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云去云来》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云去云来》读后感10篇

2018-06-20 20: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云去云来》读后感10篇

  《云去云来》是一本由林青霞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9.00,页数:2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云去云来》读后感(一):云去云来

  回珠海已经差不多十天多,心情自由压抑。自由的是喜欢珠海的好天气,虽然常常很热,但是蔚蓝的天空,让我感到舒心发自内心的peace。压抑的是,六月底要交的稿,丝毫没有底,在珠海,感觉工作效率实在很低,看文章速度太慢,且吸收不好微信读书的书币不够了,于是点了之前买好的一本林青霞六十述平生:云去云来。主要内容都是小随笔形式,内容主要是这些年,青霞姐(不知道什么样的称呼合适。。)印象深刻的那些时刻坦白说,作为一本书来说,里面的文章,可读性真的不是特别强,文字功底吸引力其实不太够,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总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有点映照了珠海的天气,但比这种天气要更凉快一些。里面讲到了和很多人的交往,有明星,像哥哥,和他们那些年代的一些演员什么的,也有她身边,生命中曾经出现过的一些过客,甚至有在俄罗斯参加旅游团的人。六十了,回忆生命过往年轻时的风光繁华散去,能够记得的便是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过客了。林青霞,算是我们更早一辈的偶像,我热爱武侠,但也只就看过《龙门客栈》和《东方不败》,完整的内容大抵也都不记得了,只是我还挺喜欢看一些关于女性的文章,那个时代的港台女星,真的都很美,而且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美。我喜欢林青霞,喜欢朱茵,喜欢王祖贤,喜欢李若彤。林青霞在女性,不算特别美,但是,那种眉宇间的英气,太动人了。年近六十的她,全身透露出的贵气和优雅与平和,真的太特别了。但是反观她的文字,可能是由于对中文的不熟悉吧,整本书读下来,感觉,有点像小学生的小短文,小日记。那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稚嫩,那种真诚单纯的感觉,总让我,难以和她的长相和扮演的角色相对应。但是,从她的书,一种很清晰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特别可爱,特别单纯美好女人。最近的生活,多少有纷乱忙乱,感觉,多少得到了一些平和的慰藉。------2018年5月22日星期二22时09分

  《云去云来》读后感(二):细腻温柔诉说回忆

  只因时间地点恰好,静心下来,一口气读完这本书。

  从看完到现在几日的时间里内容虽有遗忘,但她诉说的感觉依旧在,细读她的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她就在我的身边讲给我听一下,轻声细语嘴角微扬的娓娓道来

  这般的女子,谁能不爱。

  云去云来,雾里看花,静心回味

  《云去云来》读后感(三):如有来生,我愿做一只鸟。

  一本特别温情,淡淡的,有香气的一本书,如同作者本人一般,从容而优雅,缓缓的又有味道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时代,记录你的生活就在记录着这个时代,经过多年沉淀的女人,写出来的东西,品出了某种品味格调,她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有内涵的女人,在我眼中她的美确实是来源于内在,因为她的电影我看的不多,她现在的样子就是给我的印象,很高贵,很精致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书中记录着她身边的人与事,每一篇都有着不一样的感触,平和又真实,哪怕大家都能看出这些都是那样让人触动与深刻,但依然还是会灰飞烟灭,一切都不在。

  来生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成为一只鸟,自由自在飞翔,我愿为这自由付出一切代价……

  《云去云来》读后感(四):水深水浅 ——读林青霞《云来云去》有感

  林青霞又出新书了,这本叫《云来云去》。

  喜爱,甚至崇拜林青霞,算不上特别,美好的女人值得后辈追随。只是我喜欢她的原因有几分特别。少年时代的我壮如牛犊,虽然今时今日依然健壮,但是年龄到了,似乎也衬得起这身肉。可是十几年前的我决然没有此刻的自信淡定,那个时候,我用夸张搞笑来掩饰自己内心不安。后来有一天,我的一位老师对我说,你晓得嘛,你有一张顶好的面相,女儿男相的人越老越漂亮,越老越有味道。我茫然地看着正在给我讲题目的老师,想不通她为什么忽然讲这个。她怕我没能理解“女儿男相”这几个字,又补充了一句,林青霞就是这样的面相。这一句,我是听懂了。

