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个人》读后感精选10篇
《练习一个人》是一本由陶立夏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8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相聚与别离里的独自等待
电影《后会无期》中浩瀚哥说过这样一句话:带不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别牵挂!随着自己这几年的经历,现如今认识到我们在独自行进的途中要学会取舍。而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独自一人在路上,你是否习惯了一人独往!练习一个人,无需等待他人来成全。就像陶立夏说的:我们走了那么多错误的路,只为找到正确的归宿。
陶立夏的《练习一个人》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莫过于,生命是一个不断追逐寻找,然后一一放弃的过程,我们始终将学会直面孤独。假若孤独是毒药,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笑饮。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在排斥孤独,但是也会在一人独处时享受孤独。然而当我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人生时,那么孤独就是我们相聚与别离里的独自等待!
喜欢陶立夏的文字,她的文字极具个人魅力,她书写的故事和文字是有温度。在她的这本《练习一个人》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喜欢在路上的姑娘,她享受独自一人的感觉。可说实在的没人喜欢一个人面对生活里的一切,然而当习惯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终于开始做真正的自己。
“我们一生的目标就是抵达那里。而正是为了抵达,我们互相离弃。”离开与抵达只为内心深处那个念念不忘的人。工作、爱情都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却包含太多太多。读她的文字体会她的心情,我们不应因为尘世的喧嚣,而忽略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们在抵达,在离开,我们要习惯一个人,因为人天生就是寂寞的!然而当你习惯了独处,习惯了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寂寞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然而对于我们忽略过的人和事儿,我喜欢在陶立夏的文字中去寻找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确切的说是类似于一个补救的方法,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人。而在她的作品里我看到了我一直所向往的生活,她活成了我想象中的样子,然而对于现在状态的我来讲我不后悔。人生没有回头路,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这本身也是人生的一段风景啊。有些风景,要一个人看才会更加的漂亮;有些路,要一个人走才能走的畅快;有些故事,没有开始却已经结束;而有些人我们选择忘记却始终铭心刻骨,而或许只有一个人才能体会孤独的韵味!
是啊,我们都是独自一人阅尽人间百态。面对生活,我们有眼前的蝇营狗苟,也有心之所向的诗和远方!不管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在生活里有得到有失去、有相聚有别离,但是不要难过,我们都已经很好的活过了。生命是一份礼物,要常怀感恩之心;而孤独则是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馈赠,不可拒绝,但可以提前练习一个人。
在《练习一个人》这本书中,让我看到了她享受孤独的美感,喧嚣的背后是一个人的寂寞,我们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尽可能的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练习一个人,无需莫名的陪伴!在人生孤独之旅的路上你终会发现人生处处皆风景,而我们则是站在相聚与别离里独自等待!
《练习一个人》读后感(二):现代旅行随笔
