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05 21: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经典读后感10篇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本由[美] 詹姆斯·奥唐奈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一):文明是一种工具

  “那些衰落中的帝国已经丧失了自知之明,它们会挣扎着靠剩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从而无可救药地削弱自己;那些宗教团体也会曲解对宿命信仰,为种种不可理喻、出离想象行为寻找借口。”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发生在土耳其的恐怖袭击事件像是詹姆斯﹒奥唐奈此言的注脚。以后见之明,站在制高点评历史容易的,但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往往充满无可奈何

  读奥唐奈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常令人唏嘘是非成败转头空,相似片段常会重演,而我们自以为固若金汤的文明亦可能云飞雨散。奥唐奈并未再现罗马帝国的恢宏伟业,甚至直接点破意大利人民荣耀误解:“罗马帝国最杰出公民生活在远离意大利的地方。”书名中的“新”一方面是与爱德华﹒吉本的经典对应,展现奥唐奈的自信,他直言吉本虽学识渊博,毕竟生于现代学术研究方法成型之前,难免有所局限;另一方面也卒见奥唐奈经世济用的决心,对历史的评说时刻不离对现实忧虑,更不忘对志得意满的未来冷水

  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内包地中海,在奥唐奈看来,这种“出于人为而非自然”的地理形态是不太稳定的,可它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作理所当然。于是,“自以为是、脱离社会朝廷变得不讲原则”,导致了它的衰亡。书中着墨最多的两位统治者是西部的狄奥多里克和东部的查士丁尼一世,奥唐奈对他们的褒贬围绕着对“文明”的定义

  狄奥多里克被称作成功的开创者。在当时社会,宗教具有强大影响力,信奉同一宗教如同亲人血脉,是身份认同标志。身为哥特人的狄奥多里克是个异族,但他巧妙地化劣势优势,追溯更古老的族群观念,即“罗马人”。他的政权明确宣称要促进“civilitas”(拉丁语“文明”或“法律秩序”),遵循罗马帝国传统制度,强调哥特文化是“以罗马文化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充满自豪感的文化”。由是,帝国归心。

  反观查士丁尼一世则显得短视,尽管奥唐奈也承认以今天的视野期待1500年前的罗马皇帝有失公允。查士丁尼主要的问题简而言之情商太低,或者说他根本没把邻国放在眼里,对世界格局存井蛙之见;在宗教问题上过于苛刻坚持基督教一性论(与狄奥多里克恰成对比);以夷制夷、修建堡垒更是雪上加霜,分化了多瑙河对岸的人民。这与奥唐奈对城市期许南辕北辙,非但未能影响周边,发展帝国边境内外,反而造成隔绝。

  罗马化程度是奥唐奈常用的度量文明的标尺:有文化、高贵、文明、理智。当然,我们不能因鼎盛时期的罗马就认为罗马化的一切都是好的,但与其好大喜功走向毁灭式的改变,不如在传统中挖掘值得保留的财富,在丧钟敲响之前,从当年之勇中醒来。

  撇开作者不时相提并论的今昔,读者亦可在遥远帝国的衰亡中反思当下生活的雷同:与德行无关的追名逐利、排外的成见、浮光掠影繁华光荣掩盖虚弱、甚或惊觉,貌似可贵且越来越成熟的文明像是一种工具。然而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沦为工具的文明会不会变成借口,而是它是否足以撑起未来。

  作为全书总结,奥唐奈说:“文明属于平和耐心务实明智的人。”然而他也补充道:“我们无法断言它终将取得胜利。”投石问路罢了。

  ——丙申年读詹姆斯﹒奥唐奈《新罗马帝国衰亡史》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二):叩问罗马之心

  叩问罗马之心

  ◎东渔

  “条条大路通罗马”相信大家都记得这个俗语,也常常以此表示豁达心态,俗语已成了意愿,已经没有人去认真考量其中“罗马”二字的分量,而我们的史学家们将会乐此不彼地研究着古罗马的辉煌成就,给后人留下更多精神食粮。美国古典学家奥唐奈的新著《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开篇即在浩瀚星空包容下,展现了罗马的风云变幻,吸引着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傲视群雄的帝国。