  我不会傻到真的以为自己和林青霞一般美,但是心底开始默默地关注她,追逐她,模仿她。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亦舒评价她的那句话,美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美,那才是真的美。我属于自己觉得自己很美。青霞的美是公认的,读书少也是圈内熟知的,以前看亦舒讲她,调笑她不肯读书。这本《云来云去》中,她也没忘记自嘲一番。书里面有一篇叫《书》,“你妈以前住在香港的公寓里,家里一个中文字都找不到,因为没有书、没有杂志、没有报纸方便面零食上有中文字吧?可是她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简直是百无。真没想到她现在竟然写作出书了。”这是施南生讲的。青霞的女儿们为妈妈辩护,“可是她有剧本啊!”还好,还好,这个剧本一说多少“挽回”了几分面子。可是她压根没在意这些,“在学校的时候,没有看课外读物习惯,进入影圈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哪有时间看书”。直到“结婚以后空闲多了,有时候提笔写写生活感受”,这才慢慢地走上了写作之路。再后来,认识了很多文化界的朋友,这些亦师亦友的朋友给予了太多的支持鼓励和帮助。

  《灵感空白》中就记录了青霞结识董桥,“加盟”《苹果日报》写作专栏的过往。章诒和在序中也说,“近几年,林青霞拿起笔,开始写作,在董桥等朋友的鼓励下一步一步上了路,直至在香港报刊上开设专栏。”除了董桥,青霞在书中常提的还有两位大文人——蒋勋和杨凡。蒋勋,我晓得,《美的沉思》、《孤独六讲》的作者,台湾著名学者画家作家。青霞在书中收录了她给蒋勋的文学旅游书《吴哥之美》的序言——《老师的声音》,由她听蒋勋开讲《红楼梦》说起,娓娓道来。附上给蒋勋的序不过瘾,又追加了她为蒋勋写作序言时两人的短讯。相比蒋勋,另一个人,杨凡,于我而言,陌生得多。好在青霞不曾吝惜笔墨,小小的一本书里,多篇文章提到杨凡,不管是正写杨凡的《醉舞狂歌数十年》,还是在写其他人的小文章中“互见”杨凡,杨先生总是那么“性格刚烈自私”。杨先生可以让青霞用简讯传“猴巴摆媚?”(好了不起吗?)杨先生也会告诉青霞,写不出文章的时候就写自己写不出文章的感觉咯。杨先生还会在月亮隐去太阳升起的时候在电话里给青霞讲电影《Ladyhawke》中武士美女故事。最近,杨先生“卖了几幅画,变成亿万富翁”。

  青霞的人物速写特别好,三言两语就抓住了邓丽君对待朋友的诚挚、身为美人大胆,还有高处不胜寒的孤寂。那个敢在小礼服里面什么都不穿就出门吃饭的歌坛奇才讲,“算命的说她命中注定要离乡别井,这样对她比较好。”《印象邓丽君》里有一句话,“和她(邓丽君)交往不算深。她很神秘,如果她不想被打扰,你是联络不到她的。”跟邓丽君的交往感受不同的是甄珍,《一个好女人》说的是青霞的另一位朋友,极有烟火味的superstar、刘家昌导演爱人——甄珍。超级巨星人生子后,会因为洗奶瓶把手都洗破了,会不眠不休地守在生病的儿子的床边,会把白灼虾的头咬掉壳剥了放在丈夫的小碗里,会抢着坐七人座汽车最里面的位置,会在女友抱怨自己发胖的时候挺身而出摸摸自己的圆肚皮问,你们觉得我怎么样……

  何止这些人这些事,青霞把自己这一个甲子里的人、事、情缓缓道出,有书里出现的人,还有未曾录入的情。她说,“我的书里有许多云去了,又有许多云来了,就在这云来云去间产生了许多故事。”我看,她的书还像是一汪水,你若想看至清至浅的水,那你看《云来云去》就看对了,有精美照片插画,有平淡如常的生活琐记,还有大明星大学者至真至纯的背后故事。你若想看至真至深的水,那你看《云来云去》也是看对,这里还有青霞昄依佛教的心路历程,有她对生命无常美满思考。真是“水深水浅东西涧,云来云去远近山”。

  青霞第一次和董桥见面,就求教如何给文章收尾。“董桥说你爱在哪儿停就在哪儿停,不用管那么多。”我也现学现卖了,就此结尾吧。

  《云去云来》读后感(五):读《林青霞》

  林青霞红的时候我还小,94年她结婚的时候我也才5岁,婚后她就淡出影坛了。长大后看她的电影也不多,印象最深的还是她演的东方不败,个人认为那可以作为她的代表作

  近几年偶尔有她的八卦新闻篇幅最多最重的是她的复出,其实那时候她已经借由作家一职复出,只是书的名气不大,没怎么关注,到是她60大寿的美图最吸引我,太美了,这种美不单单是年到60还保持的如此年轻,而是一种扮尽人生百相,享尽影坛荣华,历尽星海沉浮后淡薄红尘的美,这样的美很难不令人倾慕钦羡。

