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调》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调》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8 05: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调》经典读后感10篇

  《走·调》是一本由廖隽嘉著作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24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7-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走·调》读后感(一):像下午茶一样可口景色

  让人不舍的音乐之旅

  原谅我并不怎么认识廖隽嘉,因为我不是一个追赶流行的人,或者说只是活在自我的一方小天地里的人。但是我直觉喜欢名字,这名字像这本书的名字《走·调》一样,充满音乐性。看到作者简介才知道,她是一位音乐人,一位歌手。《七月与安生》《钢的琴》的音乐部分是她的作品。顿时张大眼睛

  这是一本旅游随笔,是本充满音乐性的小书。

  封面的橘红配以底片一样的茶色调,像是一场浪漫电影海报。脑中顿时飘出爵士乐的乐章

  跟着一个音乐的人旅行,你不会枯燥

  文字清新,像歌词一样有韵律,像建筑一样惹眼,像好吃的下午茶一样可口。

  可以说那是定格时光摄影吗?每一张都传达出心情。有欧洲风情鲜花小镇,有葡萄酒庄园女孩,有让人不舍的车站,有落叶飘零公园长椅,有各种仿佛会说话的建筑,有弹吉他绅士,有孤零零的路牌,有优雅的老妇人,有安静乖顺的斑点狗,有长满青苔石头,有薰衣草颜色的木窗,有如镜子般的平静湖面,有夜色温柔大桥,有行人微笑的街头,有镶嵌着大钟的广场,也有居住草原的族群,那里的人表情总是开朗认真

  欧洲有欧洲的浪漫,非洲有非洲的热力野性

  仿佛生活在MV里。没有悲伤,只有快乐,一路走来一路歌,且行且音乐着!

  《走·调》读后感(二):让音符影子,同在路上

  各大销售网站把《走•调》定位于旅行随笔,乍看之下,觉得是吃喝玩乐之后随手写写自己的小感受。但读过之后,发觉它不仅仅是旅行的所见所闻,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意义探索之旅。

  全书展现的是作者所到的两个地方:法国与肯尼亚。两个世界,两种生活方式,在气质文明方面形成截然不同对比,作者很巧妙地用音乐将两者串联在一起,简直是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提起欧洲浪漫的中心——法国,往往把它与美食美酒时尚元素联系在一起,脑海里更是闪现了前段时间热播的《十二道锋味》,谢少为范爷下厨做舒芙蕾的唯美画面。在这本书里,作者并没有在繁华都市处着墨,而像是装置细小的显微镜,用独特眼光发现法国小镇别致的美。

  无论是在田园骑脚踏车,还是漫步于图卢兹,亦或是静坐于露天座椅,在这里,都变得不同寻常。每一个平淡之中显得不平凡人们生活在此处,乐于享受当下的静谧祥和。就像作者提到的老板娘伊莎贝拉,她在宽敞明亮厨房里掌管七个灶眼的开关,烹炸烤等像是在完成一首钢琴曲。她还非常浪漫地称之为“烹饪的钢琴”。我不由感慨,她多么懂得把生活艺术化,热爱生活

  在法国篇里,作者提到的法国人无处不在的小细节让我受益匪浅。为什么法国时尚周闻名世界,经久不衰?是因为他们一朝一夕都在保持着时尚的风范,不断提升自己的品位。哪怕是在火车站,上了年纪女人也绝不会吝啬自己的装扮!法国人也很注重保持自己的文化,在保护古老遗产基础上,加上与众不同设计,无处不在的独特风景,让人回味无穷

  “将艺术用于生活的每一处,是法国人的能力;每一刻都享受艺术的生活,是法国人的精神。”法国篇的音调是浪漫的,淡然的,让人听后感觉心旷神怡的。它告诉我们,不管置身何处,都应该用乐观态度去感受,把生活过得诗情画意

  “别人的人生,常常像一面镜子,它反射在我们身上的,或许是自己内心的一点悸动,一些反思,一点领悟……”

