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1 04: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经典读后感10篇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是一本由蒋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4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一):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

  ——评《蒋勋说文学》

  文/蓦烟如雪

  从《微尘众》里感受红楼里面的青春王国,从《蒋勋说宋词》里去感受李煜的一派天真,从《诗经》去看待形式美,从《楚辞》去看及韵文,他说诗是最容易接近的,可是诗也是最不容易了解的。这种精简的感觉阅读快感,都在其中。

  唐诗、宋词、元曲、戏剧小说还有民国文学,这些的演变不仅仅是历史的堆叠,也是一种艺术循序渐进,它有自我的生命里,“古文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些都是一种推进,他让人把话说清,让人易懂。而蒋先生点评,恰恰把个人感悟输入在自己观察中,把中西并举,使之身临其境的感悟这种意境之美。

  从魏晋时代的“贵游文学”到韩愈主张的“文以载道”,这都是文明的跃升,前者是阶级,后者可能是控诉的角色,《祭十二郎文》有一种宣泄,它不像现在的祭文那样固定虚伪,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反省检讨。他体恤那些生活社会金字塔底层的人,那种精简的文字,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文字朴素富有画面感,才是最好的散文,也许这就是“文以载道”的精神所在

  这本书详解了唐代韩愈和柳宗元的区别,用多篇散文,去解析他们的区别,从生平、文风、思想内涵去解读二者,柳宗元是在下放的时候体察到民间疾苦,能“闻而愈悲”,而韩愈很小父母双亡,他是“惟兄嫂是依”,他是跟着哥哥生活的,哥哥去世了,他把那种家世坎坷清寒的家世都描写淋漓尽致,韩愈不再是模糊的,他和柳宗元,甚至是鲁迅和沈从文,两种运动的掺杂期间,两个灵魂的彰显,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思维,不再是空洞存在

  在散曲与杂剧上,他说文学在不同时期他的形式是连贯的,它演变的很大因素音乐,而元曲是唱的,《诗经》的韵文之美,《天净沙·秋思》里的蒙太奇手法,那些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都是如此的连贯,让艺术布满“陷阱”,感受在里面。

  戏剧里的留白,敢于解放的角色,甚至他们所遇到的局限,都成了他眼里的一种感伤,他说《窦娥冤》是构成民间感天动地力量,而《单刀会》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是放大对生命意义价值的慨叹。

  他对美有较真态度,就像对傩戏的执着,他能在贵州,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去实地查看,这种可贵的精神一度让我想到了林梁对古建筑贡献也是如此。

  我喜欢笔下的《游园惊梦》,那种青春的渴望和闲愁,甚至是对文学性情上的认知,不过这里的《红楼梦》讲了一部分,各人推荐去看蒋勋的《梦红楼》,这里道出的是更为细致的王国盛宴,就像他说青春是《红楼梦》的美学基础一样,还有那些判词,副册、又副册的存在,你在看后,会觉得《红楼梦》是一本很难一言就可以解读完毕的存在。

  汤显祖的《牡丹亭》也如此。

  书的尾声写了民国文学和台湾文学,我很高兴,他写的恰恰是我比较欣赏的几个人,尤其是沈从文和张爱玲,当然在现在鲁迅在台湾也非常的火红,这些都是按住时代脉搏的人,他书写了最熟悉地方,他也让文学靠近了我们。

  虽然还是有部分人,对这本书有些挑剔,但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有精华之处。他让文学照进了现实。

  筱筱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二):从美学的角度论文

  第一次知道蒋勋,是很久之前,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为了打发百无聊赖日子,便下载了蒋勋说红楼梦的音频,在一个个长长的寂静的下午,坐在屋旁的栗子树下,一边听着一个温柔敦厚的台湾男人声音讲述着关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的故事,一边闲闲地绣着十字绣。

  那时候会不由得对蒋勋升起羡慕,对一个文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可以一直读读书,写写字,又跟人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更加叫人羡慕的生活呢?

