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兵》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老兵》经典影评10篇

2022-04-05 03:32: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兵》经典影评10篇

  《老兵》是一部由何一铮执导,金士杰 / 陈强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兵》影评(一):当你老了——关于短片《老兵》

  关于剧情

  影片的整体色调是灰黑色的,时间流淌得非常缓慢。全片镜头极少切换,绝大多数是固定镜头,镜头就像藏于暗处,被动地记录着佝偻着背、老态龙钟的何卫国无聊的生活。加之基本寂静的周遭环境,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寥寥可数的人物对白,奠定了本片内敛压抑的感情基调。

  导演在五十分钟内设置了三个悬念,环环相连。

  “最近好不好啊?我挺好的,麻子走了,我去操办的,走得很体面。”

  二十来字解释了疑惑。

  老何:“打鬼子的日子最痛快,打完了后来就没意思了。”

  老何发怒,甩棋:“我不要钱!”

  至此,我没有理解这个发怒意欲何在?

  这个悬念在第三个悬念中才有揭示。老人沐浴后穿正装出门,別在胸前的军功章上透露了玄机。

  他是位国民党退伍老兵

  老人爬上山,喝完酒,下山,在《大刀进行曲》的伴奏下影片才“热闹”起来。老人激动地哼唱,往昔战友一幕幕略过......

  关于“当你老了”

  影片中给老友打电话说麻子死讯的那一节特别好的,没有家长里短,只在于确认你还活着,也告诉对方我也活着好,就是这种确认给彼此安全感。在我的印象中老人打电话或是问候都是郑重其事的,记忆中姥姥在最后的几年总是去村里常来往的老人家里转一圈,进门问“你干啥呢”,看对方还硬朗就寒暄两句,说“我也没事,就是来看看”然后离开,那几年不明白为什么走这么远就只说两三句就走了。现在看到此片,加上老人划掉电话本上电话的一幕,莫名的鼻头一酸,忽然懂了——在没老的时候,你很难体会老人之间的情谊;而当我们老了的时候,情谊肯定也需要被他人理解。其实,每个人都与自己有关,不是吗?

  关于主演金士杰的表演

  他是台湾国宝级话剧大师。我们熟悉他,因为《暗恋桃花源》里的江滨柳、《我可能不会爱你》里的白叔叔、《剩者为王》里的爸爸(他有一段七分多钟的长镜头一镜到底,功力十足).....

  他在35岁的时候饰演了60多岁的江滨柳,在64岁饰演了90多岁的何卫国,恋人惦念、战友深情,他都拿捏得极好。

  何卫国没有妻儿与狗相伴,佝偻着背、饱经风霜、声音沙哑,清贫、沉默、倔强、孤独同时也长情、也坚持。在没有多少台词和冲突的戏剧里,表演功力才能真真正正地浮出水面。

  导演名叫何一铮,我在他2008年的博客里找到这样一段话,足已解释金士杰的表演。

  本寻找金士杰话剧,偶得此片,有感,遂有更新。

  《老兵》影评(二):【老兵】爱国主义电影究竟应该怎么拍?

  几乎没有任何宣传,《老兵》的正片便悄悄登陆了几家视频网站。选在这个9月上映,自然是多了一层向抗战胜利70周年致敬的意味。然而,在这个举国同情的日子里,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却并非愉悦,而是一些酸楚,与反思。

  很多人之所以来观看这部电影,都是被海报上的那个老人所吸引。也许你是因为《绣春刀》、《痞子英雄2》等院线电影或是《我可能不会爱你》等偶像剧结识了金士杰,然而,他最重要的身份,还是台湾的舞台剧表演大师。被剧场人们亲切称为“金宝”的金士杰,在将近30年的戏剧生涯里导、演了无数佳作,包括我们熟知的《暗恋桃花源》,是真正的台湾戏剧的开创者与灵魂人物。他的表演能有多好?在我看来,那是一种境界:可以很松弛,收放自如、毫不刻意,真真正正进入到角色中的境界。

