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彷徨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彷徨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4:33: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彷徨读后感精选10篇

  《彷徨》是一本由鲁迅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彷徨》读后感(一):上学时读鲁迅是被牵着看的,现在读鲁迅才是真正的读。

  《呐喊》和《彷徨》是前段时间不知为什么突然买的。但是重复鲁迅确实感觉不同。之前上学的时候记得鲁迅的文章总是很多,又总是作为重点,而且只有像孔乙己,阿Q这种人物异常鲜活的才能给学生时代留下烙印,其它的一概随着考试的远去淡忘了。但是现在读鲁迅才真正觉得有点读的味道了。两本书的名字贴切得很,《呐喊》是对一个迂腐民族和社会最深之痛的讽刺,不仅仅是每个故事中那些主人公的迂腐和愚钝,更多的是整个社会冷眼旁观甚至冷嘲热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令人窒息的愚昧和悲哀。看《呐喊》想到的是《呼兰河传》,不亏是鲁迅的学生,比鲁迅更锋利。而《彷徨》则不同,这是对中国人作为“优点”传承下来的“中庸之道”的讽刺和辣评。故事中不乏明理之人,但碍于社会大环境和其他人的眼神仍旧没有坚持而退却,而那些特立独行之人却总是被排挤在众人之外,因为中庸所以没有对错,因为中庸所以没有好坏,因为中庸没有是非,所以才会彷徨。鲁迅要是活在这个年代也许会有更多的人会读,也许压根就没人读,但是《呐喊》和《彷徨》中的人仍旧在,但是鲁迅却淹没在人海中了,等待着人们的发现。

  《彷徨》读后感(二):如果你也彷徨,何不听听他人呐喊

  呐喊 彷徨 书评

  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作者,大学还会在图书管里翻出来看的,想来只有鲁迅和蒲松龄。同样有趣,不同的是,鲁迅总是带着沉重的冷调,而蒲松林则带有瑰丽的色彩。

  在长大一些,工作了,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偶然拿到《呐喊》和《彷徨》,感觉又不一样了。那种阴郁里透出的强大的想要冲破看不见的穹顶的力量,熊熊烈火下有趣的小生机和柔情,都从少年时的视而不见一一展现在了眼前。

  鲁迅所在的是一个非凡的时代,但也是由时间空间人物组成的普通的时代。那个时代动乱纷繁,我们所经历的时代照样充满变化、暗流涌动。这样的时代,总是少不了挣扎和困惑。只不过前者走得更有爆发力、更激烈;我们这个时代,却有一种不知该如何是好,即便出拳,也总打上棉花的无力感。或者说,只是普通人的无力感,强者和伟人,大概是不同的。也可能,处在当下的人,总是觉得无力,等时间过去,成为历史,或许纪录里已经有所改变。

  好在鲁迅留给我们他的彷徨,让我们依然可以听见他的呐喊;让他的文字成为逃避现实的时光,为不知带何去何从的心带去慰藉,并成为智者的启示。

  《彷徨》读后感(三):鲁迅先生还能活多久?

  像我这个岁数的人,会去拿起鲁迅的书或者聊鲁迅都是特别难为情的,因为没人不知道鲁迅,也没人想聊他,大家都能说出他作品中所呈现的符号和那些“标准答案”。

  鲁迅是一个我们这个年代孩子们的噩梦,无聊的代名词,就如余华先生说的那样,易卜生也是挪威那代人的噩梦。

  我是生在互联网的时代,快消时代的开始,新事物的发展在我们时代有个突飞猛进的变化,没有几个年轻人会想停下来看看以前,剑侠小说,言情小说,修仙小说;Gameboy,GBA,NDS到PSP,所有的新事物都触动着我们的G点。

  鲁迅的标签已经很难从这个快消,娱乐至上的国度被年轻人摘下,根本不愿去触碰。

  说说我的打开方式吧。我这次拿起《彷徨》是全新的,忘掉所有那些曾经欺骗我的解释,把它当一本小说去重新读它。

  “祝福”是第一篇,读完后发现,它怎么和我看的话剧不一样?它是独立的,是精彩的,比我看过的话剧都精彩,那是文字的魅力。当读到“在酒楼上”的时候,我发现了些记忆中的碎片,S市,是不是在以前的课本中有看到类似的字母代替的?这种代替让我把鲁迅的小说和现代都市小说中找到中联系,原来当时就有这样的用法,这使我更加的放松。读个短篇的小说就像看短片一样,话语和描绘之间必有作者表达。抱着这样的状态,当我看到第三篇时,我发现了人物内在的描述,这是一种很真实的描述,当你思考时,突然和你的一句对话,余光一瞥的画面,都会困恼萦绕,你想抛开,可它就像“羽毛在水中打转,最后又浮了上来。”

