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茶墨相(精装水墨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茶墨相(精装水墨版)的读后感10篇

2018-05-01 20: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茶墨相(精装水墨版)的读后感10篇

  《茶墨相(精装水墨版)》是一本由车前子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墨相(精装水墨版)》读后感(一):江南风景有声有色有味

  有一次,董桥接受访谈,他说:“语言是有音乐感的”,如果句子很密的话,可以把它拆短拆碎,语句就有了节奏。近日,看到车前子的随笔集,这一套丛书共四本,《味言道》、《茶墨香》、《苏州慢》、《懒糊窗》,标题便叮铃上口,一行行、一页页、一本本,就这么读下来,大半如箫笛清响、古筝弦颤,偶尔似琵琶破音,扫荡胸中不平气压。恍然想起董桥的那番话,款曲互通感悟佳妙,好的随笔作者,语言都自带音乐特效。

  譬如,叠音词之修辞妙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用“田田”、“亭亭”、“脉脉”等词,营造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我们来看车前子的。“茶是绿茶,如果橄榄下在碧螺春茶里,滋味更好,盈盈,隐隐,气息影青。”相似的音节带出了旋律之美。再读另外的句子。“天上有老鹰飞过,一点黑,一点黑,一点黑,推近了,又拉远,天井一如照相机镜头。”“有一年春天我正吃着馄饨,一朵紫盈盈的泡桐花大概闻到香气,也来凑热闹,‘噗’地掉进馄饨碗,泡汤了。”诗人车前子、画家车前子,作家车前子,多重身份捏揉一体,日久浸染着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写出来的随笔,果然是好的,好到无法形容了,眼睛舍不得移开,又细细地溜上几遍,声带自动切换回放,几句话来去滚动,那么美,那么生动,金句纷披,散落在书的各处,散落在舌尖心上,二月泥土里钻出的初草,毛茸茸搔到我的痒了。

  我家也在江南,时遇初夏,河塘里的菱角藤勾连牵蔓,紫红色的茎,浅紫、粉白、嫩黄的小花,随手捞起一簇,就捎带起许多躲在水下的、错综须蔓的长根,蔓上挂着大大小小的菱,深深浅浅的红。我只能做这样粗糙描述,比不得车前子的空灵诗意。他说水菱角的红,“像新开的羊毫毛笔饱蘸胭脂宣纸上一笔湮出,也像少女留在餐巾纸边的唇影”,但又都不像,那就是“一只流淌着水红色的菱角”。如此写法,不光是菱角令人意动,连水红颜色活泼泼。水菱角生吃最好,“一股无来由的清气破天荒而来”。这声这色这味,念忆犹远犹近,不管走了多少路,江南风景仍在眼前。

  吃情往事人间烟火,都以一种市井闲谈且不庸俗姿态,絮絮地道来。橘红糕海棠糕脂油糕黄松糕桂花白糖条糕薄荷糕蜂糕糖年糕水磨年糕扁豆糕,一口气数出一连串吃货就是这么神奇!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他也爱吃江南糕点,这个硬朗的人吃着甜食想必会是一脸放松惬意的眯眯笑吧;记得我小时候也最爱吃橘红糕,那一小团乳白里透出一点点红,视觉就让人垂涎,如今商场里虽然还有的卖,味道似乎差了许多。车前子的饮食文字,很是勾人食欲,也很能勾人怀想。鸡头米、酒酿圆、糖桂花、杨梅酒……嗯,还有包糖的玻璃纸,那时候几乎没有零食,一块糖舍不得吃,舔几口就包起来,多么古早又亲切故事

  以一只吃货的品位,我最喜欢《味言道》。其次是《茶墨香》。谢灵运点评魏晋文章天下文才共一石,曹植可分得八斗,他占一斗。这话自然是托大了的。数风流人物,我们还看今朝。名编剧邹静之说:“金农一分,周作人三钱。评弹祁调半分,言菊朋两瓣,玉华台淮扬菜厨子顾三哥四分,古董败子何先生二两,白石一块,八大一方,约等于车前子。”话虽高捧,却也让人服气。《茶墨相》最能体现车前子的文人综合素质,品茶、说墨、弹琴、吟诗、作曲、刻章、藏古……一个大玩家,玩出了好学问

  车前子生于苏州。苏州这方水土,很能养人,尤其养“闲人”。我说车前子是“玩家”,是“闲人”,都非贬义。还是让车前子自己来说道说道吧:“闲”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凡事要往从容里做,要笃定和写意,“闲”给了苏州独特风度,苏州城市虽小,苏州人却活得从容。“小巷小巷小,巷小巷小巷”,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奈何天,苏州的小街小巷藏着多少故事呢?苏州美,最美在园林。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在车前子浅淡的叙述里,仿佛一脚踏进了数百年前,踏进了苏州园林的花样年华。到了现在,“苏州是我的故乡,而已而已,而已吧。要说不爱,有点困难;要说爱,也不那么容易。”三个“而已”,低回叹息,苏州终究老了,生出了一些暮气,游子一顾三盼,舍不得的羁恋。

