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你,所以想带你看世界读后感10篇
《因为爱你,所以想带你看世界》是一本由谢丹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因为爱你,所以想带你看世界》读后感(一):也许有孩子的生活,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充满恶意
最近在看电视节目《奇葩说》,我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辩论题:女人有了孩子,生活是不是真的就被束缚了?
古时候,女人总被贴士“相夫教子”的标签,那时的女性因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藏于深闺之中,相夫教子也许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也心甘情愿。但是,随着时代在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独立自主起来,更愿意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然后,“相夫教子”这个观点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减落,依然存在于我们自己的父母思维中。结婚之后,由于双方父母家庭的介入,有了孩子后,许多女性告别了自己以前那种自由飞翔的生活,家庭、孩子就是束缚自己手脚的绳索。有的选择放弃了工作,在家当全职太太,过上了真正的相夫教子的生活,完全与社会脱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有的人虽然能权衡好自己、孩子和家庭的关系,但也有觉得疲惫的时候,你确实已经不可能像自由一人的时候那样随心所欲,因为有责任在身,所以有很多女性对未来诚惶诚恐,忐忑不安。
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但当我看了谢丹的这本《因为爱你,所以想带你看世界》,我的观点起了不小的变化。她说:“在孩子改变我们之前,让他先适应、爱上我们的生活。”所以她在孕前去旅行、孕中带着球去旅行、孕后依然坚持带着小宝宝去旅行,为了让自己的宝贝更多的接触世界、接触自然,感受到妈妈对世界对生活的爱。谢丹用她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有了孩子后,依然可以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自己心是自由的,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许多年轻、高情商智商的女性会认为“女人不生孩子是不完美的”是一句狗屁不通的话。但是,如果我们换种方式来思考,孩子的出生其实是为了让我们成长成更美好的自己。带着球去旅行、带着孩子去旅行,都会是另外一种人生的体验,和挚爱的亲人在一起走遍世界各地,难道不是件幸福的事情么?
谢丹做到了,我们也可以做到不是么?只要你转变一点小想法,也许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悲惨——生活被摧残、身心被禁锢。我觉得谢丹是幸运的,因为她的父母是开明的父母,让她嫁给了俄罗斯人并定居波士顿;因为她自己遇到了好丈夫,更是科学家家庭,一段跨国的婚礼也许更容易让她的思想行动得到家人的支持。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本《因为爱你,所以想带你看世界》确实影响了我自己的思想观念。其实,怀孕、生宝宝这件事换种角度思考,也不总是充满恶意的……
《因为爱你,所以想带你看世界》读后感(二):就算是编辑手记吧
作为一个图书策划编辑,却不喜写编辑手记,这不是好事。但做一本书太漫长了,漫长得让你忘了为何做这本书,忘了选题打动你的初衷。在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行业里,各方意见和市场顾虑,对选题及编辑的消磨,就像是慢性病,热情在不知不觉中衰弱。因此,编辑手记容易沦为一场煽情的诉苦记,或升华为一次不真诚的赞颂。
如此微妙的心理,在收到作者谢丹从美国波士顿寄来的新年贺卡时,悄然起了变化。贺卡上,她和孩子、先生,站在缤纷的手绘墙前,在相机咔嚓的那一下,同时微笑,美好得如同折射在墙面上那片光,突然,与谢丹和这个选题相遇的初衷,”嗖“地穿过这段漫长的做书旅程,再度浮现我脑海……
谢丹,成都女孩,留学美国,嫁给俄罗斯人,生下美国宝宝,现居美国波士顿。认识她,是博客大巴首页推荐。看她“在北纬42°的天空下”流浪,喜欢她追寻灯塔的小旅行,更佩服她怀孕也坚持看世界。于是,给她发邮件,找她做书,跨海寄书寄合同。来来回回,多次长信交流,终于说服她写这本书。
过程中,她经历了生育、产后抑郁、搬家,曲折不易,但她坚持完成书稿,坚持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旅行,坚持生小孩前的所有坚持。她说,只要心是自由的,没有到不了的地方。而我,在编辑文稿时,透过她的文字,了解到另一种因内心透彻明亮而自在的生活,竟也变得宽阔起来。因为,不止也不应该只有一种生活。
当然,这种你我他都会羡慕的生活,与美国有很大关联,但最关键还在于你的心选择过怎样的生活,在于你如何在孩子与自我间找到一份新平衡。 于我,这本怀孕旅行读本,不在于鼓励你怀孕也要去旅行,而是打开另一种维度,让你看看,作为女人,婚姻可以不是坟墓,孩子可以不是束缚,你向往的”最自由的爱“,从来不是梦。所以,这本书希望分享给对未来期待又忐忑的女人们。
想想,这段做书的旅行确实漫长,但那份初衷回忆起来,还是如此美好。倘若是今天才遇到谢丹,才看到这些文字,相信我还会不改当时的激动与冲动,再难也要将这本书完成。
不像手记的手记最后,谢谢作者谢丹。谢谢你,让我遇见美好的人,美好的生活。
《因为爱你,所以想带你看世界》读后感(三):和你一起走这世界
这样的美景,没有你陪,真的孤寂;这样的美景,你在身边,才算幸福。
现在繁花还未曾凋谢,
现在还年轻,
现在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
你可不可以爱我,陪我到世界尽头?
——“可以”
我在等你的答复。
2015.7.8
去看看黑夜的北京。看看高楼大厦霓虹闪烁,远远地像彩虹的天堂。
拿着单反拍下穿行的车流,让他们在照片上留下流星般的滑行光线。
穿行在一双双步伐或缓慢或蹒跚的脚旁。
北京如此让人孤独,
我想你。
在武汉看一场樱花的盛开。
用手指拈起它,
温暖寂静的春日阳光,透过绿色的树叶樱花的花瓣,水一样倾泻下来。
我很快乐,
我在想你。
回到家。
坐在床上看书,看资料,不知不觉到了十点多。
有些人在人海茫茫永不相遇。
还好遇见你,仅仅只是八个月。
让我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你。
但是你在美国。
我站在公寓楼下面。我猜想里面有点破旧,但是很美丽。像梦里一样露台上有生锈的铁栅栏,还有蔓延的浓郁的爬藤植物,开着白色花朵。
我等到你出来。
等到你带我走。
同时又使她比原来的自我更狭小了一些。
在巴西。感知热带雨林的潮湿清凉,听每一棵树说他们的自由自在。
都有你,多好。
有足以记录温暖回忆的信物,
有麻麻的醉人的情话,
终于找到梦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