  后面的文章可能是心境的杂乱,没能好好记住“肥皂”和“长明灯”。但记忆深的在“示众”,“孤独者”和“伤逝”,“示众”的描绘让我想到三毛的街景,也让我想到当今的社会,也是在这片之后,我慢慢发现,先生在的年代到现在,大众从来没有变过,旧社会和新社会的主流人群没有变化,先生所表达的东西就像我在看的那些电影一样,可以有新的解读,让我更加大胆和自由的解读。“孤独者”更是在描述个人与群体,个人与体制,这都是现今解读很多电影的角度,如今我可以找到这样的解读切口,先不论且当与否,但至少能将自己与这些小说之间的联系打开。看到短评上有人说“伤逝”已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这也是当时出现在我脑海中的画面,一个超现实镜头的转场,从现在回到从前,并且它所提及的故事是多少“文艺青年”和“有志青年”的通病,多少电影桥段都描述着这样的情感道路。我想先生的描绘给予我的带入感是根悬于头顶上空的剑,也是一只置于腹中且随时拧捏心脏的手,时刻提醒自我情绪的膨胀。

  IP当道,网络文学被搬上大荧幕,先生还能活多久?既然众人无法理解,那就让他在少数人中休息片刻,毕竟10年的时间已经让他筋疲力尽,继续的等待中,它会去到下个黄金时代。

  《彷徨》读后感(四):那些柔软的温暖

  不用去设想鲁迅还在不在,只要看看我们身边就一目了然了。

  毕业后去了一所高中当老师。学校有一间教工食堂,校领导和老师们都在这个食堂用餐。餐厅有不少桌椅,本来够用,但每天就餐时,不少老师会带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来,桌子和椅子就捉襟见肘了。我刚到学校那会儿,课总是排在最后,上完课去吃饭,桌子已被坐满。端着盘子四下寻觅,眼见得窗口空着一张桌子没人坐,虽然觉得奇怪,但毫不犹豫地坐了过去。刚坐一会儿,校长来了,他诧异地看了我一眼,打了个招呼就坐在我旁边。周围有几个老师笑了起来,我觉得不对劲。饭后找了组里的同事一问,才明白究理,原来那张桌子是领导专用桌,我坐的那个位置是校长专用“宝座”。平时即使领导们不来吃饭,那张桌子也是空着的,即使别的老师挤得快要两个人坐一把椅子了,也没人敢去坐。我很不以为然,不就是张桌子嘛,何况校长不常来吃饭,食堂那么拥挤,谁坐都一样。同事一副你“too young too simple”的表情。第二天,我又落后了,来到食堂,没有位置,我毫不犹豫地坐到“专用桌”上,那天校长没来吃饭,我和几个主任一桌儿,别的老师真的对我指指点点。我他妈都乐了,老觉得一群人对另一个人指指点点是电视剧里才有的傻逼桥段。第三天我昂着头又坐了过去,第四天,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悲壮的事。一个星期后,我乖乖地和别的“平民教师”坐在了一起,再没有染指过领导专用桌。我后来想起这件事,觉得中国人的尊卑观念、等级观念真是深入骨髓。全校两百多个老师,好不容易出了我这么一个要打破等级的愣头青,还被他们几棍子打了回去。我在想,如果再有几个人跟我一起,我们天天坐在专用桌上,坚持几个星期,虽然校长的屁股有时候会无处安放,但慢慢地,大家都开始意识到,这不过是一所食堂,我们不过是在一所公立高中,大家职务不同,都是国家招聘来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也许,我们就会随意地坐在任意一张桌子上。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在社会、在传统、在文化面前,我是软弱的。

  于是,当我再读鲁迅的时候,我不想去关注那些阴冷的、沉重的东西,我想从鲁迅的作品里寻找一些温暖,寻找那些即使明知我们是软弱的,却也能支撑我们继续活着的东西。这样的温暖,在鲁迅的《呐喊》和《彷徨》里就有不少。

  《幸福的家庭》里那个困于柴米的“他”,在一片烦躁中扮演“猫洗脸”,他是个力量薄弱的小市民或者某个未成名的作家,但他对女儿充满了爱意和愧疚。

  《在酒楼上》吕纬甫对阿顺的善意也令人感动,他们并不有多么深的关系,但吕纬甫还是带着两朵大绒花出现在了阿顺家门口,虽然那个可怜的姑娘早就死了。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真是人间温暖所在。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他是那么的孤独,也许对所有的成年人都绝望了,所以只对小孩子好,又是糖果又是玩具,即使那些孩子也是那么地冷漠。

  《兄弟》里的沛君和靖甫这对兄弟,感情好得像是父子。那种发自内心毫不做作的亲人间的关怀,会让多少人得到安慰啊(忍不住用了个“啊”)!