  后来陆续看了《蒋勋说宋词》、《蒋勋说唐诗》,还有那本《孤独六讲》,能够从他的文章中感受中他的饱读诗书,和因为学识渊博自然流露中的那种恬淡与安然的文人气质。

  不记得是哪次看林青霞的文章,说起自己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去找蒋勋,听他讲红楼梦,将美学,在他悠然缓慢的声调中,一点点理清楚自己纷繁思绪

  看蒋勋的文字也是一样的感受,他的文字很安静,一页页读下来的时候,只觉得心境清明神清气爽

  你未必全然赞同他的说法,文学评论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说的,是他眼中的唐诗宋词以及华美篇章,你在他的文字中看到的,也只是属于你自己的文学世界

  这本书叫做《蒋勋谈文学》,涉及的内容比较杂,从唐宋时候的“古文运动”、元朝时候的戏曲、明清时候的小说,一直说到了民国文学和台湾文学,在时间轴的纵切面上,还挑出了几颗耀眼星辰,谈到了唐寅、徐渭和张岱这几个人。

  说古文运动的时候,他谈到了韩愈和柳宗元,为什么这些文人一定要破除原来的散文模式,去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不再追求文章的辞藻华丽和结构精美,只是因为他们认为文章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认为文人应该有义务百姓发声。

  而元曲的兴起也是如此,与词相比,“词是一种文人之间非常精致专业文学,可是曲必须要能够放大到民间去。”(这里我持保留意见,词并不全然是文人之间的专业文学,民间也同样流传了很多小调,流传范围很广)。但相比而言,曲的确是比词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

  蒋勋是美学大师,看他的文学评论,虽然不会全然信服他的某些说法,但是他却很会从美学的角度去体会文学,这一点,往往能够给人不少启发

  比如他说起元曲时候,就说,“在元代形成一种孤独美学,这种寂寞和孤独与汉族国破衰亡的遭遇有关,也和读书人因对命运不能自主而产生的自我放逐的情感有关。”

  说起关汉卿,他也说,“关汉卿美学里最动人的部分,即生命都是放大的形态。”

  这些有关美学的种种理论,在书中随处可见,读来觉得很有意思

  毕竟,对于大部分不以研究目的普通读者来说,读一首诗,念一首词,看一篇散文或者小说,不过是因为它足够好看而已。能够进一步体会到这些文学的美,是很让人感觉受益的一件事。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三):寒窗十年,其实不懂文学

  学了这么多年语文,如今却越发觉得应试教育几乎磨灭了文学的全部美感。如果当年哪怕有一位语文老师能像蒋勋先生一般解读课本上的艺术精华,也许现在我们对文学的认识也不会如此木讷呆板。或许我们都忘记了这些作品经历千载时光洪流,而不被湮没于尘埃之中,是何等艰难。

  当年,我面对那篇《祭十二郎文》时,只知其句读之意,或者纠结于某个“而”字,是表顺接还是承接;或者默念几遍“比得软脚病”,牢记“比”乃“近来”之意。全篇有多少重难点字词,有多少需要记住的词义……整篇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忘记这原本是一篇发自肺腑哀痛至极的祭文。

  直到如今,读罢蒋勋先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之言,方才领悟何谓年少无知。读不懂的是一介女流之辈抚养两世血脉,「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其中的辛酸沉痛以及深切期盼之情。读不懂的是四年又四年,迁徙辗转不能相见,终究将暂别离化为永不见的悲哀苦痛。读不懂的是为升斗之禄失掉久相处的自责与悔恨。读不懂的是不能亲自送侄儿归葬家乡的沉痛。读不懂的是求取归隐以教子的落寞苍凉

  太多的情感掩藏在直白质朴文字中,急功近利的我竟从未曾有过一丝丝体悟,这是何等悲哀之事。在蒋勋先生娓娓道来的章句中,终于渐渐明白这些千余字的作品后面的艰辛悲苦与苍凉。文字本身的力量与文字写下时的时代烙印,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一窥文学之精妙

