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贪婪的大脑》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贪婪的大脑》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3 04: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贪婪的大脑》经典读后感10篇

  《贪婪大脑》是一本由【英】丹尼尔·博尔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一):冥想作用

  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压力会加重病情,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更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改变生活方式,如避免那些会给人带来压力的活动(做到这点很不容易),提高睡眠质量,经常运动等。这些活动能缓解精神疾病症状,或者防止精神疾病发作。有一种简单的精神活动能使上述这些对抗压力的方法黯然失色,那就是冥想。这种方法通常被认为过于深奥不够科学,但冥想确实有助于改善任何精神方面问题,不管是精神疾病还是由日常生活压力带来的痛苦

  冥想并不神秘。虽然冥想有很多类型,但在我看来最纯粹、最简单的形式反而最有效。最理想的冥想形式是:意识到的东西可能地少。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关注世界:一种方式是集中注意在各种想法思想事实或我们感觉到事情上;另一种方式是直接关注我们的感觉,没有任何想法,静静地沉浸在对某事的体验中。

  当我们爬上山顶,看着被积雪覆盖山峰,会感到一种平静,并惊叹大自然美丽。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方式是:计算每座山峰的体积,从不同方面推测每座山的名字判断周围岩石地质特征。前一种方式采取的是开放、平静的视角;后一种方式使我们的思想变得很忙碌考虑内容具体,跟感觉无关。平静地感受自然的美丽,就是一种冥想的状态

  让一个人在20分钟内什么都不做,这听上去很傻,很乏味。但是如果你试着这么做,会发现其实根本沉闷。闭上眼睛,全身心地感受黑暗,或者盯着一堵空白的墙,或关注某样细小事物,然后告诉自己,你此刻关注的对象非常吸引人。刚开始时候比较坚持,因为你会想来想去,但是过了一会就会发现,一段时间内什么都不想很容易做到。 冥想的方法很有效。不管持续很短一段时间,还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冥想都能使大脑产生重大变化。而且,冥想引起的大脑变化与由于压力及精神疾病引起的变化恰好相反。

  与焦虑和压力引起的大脑变化完全相反,冥想会增强前额叶-顶叶网络的活动,尤其是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这间接证明了冥想确实能够提高意识能力

  如果坚持冥想长达几年,会永久改变前额叶-顶叶网络,使其更高效地运作。与抑郁症和焦虑症产生的后果不同,长期冥想会使前额叶-顶叶网络的作用加强,杏仁核的作用被抑制。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经过长期冥想,前额叶-顶叶网络已经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甚至有证据表明,长期冥想可以使前额叶皮层变厚;而人年纪大了后,前额叶皮层会变薄,长期冥想能够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同时,压力过大的人在经过两个月的冥想后,负责恐惧的杏仁核会缩小。

  上述这些结果与长期冥想的人的陈述一致。据这些人的说法,冥想使他们变得平静,恐惧感消失了,能够更好地管理痛苦和烦闷情绪。他们的意识和精神控制能力都得到增强,能更灵活处理现实生活中内心世界的问题。他们形成新的注意习惯,不再关注头脑中过于复杂的组块,这样就不会沉溺在过去一些无益的想法中。冥想对形成情感习惯所起的作用尤其明显:冥想能够驱逐那些盘踞在我们无意识中让人痛苦的情感。

  如果冥想真的能极大提高意识能力,而意识与注意和工作记忆关系密切,那么由此可推论出:冥想有助于高效完成与注意和工作记忆相关的任务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长期冥想确实有助于更高效地完成与注意相关的任务,工作记忆技巧空间处理能力也得到提高。奇怪的是,长期冥想可以使一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缩短,这可能是由于神经活动加强的缘故

  但是,一个人并不一定需要经过多年的冥想才能产生积极效果。例如,菲德尔·泽丹(Fadel Zeidan)和同事发现,只要经过4个时间段的冥想,就足以减少疲倦感,并提高工作记忆能力。唐一源(Yi-Yuan Tang)和同事做的一个实验发现,经过5天冥想,被试能更好地完成与注意相关的任务(这项任务是为了评估被试处理矛盾事物的能力而设计的)。除了认知能力提高以外,被试还觉得焦虑感、抑郁感、愤怒感和疲倦感都减轻了。

  因此,对正常人来说,冥想可以缓解压力,集中注意,更高效地完成高难度的任务。因此,毫不奇怪,冥想逐渐成为对抗抑郁症、焦虑症、严重疼痛、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的有效方式。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HFWeddy

  老师您好。今年我通过100天的行动改变了一些。通过100多天的跑步我减掉20多斤,家人朋友都说我明显比原先有精神了。另外,我和老婆每周轮流写日记记录家庭点滴,也坚持了100多天,感觉家人的感情比以前更好了。当然,我们还会继续更多的100天行动,谢谢老师!

