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日故事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10篇

2018-06-04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10篇

  《生日故事集》是一本由村上春树 等编著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一):也许是给爱书人最好的生日礼物

  生日之际,看完了之前在网上买书为了凑单而买的《生日故事集》,由村上春树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每个故事皆以生日为主题,大多是近十年发表的当代英语作品,最末一篇,是村上本人的同题作文,名为《生日女郎》。

  作为小说家能想出这样的创意着实有趣,而以这样的方式过生日,也不禁觉得自己还蛮有创意的。事实上,这本书可以说是送给爱书人最好的生日礼物了。虽然通读下来,竟然几乎没有一个故事中国喜闻乐见的“大团圆”,取而代之的是某种乖戾感,不免让人(特别是正要过生日的人)觉得有些不详。究其原因,大概正如村上君自己的序言里所说:

  “这大概是因为小说家这种人绝大部分性格不够直率。说起生日,一般人势必来个“生日快乐”,于是心想那好,就让我写个不快乐的!至少我是这么推测的。”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虚构小说之于生活意义,不正是通过某种非现实性让我们去明白、或者说强化某些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掉的关于人生的意义价值时间作用生命孤独之类的东西吗?从这个角度而言,这13篇短篇,都是成功的,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最末一篇村上自己的。村上君在每篇小说前面都有一段类似评语的东西,本身也非常精彩,那么我也不自量力的效仿一下,写一下对每篇小说的感想吧。

  《摩尔人》是最初促成村上春树做这个生日故事集创意的小说,对我来说,也是全书中除了村上的作品之外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冬夜酒吧里,中年男子与正在过生日的老妇人重逢,回忆起三十年前的情事。就情节而言,可谓波澜不惊,只是我一直很喜欢这种“多年之后重逢”的戏码,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不管怎么说怎么做,都已经无力改变现实。这固然是让人怅惘的,可换个角度来说,倒也少了不必要担忧。我最喜欢的是小说的结尾,它似乎道出了在某种情境下我的心声,比如,不愿告别的告别时,心的一半宁愿一直沉迷于此,可另一半,作为社会化的人,不免已经在考虑早点休息以便明天上班,诸如此类的事情。

  “当门在她身后关上的时候,我真想就那样在台阶上站一整夜,就那样呆呆地看着雪花飘落,看着甬道上我们的脚印被雪覆盖。但时间实在太晚了,明天还要上班,于是我走出去。

  开车回家的路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忍住不哭。我对自己说,时光来过,时光走了,时光一去不返。而眼前的这一切就是我的所有。汽车在雪中穿行。雪花扑面而来,看上去恍若我刚与一位老太太之间交换的那点点爱意。我全神贯注地开车。“

  《盾盾》对我而言是偏粗狂暴戾风格的美国西部故事,节奏短平快。瘾君子(没准脑子也确乎有点毛病)盾盾在生日当天失手开枪打死了自己的朋友——对,就是这么简单。它可能是在提醒我们,每时每刻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正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哪怕,事情的主角正在过生日。

  《蒂莫西的生日》离开父母生活的蒂莫西生日当天没有按照既定传统回父母家过生日,反而派遣了自己的男朋友伴侣?)回去带口信。蒂莫西应该是同性恋,也正因此造成了和父母的疏离,男朋友带口信的同时老人修了抽水马桶然后顺手偷了个银饰品,转手卖掉之后再也没有回蒂莫西的身边。乍一看都是让等待失望丧气故事,可是……“事情又不得不如此,因为它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生日蛋糕讲述的是独居的老妇宁愿把生日蛋糕拿回去罩起来任由它变质,也不愿意让给错过购买时间而买不到生日蛋糕的小女孩妈妈。老妇人固然称不上好人,可是她的孤独和寂寞,也着实让人同情

  《变》,用村上的评语来说,“韵味极其诡异”,三个老妇人到小男孩家里为他庆祝生日,吃完蛋糕以接龙的方式讲了一个“没有皮肤国王”的故事,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惊悚。尽管说起来也算一个寓言故事,可是,三个老妇人的行为举止,包括男孩称呼老妇人的方式,都有一种奇怪的违和感甚至是罪恶感在里面。

  《永远在上》通篇讲述的是十三岁生日的男孩如何从泳池走向跳水的高台并从那里一跃而下的整个心理过程。“高台跳水”应该也蕴含着某种类成人礼的意思在里面。只是于我而言,如此细微极致描述,未免太过啰嗦了一点点。

  《天使仁慈,天使愤怒》和《生日蛋糕》的主题有点像,都是讲述独居老妇人的故事,不过这篇显得更温情些。过71岁生日的老妇人当天遭遇到两只乌鸦飞进屋里这样不算很糟糕但不处理也着实很讨厌的事情。老太太自私、会撒谎(或者说脑子不大好),但渐渐的也和闯入的乌鸦达成了和解,上门服务动物保护协会的人更是为她送来了花。孤独中的一丝温暖,嗯,就是这样。