  走进非洲,画风转变。这里的生活条件艰难,每一个人都活得很艰辛。而从他们的歌声里,却又看到了另一面。也许他们唱歌毫无技巧可言,所发出的的声音不能绕梁三尺不绝于耳,但听到了对神的敬畏,对生活的信仰,对大地崇拜。不需要学习浮夸的表演歌唱方法,仅仅用心去唱,也能让人感动热泪盈眶

  旅行,不应该只是看一路的繁华盛景。最应该把心融入到当地,了解人文地理,学会思考,才不负当初说走就走的勇气

  出发吧,让灵动的音符去化解语言沟通障碍,让影子随心而在形影不离,走自己的路,哼自己的调儿。

  期待作者未完的故事,请继续。

  《走·调》读后感(三):“偶遇”法兰西

  对法国城市,我只知道,巴黎、里昂、马赛、波尔多,搜索之后,才知道这些名字都是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而一大部分人口,分散在20万以下的城市当中。小镇与城市,成为两种风格,城市里除了博物馆和满大街游人名胜古迹,找不到更切实的亲近感,小镇的小,凸显个性魅力,不会因为城市的喧嚣,显得拥挤忙碌,闹中取静的恬淡,只能在小镇的街边,舒缓的靠在椅背上,一杯卡普奇诺,闻着浓厚的浪漫情调。小镇会成为更多追逐自由坐标

  廖隽嘉是音乐人、歌手,是钢琴演奏者。不是科班出身的文字编辑,也不是勤于文笔的写手,她是一只欢快飞鸟永远在音乐的天空里,自由飞翔。自由是浪漫主义的抒怀,搞文艺可能都有这样的情结。为了拍摄关于法国红酒节目,廖隽嘉可以在法国小镇,得以品尝地道的法国大餐

  生活不应该按部就班,永远是一个调调在前进,触摸到一些事情遇见一些人,打破原有的照本宣科,会产生奇妙的感觉。生活因为改变,而变得越发独特。留一个喘息机会给自己,前面的路,就不会显得疲惫和忙碌。懂得休息的人,才懂得生活。不会享受生活的人,工作也是磕磕绊绊。

  钢琴曲,哼唱的小调成为没有国界的语言,廖隽嘉带着一身的文艺范,开始法国的寻酒之旅,有限的英文词汇,没有带给法国之旅任何影响当地人热情友善信任,是一种很亲近的归来感,彼此在信任基础上的沟通,显得自然轻松,少了猜忌的语言,如此的真实动人。散散的随笔,看不出重点所在,喝上地道的法国葡萄酒,就是法国之行的最终目的吧。

  兰西亚在搜索引擎,没有找到,廖隽嘉说,是法国很小的一个地方。作为开篇文字,兰西亚小旅馆门前的碎石堆很是特别,石堆中伫立着一盏灯,拱形石门上爬满了鲜艳花朵,石门的另一侧也有花朵点缀。花是这个国度符号,无论城市与小镇,都有花的点缀,来渲染这个国家的情调。旅馆里的布局,没有规格式框架,凸显了旅馆主人,对舒适温馨理解

  片刻休息,背上行囊,前往葡萄庄园。(如果上帝让人拥有双脚,只是单纯的为了行走,就无所谓方向p65)酿酒技艺的在传统作坊里,经过时间搅动,散发出古朴典雅味道。而作为葡萄园的庄主,并不急于出手手里的葡萄酒。他们很享受酿造的过程很喜欢劳作的快乐

  圣艾米利永小镇,照片让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小镇容貌尽收眼底,那里应该是一面恬静放松场所。在小镇上,可以真正体验一把全身心放空自己的感受。没有炫耀的名胜古迹,只有一份安静的休憩等着旅行者投入进去。

  (你无法不向往这样的生活,和一个老伙伴在深秋落叶的庭院里沐浴阳光。发呆……不要说“等到我老了吧”。因为,说着说着,我们,正在,已经,老去了……p82)

