

  三是文学研究要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而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盯着单一的文本。

  四是集众家所长与敢于驳众家所长都是需要勇气与胆识的,后者更难做到,一旦做到,往往也更有意义。

  五是还好我上学时没用《文学理论》做考试书目,正方反方观点那么多,一定记混了。如果提早十年遇到《文学理论》,可能结局就不一样。

  总而言之,《文学理论》是一本好书。打开经典的经典,感受文学批评的批评,带我走向理想与自由国度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读后感(四):浅谈写作者

  浅谈写作者

  ——读《文学理论》有感

  一个好的文化创作者,定有自己的使命感,并且持有诚恳的创作态度。读者所认同的作品的价值,是能够与之产生共鸣。那种共鸣是内心的震荡、是唆地一下眼泪顺流而下、是神经被搓中久久不能平下的叹息……

  《文学理论》一书中提出:“有些作品总在于’劝说’读者去接受那种观点或理论,而这种劝说行为又总是不光明正大的。也就是说,读者总是被牵着鼻子去相信某些东西,并在催眠状态中同意这些东西。”

  这就是低级艺术起的宣传作用,不能够让读者看见自身的属性及自身之外的本质。

  读者在写作者的文字中看见的力量,是能够击打灵魂里破碎部分的重塑,它有治愈性的宣导,而非教唆。

  而当下的写作者,正是迎合了这种病,我们称之为“成功学理论”或者鸡汤。他们变成成功家的宣传者,“劝说”读者接受他们的理论,而非共鸣。而当下的读者愿意听从这样的劝说,被同化、催眠,直至认为这种成功学理论用到自己身上同等有效。

  写作者该有的使命、责任、文化自觉?而当下极少人倡导严肃的艺术,甚至书中出现不成语言的语句。

  自媒体时代,宣传自身品牌也成为了怪病,写作者没有自醒、担当,加之现在年轻人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时代没有给足共同承担冒险事件的机会,世事不能够通透。

  为了证明人人都是读书人,尽开口讲翻炒几百遍的鸡汤迎合大众口味,却不知如何做功课、不静心读书,更不谈及审美、文字意境的把控。

  写作者,用语言符号来表达,陈诉自己的人生观、处世理论,这本身就是职业素养,更不用说文化是文明的标志,难不该有更多的自觉意识吗?

  文学,从来都是内心的自觉。还有人格的独立、兀自生长的力量、神性的孤独,都需承担。

  写作者,从来不要驱赶自己的个性,不要害怕被嘲笑,也不要被屈服,应有自己热爱写作的底气。持之以恒。

  我们从容追求自己的梦想,从来不是因为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支撑精神自由,而是我们愿意看见赤裸裸的现实背后还有一颗敢于纸醉金迷的世界抵抗的内心。我们不是圣人,所有的疼痛都要被内心一点一点吞噬,需要更强大的素养足够养起自己的精神世界。

  正如龙应台在《艺术有什么用》中写到:“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种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宿感。”

  写作,会让人看见同类。而这同类,定是令人动泪的同类。正如著名作家雪小禅写到:“艺术家永远在刀尖上跳舞,一边忍受着巨大的疼痛一边享受着任何东西给不了的快感。甚至友情。甚至爱情、亲情。斯人去了,艺术以它的光芒照耀着每个懂它的人,重新被唤醒、照见,然后泪流满面,我们以臣服的姿态与它成为知己、情人。”

  艺术,照见自己。他们在思考中慢慢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灵气,这种性情唯有光阴见证。到最后,变回天真的孩子。

  正如著名歌舞剧演员李玉刚,快40的人了,明快得像一个少年。那种调皮,冷俊不禁的可爱,又有艺术家本身阅历的严肃,交织在一起的灵性,风格的跳跃,分不清年龄。

  一个好的艺术家,定有自身的风骨在,那种精神气里的东西,是生命沉淀下来厚重的积攒,风化在骨骼里,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再也无法与这个人分开。

  雪小禅在《裴氏艳玲》中写裴先生:“有时候觉得她既没有性别也没有年龄。其实是人生最高境界。有哲人说,人的最高境界,雌雄同体。她站在那里,宽衣长袍,短发凛然,眼神又似少年,有人说她是戏神,她是自己的神。又似一块干净琉璃,散发光芒,但这光芒令人心服口服。”