  《生日礼物》的三观有点奇特妻子丈夫五十五岁生日之际主动帮他买春找了个年轻女孩。这一过程中妻子的自负、要面子忐忑等多层次的心理描写淋漓尽致。侧面也写出了所谓的中产阶级生活的虚无和低级趣味这样的东西(如果硬要解读的话)。不管怎么说,夫妻之间送礼物,何至于此呢……

  《洗澡》是雷蒙德·卡佛的作品,此人应该是和菲茨杰拉德、钱德勒并列的、村上本人非常喜欢的英文作家语言简单犀利畅快淋漓(据说是被信奉极简主义强势编辑大加改写的结果)。儿子在生日当天遭遇一场不大不小交通事故,送入医院始终昏迷不醒。赶来陪伴的父母又先后回家去洗澡,其间订好生日蛋糕的面包房按照预先约定打来电话。有点没头没尾的故事,但正如村上的评语“那种仿佛被人无缘无故一刀砍掉脑袋抛开的无比荒凉的读后感”,还是很能体会到。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时刻,对于自己而言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而与此同时,预先埋下伏笔的另外一件无关紧要小事也在时间线上并行,如同两个在不同水平面上,投影垂直相交的直线。一种乖离感。

  《骰子游戏》可看做是《生日礼物》的对应版。丈夫通过玩骰子游戏的方法,为过生日的妻子寻找一夜情的对象。从故事结尾来看,似乎妻子并不受用于此,那么丈夫究竟是否知晓这一点呢?是否他从中得到了某种愉悦呢?

  《在水边》可看做是《永远在上》的姐妹篇,十九岁男孩的生日,改嫁的母亲自大的继父,还有,若隐若现的性倾向……很喜欢故事的结尾,说大气,可连结生命从海洋陆地,说温馨,会有这样的好句子:“他母亲的钻石像假星星一样闪烁,而他许愿,能有一个普通人生。”

  《搭车》一个早熟男孩和一个脱线老爹盗名画未遂的故事,有点像《疯狂石头》,但又不止于此。

  《生日女郎》——终于写到了我最爱的故事。也许是因为读过太多村上春树的作品,所以,对于这个乍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的故事,我很能明白作者表述的那些无法用语表达,却能让人心领神会的东西。说实话,这本短篇集里几乎每个故事都有点莫名其妙,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不是有头无尾,就是故事的动机问题,稍微像样点的,应该也属于微型小说的范畴。总而言之,还是这篇最得我心。

  二十岁生日的女孩,在餐厅打工,似乎是天意安排下得到一个许心愿就能实现机会。可女孩到底许了什么心愿呢?通篇没有讲,但我又大约摸能明白是怎样第一个心愿。也许在那样的时刻,许那样一个心愿才是明智选择吧。也正是这样,漫长未知的人生,才显得有意义啊!

  “人这东西,无论有什么心愿,无论去到哪里,都不可能成为自己以外的存在。如此而已。”

  终于写完了这篇文章我的生日也马上就要过了,最后还是以村上的序言作为结尾。

  “祝你同那个故事一起迎来下一个美好的生日。只要我们这个地球继续这样围着太阳转,每年必有你的生日转来你的面前。广播新闻报道也罢不报道也罢,对你都是同样特殊的一天。”

  作者:头条号 / 虫鱼的艺文世界

  链接:http://toutiao.com/i6274171125891072514/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二):一起迎来下一个美好的生日

  本想待到生日月再拆,想想作罢,形式感过度会变矫情,本身人已经够矫情的啦!哈!

  捧起红色封面的《生日故事集》,平白联想起红白封面的杜鲁门·卡波特的《圣诞忆旧集》,同是小小的开本。不过那本由于同样的矫情原因,还在书柜一角等待不知哪年圣诞会突如其来的宠幸。

  村上的书,如今读得很珍惜。怀着之前的大部头已经弹尽粮绝的莫名苍凉之感,读几个字少几个字的不由分说的自我催眠,总藏着掖着地读。短篇小说总成不了最爱,但村上老师引导着,也竟渐渐窥探到一些奥秘,嘎然而止的留白,震荡脑海挥之不去紧凑感。虽然健忘,也尽量挑拣着入目入脑的绝妙短文指点文字江山

  十三个和生日有关的故事,十三位作者。除开村上本人,还有两位爱尔兰作者和一位德国作者外,其余九人均为美国当代小说家。也许是在美利坚游学任教多年的缘故,村上挑选美国作家的文学品味非一般地绝妙。篇篇经典,难作评断,而他本人的序言和导读,就像珍珠项链的串线,重要性不言自明

  拉塞尔·班克斯的《摩尔人》,短短十页,“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忍住不哭。”“时光来过,时光走了,时光一去不返。”第一篇即被夯退,心惊村上再是打过招呼“尽管是'生日谭',但快乐的作品意外的少”,可也不能初来乍到就让人泪流满面吧。往后翻,丹尼尔·莱昂斯《生日蛋糕》,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永远在上》,伊森·坎宁《天使仁慈,天使愤怒》,克莱尔·吉根《在水边》…叹息,遗憾迷惘,乖戾感,每每呼之欲出,招呼不住。