  移步肯尼亚,在哪里贫穷智慧并存,由于旅行者的到来,肯尼亚开始用部族生活,来赚取生活所需。这样的改变,使得肯尼亚民众有了更多的生活来源。兜售香蕉,贩卖礼物,都是提高生活水平的一个渠道,野生动物的自由追逐,也在现实这个国度的容让与和谐,当然猎杀动物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旅行游记是一个人“偶遇”的心情,廖隽嘉的游记可以用红酒、美景、浪漫、贫穷、野生动物来表现关键字。但这样“偶遇”谁都想多来几次,毕竟,在有限的生命力,感受无限魅力,是渴望而不可求的赐予。

  《走·调》读后感(四):序——走自己的路,哼自己的调

  序

  我喜欢旅途中写些文字,可在法国记录的那些碎片依旧杂乱无章地横躺在零九年的日记本里,它们写于法兰西的火车站、家庭旅馆,或田园风光中。受一些旅行杂志邀约,曾以图配文写过卡奥尔和博纳,但关于地方特色介绍攻略,却从来不是我想写的。直到三年后的非洲采风之旅归来,才把它们一并写了出来。我甚至没有想过要采用怎样的形式去写,没有章法,没有固定的格式,只是随心所欲的写,写那些在光线里漂浮的回忆,那些在脑海里停留最久的片段。它们并非虚构,却只是我心里的模样

  从红酒之旅到采风之行,从法国小镇到东非草原,看似毫无联系,两个世界,两种文明,在气质上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将它们放在同一本书里,就像是一首歌唱到一半又响起了另一首歌。我想,唯一能将它们串起来的东西,就是我,自己本身。双脚走过那些城镇,却与吃喝玩乐的攻略无关。拍摄了许多照片,却与闻名世界的景点无关。

  不分国度,不论时空,因为歌词里唱的,永远是生活。

  音乐,就是那座无论多远都能搭建起的桥梁,既坚固,又美丽。一定要将音乐分类和划分风格是没什么意义的事情,就像世界在人种大融合后非要细化出每个种族一样,非洲原始音乐的元素被贫苦黑人奴隶带到遥远四面八方,在美洲诞生忧伤的布鲁斯,而蓝调又是爵士乐与摇滚乐的源泉,爵士乐和摇滚乐又可以说当今一切流行乐的根基。所以我说,音符会飞,它们和人类一样,满世界漫游。

  音乐是行走时的风,将我心里的种子,带去不同的角落寻找土壤,即便不会在那儿生长,也会偶尔萌芽出灵感

  《走.调》,这个标题,在我用文字捕风的过程中忽然闪现。它流畅始终充满律动,又有点儿游离,无拘无束的。我想,这就是我要的感觉,边走边遇见音乐,与歌同行。在生活里,走个调儿,也无妨。离开原本的调出去耍耍再在适当时候回归,又或者索性切断,转个调,便从此不再回头。谁不是走着自己的路,哼着属于自己的调儿呢?

  《走·调》读后感(五):这行走,带着乐感

  读过了很多游记,廖隽嘉的游记和很多游记不同,许是作者是音乐人的身份吧,她的行走,多了很多乐感,或者是音符。没有描述很多的地方,一个场景是法兰西,另一个是非洲。因为拍摄走走停停也因为采风,可能行程并不那么自由,但是她的文字读起来特别惬意——也许是那些小镇就从里到外透着舒适,图片也给人细雨蒙蒙的感觉。比起真的游记来说,廖隽嘉的照片也并不多,我特喜欢她在非洲的那篇《看见》所说,看见远比记录更重要。这些年,技术进步了,手机就能拍照,更方便了,反正走到哪,国人最先做的就是拍照。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可能比我们更懂得享受,享受的是过程。就像美食,品味的是美食的滋味,享受的是吃的过程,而我们却浪费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记录去摆拍,反而回来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看过了什么,似乎忘记了当时体验那种兴奋的心情了。每当我们阅读游记的时候,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图片让我们去看那些未曾见识过的风景,但是这本游记的作者在乎的似乎不是这些,她在乎的是自己经历的过程,想要分享的,不是美景,是一种心情,是一种体悟。于是,在跳动的字符间,也看到了音乐的出没。我虽然不能亲耳听到,那来自非洲的大合唱,浅吟低唱,快乐的调子,悲伤的曲子,但是能感受到,就像她的文字已经带我们到了粗犷的非洲,听到了古老的乐符。

