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10篇

2018-06-09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10篇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一):如果割耳梵老师就住在你隔壁,你会举报他让他去住精神病院吗?

  关于梵高梵老师,小海、阿莲、John、我曾有过一次争论主题是梵老师他是不是精神病人?小海和阿莲、John都很肯定地表示,他是有精神疾患的。我对此也表示同意,但对当时社会大众对待梵高的方式表示旗帜鲜明反对——如果一个人,他与常人有异,比如他太高尚,没有经济来源亲属接济,他画画方式和主流不同,他伤害自己身体,他割了自己的右耳,他没有伤害任何其他人——这样的人,他是要被送去精神病院去被强制治疗吗?

  这个被法国“朝阳人民群众”举报、于精神病院度过人生最后两年时间、在一个叫奥维的小镇麦田里举枪自杀的人,是19世纪伟大画家,他叫梵高(Van Gogh),是个荷兰人,活到37岁,一生画了1000多幅作品

  梵高早年当牧师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他的眼里有底层人民。他画吃土豆的一家人,画捡麦穗妇人笨拙沉重身躯;他和带着好几个孩子妓女同居,希望能帮助妓女脱离苦海,他和矿工同劳作,同情劳动人民……在今日看来,梵老师是个非常高尚的人,有一颗救赎和帮助他人的心。

  梵老师出身于牧师家庭,在神学院教育,他最初的选择是当牧师,画画只是业余爱好。他也如愿成为牧师,在荷兰最穷困的矿山当了几年牧师,和劳苦大众同吃同住,接济穷人准备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神。但当时他所在教会认为他不体面——我培养你是为了让你当牧师去传道的,你怎么可以和矿工为伍?把自己搞得脏兮兮衣衫褴褛?梵高因此失掉了牧师职业,成为一个没有收入来源的流浪艺术家,靠做艺术品生意弟弟接济。

  梵老师在弟弟的建议下,来到法国巴黎,受到当时印象画派的影响,其画风从早年的“苦大仇深”转向绚烂,用色丰美饱满,像是把世界一眼洞穿!不过梵高很快超越了印象派,同样画城市,莫奈画的是工业革命初期西方中产阶级欣欣向荣,人被解放后的欢愉,梵老师却看到了资本主义黑暗面,他的画里有对土地深深依恋

  随后,梵高离开呆了不到两年的巴黎,离开画家圈,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一个人继续画画。话说,梵老师就算和同时代已经相当惊悚和特立独行的印象派相比,还比他们更不像个一般人!印象派把绘画技术层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梵老师的牛逼之处在于精神层面——很多画家画的是自己眼睛看到的,但梵高能画心里的。比如他的《星空》:从来没有人像梵高这样画星星!天哪!那些旋转的、硕大无朋的星星啊!他把浩渺的星空画成平面的,又画出来星空的动态

  大部分时间,梵老师都是一个人在战斗。梵老师的悲剧在于他的精神层面已在星空的高度,却被肉体紧紧束缚:他有着人类与生俱来痛苦渴望认同、渴望友情

  在阿尔,梵高从未如此渴盼着一个人的到来,这个人就是也同样背叛出身后来离开欧洲走向大溪地南太平洋的高更。

  梵高给高更准备了有窗户的最好的房间,房间里的家具精心布置椅子、床、枕头被子、盥洗用具……甚至还有自己画的画。梵老师在这个时候画了流传于世人人皆知的,向日葵。他把那幅“向日葵”挂在高更即将到来即将住下的房间里。

  梵老师太孤单了,他期待艺术上的那个伴侣,期待那个可以一起画画一起谈谈伙伴。这种期待,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比这种期待更容易破灭的吗?我们可以盼望多有点钱,多有点时间,多有点虚假热闹,唯独不能对亲密有所期待。因为人注定是孤独的,关系再好再蜜的两个人也必定是各自世界里的独立生命

  果然,高更的到来给了梵高致命一击。俩人都是大画家,但俩人没办法相处,高更嫌弃梵高画完画不洗笔洗颜料,梵高嫌弃高更性欲旺盛动不动就要去妓院一点不高尚,诸如此类的小破事层出不穷,只在一起搭伙过日子一个多月,就被彼此人性弱点生活习惯的不同拌出一溜跟头——高更让原本精神状态就不是常态的梵老师愈加无法平静。梵老师会在高老师睡着的时候站在其床前久久地看着高老师,还有一次梵老师拿着剃刀跟在高老师身后……

