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19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我想看到的世界》是一本由珍妮•苏克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一):让我抽身出来思考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一本让我感受到很多力量的书,英文名为 A light inside,大概意味着一个澄明的内在吧,永远用最真诚态度拥抱自己和生活

  给了我很多启发作者发自内心地爱上读书和思考,爱上艺术文字,无论是倾尽全力地去学习芭蕾舞,却被父母阻挠断了舞蹈梦,导致整个高中都浑浑噩噩,还是读完了牛津的文学博士却依然跟随内心转向法律领域。作者一直在勇敢面对自己,接受生活给她带来的好或者不好东西,然后坚定追逐自己的梦想

  书本里关于每个时期的一些人生体悟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高中里和同学组成的戏剧队伍理解到了在团队中,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在大家的平等交流合作中得到的创意。读博士生写作论文时候听从老师指导每天只写一页半,坚持训练才是通往成功途径,而不是一时的灵感。在哈佛做教授的时候,在班里摔了一跤,反而让她放下自己和学生更好地交流,感受到完美恐惧而活,放下完美的奢望人才轻松很多。以及到了后来婚姻破裂,她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就像当初毫不犹豫地接受生命中欣喜一样”是啊,这些都是生活的本身,所有的不完美都有存在理由,他们让你变得真实与众不同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二):一本被贴上各种成功标签的非励志自传

  本来以为又是一本被贴上种种成功标签的鸡汤式样的励志书籍,像哈佛成功女孩之类的。本能反感,成功哪是可以复制的?而且你说成功就是真正的成功了?还有近年来,年纪轻轻环游了世界就写文出自传的,什么没有你不能到达的地方之类的,还有各种暖心治愈类的小文,各种安好,路过什么的。我自已是没怎么看过,也无可否认这些人也确实有一些经历值得敬佩,也不可否认现在的鸡汤文更加高端,不再是甜腻得让人腻歪了,也不少足够的小清新,也足够的真诚。但是人生如此之长,现在就说完了,那么以后呢。作为一个公众人物,通过一种公开发表渠道,这种声音是不是应该更加慎重,你现在的感悟某种程度上就代表暂时的定格,对很多人都会产生影响,那些尊奉你的“信徒”们一旦面临血淋淋的的“变口”,又会怎样的失望,就像谁和谁分了,就不再相信爱情了。

  这本书同样被打上了许多金光闪闪的标签,不过所幸的是作者并没有欣喜若狂地把自已当成人导师谆谆教导。她很平淡叙述了自已成长的经历,并没有过多的渲染自已努力经过。所以说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很励志的书,你想在这本书中找到怎样才能成功,很抱歉,找不到。但是作者把自已一路来对生活的感悟都写在了其中,真正的热爱,做自已想做的事,不去过多的关注外在的标签,以及对于孩子教养的态度,还有她对法律的见解,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可以说,这是一本挺轻松的谈话,谈谈自已过去的经历和感受。正如我们像前辈学长学姐请教,过去学习的经验,生活的经验。看看别人的生活,或多或少总有些收获。在她所取得的这些殊荣中,付出的努力绝不会少,但是作者对此总是一笔带过,更多地是在这些过程中的成长,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更专注于她所做的工作,她的生活,而不是囿于自已的困难为此沾沾自喜。在文章中,她直白地叙述了自已的恐惧,那些成长过程中和普通人一样的畏惧,但是她总能找到自已要做的事,因为当你真正把工作融入生活中,你会发现生活也是一种工作,工作即是生活,在追求自我中获得一种快乐喜欢她那样的生活态度。而且人生也永远不会迟,像摩西奶奶一样。珍妮也是,从最初想成为芭蕾舞者,到专攻钢琴,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到发现法律才是自已愿意为之终身奋斗事业。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沉迷在文学、诗歌音乐中等等在现在一般人看来没有用处对事业没有切实利益与帮助的事情上,但是所有看似没有用的东西,恰恰是生命力体现,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可能就是你创造力来源,是你所在领域做出成就关键。珍妮认为,很多事情不需要那么的功利,生活和其中的快乐更为重要,或许这也是先成为一个人更重要的缘故吧。最喜欢的是她只用了短短的一段文字叙述了在婚姻失败后的令人惊心的坦然与淡然,而其间怎样曲折痛苦并没有过多的描述。或许,这本书她更多地是想告诉她想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而不仅仅是那些痛苦、挣扎与鸡汤式的奋斗。