  奥唐奈的叙述带着文学色彩,在《序曲》中,以商人科斯马斯为线索展开,让读者跟随他的脚步一路前行,认识各个城市或地区深入罗马城、亚历山大港,君士坦丁堡,关于这些关键城市的历史陈迹和文化标识,以及不同文化之间融合和分歧。作者的笔墨更多触及一些宗教活动商业活动频繁紧密的地带,通过辨析文化如何渗透、演变历程,解读宗教或民族的疏离和融合,从衣食住行切入探寻历史的道路,以商人的眼光去看待物质生活,以及所反应出来的精神面貌

  奥唐奈的叙述完全按照罗马为中心铺展开。罗马城的建成、繁荣、衰落,这其中宗教所产生作用,每个皇帝所取得的成就,或者一些关键人物对这个古老帝国的贡献,以及所发挥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本书历史人物繁杂,也有侧重点。从奥多亚克和狄奥多里克争斗时期开始,接着解读了后者较长的统治时期,保持了暂时的和平局面。更多篇幅给了狄奥多里克,对其作者基本持肯定态度,在他统治时期,对东西方的融合,罗马的稳定是有积极意义的。奥唐奈注重狄奥多里克倡导的文明和宽容,“使得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罗马人能够和谐共存”,虽然最后的结局不尽完美,他的政权后继无人、充满变数。而在关于查士丁尼这一章,对其持有否定观点评判,他随意发动战争傲慢自负,被奥唐奈称之为“皇位上的哈姆雷特”。

  了解事实才能把握历史,进而汲取教训。这是作者奥唐奈的读史特点,和中国文化有近似之处,皆是“以史为镜”的说法。他的写作善于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比如,将查士丁尼与斯大林和米洛舍维奇做比较;拿美国建立之初,来比较罗马帝国的形势。解析角度的更全面,便于读者加深认识。奥唐奈讲究史实,自称“尽量客观描述”,这在一些描述中可以看得出来,模棱两可记录他会特别标注。相对于日本作家盐野七生的作品,围绕罗马文化和各个名人事迹逐一记录,奥唐奈更多将恢宏的历史蓝图综合性呈现出来,并没有遵照编年史的形式,而是打乱了顺序,按照某些切入点深入,然后平行叙述,力求完整阐释。

  整个罗马帝国的历史即是皇权和教派之间权利的争夺史,大局表现在两方的对抗和融合,局部的表现是各个皇帝和教皇之间的对抗,当然也有皇帝之争和教皇之争。政治和宗教的纠葛是罗马帝国历史演变的主要形势,即便我们看到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宗教影响政治的痕迹,都没有这么息息相关,推动历史大流滚滚向前。

  基督教作为正教的一个成长历程,也是奥唐奈的研究课题,教派争斗也是文明进程体现经过不断地演变,最后稳定下来。《新罗马衰亡史》正是以王侯征战和宗教为叙述中心,剖析叩问罗马之心,成为了解罗马帝国的一面窗口。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三):《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帝国的衰亡,不是一天完成

  文/吴情

  在前现代世界,东、西方都曾屹立着一些今天我们称其为“帝国”的政治实体,东方有中华帝国,而西方则有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等。视线放到罗马帝国身上,美国小说家爱伦·坡那句著名的断语——“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总容易在第一时间成为我们对罗马帝国的泛泛印象。西方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从台伯河畔的共和国到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罗马帝国,自有其荣耀鼎盛的岁月,可试问,它究竟为何逐步走向衰落和灭亡?