  高更很快离开了。高更的离去让梵高很绝望,大概对友情的期待就此破灭。内心太痛苦的梵高割下了自己的右耳,倒在血泊中,被送去医院救治。割掉了耳朵的梵高反而平静了,就算我是个毫无才情凡人也能体会画家当时的心境:相比内心的焦灼,肉体上的疼痛实在是太小儿科了。梵老师从来没认为自己精神失常,他认为只是画家一时情绪上的激愤,他还给自己画了自画像:白纱布缠住右脸,叼着烟斗,画面有种让人忍俊不禁幽默感

  但法国小镇阿尔的“朝阳区人民群众”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有人居然割掉了自己的耳朵,这事太可怕了,今儿割自己明天就有可能割我,这怎么能行,绝不能让个疯子生活在自己隔壁……于是群众们联合举报了梵高,梵老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梵老师在精神病院里呆了两年,画出他生命最后时候里最璀璨的作品,然后举枪自戮。用陈丹青的话说,梵高他是个憨人。一个内心太单纯的实心眼儿,活在这个世界上,太难了。

  梵高的画在今天看来毫无问题,是伟大的艺术品!北京土豪王中军,花3.77亿人民币买了一幅梵老师的静物:插满罂粟和小雏菊的花瓶。这幅画就是梵高在奥维画的,在给他治病的精神科医生家里画的。但在一百多年前,他的画一幅都卖不出去,也没人欣赏,甚至有画家质疑其人体比例不准。

  这就是一位伟大画家留给我们的问题:你画的和主流画派不同,你使用颜料的方式不是挤在调色盘上而是直接挤在画布上,你对人体结构把握不是那么准确,你能被称作是画家吗?

  你割掉自己的右耳,你伤害自己的身体,你就要被送去精神病院吗?那为什么纹身的、打鼻环的、甚至抽烟的、酗酒的不去精神病院呢——这些行为不也是伤害自己的身体吗?

  尽管现代医学对精神疾患有严格的界定,我们仍然应该对人类浩瀚的精神世界心存尊敬。时至今日,梵高的故事依旧在提醒世人,不要用自己微末的、对世界对宇宙狭隘理解去衡量他人,只要一个人他未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他没有违反法律,他爱干嘛干嘛,这是人类天生的自由。他(她)可以拿内心的焦灼去作画,也可以去撞墙,这是他个人的选择。

  精神病,这个病,仍然是人类迫害异己,为罪者脱罪的最有力武器

  如果,梵老师是你的邻居,你会举报他吗?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二):“破解”别人还是“破解”自己

  对于梵高,我有很多的爱和很多想说的话,但又怕了解片面不够深刻,故也不敢在此造次。就把对梵高所有的爱留在自己心里,留着自己在心底细嚼慢咽。但除了梵高,我很想说一说自己对于蒋勋的感受

  没看过任何作品时对蒋勋是很厌烦的,单从“破解”两个字上看就让人排斥,心想着艺术大家的“美”是任何人都破解不了与还原不了的,还各大名家每人挨着出一本。但读了两本以后并不觉得厌烦,没有故弄玄虚的做作感。管他是不是来捞钱的,管他平和叙述是不是装出来的…把原本“深刻”的东西讲的易懂就是很好的美学入门级作品了。

  看过蒋勋的访问有一句话“大家都在谈论艺术谈论美,其实应该是谈美学上感官训练要更细致。”这句话也很好的体现在了蒋勋这一系列书里,“我可能不是最专业的,但我在向你们描述我的理解,我的感觉。”更多的是让人感受他自己对于美,对于美学的态度。太多人会被梵高的某一副画感动,但无奈专业知识上的匮乏让我们无法将这种感动描述的具体。即使专业知识有,也会让这些描述出来的感觉显得冷冰、空洞、没有温度。就当蒋勋是在替我们说话了。

  结尾收的干净利落,好像又把我们从他个人理解的世界抛回梵高的世界,让人会有很多想法。读完之后,我仿佛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读梵高还是读蒋勋。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三):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

  故事关于那个被世人誉为“疯子”的人,只是,在19世纪的欧洲,他是那个情绪激动到割耳的不折不扣的真疯子,而在21世纪的今天,他却被誉为艺术界的“疯子”。《梵高传》是我读的第一本人物传记,但真正记于脑海里的信息却只是寥寥,以致拿到蒋勋的这本书时,读到扉页梵高写给提奥的信时都忘记了提奥是梵高深爱着的弟弟……