  不成功的人许许多多,成功的人也千千万万。但是如何定义一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呢。我想这并不是这本书所探讨问题,我们不缺乏故事,更不缺乏那些精彩的人生的故事,但是当你对自已的生活迷茫的时候,看看别人的生活,这些平淡的叙述,或许会让你重新发现生活的激情。没有励志,没有鸡血式的鼓吹,只是关于一个亚裔美国人成长的故事以及想要告诉我们的一些事情。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三):你骗不了自己,只能尽力去发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

  那天在广图晃荡,看到推车上的《我想看到的世界——哈佛教授送给年轻人礼物》。被书背后的"去做你真正热爱的事吧,活出你生命的所有可能!"吸引了,这段时间的自己正陷入不断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中,想,有快餐畅销书嫌疑,但好歹是哈佛教授写的,看看也无妨。

  翻开一看,果然非我凡夫俗子所能模仿的生活路径,作者自小移民到美国,她的母亲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机会让人咋舌不已,钢琴,小提琴,芭蕾,请了各界的大牌老师,保证顶尖的教育条件——还有完全不需要担忧经济支持等。

  于是,作者的人生轨迹相比之下也多了不少传奇,本可以在曾经涉及的领域成为佼佼者,作者却一再去突破,艺术——文学——法律,一路走来,最终终于可以说出:阿,就是它了。“我非常强烈肯定,我人生想要做的事情,正是这个终身教授的职位赋予我的使命,使我应该去做的事情:一份意味着我要去推动未来的工作,使之比之前更好,更具创新和自由。这是一个人能获得的最终极的礼物——想要过的人生也是其精神所乐于接受的生活。我惊叹于这礼物给我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字里行间,均透露着这份“工作”和“她”的契合度以及那种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喜悦之情。

  整本书的小标题其实也蛮有意思的,比如:

  “在书籍中漫游是最美妙的冒险”

  “充好电,才能和焦虑这个魔鬼对峙

  “学会沉默表达意见

  “感受全身心投入的强烈愉悦感”

  “完成论文的诀窍:每天只写一页半”——阿,这就是我这刻终于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文字的推力。

  “找到生命中注定要去做的事”

  “认知不完美,不要有过高的期待

  “不要让直觉阻碍你前进”

  “过想要的人生,就是最终的礼物”

  “没有正确答案,只有独立思考”

  “学习那些让你感到不适的事情”——唔,人是该逼自己一把的。

  其实最打动我的是作者那种走到顶峰放弃这份风光,重新开始勇气——曾经老师说过,人达到一定高度后要懂得自己下来,否则就会摔得很惨——被捧得越高,摔得就越重;我见过苦苦执着于那个高度不肯下来的人,只觉得很可惜很可惜,所以也更敬佩作者——以及她一直强调的,去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四):对于人生,普通玩家选择标准配置,高端玩家选择"自定义"

  如果你希望通过读完这本书,找到成功的方法捷径,那你大概要失望了。

  和许多成功励志的书籍不一样,珍妮·苏克在书中很少给出“人生忠告”,而她写作本书的目的,也绝不是指导读者如何走向成功。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普通少女的求学求知成长故事。

  她是如此的普通。小时候她也会因为语言障碍而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害怕在别人面前出糗;也会想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当自己喜欢的和父母期待的相冲突时,不得不含泪放弃;在取得法学院博士学位之前,也会因为不喜欢当前所涉及的领域而感到局促不安。她是如此普通,和我们每个人一样,走在探索生命的道路上。

  但她又是那么不同。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她不会因为不擅于死记硬背而被老师嘲笑;不会因为沉默少言,而被老师同学孤立童年得到的教育在她身上扎下了自信笃定的根,让她从一个害羞腼腆的人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信,积极主动,勇敢和不断追求突破的人。从羞于在众人面前讲话,到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从不擅于写作,到博士毕业出版自己的书籍,每一次的努力,都让自己获得了多一点的勇气。而这一步一步积攒起来的勇气,也让她在艺术,文学取得不错成绩时,毅然地选择从法学院这个陌生的领域深入学习。

  这本书之所以会受到关注,除了作者取得的成就外,更多的是她的身份。作为一个韩裔美国女性,她代表着一种可能性,她的成就刷新了人们对于亚裔,对于女性的认知。可以说,她足以成为这两个群体里面一个影响力颇重的精神领袖。她活出了自己生命的可能,也活出了亚裔,女性的可能。