  一套四本,均配有车前子亲绘的水墨画。读读文字,品品书画。装帧雅静,色相极佳。冲淡是底蕴,是江南水墨洇染的余韵。《苏州慢》偶现火气,噪音批责,这苛求,是爱到深处的怨艾。读《懒糊窗》,又是另一番观感。点评西洋画家、塞尚、梵高、马蒂斯,颇见艺术评论功力,最大的特点在于诗才的尽情挥发,思绪飘渺意识流动,只可意会难得言传。似乎不仅有江南烟霭,且沐浴欧风西雨,显露先锋意识流的些微特征。车前子从苏州的小巷里走出来,从江南的山水里走出来,走向了更广阔的、更深邃天地

  《茶墨相(精装水墨版)》读后感(二):文人合一 ——读《茶墨相》

  文/岸晓风

  文人合一。读着《茶墨相》这本书,脑中不由的冒出了这个词。乍一听,这不是个通顺的词,尤其是在现代语法里,因为文人是一个词,但是放在古汉语的语境里,则又能说得通了,文人合一,就是文、人达到灵魂一致,达到高度统一。有人说,文如其人,文从字顺,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但是这都不足以形容这本书,倒是文人合一可以勉强的概括。

  这本书的作者叫车前子,是一位苏州籍著名作家士,被誉为“当代丰子恺”,一方面,他是新时期横跨三代诗歌代表诗人,同时又是二十一世纪文人画的代表性画家,可以说,在文学和书画方面的融会贯通和不俗造诣,使得作者的文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正如作者所说,“诗人作品中的自我,仅仅是一件艺术品”。在《茶墨相》中,作者通过73篇文字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文人墨客的精致世界,这既可以称的上是一个港湾,一个灵魂栖居之地,一段美丽清爽回忆……

  比如作者写“泡茶”,作者一向是用绝好的茶具泡最普通的茶,用最一般的茶杯名贵的茶,这是一种文人的搞怪。说碧螺春是“青梅竹马”,因为碧螺春就要“淡”,它用它的淡,固执地给喝茶者留下印象。而许多年后,花前月下波澜不兴,我们又会回忆起碧螺春来,觉得这淡,如此典雅,哦,原来碧螺春一生修养,就修养这淡。平淡的叙述中,通过几句话的勾勒,既反映了碧螺春的特点,也点透了我们的人生

  文人除了茶,还离不开“墨”,这就说到了书法。作者对书画也是很有研究的。比如他说褚遂良的字,他的一横,“向流动的水”,他的字形,“晃动着薄如蝉翼的晨光”。又说王羲之的书法,“杂帖最好,有情,情在日常中”。而《兰亭序》,反而不是那么可爱了。

  当然,对于作者同样拿手的画,书中同样也是不吝笔墨,作者说中国书画,一半人力,一半天工。纸上烟云,在他看来,就是时间之水的叹息。作者说起徐渭,“他的书画是韭菜洋葱”,喜欢的,会上瘾,不喜欢的就很难喜欢上。作者最爱于八大山人的花鸟画,说“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精神性作品,把你往里拉,拉拉推推,推推拉拉,上下左右,左右上下,他元气淋漓,我们大汗淋漓淋漓尽致之后,上下通坦,左右通明”。

  品读这本书,我们发现,车前子先生也可能是文人墨客的一剂草药吧,标本兼治,还没有副作用

  (转载请联系:anxiaofeng998@126.com)

  《茶墨相(精装水墨版)》读后感(三):车前子的色香味

  车前子的色、香、味

  ◎ 东渔

  该怎样定位车前子呢?这个本名叫顾盼的老兄将艺术类的家什全包圆啦,诗人啦,散文家啦,画家啦,书法家啦,说这么多,肯定还有什么没提到呢。要说他的气质,首先想到文章里所散发的古韵,氤氤氲氲,或浓或淡。一打开他的随笔集《茶墨相》,就有迎面扑来的书卷气,再细细品阅其学识的底蕴,意象精准操控,便轻而易举由他带入这美妙的艺术世界。

  先前从各种渠道也识得车前子的些许印象。说到车前子老师的国画,就想到这两句“以无法为有法”、“无招胜有招”,好比一个毫无功底的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涌动狂野而为,却又在无秩序中显露孤傲洒脱美感。无序中追求极致美,不拘一格是一种更自由的外现。车前子又是诗歌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从平铺直叙的笔调,走向了禅宗的倾向,追求深度意象和古典禅意,内部变化透着律动之美。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不似简单潜移默化,应有更深刻的开悟。而他的散文更是通透睿智,古典美和现代气质巧妙结合,内部潜伏着深层底蕴,令人每每沉浸于其中的微妙

