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23 20:52: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读后感精选10篇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是一本由【美】乔纳·莱勒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90元,页数:2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读后感(一):身心合一才造就人

  作者站在现代科学角度,对八位世界著名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美食家重新进行思维性解读,以味觉听觉嗅觉、以及思维认知方面的科学解说,来说明科学和艺术之间是如何相互促进和融合的。

  灵魂身体分离学说始于19世纪哲学家笛卡尔,但通过表达真正感受艺术家提醒我们,科学并不完整,任何探索物质奥秘导航图都不能够囊括意识的非物质性‘景观’。

  神经学家达马西奥的研究详细说明,通过对某一特定身体状态想象,比如快速的心跳、肾上腺素一阵上涌,精神可能会萌发出某种专门对应于它的情感科学家总以为我们是遗传因素的链下囚徒小说家乔治艾略特却相信人类天性最基本的要素是可塑造的。长期的精神压力对于神经元有破坏作用,但大脑自己愈合(只要活着,大脑的重要部位就还在进行着细胞分裂)。大脑细胞就像其他细胞一样,一直处于更新换代中。一个大脑蛋白的半辈子也就14天左右,海马体神经细胞会成群地自生自灭,而大脑则一直处于再生的状态中。

  脑神经学家弗雷德盖奇意识到所谓的垃圾基因在脑神经细胞中,任意篡改基因程序创造完全独特的大脑群体混沌创造了个性)。基因组计划未能对人类的奥秘予以周全解释,只告诉人类的特征不只是单纯文本信息,迫使分子生物学致力于研究基因是如何与真实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人类DNA的主要特征便是它潜在的随机多重性,它是一个需要在特定语境中被破解的密码

  人的天性会随着后天培养而不断改变。大脑中所有混乱状态都具有适应性,因为正是它们才使人类的基因能够生成无限多样的大脑样式。虽然人类只不过是碳基生命体,但在最基本的层面上,生命充满了随意伸展的余地,它柔韧可塑的特征否定着所有决定论。也即是人类本性并没有恒定不变的准则,人类总能够提升自己,因为本身并不完美

  奥古斯塔埃科菲通过对汤汁的使用而强调了谷氨酸盐对于味觉的重要性。对食物记忆,让智力重新加工潜意识的感受,使之符合自己所认定故事的需要。因此要以一些怀疑主义精神来谨慎判断记忆中所含有的真实成分感觉的不可靠容易让我们出错--精神上的偏见先入为主观念在情感层面上表现得十分敏感。不完整性其实只是对视觉过程的一个隐喻。

  艺术家通过绘画(保罗塞尚),揭示了作为幻觉表象背后的结构性真实。视觉始于原子的颤动。光子颗粒改变了视网膜感受器中精细的分子结构。这种细胞颤动会激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以瞬间涌出的电压结束。光子能量就这样成了信息。

  大自然其实是噪声的组合。音乐只不过是我们学会聆听后,用声音锻造出来的一件‘银饰’。音乐结构反映了人类大脑对式样的嗜好。对于大脑所持有的信念源自于它与生俱来的延展性----本来就具备适应新型音乐的能力。如果音乐动机过于浅显,音乐式样总是没有悬念地摆在眼前,反而会无聊得让人生厌。音乐只有让听觉皮层经过努力发现自己秩序时,才会让我们兴奋不已。但当大脑熟悉其样式后,同时限制了听觉的经历。这也是艺术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与大脑的积极反馈回路做斗争,不顾一切地想要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

  孩子学会如何说话就像老鼠学会如何按杠杆一样,言语反映的是感官联系的‘图谱’。语言具有一种结构,限制是无法摆脱的。

  格特鲁德斯泰因认为纯粹无意识的写作是不可能的存在的,她的超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得益于无意识写作实验。也因斯泰因对文学的前卫探索,才有了后来简练美感朴实无华的海明威小说

  神经学认为经过足够努力的查找,科学方法是能够找到自我的秘密源头的,也是能够找到将注意力播散在何处的肉身基本元素的。但自我所感觉到的是整体,而所有科学看到的似乎都是局部