  除了单独领会文字的力量,这篇祭文还应当放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中回顾。因为它的作者是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实践者。他摒弃汉赋的富丽堂皇,强调以质朴直白的语句寓意明道的主张在这篇祭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作为一代文风的转折点,这篇祭文的历史地位同样不可忽视。而实际上,当初的我对此亦不知分毫。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说到陶渊明,从战国说到魏晋,又从从唐代散文说到现代文学,再加上单独的唐诗和宋词,构成一条文学史完整脉络,让只知句读的我重新领略何谓文学,幸好现在还不晚。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四):后会有期

  青春其实是个不太能够把握的东西,

  你觉悟到它的瞬间,

  它好像就匆匆过去了。

  翻开蒋勋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扉页到阖上尾页

  半个月的时间也就那样匆匆而过。

  第一次接触蒋勋老师的书是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当初读完觉得蒋老师文字平实却掌握住了读者的步调,带着我们一起随他的脚步去领略那无穷无尽的文字魅力

  第二次接触蒋勋老师的书是孤独六讲,怎么讲呢,因为第一本而喜欢上蒋老师的掌控文字能力,于是赶紧下手去买了本。可这六讲:情欲上的孤独、语言上的孤独 、革命上的孤独、暴力上的孤独、 思维上的孤独、伦理上的孤独却让我感到牵强,有些文字看上去有点类似鸡汤,但是鉴于之前那本书的印象实在太好,于是真的是耐着耐着一字不漏的看。完了觉得他的文字在撑,而我亦是强撑着看完,于是也就没太入手他其他书籍

  第三次接触蒋勋老师的书是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这一次让我很惊艳,又一次感受到他那掌控文字的能力,这一次我是真的佩服他。就戏剧活化石-傩戏(在民间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蒋老师为了了解这个“活化石”,去贵州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去看。这点让我很感动,书上由文字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并不只是信手拈来,是真实的。

  我之前对元代的了解仅限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和窦娥冤,看完书中P50-P71这21页,我真的觉得自己太盲了,很多知识完全没涉及到。

  什么是散曲?散曲就是元代的唱词作者创作流行歌曲,通常比较短小,在茶楼酒肆亦或是大家酒足饭饱之后,配合乐器来唱。

  元杂剧则是一种多样性的组合,是通过舞台这种形式,有剧作家、歌者、演员等,经过好的演员的诠释,保有了作者原本想传达的力量,这是一种真正构成民间感动的力量。

  中国的舞台留白,不同于老百汇的戏里面,舞台布景一直换一直换,中国的舞台经常从头到尾就是空的,演员必须用自己的眼神动作表达旁边有什么。就如划船,通过脚的动作表现“水浪”的摇摆,从“船”到“岸”上会有对身体的摇摆。就如过窄桥,舞台上没有一座桥,三个人要一起侧身过桥,介于写实和象征之间,演员通过把拐杖横过来这一动作,传达了这个侧身过桥的半写实半象征的动作落实,让你感受不到没有那座桥的留白。

  某些东西会等在某个时刻让你去懂得,跟着蒋勋老师的视角看张岱 、看曹雪芹 、看鲁迅 、看沈从文,我决定回家翻书柜,重新拜读《自为墓志铭》、《红楼梦》、《呐喊》、《彷徨》、《从文自传》,后会有期,蒋勋老师!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五):文学是用来做什么的?

  今天麻烦一位同学将书从快递处带了过来,当我最终拿到时,撕开外包装,是一本很轻很轻的书,素淡的封面优雅图案,在关于蒋勋老师,我以前便听说过很多传闻。比如他讲评红楼梦,盛名远播。在我的印象中,蒋勋是一位来自台湾的书生,他活在另一个时空古老的中国,一个早就消失在历史车轮下的中国。我们这些红尘中人,辛苦扑捉他的只言片语便猜测他身后无边广阔五彩斑斓的世界。当我接过这本书时,有一点激动,也有一点害怕。

