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真相》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真相》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1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真相》经典读后感10篇

  《真相》是一本由[瑞士]若埃尔·迪克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6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真相》读后感(一):真相并不美丽

  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无法做到确信无疑,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人的存在才会如此复杂。——题记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玩过无秘,是与微信相对应的一款新的匿名社交应用,同样针对的是你的朋友圈,但一个是私下里不知道发言的到底是谁的某某某某,一个是光明正大知道身份的甲乙丙丁。于是强烈的分化就产生了,一方面是在朋友圈里大家都在炫耀光鲜靓丽的热恋行头美食,一方面在互相不知道身份的世界里倾吐黑暗悲伤绝望。看完这本书,第一时间让我想到了这两个应用。这是多么类似感觉啊,在书的开端,虽然有深埋33年的尸体被挖掘出来,但是每个人都是那么温情脉脉,而到了结尾篇的时候作者正在为我们揭开本篇小说中最大的谎言,每个人都有自己谋略,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思考,同样也都有自己的误解。这就是真实的人与人的关系吧,因为有了思想,有了情感,有了私心,想要做到互相完全了解是有多么的艰难啊,哪怕是在完全相爱的两个人之间。

  就因为如此,所以这个安静小镇上的人一起制造了一起扑朔迷离案件,他们环环相扣的关系就像一张网,错综复杂却又紧密相连,而且不知道在哪个角落,会有你想象不到的绳结缠绕,作者无疑具有高超的构思能力娴熟写作技巧,他先构筑好了这样一张复杂的网,下一步就是用昏暗的煤油灯带领读者们一点点熟悉这张大网,顺着一个绳结找到另一个绳结,找到每根绳子关联缠绕,在适当的时候,转个方向,再朝另一个方向走下去,在这样的惊奇之旅中,读者终于慢慢联系上了每个绳结之间的关系,并且看清了整张大网的样子,而在最后一刻,作者又一下子将整张网反扣过来,所有的关系都没有变,但是每个绳结的面貌都已经面目全非了,看完这本书,你可能对于人生未必有更高深感触领悟,最后剩下的是对于反转后的叹息与惊奇。

  最后再来说说真相吧,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孜孜以求追求真相,但是得到这个世界绝对的真相有什么意义呢?在之前看过的一本小说里,女主角为了追求真相,甚至不惜牺牲最爱的人,但是最终她不得不用牺牲很多人性命得到的真相来保住自己的性命,而这本书中,作家不断探寻找到的真相,掩盖了他自己江郎才尽构思不到绝妙故事窘境,最后还将其分段写成了小说,并且最终功成名就。但是每个罪人都带着自己的罪恶穿行在世界中,一方面内心受着罪恶感的折磨,一方面担心着自己的罪行败露。他们永远有着不敢向别人袒露的内心世界,想到这里我才发现偶尔写下的那条笔记才是作者的本意吧:“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无法做到确信无疑,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人的存在才会如此复杂。”这个世界恰像一团迷雾,而我们都是生活在迷雾中看不清彼此真相的人,偶尔贴近看到了惊人的真相,马上又再远离。我想这才是这本书的作者最想向我们表达的,真相其实并不美丽,但是我们还是要去追寻

  《真相》读后感(二):作家的自我修养

  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五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习惯了日式推理小说的快节奏,或许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前文有些许的赘余,通俗点说就是啰嗦。这倒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热映的《星际穿越》,诺兰一向喜欢大长片,盗梦空间时间也不短,星际穿越也不例外。这类作品前面都是在叙事铺垫,看似平淡无趣,其实却为后面高潮狂风巨浪奠定了基础。当你看完整部作品,回头再看的话,才发现自己初读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可笑。这种手法我觉得应该称作“暴风雨前静悄悄”。

  看《真相》的乐趣在于跟作者一起探寻凶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明明觉得这很有可能是作者设置悬念,是故意为之误导读者的,可很多时候还是掉进了写书人的陷阱之中。这不得不说正是一本悬疑推理小说最成功地方

  小说的在手法上娴熟地运用了插叙倒叙,其中有长篇幅对话记录,时间跳跃,跨度极大。作者想要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整个案件的过程,读者亦能够身临其境,随着剧情深入迫切地想要追查出真正的凶手。