  这本书从写作技巧上讲算不得一本好书,顶多算是青霞这几年的日记随想,但因她尝遍人生百味,历经世事繁华,所以这随想也深刻有意义的多,算是分享她的人生经历,相比其他一般人,自然宝贵的多。

  她在60大寿上说:“我这一生圆满”,我羡慕这样的圆满,希望等我60岁那一天,回忆往昔,也能圆满,至少无憾。

  《云去云来》读后感(六):你让别人舒服,别人也会让你舒服

  拜读完青霞的《云去云来》,感觉如同与她对面而坐,听她娓娓道来,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辞藻,朴实亲切

  以前看过她第一本书、总认为她能出书,多半是因为身边有那么多的才子、老师的点拨和帮助,再加上自己明星的身份,出版社、报社怎么能不给她面子,她写个东西还不得抢着刊登?

  看完这本书,我能从她的字里行间,体味到她待人的真诚,对写作的认真热忱。里面有篇文章提到她被退稿,我不禁莞尔,原来女神也会遭遇退稿重写的严苛突然,就觉得她离我们很近,非常生活。

  这本书,回忆了她曾经的寂寞,也写了与不同朋友的接触以及从她视野看到的朋友的真善美。你注意到没有:青霞的笔下,从没有说任何人的不是,而全是大家真诚的交往,有趣的回忆。这似乎应了那句话“你让别人舒服,别人也会让你舒服”,青霞在褪去女神外衣的时候,应该就是一个让别人舒服的女子,所以才会遇到这么多让她开心,让她舒服的朋友。

  看完她的书,突然我就很想写东西,或许我可以重新在BLOG里写写我的生活和朋友,在文字中慢慢与自己对话,也在文字中审视自己,让自己可以做的更好,让身边的人都舒服起来。

  青霞的文字没有写那么多大道理,也没有像唐僧那样碎碎念,在慢慢的记述中,却让读到的人有了对自己的、对身边朋友、对家人的另一种悟道。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尽相同,而我想,好的人带给大家的感觉一定都一样,那就是“舒服”。

  《云去云来》读后感(七):该演戏演戏,该吃饭吃饭,写书还是等十年再看。

  我总是觉得书是很超值的东西,看来这个观点得有所修正了。

  即便是kindle特价书,打折后也要11.99元。

  且不说那七十好几的实体书+cd,以及精装375.60元的定价了。

  坑得厉害

  论演戏,林青霞毫无疑问是一流水准,论写作,勉强三流。

  其实如果她只是按着小学生的文风,仍然可以理解为是大巧若拙,加以欣赏,可是她偏偏里面又是硬广,又是恭维,且忍不住要夸自己一下,于是评分速速下降。

  总而言之,洋洋洒洒两百页,唯一的亮点在引用的诗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脑残粉若要入手,则另当别论

  《云去云来》读后感(八):那个时代的香港演员

  林青霞,该是我父亲母亲那个年代的偶像,包括同时代的邓丽君,钟楚红,王祖贤,张国荣等……理应不该由我来写,可是读完这本书,加上曾经在影视作品以及各种八卦娱乐周刊中看到的关于林青霞的内容,还是忍不住多嘴在这里写一写,当是我这作为九零后对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缅怀。

  上周因为某个引子再次回顾了星爷的两部片子——《大话西游》《喜剧之王》,重温的过程带给我新的惊喜

  《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朱茵美到心坎里,她的天真她的傻,她的执著她的盲目,她的一颦一笑一滴眼泪,无不让我心动;美得有灵有气,爱得真实热烈。这样的女子,在这些年的电影片子里,我是再也没有见到了……

  《喜剧之王》,重温感动更多,几个片断让我反复看了很多次。其一,星爷与吴孟达的对手戏,饭盒的争夺是表象,真正斗的,其实是双方的意志;当星爷被逼到绝路觉醒反抗,他才赢得孟达叔的认可;一个人如果被逼到绝境还不丢尊严,那么他必会绝境重生。片断二,星爷与当年18岁少女张柏芝对手戏,特别是清晨海边,星爷叫住柏芝,告白要养她,前前后后的细节,看到泪目。“我养你啊”——仅仅四个字,却包含了一辈子的承诺,很物质却无比深情;这是我听过最真诚,最性感的告白!断断四字,包含的情感千千万万,不甚唏嘘。