  电影时长五十分钟,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是对金士杰所饰演的国民党退休老兵的生活状态的展现,而后半部则反映了老兵酝酿着祭奠亡去的昔日战友的整个过程。这是一部“慢”的电影,大量空镜头与客观视角的使用让本片带有了较浓厚的纪录片色彩,而事实上,正是这种较慢的节奏,才能让坐在屏幕前的我们去体现这群被社会遗忘的老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于是,进入到全片的后半段,老兵换上皮鞋、军服,买了酒,缓缓地走向村中的山头。他买给了跟来的小姑娘一根棒棒糖,告诉她,“爷爷要去看看老朋友”。那一段在蓝天白云绿草下的攀爬让我想起了《飞屋环游记》开场那段动人的蒙太奇,他走了很久,终于抵达了山顶上刻着他们曾经荣光的石碑。在那一瞬间,曾经他们在战场拼杀的场景浮现在老兵眼前,这里导演巧妙地把过去与现在交融在一起。那些年轻的士兵从他身边快速跑过,与敌人做着殊死的搏斗,仿佛时代更迭般将全片的情绪被推上了巅峰。那首老人轻轻哼唱的《大刀进行曲》,或许就是对许许多多向他这样的老兵的心境的最好诠释吧。

  在全片最后,几十位老兵敬礼的相片映入眼帘时,我想每个观众都已经懂得了这些为我们打出了如今美好生活的老兵们的伟大与不易,明白应该去感恩,去铭记,有这些,说明这部电影成功了。说回之前的话题,爱国主义电影究竟应该怎么拍?我想,一味去呐喊我们应该如何如何,或是一味去煽情妄图赚取观众的眼泪,这并不可取。而对于当今市场上某些主旋律电影自以为加大制作就是震撼、刷到票房就是成功,更应为我们所不齿。几年前一部备受好评的《十月围城》,个人也十分喜欢。细想一下,其实片中所渗透的价值观同样也是爱国主义,但之所以它能打动如此多的观众,在于对于所要陈述的观念,它选择了让观众去理解,而非强行将其施予观众。另外,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并非许多主旋律电影中的高大全,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愿望、爱恨情仇,这样的人物做出的选择与举动,才会让观众有所体会与共鸣。《老兵》也是如此,它有煽情,然而煽情并非影片的主体,更多的时候,它只是在呈现,呈现一种真实。只要这种真实本身足够有力量,哪怕只是去呈现,就可以收获更好的效果。我想这,真的值得许多电影工作者去思考。

  在当今的内地电影市场娱乐化的大环境下,能拍出这样一部扎实的电影,加上金宝出神入化的表演,我衷心的希望,这部《老兵》能被更多人看到。他值得我们的赞美。

  《老兵》影评(三):我很庆幸我出生在还有抗日老兵的年代

  一开始我看到这个电影的时候有点莫名其妙,因为我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这个电影的宣传或者广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了起来。

  整部影片我一下子哭出来的一幕是,老人在看戏的时候尿失禁了,等回到家,一个人,一边看反法西斯70周年庆的相关新闻报道一边哭一边笑。心中很酸楚。

  我酸楚的角度是人们正在遗忘他们,遗忘带着鲜活的历史沉重感的他们。

  虽说历史书还在,先关的文献和资料都还在,但是那种抗日老兵身上活生生的沉重的历史鲜活感,可能在下一个十年,下一代的孩子们,都看不到了。

  其实但从理智的分析电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电影有点短,而且主题不是特别明确,故事发生的经过也有点简短处理了。

  但是剧情和金老师的演技完全的填补了这些不足之处。

  看到最后的时候,我想起了,多少抗日老兵为了抵抗侵华日兵,没有生儿育女,甚至有的老兵一生都没结婚,孤独一生。

  我还想起一个老兵说的话,那位老兵我不知道还健在否,他说的是,我害怕的不是时间的流逝,我害怕的是人们会忘记我们,忘记这段历史。

  当然不是说从历史书上忘记,而是忘记那种历史的沉重感。

  历史书谁不会看?但是看过建国那年的大阅兵的人都能看得出,当年的阅兵和今年的阅兵很不一样,当年的兵身上都带着杀气。

  我很庆幸我出生在还有抗日老兵的年代。

  《老兵》影评(四):革命先驱的精神永驻人间

  老兵作为一部向抗战老英雄们致敬的短片,虽然片长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却只通过金士杰一个主要演员的演绎就很好的表达出了影片的主题思想。