  最后几章剧情激烈变化,即便在昏昏欲睡的凌晨,我还是饶有兴致地看完了这本书的结尾。结局出人意料,剧情大反转,让读者始料未及。书中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名言发人深省,很难想象是年轻作家的第一本书,大获成功显然是实至名归

  五星推荐,值得再次阅读

  《真相》读后感(三):迪克的畅销悬疑小讲堂(大雾

  写古典/本格/一提就泄底推理一般说来对trick或plot要求相当高,不仅小众而且读者相当挑剔,这对意图跻身畅销书榜的作家们来说却也是件好事。无论如何可以为自己的智力平平找到一个体面的借口。毕竟,黄金三杰和三三叔也被批有一堆粪作,普通人能有一部有闪光点的那也是烧了高香了。

  所以,退而求其次,如何以量产帝迪弗为榜样,打造出一部度假好消遣的畅销书来?热心肠的迪克为我们分步讲解并用一本厚厚的书举了例子

  首先,定位重要。比如《第七重解答》和《毒巧克力谋杀案》就被推理爱好者们批为挂羊头卖狗肉。随随便便称古典推理中有多重解答多处反转是很危险的。所以,将本书定位为悬疑是很合理的,当然定位为硬汉也是可以的。

  其次,作为侦探小说的分支/变形,这类小说一定要有特别卖点。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黑人霍金系列”、“心理学家系列”和“法医系列”,当然日本的炫学系列也是一样粉丝们最最关注的不再是案件本身,而是各种科普。像本书一样开辟作家速成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创意

  第三点,一定,一定要符合大部分人的爱好道德观。比如各种友情爱情,比如漫画般可笑的小镇愚人,比如一树梨花海棠,还比如揭露各种大众认为的丑恶现状,当然还要有一个从差劲不断成长正义使者感人主角。这么一来,大部分读者都会,至少觉得可以接受。当然如果想要把市场重点放在中国,千万别忘了让正义的男主出身工农兵,一群不超过20岁的白富美像苏蓉蓉般陪伺身旁,还得抨击下万恶的独裁zf和富人,以及不守妇道的女性。不过本书并未专门以中国读者为受众,所以这方面不必做多想。

  当然,最最重要的第四点,就像“看脸”一样重要的最后一点,便是,文采要好。推理迷们能够忍受文笔枯燥不堪的xxxx,冗长的xx·xxx,是因为trick或plot,悬疑作品文笔太差可就没什么卖点了,大家只想翻到最后一页甚至连最后一页都懒得翻。

  好了,迪克的写作小讲堂(雾)结束了,有志于成为畅销书作家的朋友们赶快按着规则动手,然后等着被评论炸成筛子吧。对了,在书中千万不要流露高人一等气息,最好能将姿态放低再放低,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真相》读后感(四):我们需要怎样的真相

  《真相》的读后感

  如果这本书在四分之三处结束的话,或许我会给以接近完美评价。但遗憾的是,当我读完全书的最后一页时,我却只能给它打四颗星。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一本优秀的小说,但是这样的结尾却让我有种不自然的感觉。画蛇添足虽然不是很恰当比喻,但却可以表达出大致的意思来。

  两个暴力执法却最终铸成大错的警察、有着一段不伦感情并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以至于弑母的十五岁纯真少女(如果还能这么说的话?)、年轻时遭遇暴力并深受其害天才画家(抑或同样是天才作家?)、还有引导着一位作家最终走向伟大虚伪的并且满是谎言的作家导师。这就是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位人物。当然了,其余的人并非不重要,但至少不如之前的几位那么让我印象深刻。不可否认的,这是一本构思巧妙、叙事手段高超的书。书中开始出现的看似嫌疑最大的几位人物,到后来证实都不是本案的关键先生(抑或女士);而那些在一开始乍看之下似乎是边缘角色的人物,却随着情节发展,犹如傍晚时分退潮时显露出来的礁石一般渐次清晰突兀,由幕后走向了台前,并站在了聚光灯下。书中几乎每个人物都刻画鲜明,每个人的身后都隐藏着或大或小的秘密,当每个人的真相都逐一浮出水面的时候,这本书中最大的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和本案或近或远、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果打一个不甚恰当的比喻的话,这就好比所有的一切是一个围绕着案情而运转的太阳系一般,那公转的中心毫无疑问就是诺拉之死了,而其余的人物就是围绕太阳而转的各大行星,各个人物的故事就是互相交织联系的引力,他们不仅公转,而且还围绕着自身所隐藏的秘密而自转。以上这些,可以说是本书的精妙之处。不过,在我看来,遗憾也还是有的,似乎还很明显:其一、马库斯在看到他的老师戈贝尔的“手写底稿”时竟然没有看出或者说有丝毫怀疑自己多年来的好友兼老师的笔迹,这似乎很难解释的通(当然也并非绝不可以);其二、州警对案件的追查似乎总为马库斯所主导,作为一名工作了数十年之久的资深警员,其办案能力遭到了剧情的削弱;其三、也就是最让我感到遗憾的地方,就是在结尾大揭秘中,两位欧若拉警察局的警察在似乎莫名其妙状态下打死了几乎没有反抗的卢塞-卡勒,并且还一鼓作气的干掉了库佩和诺拉,这简直是只有丧心病狂的杀人狂魔才能干的出来的事,但是本书的作者让两位警察在完全没有任何合理情节铺垫的情况下做到了,这一点让我觉得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常理上都难以说的上是严谨