  面对科学简化主义的荣耀和泛滥,艺术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尤其是当它被应用于人类的感受时。科普作品虽然使得一些词语黑洞、模因和自私的基因)已经成了文化词典中的常用词汇,但并没有在两种现存的文化及科学和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两者之间并没有展开平等对话

  科学家们和艺术家们依旧继续使用着不对等或不通用的语言描绘着这个世界。

  不要觉得知识总会终极来源,必须承认所有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夹杂着失误、偏见、梦想和希望。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读后感(二):科学的尴尬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这个主标题以主谓宾的结构呈现,普鲁斯特确实是个卖点,还没有看到神经学家的字眼,就已经决心一键下单。主标题有点标题党的感觉,普鲁斯特并不是这本书的主角,准确点应该这么说:普鲁斯特并不是这本书的唯一主角。本以为它是类似于《拥抱逝水年华》一样从某些方面解析《追忆似水年华》的评论集,了解到作者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神经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副标题“艺术与科学的交融”才是本书的核心所在,不过这个标题我猜想应该是出版商或者译者添加的,原版的标题就是《PROUST WAS A NEUROSCIENTIST》,并没有副标题对本书的意向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本书所写的正是早于脑神经科学获得发现成果的那些艺术家,正是那些先行接触到人类大脑真理的文学家、画家和作曲家。当今的科学只不过是重新发现了这些可触可感的鲜活真理而已。而这些文学家、画家和作曲家的想象力早在彼时就已经预告了再未来才会被验证的科学事实。比如普鲁斯特先于神经学家揭示了记忆的易错性,这么说来主标题就显得合情合理,普鲁斯特虽然没有以科学实验的严谨证明记忆的易错性,他却是首次揭示记忆易错性的艺术家。

  这样的观点不免让一向喜欢虚构和非虚构来划分书籍的我有些手足无措,一向以为小说家无非针砭时事,洞察人性,这些都是虚构的,非严谨的,没想到普鲁斯特竟然以文学这种艺术方式阐述了几十年后才被科学证明的记忆易错性这个事实。而不仅仅是记忆,作者挑选了八个艺术家从八个角度阐述了艺术先于科学对大脑奥秘的探究,其中涉及到视觉,听觉,味觉,记忆,语言的深层结构等方方面面

  行文中的一个个例证阐述着艺术对于大脑奥秘理解的前瞻性和不可或缺性,而科学似乎总是晚那么一步,或者说科学总是这样亦步亦趋地追随着艺术的脚步给艺术观点以理性的证实和支持。这不仅让人开始怀疑科学一向标榜的知识进步模式理论假说 -- 科学实验 -- 技术应用】是否依然奏效,我们还可以不可以相信科学终究可以解释一切?一向理性严谨的科学家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对天马行空的艺术家嗤之以鼻

  科学家们试图把思想划分为各个解剖部分时,艺术家们则想要从内部理解意识。严格的科学手段譬如数学模型,公理公式要求着被分析事情能被量化,能被计算,毕竟这样的方法解释了很多现象,继而我们渴盼着它能够解释一切。反讽的是,科学越是发达,就越发地发现自己的局限性,科学家们无法拆分的那个活生生现实正是我们切身经历着的唯一现实。在这个无法解决矛盾面前,艺术则挺身而出,是艺术家们提醒着我们科学并不完整,科学不会也不能囊括我们意识的非物质性。我们的意识是一种涌现,而非一种拆分,真理需要从活生生的我们自己开始,而非从无生命的物质中寻找答案,它取决于我们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艺术家们用敏锐直觉对抗着或者说超越着他们所处时代的认知极限,而科学家们则跟随着艺术家的脚步用严谨的方法证明着艺术家们的睿智和前瞻,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也许正是作者期盼的第三种文化,乔纳·莱勒就试图用这种交融的方式来科普我们。

  - banny 2015年01月18日 北京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读后感(三):第三种文化

  老实讲不想把这第三种文化看成第三种。搞科研的人其实肯定习惯这个了,A观点和B观点,看似针锋相对,但其实真相可能是有A也有B。总有一点什么是共通的。总有某些部分是可以互相启发的。