  村上幸运,生日跟自己的偶像杰克·伦敦同一天

  ,“喜爱他那简洁遒劲的文体和具有近乎神奇的现实质感的虚构,喜爱他那像要填补什么空白似的勇往直前、超乎常识罕见能量。”

  好奇我的生日那一天,有什么样的名人可以亲密共享。1615年出生的教宗英诺森十二世,1733年出生的英国化学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1741年出生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1855年出世的美国天文学家帕西瓦尔·罗威尔。对望时空,璀璨如星的他们也好,籍籍无名的自己也罢,唱着歌,读着书,喝着酒,写着字。“祝你同那个故事一起迎来下一个美好的生日。”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三):那些关于生日的光影色彩——评村上春树《生日故事集》

  (刊于《经济观察报》2015年10月26日第39版观察家·书评

  文/俞耕耘

  说起生日,它虽然只是一个关于自身,富于纪念历史时刻,然而却使记忆愿景共存,欢乐感伤同在。因为,生日总是既关乎生命原点的追溯,又不断切近死亡的标记。村上春树,这位兼具严肃性与畅销性的作家,由于阅读到两篇出色的生日主题小说,“临时起意”编选出这样一本《生日故事集》。

  短篇小说集往往以作家、国别、时代性别依据结集。这样的集子只有外在标签共性,不免失了精神主题的汇通。而若以“主题”作为连缀之线,各篇作品则若珠玉,相映成趣珠联璧合。然而,不同作家共写一个主题(这种理想状态的“命题作文”情形)几乎不可实现,那么编者的“选汇”就尤为重要。

  这部选集收录的十三篇关于生日主题的短篇,除村上春树本人创作的《生日女郎》外,其余皆为当代欧美作家的手笔。它们风格迥异,趣味不同,语言节奏极具个性,叙事表现别有风致。如果非要找到精神风貌上的共通之处,那也许正是“生日并不简单快乐”。作家们都展现了生日里光与影、明与暗、情感色调变化。在书中,你几乎找不到一个完全欢愉的生日,故事是简单的,情绪是繁复的;生日只是表象,情感却无以言说。

  《摩尔人》与《蒂莫西的生日》两篇是村上构建此集的原初“骨架”,它们形成了小说集冷暖两大主色调。初读《摩尔人》,你会发现一种杜拉斯《情人开篇“我已经老了”的意蕴。当“我”在酒吧中无意与昔日情人偶遇,岁月放大了年龄上的尴尬滑稽。情人已成为“老太婆身形臃肿步履蹒跚。“我”努力辨认、反视两人旧时爱的影子,却只有一种幻灭的伤怀。“如果说当年那个女人已经消失了,那么当年那个小伙子也已经不复存在”。小说的情愫基于一种旧时光的倒转浸。在情人八十岁生日时,“我”能给的礼物只是回答一个她埋藏深久的追问:“当时你是处男吗,遇见我的时候?”当“我”回答“是”时,雪夜中的温情慰藉顿时化为超越年龄的永恒之爱。秘密成为生日里交换的爱意。《蒂莫西的生日》则在温情中生出孤绝寒意,一对老夫妇对儿子生日归来聚餐的焦急企盼,结果只是一次一厢情愿。这是一则关于归来和落寞的故事,夫妇没有迎来儿子,却等来了一个捎“假消息”的陌生人。儿子蒂莫西对父母的疏离、阻拒与逃避,甚至装病也不愿回家相聚,反映的却是两代人价值观念的沉默对抗。这里既有以被包养赚得贵族遗产的机心,更有同性恋者自绝于常人的封闭异化。当蒂莫西代替死去的贵族,成为下一个“金纳利先生”时,男侍埃迪则成为过去的蒂莫西。当老夫妇明知儿子的欺骗、埃迪的表演,却不揭穿时,小说剩下了落寞的无奈,僵硬的冰冷。爱与嫉妒、虚伪、残酷原来相互联结,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当小说叙事阴影压倒亮色,情感的冷色调就会转入一种简硬的风格。《盾盾》将生日的美好与吸毒死亡相联系。盾盾将毒品作为生日的享受,吸毒后走火射中了麦金尼斯。在“我”与盾盾用车搭送救治途中,麦金尼斯死去。正是一种叙事的反常平静和情感失重使得作品充满古怪暴力:“我很高兴他死了”,“别为这种事生气”。作家描绘了青年盲目的冲动,理性联结的真空,带着垮掉一代的颓废与虚无。同样,《搭车》却描述了儿子在生日当天对窝囊笨父亲“边缘犯罪行为”的拯救。故事妙趣横溢,但你却笑不出来,因为父亲制造“假抢劫”在儿子看来只是滑稽的冒险表演。“我是救自己,不是救你”。儿子的回答是短促冷硬的,它来源于对父亲的失落忧伤:在生日里搭车,只是知道了一则关于父亲“偷窃”的永不能讲的秘密。至于《洗澡》,正是编辑人为塑造“极简卡佛”的例证。以至于此篇小说,生冷至极,形成“那种仿佛被人无缘无故一刀砍去脑袋抛开的无比荒凉的读后感”。生日男孩突遭车祸入院昏迷,父母焦急陪护等待孩子醒来。如果说这则令人寡淡的作品,究竟有何味道。也许只剩下生日蛋糕孤零零地提示欢愉不在,夫妇不约而同选择洗澡,暗示了神经焦虑的边缘,渴望减压解脱的寓意。