  《茶墨相》这三字书名便泄露了诸多风情,正是色香味俱全。那么,茶和墨如何显相?茶,泡开了亘古情怀;墨,浸洇着时间和空间。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都在车前子的妙手里回春显相。写的是茶,传的是情,新奇的喻义跃然纸上。品完茶接着是笔墨纸砚上场,在他笔下就像一个个精灵鲜活了起来。

  茶对应车前子的“香”,在他心目中茶属于“天地精华对人的恩惠”。车前子对茶应是极爱的,文章里随处弥漫着“茶韵”,他珍藏紫砂茶壶,青睐茉莉花茶、祁门红茶、武夷岩茶等,钟情碧螺春。对茶的喜好无非来自两种体味,一是,用舌头的味觉去品尝,回味无穷,入口绵延。第二呢,就是用心来意会,一时兴起,诗词韵味随之而来。以物寄情,茶更像是一种情结,而在水里泡开的即是浓浓意蕴。本来无法言说的“味”在他的笔下化作实质,“有了无穷无尽变化”。

  茶之后是墨。车前子历数他尊崇的笔墨前辈,亦是情怀所及,王维、苏东坡、唐伯虎、郑板桥、董其昌、八大山人、徐渭、王羲之、齐白石等人,车前子对他们的作品风趣妙评,抒发的角度洒脱出奇,而这“奇”又脱不了人间俗气,写他们的俗气,人物也就更加活泛了。表完了茶墨,琴音来了,这得找知己高山流水嘛,古琴也是生命之音吧。管平湖先生当然是知音,弹一曲共抒怀,听着总能沉下心来。

  车前子的散文散而“味”聚,贯穿一气。他的语言是轻描淡写式的从容,又像他的书画,肆意描摹,有着浑然天成干练,构成了车前子独有的“色”。

  一个地道的苏州人,对乡土有着缱绻之情,他熟悉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座园林,苏州是他的根,在城里游园惊梦,梦里醒来又是运笔如神,鲜活的显相就在于他熟悉那里的一切,并且深入其中。他亲近每一个灵性之物,自己便有了灵性,诗书画也就成了。正如他自己解释“好散文,一段世俗生活而已。”

  《茶墨相(精装水墨版)》读后感(四):悠然心境——《茶墨相》书评

  车前子的四部曲之一的《茶墨相》散文集终于面世了,在第一眼看到它的名字时心里就莫名的有了一种感觉,说它亲切吗?熟悉中透露出一种陌生。说它切合我们的生活,通俗中又有一种文人般的雅趣。我在第一次翻看这本书时是我在车站等车时拿出来的,在这样的场合里读着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看着文字以优美著称的散文,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然而我觉得在这人来人往时刻,在这不断上演离别送往的桥段中看这本书也是一种意境

  这本《茶墨相》总共收录了73篇散文,看过我之前对车前子的书评就可以知道,《懒糊窗》收录了同样数目的散文。本书和其他三本散文集的编排方式一样,在扉页配了水墨画来凸显本书的雅趣,可惜的是我对绘画方面没有什么天赋,基本没有看出作者想要表达想法。例如在《秋江水寒鸭先知否》这幅画我就看到了一只不太好看的鸭和没看出来的江,鸭的表情我也没看出到底它是不是知道江水寒冷与否。在我看来散文是尤其不好写的一种文体,形散基本谁都能做到,但是还要做到神不散这难度相当大了。从作者的自序时间来看,能够一口气出一套散文集是相当厉害的了。

  《茶墨相》这个名字不错,从书名就可以感受到一种文人的气息。在本书的这些文章中也无时无刻不透露出这种气息,但也像作者序言所说的那样,这里面我们没有看到当下相。能够从一壶茶水联想很多事物不得不说是文人的一种专利,例如"昨晚的梦"一文就写到作者斟茶时在我们普通人眼中再简单不过的茶叶泡开的现象,在作者眼中却是:"只见壶中一朵大紫花瓣成塔;塔尖,趴着一只大白蝶,翅膀红颜斑驳且洒脱(打着褶皱的大紫花像是托举大白蝶的盘子;拍动身体的大白蝶,原来是从大紫花中开出来的大白花"。而针对此等美景,作者的反应是:"我忙将茶壶盖紧,压上一块伏魔石"。在我看来这表明了作者一方面不敢相信这等景色在人间出现,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将这美景一直保留下来的迫切心情。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也很下功夫,如果我们不留意的话可能一下子就错过了,例如本文最后一段中有这样一句话:"独自在书房里兀然我有艳遇或涂鸦感觉"。这一句话是不是一开始读起来有点不顺口,嘿嘿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在学习英语中的倒装句的用法。

  喝茶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这芸芸众生中,碰到一壶好茶,很难说是你机缘巧合下碰到了它,还是好茶觉得和你有缘,特意前来投奔,请君一品。在这里,我建议我们可以泡上一壶茶,然后慢慢的翻阅此书,相信你的感受和我在车站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