  这位同学将书递给我,笑着说了一句:“你还看这种书?”当然,她是我的朋友,也没有任何恶意,只是随口一问而已。然而,我却被问住了,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倒不是因为她的问题而无语,反而是这个看似简单提问启发了我。我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问,因为我和她是在一所理工院校,平时上的课都是关乎公式实验数据,在课外也几乎看不到任何有人文气息活动,连学校里小得可怜图书馆都堆满了书,那种让人没有任何欲望去翻开的书。

  而生活在这所学校里的我们,也难免被这种气氛所浸透。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处理自己的课余时光的,但在我目所能及的地方,包括我自己都是将时间又重新花在了所学的专业上,不是我喜欢,繁重的课业让我迫不得已,如果还有剩余,那就耗费在电脑上,看电视剧、电影,打游戏,上网随便浏览什么都行。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一个人拥有一台可以联网的笔记本,便将自己与世界连接在一起,无数的信息与知识将一个人包围起来,直到他筋疲力尽。

  没有人看书,我指的是自己主动寻找,并与学业无关的书,遑论这种看起来“高深晦涩”的古典文学了。

  这怨不得我们,因为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化动荡激流的时代,所有人都试图在浪潮中取得财富与地位,这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当代的中国,人们对于物质的饥渴与追求已经达到了病态的地步。一个人可以不正直,但不可以没有钱;一个人可以不守法,但不可以没有钱;一个人甚至可以穷凶极恶,但他不可以没有钱。这是一个畸形的年代,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至于文学,文学是什么?在某些人眼中,文学甚至不是一个“褒义词”。而当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想,他能得到的只是白眼与嘲笑,也许有人会挑衅地反问他:“文学有什么用?”

  对呀,文学的作用是什么?

  倘若我被一个人这样诘问,那我只有无言以对。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文学的作用是什么?这个的疑惑我也曾暗暗问过我自己。我答不上来,索性只好承认:“文学没有什么用。”不要以为我是自谦或者自嘲,我只是讲出心中真正的想法。那些热爱文学的人,也请不要被我的直白激怒。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体系里,书,至少是纯文学的书,比如蒋勋老师的《论文学》那是真的没有任何作用。注意,我说的是大多数,不是每一个人,更不是所有人。除了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比如莫言,他们是被上帝选中的幸运儿,注定要以文字闻世。此外的普通人,比如我们,比如我们周围的朋友,比如我们的父母,他们都是与文学绝缘的。

  一个大学生可以不读文学,除非他是中文系的。他的职责是完成自己学业,并拥有一身可以谋生的技能,在社会上夺得立锥之地。一个中年人更不需要文学了,因为他往往被生活的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疲于奔命的人事不适合书籍的。至于老年人和小孩子,在没有文学的生活中,他们一样可以成长或是老去,与那些浸淫在文字中的老人和小孩一样。你看,一个人读不读文学有什么不同吗?连我自己都要被我自己说服了。

  我热爱文学,只与文学本身有关,从来没有在乎过书籍以外的附加品。我没有认真思考过文学是不是让我拓宽视野,是不是陶冶了我的情操,是不是提升了我的修养,更不说给我带来什么经济上的效益了。虽然我也曾发表过几篇文章,拿过一点稿费,但那真的少的可怜。我热爱的是文学,我喜欢它,并需要它。所以,我坦然承认“文学无用”。

  像蒋勋老师的这本书,看见名字,很多人便望而却步。我没有任何贬低他们的意思。一个人热不热爱文学根本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我,还有很多朋友,喜欢读书,但却决不可因此鄙视那些不读书的人,更不能将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读书让我感到快乐,却未必让别人感到快乐。正如同,在生活中我们会遇见一些对于某一方面有特殊热情的人。一个朋友,狂热地爱好《攻壳机动队》,费尽心思收集了许多的资料,甚至自学了日语,他的行为在那些不了解动漫的人看来想必是无法理解的。古典文学类似于《攻壳机动队》,当我们爱不释手时,也要想到别人会弃之如敝履。