  关于罗马帝国的学界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书山学海之中,很多人可能会想起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皇皇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Rise and Fall of Roman Empire)。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吉本在叙述帝国衰亡的历时过程时,发出了“野蛮最终战胜文明”的感叹,令人颇有共鸣。不过在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詹姆斯·奥唐奈看来,罗马帝国的衰亡,非吉本之叹可以完全揭示。他认为作为一名史学家,吉本“有很大的局限性”,虽为大家,但“如今许多学术上的平庸之辈知道的也要比他多”,为此,他写作《新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Ruin of the Roman Empire),以讲故事方式重新描绘了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的特定过程,同时在解读文献资料、人物评价方面给予读者以启迪,当然,在所论述的范围上,奥唐奈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无法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相较。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除“序曲”和“尾声”外分为三大部分,依次为“狄奥多里克的世界”、“查士丁尼的世界”和“格列高利的世界”,分别以意大利总督狄奥多里克,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教皇格列高利为主角,围绕他们如何走上权力巅峰、如何试图有效统治所辖地区、如何处理内外部各方的威胁,辅之以时代背景,从而展现了罗马帝国多个方面的特征

  在第一部分“狄奥多里克的世界”中,读者可以看见狄奥多里克如何从边境事务官逐步蜕变为意大利总督的过程。狄奥多里克文治武功都堪称不凡,他担任军职后,参与的战事多胜,逐渐受到君士坦丁堡的皇帝青睐,后者对其委以重任。狄奥多里克不久即担任意大利总督,他治理意大利时,意大利几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他曾到访罗马,罗马帝国的旧都,象征性仪式中表现自己对帝国传统的尊崇,也是在对君士坦丁堡的皇帝表示政治上的忠诚;终其一生,他从未称帝,却掌握大权,也为君士坦丁堡的皇帝时刻忌惮着。他对宗教的态度则糅合了童年经历与政治目的,威望“一部分来自他所扮演的罗马帝国合法的地区统治者这一角色,一部分来自他在童年和青年时代在君士坦丁堡所培养出的对基督教各教派的宽容”。

  在第二部分“查士丁尼的世界”中,读者则可以领略到查士丁尼皇帝丰富而又辉煌的一生。罗马自共和国起便以法律著称,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更是在法学界影响甚远,细致入微条理分明的法律,是罗马帝国的骄傲。然而,即便英明神武如查士丁尼,其要求编纂的法典尚不能维系帝国的长治久安,毕竟,查士丁尼采取的宗教政策,远比不上狄奥多里克宽容, 他推崇的基督教一性论激起了轩然大波制造敌人无数,他甚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炮制出了所谓的“基督肉身不朽论”,悲哀的是,“没有多少信徒愿意追随这面旗帜”。查士丁尼当政,竭力恢复祖上的领土,战争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可腐朽政府机构、前线战事的巨大消耗,却在不知不觉间逐渐侵蚀着帝国的根基

  在第三部分“格列高利的世界”中,读者则可以暂时进入宗教领域内的罗马帝国,走近教皇格列高利,感受他的振作与虚无。罗马帝国幅员辽阔,但罗马人从未实现征服区的“罗马化”,即以罗马的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取代征服区的原貌。格列高利教皇的出现,似乎是借助宗教力量实现“罗马化”的一个可能。不过,格列高利教皇本有政治职务,意外进入教会顶层;他常思考宗教问题,期待基督教的教义放之四海而皆准,可在推广过程中面对着重重阻碍,尽管偶尔也带来了一些现实利益。在奥唐奈看来,“假如说狄奥多里克很实际地展望了一个可持续、有领导的罗马帝国,假如说查士丁尼出于错觉而展望了光复大业这一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那么格列高里所预期的就是最后审判。基督教关于末日启示完全占据了他的身心,他将西方各行省在6世纪末经受的军、民两方面的挫败视为末日将近的征兆”。事实也如此。

  奥唐奈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写给普通读者的历史读本,故事叙述多于历史理论。全书采用一种平易的讲述方法,前后呼应,轻松而又不乏历史深度。对于如何解读历史文献,对于如何理解人物神话,如何处理现实与历史的差距,奥唐奈在本书中都作出了不错示范。以解读历史文献为例,奥唐奈总能剔除某些作品中带歌功颂德或贬损诋毁色彩的扭曲成分,以价值中立的态度解读出历史事实(叙述的意义上)。庞大的罗马帝国当然不是一天建成,反之,她的衰亡,其实也不只在一天。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四):《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美国学者的标新立异的现实关怀指向哪里?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美国学者的标新立异的现实关怀指向哪里?