  回到在星爷更早一些的林青霞,我似乎看到许多共同的品质。演员自身与角色之间,都存在着某种互有彼此的感觉;演员一方面在还原角色,而另一方面又在影响角色;他们饰演的人物里,某些方面总能感受到演员自身的气质,而反过来,在演员身上,似乎也带着他们在角色里某种秉性。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现象,它似乎只存在在那个时代,至少最近在屏幕上红火的明星中,我没有明显地看到这种现象。当然,反过来想,我感觉到的这种现象,或许只是一种假象,毕竟我们对明星的认识很大部分来源于他们的作品,把明星本身与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区分来看,其实不容易,这很可能就造成两种气质认知的混淆,当然这是后话了,未来可以再探讨。

  青霞本身又具有一点不同,她塑造的人物,会自带英气,这和她本人的气质分不开;从她的文字里看,看到的却是她的真实和不做作。文字具体写得如何,也不必去深究,毕竟这一位从影多年的美人,讲讲自己在娱乐圈的经历,与众多明星的交往,我们作为读者,哪怕是抱着窥窃娱乐圈明星生活或是瞻仰女神不老密集的八卦心态,也是可以读一读的。某些人呢,就不要去纠结女神出书是不是为了炒作捞金了,哪怕目的真是如此,也无可厚非。

  就我自己读此书的感受来说,可能我对书中照片的关注高于文字本身了,毕竟女神每一篇文必配自己与所写人物的配图。然后我得出结论:女神好美!女神不老!

  岁月待女神似乎特别温柔。容颜上,六十岁的女神侧颜像少女,白发皱纹都看不见;精神上,六十岁的女神,性情像小女孩,热爱从来真实流露,不吝啬赞美,不羞于请教。试问这样的女神,有谁不爱?

  最后抱着一点八卦心,女神没有写自己家庭方面的文字,特别是先生,只字未提过,这个感觉有点古怪。不知是什么缘故,总之这个疑问先留在这里了,毕竟娱乐圈多古怪……

  2017.04.26 02:25

  hoebe失眠于家中

  《云去云来》读后感(九):林青霞的黄金岁月

  2014年11月3日,是林青霞六十岁生日,美人步入花甲之年。

  她在微博中这样诠释“花甲”:“原来到了花甲的感觉这么好,真是像走进‘甲’级的‘花’园里,六十岁生日那天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一天,所有我心爱的朋友、家人都跟我在一起……所以说六十岁以后才是我真正的黄金岁月。”

  那也是林青霞结婚二十周年,此前一直传婚变的老公邢李㷧赠其价值高达十亿港元的飞鹅山豪宅。引得李敖大叹:“林青霞嫁给一身铜臭的丈夫,真可惜啊!”

  六十岁生日宴原本说要在豪宅举办,最后放在尖沙咀半岛酒店。夫妻二人带三个女儿悉数到场,共同祝酒,其乐融融。宾客邝美云离开时大爆邢李㷧在席间献吻林青霞,很是甜蜜。当晚美人换了四套晚装,更戴上水晶皇冠,是全场当仁不让的女王。

  梁朝伟透露:“青霞姐说不收礼物的。”但林青霞给自己的六十岁还是准备了一份厚礼——新书《云去云来》:“人生很难有两个甲子,我唯一一个甲子的岁月出了第二本书,当是给自己的一份礼物,也好跟大家分享我这一甲子的人、事、情。”书名来自元代徐再思的散曲《中吕 喜春来·皇亭晚泊》:“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章诒和在序言中说:“觉得它与林青霞近几年的心境颇有些贴近。”

  继续是散文集,但和第一本《窗里窗外》一样,大家不要指望能从书中窥视到林青霞的家庭,她的情爱故事,她的真实心境。《窗里窗外》中她写自己出演的第一部电影《窗外》,把所有演员都写了个遍,连海报上没有名字的谢玲玲都写到了,偏偏就是不提秦汉。《宠爱张国荣》那篇,她写:“有一次,在乘车途中他问我过得好不好,我没说上两句就大颗大颗的泪珠往下滚,沉默了几秒,他搂着我的肩膀说:‘我会对你好的。’”这段故事在铁屋彰子笔下也有描述,是她采访林青霞时偶遇张国荣,于是一起录了音,大意差不多,只多出一句:“(林青霞)感情方面也出了一些问题。”