  记得看《金枝玉叶》,张国荣饰演的作曲家最希望的就是去非洲采风,那面涂画非洲动物的大幅幕布挂在家里,成为了一种图腾。也许在每一个真心想要寻找音乐灵魂的人的心里,非洲都是一个梦想中的圣地。越接近自然的地方,越古老的地方,音乐越是贴近人的灵魂。作者说,在非洲,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对于非洲的向往也只能是向往而已,至少,我们在这样的文字中,听到了她想要寻找的音乐。

  游记结束了,但是行走没有结束。旅程结束了,但是行程还未完成。走下去吧,一路唱着歌,写着字。

  我也好想去看看那些小镇,那最原始的森林和草原。

  《走·调》读后感(六):《走•调》:你爱的风景,其实是久违的自己

  这是一本很棒的旅行书。文字很有趣,与精美的图片一道以很恰当的排版版式得到了展现。无论你是在家中,还是在路上,这都是一本很适合随手翻阅的书。

  说到作者廖隽嘉,读者更熟悉的或许是她的歌手身份。从小学习手风琴及钢琴的她,中学进入音乐学院进行古典音乐专业训练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在完成大学毕业音乐会之后,签约唱片公司, 涉足流行乐坛。于 2005 及 2007 年发行《钢琴女生》及《嘉油站》两张个人原创专辑,并与喜多郎、李泉及齐秦等多位音乐人合作同台演出

  2008 年后的廖隽嘉开始参与一些影视配乐及钢琴演奏,担任音乐剧《三毛流浪记》音乐指导,话剧《七月与安生》、《钢的琴》作曲及演唱。2012年她涉足出版界,发行音乐类书籍《钢琴是怎样练成的》。

  这本《走•调》是一本旅行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是作者在法国的经历,富于优雅的法兰西格调配上作者特有的清爽笔触,很适合在夏天的傍晚来阅读;下编是作者在肯尼亚的体验,宣传语中称之为“第一本关于非洲原生态旅行的书”, 其实更重要的,是作者透过文字,切实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旅行者,对原生态的理解与感悟。

  作者的法国之旅是沿着法兰西的红酒之旅路线展开的。她经过了兰西亚、博纳、阿维尼翁、卡奥尔等几个不太出名的小镇,将更多的笔墨放在细微之处,从中透视法国田园风光。

  有人说,所谓旅行,不过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去。如此说法虽然片面,倒也生动趣味。旅行中的风光固然重要,但对于陌生的“生活模式”体验,或许才是旅行中的乐趣所在。在法国的廖隽佳,最大的感触是这座城市的“按部就班”。即使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法国依旧拥有世界上最优雅的乡间风光。而在城市里法国人也并不匆忙狼狈,他们还是会在忙碌之余抽出时间享用自己的下午茶,在一天的劳累后陪伴在家人身边。在他们看来,这才是顶重要的事。

  套用那一句法国谚语: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这才是生活!

  享受了极度优雅之后,廖隽佳的文字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广袤的非洲大陆。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真实与慢”。感情发于心间,而慢节奏的思考,也让这体验变得透彻。“它远远地沉睡在时间长河中,象征着生命的源泉,神秘得让人无限向往,却又心存一丝敬畏。殖民者曾经在这里建造庄园、种植葡萄、鲜花、咖啡豆,雇佣黑人……而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它骨子里那副坚韧而原始的模样,它仿佛永远就在那里,停留在当这个地球还小的时候。”这段对东非大陆的描述细腻到令人惊艳,而这样的文字竟在作品中俯拾皆是。或许对于廖隽佳,文字只是她表达自己的“第二手段”,但来源于音乐素养的敏感与多思,让她的体验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达,都会唤起读者的共鸣。这共鸣,便是对美、对自然的共同向往。我们无法抗拒一个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念头。