  那风骨是裴先生一生唱戏的高风伟节,不是谁都能够认领她的独一无二,她有自己生烈的孤独。我们从她的戏曲中感知到那股力量,是透着生命力的生长。

  内心的饱满定是风餐露宿的,那些历经的人事如老旧墙上的龟裂纹,一道一道刻下来,令人嘘唏。但总有人把苦难往肚里咽,这所有的承担才可风化一个人,让这个人成精、成魔、成神。

  最后,艺术的集大成者定是淡然世事,成为一个不谙世俗的少年。那种赤诚的童真,俨然,岁月会返老还童。

  如今,我不敢让自己陷入所谓的个人品牌创造,标签化的格式只是属于一年前的自己,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会让人成为趋之若鹜的鹜,漫天的白,掩盖蔚蓝的天空。我愿意秉承自己的内心走得慢些,艺术需要修,不是口号。

  我们需要行走于祖国大好河山之中,读更多的书,才能够懂得自己只是宇宙中微渺的一部分。这种认知,时刻提醒着与物平等的相处,才有了慈悲。慈悲是看见生、枯败,我们的内心有不明的动容。日本把寄托于物的情感叫物哀。

  是内心太过敏感吗?并非!那是文化时时刻刻在警醒。

  我庆幸写作以来,一直能够保持着对某些事物观摩的敏锐,这种敏锐直击我的性情,是保留单纯、天真的部分,才易觉生活总是美好的样子。

  之后,还能感受自己慢慢生长的力,一部分性格的尖锐才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坚定、挺拔。我知道,岁月或多或少给了回应。那是因为对于自身有了更多期盼与要求。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读后感(五):一本理智而自由的书,带你从另一个视角看文学

  由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末,是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经典,被视为最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深受各国批评家、作家、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该版本于2017新年伊始重印出版,由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和李哲明翻译,基于英文原版之上,还吸纳了读者提供的意见,做了进一步的修订。

  本书重新对文学做了定义,并与其它学科,如数学、科学、逻辑学等区分开来,重新探讨了文学的本质和作用。勒克和沃克超越传统文学从内部切入文学的理论思路,开创性地提出了“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分野,将文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的研究归为“外部研究”,对文学自身因素的研究则归为内部研究。在这本书里,作者的研究重心主要落于文学本身,并探讨了文学的类型、评价和文学史等问题,对今后世界文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文学批评的批评”,在全球文学研究中拥有重要地位。

  突破传统藩篱,论述理智而自由

  大学我们学习的文学理论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童庆炳所著的《文学理论教程》,它还有一个副标题: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阅读韦勒克和沃伦这版《文学理论》,感觉立场更为客观,带有作者个人鲜明的视角,文字更值得深玩品读。由童庆炳所著的《文学理论》教程,被划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 ,本身偏向一本中国式教科书,网友评价很入门。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读后感(六):路要慢些走,才能走的稳

  正在尝试用另一种方法(视角)来阅读。既然之前的读书方法,自己很不满意,那么为何不试着换一种角度呢?人总是不愿意改变,然而唯有改变才能进步;拒绝改变也就算在拒绝进步,这样的人生我不要!

  本书给了我一个崭新的视角,帮我打开了思路,同时也给我带来很大的冲击。这本书告诉我:很多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现在想想之前自己的想法真的很幼稚!总是妄想用很少的努力解决很多的问题。你总想要弯道超越,然而这世间的弯道真的是太少了。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叹作者的伟大,他对材料的收集真的是一丝不苟,这在国内是很难见到的。在书中,我更是学到了驳论的重要性。书中为了阐述某个问题,列举了很多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取其精华。说实话,很多例子我并没有看懂。最后,本书让我收获的是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当我们遇到难以给出确定答案的问题是,不妨暂且放弃阐述“是什么”,试着从它“不是什么”来回答,这样或许更有利于我们认识问题。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要慢慢走,才能走的稳!有生之年,要尽可能多地读书。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读后感(七):海明威:用打字机写的小说比手写的好——作家怪癖心理学

  (本文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有不少删节)

