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6 04: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是一本由尼尔·德格拉斯·泰森著作,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一):你有权了解浩渺的宇宙

  如果谈及天体物理学,你首先会想起什么?对于我来说,那就是霍金。身体虽被困在轮椅上,精神却在遨游宇宙。霍金用他的大脑构造出了完美理论物理世界。除了上学时物理课上简单接触的天体知识外,《时间简史》可以说是我的第一本关于宇宙的书。人们说,《时间简史》是科学著作的里程碑,但是对于我来说,仍是晦涩难懂的一本书。天体物理学成为了心中的一抹白月光高大上到不敢触摸。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是我伸脚踏入天体物理学的又一次尝试。虽然天体物理学仍旧晦涩难懂,但是泰森比喻式的说理,的确勾起了我深入其中的兴趣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我每次吃汉堡包,脑海里都会冒出土星样子。”在读到这句话之前,土星在我的印象中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现如今,土星变成了两端略尖不规则棕色椭球型。泰森的比喻式说理,给了初学者更多想象空间

  宇宙很大,人类渺小

  宇宙的诞生始于大爆炸,随后形成元素,元素形成了恒星乃至星系。星系中不断有新的恒星产生,整个宇宙不断膨胀。暗物质、光子、夸克……这些让人无法理解词汇相继出现。但是,事实上,大到无法观测的宇宙,也是必须符合物理学基本定律的。

  “不对,你关于永动机想法永远无效,它违反了久经考验的热力学定律;不行,你无法建造时间机器让你回到你出生之前杀死你的母亲,这违反了因果律;如果不违反动量定律,无论是否坐在莲花台上,你都不能无缘无故地悬浮在地面上。”

  物理学基本定律,并不能难为到一个理科生,让我心里略有侥幸,也许天体物理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令人心恐惧

  同样的,元素周期表也是理科生必备知识之一。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但是,对于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只停留在如何应用上。从未深究过,元素周期表究竟从何而来。

  从天体物理角度讲,元素周期表是这样的。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完全是大爆炸时期产物;氦,首先在1868年日全食期间的日冕光谱中探测到,是宇宙中除了氢之外所有其他元素总合的4倍以上;锂,宇宙中第三简单的元素,也是来自于大爆炸。“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的任何区域,氦元素在所有原子中所占的比例不少于10%,锂的原子数比例不超过1%。氦的丰度下限与锂的丰度上限互相对照,为验证大爆炸宇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双重约束。”

  因此,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反证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么想来,天体物理学也并非难懂到让人一无所知

  囊括万物的宇宙,很容易让人类感觉到渺小。读懂天体物理学,反倒让人类心生敬畏。而在泰森眼中,天体物理学却充满力量激情。人类,用仅有1400克重的大脑,找到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甚至进一步探索广阔未知宇宙,渺小的人类也是如此的强大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二):让想象力放飞

  第一次看到了有关宇宙创始状态描述,太奇妙,一个时间还不存在,除了基本粒子、光和热就一无所有的宇宙。人们对它的了解或许是全部真相的百分之一。

  看着那些知识的空缺状态,总是让人又害怕兴奋。为什么宇宙会有这么多难以理解的秘密,一个引力究竟是什么,就有多少人前仆后继地尝试解释。每当有人自称发现了宇宙的秘密,宇宙就会展示一个不可思议例子警告世人:我还没那么容易理解。然而我们就生活在其中,几万年时间或许只是一瞬间。

  人们能把视野投向宇宙的开始,就是想要了解存在的意义和这陌生世界的运行原理,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究竟为什么宇宙开始发芽,开始形成原子的结构,开始孕育恒星和行星,又让空间变得这么广大,创造这长长的时间线,让存在于其中的生命困在一个个星球上,甚至相互之间不能联系。最后,宇宙的未来会是什么。苦苦思考而得不到全部真相。还有那些惊心动魄灾难,行星的碰撞太阳爆发黑洞深不可测,一切都不能说是友好的存在。我们的宇宙会是一个更高等生物课堂作业么?

  现在的天体物理学家还只能对大部分问题摊手说到:“不知道,不知道,真的不知道。”这也没什么抱怨的。

  一切未解之谜都驱使人们不断探索,或许答案重要,重要的是去往答案的过程,它唤起我们对自身的思考和充沛好奇心,让想象力放飞,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说不定给我们答案的那位聪明的人还没出生呢,我们得有耐心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三):《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天下可运于掌”

  研究“物理”,就是要在万物之中寻找--那些能一以贯之地解释“永恒运动背后的规律”,最好找到能应用于整个宇宙的“不变真理”。而天体物理学作为科学中的一个门类,因为时间和空间对人类认知限制或推动,注定会被人类自己愈加广博深入的认知不断地推翻重建,所以,它本身就是这个处处矛盾真实平衡着无数物质、能量变化的宇宙的最好注解。