  旅行的意义,并不只有空间意义上的移动。更重要的,是它对于自我的重新发现与考量。在完全陌生的国度,你会体验带不同以往的情感,你也会发现完全不同的自己,“唯一重要的是你的故事”。你如何书写它,便是爱这个陌生的自己,唯一的表达。

  《走·调》读后感(七):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看完廖隽嘉的《走•调》,窗外正在下雨。我喜欢各种雨天,雨天适合发呆,配上一本耐得住回味的好书更妙,就像莫文蔚唱的:“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让所有思绪一点一点沉淀。”《走•调》是一本优秀的“发呆伴侣”,你可以随着作者的文字品味法兰西、肯尼亚,也可以什么都不想,让美丽的画面牵引着你,把你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拯救出来,去葡萄酒酒庄徜徉,去非洲草原驰骋。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走•调》。我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作者把自己的作品推荐给我,我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文字和图片。出于一个编辑的职业素养,第一感觉就是“这会是一部好作品”。作者并非写作科班出身,她是一位音乐人,习惯用音符表达情绪,文字非她强项。所以呈现在我面前的书稿还有些许稚嫩和天真,但这也恰恰是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因为不被章法束缚,所以更自在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因为心中飘动着自由的音符,所以文字更能体现无拘无束的旅行的意义。我问作者:“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书名呢?”她说:“走自己的路,哼自己的调儿!”带着几分可爱的执拗和柔韧的坚持。

  一份书稿和一本书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作为编辑,我看到的只有用错的标点和汉字,我想到的只有布局和谋篇,我要考虑书要做成什么开本,我还要算计怎样印刷才能保质保量。当《走•调》终于成为一本实际意义的书、以一本书的形式呈现在我的面前时,我才能静下心来认真品味它的美好。

  应了“音乐人”的身份,廖隽嘉这本游记的最大特色就是一路不停的“调儿”,初入法兰西小镇就住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踩着碎石路时要哼起《雨中曲》;在酒庄里酿制葡萄酒时跟庄园主一起唱《玫瑰人生》;进入非洲时要伴着《走出非洲》,肯尼亚民谣的浑厚和质朴更是贯穿了这次非洲之旅。正如作者在文中所写:“不分国度,不论时空,歌词里唱的永远是生活。音乐,是那座无论多远都能搭建起的桥梁,既坚固又美丽。”

  毫不夸张地说,这本《走•调》不但是本旅行随笔,还是一本“文艺青年经典音乐科普书”。作者自己走路、哼调儿的同时也把音乐的美好和无私分享给了我们,这是一本“有声”的书,无论是《幸福歌》还是《鸳鸯茶》,都会用不同风格的旋律影响你的阅读心情,跟着书中故事喜悦或沉思。如果你对非洲感兴趣,那么,bingo,有关黑人灵歌以及肯尼亚原生态音乐的介绍更能让你大饱耳福。

  此外,我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缓慢而有张力。现在市面上旅行随笔非常多,有些作者几乎游遍了全世界,写出来的文字也很好笑,但是读过之后留不下什么印象。我觉得这可能是走马观花的一个弊端,匆忙的旅程让人来不及思考,所以呈现在书本上的文字浅,读起来没有后劲儿。这本《走•调》却不一样。

  无论是在法兰西还是在肯尼亚,作者停留的时间都不长,但她是一个有心人,每到一个地方都放慢自己的脚步,用心去感受那里的每个细节,与那里的人交谈,跟他们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过去和现在。一次旅程下来,庄园的主人、开车的司机、当地的导游,哪怕是火车站站台上邂逅的等车人,都能通过简单的对话成为朋友。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唯一不变的,是那颗寻求自由的心。真正的旅行,不在于你站在了哪一个国度,而在与你在那一方土地上,真切地感受到的一切。”

  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在旅途中感受“法国老妇人的讲究”;品味“法国人无处不在的细节”;捕捉肯尼亚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天性。

