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9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一本由[美] 保罗·卡拉尼什著作,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一):日子很长,但年岁很短

  在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后,你会做什么?是嚎啕大哭,怪罪命运不公;还是默然接受等待不可知的死亡;或是完成自己最后的梦想,留些痕迹在这个世界。保罗36岁时面临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决定,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的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

  他在患病后留给这个世界的,一是可爱女儿卡迪,二就是这本书。我一直在想,一个人心理强大成什么样子才能云淡风轻的把这些经历都写下来,不停的回首,也就是在这些回首中,他认清了生命意义

  我很害怕看这样直面生死的书,剖析生与死的意义,大多数时间我们没有闲暇去想这样的问题。可能因为我还没有看清这个世界的美好,就要读懂这个世界无奈实在残忍。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心情大多数时是并不沉重的,可能因为保罗有意无意的把最让人们接受的那一面融入了他的文字中,把阴暗的一面留给了自己无数个痛苦的夜晚……在读到她妻子写的后记时,描写保罗曾经受的苦痛折磨,我才觉得有了一点烟火气,这才是他的境遇,而他的文字中流露的,却是云淡风轻与坚定

  弃文从医。我很容易想起中国伟大文学家革命家鲁迅,他们正好相反。许是时代不同,境遇不同,但我觉得文与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就像医可以治愈人的身体,而文可以治愈人的心灵。鲁迅迫切的想改变国人的旧思想,所以他选择了文;而保罗想探清生命的真谛,所以他选择了医。而在保罗患病之后,他又选择用最初的文,写下这些文字,我很庆幸他这样选择,实在是治愈了我的内心

  这本书上半部“当我身体强健时”写了他早年的一些经历,从他的生平就能看出他一直是对自己的生活规划的很完整的人,在他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时,命运就给他开了这个玩笑。他虽没有有意透露,不过我在他的文字中还是能感受到他的不甘与无奈,和众多患病者一样,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会脆弱彷徨,但最终他的心愿,我想在那句“我准备好了”之后,就已经实现了。

  “日子很长,但年岁很短。”这是保罗在书里提到他们住院部流行一句话。却触动了我的心灵,医院这个地方,医生这个职业,都悄悄在我的心目中,变得更神圣了些。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二):内心毫无波动顺便吐吐槽

  花了一天看完了,内心毫无波动。大概作者理性了,理性到平淡如水。只是在戛然而止的结尾处,想到作者的命运,让人有些唏嘘。倒是后记里妻子的叙述有点真情流露的感动。不过本书一开始的两遍那么长的序言挺倒胃口的,商业吹的成分太重。

  然后就是想吐个槽。实在不能理解,都癌症晚期了为什么还非要搞出个孩子来。正好WB前阵子沸沸扬扬新闻,说丈夫查出肝癌,妻子立马打掉了腹中五个月的孩子。带入自己的话,我支持这个当机立断的妻子,为自己将来也为孩子一辈子考虑,做的没错。但是这本书上,作者都已经查出癌症了,还要靠人工授精手段搞出个孩子来,我就想不通了。而且作者本人是这么说的,担心自己故去之后妻子悲伤寂寞。EXM?!好吧好吧,只是吐槽而已。既然她的妻子愿意,生孩子这件事,别人也没有资格说什么。

  还有个槽点,作者回忆儿时,举家从大城市搬到乡下,他说他不明白父亲是如何说服母亲的。这,我翻翻书就明白的事儿,作者是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母亲,印度教;父亲,基督教。他俩结合,母亲就相当于众叛亲离了。再跟着父亲远赴美国做了十几年家庭主妇。再怎么强调父母真爱,在我看来也不是平等的爱。搬家这样的大事,父亲都不用跟母亲商量的吧。

  看完书我觉得我重点错的技能真是无处不在,而且戾气很重。带着女权的视角观察,很多书都无法心平气和的好好看了。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三):生命的意义

  我把它单纯的看做一个人在面对死亡到接受死亡的心路历程 死亡不会选择你的职业 人种和性别 它到来是随机的 抽到谁 谁就要上 在面对死亡时 我们的感受才是生命的意义

  全文 跃然纸上的是温馨小事 是都会发生在你我身上的事 但当死亡逼近时 感受到的每一件事都会非常深刻

  人们忙着追逐欲望时 一片落叶 一朵白云 孩子的微笑 爱人的亲吻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但当生命的时长被确定具体数字时 人们的选择就轻松许多了 不会再去思考下个人生目标 而转为下午的一段时光 不会去回想遗憾事情错过的人 而是与身边人相依 一同欢笑 当生命进入倒计时时 人们才懂得生命的意义 才知道珍惜生命