知乎有这样一个问题:26岁,工作三年却将留学三年,值得吗?问题的最高票答案非常有意思——普通玩家选择标准配置,高端玩家选择自定义配置。

  这个回答用来描述珍妮·苏克的目前的成就我觉得再贴切不过了。人生就像是一场游戏,大多数玩家都沿着所谓通往“成功”的正确道路在努力前行,我们一直努力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却忘记了,属于我们的人生,完全可以由我们自行定义。

  用《无声告白》里我非常喜欢的句子作为结尾吧,“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别人的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便是珍妮·苏克的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传达给读者的吧。

  愿我们都能为活出自己生命的可能而奋斗。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五):我所看到的内容

  让我感触颇深是:1、关于女性如何才能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话题,作者的回答是:“我从来就不,工作和生活并不是我要去努力平衡的的两个对立面,我在工作中生活,在生活中工作.”(作者后来离异,有两个小孩,母亲会帮忙照顾)2、这么忙碌如何支配生活,我们都需要做出选择,选择可以反映我们的价值观渴望喜好的生活,并相应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活在自己的选择之中.3、年轻人应该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思想、活动、爱好和创意,那些让我们真正成为一个人的事情.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六):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吧!

  这本书已经晾在我的书柜中,有一年的时光,去年春天买的,一年之后才读,哎!仿佛觉得自己错过了这本书最热乎的时候。

  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吧!读《我想看到的世界》

  不过无所谓了,读了总比一直放在那里强,看了之后发现真的有不少启发的地方,比国内的某些红人写的所谓励志书籍强多了,因为作者是用切身经历来说明的。反观国内的,都是“我有一个朋友”,都是这样的句式。

  花了两个小时看完了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不是作者如何如何吹嘘自己有多牛,这本书真正着眼的,正如题目所说:作者所努力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能做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也努力奋斗着。读完这本书,内心就会涌出一种冲动——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为之努力奋斗!

  看看这位作者是怎样逐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吧!

  1、有关作者的介绍

  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吧!读《我想看到的世界》

  作者是一位韩裔美国人,37岁成为哈佛法学院终身教授,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性。而在这之前,她曾经梦想成为一名芭蕾舞者,后来因为家庭的原因被迫放弃,转而学习钢琴。

  后来由于她在艺术上的天赋以及自身努力,被耶鲁大学录取,攻读文学专业,毕业后转到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当她博士毕业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文学方面的工作,她无法忍受文学辞藻的不确定性模糊,反而很喜欢法律语言的确切典雅决定从头开始。

  “我发现我渴望的是那种能够将文字和思想相关联,从而对人和社会产生实际影响的工作。我渴望的是结果。我想,或许法学院里有我想要的。我想要感受到的,我所做的工作对这个世界能够产生真正的作用。而法律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能真正具体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有时候这种影响事关生死。”

  终于她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她先后在美国最高法院、纽约曼哈顿地方检察院工作,后来回哈佛任教,37岁时就当选终身教授。

  2、“但愿你也曾倾尽全力”:少年时的艺术时光

  作者6岁时从韩国移民美国,而韩国传统教育同中国类似,因此作者刚到美国时也是非常不适应,有传统的因素,也有语言上的障碍。

  正是因为拘谨,作者不断逼迫自己,尝试参加了很多学校竞赛,虽然没有赢过,但她开始享受努力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份努力,后来的作者回忆这份经历,这样写道:

  “每一次努力表演时,我都会获得多一点的勇气,而我那令人难以忍受的腼腆、羞涩就会在我努力尝试的过程中被我克服。”

  而同时作者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时光,小学时除了正常上课之外,作者课下时间还学习了钢琴。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作者掌握了学习进步的钥匙——每次一小节,直到完全熟练。

  练习到最后,作者的手指仿佛拥有自己的灵魂一般,好像音乐之神控制了她的灵魂。

  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吧!读《我想看到的世界》

  而后来作者在博士期间那令人痛苦的写论文过程,也是这样,每次一小节,不过论文是每次只写一页半。坚持下去事情就不那么难办了。

  这样练习,上台,逼迫自己,作者无意间体会到:“如果我的练习哪怕有一丁点儿不足,都会使我更担心自己在表演中出现卡壳……为了应对恐惧舞台症,我想出了两条不太完美的计策。第一,不断练习,直到不用脑子也可以弹奏出来;第二,变换人格,幻想走上舞台的是另外一个自信的自己。”