  在我花了三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后,留给我的是一种怅然之感,书中充斥的不伦、暴力、丑陋和悬疑,以及不时出现的惊天大逆转,使得该书自然精彩,但却也让我的思绪蒙上了阴影。我始终觉得,作家马库斯所追求的正义与真相在书中被不恰当的给削弱了,负面效应占据了主导。有时我就会想,往前一点结束,这将会是一本优秀的爱情小说;而往后一点结尾,却又成就了一部略显暗黑、阴冷的悬疑小说。我不知道,爱情是不是在它该结束的地方终结了。

  (PS: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收藏这本书的,但未必会再看一遍!)

  《真相》读后感(五):言过其实的评价(有剧透)

  我也是来拉低评分的,这书豆瓣上怎么会给这么高的评价?而且排前的长评实在言过其实。开场比较絮叨也不是很吸引人中期还算中规中矩,后期反转的确出人意料。反转之后再推翻,推翻基础上再推翻的设定有其亮点,但是反反复复推翻反转个七八次,是个好梗都要腻歪了。后面太刻意而为之,冲淡了书里本来让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嫌疑犯先是哈里,接着是被毁容的卢赛,接着是诺拉的父母,甚至珍妮,珍妮父亲,最后是普拉特警长和珍妮丈夫查韦斯警官

  最为不能接受的就是嫌疑犯最终人选。到了后面反转用了太多,有些麻木了。而且两个警察杀人理由莫名其妙,莫名其妙杀死卢赛,又因为要杀人灭口杀死诺拉和老太太。诺拉的精神状况剧情也突兀的出现突兀的结束,对剧情根本没有推动作用,只是为了给读者和男主一个误区和反转而存在(在看到诺拉母亲根本早已死亡而惊讶一下)。

  原本里面哈里和诺拉的爱情还是让人动容的,可是作者为了反转而反转掉了这份动容。最后饶了一大圈就是死于暴力警察的暴力冲动下。而卢赛更是铺垫不足的一个人物,也许为了最后揭秘保持神秘感需要。可是这个人最后戏份那么重要只是让人感到突兀。

  看的过程中的确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但是看完就毫无感动和什么深刻印象了。唯一的印象就是结尾画蛇添足把各种老梗用上反转来反转去。像是“最后不是他的作品他是抄袭”,“有精神问题导致虚构了不存在的人物让破案过程进入误区”,“看起来行为可疑的父亲是一番爱女心切的遮掩逃避”,“一直以为的爱情男主根本是另外一个人”“老好人形象的人其实最可疑”“愧疚和赎罪导致了行为古怪”等等。

  而且里面许多地方解谜也很草率。像是卢赛尸体,受人击打而死的伤痕和摔死的尸体应该完全不同吧,居然没人怀疑?硬是在前期都说成车祸摔死。里面多次提到诺拉原先搬离城市不知道发生什么,却一直没有调查,只等调查误入歧途被拆破才去调查,这是警察的态度吗?多处都是为了后面剧情的大反转而弱化人物前期调查能力。