  标题中的“标新立异”与“现实关怀”均来自《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的译后记,是译者加诸在这本由詹姆斯·奥唐奈所著新作的特征解读。

  那么,我们必然要问,这本出版于2008年的著作,“标新立异”与“现实关怀”究竟指向哪里?

  标新立异,指的是它的与众不同,而现实关怀,则指的是它与当代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被陈述了千年的历史遗痕,当它被重新解读、从中发掘出现实性的指向意义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标新立异”的特质,可以说,“现实关怀”是因,是里,“标新立异”是果,是表。

  作者写作的2008年,正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发起两场战争并深深地陷入其中之时。作者在书中,对美国卷入这块地域之争表现出的无知,作出了深刻的点拨。在开篇的前言中,作者写道:“在与萨达姆的‘美索不达米亚王国’所进行的战争尾声,驻扎在安巴尔省的美国大兵可能会惊讶地获知,他们正在保卫的地方正是古代波斯帝国最西端的边疆。波斯帝国曾在这里抗击来自古代罗马帝国东部的的侵略者和走私分子。历史在痛苦地循环着。”

  这里搞笑的是,美国大兵以及指挥美国大兵长驱直入的指挥者,在发起战争之前,有没有对这块地域有过深度了解?有没有从这里的历史遗痕中汲取过有益的经验?显然,在作者的眼里,美国大兵及他们的指挥官们是很冒失地闯进这块地域的。

  这个由头,无疑是作者重新审视“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让这本书的现实关怀直指重新做着世界帝国梦的美国。

  由此可以看到,作者是站在当今世界的现实政治与热点胶着,以及美国所处的角色方位的角度,来看待罗马帝国那一段历史的。

  在书中,作者还有着更为深刻而精致的阐述。作者没有沉埋在汗牛充栋的历史记载中,而是时而跳出历史事实,悬浮空中,去鸟瞰历史风云以及演绎历史过往的那片地理位置。

  从高处鸟瞰,作者突出地将欧亚大陆的地理特征与民族分布提拎出来,从中寻觅古今一脉的冲突之源与历史之因。

  作者指出:“横穿旧大陆的大断层,不仅将大陆的西北部与东南部隔开,还表现在各帝国的地理和历代的战争之中,自从波斯帝国兴起以来都是如此。”(P390)

  这个断层,实际上就是分割开欧亚大陆的那个分界线。

  作者继承分析道:“这个大断层是能够毁灭人类的。在我们的时代里,它拥有释放出难以言表的恐怖的潜力。”

  这就是作者的现实关怀。这个断层的最早的冲突,就是希波战争,它也揭开了西方与东方冲突的最早的起源。而这场战争,也遥控与影响着当今世界上发生在伊拉克与伊朗那块地域上的暴力冲突。2007年,好莱坞重拍了《斯巴达300勇士》,受到了伊朗的强烈抗议,指责这部电影是好莱坞甚至是美国向伊朗发起的“文化大战”。可见,公元前480年发生的一场战争,在二千五百多年后,依然能够在当今世界局势下,找到对应的影射标的。

  作者接着分析道:“地理上的断层还表现为民族的断层。四大族群分割了欧亚大陆。……欧洲人、西亚人、南亚人和东亚人彼此争斗,争夺着主导我们人类的主旋律的权力。”

  我们不妨看看作者所提出的四大族群究竟是指哪四个:

  西亚: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岛,包含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等二十国。

  这一地域与现在比较流行的中东概念基本吻合,中东:指地中海东海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它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包括伊朗、伊拉克等17个国家。

  南亚: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有人认为阿富汗也属于南亚。

  东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等五个国家。

  这个地域,东亚,也就是中国所在的地域,因为帕米尔高原的阻挡而与世隔绝,被作者认为是“置身于欧亚大陆惊心动魄的大戏之外”,这样,欧亚大陆就剩下三个族群了。作者点出了这至关重要、贯穿世界历史、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为胶着的热点地区的历史特征:“人类当中的另两条边疆,就是西亚人必须关注的两个方向,变成了残杀的战场和误解的裂谷。在2001年—2003年,美国恰恰选择在这两个地方发动了战争。”