  我想作者就是在传递一条信息 未来遥远了 珍惜当下 爱护身体 当无法挽救生命时 谈意义又有何用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四):医学生、医生、病人——关于生死我们在谈什么

  保罗·卡拉尼什,一位优秀神经外科医生,生前取得过令人羡慕成绩: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但是所有这一切在2013年即将到达人生巅峰的时候戛然而止,保罗被确诊终末期肺癌。2年后,与世长辞

  在患病到离世期间,保罗笔耕不断,为世界留下了“未完成”作品《当呼吸化为空气》。他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人性

  作为一个医学生,我在阅读过程收获了很多的共鸣大二学习系统解剖学,还有作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课头面部解剖学。为了更好的认识人体与器官结构,这两门课都是有其对应的实习课程的。因此,阅读关于解剖实习课的篇章时,我对作者所讲述的一切都深有同感——“就算之前做了很多准备,你仍然会有种出其不意感觉,羞愧与兴奋并存。尸体解剖是医学生的重大仪式,但也侵犯了圣洁神明,令人刹那间百感交集:嫌恶、愉悦恶心沮丧敬畏然而时日长久之后,这不过是枯燥沉闷课堂练习。”我们在头解课上才开始进行真正的实践操作——用解剖针描绘将要下刀的皮肤手术刀顺着压迹割开皮肤表层,弯头镊和手术刀相互配合,从切口处慢慢剥离表层皮肤、钝性分离避免损伤头面部精密的神经、肌肉血管。剥离皮瓣,这只是第一节课的内容知识深入,伴随着大体老师身体组织的深入。曾经担心过下不去手、闻到福尔马林的味道就恶心、夜里做噩梦、甚至担心晕倒在手术台边,当我第几次站在那里,手握工具的时候,那些担心全都变成过眼云烟

  “医学院的培训非常残酷无情完全是着眼于未来的,一直都给人未知满足。”在中国,如果今后想要从事医学事业,就要至少接受医学院的八年教育,进入医院后,又要经历职业规范化培训。成为一名医生,职业生涯也是相当漫长的攀登之路。各种各样考核、各种各样的病人、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都是一关又一关的挑战。通过挑战,就能够离真正的医学更进一步,能够有更加宽广视野。医学院,只是开端罢了。所谓着眼于未来,也就是如此了吧。

  对待将死之人,我们有时会说“想吃点啥就吃点啥”,人们在时日无多的时候都会想尽量多地体会生之满足。这是最肤浅生理满足。有的人希望在离开世界之前环球旅行,体验从没体验过的生活没有遗憾离去,这是更高层次的心灵满足。有些人或许执着于尚未完成的自我实现。《蝴蝶与潜水钟》的作者,ELLE杂志主编,闭锁症候群的患者,用数以千万次的眨眼千辛万苦写就一本小书,是为了留住一份尊严,一抹永恒光辉。在自然辩证法课堂的要求下我看了电影《雨中的请求》,一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大魔术全身瘫痪后通过出书、开设电台方式输出正能量。而保罗,也许拥有站在金字塔尖的灵魂吧:他是如此伟大。这份伟大不仅体现在他能在少时就看准自己的理想并贯穿一生,还体现在这份理想自身的性质是关乎全人类的。这使得他的生、他的死,都不仅关乎个人,不仅关乎他的亲朋好友,而是关乎整个医学界,甚至与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关。保罗置自身病痛于不顾,救死扶伤的时候,大概是一个少有战事的和平年代最能够体现英雄主义时刻吧。无怪乎他的妻子叫他圣骑士。或许,医者是最接近圣者的职业了。