  书中用梵高的画作与他一生的脉络结合慢慢推进,正如作者所言,也许梵高的画作并不是他最好的艺术品,他一生的经历才是。

  梵高的画风多变,不过可以隐含地看出几个阶段,第一时期,梵高狂热追求着他的传教梦,他满怀信仰穿梭在最苦最累的矿区,他观察那里的人们,他看着的生老病死,看着他们明明那样努力却还是一无所有的无望……他用最纯粹的炭笔,最简单笔触认真地近乎一丝不苟地勾画着那些在生活中努力挣扎着的人们的身影。于是《哭泣的老人》、《吃马铃薯的人》、《拾穗的农妇》等画作得以产生。他身体力行地在最困难地方宣传着信仰的希望,但教会却不允许一个“矿工”传教士的存在(当时欧洲教会认为传教士就该是圣洁高贵滴,比如电视出现滴“高大伟岸”滴传教士形象),于是梵高失去了继续传教的机会。前往了巴黎,投奔他的弟弟,一个艺术经纪人。也进入了他第二阶段的作画时期,提奥为梵高带来了艺术上的“朋友”,在巴黎蒙马特街区的那些印象派画家,那位顶着老婆责骂肯赊账给穷画家“唐基老爹”……梵高的画风开始出现了变化,他开始使用色彩,他开始有了印象派画家的影子,他爱上了用新印象派画家的“点触法”进行绘画……于是有了《蒙马特的风车》、《从蒙马特克里希看阿尔涅工厂》(感觉这幅画有莫奈画的痕迹,但个人针对这幅画的主题更偏爱莫奈的)等作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模仿”,让梵高觉得渐失自己的特质,于是离开了巴黎前往阿尔。

  在阿尔梵高画出了许多我个人蛮喜欢的画作,如《星光夜间咖啡屋》、《隆河星光》、《靠岸的沙船》,同时这一时期,梵高在等待着来与他相会的高更,他绘制了多幅向日葵,蒋勋笔下,这时的梵高在等待着,满怀希望的,但之后两人因为相处不愉快,而最终导致高更仓皇离开,梵高割耳的悲剧……梵高出现了精神的异常,他被送入了疗养院,也正是这时成为了他的创作高峰……梵高不停地绘制着世界,也绘制着自己(自画像)……1890年梵高回到奥维,他死前待在的最后的小镇,他开始专心于“自然”,画作中,表现出了他对东方(日本)画作的喜爱,他绘制的《杏花》等作品,会让你误认为他是一位东方的艺术家在用西方颜料绘画。

  在观看梵高的画作的时候,蒋勋先生认为梵高善用较高的地平线来分割画面,他在梵高的画作中读出来满满的寂寞感,但在我看来梵高中期着重描绘的地平线下的世界,总是“光亮”的,或总是存在着光亮,即使天空如《黄色房屋》那样湛蓝滴让人透不过气地面上的事却依旧“光亮照人”……但梵高死前最后的画作《麦田群鸦》,虽然地面一贯是鲜亮颜色,但是密密麻麻的点触却让人有种压抑滴透不过气的感觉,这时的天空依旧无望,画面中仿若有一条绿荫围成的大道,却在画面中越走越狭小,直至无路可循。这好似梵高曾经那样努力为信仰而奔波着,画画在他看来也许也不是是对世间的一种记录,记录那些在苦痛中挣扎不愿放弃的人们,记录着在工业迅速推进下的欧洲还保有的田园风光,记录着邮差胡林与夫人,记录着酒馆老板娘,记录着唐基老爹……记录着他遇到的所有“美好”……记录着高更与他曾做过的椅子,而他自己的那把与高更的座椅相比“朴素、方正”太多的座椅,好像在述说着他的世界注定清冷,他的世界没有光明书籍的等待,有的不过是几缕青烟相伴。

  这位在世时只卖出了一张画作的想当一位好传教士的画家,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得到了近乎全世界人的熟知。可是这些地平线上的热闹与他又有何干,他早已化作那整夜的星空,过着他脑海中的流转时光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四):重返梵高的生命现场

  重返梵高的生命现场

  ——读《蒋勋破解梵高之美》

  冯菲菲

  年少时,读美国作家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高传》,便被梵高绚丽短暂的人生故事打动。从此后,每次遇到和梵高相关的物事,都无法抵挡想要去靠近。因此这一本《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自然也不能错过