  “天才的资质总是引人思索”。最牛的文论大家勒内•韦勒克竟用一种深恶痛绝的语气,总结了这种令人津津乐道的现象。毕竟,有不知多少枯燥无聊的午餐和聚会,都因以此衍生出各式各样段子的填充,才变成了一段欢愉时光。

  若某人天赋雄才,甚或可以建立不世之业,他“令人思索”的资质就会接踵而至,比如汉高祖刘邦路遇一蛇,斩之,一下子就杀了恰巧变成蛇的白帝之子,他更被证明是赤帝化身,“诸从者日益畏之”。

  可惜汉高祖虽雄才大略,毕竟还是过于流氓气,“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大诗人,也是骗子鬼柯勒律治说,“任何人的生平,无论它如何没意义,只要如实地记述出来都将是有益或引人入胜的”。

  但说来,没有意义的人生,比如你的我的,如实记述出来,当然只能是更加没有任何意义。然而柯勒律治的鬼话可不仅仅只有这么多。 在18、19世纪的英国,上流社会吸食鸦片并不罕见。正是据大诗人自己说,在鸦片的作用下,他才创作出了名垂青史的《忽必烈汗》。柯勒律治和德•昆西都曾坚定地声称:“借助于鸦片,一个崭新的经验世界将开放供人写作之用。”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读后感(八):文学批评中的批评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虽写过许多篇严肃小说的书评,往往都是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作品时代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经历入手,加以个人理解,总结出一篇书评,看似洋洋洒洒,实则漏洞百出,我这就属于“外行看热闹。”如何从外行跨入内行,看看文学中的“门道”,学习《文学理论》是个不错的选择。

  《文学理论》是由耶鲁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勒内·韦勒克以及奥斯丁·沃伦合著的,它是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书中对文学基本概念与问题的界定、梳理和探讨,对文学“内部研究”的强调,在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文学批评的批评”,它超越了传统文论从外部切人文学的理论思路,把研究的重心置于文学本身,不仅描述了分析个别艺术品的方法,而且探讨了文学类型、文学评价和文学史等问题。

  在外行人眼中,比如我这种理科生,通俗文学的意义就是讲述一段流畅的故事,严肃文学的意义就是作者通过故事来表达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世界的认知,阅读此书之前,这就是我极其狭隘的“文学理论观。”

“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传统的习惯把文艺学分成三个门类: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要求把历史的、现实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逻辑的研究结合起来。文学史重在对文学的历史研究;文学批评重在对文学的现实研究;文学理论则重在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从古往今来的文学现象中,找出文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揭示文学的不同形态的特点。”

  韦勒克以及沃伦从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三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他们对文学理论的理解,而书中最大的彩蛋便是,时不时会diss一下被大多数人喜欢的作家,比如弗兰茨·卡夫卡,亨利·詹姆斯等等。

  (一)文学的外部研究

  我常常看完一篇严肃小说后,首先会查询作者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这属于狭隘的外部研究,这样的研究方法永远不能解决分析和评价等文学批评等问题。

  书中提出的文学外部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传记、心理学、社会学、思想以及其它艺术。

  一部文学作品最明显的起因,就是它的创造者,即作者。因此,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来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传记有助于了解作者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思路,探索其作品的产生过程。

  艺术来源于生活,有时更高于生活。文学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实质上也是作者的心理有抽象化变为实体化的过程。“就艺术家而言,无论以什么为媒介,每一个印象都因他的艺术而成形,艺术家所积累的并非是不完全的经验。”

  研究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比如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老舍,经历了文革之后的王小波,生活在奥匈帝国统治下捷克小说家卡夫卡……只要细致的研究作者的生存环境以及时代背景,便很容易理解作者的创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

  人们时常把文学视为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比如扬·马特尔本人虽说不是教徒,但其笔下的人物传达多种宗教理念以及哲学思想。“包裹”一词与“思想”一词同样重要,克罗齐在探讨《浮士德》第二部分时,曾提到过“当诗歌在哲学意义上显得卓越时,也就是说比诗本身更卓越时,它就失掉了成为诗的资格,反倒应该把它看成低劣的东西,也就是缺少诗的东西。”