  这两场战争,就是美国于2001年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与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可以看出,西亚人与欧洲的冲突,构成了世界历史中欧亚大陆区域范围内的主要冲突主线。

  而今天的欧洲的前身,在古代正是罗马帝国。这样,在作者的解析体系下,罗马帝国衰亡史,便遥相呼应着今天欧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作者撰写此书的2008年,还未出现近十年后出现的中东难民潮冲击欧洲核心的戏剧性局面,而这种长驱直入欧洲腹地的异族动能,如果我们对照奥斯曼土耳其对东罗马帝国领土的侵入,我们便会看到历史以惊人相似的方式与流向重演着。

  作者由此预见性地得出结论:“大陆西北部与东南部之间的古老断层,已经变成了一个不断恶化的伤口。”(P396)这个断层,因为美国用暴力的形式,砸烂了建立在这个断层的脆弱的生态,使得这个伤口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作者对难民潮作出了预见性的总结:“有很多人在哀叹,在种族、宗教和文化中源于东南方的人,在西北方的人口统计中正在不断地增长。”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中东人,也就是西亚人,正在扩大自己在欧洲人的人口占比。很多人都在担心,这种不成比例的人口增长速度,最终将会用一种“生殖革命”的形式消灭四大族群之一的欧洲人。

  作为一个西方人,作者提出了这种忧虑,必然要提出自己的拯救方式,然而,作者的设想是无力的,作者也深刻地知道面对当今的这种不可抗拒的西方恶的必然后果,他所设想的“人类应能找到一条出路去建设共同的文化和目标,将欧洲、西亚和南亚的人们联系起来”是“痛苦和艰难的”,“在此刻虔诚的穆斯林和虔诚的欧洲人都无法接受我们正在设想的未来——但无法否认的是,找到一条出路太重要了。”(P396)

  这一困惑一直延续到全书的结尾,作者在这里重新申明着自己的忧虑:“无法建立起一个将欧洲、非洲和亚洲的远端联合起来的社会,无法使人亲如友邻、相互尊重”(P429)。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中东也就是西亚地区的暴力冲突与宗教冲突愈演愈烈,并且以一种倒流的方式,冲击着向来处在隔岸观火、隔空反“恐”的欧洲大陆。

  那么,作者从罗马的衰亡中汲取了哪些教训?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与众不同来。相对于吉本那本著名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叙事从2世纪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开始它的长篇大论,《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叙事格局仅仅局限在五、六世纪之间的一个世纪左右,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侧重点也根本不是我们习惯上东、西罗马灭亡史。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选择了三个人物,来透视罗马衰亡史实中的误解与裂隙,在这里,作者将他的矛投向了历史中的定论。书中的人三人物,分别是“展望了一个可持续、有领导的罗马帝国”的狄奥多里克,“出于错觉而展望了光复大业这一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的”查士丁尼,以及作为“最后的审判”角色而出现的教皇格列高利(P401)。而这三个人物中后两个在历史上地位显赫,在既往的罗马历史史书中每书必提,但是第一个人物狄奥多里克却是一个典型的蛮族领袖,而在传统史志的罗马衰亡的原因中,恰恰是蛮族导致了西罗马的灭亡。

  这里,历史书上有一个人所共知的西罗马灭亡的节点,就是公元476年,书中对此进行了专门分析,身为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秘书官在他所著的《编年史》中,首次提出将公元476年作为‘罗马帝国灭亡’的年份” (P239),但《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却认为这是“一个不怎么合理的时间” (P240),因为在这个不值一提的西罗马皇帝被废黜后,西罗马原有的故地上,还存续着有效的罗马式的统治,这就是《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中介绍的第一人物狄奥多里克,而由他统治的国家,在以往的历史书中,被称为东哥特王国。