  保罗在患病期间,既是医生,也是病人。作为医生的保罗的感悟,和病人共度的时刻,有代价也有回报。代价是感受病人的切肤之痛,即使对某一位病人的痛苦感受没有他本人强烈,但“背负起别人的十字架,你总有时候会被重负压垮”;回报便是强烈的使命感和神圣感,还有病人的喜悦感染。这份喜悦,很难说是医生还是病人感受到的更多。作为病人的保罗的感悟,他见识过很多的死亡,但自己的死亡即将来临的时候,还是感到无比的陌生。保罗说“我一点也认不出面前这位死神……如今自己站在这个十字路口,我本应该看到和跟随先逝者密集脚印,然而眼前却是一片白色沙漠,空空荡荡,艰难残酷荒无人烟,闪着刺眼的光。仿佛一场暴风雨过境,抹去了所有熟悉的痕迹。”是啊,即使历史上有多少位因肺癌去世的病人,你也不能期待下一位病人的生存轨迹,存活时长和他们有所重合。每一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每个人的死亡,只有自己能去拥抱

  这是我们反思医者使命的时刻。

  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人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希波克拉底宣言如是说。医者的职责治疗疾病,减轻痛苦。作为一名医生,同理心是不可或缺的。用一名垂危病人看待他自己的死亡的方式看待病人的死亡,才会真正明白自己需要做的是什么。作为病人的保罗所意识到的,姑息医学的选修课也曾告诉过我:那就是临终病患最需要医生指引他人生最后一段路途如何走好,即少痛苦,有尊严地完成这个必经的历程。这样的伴随能够带来的除了身心平静,或许还有社会观念对于死亡看法的改观。

  读罢此书,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生存还是死亡,而是到底怎样的人生才值得一活。在保罗所在的神经外科领域,这样的问题关乎许多抉择:你愿意用失去说话的能力,来交换多几个月的生命,默默无声地渡过余生吗(也许你要替自己的母亲做这个决定)?你愿意冒着失去视力危险,来排除致命脑出血的哪怕一点点可能吗?你愿意右手丧失活动能力,来停止抽搐吗?你到底要让孩子的神经承受多少痛苦,才会更愿意选择死亡呢?因为脑部控制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经历,任何神经上的问题都迫使病人和家属去思考:到底是什么,才赋予生命以意义,从而值得一活?对我们没有性命之虞的健康人来说也是如此。医学生誓言中有一句话: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对保罗来说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对我来说呢?或许也应该如是。

  2017-7-9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五):那些划过皮肤的文字

  在我的阅读里,有一些特别的体验,来自那些弃医从文的作家们,如鲁迅、余华、渡边淳一、契诃夫、毛姆等。学医的经验,行医的阅历,都极深地影响到他们的写作

  鲁迅自不必说了。余华年少时“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手握钢钳,每天拨牙长达八小时”,五年里看尽了口腔里的“风景”,希望写作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余华的父母也都是医生,他在小说里写起这类场景来自然得心应手。我还记得初读《现实一种》时,关于解剖的那几段描写,细致入微得让我心里发毛。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失去了皮肤的包围,那些金黄的脂肪便松散开来。首先是像棉花一样微微鼓起,接着开始流动了,像是泥浆一样四散开去……女医生抱着山岗的皮肤走到乒乓桌的一角,将皮一张一张摊开刮了起来,她用尸体解剖刀像是刷衣服似的刮着皮肤上的脂肪组织,发出的声音如同车轮陷在沙子无可奈何的叫唤。”

  毛姆学医的时间也是五年,他早期的作品《兰贝斯的丽莎》里,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伦敦贫民窟的众生相,这些就来自他做助产士的经历。小说结尾用凝练生动的笔触,写到死神来临时的沉寂,读来如临其境,而且像极了鲁迅小说里的场景。当然这跟余亢咏先生精妙的译文也有很大关系

  读鲁迅、毛姆和契诃夫的小说,都有一种文字划过皮肤的锋利感,用周作人的话来说,会有一种“掐臂至见血”的切实的疼痛

  渡边的小说以性爱描写闻名,其实他最初是写医学小说出名的,《无影灯》更是被称为“死亡美学”的经典之作。渡边读完博士后留校,做了整形外科部的讲师,并在当地行医。因为职业上遇到的一些问题,也由于个人兴趣,他最终选择了文学。对于这两者的区别,他也曾有过一番比较,并且说:

  “我在医院里目睹的死亡并不浪漫,从死的那一刻起,人的肉体开始腐化,一切荡然无存。正因为生命的终点如此残忍,人们才会在有生之年积聚所有能量,不顾一切,疯狂地去爱。”