  文学与其它的艺术形式存在着合作关系,如诗歌与音乐,小说与电影等等,两者互相独立,也可以相辅相成。

  (二)文学的内部研究

  文学的内部也是文学的精髓所在,它像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山,将内行与外行横亘在山的两端。

  许多人喜欢研究文学的外部,韦勒克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例如,小说中讲述的事件是内容的部分,而把这些事件安排组织成为‘情节’的方式则是形式的部分。离开这种安排组织的方式,这些事件就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艺术效果。”

  1.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文学作品有多种存在方式,小说、杂文、戏剧、口头阐述等等,文学作品存在一种“结构的本质”,这种结构本质经历许多世纪仍旧不变。但这种“结构”是动态性的: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在通过读者、批评家以及其同时代的艺术家的头脑时发生变化。

  2.意象、隐喻、象征、神话

  意象、隐喻、象征、神话是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非常擅长用此类的写作手法,他在《春雪》中写道

“他想到海潮的后浪推前浪,想到时间长河的流逝,还想到自己终究也会变老……忽然他难过得几乎窒息。他从未渴望过得到老年的智慧。他总是想着如何才能在年轻时代就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至于痛苦。这样一种优雅的死,犹如把脱下的华丽的丝绸衣裳乱扔在桌上,不觉间滑落在黑暗的地板上一样。”

  黑暗象征着死亡,衣服象征着年龄,三岛由纪夫借主人公的意象,将抽象的事物比喻成具体的事物,他不仅仅是在暗示主人公的遭遇,也将自身的情感诉诸在了字里行间中,这也为他日后剖腹自杀埋下了伏笔。

  契科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暗示了男主人公的顽固不化,吐故纳新对于他来说比登天还难,契科夫借这个形象讽刺了沙皇的专制,人民在专制的荼毒下,失去了发动变革的能力。

  卡夫卡的《骑桶者》中家徒四壁的主人公,想去煤店老板那儿借点煤,它不是走着去,也不是拎着桶去的,他是骑着桶飞去的,卡夫卡借这个奇幻的故事宣泄了他的家园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下人与周遭环境的格格不入。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读后感(九):构建对文学的认识

  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文学批评的批评”,出版近半个世纪依然盛行,是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的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著作。这本《文学理论(新修订版)》以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四位译者的译稿为基础,以英文原版为依据,结合读者的反馈意见,对译稿重新加以修订。

  作为一个文学知识基础很弱的理科生,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其实是很困难的,速度慢,理解的程度还非常有限。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大师作品的经典魅力。作者博闻多识,对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书中对文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循序渐进,全面又中肯,引用例证信手拈来,总计不到270页的正文篇幅,内容量庞大。以下是个人对《文学理论(新修订版)》部分知识的读书笔记和浅薄理解。

(一)基础知识

  “虚构性”、“创造性”或“想象性”是文学的突出特征,尤其是“虚构性”,它是文学的核心性质。一部文学作品,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同时具有“甜美”和“有用”两方面的作用。这两种作用应该是交汇在一起的。文学能够带给人“高级的快感”,具有“审美严肃性”。

  文学研究包含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方面内容,这三方面又是互相作用、互相关联的。

  根据百度百科,

“文学理论是指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重在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等)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提高。”“文学史是研究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文学史重在对文学的历史研究;文学批评重在对文学的现实研究;文学理论则重在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

  作者把文学研究划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大部分。

(二)外部研究

  文学的外部研究主要包括文学与传记、心理学、社会、哲学思想、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作家的生平与其文学作品肯定是存在密切的联系的。作家的生活阅历、读过的书籍、社交等外界影响,对其艺术生命的生长会产生影响。作家从生活中汲取的素材,可能会体现在作品中。但文学作品毕竟是具备“虚构性”、“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不可以直接当做作者的实际生活经历补充到传记中去,需要加以甄别。毕竟,“与其说文学作品体现了一个作家的实际生活,不如说它体现作家的‘梦’”。

  创作过程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比如“灵感”就是一些无意识因素的代表,自觉运用技巧性的部分则是有意识的。作家的心理会影响他们对现实的感受,进而对创作过程产生影响,但这不是绝对的。