  礼物则成为伴随生日的另一关键词。围绕它,更多的人性光影交织,情绪渗透弥漫。在《生日蛋糕》里,礼物是能够伤人心扉的毒药。作品更像是一则“实验小说”,用最后一块蛋糕考验人性的无情冥顽、残忍固执。老妇人死活不愿将蛋糕让给一位过生日女儿的母亲。表面上看,老妇人露西亚让人厌恶诅咒,但作品却描绘了可恨的同情。它向我们提出问题:当两个可怜不幸的人发出相同祈求,又该如何?小说告诉我们只有爱与宽容才能解脱不幸,当你用自身的不幸折磨他人时,只会愈加孤独。相较之下,《变》中的三位老妇人却对孩子充满了关怀。她们对罗伯特所讲的故事《没有皮肤的国王》正是最宝贵的生日礼物。作品更像一则寓言形式的反寓言,罗伯特悟出了国王没有皮肤的原因在于“他可以和公主结婚前先看看自己的里面”,做人先要明心见性的寓意呼之欲出。而老人却说“不要在猜出谜底之后去找什么道德寓意。”这着实让人体悟到捏花一笑,笑而不语的智慧。

  《生日礼物》着实成为全书的一抹惊艳高光。小说语言的高超自信、情感想象的细腻恰切、对话细节的活脱意趣都让人为之叹服。爱丽儿是一个嫁给意大利律师的美国女人,在婚姻“停滞期”、丈夫五十五岁生日时,精心策划了一份生日礼物:应召女郎与丈夫的性游戏。作品的笔调是一种深富“性趣”的冷峻机警,正如爱丽儿在务实中懂得挑逗,在忠贞里调剂放荡一样。她时刻掌握着情感的全局,充当着干练女主人和情色游戏导演的双重角色。小说再拟了一种萨德式的情欲暗示,在爱丽儿的性幻想里从不缺少道具(“设置便利的手铐”、“更衣室下的地牢”)、也不缺少空间(“她有时会想象和陌生人在不舒适的公共场所进行花样繁复的性爱”)。她缺少的只是一种品味自身的孤独与丈夫突然缺席时的黑暗新奇。作家的高明处在于并未直接书写丈夫与应召女郎的“游戏现场”,而是通过爱丽儿的焦急想象,曼谷蜜月的色情游戏补缀了那个空缺。最后,爱丽儿以一种“回访”的形式巧妙探寻了丈夫的体验感受。表面上她成为了赢家,冲破了惯常的奴役生活,得到了反常的瞬间快乐。然而,一种对妓女的羡慕和身份的陷落也随之而来。

  《在水边》和《生日女郎》无疑体现着生日里的价值思索和人生内蕴。《在水边》中的“他”参加了母亲和继父准备的聚会。这是一场不欢而散的生日聚会,学霸儿子与土豪继父本就无话可说。继父的嘲弄轻蔑使“他”在海边重新审视外祖母的别无选择、母亲的所谓“牺牲”。事实上,她们的不幸都在于把人生的“或许可选”变为了“非此不可”,她们被想象的未知恐惧所左右,终于贻误终生。而“他”在生日里“想象第一个爬出大海的物种,想象它在陆地上存活所要付出的勇气”,他只是许愿要一个并不虚假的普通人生。

  村上春树不忘在选集之后进行“参与”,一笔挥就短篇《生日女郎》作结,这更是一种与同行同台“竞演”的欲望。它使全书热闹、繁华、圆满。生日女郎只是村上小说中最为常见的女服务员形象,一个巧合(经理的身体不适)让她有了一次为老板送餐的机会。小说乍看是一则毫无新意的生日许愿故事,但是村上却写出了几分哲学的神秘主义。他既隐去了女郎许愿的内容,也并未告诉实现的情况,却表述出几句宝贵的人性箴言:面对选择,你只有一次,不能贪婪,不可反悔。关于愿望,永远不会成为人以外的存在。最美祝福来自于人心的澄澈,它不允许任何东西将阴影投在上面。

  那么,作为编者的村上春树又为我们展现了哪些新意?也许正是选集让我们窥见他妙语点评的机锋、独特审美的趣味、欧美风格的承袭。选编更是一种态度,它直接呈现出村上春树对小说的美学追求。“以生日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乍看很多,实际上却意外之少”。我们很庆幸这位杰出作家的“操刀”选裁,重新发现了“生日”这一文学主题,使一部主题小说集得以精致呈现,书写异彩。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四):从村上文学谈谈译著