  艺术跨越时空,每每撞击那些与它心灵相通的观者。梵高飞越泥泞的人生沼泽,用生命的所有能量追求艺术之美。而蒋勋,以同样的艺术家灵魂窥见了梵高的内心。为了这本书,蒋勋说他“带着一叠稿纸,一站一站地重新来到梵高画作的现场”。年轻时储存在他脑海里、笔记本里的故事,豁然再现。蒋勋对梵高的解读,是两颗艺术灵魂的相遇,蒋勋的文字配上梵高的画作,更多了另一重的艺术享受。

  梵高在他11年的艺术生涯中画了36幅自画像。他的自画像的主色调通常是蓝色阴影。围绕脑袋的旋转色彩和深深的脸颊线增加了他的眼神的忧伤。蒋勋在书中三次解读梵高的自画像,令人惊讶的是,这三次都集中于一八八八年夏季高更到阿尔探望梵高期间。或许蒋勋是以这种隐晦的形式提醒观者注意两人友情破裂对梵高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割耳自画像》,蒋勋说:“他以最忧苦的眼神看着自己,除了悲悯,生命别无其他的救赎!”处在极度痛苦且很容易精神失控的梵高肯定发现,记录他自己微妙的表情变化是一种派遣情绪的手段。凝视梵高直勾勾的双眼,仿佛看见他在镜子里逼视自己,强迫自己在压力下释放情绪。

  “向日葵”有特别的象征和隐喻吗?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里讲述了一个神话,克吕提厄被太阳神阿波罗斥责,整整九天,她拒绝所有的食物和饮水,只是凝视天空中太阳神的脸,后来她变成了向日葵。它的根很扎实,但是茎秆紧随它的爱人——太阳,同时接受自己生命的最新形式。因此,向日葵成为了光的象征。蒋勋在书中说向日葵是燃烧生命的花,是濒临崩溃的生命最后高亢的歌唱,像王尔德小说里的夜莺,彻夜用心脏抵着玫瑰的刺。诗意的隐喻,狡黠的暗示,将痛苦的答案隐藏其中,这些都给了古老的神话新的诠释。

  梵高最著名的画作是《星空》。这幅画作于梵高生命的最后一年,它描绘了在幽蓝夜空下一座宁静的村庄,太空中布满了闪烁的星星、一轮怪异的新月和旋涡式的光亮。左前方那丛柏树呈现为火焰状,增强了画面的奇异感。各种回旋形状的组合和大胆的色彩,充分表达了梵高内心的激荡。蒋勋在本书中对这幅《星空》着墨不多,反而更多地讲述了《星光夜间咖啡馆》。或许,蒋勋也不忍直视《星空》中即将在漩涡中破碎的灵魂,而宁愿在夜间咖啡馆的廊下为画家留一盏暖黄的灯。

  一幅幅的画作:吃土豆的矿工,被风吹乱的柏树,弯腰的拾穗人,旋转着的星光,夜间的露天咖啡座,金黄金黄的向日葵和大片大片的麦田……梵高从他自己的痛苦中创造了一种重要的表达风格。他摒弃传统绘画整齐的外观,在印象派画家所绘色彩浓艳油画的启发下,他有时用调色刀或他的手指取代画笔,将纯颜料画到画布上。他那些用狠劲涂抹出的笔划和绚丽的色彩往往反映了他的心境,使观者充分领悟到他那反复无常的性格。但梵高不仅仅是个备受个人心病困扰的艺术家,他用色彩和构图描绘自然界,而不是被动地复制现实。对于梵高,还有与他同时代的哲学家尼采,以及人类文化史上所有狂野不羁的伟大灵魂,心智的狂乱和艺术的眼界原本就是不可分离。

  那些疯狂奔腾的、无法驾驭的思想,通过笔尖喷涌而出,最终以生命为祭,奉献给世界以大美。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五):在最黑暗的时刻,还有梵高和他的星空

  既然写了莫奈,就一定要写写梵高。

  同为印象派大师,却风格迥异。一个是盛世繁华的风景小清新,一个是被热情与绝望吞噬的精神病患者。如果说莫奈有多么明丽的光,那么梵高就有多么悲伤的影。莫奈对世界的关怀是外在的,他歌颂工业时代的便利和怡情的小资生活,而梵高的热情是内在的,他描绘的是受苦受难的灵魂,是别人的也是自己的,并在绘画中寻找救赎。

  初中的时候看张悦然的小说《葵花走失在1890》,开头是这样描写的:

  那个荷兰男人的眼睛里有火。橙色的瞳孔,一些汹涌的火光。

  这极具画面感的开头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那篇小说。故事其实是从一朵葵花的视角来写的,它爱上了梵高,眼里的火光其实就是它的倒影。它的一生短暂而凄美,却也回报了与那凝视一样炽烈的情感。当时不禁疑惑,梵高在画向日葵时到底看见了什么?在画中我看到的是荒凉和绝境,干枯甚至扭曲的向日葵,戏剧性的火焰一般的颜色,层叠厚重的颜料,让葵花狰狞得仿佛要挣脱画布。虽然很有冲击力,但很难和当时所理解的美联系起来。

  但《小王子》里说,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要用心看。

  准确的说,画家并不能很好的定义梵高,他27岁起步画画时,作品常被其他画家嘲笑,甚至劝他不要走绘画这条路。但梵高所关注的层面比艺术要更高,他心中有着炽热的信仰,只不过最后,是通过绘画的形表现了出来。

  梵高流淌着信仰的血统,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牧师,在拿起画笔前,年轻的梵高也想成为一名牧师,他甚至想考进阿姆斯特丹的神学院,最终却未能如愿。虽然如此,他还是在一个贫穷的矿区,得到了一份传教士的工作。在那里,他看到了旷工惨绝人寰的工作状态(应该和现在中国的情况差不多),高温,伴随着窒息的空气和死亡的危险,还有赤贫的生活。他与矿工们同吃同住,给他们布道,成为他们的朋友,他用自己的生命去为矿工们驱走黑暗,而这一举动却让教会极为不满,因为他破坏了传教士体面的高高在上的形象。

  梵高渐渐发现,教会并不等于神学,神学院谈论“神”,却远离了神;就像美术学院谈论“美”,却远离了美。他所关心的是每一个人,煤矿工人,纺织工人,农夫,他们在生活的艰难穷困中磨练出一种如同雕像的深沉力量,梵高被那活生生的存活意志力震撼,他要留下那生命的庄严。

  看看他早期的作品吧,这是梵高开始绘画生涯的动机,只是用铅笔和颜料,就能讲述出每个人的辛酸故事。

  梵高有着纯粹的、炽热的性格,感知身边的自然,感知人的苦难,人性的坚毅,和人性的美,他的风景画也是如此,不了解他的故事的人很难看明白,他到底在做什么,在众多的画家中,他的画为什么可以流芳百世。

  后期印象派大多在观看繁画中的荒凉,他们注视的不再是莫奈、雷诺阿笔下都市的华美明亮喜悦,他们深沉透视城市繁华背后不可言传的荒凉本质。

  再看一看梵高最后的三年,也就是精神最抑郁的时期,那些灵感喷涌作品。黄色真的是梵高很爱的颜色,是因为这是属于他灵魂热情温暖的颜色吗。

  【三朵向日葵】1888

  为了迎接好友高更的到来,梵高画了一系列向日葵的作品,挂在墙上,还重新布置了他的房间。向日葵象征了梵高炽热的爱,就像太阳一样,让人睁不开眼。

  【星光夜间咖啡屋】1888

  四周都是冷色调的深蓝,浓郁的黑或沉暗的绿,只有咖啡厅布棚下吊着一盏昏黄的等,释放出温度,好像那里是唯一温暖的地方。

  很喜欢夜间咖啡屋里对星星的处理,好像砂砾,好像一簇簇的水晶,它们被画家的眼睛放大了,拉近了,遥远而冷酷的星光,在此刻是那么的近,而来来往往的小镇路人们,他们将梵高孤立,因而显得那么遥远。

  【隆河星光】1888

  隆河星光中光的画法几乎像儿童画一般稚拙,他不在意技巧形式,用最直率的表现方法书写着内心致死的寂寞,他要更直接表现出心事。

  心事,是个多可爱多重大的词。对于画家来说,或许炫技和青史留名都是次要,要把自己的心事诉诸画笔和油彩才是创造的核心。正是这种心情表现在了画中,渗透在了了构图颜色笔触当中,才给作品注入了灵魂,使其伟大,经久不衰。狡猾的画家,像出谜题一样小心翼翼又不经意地在画中留下丝丝线索,将人引入他的精神世界。当所有的线索被拾起和拼凑,顿悟和感动的大门便重重地开启。

  【杏花】1890

  这是我曾经最喜欢的一幅,是梵高生命的最后时光,在在精神疗养院度过时创作的。梵高的画,一直如同火焰一般躁动,直到杏花,拼色的线和点的笔触消失了,大块的粗犷的色块也消失了,背景是澄蓝的蓝天,没有意思瑕疵,而杏花的枝与叶,也仿佛白描一样呈现在人们面前,清晰,娟秀,又有些苍白无力。在与内心和生命激烈的抗争过后,这不是种妥协般的平静?