  3、全力以赴:在耶鲁的时光

  由于父母的期望,作者被迫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艺术,这种感觉是不太好的,她觉得自己找不到人生为之努力的方向,因而,按照作者自己的描述,在耶鲁的前半段时光,可谓是浑浑噩噩。

  “我真爱的芭蕾舞训练——我曾经唯一真正想做的事情,却要被迫放弃,我曾为此激烈的痛苦,将自己蒙蔽在了这失去的愤怒和悲伤中。我一直不愿意直面它,也不肯与这痛苦和解。于是,我变得怯弱,不愿意尝试新的冒险……害怕承认自己喜欢做某件事,那种为了取得优异的表现而付出艰苦的努力,付出时间和辛苦去争取更高成就的过程,让我觉得危险,因为我曾经拥有过了,但最终失去了,完全无力控制。在我看来,似乎只要凑合做事,不要太在意,更不要全心全意,会更安全一些。”

  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吧!读《我想看到的世界》

  幸而遇到了一位老师,提点了她,那时的作者真的像顿悟一样:以前的经历并不是现在不努力的借口。正是这位老师,唤醒了作者的欲望,让她重新感觉到了那种投入的快感,一心一意投入学习而产生的强烈愉悦感。

  4、找到人生目标:改造社会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作者切身感受到法律对社会产生的进步作用,而且还有一个韩裔美国律师的榜样,就是高洪柱,后来他担任了美国的助理国务卿。

  作者刚进入哈佛法学院,就被完全迷住了,感到兴奋、期待上课,每一天都是这么值得期待,终于毕业,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想想都觉得兴奋。

  最终2010年作者被选为终身教授,终身教授在美国学术圈是值得羡慕的存在。不受学校各种阶段性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考核,而且没有被解聘的压力,同时他们还享受学校颁发的终身教授津贴。

  当作者选择了自己渴望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每一天都是迫不及待,每天都是期待。

  这种生活,作者觉得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在生活。这种心情使得她尽全力做到最好。

  5、最后的总结: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也许是以往的经历,作者这样向自己的母国学生(韩国学生,我想对中国的学生也是一样)表述:

  每个年轻人都应该追寻自己的爱好,而不是预设轨迹。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样通往美好的人生道路也可以有很多条路。

  用心聆听,对有趣并愿意投入其中对事情敞开心扉。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你都会遭到失败、遇到困境,但这些绝不是世界末日。

  作者渴望有趣的生活。牡蛎工作,尽兴玩乐。让工作变成一种享受。

  哦,最后,我好羡慕作者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也许她不具有代表性,但是还是老话:找到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一种幸福吧!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七):土壤不同,能借鉴的太少

  这本书很真实,珍妮不是一个天才,她的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种种焦虑和恐惧。但如果用一个关键词形容她成功的原因,那就是自由。这自由来自于父母,来自于环境。也就是说,除了个人努力之外,促成她成功的其他因素更多,并且是难以借鉴的。下面就谈谈我的发现:

  1. 伟大的母亲

  难以否认母亲在珍妮成功路上的巨大作用。这位母亲视野开阔,行事果断,明确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付诸行动。不满韩国的现状,劝说全家移民美国寻找新生活;在培养孩子上目标清晰,为了孩子接收更好的教育,“母亲又一次把我们送进了一所天主教学校,因为她觉得那时这个地区教育水平最好的一所学校”;为了女儿接受更专业的钢琴训练,“母亲为我找到了一位更合适的钢琴老师——朗太太。尽管朗太太教钢琴的地方距离我们家开车要半个小时的路程,而且我妈妈已经被朗太太拒绝了三次,……但我母亲依然不依不饶,……显然,我母亲长着一张让人一看就知道不会轻易放弃或离开的脸”。为了培养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她让珍妮接触到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给她创造机会阅读、体验不同的文化等。正是这些让珍妮形成了非常丰富的艺术感受力,并且在多多接触的基础上,才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何在。