  @Qinlh

  自从看到老师您推荐印象笔记之后就一直在使用,真的,很方便,还推荐给了男朋友。用了都说好。现在已经有三个月啦,我又发现了可以用它每天写日记,与电脑同步,随时记录自己科研对生活的新感悟,新灵感,那漫长博士生涯会在每天一点点的进步中接近尾声的,我会脚踏实地的继续前进的!谢谢老师,谢谢印象笔记!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二):资料有余,立意不足

  就科普来说知识覆盖面足够,但大部分内容都是就现象理论解释,缺乏一个纵观的主线和足够的探讨深度,何况很多素材在其他科普文章里也有提及,读时让人感觉刚有兴趣结束了 :S

  大概是因为作者科研背景原因,对意识和大脑的关系探讨上,更偏向于脑功能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例如将一些意识形态的丧失直接归结于大脑部分受损,但在讨论动物意识时又承认观察方法会直接影响结果。

  总体上来说还是值得翻一下的小书,基本涵盖了学术领域最近若干年的研究思路,里面关于植物人、精神疾病和动物意识的观点有价值;不过哲学层面的一些探讨就呵呵了,其他精明一点的科普书籍基本都绕过去了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三):意识即工作记忆

  意识即工作记忆

  意识这个词,容易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在《贪婪的大脑》一书中,作者认为意识即工作记忆。可以比喻成电脑的内存吧。不同的是电脑可以通过加内存条来增加容量。而人则是通过发现组块来提升意识的容量。

  这个观点是很有意思的。储存在我们大脑中的知识,作用和硬盘一样,只是存货,而并非意识,只有在调用这些存货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思维的时候才是意识。意识的容量是极其有限的,为了提高意识的容量,我们只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提升注意力,第二种则是发现信息模式。信息模式类似如果你真正懂一个东西,你可以在高的层次上对信息进行压缩。比如高端的棋手可以记住大规模棋盘,而新手则不能。在读《可怕对称》一书时,里面记载道: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他对一个个现象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背后的动力。发现信息背后的模式是人一直的追求。虽然这有可能导致错误总结,比如把一些事情归结于占星术之类。

  信息结构这件事,在《如何高效学习》一书中也说过,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建立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高速公路

  这本书至少对我们有两个启示,一个是在进行深度思考的时候,要营造专注的环境,另一个则是努力发现信息结构,提升组块的容量。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四):总结和笔记

  总结

  第一章总结: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提出质疑,试图说明意识受到大脑活动的影响。

  介绍的大量思想实验让人不知所云

  第二章总结:介绍了生物基因进化的历史,从进化的角度描述了大脑的由来和功能,即主动适应和内在进化。

  第三章总结:对无意识的作用的怀疑反思了相关实验可能存在的问题。表明无意识的作用可能被夸大了。由无意识推出自由意志局限性

  没有说明模式识别、习惯等无意识现象对人的影响。

  第四章总结:注意→激活→联结→组块→模式

  注意是学习的基础,工作记忆是学习的平台,组块是学习的核心,联系、模型、分层结构都是组块的方式。

  第五章总结:前额叶–顶叶网络与工作记忆、注意、组块关系密切,也就是与高级意识活动关系密切。换句话说专注是高效学习的基础。

  第六章总结:意识连续体。每种动物都有某种程度的意识,判断意识的方式有两种,行为观察和大脑对比。意识的数字化能够带来伦理方面的影响。

  第七章总结:探讨了如何判断植物人是否有意识的问题。行为观察不那么可靠,那么就通过大脑扫描来判断。另一种方法源于信息整合论,通过刺激在大脑内的扩散来判断意识。

  第八章总结:精神病产生的原因:工作记忆萎缩。三种方式:遗传、睡眠不足和压力。

  治疗方式:增加神经递质、认知疗法、运动、冥想。

  全书总结:人类意识的核心在于前额叶–顶叶网络。

  意识的过程:注意→工作记忆→组块→模式

  笔记

  前言

  2016-10-28

  原文:从原则上讲,任何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而得出完全相同的结果。意识则不同:对意识来说,没有客观性,也无所谓多种观点。意识只有一个观点,即个人的观点。

  想法:

  2016-10-29

  原文:那些古板无趣的信息由无意识处理,而意识则处理新的、有难度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哪怕只包含极少量新的或复杂的内容,我们都要运用意识功能。

  想法:也就是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划分

  第一章:哲学视域下的意识难题

  2016-10-29

  原文:我重点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分析。第一个问题是:意识仅仅是一种大脑活动(如同我做的扫描实验所显示的那样),还是独立于大脑、身体物质世界其他东西而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人类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仅仅是一台生物计算机,还是存在某些特殊的东西?我们能感受到各种知觉(sensations),能赋予这个世界以意义,这些都是计算机软件无法做到的。