推荐这本书《练习一个人:当我开始爱自己》记得小学那个时候上体育老师的语文课最爱读散文,散文中又最爱读游记类型的文篇。相信大家都读过桂林山水这篇经典文章吧!放心,说读过这篇文章是暴露不出你年龄的,因为现在的小学课本里还有这篇文章!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俺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欧买噶,里面的我们读成俺们!被体育老师方言给弄错了几十年!印象太深像别人借了我两百万没还一般没齿难忘!所以散文传播的最广最快印象最深,他是文学中的电影,不是亲亲我我婆媳小三狗血都市白领上位宫斗大戏穿越电视剧。随笔这个名称感觉更有文艺范了!这个作者相当牛X啊,你看他东一句西一句说了那么多废话,听着这些七拼八凑的可感觉好像又是有头有序,有内涵,有故事,有印象,有意境!现在这个时代,看来什么动动脑子做专业成极致都能成功,自己花了钱旅游却还能赚钱!(澳福阔斯)前提就是文笔一定得行!所以学好语文真的是非常重要啊!旅行随笔多是矫情的文艺,伪琐的自由,一个人的浪漫,自虐式的旅愁伤感!因为写出来的游记连男的都爱看!像岛 国某老师的作品一样能深深吸引住宅男的目光,但却没有某老师那些会出现马赛克的内容……
《练习一个人》读后感(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无需等待他人成全
想要的生活
是劈柴,喂马,周游世界
想要的生活
想要的生活
不外乎随心所欲的自由,和一场无人可扰的山居岁月
陶立夏笔触下的每一个文字,都像镜头下定格的日出与夕阳,斗转星移,透露着岁月静好。
她会随心所欲的去想去的城市,坐仿佛没有尽头的航班,越走越荒僻,内心却愈发的自由与澄澈。
也会甩掉困顿自己两年半的上海都市生活,关掉心中那盏灯,心无旁骛的隐居山中,在暗中寻觅一缕光亮,放肆的享受着北欧针叶林的味道。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需要他人成全。“生活”二字不外乎陶立夏所说:
或许,仅凭忍耐过不完这一生但我们也不会就此被是生活淹没因为我们始终,对生活赤诚陶立夏的《练习一个人》,用3个chapters(终于开始做自己、错的路和对的人、安静吧,我的心)以散文形式记录着一个人埋头画着的生命轨迹,将生命中自由闲居的一年,作为送予自己的礼物,远离现世安稳,投入到喜欢的事物中去。
《练习一个人》展示了陶立夏在山居时专心致志的片刻,而她的生活更多如《生活的比喻》中所言,一块简简单单的香皂,一个有质感的银制勺子,一块质地爽滑的亚麻餐巾……每一个小而美的物件,都可以缩影成生活的比喻。
神灵在微物之中,对繁忙的现代人而言,生活中的小玩意就是信仰一般的存在了。《练习一个人》插图练习一个人,当我开始爱自己。
逐一追逐自己所欢喜的,从一只马克杯到一段山居岁月。
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的活,却可以科学的直面孤独。
恬静如陶立夏,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洒脱如陶立夏,享受着无须他人成全的孤独。
《练习一个人》读后感(四):却道天凉好个秋
到底是无病呻吟,还是字字衷肠,阅读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很奇妙的情绪,假若是热闹时候听到旁边人哼出几句酸诗估计免不了一次群嘲,可要是在某些时候,独处一地或是发觉自己融入不进周遭的热闹,恐怕就会发觉他人口中的“孤独感”真的不是虚有其表。
人和人是不同的,有些人愿意分享,或痛苦或狂喜、或失意或温暖,用蹩脚的、用华丽的语言包装,广而告之。另一种人,实在是在情绪发泄上天然的木讷,不愿也不能掏心掏肺把自己剥开给你看,可这种积累是需要出口的,他们便会爱上代替自己说出圆满的话的人,这是另一种回归群体的方式。
回头再看陶立夏,你可以说她文艺做派明显,也能说她并不符合你所对应的生活预期,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确找到了一条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期盼的人生路线——为自己而生活。
陶立夏的故事里,很少会有关于自己如何获取财富自由的痕迹,当然站在读者的视角里,实现自由的第一要素永远离不开财富自由。关注她的微博很久,曾看她回复读者的提问说道如何让写作达成自给自足并转化为选择生活的权利,她很直白,说起写作和翻译的稿酬,也谈到除了旅行之外,一个人的生活模式并不会占据太大的花销,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她会告诉那些怀揣着梦想的人,自由职业需要更大的独立和自控,因为你很难在规定的朝九晚五之外强令自己去努力赚钱。恒心和坚持似乎与文艺气息并不相符,但它却又并不矛盾,理性是感性的基础要素,我想这一点上陶立夏平衡的很好。
《练习一个人》是她在《分开旅行》后独立生活的第一本书,若是看过14年和如今的两个版本,则不难发现,无论是封面还是摄影插图全都来自于陶立夏本人。她把生活的重心都倾注在了文艺工作上:写作、翻译、摄影、旅行日记,没有前一本书里对过去的缅怀伤感,唯独只有一个人面对孤独时的站立和融合,这种文字的生命力完全来自她在一个人过活的路上汲取到的勇气。