  周作人在他有名的散文《北京的吃食》里说道:“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我们用一份工作维持生存,在温饱之外,应当有更多一点的追求。只要一点点就好,哪怕是无用的。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六):重新发现美 ——评《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初遇蒋勋,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彼时我正在准备期末论文, 被晦涩的甚至语意不通的专业文献折磨得焦头烂额。在林林总总的书架中我偶遇了蒋勋,至今我还记得那本厚厚的彩印大书的封面写着:“写给大家的美术史——3到99岁适用”。

  假如书会说话,我大概会听见周围那些专业书籍对它嗤之以鼻的啧啧声,我也会看见它气闲神定地向别的书解释:“美,从来不是什么高贵神秘的事情,小到三岁孩童,大到九旬老人,都有发现、欣赏美的权利。”

  鬼使神差地,我开始了阅读。

  我读过很多书,那种所谓的专业的大部头。它们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语言,像是设计精良的密码,把大部分人隔绝在外,

  它们是理性的、是枯燥的、是精英的,他们纠结于细微的年代,纠结一个汉字的含义是否解读得精确,甚至纠结李清照到底有没有改嫁,韩熙载夜宴图中的被子里到底有没有人,杨贵妃入宫时是否是处女,却忽视了最初的出发点:美。

  每个选择人文学科的人,在最一开始,不都是希望可以长久浸淫在美的感召下吗?可为什么大部分人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理性,却少有人不忘初心。专业的知识模糊了当年的赤子之眼,在越来越熟悉的知识里,人们发现美变得越来越少。

  蒋勋先生的书就如同一捧清泉,濯清我们的视线,带我们重新感受美。

  第一次阅读蒋勋先生的书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能写出这样细腻生动的情感,写出这样鲜活的美的人,一定不是那种皓首穷经的兢兢业业搞研究的学究,他有艺术家特有的对于美的敏感。

  果然,查看资料,我得知蒋勋先生不仅著有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更有小说、散文,并且多次举办画展。

  从第一本书开始,成为彻底的蒋勋迷。

  蒋勋先生这次的新作《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也继承了他一贯的特点:语言优美,深入浅出,感性和理性密切结合。

  在这本书中,蒋勋先生不再重提之前几本书中已经写过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和诗歌相关的文学传统,而是将目光转向散文系统。

  从“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讲起,知人论世,为我们生动地分析了韩愈柳宗元的时代背景和人生历程,从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们作品背后的内涵。接着作者分析了元散曲和元杂剧 、水浒传、游园惊梦、用唐寅、徐渭和张岱来说明所谓的“文学的”、红楼梦、民国文学最后作者为我们简单介绍了台湾文学。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唐寅、徐渭、张岱的部分。作者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明代艺术家,来说明中国艺术精神中类似道家的自由气质。并由张岱的“七不可解”引发出作者关于“文学的性情”的思考。从陈旧的题材中引申出新的内涵,让人耳目一新,重新体会到了美的乐趣。

  就如同蒋勋先生所说的“3到99岁适用”,非专业的读者在书中收获到通俗易懂的知识,而专业的读者重新获得了发现美的赤子之眼。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七):文学的性情,一念之本心也

  如果说蒋勋侃侃而谈《诗经》到魏晋时期的诗歌作品,是站在文学史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文学传统的精髓,那么在深入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的发展之路上,蒋勋不再囿于从文学史角度欣赏的范畴,而是将作品回归个人的性情和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挥斥方遒间,流露的还有绵长不断的悲悯情怀,因而这本书让我很是感动。

  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戏曲、小说,及至民国文学,文学的发展始终道出了一个规律,当思想解放伴随着对艺术魅力的高度追求时,作品本身会焕发出极大的生命力,然而一旦思想上的锋芒逐渐消退,却愈发追求形式的奇崛,便意味着一种文体的没落,取而代之的将是新文体的开辟和发展,乃至没落,循环往复,莫不如此。