  这样看上去很强势的母亲控制欲一定很强吧?并不是。在她与珍妮有冲突时,“如果我坚持己见,她必定会转而支持我。”她反对珍妮接受专业的芭蕾舞训练,但还是带着珍妮参加了美国芭蕾舞学校的面试;并在珍妮取得机会后适度妥协,与孩子订下“九年级条约”,部分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母亲会选择,却又不注重细节,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用珍妮的话来说,“母亲模式就是,把我‘引入’某个机会或事件中,然后让我跟随专家去学习,自己寻找出路,获得成长。”

  2. 自由的氛围

  珍妮自己也很清楚,“要是我们当初依然留在韩国,我在韩国的教育系统中就不太可能会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我的特殊品质和优点,我的思考方式,以及我觉得重要的东西,这些在韩国的学术世界里都不会得到赞赏。”

  且看珍妮的教育履历:“重点中学”和专业芭蕾舞学习——钢琴预科——耶鲁本科——牛津文学博士——哈佛法学博士,不说韩国,这样的轨迹在中国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你有条件不断追寻自己兴趣的前提是:有个自由的氛围为你打开追寻的通道;并且,你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的兴趣方面的教育,这让你的努力有价值;你在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我真的非常喜欢大学生活。……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如何,他们(父母)都会支持我。而且,我也不用像其他学生那样,用课余时间拼命打工赚钱来支付学费。”自由真的太昂贵,在我们这个考学压力、就业压力、甚至成家都有压力的国度,妄谈自由、追逐兴趣真是让人笑掉大牙。谁为了生活不变,我们早就被塑造的面目全非,“初心”早就被抛到了尘埃里,看着珍妮这支自由生长出的“植物”真是羡慕嫉妒恨。没办法,土壤不同!

  3. 教育体制

  这个说多了也是陈词滥调。举个例子,“如果要说一个最让我伤脑筋的死穴,那就是考试了。……我就是无法忍受法学院的考试,他们根本无法反映出我真正学习和理解了些什么。我从来不是考试成绩上的佼佼者。……这两门我差点就不及格的课中,其中一门课就是我现在在哈佛所开设的课程——家庭法。”这种事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能想象出来吗?

  在这个关于成功的故事中,家庭教育和自由氛围占主导作用的又一例证在于:她的两个妹妹也很成功!

  4. 导师

  从小学老师“拉一把”,到大学教授有针对性的帮助,涉及到学习态度、做人态度、学习方法、学科探讨、教学方法等等等等,导师的明灯作用毋庸多言。

  要说最值得借鉴的,有两个方面,其一就是要多阅读。珍妮从阅读中收获了太多:她读得越多,感受力越强;见识的多,选择就多,发掘了自己对文学的爱好;文本阐释力强,理解力好,帮助她学习法学;阅读还是她在心灵无所依托的时候一个包容她的去处。

  另外一个就是努力了。“将芭蕾舞即成形式的美学逻辑,通过刻苦的重复练习而内化,最终使我产生了一种至高的兴奋与快乐。”“练习到最终,手指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灵魂似的,给与了我前所未有的自由,就好像是打开了一条天际线,任鸟儿自由翱翔一般。”“学习那些让自己感到不适的事情……你需要不断地练习——你必须一遍一遍地重复,直到做起来得心应手,甚至乐在其中。”全身心投入带来的高峰体验无以伦比,而这些总是我们普通人能够体会到的吧?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八):你想看什么样的世界?

  昨天上午考完行测,实在无心准备下午的申论,于是随手翻起了自己刚买的书《我想看到的世界》。

  看到书名,想着上午的考试,我问自己,你想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是像苏克一样,从美国舞蹈学校,到朱利亚德音乐学院,再到耶鲁、哈佛、牛津,美国最高法院,不断的追求卓越,变的更好吗?

  然而,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这些都只是表象,在背后决定这一切发展的是苏克在自由的世界里对自我兴趣的发现、探索与追求。

  一如作者在后记中写道的:最重要的是,在经历所有这些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略自己内心的生活——一种你能够从中找到灵魂的慰藉的生活。

  一个勇敢追求内心世界的女人,充满了迷人的魅力。就像书中210页那张照片一样,那种笑容,是如此地美丽,以至于你无法抗拒对她的喜欢。

  图书、舞蹈、文学、法律,这些她喜欢的事情,她都倾尽全力去追寻其中的美好与欢乐,沉浸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如痴如醉。一如她在书中写到的那样”我的人生从那时候开始,就在不断追求着这种神圣的感受——希望再次感受那种无与伦比的兴奋和快乐”。