  总之就是这样一篇消遣娱乐小说,不能算差,也算不了多么好。出版社软文写手一把把啊…

  《真相》读后感(六):层层叠叠事实,层层叠叠的真相

  初见本书,是被它简单但却有意味深长封面所吸引,再加之“一个用文字拯救生命的故事”、“30年前的一桩命案”,于是,不由自主的拿起来,排在了书单的置顶位置

  正如文题所说,这是一个写作拯救生命的故事,将写作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比照开来,用哈里交给马库斯的31条准则来指导写作,平衡写作和生活之间的契合与矛盾,用行文的笔,引领拨开案件的层层迷雾,用哈里所形容的写罪恶之源的感觉,就是源源不断,在每每觉得无路可走之时,一个小小的暗示或者坚持往往又会柳暗花明。

  书从最开始的马库斯的写作困境开始,交代事情的缘由,行文中以案件的层层调查和发现为主线,时间结构的穿插,给人仿佛置身在欧若拉小镇,跟随马库斯一次次的发现真相的一脚,一次次历险,一次次陷入迷雾,又突破迷雾,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行文的结构也越来越紧凑,越在觉得接近结束的时候,又出现颠覆性的翻牌,高潮跌宕起伏,使人欲罢不能,不到最后一刻,最后一个字,都不敢轻易做出判断。

  结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真相》读后感(七):卷心菜般的真相

  你看,若埃尔帅气又年轻,虽然这令人不免嫉妒,但不妨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走过来给我们好好打量一番,看看他是否真配得上龚古儿奖。

  一个已经被美女邱邱说成一脸裂帛而心碎的黑眼圈颜控,抛弃养生黄金时段,以脱缰的好奇心,不顾雨打窗台的深夜寂静,也非要拨开这卷心菜般的层层真相。Why?

  那真相是什么?一个百折不挠的作家,一个炽热的少女,一个无助的父亲,一个苦闷的恋人,一个默恋的青年,一个赎罪的富人,还有懦弱逃避的人们,他们的故事。

  小说构思精巧,文字行云。虽然豆瓣存在争议,但我更倾向于那些喋喋不休地推荐它阅读的评价。不给五星是因为我很刻薄从来不发五星。毕竟若埃尔比帅的人会写,比会写的人帅,我们不能因此堵气而拒绝好评,这不公平。

  期待华纳电影《真相》,虽然屏幕永远比不上文字,而且多半面目全非。

  《真相》读后感(八):优秀作家的一次写作技巧秀

  新华字典似的一大本《真相》,用一个周末看完。总想着看到下一页就停下歇歇,但是停不下来。看似山穷水尽,很快柳暗花明;看似云破天开,突然又乌云蔽日,感受不亚于坐过山车。作者是个太会挖“坑”的人,引得我不停往坑里跳,不看到“真相”不罢休。

  对于习惯了快节奏阅读的读者来说,小说开头可能有些慢热。怎么可以没有惨案扑面而来?听一个畅销书作家絮絮叨叨说自己的写作困境和危机干嘛?看下去就知道,这恰恰是这本小说超出简单悬疑推理小说的地方。

  若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跳过去几十页,直接看那从地底下被挖出来的十五岁小萝莉的遗骸即可——事实上,庸俗如我,就是被内容介绍里那一行“畅销书作家困境之时求助于全国知名的文学作家、良师兼益友哈里•戈贝尔,没想到,竟然在无意中发现30多年前的一桩命案:一位15岁的少女诺拉香消玉殒,尸体就埋在戈贝尔家的后院!”吸引过来的。

  一个又一个证人登场,一条又一条证词被收录,找到杀害女孩的真凶,为哈里•戈贝尔洗刷嫌疑,故事就这么铺陈开来。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为我们生动勾勒了一幅小镇众生相:时而天使、时而荡妇的萝莉;心怀爱情、痴迷作家的女招待;嫁女心切、攀定高枝的女老板娘;木讷迟钝、不敢表露爱意的警察;思念女儿、用摇滚乐保护自己的牧师;面露凶相、为金发女郎画像的阔老板的司机;一心庇护下属、支援潦倒作家的阔老板……

  这些人粉墨登场,然后在作者的巧妙布局下变换面孔。似是而非的证词,半推半就的陈述,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藏起自己的阴暗面。而这些复杂的人性、难以满足的欲望,都等待作家用他洞悉一切的眼睛去发现,再用坚韧的毅力去书写。

  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写作者的良心。这个悬疑故事的主角不是警察,不是侦探,而是一位作家。在悬疑故事的皮囊之下,作者更想探讨的,是作家的生存状况,乃至思想者的困兽状挣扎。

  为什么写作?