  片中金老师只有寥寥几句的台词,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是靠复杂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对一个抗战老兵的复杂心绪的展现,在这里不得不惊叹金老师的演技是如此的精湛和传神。而当他听闻当年的老战友一个一个离开人世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悲痛全通过他一个人孤独的哭泣中发泄了出来,而他能做的也仅是在痛苦中祭奠他们,但是他本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有时候会尿失禁,不过相对于自己的身体衰老带来的苦楚,远不如他内心的失落和孤寂。

  片中开篇有讽刺的一幕,游客们对于红色革命旧址的合影热情远胜于革命英雄们,而金老师所饰演的抗战老英雄也仅成了一个用金钱换来合影的道具而已。很多时候我们在正视历史的时候,还应该去思考历史,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记忆,更多的是一份对人生和国家情怀的感悟,而革命先驱们更是必须去关爱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曾经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是巨大的,理应得到全体社会的关爱。

  《老兵》影评(五):在坚守岁月中等来历史承认

  只是,像金一样坚守岁月中终于等来历史承认的战友,还剩几人?

  《老兵》影评(六):鲜花不败,老兵不死

  虽然说电影碍于时局和片幅,还没有做到完美。但是我依然选择力荐。我想这部电影,作为给年轻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比《百团大战》之流更高。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抗战纪念70周年最感动的作品,没有之一。

  先讲演员,严格来说,这部电影不算是演绎,更像生活。金世杰老师,作为国宝级的演员,在这一次,将演技发挥到淋漓尽致。一个人撑起了一部电影。表演方面已经不需要多说什么了。

  接着说说剧情。不想说太多剧透,只是提几处感动我的地方。第一处是卫国老人给战友操办完了丧礼,给另一个战友打电话。电话里说,麻子走了,我给他操办了一下,走的蛮体面。那一瞬间,我几乎眼泪就出来。可能是因为我爷爷也是老兵的缘故。我依然记得爷爷故去的时候,他的老战友来送他的情形。那位老爷子努力站直了身体,给爷爷的遗像鞠了一躬,然后说老伙计,你也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轮到我了。

  最后,当老人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战争岁月。身边一个个虚幻的战友擦身而过,冲向前方。是否也预示着历史的滚滚洪流,也开始翻开了新的篇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壮哉!老兵!

  《老兵》影评(七):良心电影

  《老兵》这部电影是我在豆瓣上评分很高的电影,也是这点吸引了我去看。。

  为什么说是良心电影。。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是在“消费历史”,也就是商业化。。可以认真观看这部影片,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并没有拉赞助,而且在微博等的公众平台上没有预热,没有想告诉所有人,影片要上映了。。而是默默的在视频网站上映。。这样的做法,我想也是何一铮导演想通过影片,诚意十足的对老兵致谢。。告诉我们年轻人“不忘历史!”。。

  我们也应在观看过后,去想想有多少向何卫国(金士杰饰)那样的老兵,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为了我们的和平,在战场上奋勇杀敌。。1937年的抗战,1945年的解放,离我们00后真的很远很远。。我们只不过在历史书上看到一些8年抗战期间的大事情,我们只是在“神剧”中看到一些家喻户晓的战士的故事。。至于很多的人,我们连名字都没有听过。。国家在9.3号给大家放假,在9月3号举行阅兵仪式;学校在每周的升旗仪式,反反复复的提到8年抗战,抗战胜利,雷锋精神……的话题,在学校广播中讲抗战题材的故事。。社会对我们不断灌输这个话题,就是让我们00后,永远的记住这一段历史。。就是我爱看日剧,我喜欢日本的风景、食物,我也会不会忘历史。。。。希望不单单因为影片带来的震撼所忽然的去帮助他们,而是一个对老兵长时间的关注。。更做不要一手拿着摄影机,一手拿着钱的事。。

  《老兵》影评(八):震撼不一定需要语言

  打开这部片子,静的出奇,色调也很冷,偶尔一两件红色出现在影片中显得格外扎眼。

  整部片子里的对话屈指可数,这位老兵的形象却深深刻在脑海中,感谢金老师。

  打电话是等待接通时的兴奋,紧张,在搓手,听到老朋友不在时的失望,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感觉自己体会到了。