  白话文运动期间,新诗满天飞。试录其中一句曰:匹克尼克到江边。这是胡适同志歪诗一首,把picnic野餐一词直接音译成了"匹克尼克"令人忍俊。

  译著作品和外文原本作品之间的关系大家已经讨论过很多回了。关于同一部书,不同译者对其的解读也引起了很多争论。拿村上文学来举例,我现在看到过以下几个版本:

  1.林少华版:几乎涵盖了前期所有短篇集、中长篇小说和随笔

  2.施小炜版:《当我谈论跑步的时候我在谈论什么》《天黑以后》《1Q84》《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3.杨照版:台湾版,更多的是村上作品的解读和欣赏,他在方所书店的讲座《永远的少年—村上春树》让我重拾了阅读这个看似矫情作家的兴趣(感兴趣的可以在网易公开课找到资源)

  由日文译成英文的有:

  4.杰·鲁宾:英语世界研究村上文学的第一人

  又有由日转英转中的:

  5.冯涛版(主要翻译杰·鲁宾的村上作品评论集《洗耳倾听》):

  这还没完,还有由英转日再转英又转中的:

  6.孔亚雷版:这个重点解释一下。孔亚雷的主要译著为15年在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生日故事集》。这个作品很特殊,因为村上的身份由作家变成了一个译者,他通过挑选并翻译和生日这个主题有关的英文短篇小说,组成了日文版的合集;中国的译者是以英文版为参考,翻译了这部村上作为编者的短篇小说集,最后以中文集结出版。

  可以看出译著本身是很复杂的,虽然总体来说都是由译者将一种陌生语言用本国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译笔本身的风格就有了翻译者自身的一些要素了。

  那么如何看待一本译著与原作者、译者之间的关系呢?林少华老师说过:原作者像是父亲,译者好似母亲,他们共同的产物译著就自然而然有了父母双方的一些特点。这样现实的考量的确可以解决一些我们的疑惑,但我还是不禁要问:这样对文学的再创作过程会不会歪曲了作者原有的风格及表词达意。

  译文出版社的冯涛不止一次表示:翻译工作与其说是一种文学艺术,不如说其更像一种工匠活。在与另外一个著名译者黄昱宁的比较中,冯涛也提到过羡慕黄昱宁自身的文学创作能力。作者和译者的关系就像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和一个好的包工头,如果按照原来的图纸能建造一个差不多样式的作品,那么我们可以说一部好的译著就出现了;"包工头"自身的设计功底到底有没有用呢?我想这对其理解图纸的含义是有着重要的作用。

  《源氏物语》的台湾版译者林文月把日语比喻成小提琴声,一弦过后仍有余音袅袅;现代汉语则像钢琴声,一键一音;那么我们可以想到,整个《源氏物语》的翻译过程就像是把提琴声转化为钢琴声。而古汉语的音调更是掷地有声,所以她没有同丰子恺先生一样将缠绵悱恻的《源氏物语》译成古汉语。意识到这一点后,她引入了楚辞中的"兮"这个没有特定含义的语气词来增加字与字间的过渡性,使音调更加绵长,这样一来两种语言间的转化就更流畅自然了。

  最后我想说:将外国经典引入国内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些译者通过自己的辛苦劳作给了我们一把梯子,让我们踩上去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说自己最大的功绩就是将《圣经》从死文字拉丁文译成了普通民主也能阅读的德文版,从而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精神世界的随意解释和控制。

  没有人统计过,这些当代路德们给多少人的生命中增添了一丝光芒。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五):生日的回响——读《生日故事集》

  生日的回响——读《生日故事集》

  文|秋风江上

  如果你是文学爱好者,当十三位当代作家十三篇以“生日”为主题的小说摆在眼前,无论如何你都不会拒绝,说不容错过亦不为过。何况这是具有广泛阅读经验的村上春树编著的作品集。

  说来也是偶然。十多年前,村上春树在接连读了威廉.特雷弗《蒂莫西的生日》和拉塞尔.班克斯《摩尔人》两篇以生日为主题的短篇小说后,萌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搜集近十年来发表的、以生日为主题的短篇小说作品,编集出版。不过,令人吃惊的是,生日主题的短篇小说乍看很多,实则很少。最终,他搜集到十二位当代英语文坛著名作家的作品,加上自己的一篇《生日女郎》,遂成此集。

  且先不说内容怎样,当看入选集子的小说作者,就足以令人侧目。他们有大名鼎鼎的雷蒙德.卡佛、威廉.特雷弗,享誉欧美文坛的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伊森.坎宁、克莱尔.吉根、拉塞尔.班克斯等等。何况,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村上春树自身也贡献了一篇作品。阵容之强大,无需赘言。

  就“生日”这一主题而言,虽说是村上春树偶然起意,却也显露出他作为优秀作家的灵敏嗅觉。对于普罗大众而言,生日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意味着庆祝、欢乐,意味着蛋糕、礼物以及生日快乐歌!但对于作家而言,他们没有义务再次展示平庸的日常,倒是有责任去挖掘更为丰富的人生。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就是要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一个优秀的作家,必然不会书写我们所熟悉的生活,而更愿意展示生活更多的可能性。何况,本书聚焦的主题——生日——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其特殊,作家的不同视角或者挖掘更能展示其独特的意义。因而,毫无疑问地,十三位作家将如何描述、看待“生日”,成为本书最令人期待的地方和亮点。