  多数人听到引力波、暗物质、相对论关系到天体物理学的词汇,第一反应就是不置可否--因为它们距离现实生活似乎太过遥远,从而判断是不是只有少数“民科”或科幻作者才会不厌其烦地研究它们,以构建自己头脑中的设定实际上,每一个真正想弄懂自己“从哪里来”的人,都不应该误解这种求索心里--究竟是怎样的碰撞,才能创造出眼前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动力,使得“原始汤”中,诞生了这么多类多彩的生命?我们可以不无点傲慢地,在心里为自己可以不必再退化成智人暗自松一口气,但是,如果真的能完全了解、重现那样不可思议的进化过程,什么样的头脑才会不为可能获得那上帝造物般的能力心动

  一切故事都要从遥远的大爆炸说起。从那时起,一切都将被“区分”与“融合”。宇宙的不断膨胀和冷却,让“夸克汤一样的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每一个被我们从大到小由外而内发现的、能将宇宙间的物质区分得越来越“细小”的科学成果(诸如光子、玻色子、强子),则以相反的顺序出场,并与暗物质形成微妙的平衡,借着引力继续构造我们能感知的世界。好在它们在这一方面称得上一视同仁,毕竟对它们来说,整个宇宙都是它们的舞台。不确定的,只是人们对自己智慧疑虑:例如,爱因斯坦的概念能被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惠勒用一句“物质告诉空间如何弯曲,空间告诉物质如何运动”总结到位并被更多人接受,爱因斯坦却在写出了“宇宙学常数”之后自己抛弃了它,哪怕若干年后,它又被找到了存在的证据······

  好在人类还有一个看似缺点也是优点的“特点”,那就是善于转移注意力。如果目光投向宇宙深处太久担心迷失,那么不妨想一想大家在生活中颇为熟悉的元素周期表里,哪些能与太空中可能存在的“亲戚们”互为印证?比如外太空中存在数量巨大,所以可能作为外星人“身体组织材料”的硅;比如地球上很罕见,但在白垩纪、古近纪地层交界处,常有与恐龙灭绝的时间相符合的铱;比如现在常在提到核武器场合里,频频出镜的铀······实再想不通,就盼着它们快速旋转成宇宙中一颗形状完美的“球”,到我们视线不及之处吧。哪怕我们过后,又要用昂贵仪器,去捕捉它们发出的“不可见光”--其实,要想一出戏剧情节跌宕起伏,显得更好看,也是一个道理,没有偶然的意料之外,就没有必然情理之中的发现(大到发现新天体,小到发现自己早就离不开一个人却不自知)。即使我们在行星之间找到了另一些类地行星,我们又怎么保证,那里不会被用作人类反过来观察地球、甚至观察更广阔宇宙的又一个基地呢?

  与大爆炸的理论更迭相同,人们基于科学的进步,对宇宙的理论认识,每每能产生质的飞跃;提出的理论,通常也都能引起人类认知的“爆炸性”轰动。这使得人类每每面对宇宙的浩瀚更加谦卑,对地球上的其它生灵则显得更加自傲(希望这不是基于人类觉得大危机降临时,只有人类最有能力离开而产生的)。毕竟,人类的智慧再无尽,也终要在宇宙的边缘之内;一本书再犀利透彻,也只是开启另一段人生纸上谈兵似的“初级功课”。“天下可运於掌”,只会是认知的阶段性成果,知晓道理后,要怎么进行后续行动,还需要加以判断。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四):宇宙很大,我想去看看。

  利用比赛间歇抓紧读书。

  1.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其实也可以叫天体物理学简史。

  2.宇宙的构成很复杂,简单说三部分。暗能量(68%),暗物质(27%),物质(5%)

  3.可见,未知领域和未知事物太多了,这也体现出人的思维要能意识到自己有所知有所不知。如果总是自以为是,以为啥都知道了,就是缺乏这种暗物质思维。必定远离真相。

  4.讲元素周期表那部分挺有意思的,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当然了,只介绍了几种基本的,重要的。也帮我回顾了一下化学知识。

  5.以前我以为原子弹都是由铀来制造的,这里更新了知识。投到日本第一枚是铀制造的,第二枚是钚制造的,原子质量更大,威力更大。

  6.小行星和卫星都是通过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众神名字命名的。当时有个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行星,差点叫乔治!

  7.书很烧脑,看看就好。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五):我也想要 理解宇宙

  一本超级轻薄的宇宙小书。

  作为一个理科知识薄弱文科生,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点难。另外一个是这本书没有配图,当然可以去看纪录片什么的,只是单纯觉得没有图片遗憾

  01

  关于宇宙,有一些是我们知道的,但更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故事,讲述了宇宙的诞生,提到了最初始的一些作用力、物质和能量,第一个10亿年里宇宙不断地膨胀,大质量恒星在爆炸,90亿年之后,太阳诞生了,而后便有了地球和人类。

  虽然知道了宇宙的诞生以及发展,但是在宇宙诞生之前,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探讨甚至连时间都不存在的存在之前,又有没有意义呢?