  看完这本书不能说有太多收获,但实在觉得作者是同道中人。

  我也是个神经科学研究者

  我也热爱艺术,并且做梦都想用科学结构艺术。

  科学和艺术显然并非二元对立,事实上无论是科学和艺术,背后的立足点都是人类的哲学观。搞科学的人试图寻找碎片证据去构建更为坚实的哲学大厦,搞艺术的人喜欢更直接更赤裸裸地利用不同形式去表达。说来说去,都是要关于“是什么”的表达。

  宇宙是什么,人类意识又是什么。

  充满魅力未知,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探索者。

  说回这本书。

  就连类似的书里其实也能看出作者的哲学观。和我的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之处在于我们都孜孜不倦地想找两块饼重叠之处,差别在于我比作者更极端。作者明显在把科学当单一秩序,而且推崇人类思维的随机性,相信个体的不可测论。而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概率性不意味着完全无规律,没有绝对值不代表无法被建模。人类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宇宙一样复杂。这种复杂性很像美人像上的面纱,本身是神秘的,但假如你相信底下有着美轮美奂五官,不断地仰望并试图触摸,也许终有一天能窥见其中真意

  最后。

  认为科普无聊的,何必看这书。

  以及作为仍在一线工作的神经科学研究者,我得说这书里提到的学术观点相关都还蛮准确的(那两三章与我的领域直接相关的我总有发言权)。而且说不定比国内各大院校使用的相关学科基础教材上的还要确切且新得多。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读后感(四):进入脑科学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

  混沌与秩序

  人类生存在混沌与秩序之间。秩序是基因底层代码,是预设的一套生存繁衍机制,是决定论的。混沌让自由意志有了用武之地,让进化赋予了人类适应环境随机应变的能力。秩序规范往往使人不自由,自由源自混沌和无序。

  史蒂芬·平克在《白板》一书中用大量证据驳斥了人心白板论观点,他充满勇气指出人的可塑性是有限的(教养的迷思),必然有大部分是被基因预设所决定的,但人的自由意志(宁可信其有),人的能动性也是不容否定的,即便基因一样的人也能活出完全不同的人生。基因也是受环境影响的会开启或关闭特定的表达(表观遗传学),人始终根据变化进行着相机抉择。人受环境、食物、经历也包括运气极大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全决定论观点是一定错误的,但完全白板论的观点也不可取。人大概像一块有规则的白板(康德认为人是曲木),能够书写出恢弘的篇章,但一定要符合某种特定文体结构限制。也许是带着镣铐跳舞的感觉吧,又或许还有更浪漫的表达方式。

  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主流科学界基本认同人应该是基因与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基因必然是遵循秩序的,而环境则是无比混沌的,因此人被赋予了自由,天赋自由去应对环境,即便是“自私的基因”,如果不让人有自由恐怕自身难保,因为环境变化实在是基因无法预料的。或者换一种角度来说,那些将人类牢牢锁在“硬约束”上的基因都已被进化所淘汰,而给予人类“软约束”的基因与母体也即人类一起存活了下来。

  大脑毫无疑问是进化的极致产物,能够在大小与能耗有限的条件产生无穷尽变化来帮助人适应无比复杂多变的环境。这注定大脑先天结构(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康德的先验哲学都在探讨大脑先天结构问题)是相当集约化的,大脑神奇之处或许就是来自其模块化能力(简化能力),将所有事物都纳入一定秩序结构去理解,用最高效率达成目的。所以大脑需要将无序和混沌转变为一定秩序才能理解,大脑天生喜欢守秩序,也善于从混沌中生成秩序(虽然有时候,这种秩序未必存在)。为什么思维导图有助于你记忆,为什么文章要按照金字塔结构布局,因为这些都是大脑喜欢的模式,这种结构化内容更容易被大脑所吸收