当然,如果你没有感同身受在失去爱人之后从被迫出走,到在旅行中寻找力量,再到回归生活后毫无惧怕一个人的挑战,这些根扎于内心世界的矛盾经历,你还是会单单羡慕这种旅行的游戏,但陶立夏也会告诉你:旅行是锦上添花的事,不应该给生活带来压力和麻烦,所以我不会去做为旅行辞职之类看起来很浪漫、却不太负责任的事情。
旅行里的琐碎事是不曾参与过的人无法理解的,特别是当你一个人踏上行程,并在远途中慢慢磨去新鲜感只求快点落地,达到陶立夏后来所说的——确立路线、坐上飞机、调整好座椅、等待降落,这样一种抛开冲动的单纯举动。其中的麻烦和不顺心并不会比你在家时要轻。所以你需要有她这样懂得欣赏的眼睛,在一次次相遇时让自己变得更加饱满,而不是只顾着跟所谓的麻烦斤斤计较,这同样是一种历练,不单单是面对孤独,还有面对自己。
有些秘密就藏起来吧,把心咳出来都不要说。我看着你持刀而来,并指给你心的位置。是经我允许,你才有伤害我的能力。其实丢开那些一个人去闯夏天的豪雨,一个人去爬阿尔卑斯山上的雪,一个人去拜大昭寺的佛,陶立夏给我的印象依旧是那个愿意把自己的不甘心写出来让你看到的心疼人。当然那些并不如意的故事都被裹在了精致的言语里,不让人真正看到悲伤,反而觉得很美。就比如那句写在《情书》第一行的:
夏以上,秋未满
《练习一个人》读后感(五):现代旅行随笔
推荐这本书《练习一个人:当我开始爱自己》记得小学那个时候上体育老师的语文课最爱读散文,散文中又最爱读游记类型的文篇。相信大家都读过桂林山水这篇经典文章吧!放心,说读过这篇文章是暴露不出你年龄的,因为现在的小学课本里还有这篇文章!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俺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欧买噶,里面的我们读成俺们!被体育老师方言给弄错了几十年!印象太深像别人借了我两百万没还一般没齿难忘!所以散文传播的最广最快印象最深,他是文学中的电影,不是亲亲我我婆媳小三狗血都市白领上位宫斗大戏穿越电视剧。随笔这个名称感觉更有文艺范了!这个作者相当牛X啊,你看他东一句西一句说了那么多废话,听着这些七拼八凑的可感觉好像又是有头有序,有内涵,有故事,有印象,有意境!现在这个时代,看来什么动动脑子做专业成极致都能成功,自己花了钱旅游却还能赚钱!(澳福阔斯)前提就是文笔一定得行!所以学好语文真的是非常重要啊!旅行随笔多是矫情的文艺,伪琐的自由,一个人的浪漫,自虐式的旅愁伤感!因为写出来的游记连男的都爱看!像岛 国某老师的作品一样能深深吸引住宅男的目光,但却没有某老师那些会出现马赛克的内容…
《练习一个人》读后感(六):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以前还年轻的时候,喜欢一群人在一起,不管是随便聊天侃大山还是唱歌跳舞演唱会,只要大家在一起,那种快乐感无与伦比。后来,慢慢断了联系,不再适应嘈杂的环境,不再喜欢喧闹的场景,反而乐得一人自在。夏日的午后,走出家门,迈进咖啡厅,享受着店里轻柔的音乐与安静的氛围,没有打扰,别提多自在了。以前害怕一个人,现在喜欢一个人。陶立夏的这种生活态度感染了我,也让我一看到《练习一个人》的题目便被深深吸引,仿佛灵魂深处有什么在召唤。 陶立夏有三重身份,她是出版了《生活的比喻》、《分开旅行》、《把你交给时间》等书籍的作者,她是翻译过《夜航西飞》、《一切破碎,一切成灰》、《安尼尔的鬼魂》等外国文学作品,她也是在随机旅行中拍过无数有意思的照片并且拿过大奖的摄影师。她,更是这本《练习一个人》的作者。此次再版发行,陶立夏以自己独居一年的的感悟集成书,将之当作礼物送给自己,感谢自己活得更好。 “我们走了那么多错误的路,只为找到正确的归宿。”不管是在泰国南部,还是英国北部,亦或者日本、香港,甚至是威尼斯、非洲,跨越不同的时区,探访不同的国度,陶立夏一直在路上。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日子,手头有足够的钱,身边无需友人、爱人为伴,一个人走在陌生的街,邂逅陌生的人,偶遇异域的温情与激情,荡漾在那份春日、夏日之喜,秋日、冬日之乐,别提有多么自在。正确的归宿到底在哪里呢?我们一直在寻找。 “我们各自埋头画出无数的生命轨迹,以为世间无人能懂。但其实,这些轨迹因为相同的弧度而最终重叠,结成了完整的圆。”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灵魂,在纷繁复杂的人世中,灵魂像陀螺不停地旋转,一会在这,一会在那,划出的轨迹一道道,表面看似没有交集,实则偷偷的重叠,然后塑成了今日的你我。 松浦弥太郎在《不得不去做的两件事》里提及,人这一辈子最怕两件事,一件是恐惧本身,一件是孤独本身。陶立夏反其道而行之,将孤独看作人生课题,且活得自我,活得洒脱。在《练习一个人》里,你不仅在字里行间品味出孤独的乐趣,还能在光影照射下的照片里看到那份孤独的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