  用心旅行,而不是用眼睛旅行,人的收获会更多。所以,对匆忙疲惫的现代人来说,最奢侈的旅行不是走出去,而是慢下来。

  最喜欢她在肯尼亚写下的那段话:“野生花草树木都无比坚韧,随万物枯萎又复苏,而我们却像温室里的花朵,只能一天天在时光里衰败。在这里,看见的一切让人心生矛盾,千丝万缕都与生命有关,一边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的美好,一边是贫穷与疾病赐予生命的残酷。每一种文明都拥有它无法阻挡的起源于消失规律。城市与荒芜,都像是营养与病毒纠缠于一身的虫子,寄生于地球之,每一寸空间,都深深地埋藏着它的过去。”

  还有她描绘非洲歌者的句子:“她,每天花三小时给自己化妆。白天在观光旅游区为游客们表演,晚上回去,用羊油汤给自己洗脸。起初,她对着镜头摆出各种姿势与表情。我说:‘可以来一张零表情的吗?’她说:‘像勇士一样吗?’在一种不妥协不畏惧的眼神里,我好像看见了真正的她。”

  在阴雨的天气读到这样的文字,心理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能够有人这样细心地为贫困地区书写和赞美,难过的是心中堵着一种哭不出来又挥之不去的壮烈。或许,这是一种只能用心才能感受的带着隐忍和悲悯的浪漫。

  《走·调》读后感(八):音乐赋予行走的另一重维度----评《走•调》

  选择旅行目的地时,我总是更偏好人文气息浓郁的景点。出发前阅读相关书籍,旅行中沿着之前的圈点一一追寻,收获探寻的期待与不期而遇的惊喜。源自于书本的内容最终总是超脱出书本,它们既来自黑车司机、售票阿姨与老宅主人等当地人的热情讲述,更来源于一双期许未知的眼睛和一颗乐于拥抱与接纳的心。故事总为我的旅途抹下浓重多彩的一笔,而正当我几乎要将故事奉为到达快乐彼岸的唯一叶扁舟时,《走•调》的作者廖隽嘉却藉由她热衷的音乐,边走边唱,用音乐去交流,用音乐去发现,用音乐去编织风景与见闻,去感悟,在尽情享受风景与故事的同时,为旅行增添了新的一重维度。

  音乐总是因其毫无国界,不分语言而使人与人间的沟通交流到达全无障碍,正如那些热爱旅行的吃货眼中的美食。在葡萄园主伊莎贝拉家做客时,因为一曲音乐,因为共同制作的美食,作者很快便与女主人成为了闺蜜好友,而那个葡萄园所坐落的小镇,甚至是小村的兰西亚也因这段友情而更加美好。记不得是谁精准地总结过,旅途中最美好的风景永远是人,那些成为风景的一部分的人,和那些在旅途中融入、成为别人风景的旅人。正如那个因为一次火车晚点而与作者邂逅的独自旅行的德国男孩,萍水相逢的简单交流,各自成为彼此的风景,在审视对方的同时也在被对方所审视,在获得观察生活的全新视角的同时,也用自身的经历和态度提供给对方不一样的人生解读。也许这便是古人们如此看重“游历”的缘故,是他们总结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因由,也是小清新口中说的“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的最佳诠释。

  欧洲小镇的生活永远是舒适而缓慢的,在酒窖中,当谈及手工搅动几百个木桶的“枯燥”生活时,主人回答说可以边干活边唱歌,而听到歌声的葡萄酒也会更好喝。精致悠然的生活还体现在他们对待家庭和家人的态度上,正如法国人对和家人共进晚餐的重视。那位在夜幕下赶着回家的旅游局的工作人员,那位扔下吉他匆匆回家陪太太吃饭的雅痞老头带给我们的是细微却不一样的温暖与感动。在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们有多久没唱着歌准备晚餐,打着节拍挥动炒勺,又有多久不能放下手头的一切,不谈工作,不谈细琐,只品味着快乐、咀嚼着幸福与家人共进一顿晚餐了呢?不知不觉中,《走•调》的作者廖隽嘉将她的文字带入了我的生活。其实,生活才是一切的本源,书里写的是生活,歌里唱的是生活,无论音乐还是文字,它们的本质皆是思索、表达与抒发生活的媒介,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快乐,也引领我们更轻易地看到和感知生活的另一重维度。