  卫国打算去看老朋友,决心下定,眼神中是肯定和希望。早早起来洗澡换身整齐的衣服,别上勋章,出发,要去看老朋友了。

  金老师表演的真的很赞,每一步,每一个动作,激动的涕泗横流可以感染到每一个观众。这部影片没有炮火连天却依然震撼人心。

  不足的地方就是游客与老兵对话无果,看了纪录片导演是想要表达代沟,或许是我资历尚浅,对这点影片的理解并没有很到位,觉得可以再直白一点。

  时间不长,情怀足够

  《老兵》影评(九):纪念抗战中逝去的生命

  明天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反法西战争斯胜利七十周年的天安门大阅兵。

  很长时间没有写点东西,我想想该怎么表述。

  首先得从认知死亡开始说起,我想对死亡的认知,每个人都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加深刻。我记得小学某一年学校开展一个加强铁路安全意识的活动,先是带着小板凳听一个专家讲讲,然后去浏览一排排全是出了事故的的大照片。那些照片无不是些血肉横飞,惨不忍睹的画面。我当时小,觉得有些害怕,但是在小伙伴面前为了不失面子还故意装作镇定。其次是零五年我的老爷爷过世,迷茫的坐车回到老家后,站在门槛,望着空荡荡的炕头,在悲伤的哀乐之中这才发现和蔼可亲的老人再也见不到了,眼泪毫无预感的就流了下来。再一次就到了汶川大地震,那时已经普及了网络,看着那些被埋在废墟中的人,让人心碎。

  总之我在成长的过程逐渐明白并深刻:生命可贵。

  再说抗日战争,抗战最早的影像是黄河牌黑白电视机里的CCTV6,地道战和飞虎队。那个飞虎队可是童年的心之向往,骑着自行车手握王八盒子,汉奸和鬼子被打的屁滚尿流。之后在大彩电里看的,多数是八路,除了大概《亮剑》吧,于是和小伙伴玩角色扮演总是说我是八路,对方是鬼子说八个呀漏。到了初中,历史课本翻到那段时,心中每每像是燃烧了火焰。这里有个最关键的细节,有一面的描述,是国军的几次大的会战,包括李宗仁站在台儿庄车站那张经典,紧接着就是百团大战了。到了高中,正值判逆期,什么都想去质疑,同时也很无助不知道什么才是真假,但也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我开始逐渐了解,八路军叫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那么其他的军呢,他们在抗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之后便不断的看各种影像纪录片,到了现在,终于这些浅显的东西在心里有个论定,起码被自己所认可。

  历史造就了当年十万青年十万兵,无数英雄儿女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而历史也同样导致了今天的我们只记得去纪念一部分英雄。这就是我要表述的内容,我们记得狼牙山五壮士,也应该记得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我们宣扬百团大战,就应该宣扬凇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不论输赢,生命可贵,在抗战中牺牲的每一个生命便值得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肃然起敬。

  我想这也是历史前进和祖国发展的必然。最后,愿在抗战中长眠的英魂们能够安息,明天就是对你们的举国纪念。今天的中国,国力一天天强盛, 卧塌之侧再无他人酣睡。

  作于2015.8.15

  《老兵》影评(十):铭记,缅怀,珍惜

  这是一个80后导演何一铮执导的,由金士杰领衔主演的卫国住在红色旅游景点,而他作为旅游景点参观物之一,被用来合照而赚钱,但是从未被尊重过,他每天做大的乐趣就是在小卖部和老战友打电话,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电话本上人一个个再被划去,他也患有了老年痴呆症的前兆,这时他意识到了他应该为老战友们做些什么,他就把老战友的名字雕刻。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时时被遇到,失去的总是作为回忆,对此念念不忘,这是人的天性,我觉得这种生活老年人可以有,但是年轻人不要有,年轻人总不能一直沉溺于过去吧。

  其实,好多抗战题材的电影或者电视,为什么不去缅怀其它一些题材的电影呢?不过电影拍得效果不错,喜欢这种以浩瀚的视角去看里面的人物,这样觉得人的渺小与顽强,电影还是不错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