  毫无疑问,本书所展示的每一个作家都完成米兰.昆德拉所“给予的任务”。每一篇作品都给了我们展示一个不一样的“生日”。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待那些被遗忘的生活。它们淹没于大众生活,却鲜活地存在于作家笔下。《摩尔人》讲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蒂莫西的生日》讲述的是期待与实现距离的忧伤,《生日蛋糕》表达的是不被人理解的苦痛,《生日礼物》和《骰子有戏》则讲述了情爱的孤独,《在水边》表达了人生的束缚与挣脱……十三篇小说,像是“生日”的声音从不同方位传来的回响,有的沉闷,有的尖锐,有的短促,有的悠长……都不是我们常见的庸常的欢乐,反而更多的是人生的孤独、无奈、哀伤——近20年来(当代)生活中常常被忘却但又不容忽视的特质。

  可以说,《生日故事集》中的每一篇小说不乏其精彩之处,都似不同颜色的宝石,它们镶嵌在村上春树制作的“王冠座架”上,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它们无疑具有其重要的文学价值。当然,从入选篇目来自于近二十年时间来看,它们无疑也隐含着重要的思想研究价值。这也许是村上春树自己都未意识到的“善举”。(完)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六):生日、人生与孤独

  印象里很少有以生日为主题的书吧,况且生日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值得纪念和有趣的故事发生。村上编的这本生日小说,谈不上多精彩,但多少也令人触动。

  论故事最喜欢《生日蛋糕》和《在水边》,论文风最喜欢《摩尔人》和《永远在上》。

  每个年纪都有不同的生日,老年的生日,少年的生日;每个人的生日都有不同的过法,有些人喜欢过,有些人不喜欢过,生日似乎蕴含的并不只是出生的日子,它可能还承载伤痛、快乐、回忆,像人生钟表上的一个时刻,时间一到,便警觉和敏感起来。

  像《摩尔人》里遇见自己年轻时的旧情人,想起往日时光,才会感叹“时光来过,时光走了,时光一去不返”,回首过去,方觉三生有幸。

  当然,也有丹尼尔·莱恩斯的《生日蛋糕》,陪伴老去的只有一个生日蛋糕和成倍加重的孤独,生日来临时,更是提醒着“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为我立黄昏”的凄楚,没有儿女关爱陪伴,没有老伴的相扶相守,才会偏执到不肯把生日蛋糕让给更需要的人。

  老人的生日,大概期望的只是儿孙满堂,有人在身边,聊聊天,唠唠嗑,一生也就圆满了。少年的生日则更希望的是爱与理解,如《在水边》里那个没有名字的“他”,生日餐桌上继父谈论政治,谈论他在哈佛的成绩,却从不曾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了解他的世界,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哈佛”。没有选择的人生,生日只是孤独的象征。

  书中的故事各有味道,如《蒂莫西的生日》,你会知道“你必须接受这个世界,忧伤无济于事”;《永远在上》告诉你“时间永远都有时间,你无法用心去消磨时间。什么都要花时间,蜜蜂为了静止不动必须动得飞快”;《骰子游戏》里说“在游戏中,我们显得多么的极端好斗,多么的兽性。骰子游戏中有一种残酷的凄楚,小小的轻笑,投掷,咔哒声,点数决定一切”;《生日女郎》让你体会到“人这东西,无论有什么心愿,无论去到哪里,都不可能成为自己以外的存在。如此而已。”

  生日故事集,每个人的生日,都暗藏着一段心事,或开心快乐,或孤独犹豫,你可以忽视它,但它确实存在。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七):《生日故事集》:你的生日,你的秘密

  说起来,每个人自己的“生日”,大概是所有普通的日子里最特殊的一天了。在大多数的恋爱故事里,“生日”都可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羞涩的女孩可能要绞尽脑汁猜测心上人的生日,并在那一天送上一份意义不明的礼物;而男孩们则可能会充分利用这样的契机,来制造一个自以为足够浪漫的开始。与他人的交集是故事,而自己的生日与他人有关,可终究还是只与自己有关的。毕竟所有的秘密和心意,只有自己才全部了解。

  《生日故事集》是一本很有趣的短篇小说集,缘起于村上春树自己的阅读体验。在读过了两个很出色的以生日为主题的短篇小说后,村上心血来潮,决定要编辑一本全部由“生日小说”构成的短篇集,于是就有了这本《生日故事集》。

  让村上“临时起意”的那两篇小说,是威廉•特雷弗的《蒂莫西的生日》和拉塞尔•班克斯的《摩尔人》。或许国内的读者对特雷弗要更熟悉一些——近年来出现在市面上的两本小说集《雨后》和《出轨》,都是这位擅长描写失望的短篇小说大师绝对不会令人失望的佳作,而他的另一本代表作《山区光棍》中译本也即将问世。《蒂莫西的生日》正是出自于短篇集《雨后》,叙述了一个关于在生日当天纠结不已的儿子、等待为儿子庆生未果而失望不已的父母,以及一个“陌生人”的故事。而拉塞尔•班克斯则是以书写“苦恼与自毁性”著称,但《摩尔人》中,在生日当天重逢的老友,彼此却因为“美好的默契”,让已时过境迁的纠葛显得稍许释然。