  因而形式和内容的孰重孰轻总为人津津乐道,提到以韩愈为首的“唐宋八大家”发起的“古文运动”,其形式就在于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但蒋勋呼吁关注的是一向为我们所忽视的,它社会运动的本质。知识分子深入民间以后,对疾苦民生有所了解,试图用文字传达出金字塔底端的人群真实的生活状态。文以载道,是抛弃脱离真实、一味崇尚华丽的文体,而用简单的事实回归到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与尊重上。

  到今天,读《祭十二郎文》都让人心有悲戚之感,“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韩愈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知“其言之悲”,但他偏不说他内心的苦涩,却用这种沉静的叙述表达对十二郎的悼念,这不是情感的爆发,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到他的苦痛早已翻来覆去汹涌来去过,而今已沉淀下来,成为包裹着的琥珀里的一声痛惜。这篇祭文也流露着他政治生涯的愤懑和一般人的生存状态。

  我相信这是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从传统回到自身,从自身看待社会现实,这样的作品最是打动人,也保有最强韧的生命力。张岱的《自为墓志铭》让我瞠目结舌,这不仅是因为他对自己毫不留情的批判,更在于对“七不可解”的探求。他对传统的价值体系提出了质疑,这也是他的思想和生存状态,他的这种颠覆放到现世也是极为胆大的。从张岱自立墓志铭这一行为便可看出他不受拘束的自在性情,而文章内容更是坦诚到了极致。能让人自由挥洒个性的文学能让人与作品迅速产生联系。

  李贽的《童心说》有言,“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这是主张文学必须真实坦率表达内心的感受,流传下来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如此,我们热切的讨论和研究,就是因为我们在其中找到了自我。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八):生命中的流浪感

  第一次听说蒋勋还是在高中的美术课上,当时老师给我们看蒋勋的讲座视频。内容记不得了,但他富有磁性的声音至今难忘。后来到大学,先后读了他的细说《红楼梦》系列、《汉字书法之美》等等、我认为蒋勋的分析和解读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贯通,他能把文学艺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文学艺术并不是远离尘俗的学科,而是渗透在柴米油盐中的感悟。让生命自我完成,这或许是文学的一大功能。

  有人批评蒋勋讲的太浅,不深入,我倒觉得深入浅出才是真学问。于我而言,他在文化普及方面是一位优秀的布道者。诚如他自己所说,“美至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如果在他的文字中,能感受到美,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和丰富的认知,这比知道一些专业术语来得更加重要。

  这几天读完了他的《说宋词》《说文学》系列,他反复提到一个概念——流浪感。虽然并不是严谨的学术概念,但是很有意思。在古诗词鉴赏中,思乡是一个很常见的主题。但“流浪感”的提出就大大扩展了想象和审美空间。因何流浪?既有物理空间上的背井离乡,也有心理空间上的无从归属。当生命中的很多东西你无法确定时,你会产生一种无力感,想抓住很多,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杨德昌导演的《一一》也在讲生命本质的虚无。173分钟,以婚礼开始,以葬礼结束。简家人的生活素描也是人类处境的缩影。于是,心灵找不到可以安歇的归宿,自然就产生了乡愁,不过,此处的乡愁相比于思念家乡和亲人,有更加深刻的内涵。蒋勋举了曹丕的《杂诗》为例。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我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独处异乡是客观条件,但更多的是“惜我时不遇”的孤独感。诗人也许在感叹,自己就像那天上的浮云,没有遇到好时机,偏偏和突起的暴风相遇。正是这种“客子”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哀怨的心境,让诗人在身心两个维度都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流浪感。