  写什么?

  用哪种心态来写?

  如何协调写作和出版、创作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如何面对舆论界的赞誉和非议?

  要怎样协调“写”与“读”之间的关系?

  作者都在小说中进行了探讨。例如:

  “第一章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读者不喜欢它,就不会再读剩下的部分了。”

  “第二章很重要,它必须足够犀利,足够有爆发力。好比拳击,第一拳要震慑你的对手,第二拳则由你的右手发出致命一击。你的第二章也应该像这个样子:这一拳要直接打中读者的下巴。”

  “当你写到最后的时候,记得要在最后一分钟个诶你的读者来一个大反弹。”

  “一本书的最后一章,从来都应该是整本书写得最棒的部分。”

  “出版商既是你的妻子,又是你的老板;没有她,你什么都不是,但是你又不可能忍住不去恨她。”

  ……

  这些条目是我摘录出来的例子,小说中当然不是说教式的探讨,更不是引经据典掉书袋,而是天衣无缝地糅合进故事里面。最大的嫌疑犯、同样身为畅销书作家的哈里•戈贝尔是“我”的授业恩师,也是写作路上的指路人。他曾经给“我”提出了三十余条写作信条,“我”将这些东西贯穿在小说始终。作者在这本小说里活生生给读者来了一出写作技巧秀。如果说一般的悬疑推理小说是读者在跟罪犯拼智商、跟作者拼智商,那么这本小说除了是“智商练习场”,更是“写作培训室”。

  有人说,技巧都是给庸才看的,伟大的作家靠天赋。让我们看看书中的伟大作家哈里•戈贝尔怎么说:“那些连夜赶稿的作家只是摄入过多咖啡因和烟卷的病人,简直就是荒唐。你必须自律,这跟拳击训练是一回事。我们要严守作息,要重复练习;保证规律性,坚忍不拔,做事要有章法。这就是抵抗作家最凶恶的敌人的三打法宝——那敌人就是期限。”伟大作家的自律可见一斑。天赋这回事确实存在,或许它就是对技巧的无师自通、灵活运用。但再怎么有天赋,让自己坐下来、写出来,还是需要克服身上的惰性和拖延的。所以书中说:“一本书,就是一场战斗。”

  小说后面最大的逆转, 不仅仅出现在案情进展上面,更是出现在作家的生存状况上面。一个将写作视为一场战斗的人,要用怎样的勇气面对残局?那个靠激情成就了伟大作品的作家,究竟以怎样的面目出现?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消失了,作品还在,爱还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待读者亲自去参悟那最终的玄机。

  当然,读者完全可以忽略这些技巧,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做一次福尔摩斯。可是当你合上书本,看到最终的真相,就会明白哈里•戈贝尔那句话:“所有人都会写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作家。”

  (附录:顺手摘抄作家技巧)

  “第一章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读者不喜欢它,就不会再读剩下的部分了。”

  “第二章很重要,它必须足够犀利,足够有爆发力。好比拳击,第一拳要震慑你的对手,第二拳则由你的右手发出致命一击。你的第二章也应该像这个样子:这一拳要直接打中读者的下巴。”

  “人生就是一次漫长坠落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跌倒。”

  “如果你没有勇气在雨里奔跑的话,就没有勇气写出一本书来。……有一天,当你对 你正在做的事情感到怀疑时,就去跑步吧,直到跑得快要失去意识。然后你就会感到内心中升起一种征服的欲望。”

  “自由,或者说对自由的渴望就 好像是一场跟自己进行的战争。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大部分人都只是唯唯诺诺的办公室职员。要想摆脱这种命运,就必须同时跟自己以及整个世界作斗争。自由是一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战斗,而我们有时候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这个人就从不屈服。”

  “一本书,就是一场战斗。”

  “要想知道你爱一个人爱得有多深的唯一方法是什么?失去这个人。”

  “那些连夜赶稿的作家只是摄入过多咖啡因和烟卷的病人,简直就是荒唐。你必须自律,这跟拳击训练是一回事。我们要严守作息,要重复练习;保证规律性,坚忍不拔,做事要有章法。这就是抵抗作家最凶恶的敌人的三打法宝——那敌人就是期限。”

  “出版商既是你的妻子,又是你的老板;没有她,你什么都不是,但是你又不可能忍住不去恨她。”