  “生日快乐”是我们一定要用的一句生日祝词。可真正的快乐往往是隐秘的,而由于往往满怀期待,生日当天的人们也许并不容易快乐。像是丹尼尔•莱昂斯的《生日蛋糕》里,一个女孩的母亲千方百计想要从一个老妇人手里买下蛋糕店的最后一块蛋糕,来给自己的女儿过生日,却遭到了拒绝。没有蛋糕的生日或许不会开心,可得到了最后一块蛋糕的老妇人,自己却同样处在无尽的苦闷之中。

  可无论是快乐还是苦恼,情绪上的波折最终都要归复平静。在卡佛的《洗澡》里,孩子在生日当天横遭车祸,生命垂危,父母心急如焚,可与他们相似的,是同样在急救室门口等待与自己有关的人消息的旁人们……每个日子都很普通,可当你特意去标记它时,每个日子又都可能变得很特殊。人也是这样。

  多数人的生日,都会与旁人一同庆祝,可这并不妨碍他自己在这特殊的一天,体会只有自己才能知会的大段内心独白。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永远在上》和克莱尔•吉根的《在水边》同样是以“内心戏”撑起全篇的作品,而前者的尝试显然更为彻底。循着一位少年不断攀爬跳台的眼光,我们领略到的是他的所见,也分享了他细密的心思。最美好的永远在上,而眼光可及的下方,是自己最熟悉与陌生的真实。纵身一跃,你会看到什么,又会得到什么呢?

  作为一本以关键词串联的小说选集,《生日故事集》除了在表象上主题的统一,其内涵的意蕴丰厚,既体现出了创作者的卓越,同样也表达了编者的诚意满满。而村上自己操刀的收尾作《生日女郎》,则在延续了村上一贯以来的若有若无的奇幻与感伤同时,将生日的意义作了进一步阐释。生日是为了纪念曾经,更是为了庆祝未来——而在二者之间夹藏的,是只有你自己知道的秘密。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八):生而为人的庆幸

  每个人都有生日,生日的意义也许是对此生生而为人的一种祝福。因为无论一条狗还是一只猫,一只鸟还是一条虫都是没有生日的,因为它们是低等生物。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好像我们自己已经和动物脱离开来的一种幸福,还是为我们也失去动物自由本性的一种祭奠。

  没有人会认为是后者,除了哲学家。除了村上春树。除了村上春树选编的《生日故事集》这部短篇小说集里带来的孤独,绝望,悲鸣和灰色调的文字。

  村上春树的这个短篇生日小说集子来得很突然,偶尔的和平常一样生活的清晨4点多钟,广播里国家播报的新闻里,居然提到了他的生日,这让村上春树很意外,一个人的生日可以让一个国家都为之重视,搁谁都是很高兴的。于是作为写文的他想到几篇写得很好的有关生日的小说,萌生不妨出一本写生日的短篇小说集子。于是这部有十篇优秀短篇的小书便很合心情地出世了。村上春树自己翻译一些,并补写一篇合题的作品放在最后,为能够和这些他所仰慕的大作家站在一起,沾沾自喜。

  十三篇有关生日的短篇以拉塞尔•班克斯的《摩尔人》开始,在一个酒吧巧遇一位庆祝八十岁生日的老女人,竟然是三十年前他的一段忘年恋,在人生中最后一次相遇交谈中,生命与情爱的流逝,平淡而暗藏激荡的心情在雪飘落的夜晚格外让人凄迷。《摩尔人》不同于《盾盾》冷冰冰的口吻,干巴巴地暴力性;不同于《洗澡》里八岁儿子车祸后,人生瞬间轰塌的无力感;不同于《生日蛋糕》中貌似固执冷酷的老女人内心的孤独;班达•赛克斯《变》的诡异,不同于《永远在上》里13岁男孩想在生日那天战胜高台跳水的恐惧时,细化到肺腑的感觉……

  如果你细读本书的话,每一篇都让你在不同的感觉中跳荡,每一篇都让你寻找到一些熟悉或是模糊又似乎拥有的味道。虽然,这本书的出版,村上春树有些讨巧的意思。但是,他仍然带给我们一些优秀的阅读感觉,就好像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些打动他的文章,让我们更深邃一些了解生命的过程一样。

  生日,人类的独有。为生而为人,并庆幸自己可以有思考和决断,可以在不同的思想中跳跃而欢呼。这是全世界的作家都希望带给阅读者体验。村上春树如是,你我如是。

  因为对这本书的喜爱,所以还要简单说一下村上春树。这位被认为应该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家,却几次都是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他曾获得过弗朗茨•卡夫卡奖、耶路撒冷文学奖,而很多获得这些奖项的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可见村上春树也是功力非凡的人,特别是他的《挪威的森林》,在日本是家喻户晓,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气。