  就是这个东哥特国王,从470年至530年间,“使意大利再次成为一个稳定的地区。那真是一种非常罗马的成就。”(P161)。“从理论上讲,狄奥多里克从来不是罗马皇帝,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和他为罗马帝国西部地区的复兴所做出的贡献来看,他可以算是最好的罗马皇帝之一。”(P163)。作者在书中,努力回避狄奥多里克在旧有史实中被归列到东哥特人中的说法,作者在书中,“一直对那些称呼狄奥多里克和他的部下的那些字眼只字未提:哥特人、东哥特人、蛮族、入侵者、部落甚至是游牧民族和阿里乌斯派的异端……这一传统观点的中心思想是:一群无情的、野蛮的人们逐渐地破坏了文明。”(P79)作者为此强调:“现在我们必须学会抛弃这种观点。”

  这也是作者用宏大的篇幅介绍狄奥多里克如何在西罗马的地盘上,建构起了一个更像罗马帝国的国度的原因,作者用以证明,西罗马帝国在名义上的灭亡后,其故地上,依然出现了更像由罗马皇帝领导的新兴国家,它们的文化特质,也应该划入罗马继承者的范畴。即就狄奥多里克而言,他一直生活在罗马帝国的领土内,且曾经是东罗马帝国皇帝的手下将领,开疆拓土,收复了西罗马地盘,个人特质已经完全罗马化了,不应该再在他身上标注出隶属蛮族的“哥特人”的身份。作者从历史史实中总结道:“哥特人永远是罗马世界的一部分。”作者通过他的论述,阐明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根本不应该成为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节点,而这个节点的确定,恰恰可以窥测到它的始作俑者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的阴暗动机。而查士丁尼,也名正言顺面地成为了《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表现的第二个人物。

  查士丁尼意图重振罗马帝国,他发起的对西罗马地盘的军事势力的扫荡,覆灭了《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中第一个人物所建立的所谓东哥特国,但是,查士丁尼的一统天下、重振罗马的勃勃雄心终成黄梁,作者在书中对其原因作了专门分析:

  一是与东方没有搞好关系。查士丁尼没有与波斯建立和睦关系,这给北方的入侵者与7世纪的阿拉伯人的进入创造了一个空间,最终导致东罗马帝国夹在欧洲西北部的法兰克国家与东南方的伊斯兰政权的中间,终至覆灭。而这种地理格局,也是当今世界热点部位的困惑与胶着所在。欧洲人仍然在重蹈查士丁尼的覆辙,没有搞好与东方的关系,只是一味地依仗武力与暴力手段,砸烂东方国家的坛坛罐罐,最终使得中东国家以难民潮的形式席卷而来,撼动着欧洲国家的根基,一如东罗马帝国当年孤悬在君士坦丁堡的“死角”上。

  二是没有处理好与西方关系。东罗马帝国没有与在旧有的罗马帝国地盘上出现的西班牙、高卢、意大利和非洲地区的结盟关系,建立一个“更强大、多中心的共同体。这会胜过古典时代那种过于辽阔却不够紧密的统一。”(P271)。大体来说,这相当于今天的欧盟体系,但是这一体系也是矛盾重重,能否持续下去,还得试目以待,但可以看出,西方人已经意识到欧洲团结的重要性,这可以说是从罗马帝国的衰亡历程中获得 的一个深刻教训。

  三是经济发展不力。《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一直把经济纬度视着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重要诱因,但那个时代的人未曾明了经济的隐性作用,难以看到经济力量对社会的巨大掌控能力,在经济的强大而神秘力量面前束手无策。查士丁尼只知道搜刮财富,却无法弄清这些财富对于国家稳定有何意义。缺乏经济方面的智慧,是一个帝国瓦解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四是在宗教问题上过于苛刻。作者总结道:“是执迷不悟的宗教观念而非其他因素使查士丁尼错失了机会。留给他的继承者们的选择已经不多了,只能在被他毁坏的世界里将就凑合一番。”(P272)。