  我的医生作者阅读名单里,今年又新增了两位,且都是印度裔的美国人。其一是阿图•葛文德,代表作是《最好的告别》(英文书名Being Mortal,直译过来是《终有一死》)。这本书写的不只是生死问题,还关乎一个人如何有尊严地老去,国家与社会如何面对老龄化问题等。作者本人既是哈佛医学院教授和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还是《纽约客》的专栏作者,是一个可以靠写作吃饭,却偏要做医生的人。

  另一位作者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比阿图•葛文德还要学霸。他不仅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还在剑桥大学获得了医药哲学硕士学位,然后在耶鲁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行医时还获得过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

  保罗35岁被确诊为肺癌,开始在用文字记录自己作为医生和病患双重身份的感想。遗憾的是,两年后他告别了人世。2016年1月,他的遗作When Breath Becomes Air出版,迅速登上了亚马逊总榜第一位。他对于死亡的思考,皆来自切身感受,笔下的文字,既深邃又自然,且不乏诙谐,丝毫不亚于那些以哲学随笔见长的文学家。连给他写序的人,都赞叹他的文笔好到足以与专业作家比肩。

  保罗用简练、庸常又充满哲理的两句话,概括了他对死亡的看法:“面对死亡时,科学知识只能提供一盎司的确定性:是的,你会死。可是,总有人想要满满一磅的确定性,而这却无法实现。”这让我想起学医出身的冯唐写给西医祖师爷希波克拉底的信里的一段话:

  “学了一阵儿医之后, 我基本明白了,医学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科学,医学从来就应该是:To cure, sometimes. To alleviate, mor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

  死神的到来,提醒保罗还有哪些未完成的“人生清单”,也唤醒了保罗的许多阅读记忆。他在书里提到了不少自己喜爱的作家和作品。对他来说,谈论文学也是正经事儿,因为他一直就在热爱和钻研文学。保罗在书里写到,他曾读过塞缪尔•贝克特的一句话:“我将死去,但仍将前行。”这句话让他获得顿悟。

  (2016年4月19日)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六):向死而生的执着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这是一本没有完成的书

  突兀的间白何尝不是对这场关于生命的探讨的另一种诠解?

  他的遭遇令人悲伤,但他却并非悲剧

  在面对死亡的压迫之时,他没有故作坚强,也没有颓靡自哀,他只是将他对生命的思考,理性、清晰地向我们娓娓道来

  他,向死而生

  我的言语也许苍白、空洞,以至于难以形容出他的文字给予我的震撼与感动

  所以究竟是什么,赐予生命意义,而值得一活?

  忠于自己,忠于追求 ——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即使我是一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我们没法卸下死亡的沉重,但我们可以学会以不同方式活着。

  我们无法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们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

  生命的意义包罗万象,所以我们为何存在?

  为了桥接过去与未来,为了联系生存与死亡。

  麦家口中的第三种人除了性命、生命之外还有第三种命,那便是使命。

  肩负使命的人,无畏前方、无惧将来。

  "I cannot go on "

  "I will go on "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七):且以欢乐度余生

  这本书有个特点,他的序言占书中很大篇幅,本身就是一个励志故事,我感觉没有必要加入这么多人的客观因素。对于这样一位死于癌症的外科医生,也是个作家的中年人来说,这些故事本身就是难以接受的,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了解了他故事的人。死于病痛的人每天都在增加,而大部分人都是在恐惧之中度过最后的时光。癌症与其他疾病不同,它是一个倒计时,让患者知道自己的时间所剩无几,通过病痛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时间也会加速缩短。

  我一直不相信能够有人真正准备好面对死亡,包括那些自杀的人。保罗让我想起了乔布斯,在人生的巅峰时刻,得知自己得了无法挽救的病,这完全能够把一个人彻底打垮。当他真正得知自己所剩时日不多的时候,他开始静下心来思考生活了。一个人在这种时候,要么选择放弃,要么选择用有限的时间做一些值得的事。保罗在去世前留下的这部作品,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有价值的,因为它是能够留给后人的真正遗产。他在叙述得知患病,和如何面对并接受这一切的时候,语言十分平和,就仿佛写小说一样,只不过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是他自己。