  02

  关于物理定律,整个宇宙适用同一套物理定律(不知道描述准不准确),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定律的力量和美吧。

  顿时生出一种“宇宙是我家”的亲切感,宇宙这么大,在很远很远的一个星球上,也许远到都无法想象,只是因为在同一个宇宙,就一样存在着万有引力和守恒定律,这是一件(也许并不,但是我认为是)多么浪漫的事啊。

  03

  宇宙微波背景,星系之间,暗物质,暗能量。

  除了我们可以看见的星星,还有许多“看不见”的物质,这些看不见的物质产生了作用,最终也被证明

  虽然书中说还未检测到暗物质本质的物质组成,但是我想这就像空气,我们看不到空气,却是切实存在的。

  书中一段关于引力波的说明也非常有意思:“20世纪有一个科学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距离地球13亿光年远的两个黑洞碰撞产生的引力波,在宇宙中旅行了13亿光年之后,于2016年到达地球,被人类捕获的同时也证实了百年前的预言。这个科学家就是爱因斯坦。”

  科学的力量震撼了我。

  04

  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从何而来,正是宇宙,还有的元素名字是以天体的名字命名。

  宇宙大爆炸制造了氢氦锂,这也是最简答的三个元素,之后的元素在高温中锻造出来,还有的在实验室里,粒子加速器里制造出来。

  化学物质无处不在

  05

  另一个“地球”。如果宇宙中存在着跟地球差不多,存在着生物和文明的星球,那么外星人会怎么看我们的地球呢。在宇宙中看地球,是怎么样的呢?

  quot;从宇宙深空看来(海王星轨道),地球是多么平淡无奇——“暗淡蓝点”。这已经很大方了。如果不是特地加上辅助说明,你甚至可能都找不到它在那儿。"

  也许像我们对宇宙中的生命进行探索一样,也有别的生命在探索我们,但是宇宙太大,而我们距离太远了。

  06

  关于宇宙的思考。

  宇宙无穷大,而我们如尘埃,我们是宇宙,宇宙也是我们。

  为什么想要探索和理解宇宙,我也不知道。

  也许正是求知欲让我们活成人类。

土星的样子

  想把土星吃掉。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读后感(六):比幻想还要壮丽的宇宙世界

  在此之前,你可能以为眼中的世界是平的,但其实是圆的,眼见并非为实,这世界有太多的奥妙,只是你还不知道。 ——题记

  当时,看到《三体》里描述《三体》游戏的一段话,大意是你看的这片天,这片连云都没有的天,越简单东西的背后往往越复杂。我看到后愣了,这是指什么呢?一片什么都没有的天空会有什么玄机呢?

  看完这本书,我就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了。其实,在我一开始接触天文学时,想得更多的是古人所谈的星宿、星星的排布等等,又或者是西方人的星座,以及与之相连的神话故事。但其实天文学不只是这些,它的眼光早就突破了大气层,来到了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肉眼所见的星星,那些闪亮的或者暗淡的点,其实都是一个个星球。我们所看见的他们,其实是过去的他们。他们发出的光芒,历经亿万光年的路,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眼中。我们见证了他们过去的模样。多么独特啊。

  这个地方,我们称为宇宙,它包含了一切,包括了你和我,包括了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包括了提供光和热的太阳,包括了整个太阳系,包括了银河系,以及银河系之外广阔的世界。这是一个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地方。仿佛一切都变得光陆离奇了,但是我们之中有一群聪明的人勘破了这其中的奥秘。最为著名的是牛顿的三大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这本书可是完全科普了这些著名的理论是什么以及如何应用的,让人知道著名的E=mc²是什么?什么是Λ(兰步搭)?什么是Ω(欧米伽)?

  而且,书的一开始是讲述从宇宙的起源,一个非常小却蕴含宇宙所有物质、能量的点极速膨胀,“砰”爆炸了,就像烟花一样却又比烟花绽放更盛大的场面。就这样开始了。正对上了鲁迅先生的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

  但其实,距离地球的出现,却还有很长的时间。更何况生命的出现呢?所以,我们能出现在这里,就是一连串巧合、幸运之下的奇迹。正如作者所说,“我们是获得了生命的星辰,然后被宇宙赋予了发现自我的使命——而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我是用了三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书,虽然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是当我继续往下读,我就慢慢地得到了一些解读以及乐趣。这种乐趣绝不是短暂的欢愉,不同于赢一场王者,看一本言情小说。它是长久的,是促使我不断抬头仰望星空的动力。看似毫无波澜的夜空,你看不见的角落,一片星云飘过了,远方的超新星爆炸了,一小块陨石刚撞击了地球。

  有意思的事情在渺茫的宇宙上演了,而你却困在平庸的日常里,丧失了好奇心,像机器人样庸碌地活着,倒不如跟我一起拿着射电望远镜看看宇宙吧,说不定能意外地碰上真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