  说实话,我只闻其名,却没有读过他的作品,这次我很认真地读了他的短篇,我觉得他也是很会讲故事的人,一个饭店小服务员的普通生日,硬是让他叙述得离奇,有悬念,而且直到读完都找不到答案,悬念丛生,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短篇合集的好处,就是你可以读到不同作家对同一话题的不同解读。这也就能比较出来谁的故事更耐读。我本来是不看好一些作家作品的,但是整本书读下来,你又无法挑剔出他的不足,正如村上春树所说,一旦你想做一件时,你才发现,其实并不容易。不要去挑剔别人,假如让你就这个话题去写故事,你能达到人家的讲述效果吗?我肯定不能,因为我还没有达到他们那种驾驭故事走向的能力,不过我可以去借鉴他们的长处,总有一天,我也会写出一篇杰作,最起码会让一些人动容,这就足够了。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九):与多年前的自己,道一声快乐

  关于生日的话题,总以为会说不尽道不完。毕竟对于每个人,这都是值得去纪念的日子,于是想象着太多的故事中会出现生日的片段,当然,当村上君四处搜寻生日主题的短篇小说时,才发现乍看很多,实际上却很少。不过他还是将自己看过的以及友人推荐的十二位英国作家的生日作品,编纂成了本篇作品集,就像一年的十二个月份一样,一人一篇。而村上君似乎手痒似的自己也操刀了一篇,附在了最后。很想打趣的说一句,也许村上君觉得自己那篇算是“过年”了。

  乍看这十三篇作品,其实欢乐的篇章很少,我们读到了由于亲人离去而备受折磨的老妇人,无论如何也不把生日蛋糕让给一位想给女儿过生日的母亲,我们也看到了在外过着奢侈但是放荡生活的儿子,怎么也不愿意回到家乡与双亲共度时光。也许是因为生日这一天,如果按照平常的故事,找三五个好友,一块儿许个愿、吃个生日蛋糕。对于一般的短篇小说来说,就丧失了可以吸引眼球的矛盾冲突点,于是在这个本该欢乐的日子里,增加一些压抑,就成了短篇小说惯用的伎俩。

  生日这一天,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很强烈的话题就是:回忆。多年郁郁不得志的中年演员,遇到了年轻时期迷恋的妇人,虽然她现在已经华发苍颜,但两人依然相互拥抱亲吻,勾起关于那段时光的怅然回首。毕竟关于生日这样的节点,对于我们来说总要去忆一忆这些年的自己,回想着某个生日,谁陪我们度过,我们有希望身边有谁。也许对于一个人的生日来说,最好的礼物,其实就是那可以回忆的美好时光。

  说到生日礼物,也是关于生日绕不开的话题,而村上君也在自己的篇节中,以此作为了线索。当然村上君还是给我们打了一个哑谜,一位正值二十岁生日的女孩,在一个神秘的老人面前许下了一个奇妙的生日愿望,当“我”去询问这个愿望实没实现,以及她现在是否后悔许下的这个愿望的时候,得到了“不管想要什么,也不管走得多远,你都不可能是别人,除了你自己”这样的答复。

  如果我来乱猜一下这个愿望是什么,也许我会猜测这个愿望就是:我希望自己每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日礼物是什么。当我们被动的收到很多生日礼物的时候,却并不能明确的了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每个年纪,都能明确什么是我们渴求的,我们的路只有我们自己看得到下个路标。

  关于生日的话题,也许很容易给大多的读者带来共鸣,也让此间的故事,更需要打动我们的内心,读着这些或与我们有些许类似的经历,或让我们感到惊奇怪诞的趣闻,想一想我们某时某地的某一年,给自己道一句生日快乐。

  《生日故事集》读后感(十):生日,也许真的不那么快乐

  村上在序言里说到,他出生时的社会背景,成长过程中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国家乃至世界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我不禁有些汗颜,我知道我出生时我的国家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吗?我知道在我成长过程中,世界和我所处的这个国家发生哪些对我产生影响甚至改变的事情吗?我可以说几乎一无所知,当然,如果这些都不知道,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可是,细想之下,是不是这些也是属于“你”的一部分呢?毕竟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做不到完完全全的独立,那么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发生的一切必然会与你以各种形式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总是渴望别人理解自己,但自己真的那么了解自己吗?如果仅仅是这些问题的话,其实并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了解。当然,这些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到底会对我产生多大的影响,到底我生活中快乐与痛苦的平衡会怎样倾斜,终究还是无任何意义的,“我”作为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我”,这便是活着的全部。

  这是一本关于生日故事集,生日总是和“happy"联系在一起,可是又有谁规定生日就一定是快乐的呢?(我现在就根本不愿提生日的事,当然了礼物还是喜欢的)。十个短篇都是笼罩着无奈,哀愁,生日这天本该特殊但又和无数个普通的日子一样的一天,在一年年中嗖呼的从指缝中溜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