  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作家都是社会的一员,其审美评价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作家的社会立场、态度和意识形态可能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但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艺术创作不是现实的完全照搬,可以包含对现实的观察,也可以含有作者的愿望或者幻想成分。

  文学与思想的关系,书中说到:

“文学可以看作是思想史和哲学史的一种记录,因为文学史与人类的理智史是平行的,并反映了理智史。”

(三)内部研究

  两位作者很重视对文学的内部研究。书中强调,“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

  文学的内部研究内容,包括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谐音、节奏和格律,文体和文体学,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文学的类型,文学的评价和文学史等内容。

  1、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作者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讨论很有意思。

  毁掉一本书并不能毁掉书中承载的文学作品本身,文学作品在刊印形式之外依然是存在的。许多文学作品通过口头讲述进行传播,但即使不诵读的时候,作品也是存在的。如果说文学作品存在于读者的体验中,但读者没有体验作品的时候,也不能否认作品的存在。如果说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经验,当作品完成时,作者的创作经验就停止了,但作品仍然存在。

“艺术品似乎是一种独特的可以认识的对象,它有特别的本体论的地位。它既不是实在的(物理的,像一尊雕像那样),也不是精神的(心理上的,像愉快或痛苦的经验那样),也不是理想的(像一个三角形那样)。它是一套存在于主体间的理想观念的标准的体系。必须假设这套标准的体系:存在于集体的意识形态之中,随着它而变化,只有通过个人的心理经验方能理解,建立在其许多句子的声音结构的基础上。”

  2、叙述性小说的分析批评

  小说的分析批评通常把小说区分出三个构成部分,即情节、人物塑造和背景。这三个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决定。

  戏剧、故事和小说的叙述性结构传统上称为“情节”。情节中一般会包含冲突,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己之间的冲突。冲突具有“戏剧性”。在小说或者戏剧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各种冲突不断转化和升级,将故事推向高潮。

  塑造人物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给人物命名,一些带有深意的命名会让人物非常个性化,比如任我行。还可以为人物设置特定的举止习惯、姿态或者言论,比如有些人物会有标志性的“口头禅”或动作,楚香帅的摸鼻子动作、陆小凤的眉毛,都是标志性的。人物塑造可以使静态型的,也可以是动态型的或发展型的。“静态塑造”的人物一般会显得比较单一,缺少变化。“动态塑造”的人物则会更加丰富立体。

  背景即环境,可以营造某种情调和效果,让情节和人物塑造都处在特定效果之下。家庭内景与人物的关系更密切,可以是对人物的一种隐喻性表现。“一个男人的住所是他本人的延伸,描写了这个住所也就是描写了他。”背景可以是一个人意志的表现,自然背景可能会投射出一定的人物意志。背景也可以是某种庞大的决定力量,环境的或者社会的,个人无法掌控或者改变的强大力量。

  3、文学的评价

  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都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价值。

“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康德强调艺术的“无目的的目的性”(即不直接导向行动的目的),强调“纯粹美”比“依存美”或实用美具有审美上的优越性,强调审美经验者的无利害性(他必须不想要占有或消费或转向那引起知觉的感觉或意动)。”

  俄国形式主义制定了审美评价的标准——新奇和惊异。人们对过于熟悉的语言组合或者说陈词滥调已经无感。于是作者对语言进行了“变形”,“使语言奇异化”,一种是使熟悉的而语言奇异化,另一种是把奇异的语言通俗化。这种奇异化带来了新鲜感,带来新的感知。

  很多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学作品,给人的感觉常常是每读一次都会产生新的感想和收获。这通常是指的发现了新的层次上的意义。很多流传广泛的经典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和广泛的审美价值,能够在自己的结构中包含多种能够给予后来时代高度满足的东西。在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中:

“头脑简单的人可以看到情节,较有思想的人可以看到性格和性格冲突,文学知识较丰富的人可以看到词语的表达方式,对音乐较敏感的人可以看到节奏,那些具有更高的理解力和敏感性的听众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含义。”

  以上是阅读《文学理论(新修订版)》的读书笔记,可能很浅薄,可能有错误。这本书包含的知识太丰富,需要反复阅读、理解和体会,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更正错误、加深理解。

  2017.04.22雾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