  大脑在喜欢结构同时更着迷于不确定性惊喜),这也是为何我们每个人都难免有好奇心。总在一个地方捕猎资源就会枯竭,总是在熟悉的结构中兜圈子也会产生厌倦,这时候大脑就会产生另一种驱动力,激发我们探索、冒险的欲望,去发现崭新资源以延续我们生存与翻译。大脑喜欢确定、熟悉的东西,但能让其兴奋(高潮)的是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不确定)以及探索之后产生的意外收获。多少科学发现瞬间成为人类历史进程中最闪耀、最奇迹时刻。那神奇一刻,未知化为了已知,大脑再度掌握了主动权伟大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似乎能在节奏与变奏中找到某种平衡,一种动态平衡,就如同在高空走钢丝,充满着风险与不确定性。

  艺术也是一种创作过程,是从无到有,是在混沌中产生秩序,一种崭新的秩序。每个时代艺术的变化也如同科学上的范式革命一般,在大脑中创造出一套新的模式,新的理解世界的方法。秩序产生不了新的秩序,秩序是稳定的,只有从混沌中才能诞生出新的秩序,将原有秩序打破方能新生。

  或许上面内容会让你无形间联想到一本书《失控》,就生物学层面而言,失控相比控制,混沌相比秩序是一种更为常见的状态,进化论核心理念不就是随机突变嘛(当然现在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但还没能撼动主流话语),哪来什么目的与规则呢?一切皆偶然,只不过结果看似秩序井然。从更大视角来看,商业体系、经济系统、互联网无非是生态系统的某种类型,其即便处于失控(无组织)状态才是一种常态,何需大惊小怪!当然,《失控》一书大篇幅内容都与生物学相关,凯文·凯利这部书之所以出众,就在于其有生物学思维方式来解读现象。

  记忆与意识

  记忆不是客观的复现,如同从硬盘中调取当初存入的资料那般,而是利用原始素材(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根据当下体验与之间的经历来重构当初的“事实”。记忆是经过粉饰的真实,就如同意识始终在流淌一样,记忆中的事实,也随着这样的流淌在不断调整变幻自身。记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意识流的产物。

  为什么味觉能够唤起记忆?科学解释是处理味觉的神经元与海马体相连,而海马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味觉唤起记忆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普鲁斯特效应,来自这位法国文学家一本传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看来,记忆真是神奇的东西!

  有人过目不忘但却无法形成有意义的片段,他们不是记得太少而是太多。这时候你或许明白大脑删繁就简的整合本领是多么了不起。《大数据时代》作者告诉我们删除是一种美德,我们也许不该把所有东西都囤积在云盘中……有一派观点认为自闭症患者并非接收不到社交信息,而是淹没在信息海洋中,其问题在于没法屏蔽无关信息。

  有人能够记得很久以前的事情却记不起几分钟前和你打招呼的那个人,他们缺乏了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能力,这一转化大致是在海马体中完成的,这些人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海马体受损。但有意思的是原来在长期记忆中的内容却不会因此失去,那么长期记忆是被保存在哪里的呢?大脑皮层中?保存期限有多久呢?为何唤起记忆同时记忆又被改写一次?这种种运作机制依然是迷,关于记忆的迷宫。

  阿尔兹海默症这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则如同一块恐怖的橡皮擦,在你的大脑中不断抹去记忆,失去记忆的你还是你吗?(如果想对这种疾病更深刻理解,推荐大家一部电影《恋恋笔记本》)阿尔兹海默症将是未来困扰人类最为严重疾病之一,我们能抵御其对我们心智的摧残吗?当身体零件都能更换,基因都能编辑以后,心智健康将更显重要性。在《长寿基因》一书中作者重点探讨如何保持心智健康,并给出了他认为有益于心智健康的饮食建议:少铁、少糖、少红肉,好碳水化合物……(太多健康类图书都有夸大自己研究成果的特点,凭我能力无法判断这本书中建议合理性)。好消息是,大脑的可塑性超乎我们想象,严重中风病人经过康复过程能重新恢复大部分身体机能,但也不绝对,人们依然没有找到科学解释,这些病例还只是传奇,只是特例,但可塑性机制已被证明是确实存在的,大量研究成果也会涌现出来。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否能被根治就如同人是否能避免衰老那样,将成为人类面临关于生命的终极难题。