  这次,林青霞又在书中回忆张国荣,写着写着又不由写到自己:“我搬进一座新世界公寓,打开房门,望着窗外的无敌海景,好美啊,东方之珠,香港。我应该开心地欣赏它。可是,我一点也开心不起来。这样美丽灿烂的夜景,让我觉得更加孤单。心里一阵酸楚。突然之间号啕大哭起来……”追忆邓丽君,两人游完巴黎,在回去的飞机上,她问邓丽君:“你孤身在外,不感到寂寞吗?”林青霞总爱写到寂寞,因她特别害怕寂寞。

  生日宴上一众老友前来庆贺:钟楚红、施南生、何超琼、刘嘉玲、邝美云、陶敏明……林青霞一直玩到凌晨三点多才离开。回到家意犹未尽,发微博说:“如果你问我六十岁有什么感言,我会说‘圆满’,我有你们这么多好朋友关心我,我有三个乖巧的好女儿、我有一个好丈夫,他们总是默默的支持我包容我。”

  确实圆满。回望她那些朋友,有人丧夫、有人失婚,比她富有的不及她四角俱全,比她家庭美满的又不如她有钱……唯一遗憾大概是老公基因太强大,大美人的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

  只是也仿佛,她也有不及她们处,好比不如她们活得轻松自在。圆满的背后总是更艰辛的付出。就连邢李㷧前妻张天爱都赞她:“林青霞是一百分的好女人,她很稳定,她对我的前夫很好,对我女儿也很好,是不错的后妈。这是我前夫最需要的。”而张天爱最需要的人是自己。她也曾说起黄金岁月:“现在是女人大展宏图的黄金岁月,女人可以做许多惊天动地的事业。女人要重塑自我,认清自己的价值,不能从小玩娃娃,而长大以后也不幸成了被人玩的娃娃。女人不应该做芭比娃娃,不应简单地为男人而活。”她的偶像是西蒙·波伏娃。

  她是嫁夫随夫贤良淑德的台湾好媳妇;她是敢爱敢恨独立自由的香港新女性。

  圆满的代价是巨大的。林青霞推了王家卫的“宫二”,坚不复出,虽然她说:“有一件事一直令我懊悔,那就是我的从影生涯没有什么代表作。”而曾经的大美人如今也已有了妈妈相。所以迟了十多年,最终她还是走上了林凤娇的老路。

  至于写作,只是闲暇生活的一个点缀。林青霞说:“曾经试过,独自守着窗儿,对着美丽绚烂的夜景,寂寞地哭泣。而今真是鬓已星星也,到了耳顺之年,历尽人生的甜酸苦辣、生离死别,接受了这些人生必经的过程,心境渐能平和,如今能够看本好书,与朋友交换写作心得,已然满足。”

  悲欢过后,黄金岁月。

  《云去云来》读后感(十):最喜欢的是这篇《印象邓丽君》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女神林青霞侧影照。

  通读整本书,最喜欢的是这篇《印象邓丽君》。一位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一位是中国最好的女歌手。而为了应景,编辑为这篇文章搭配的照片是:林青霞和邓丽君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路边咖啡座拍的一张合影。两个人都笑的非常甜蜜。但是,斯人已逝,如今这样温馨的时刻都只能是回忆了。

  文章所叙述的都是两位好友之间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邓丽君打电话要补送生日礼物,比如在洛杉矶的时候,特意开车去探望,临别还特意跑去买一瓶香水相送。“大家都不太熟悉,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我却被她交我这个朋友所付出的诚意深深的打动”林青霞这样写道,从这些小事中,不难看出邓丽君待人之真诚。

  两个人比较多的交往,还是她们都在巴黎逗留的时候,林青霞去邓丽君巴黎的公寓做客,一起逛街,到巴黎餐厅晚餐,两个人渡过了很多愉快的时光。但是林青霞所描述的在邓丽君的公寓所感受到的那份冷冷清清,我觉得那实在正是邓丽君的本性,就像邓丽君的歌曲一样,大多曲调舒缓,优美,不会太过激昂奋进,喜欢平静的生活,这是邓丽君的本性使然。

  文章结尾(Page 61):“这些年她经常在我梦里出现,梦里的她和现实的她一样----谜一样的女人。奇妙的是,在梦里,世人都以为她去了天国,唯独我知道她还在人间。”读到这里,我不仅也有点难过起来。邓丽君去世很多年了,而在林青霞这位好朋友心中,还常常在想念她。

  林青霞的书,文字很朴实,感情很真挚。我觉得这是我喜欢她的书的原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