  “当你心里面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先不要急着把它写下来、印到你主编的那份校刊的头版上去,这只会是一些让人没有办法读下去的东西。相反,你应该把这个想法收藏在自己内心的深处,等待着它在那里慢慢成熟。你要阻止它过早地出来,要让它在你的心里逐渐长大,直到有一天一切都水到渠成。”

  “在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里,总是要不断地在理智和情感之间做出选择。理智从阿里都不会为人所用,而情感又经常具有破坏性。”

  “写书的危险之处在于,有时候你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书的出版意味着你独自一人创作的结果一下子突然从你的手里面跳了出去,然后就消失在外面的世界了。这是一种巨大的危险,你必须随时随地都掌控着局势。失去对自己的书的控制,绝对是灾难降临的开始。”

  “我们必须学会爱上失败,失败能成就一个人,正是失败才能让胜利变得更有滋味。”

  “选择写作意味着你必须能够更好地捕捉各种感受,然后把他们传达出来。写作,就是让你的读者看到一些他们可能看不到的东西。……如果每位作家只能写出自己的故事,文学就会变得很可悲,也会失去她所有的意义。我们有权利说出所有的事情,所有感动我们的事情,没有人能对此指指点点,因为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和周围其他的人都不 一样,那就是写作,而所有的奥妙都藏在那里。”

  “珍重爱情吧。把爱当做你最美的战利品,你唯一的志向。人死了以后,还会有其他的人。书写完以后,还会有其他的书。一次的荣耀过后,还会有其他的荣耀。钱花完了以后,也还会有其他的钱来到。唯有在爱情过后,爱情没有了,剩下的就只有眼泪风干之后的盐了。”

  “一本新书就等于是一段新生命的开始。这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举动,因为你等于是在把自己的一部分贡献出来,与任何想一探究竟的人分享。有些人喜欢,有些人 讨厌。有些人当你是明星,有些人却瞧不起你。但你其实并不是为了他们而写作,你是为了所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因你而得以度过一段美好时光的人。你对我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这已经很不错了。有一些作家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面貌,可是,谁又真的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面貌呢?”

  “当你写到最后的时候,记得要在最后一分钟个诶你的读者来一个大反弹。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要让读者屏住呼吸一直到最后一刻嘛。这就好像是在玩纸牌游戏一样:当最后一刻到来时,你要在手里攥着几张王牌。”

  “一本书的最后一章,从来都应该是整本书写得最棒的部分。”

  《真相》读后感(九):请允许我尘埃落定

  “一本好书,马库斯,并非仅仅是由它最后的那几句话所决定的,而应该是此前所有的内容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6

  在书中安排一个与自己相似度颇高的作家角色,迫使他在创作与现实中迷失,从而达成真实作者、书中作者和书中之书的互动,每个有野心的作家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或早或晚都有兴趣来这么一场三重互动游戏。若是再掺和进电影编剧来一场大卫•芬奇式的迷幻故事秀,那简直足够偏执狂读者唠叨半辈子,远的不说,早年的斯蒂芬•金和近年《云图》里都直截了当的“玩坏”也吓坏了作家。

  这是个多么危险的深坑,填不上就只能自认写作之路的终点顶多摆着一册葵花宝典。

  然而还是有人不信邪。若埃尔•迪克在他的《真相》一书中包藏了太多野心,除了前面说的作家主角和多重互动,还尝试着埋进两本“书中之书”——一本是真伪难辩的写作技巧讲义,另一本则是看上去很像“罪恶之源”的关键线索。他还用了一种并不新鲜但很容易招人厌烦的彻底倒排模式推进章节,然而情节却又并非完整的倒叙,而是用了多达四条以上的时间线平行前进。

  5

  翻了几章,意识上面这些,冷汗冒了一头,有种绝望感袭来。虽然《真相》厚比砖头,然而作为一个故事,而且是一个有凶杀有悬念的推理故事,可没法像《编舟记》里跟字典较劲那家伙一样用时间磨出成果和认可,读者需要快感,需要情节的推进,需要坚持到底的理由,这些若不能像书中那样靠作者本身卷入巨大的话题性事件来达成,就只能靠写作才能来实现了。