  这个将就凑合一番的代表就是《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中提到的第三个人——教皇格列高利。在查士丁尼扫荡过的罗马废墟上,一片狼藉,曾经的繁华处,已经是人烟稀少,热闹的市中心,已经弥漫着一股黍离之悲,国家不再,将士不存,这就是战争的结果,一个手无搏鸡之力的教皇,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在事实上变成了意大利中部的统治者”(P412),而他能够实施他的统治力量的,是他的思想,是他“将《圣经》传统、修道意识形态和拉丁神学整合到一起”而竖起的一座精神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能够超越与穿透“格列高利的世纪所遭受的混乱和政治分裂”的精神支柱,使得这种混乱与分裂,在“19世纪的革命来临时才能痊愈。”(P419)。罗马的废墟上,留下的唯有一种精神力量,喻示着它在穿过时间的帷幕后,依然执拗地显示着罗马时间的价值与存在。这也是罗马帝国为什么在今天仍然让人们孜孜不倦地予以关注且从它的盛衰兴亡的流程中,读取更多的现实经验的原因。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本书的写作不可谓不大胆,作者抛弃陈词滥调、面面俱到的框架结构,只是专注地瞄准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三个人物,从他们的立场、抱负、精神指数来纵瞰上下数千年的罗马来踪与去影,以人物的点,带出了历史的面,激活了时代的空间,打造了一个三维立体的情境。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中还有一个篇幅巨大的“序曲”,通过一个商人科斯马斯的视角,在遥远的埃及亚历山大港遥观罗马帝国的气场与影响,就像作者从美国透过地理的遥远与历史的悠久来遥观罗马一样,绘制了一幅罗马帝国时代的边远之地的亲历亲见实录图。在打造出这么一副巨制时代图景上,作者将他的笔墨聚焦他选中的三个人物,使得全书的视镜,由远到近,由鸟瞰到贴近,就像一幅卫星图片一样,一步步地深入到真相之核,以揭开历史的真实的内幕所在,这种叙事带来的好处,是带来一种亲切感与亲和力。而更应该令人感到作者无所不在的现实关怀的地方,就是作者始终将对罗马帝国的叙述,与当代世界史紧扣在一起,如书中提到的前苏联临近崩溃时领导人一代不如一代,里根支持阿富汗游击队,最后却制造出了一帮恐怖分子,查士丁尼宗教上类似斯大林、政治上类似米洛舍维奇,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屠杀哈马的敌对势力等等,都可以看出作者意图从历史上撷取似曾相识的镜像,来折射当代的历史人物,尽管我们不一定认同作者的这种映射,但却可以看出,作者的内心思考方向始终有一个当代坐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作者内心涌动着一种强烈的“现实关怀”吧,而这里面可以读出作者对西方文化的忧思之情,对宗教冲突的一种无奈情结。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五):J·J·奥唐奈-中译本序

  罗马帝国的成功令人惊叹,失败也影响深远。它是成功的,因为它将整个地中海世界及其腹地,将那片从泰恩河到底格里斯河,从尼罗河到直布罗陀海峡的广阔土地都统一到了同一个政治、经济的体制之下。它的统治延续了许多个世纪,它的遗产更是影响后世。200 多年前,爱德华·吉本写过一部名著,讲述了它的“衰亡史”。本书将要重新讲述这个故事,因为换个角度来重新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已经到了。本书的写作保持了学术上的严谨性,但它的文风应当能够适应所有对历史及其教训怀有兴趣的读者。直到今天,对我们来说那些教训仍然是活生生的。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六):宏大的历史画卷,耳目一新的观点

  卢梭说过一句话:“当古罗马和斯巴达都灭亡了,还有什么国家能永世长存!”

  说起罗马帝国,我们脑海中闪现过的总离不开如下画面:罗马大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万神庙。或者,我们想起了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再或者,我们眼前铺展开的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的超级大帝国。

  在罗马帝国的极盛时期,社会的经济水平达到了空前繁荣,疆域领土极为广阔,但人们在谈论起罗马帝国时,似乎并没有脱离诸如“荒淫”、“残暴”、“血腥”、“贪婪”等印象。

  世界上没有哪个帝国能够永恒存在,罗马帝国在经历过不可一世的辉煌之后,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和衰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幕洛被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废黜,这成为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性事件。

  还在这位西罗马帝国的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尚没有被废黜之前,帝国内部已经四分五裂,帝国的大厦随时都会崩塌。