  【星空】1889

  流转的星光,仿佛宇宙最壮丽的合唱。这温柔漩涡像是要融化一切,仿佛能给予一切苦难宽容与和解,就像vincent那首歌里唱的一样。

  ow I understand

  What you’re trying to say to me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did not listen, they don’t know how

  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关于梵高的故事,可以去读一读《蒋勋破解梵高之美》,文中的图片和部分文字出自于此。梵高的生平和蒋勋的文字给我带来的感动不止一点,当你感到压力或是孤单无助的时候,这本书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慰藉和正能量。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六):是身如焰,从渴爱生

  之前在《西方艺术简史》的课程中听了文森特·梵高的简介。 当听到他在饱受精神折磨的痛苦后,用一杆散弹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时,不觉早已泪目。 看到蒋勋先生解读梵高的画作的这本《蒋勋破解梵高之美》,毫不犹豫地翻阅起来,并一口气读完! 不得不说,蒋勋先生凝练简洁、自带治愈能力的文字,力透纸背,让人更深层地触碰百年前的梵高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与气息。 仿佛,经由蒋勋的生命,能与梵高的灵魂在孤夜群星的阿尔小镇相遇,听他娓娓道来…… 梵高,全名是Vincent Van Gogh,而Vincent,则是他夭折的哥哥的名字。 他的出生填补了父母痛失爱子的伤痛,却也奠定了梵高悲剧的一生——寻找自我! 同时,Vincent,也是梵身为牧师的祖父与作为绘画经纪人的叔父的名字。 这又不由地让人联想到,他坎坷短暂的人生,并没有走出牧师与绘画的设定。 他对生命炙热的情感,以及对信仰的虔诚,让他最终选择用死亡结束人间的修行。 也许,真的只有彻底的摆脱肉身的束缚,他才能做回自己。 年轻的梵高立志成为神的使者,他走近劳苦大众,身体力行地为他们传经步道,用他自己的衣物、粮食救济这些用生命交换生活的矿工和农民。 甚至,他将自己的生命都付出给救济一名堕落的站街女——西恩,这个带着五个不知父亲是谁的孩子且怀有身孕的妓女,最终也离开梵高,再度走上街头,通过出卖肉体赚取支持生活的费用。 梵高被他所救济的人们抛弃,也终被教会抛弃。 毫无疑问,他的行径必然触碰了当时高高在上,不能沾染世俗气息的教会的底线,最终被除名! 于是,他转而将精力投向画布。这双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手,执着的遵循内心对生活的体量与洞察。 不符合透视及人物比例的画作再度被当时标榜“美”的创作者们嫌弃,而那些人,面对的不过摆出姿态的,早已失去生命气息的模特。 唯有梵高,这个不循规蹈矩的人,才真正将画作赋予了血肉与灵魂的温度! “神学院讨论‘神’,却远离了神;美术学院讨论‘美’,却远离了美。”蒋勋先生的一句话,戳破了那个虚伪年代的丑陋面具! 从家乡到巴黎,再到阿尔,梵高一路走过,贪婪地吸收着艺术的滋养,将自己的生命和对生活的热爱,如同颜料一般,挤压涂抹在画布上,画给自己,也给后人看。因为在那个孤寂年代,似乎没有第二个人,如他自己那般听得懂他内心的呼唤!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 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写给提奥的信 当年只看到“烟”的邻居们,举报了这位疯狂的画家,并将其强行押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百年后,梵高邻居里唯一存活的一位百岁老妇人,接受电视采访时无不讶异地质问,“那个人是疯子,你们为什么说他是天才?” 梵高一生都投入到对苦难地救赎,可惜,带着世俗执念的偏见,经过一个世纪都没能消解。 他渴望救赎劳苦大众,渴望救赎被工业化碾压的乡村,最终,渴望救赎迷失的自我。 他凝视着自己,一幅幅自画像,生动描绘了他的一生困顿。即使深陷精神疾患的折磨,他也依然有正视自我的勇气! 可惜,他最终用一把杀伤力不强的散弹枪对准了自己的胸膛。 带着伤口,梵高回到自己的房间,一滴滴鲜血带走他最后的体温。三天后,他在弟弟提奥的怀里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如果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的宿命,是否还有这份热情与信仰,是否还能如此不顾一切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我想,他会的。因为,他对生命的热爱炙烈而纯粹,如《维摩诘经》所说: “是身如焰,从渴爱生。” 对生命太过炙热的情感,总是要用生命作为殉葬!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七):书评之破解梵高之美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