  在以阅读乃至电影穿插期间的大量游记中,廖隽嘉这本以音乐连线的作品从主题上说,无疑是非常新颖的。而当你打开书,慢慢品味时,就不难发现其实这位音乐人作者也必然是位书虫兼影迷,虽然她在作品中很少提到书籍,然而,只有大量的阅读支撑,才能缔造书中诗般的优美文字。不得不说,看了不少游记,只有廖隽嘉真的让我体会到了游记的真谛-----好的游记其实就是散文。我相信,这纯属作者无心插柳后带给我的意外惊喜,就如作者所说,她无意于成为作家,写字只是她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走·调》读后感(九):且行且珍惜

  打小喜欢音乐,但自己的先天条件不足,注定我只能做个听众。年轻的时候,遇到好听的歌便会循环播放。等到懂事的时候,再遇到好听的歌,便会打起精神,找个僻静的所在,一个人闭上眼睛,细细地听,似乎每一个音符都能触动心弦,内心抑制不住地震动,常不能自已。

  我常自诩人生有三大爱好:读书,交友,旅行。如果再加上三个,那就是音乐、美术、电影。这些来源于生活,却也超脱于生活。我喜欢看游记,那是一种对向往已久而不能亲身前往的另一种自我的陶醉,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望。

  廖隽嘉的文字轻灵,剔透,有一种纯净的美,超脱的美,自然的美。若这是一本书,也应该伴随着轻柔的音乐,靠坐在柔软的沙发里,对着大大的落地窗,细细地读。若这是一首诗,也应该于有露珠的清晨,有晚霞的黄昏,在树林里,在河畔,在桥上,深情地朗诵。

  无论是法国的浪漫风情,还是非洲的粗狂辽阔,无论是优雅的咖啡,还是酥软的油饼,都和谐美好地存在于同一个世界,令人心驰神往。正如作者说的,美好的风景有时候让你舍不得眨眼或按下快门,有些风景不能留存,只能保存在视网膜里,存进回忆里。这是一个女性的灵性文字,我不知道,若是一个男性,该如何描述法国的风情和非洲的粗犷。

  反观今人的生活,多么枯燥、单调、乏味。好不容易的一场旅游,也不过是走马观花,人头看人头,熙熙攘攘,比上班更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现代人太过珍爱自己,珍爱拥有的一切。于是,他们只能永远地作为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没日没夜地运转。就像作者说的,在大草原上看动物奔跑,仿佛人类就是被禁锢在一个小盒子里的生物。事实上,的确如此。

  旅行、音乐、电影,似乎是被作者提及最多的三个话题。的确,人生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一曲一曲听不完的好音乐,有一场一场看不完的电影,那该多么惬意。文字永远难以表达出风景的美丽,但是音乐可以,电影可以,我们的想象可以。这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且行且珍惜”这个词,用在旅行上,竟再合适不过。

  书中配了许许多多的插图,都是作者旅行的见证。但似乎排版稍显随意了些,且图片与文字常常对不上,若能对图片进行标注或者会更好。作者是散文式的写法,自然较多抒情,感性的文字。若能更多一点地纪实,或者对于读者来说,尤其是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到达那些地方的读者来说,能在文字的描绘和图片的引领下,神往一次,也是作者的大功一件呢。

  《走·调》读后感(十):旅行时请放声歌唱

  文/***

  我认识这样一位姑娘,当然是通过纸上神交。她是廖隽嘉,一个热爱音乐会弹钢琴的长沙女孩。她爱疯爱闹爱旅行,旅行的时候,从 不会忘记放声歌唱。她把这种感受写成了她人生的第一本旅行文学随笔《走•调》。她在自序里写道:不分国度,不论时空,因为歌词里唱的,永远是生活。音乐,就是那座无论多远都能搭建起的桥梁,既坚固又美丽。

  可是,对于一个学习数年音乐的人来说,“走调”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情,无论是钢琴演奏还是吟唱歌曲的时候,走调都不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吧!可用廖隽嘉自己的话来解释,我们便释然了。她说:谁不是走着自己的路,哼着自己调呢?