  用这种思路来阐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也很有意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历来评价很高,曲中的主人公“断肠”不仅仅因为所见之景尽是一派萧瑟凄凉之象,而自己离家千万里,可能更多的是对自己命运前途的担忧和无力感。这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由于元代科举不盛,加之对汉族的打压政策,汉族知识分子普遍有一种孤独和寂寞感。国破家亡,山河不再,自己无法“学而优则仕”,命运如同飘萍,无法自己掌控。于是,自我放逐成了很多读书人的选择。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该去哪里,这三个哲学问题同样困扰着古人。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让生命不再落寞与流浪?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远远超出了“思乡”的所指。王鼎钧在《文学种子》一书中也认为这首元曲写出了安身立命的困难。狐狸有洞,天上的飞鸟有窝,唯有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曲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身飘零,可怜?还是四海为家,悲壮?他生存的价值是小于家,所以无家?还是生存的意义大于家,所以弃家?我想,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文本成了一个召唤结构,吸引读者展开想象,填补空白点,完成对文本的二度创作。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九):中国文学启蒙的首选

  读蒋勋说文学的书的缘由有几个:1)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上了十几年的语文,对自己国家的文字始终很陌生,不知道它优秀在哪里。2)好奇,就是想知道以前学的那些诗词古文的背景,想知道文学在历史长河中的坐标在哪里。读后收获颇丰:1)对中国文学有了些了解,至少入了门,而且明白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2)对文学的好坏有了些鉴赏能力。3)重新认识了阅读,阅读在我,再不是任务,也促使我更好地选择将来要读的书以及如何去读。

  读完以后,我就把这套书放到书桌上,准备随时拿起来,指导未来的阅读。

  下面是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第一讲 - 韩愈和柳宗元

  古文运动的本质:去掉文章的形式主义转而更重内容,深入民间让文学亲近百姓生活。唐宋八大家推崇的也是这些理念,核心是朴实的理念。

  了解了韩愈和柳宗元。韩愈少年父母双亡,由哥嫂养大,从小生活不易,更懂得世间疾苦,所以他写出了《祭十二郎文》。柳宗元虽然出生世家,但也是全凭自己聪明好学进入官场。所选的文章几乎都是他们被下放之后写的,所以文章更有生命力。非常佩服他们的为人处事之道,他们即便被下放,也仍然积极乐观的活着,改变着当地百姓的生活,使他们可以生活得更好。这也许是他们的文章被选入中学课本的主要原因吧。

  从文章本身来讲,韩愈的文章有很强的逻辑性,柳宗元的文章通过客观的细节描写使文章更有力(沈从文的文章也是这样),比如《捕蛇者说》。

  我们今天读古文的意义何在?对于孩子来说,难道仅仅是个好的分数吗?语文老师如何能把古文中的那种情怀讲出来影响懵懂少年使他们在成长中获得些力量呢?我当年在中学绝对是为学而学,哪里懂得这里所包含的情怀。有时觉得没有人间阅历很难懂得。但对孩子而言,又不得不说。

  在所选古文中,最喜欢的是《送孟东野序》,很喜欢前面对于历史中“鸣”的综述。

  第二讲 - 元曲与关汉卿

  以前对戏曲了解得很少。小时也和父母看戏但看得少也看不懂。第一次感知戏剧是当年在上海的萨士比亚戏剧节上看《奥德赛》,人物在台上述说自己的心里,一霎那间觉得戏剧非常好看。后来有了孩子后,陪孩子去看戏,但很难入戏,觉得演得太假。

  为什么会有元曲?元曲实际上来源于宋词。元朝取消了科举制度,那些有才华的文人在民间创作出了元曲。关汉卿有点像莎士比亚,既写剧本,也参加排演。

  为什么元代的词总是很凄凉,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用了九个对象来表现寂落之情。元代,汉人已经不掌握大权,所以汉人会有落寞和流浪的情感。

  第三讲 - 水浒传

  作者认为“戏剧,小说很了不起的一个地方是保留了文化里与正统力量相对抗的民间思想。”。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都来源于民间的说书,其实它们是民间的集体创作。由于它来源于说书,所以这三本小说结构是比较松散的,可以看成是许多短篇小说的集合(即便后来的红楼梦的结构也有类似之处)。其中对空城计的解读非常特别,实际上诸葛亮当时的心境有些落寞的。