  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是总有一个人,

  总有一个人看到这团火,

  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我在人群中,看到了她的火,然后快步走过去,

  生怕慢一点她就会被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

  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

  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结结巴巴地对她说:你叫什么名字。

  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噢,没有后来了。

  ——改编自《梵高传:写给提奥的信》,

  也是改自蒋勋本书《破解梵高之美》的开篇。

  好像有那么一句话:开心的时候听的是歌曲,伤心地时候听的是歌词。

  失恋不久,心情还没平复下来,以这样的一种心态来品读这么一本书,

  像是晚上的小菜配几两小酒,别有一番滋味。

  从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了梵高,对他的印象就只限于这么几个标签:

  有名的画家,向日葵,一个耳朵,神经病,对了还有,画很贵!

  以为自己已经精辟的了解了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和对陌生人的了解也相差不大。《破解梵高之美》,带我走进了梵高,还有他的作品,走出自己的井,看到了不一样的天地。

  一直以为,梵高既然是个伟大的画家,那么他就应该一直是个画家,这当然不是的!

  好不容易战胜了自己的拖延症,把这本书好好地看完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来好好的

  来说一下梵高,从这本书里所了解的梵高:

  他生长在一个充满信仰的家庭之中,他长大之后做和艺术品相关的工作,有丰厚的收入和光明的前途,可是他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他想当一个传教士,教会们要维持高高在上的体面,这么一个贫穷,邋遢,衣衫褴褛的人会是一个牧师?牧师不应该是在华丽的大教堂里传播神的福音,一个立志要比穷苦人更穷苦,如果自己高高在上,便不配像穷苦者宣讲基督的福音的人不是笨蛋而是一个牧师?

  接下来,来说说画吧: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一个人看到这团火。

  向日葵,那大片的明亮的黄色里,我觉得我看到了火,热情,炙热,义无反顾。就像当初的爱情——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气不接下气。

  如果说《速度与激情7》是像保罗沃克致敬,那么这本书《破解梵高之美》便是向VINCENT

  VAN GOGH致敬!

  抱歉,梵高的生平和画的介绍的有点少,不妨一起来看看?

  来自书评人俱乐部,玩海写萍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八):将如梵高一生顺遂

  这部书严格说是听完的。蒋勋老师的声线实在迷人,每天洗漱做家务之间几天就在喜马拉雅上听完,感觉真是莫大的享受,也夹着相当的遗憾。09年的时候在德国实习,抽空去过普罗旺斯。这两天翻看当时的照片,看到我在阿尔灿烂阳光下的笑,在黄色咖啡馆里聚焦一杯梵高的咖啡。离开前在那间梵高最后居住的精神病院改成的小小展览馆+gift shop里头翻看梵高的画册,也只是盯着最有名的向日奎和星夜。

  我曾经与梵高距离那么近,但我当时并不知道他出生在牧师的家庭,不知道他放弃正在上升的古比思拍卖行的经理人之路转而投向神学。不知道他虽然一生同情贫苦大众,却因为自己把衬衫撕成一条一条帮助受伤的比利时矿区百姓,而被认为损毁了上帝的尊严而被隔去代理牧师的职务。

  也是同一年,我又去到了荷兰的梵高美术馆。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梵高割掉自己的一只耳朵的画像和高更的椅子,心里面的震撼更多的是:这真是个让人同情的怪人。我尚且不知道他在割掉耳朵之前,躁郁症已经极度爆发。在阿尔这样的小城里,他像是个上帝的弃儿。不被世人认可,不被父母理解,靠兄弟迪奥的接济度日,唯一的他认为可以与他心灵相通的朋友高更也受不了他的敏感的神经而整夜整夜不敢回家。但是他有向日葵一样的热情啊!在比利时矿区的时候,他可以为了矿区的教民付出自己所有的食物和衣物,跟随他们一起下井,把教堂的长凳撤下变成矿难的久难所;到了阿尔,他也可以为了好朋友高更的到来花几个月的时间准备,像接受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自己生活里,他画向日葵,田地里的面向太阳沐浴阳光的向日葵,花瓶里的四朵或是十五朵的向日葵。好朋友来了不到几个月,狂喜转为狂郁,直到有个声音在耳边把他逼的发疯,他在平安夜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如果能选择,大概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做梵高;如果让梵高的母亲选择,她大概也会选择让梵高过平凡更顺遂的人生。我宁愿相信梵高时上帝偏爱的孩子,所以让他在短短几年光耀夺目,然后早早的收回身边。如果梵高真的度过了顺遂的一生,他的作品还会有这样感动人的力量么?即便有,也很可能是另外一种风格了。也许世上会多了一个画优美山水或是工笔人物的匠人,而少了一个天才梵高。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九):那颗通达的魂灵