  《一件小事》里的车夫,虽然没有装行车记录仪,还是二话不说扶起了那个不遵守交通规则自己撞翻在地的女人。

  这样的温暖是鲁迅小说里动人的一部分。鲁智深改变不了朝廷昏庸奸臣乱政,但他可以一路护送林冲到沧州;贾宝玉改变不了自己和菱官的主奴关系,但他可以自己淋着雨提醒菱官躲雨;马二先生改变不了衙门胥吏的刁钻压榨,但他可以拿出自己全部的九十二两银子救蘧公孙一命。鲁迅的小说也是一样,纵然阴冷,纵然让人绝望到彻骨,可是总有一丝夹缝中的温暖渗出来。

  鲁迅先生在去世前不久,写了一篇叫做《死》的杂文,里面有几条类似遗嘱的话,其中一条说:忘了我吧,否则便是糊涂。也许再过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如果人们实在热爱他,也许是几千年),鲁迅已经被遗忘,但是那些在铁幕之前鼓舞人心的东西不会被遗忘,那些柔弱的温暖不会被遗忘。

  《彷徨》读后感(五):我们现在怎样读鲁迅

  鲁迅有过一篇文章,叫做《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内里写了什么,根本不记得了,标题留下的印象却很深。“我们现在怎样……”是个几乎万能的句式,套用在所有场合都不算跑偏,我们现在怎样赚大钱,我们现在怎样拗造型,我们现在怎样吹牛皮。

  一个当下的问题,我们现在怎样读鲁迅。

  我的回答是,干干净净地读鲁迅,读干干净净的鲁迅。

  鲁迅总有他好的地方。

  什么是“读干干净净的鲁迅”呢?言下之意就是说有“不干不净的鲁迅”,这种“不干不净”和八十年前那个头发硬挺、穿着长衫的绍兴人几乎没有关系,他本是赤子,写赤子的文字。后来却被加上了太多不该有的东西。

  比如“文学家、教育家、革命家”,其实什么家也不是,鲁迅就是鲁迅,周树人变来的鲁迅,绍兴人,南京上过新式学堂,去日本学过医,学不大好转行写字,以此谋生。写的还挺不错,有些粉丝。然后患病死掉,埋在公墓里。

  现在的鲁迅不在公墓里,他的尸骸被迁葬到以前的大公园,独享。迁葬仪式极隆重,参加人物规格甚高。棺椁上照例覆着那面红旗,“民族魂”。

  也不知道问过棺里的这个人没有。

  我们现在怎样读鲁迅,总要问问棺里的这个人。我猜他会和我给出一样的答案。读就好咯,读出来什么是什么,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他的文字本来就和他的发型一样清爽

  但以前的鲁迅的书都好像不大清爽。那一套几十卷的全集够厚重了吧,翻开像是字典,每页的脚注认真严谨,战战兢兢,经常搞得比正文字数还多、还复杂。这哪是清爽的鲁迅?

  清爽的鲁迅,应该就是清爽的。清爽的纸张,轻盈、薄(但不透),尺寸小一些,精致一些。文字嘛,还是那个文字,注释却可以扔到文章后边去。别给我来什么专家的导读,老读者的感想倒是可以放一点,但是要放在最后面,放前面可不行。

  这样的鲁迅,现在有了。我们现在怎样读鲁迅?这两本书递给你面前。读罢,鲁迅。

  读出来什么是你自己的事儿,读不出来任何一些什么也是相当欢迎、甚至相当厉害的。

  鲁迅本就是这样,没什么特殊的。他很特别倒是真的,特别在文字里的个性,个性每个人都有的。他的有意思些。

  像是周海婴写给他父亲的墓碑,“鲁迅先生之墓”,笔触多童稚、多歪歪扭扭。而不是后来迁墓之后的墓碑,“鲁迅先生之墓”,雄浑的、大气的。却好像不是那么鲁迅了。

  我们现在怎样读鲁迅?读那个干干净净的、漂亮的、清爽的。

  像这本一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彷徨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