  可以看出,他在刚刚看到CT片子,并接受检查的那一段时间,他也是和常人一样不知所措。然而这时与他同样担心的就是他的家人,我感觉,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之一就是亲人。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亲人难过,尤其是为了自己难过,保罗为了不让家人难过,选择了隐瞒这一切。这是一个真正勇敢的男人能够为亲人做的最后一件事了,这种痛苦不需要别人帮他来分担,这种人值得被所有人尊敬,尤其是那些遇到一些小困难就不停抱怨的人。在与车站保安的对话中,我看到了保罗对于生活的态度,他当时还没被确诊是得了癌症,但是几乎没差了。在保安跟他说不能躺在长椅上的时候,他真想说自己得了癌症,要死了,可是他当时想的很多,没说出口。也许他考虑到:万一我没得呢?又或者是不想说不吉利的话?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无到有,呼出去的气很快就会变成空气,人的一生只不过比这个转变过程要长久许多。其实这也是很无奈的一件事,乔布斯与保罗相比,活得算是久的了。36岁前换上癌症的几率堪比中彩票了,保罗在最后写道: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他不去考虑那么多,把自己的回忆翻出来,记下来。既然时间不多了,何不把欢乐充满这些时间,这样也就心满意足了。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八):远离所谓的物质追求,远离自我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直达生命的核心

  断断续续一周的时间,在上下班的地铁上,今天终于看完了《当呼吸化为空气》。合上书的一刻,心想,能出版这样一本书真是太好了。它很重要,它是勇者的书。

  在封底的腰封上,印有保罗·卡拉尼什的话:

  “我选择医疗事业,部分原因是想追寻死神:抓住他,掀开他神秘的斗篷,与他坚定地四目相对……我以为,在生与死的空间中,我一定能找到一个舞台,不仅能凭怜悯和同情来采取行动,自身还能得到升华,尽可能远离所谓的物质追求,远离自我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直达生命的核心,直面生死的抉择与挣扎……在那里,一定能找到某种超然卓越的存在吧?”

  打下来这些字,让我浑身颤栗。事实上,在阅读全书的时候,那些哲思的、内省的字字句句,并没有使我情绪激动或在思想上有激烈回应,而是慢慢回味他的所思所想。只在读到后记中,保罗的妻子露西回顾保罗在离世前的所作所为——当我以一种第三人称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濒死之人的文字时,内心才泛起极深的暗涌和颤栗。露西笔下她与保罗的爱情,让我动容;离别的苦情,让我心碎。但本书的立意远高于人世间的种种感情,而是真实故事的主人公保罗对生死的思考。在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普世文化里,才更显人之所以为人的尊贵和骄傲。

  向死而生。但是多少人能做到呢?很多时候,都是在麻麻木木中度过吧?曾经,时间对保罗来说就像一条长河,他要和时间赛跑,要争取利用好每分每秒。直到癌症确诊,时间对他来说才更像一个空间,因为所剩的时间就那么多,要跟谁在一起做什么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从这点上看,我觉得保罗是幸福的。至少当他死去,他的一生过得比大部分人都精彩。

  即便一个人经历过至亲至爱的死亡,这种由死亡带来的震慑感和疏离感,有时并不能警醒活着的人去珍惜。我在少年时代,经历了最亲爱的爷爷的离世。至今想起来,死亡带给我的困惑感仍是那么强,像一团谜云漂浮在我尚且年少的生命之路上。爷爷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后就迅速消瘦下去。我当时念寄宿学校,每个周六坐长途车去乡下看望他,直到后来我渐渐认不出他的模样。当你亲眼看到某种巨大的力量和命运,如果有命运这一说的话,一点一点地抽走了你最熟悉的亲人的生命。那种震慑感、无力感和困惑感,或许会一直伴随你左右。还记得幼小时被爷爷紧牵着手的触觉;还记得暑假回乡下,早晨五点钟爷爷轻敲我窗门,带我去海边玩耍,停留在窗户上的轻叩声;音容笑貌,种种记忆……死亡会让人不明白。都是过去时,只是有些发生在更遥远的过去,即便你的记忆如昨,但死亡——就像新文件和原文件名称相同时,新文件会覆盖原文件。还记得爷爷去世后有一段时间,我每天在操场跑步,从胸腔喊出不明所以的声音,放学后的操场通常只有我一个人。我知道,那是一种不明白。到现在,我仍然不强求自己去明白、懂得。只是一直清楚,如果死亡是一个空茫的大洞,我还在洞边观察,隐忍地思念逝去的被大洞吸走的至亲至爱,但却并不懂得生命的意义,藏在暗处,似乎麻木而安全。