  除了追寻自己的兴趣和内心的幸福之外,苏克反复提及了一个词语,自由。她一直感激与母亲给予的自由,也一直享受这这种自由,在自由的世界里,她发现了在书中隐秘旅行的乐趣,觉察了舞蹈的魅力和专注的美丽,领略了文学的神奇和语言的魔力,感受到了法律无可替代的作用、、、、、、

  也许我们无法像她那样在自由的世界里追寻自己的内心,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正如她在后记中写道的:如果人们意识到,他们不会成为像马友友一样伟大的音乐家,就放弃学习的话,那么也就失去了这份可为他们的人生带来不可思议的意义的来源”,我们要体会生命的中的那些可能的乐趣,为了这份乐趣,我们愿意去尝试。

  像苏克一样吧,做一个勇敢追求内心并倾尽全力拼搏、享受生活的人。

  拥有了这样的信念和执行力,你便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世界。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九):一直在求知的路上。

  41:图书馆中无拘无束的自由,简直是最美妙的冒险。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本一本地打开图书馆里的书,如饥似渴地阅读,贪婪地要把那些内容都占为己有。我简直不敢相信,如此令人享受、带着点罪恶感般的冒险活动,竟然能够得到父母的完全允许。

  50:当我了解到,如果我的练习哪怕有一丁点儿的不足,都会使我更为担心自己在表演中出现卡壳,而这种担心往往很有可能会真的发生。为了应对我那虚弱无力的恐舞台症,我想出了两条不太完美的策略。首先,我会努力不断练习,一直练习到即使有人在凌晨三点时把我叫醒,让我弹奏,我都能熟练地弹出来;其次,我会非常生动地通过想象,将我自己幻化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走上舞台。当我坐在钢琴面前时,我就试着想象自己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信心十足、掌控自如、踌躇满志,可以把所有的顾虑和担忧都抛之脑后。

  ……看到这里,觉得有共鸣,那种上舞台的恐惧感,焦虑感会在上台之前袭来。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和班级同学一起表演,我是开场白,当时在台上还算能够完整讲下来,结束后到台下的妈妈怀里就哭得稀里哗啦。我想那是一种焦虑过后的释放,也是一种恐惧的释怀。那之后也有大大小小的“舞台”需要去展示,我一直在和这种心虚紧张抗争,前一晚是难熬的,我也试着想去改变这种状况,就如作者所说,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哪怕有一丁点儿的马虎,也许第二天的表现就会下滑。出现过紧张的状况,如:短路,一会儿接不上话;口吃,一下卡壳了;脸红耳赤……之后,还为此恨自己,然后又重新出发。我想过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有家庭环境、性格、父母的沟通方式等,当然,我没有后悔,没有责怪,我只是想通过我的努力做一些改变。我接纳现在的自己,想不断完善自己。

  ……讲到爱好,我同样学过钢琴,不同的是,我是被逼的,没有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反抗,含泪弹完一首接一首曲目,可想而知,最终结果肯定是半途而废。我现在好后悔,我没有一项特长。哭。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在慢慢成长,喜欢沉下心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定期阅读、玩魔方、写书评等。我想是在奔四的道路上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吧。但是现在令人分心的事儿太多,有家庭、工作、手机等,必须给自己做一个规划,合理地处理好这些我们的生活,也是让我们充实的事情。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十):成正比的生活

  读罢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书中语言平淡,自然,不娇柔不造作,作为一位被众多人和组织崇拜的人,她丝毫没有默写人的傲气和优越感,而一颗感恩和勤奋的心感染着我这样的一个读者。

  她幸运的遇到能够给予自由宽松家庭生活的父母,有机会去尝试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艺术,渴望阅读的时候,身边有大量的资源可以选择。甚至可以将艺术作为追求的梦想。即便成绩很差,爱争论与质疑,却没有在成绩单背后自责和卑微。反而更加自信和卓越,不得不感叹,思维和环境觉得孩子的命运。

  还记得在小时候自己有一次考试只考了90分,结果被爸爸打了一下,终身难忘,自那之后。好好学习的理由就是得到高分数然后不挨打。乐趣已经慢慢消散,除了就业的压力以及金钱的压力,似乎从来没有享受过学习的乐趣。或许老师的几句夸赞,再或许优秀老师精彩的演讲能弥补某些遗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