  统觉与意义

  为什么在高档饭店(米其林星级饭店)在就餐环境的营造上特别讲究,灯光、台布、器皿、音乐、香味……其实不是我们的消化系统在品味美食,而是我们的大脑,而大脑有一种统觉的功能,会把所有体验综合起来做出判断,所有氛围营造都是为了让你大脑感受到美味,有的是味蕾传递过来的信息,有的则是大脑生造出来的。

  裂脑实验(可参考加扎尼扎教授的自传《双脑记》,听他亲自讲述这一实验的来龙去脉),这一颠覆性脑科学实验明白无误告诉我们大脑时刻在准备着为我们行为编造合理的解释,在赋予事件以意义的,大脑的阐释能力和创造力都叹为观止,而且我们根本无法理解这一创造过程,是神经元之间的“来电”,创造出无穷尽的人类文明。赫拉利在《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中浓墨重彩阐释智人之所以能成为主宰者就在于其进化除了会编故事的大脑,大脑也许是个天才小说家,它最擅长在现实和虚拟中毫无滞碍的灵活游走,无时无刻不在用温柔的谎言抚慰我们脆弱的心灵。

  裂脑实验引发一个哲学难题,自我这一概念顿时变得模糊起来。根本没有一个掌控一切的主宰(自我)在背后发号施令,指挥着我们所有行为决策并对其负责,涌入大脑无数意识(如同《头脑特工队》中那些小精灵)在争夺主动权,最终结果无非是神经网络中的某种“化学反应”。这太不可思议了!没有自我这一责任主体存在,一切建构在此之上的伦理价值观都将分崩离析,我们将被迫接受虚无。难道我们只不过是一堆原子?一系列的思维“碎片”?即便灵魂不朽,但是灵魂在哪里呢?

  意识、自我、这种种关于大脑的谜团等待我们去破解,这个世纪将会是脑科学世纪。

  自我是从意识的混沌中产生的,是用“颤抖的碎片拼成的整体”。——弗吉尼亚·伍尔夫

  现实与虚拟

  光带着信息进入大脑,而大脑就像一个解码器,来解读由视觉皮层传入的信息,解读并建构,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其实是大脑想让我们看到的。有一种被称为“盲视”的现象,虽然眼睛还能正常获取光线信息,但这些被传入大脑的信号却无法开启大脑处理程序,无法整合这些信息形成图像。对于“盲视”的病人来说,之所以无法看见,并非眼睛出了问题而是大脑皮层出现了故障。

  在信息超载的今天,我们似乎能获取无限信息,但大脑内置意识雷达,却仅为我们扫描到符合我们特定品味的内容,更有甚者,信息服务商在利用武装到牙齿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匹配大脑意识雷达,这更加剧了我们获取信息内容同质化。我们以为这就是真实世界的面貌,而其实这却是“我的世界”,在自我构建的王国中沉醉。在信息获取上,每个人都是“独裁者”,我们有充分自由选择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信息,接纳怎样的观点,但也必须无条件接受选择的后果。与坏基因相比坏模因在传播性和危害度上丝毫不落下风,在《机器人叛乱》一书中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提醒我们警惕坏模因的破坏性。

  绘画某种程度上来说要还原的是什么?是大脑看到的图像还是眼睛看到的图像,前者为虚拟后者为真实,而绘画试图表达就是后者。我们看到的不是景色、人物而是一条条抽象的线条这便是抽象主义想要呈现给我们的,让我们看到我们真实所看到的,不加大脑修饰的图像。

  我们如何操纵语言?语言的含义是恒定不变的吗?我们如何理解语言?理解语言的过程是不是对其再阐释?建构与解构在平行运行着,就在我们使用语言与理解文字之间交叉穿梭。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

  结语

  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各种想法涌现出来,便陆陆续续记录下这些文字,既不是摘录也不算书评,没有既定结构,仅是大脑意识流淌而过后留下的痕迹。这是一个读者对作者文字的致敬,用他的书写方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好的艺术作品往往能激发人的无限遐想,产生出远多于作品的内容来。相见恨晚,太喜欢这本书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