  “远离所谓的物质追求,远离自我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直达生命的核心”,这是多么勇敢的追求啊。

  我想本书的文字值得人们反复读,反复回思。它是一个人的生命之书,映照的却是你我捉襟见肘的生命态度。谢谢你,Paul Kalanithi。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九):一点点感想

  暑假旅游,四岁的儿子在泳池里玩耍,我在旁边一时疏忽,儿子从救生圈里掉了出来,溺水了几秒钟,虽然后来没什么大事,回头想想真是非常后怕。

  无常和死亡,有时看似很远,其实可能很近。

  活到今天,我真的很少有考虑哪天是自己生命的终点。总觉得自己的时间应该还很多。直到看到保罗的故事。生命也许有时开阔到像《回归之路》里的麦克一样绝处逢生,充满了奇迹,更多时候也许是像保罗所面对的那样,残酷而决绝。没有人能预测自己未来的人生。 如果我是保罗,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我会过成什么样子?如果知道自己生命剩下的确切长度,又将如何自处? 虽然没有答案,因为这本书的机缘,我会开始思考,我该怎么更好地爱自己的身体,更好地和它相处,怎么来和自己的身体做更好地告别。正视生,正视死。就像高更在谈到梵高的死时说,“死亡或许悲哀,但我并不那么忧伤,我知道死亡会来。”

  也许比正视生死更重的是,在有限的岁月里,怎么更好的修炼自己,生命的长度终有限,可却有无限的宽度等着每个人去拓展。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十):当呼吸化为空气 当死亡变为绝望

  当呼吸化为空气

  当死亡变为绝望

  不可能通过这本书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不可能因此拥有了不可战胜的正能量。是的,绝不可能。

  这本书第一步给我们展示的正是亲手对迷信的毁灭。这个里面充满着让我们向往的迷信元素,包括有这样的词语:美国,医生,天才医生,顶尖的治疗医生。在这样的迷信里,甚至会给人以一种错觉,人类即使还没有能战胜死亡,但在高科技面前,死亡差不多已经是被治愈了,只要你站在那个国家里。

  死亡的恐惧来自于什么,可能除了对自身死亡的恐惧之外,还是有着来自于这个世界的提醒,某个你所熟悉的人消失了,这个消失的人已经不知恐惧,但你却把恐惧加到了自己的身上,并且又一次地得到了强化与证明。你站在为他们感到恐惧的角度,看上去是有某种天然的资格,其实不过是在未来这资格也会一样随风而去。

  在漫长的死亡里,一切都是套路,都是要经历“否认——愤怒——计价还价——消沉——接受”,或者因为他是医生,而反着来了一遍。即使是熟知这个老生常谈套路的医生,也依然不会因为熟知而跳离这个陷阱。

  一切都是套路,先是有肿瘤缩小的消息,看着大好前程又一次铺开,然后再是当头一棒。

  一切都是套路,说的正是世界的无情。人类是唯一能够记录世界的,是唯一想要规划世界的,也是唯一对死亡提前恐惧。但世界似乎不需要这些。世界原本就没有无情之说。

  不索要得过分,也不浪费时光,如若你一边在为他刚生下来的婴儿感到欢欣,一边又在为他来日不多而伤感,那就是过分索要了,那就是在浪费了。医生最后的时光是放弃之下的安详与获得爱,这于他已经是幸福,这也是经过了他所争取的,这样的幸福有如生命里其他的幸福一样,比如小时获得了一块糖那样,理应被放在了一样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感到特殊或悲伤。

  还要来说一说宗教。书里提了一些。有让你感到这世界有如幻影的宗教,也有让你感受到有爱垂怜的宗教,是不是越坚信者就越会远离恐惧,深感幸福。而那些不信的人呢,是要赞赏他们的勇敢吗,还是说已经不让他们相信了,却又忘了给他们上一堂拒绝恐惧的课?或者说,就连宣讲的主人们到时自己也会恐惧绝望的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