  关于罗马帝国的衰亡问题,历来颇有争议。通过一些史料和文献,人们认为,罗马帝国的真正终结者不只是来自外邦的侵略者,更在于其内部的种种腐朽问题,比如传统道德的丧失、尚武精神逐渐被丢弃、人们沉迷于荒淫享乐之中、社会财富严重缺乏再生能力等等。

  詹姆斯·奥康奈,这位美国古典学家,目前从事罗马帝国相关问题研究的专家,他在最新的著作《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其中的一些极具颠覆性,为我们提供了的看待罗马帝国衰亡问题的全新角度和思路。

  在这部历史著作中,詹姆斯·奥康奈不仅谈论到罗马帝国的成功,也根据史料分析了罗马帝国失败的原因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为了避免历史读物中容易出现的枯燥和乏味,詹姆斯·奥康奈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基础上,以富有文学性的笔法对罗马帝国的衰亡过程进行了再现。在阅读本书时,读者极容易产生一种“听一位老人讲述罗马帝国往事”的感觉。詹姆斯·奥康奈的写作风格亲切平和,没有那种晦涩难懂、佶屈聱牙、卖弄学问的感觉。

  詹姆斯·奥康奈是个成功的故事讲述者。罗马帝国的衰亡过程在他笔下变成了带有画面质感且引人入胜的一段段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不乏我们曾经听说过的某些名字:东哥特人杰出的领导人狄奥多里克、扩张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一世、原本担任执事而后被推举到教皇宝座的格列高利。

  这部书中,虽然呈现出的是片段式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有些跳跃性、不连贯。但詹姆斯·奥康奈却也从三个主要方面对罗马帝国的衰亡过程和原因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即:文化、经济和宗教。因为在分析罗马帝国的衰亡问题时,人们首先给出的答案是:野蛮人的入侵和连年战争击溃了罗马帝国。但实际上,罗马帝国的历史上极少断绝过战争。如果说,外族入侵导致了罗马帝国的毁灭,其实这也只是外部原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詹姆斯·奥康奈所做的工作,就是分析内因,并且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提供一些警示。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那么强的说教气,他只是在还原、在讲述、在分析,同时也带领着我们走入历史的尘埃中,观看倾覆之前的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哪些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

  罗马帝国虽然占领了辽阔的疆域,但帝国统治者并没有同等地对待帝国内存在的各种文化形态,而占领地区的文化也很难以与罗马本土文化相融合。疆域再辽阔,但如果没有稳定的文化形态作为支撑,那么这个帝国也是徒有其表的、是虚弱苍白的。罗马人曾经崇尚武力和勇猛,但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靠着武力解决所有问题,更不可能在文化缺失的基础上实现长久的统治。

  在经济方面,罗马帝国的税收制度简直运转不灵,更何况,它所积累下的巨大财富都是靠着武力占有和掠夺而得来的,如果只是积累而没有创造,那么再多的财富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更遑论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们多数都是以奢靡荒淫的生活而闻名于世的。

  在分析宗教因素在罗马帝国衰亡过程中起到的影响时,詹姆斯·奥康奈并没有忘记捎带讲述罗马帝国近邻们的宗教信仰情况,但他论述的笔墨还是主要放在了罗马帝国境内出现的宗教分歧与冲突上。

  詹姆斯·奥康奈用生动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罗马帝国的“作死”过程。它并没有一个完善且灵活运转的管理体系,比如,缺少行之有效的皇位继承法案,与社会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的管理制度。如果把罗马帝国的灭亡全部推给“蛮族”日耳曼人,那么这便有些对历史不负责任了,而且日耳曼人也没必要背这个锅。正如《红楼梦》里抄检大观园时探春说过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罗马帝国的衰亡过程也是这样一个“自杀自灭”的过程。

  历史的车轮是无法逆转的,但历史的意义就在于给后人们提供借鉴。罗马帝国曾经有过的那些管理上的疏漏和失误,导致了一个大帝国的土崩瓦解,但如果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并没有从中有所借鉴、吸取教训,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嘲笑那个时候的罗马帝国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