  “文学唯一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在生活可以多一点看事情的角度。… 小说提供的更多的是对人性的了解。“

  文学离大众生活越近越有生命力。

  看一本书与读懂一本书有太大的区别。读完后,计划把四大名著再读一遍,不求快,争取读懂。

  第四讲 - 《游园惊梦》

  这一讲在讲戏剧在明代的发展,重点讲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的青春感伤如何在戏曲中表现。在戏曲中,不同的演员对一出戏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剧有名,往往取决于表演的人。

  第五讲 - 唐寅,徐渭与张岱

  这一讲主讲明代的这几个人,彰显晚明个人意识的觉醒。非常喜欢所选张岱的《自为墓志铭》,从这样一篇忏悔录式的墓志铭中读出了自己。在五四期间,大家认为张岱是中国最早的思想启蒙家。

  ”在日常生活里要有一种写小说的心情。就选你最讨厌,最和他过不去,最不想看到的那个人,用写小说的心情去看待他,观察他讲话,观察他的动作,然后客观记录下来,慢慢地你或许会喜欢他。文学本身是一种包容。“ 这段话讲得太精彩了,如果在初入社会有这样的心态,该把人际关系经营得多好。想起自己的一个朋友总是和她家先生处不好,其实他俩都是好人,如果她能有这样的心态,就少去很多烦恼。

  ”好小说的作者通常几乎是隐性的,只有多重的角色在里面对话,每个人都活灵活现。“

  “阅读小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解人性的过程。”

  这些话为我将来读小说指明了方向。

  第六讲 《红楼梦》

  我都不好意思说我曾读过红楼梦。看完这一讲就决定买蒋勋的专讲红楼梦的一套书,并且打算一边读讲解一边读原著。

  “不好的小说通常会急切地把故事告知读者,而好的小说真正要给读者的很可能并不在于故事本身,它要借着故事传达很多人生的现象。”

  “文学最大的价值,让人在里面恍然看到自己一刹那的精神状态。”

  第七讲 民国文学

  五四运动开始白话文运动。民国文学以鲁迅和沈从文为代表,其核心在教育民众。鲁迅的作品比较犀利,沈从文则用细节白描来自然呈现沧桑感。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左派文学比较抢眼,因为那是个需要变革的时代。

  看完这一讲,准备买沈从文的自传来读。

  第八讲 台湾文学

  接触的台湾文学很少,只是读过龙应台,朱天文,朱天心写的一些散文,感触不深。总的来说,感觉台湾文学,相对大陆文学而言,更朴实些。在国外接触了一些台湾人,也觉得它们身上都有李安的样子,平静而沉稳。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十):慢慢读啦

  风水不对呢 我刚写好的评论 不知怎么就消失了 每次一写评论其实我就挺纠结的看见外面有好多写书评写的好棒的人 觉得自己就像冰山的一角 及其渺小 也不知道哦会不会有人看到呢 反正自己也不是专业的 写给自己看吧 反正每次一写完还是很开心的 希望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 把我的读书心得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么么么哒

  言归正传 来说说这本好书 在我的印象里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是比较广的范围 要说我了解的也就是课本所教的那些 说道专业对每部文学的了解就很窄喽 而这本书就是让你丰富起来的 挑选了每个时期的最具要代表性的文学著作 和文人 抓住了重点 你就能很快的了解到那个时代整个文学氛围

  我读完之后很佩服蒋爷爷 所描述的段落 每个段落读 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当深入其中的时候 你就会对里面的人物 充满了敬仰之情

  蒋爷爷有着细腻的感情 对每个人物的拿捏都十分得体 书中前后的语句都有所联系 蒋爷爷善于将事物归类 让人更加容易了解内容 鲁迅像极了韩愈的风格 沈从文更加靠近于柳宗元 将古代与现代很好地结合 展现出了文学的包容 我在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细讲红学那张章 红楼梦一直都在以青春为主题 渲染着作者自己的想法 红楼梦 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说了这么多 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再读一遍并加深深思考的好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