  对蒋勋产生兴趣,是在听了他的《蒋勋细说红楼梦》之后。之后,我试着在网上查找有关他的资料。这才知道,原来蒋勋就出生在古都西安,而西安,正是我现在生活着并将继续生活下去的城市。也因着这点,我更为欣赏他骨子里带着的古风,对他的很多美学观点也十分认同。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在网上找来了他讲美学的别的讲座去听,但不知如何,总觉得还是不如他的红楼讲得好,让人刻骨铭心。这次,有机会拿到这本《蒋勋破解梵高之美》,我立刻萌生了先睹为快的想法。

  先说说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吧,整个书的印刷色彩是极好的,采用这样的印刷形式大概是为了最大限度表达出梵高原作的色彩冲击力和震撼感,让读者有机会大饱眼福,最大限度看到梵高画作的精彩。而与此同时,弊端就是整本书的味道确实有点熏人,呵呵,我也只能尽可能加快速度地去看这本书了,以免吸入某种不好的毒素。

  对我而言,这本书的最值得珍藏之处,就是选取了梵高不少精彩画作,有好些都是在以前的书籍和网上看不到的,图文并茂。而对于蒋勋对梵高的解读,不知为何,我还是隐隐觉得蒋勋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可能梵高太天才,太不一样,用文字去解读他本人及他的作品,总是无法触及那最本真最接近梵高灵魂的地方。当然,必须得说,蒋勋是多少懂得梵高,也懂得他的作品的,只是,这份懂得里还是少了那么一点点直指人心、直指灵魂。而梵高本人,正是以他最后的疯狂来忠于他自己的灵魂。

  真要说到震撼,这本书最令我意外的还不是梵高的画作,而是整本书的开始,引用的梵高写给弟弟的一首诗。只有一个拥有着通达灵魂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触动更多人的心。昨天,我把这首诗分享给了爱人,他只说了两个字:“真好!”

  出于爱和虔诚,让我再次把这首诗敲一遍吧: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

  但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

  但是总有一个人,

  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

  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火,然后快步走过去,

  生怕慢一点他就会被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

  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

  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结结巴巴地对他说:你叫什么名字。

  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有了一切。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十):每一页一个故事蒋勋带你看梵高

  读这本书有两个地方非常吸引我,一个是我喜欢的作者蒋勋老师,另一个就是家喻户晓的画家梵高。我并不是学习美术出身,家里也没有这方面的培养,但是梵高对于我这种外行来说也具有十足的吸引力。蒋勋老师又是著名的美学家,这两者放在一起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很期待。

  读梵高之前恰巧我刚刚读完毛姆写的《月亮和六便士》,以高更为蓝本的小说,也恰巧高更和梵高是同时期的印象派画家,梵高、高更,小说和画作,欣赏这两种不同展示的方式的时候,也让我对这种体会生活疾苦,对现实不屑一顾的,追求精神层次的画家们从各个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文学绘画音乐艺术门类是相通的,当假如我们有幸站在这些名画前面,我们想用语言形容的时候就产生出文学,接着我还去查了后印象派的定义: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 这样我就更有点理解和感受到梵高更高这样的画家画画的初衷了。他们可能看到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感受去影响其他人,但是并不稀罕大家去欣赏他们,他们的成名都是在他们去世之后,就证明他们不会为了生计生活而去创作一些可能是那个当下的人们所欣赏的画作,而是追求自己内心想要的。

  蒋勋老师一张一张的为我们展示梵高的画作,除了我们看到的,还解释很多画作背后的故事。梵高其实是那样的悲悯,在矿灾发生之后,梵高把自己仅有的衣服都捐给了受难者,创作了一幅幅劳动者的画作。这本书可以说是我们了解梵高本人,以及梵高画作的很全面的一本书。如果你没有时间和金钱亲自去走到各个美术馆去安静的欣赏梵高的画,那你可以买一本此书,蒋勋老师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一个你可以还不够了解的梵高。

  书中的彩印也印刷极其精美,如果你是一个梵高迷,每一张都可以剪裁下来装帧到相框中,让梵高这样的点亮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