  结果是,虽然有些微感冗长和缺乏震撼(这是被长久以来的各类推理作品惯坏了口味吧),但整个故事有了一个完整的收束,对于关键事件的解释也能够接受,所有的时间线和所有涉及的角色都不算“荒废”,这在一个写烦了就不可抗力加穿越时空结尾横行的时代来说已经颇为不易。

  4

  《真相》的最大特色是利用不同时间线的平行叙述多角度逼近真相。

  作为叙述者的作家至少有两条并行的时间锁链:十年前大学遇到写作导师的经历和作为大章节标题的新著撰写出版的当下,其间还隐藏着一年多前其处女作成名后到重遇导师的隐线。而作为嫌疑人的导师也有两条时间主线:三十多年前事件发生后的情况和与作家重遇后的当下,其间还包含着事件之前与受害人相处的经过和事件之后成名立腕的经过这两条支线。而受害人和其他关键人物也分享着事件之前的旧事、事件前后和当下三段时间。如此纠缠的各条线索居然能够相当清晰地为推进情节服务,作者想必也曾绞尽脑汁。

  3

  作家与书这一主题的植入则使整个故事的品格得到了提升。

  作者很英明的把书和书的内容本身作为破除悬疑的关键,因此得以大肆在故事中夹入与核心情节关系并不太大却极有助于塑造人物和表达观点的段落,比如对写作的讨论,对出版业的讽刺和对写作者心态的剖析,这些都是其进入正统文学奖项视野的重要因素。

  2

  而最终极的隐藏招数在于利用书的结构建设了人类的几种不同情感相生相杀的局面。

  洛丽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读者来说爱情这个古老元素再怎么离经叛道也已经承托不起漫长的阅读时间,他们需要在文字里寻找更加隐秘的疯狂元素。于是一场师徒角力与换位贯穿全书,这是一种源于传承的情谊。又在事件真相揭示过程中安排了亲情作为一切复杂书面形成的来源。至此读者至少能够找到一条由眼及心的道路。

  1

  当然对于推理迷来说,只能观望、感受和猜测,却不能从已知线索中推算出案情原貌,应该会感到不满。如果剥去带有炫技特色的外衣和大量的附属文字,《真相》的内核可能只算是个法医学案例或硬汉派故事,如果最后能够留一条黑暗的伏线,也许……

  然而故事脱不得外套。文字终究不同于影像,最长久的震撼并不来自于真相大白那一刻的感慨,而是来自精心安排的细节和其塑造出来的鲜活人物形象。作者显然不满足于讲完整一个故事,他建造的这个小镇里人人都有着各自的秘密和性格又互相关联。问题在于他在二十六七岁这个年纪无法压制“代表作情结”,流畅的文字和泉涌般的灵感让他舍不得放弃任何表现的机会,在这一点上,他需要向那些用更短小的篇幅筑造出更深入人心的小镇和人物的前辈们继续贴近。

  0

  说这么一堆只是出于嫉妒。若埃尔•迪克,多么年轻英俊的外貌啊,多么不屈服于速食年代的大脑!他会是个低调的超级偶像吗?但愿他不要像国内的年轻写作偶像们那样迅速从小鲜肉沦为蛆虫,也不要成为在狂叫中扭曲了美好皮囊的三岛和BHL,就这么全情投入地写下去吧,也许有一天,人类写作不息的真相就会显露在作者穷尽一生制造的文字幻象里。

  “书就好像是人生,马库斯,从来就不会真正地结束。”

  《真相》读后感(十):我们有权利说出所有的事情

  题目来自文中的一句话“如果每位作家只能写出自己的故事,文学就会变得很可悲,也会失去它所有的意义。我们有权利说出所有的事情,所有感动我们的事情,没有人能对此指指点点。”

  书的内容就像简介写的“因为一本书一炮而红的新锐作家马库斯,被出版社和经纪人追书稿,却遭遇严重的写作障碍,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求助于全国知名的文学作家、良师兼益友哈里•戈贝尔,没想到,竟然在无意中发现30多年前的一桩命案:一位15岁的少女诺拉香消玉殒,尸体就埋在戈贝尔家的后院!”

  值得告诉打算看这本书的读者的是,书里写了一些写作技巧,也有让人意外的黑色情节,书里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你可能会在里面找到你自己。

  哈里告诉马库斯的话适合每一个文艺青年“让你的生活更有意义吧。有两个东西能够赋予一个人生活的意义,那就是书和爱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