  这令我想起了一位年轻的散文家,“来自阿勒泰的姑娘”李娟。我最喜欢她的《走夜路时请放声歌唱》。只有一个人有对生活最深切的感悟,对周围的天地自然无尽的感恩,她才会有勇气和爱意在黑漆漆的夜里放声歌唱。我觉得廖隽嘉也是这样的姑娘。

  本书是由廖隽嘉在法国和肯尼亚的两段旅行经历组成,再次向我们证明边走边唱的旅行别有风情。我以为,在人生的际遇里不存在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出发之前,你一定想过,在旅行中获取什么?你一定想过,去旅行要摆脱什么?你也一定知道,踏上异乡的旅程将让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启程,意味着责任,自己对自己负责。廖隽嘉的走调似旅行是一种对人生的挑战或者期许,至少她说放声歌唱的路途很悠然,有歌声的路途不寂寞。

  我相信做了十年音乐人的廖隽嘉去过世界上许多地方。可她为什么要用她的步履、她的视野、她的影像和她会飞的音符引领我们去到这么迥然有异的两个地方?谜一样的主题,阅读探索答案。法国地处欧洲腹地,文化悠久。成群结队的中国人跑去旅游,总是夜游的塞纳河,看不懂的卢浮宫,还有屡排长龙的埃菲尔铁塔填满了游客的眼睛。然而,廖隽嘉带你去看的却是人生的风景:住在彼得•梅尔似的法式乡村,遇见会唱歌的骚老头,追风般地骑着自行车穿梭于葡萄藤间……这一切不是别人推销给你的,是你自己去寻找的。

  优雅的特莱雅庄园女主人伊莎贝拉是廖隽嘉交到的第一位法国朋友。古堡式的建筑,木质的钢琴,可口的法餐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廖隽嘉说,这是“Piano of cooking”,烹饪的钢琴。创作音乐与制作美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她的心里,音乐可以联结生活里的一切。

  廖隽嘉说:我知道,为了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一个小小的住处而烦恼,是一件很糊涂的事情。聪明的人,看一整个世界,哪儿都是他的家。廖隽嘉通过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了聪明人。之于她,只要有她热爱的音乐,那里就是家。这个世界真好,音乐无处不在,她便可以四海为家,做一个揣着音符到处游荡的姑娘。

  英国女作家福斯特说,我们身处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可我们看不见的那些风景呢?当然要用心去聆听,听那草木天地的韵律与动感。拉丁爵士乐的深沉,法国民谣的碎片,法文版的《幸福歌》以及宛若《放牛班的春天》里的唱诗班男孩们的天籁之音,与自然万物合归一处。音乐的魅力便在于此,这是廖隽嘉从笔尖流淌出来的,也是我们今后在人生的路上要捕捉欣赏的,哪怕那一刻不在旅行。

  当廖隽嘉以“伴着电影《走出非洲》的主题音乐,我穿越云端走进非洲。”的语句开篇写肯尼亚时,我立刻领悟了她的心意。从小情致的法国走向辽远的肯尼亚,从封闭的现代乡村迈向草原沙漠,或者更加宽阔的疆土。照片当中的她在一群黑皮肤的男子当中灿烂地笑,而男子们望着镜头的表情各异。在他们的故土上,他们当然无法体会音乐的震撼力。可他们哪里知道,对于一个异乡的姑娘,这里的鼓点和歌声都是可以铭记一生的奇迹,是她创作音乐的动力。

  你有能力拥抱这个世界,你才有能力远行。这便是我们出发的初心。伴随我们行走的也许不再是悠扬的音乐,而是书中的那些“大树底下的声音”,是浅吟轻唱,是手舞足蹈,是我们听不懂但却在冥冥中好似有神指点的鼓乐齐鸣。音乐没有国界,旅行亦无尽头。

  正如廖隽嘉所说,“一些事物衰败时,总有一些正悄然绽放;一些隐身而退时,总有些正粉墨登场。”人生的旅途充满神秘,旅行时,请放声歌唱!

  转载请告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