  想法:一是身心关系,二是认识主客观性。

  2016-10-29

  原文: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意识忽然改变了,但大脑活动没有变化,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能说意识是独立于大脑存在的。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大脑扫描实验都显示:即使是最细微的意识变化,都是由大脑活动的变化引起的。所以比起那种认为意识独立于物质世界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意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是一种物质的处理过程——显然更有道理

  想法:思想实验:不同步证明独立。

  实际观察:意识与脑活动一致。

  反思:只能证明二者“有联系”,而没法说明因果关系。

  2016-10-29

  原文:大脑的功能比它各部分功能相加的总和要大得多,而意识可能是大脑最耀眼、最让人着迷的产物

  想法:大脑是分布式网络结构,意识是感觉和思维的总和而又大于二者。

  2016-10-29

  原文:思想不过是一台计算机,碰巧等同于大脑。

  想法:

  2016-10-29

  原文:大脑和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是根本不同的。二者存在两大不同点,即一个事件或者只有一个原因和结果(基本上是串行结构),或者有很多原因和结果(平行结构);一个事件必然导致另一个事件(决定性框架),或是一个事件可能导致另一事件(可能性框架)。

  想法:串行和并行,确定和可能。

  2016-10-29

  原文:我们大脑具有的这一持续的、微妙更新功能,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效率地学习任何事情。

  想法:

  2016-10-29

  原文:串行决定性的处理方式适合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简单任务,而平行可能性的处理方式在处理少数几个极其复杂的任务时很有效。

  想法:

  第二章:大脑进化简史:思维的科学

  2016-10-29

  原文:科学思想的发展其实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尽管看起来不是很明显):早先存在的思想出人意料地变成一种深奥的新理论,能更深入地解释一些现象,接着这种理论开始流行,同时与一批意见相左的学说相互竞争。这种理论还能继续存在的条件是:与之竞争的理论不能更精确地解释世界,或不能得到科学团体成员认同。通过这种方式,各种关于宇宙有用信息产生、繁荣、消亡,就像生物物种一样。

  想法:思想的进化和优胜劣汰。很有意思

  2016-10-29

  原文:这本书的主要论题是:意识只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主要处理那些有用的、关于世界模式的信息。本章论述是为了说明,意识不是突然神秘地出现的,而是像自然界所有生物一样,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并与准确获取有用信息的、普遍的生物机制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大脑及意识的运算信息,反映了进化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特性。

  想法:

  2016-10-29

  原文:人类与细菌早在10亿年前就按不同的方向进化,但是两者都通过4种类型的碱基经过三联体序列产生64种组合(氨基酸就是由三联体序列编码而形成的),且两者的基因中每种相对应的组合的意义相同。用一个比喻的说法,整个生物界使用的不仅是同一种语言,而且还是一种口音的方言!

  想法:

  2016-10-29

  原文:在稳定和混乱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有助于有机体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保持原有的DNA的“想法”;另一方面,经过几代的演化,DNA编码改变从而产生新的“概念”。但如果永不偏离这个信息平衡点,又会出现低效率、愚钝、顽固等缺点。

  想法:效率与适应变化的权衡

  2016-10-29

  原文:尽管混乱带来一些不好的“想法”,导致更多的死亡,但是只要出现新的、正确的“想法”,这个物种中的一些成员必定能存活下去。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中,中间的平衡状态就不起作用了。

  想法:

  2016-10-29

  原文: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中一般都会经历顺境和逆境。最佳的解决办法是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已有的“信念”与新的“想法”的比例。所以,理想的情况是:有机体在处于顺境时,阻止DNA产生任何混乱的变动;但处于新的充满竞争威胁的时期,原有的“信念”不再起作用,就要积极鼓励冒险与创新。

  想法:看到了风险偏好和损失厌恶的影子。

  2016-10-29

  原文:所有被测试过的有机体——从酵母菌、虫子到人类,仅仅通过少吃点,至少能增长1/3的寿命。

  想法:

  2016-10-29

  原文:基因混合发生在相似物种间,或由于病毒入侵产生。由此可推想,生命体的DNA编码之所以具有普遍性,原因之一是DNA能够促进不同来源的新基因信息的导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会发现,尽管外部世界的斗争从不间断,而且很残酷,但整个生物圈为了优化内在的基于DNA的“想法”而进行奇怪的合作。

  想法:

  2016-10-29

  原文:如果某一自私的基因在有机体生命早期确实对有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有机体会在繁殖之前死亡,而这一基因也会消亡。那些对有机体有利的基因很可能会一直遗传下去。因此,基因也存在压力:在自私的同时又要以一种高明的方式参与合作与调节,以确保有机体发展。

  想法:长期来看成熟期之前的不利变异将会减少,成熟之后的则相对较多

  2016-10-29

  原文:只要各种信息载体之间存在竞争的、变化的“想法”,就会产生类似进化的行为特征。

  想法:也就是说,接触和创造新想法可以创造变化

  2016-10-29

  原文:大多数复杂的系统都受益于不同等级的知识和管理,包括单细胞生物。

  想法:

  2016-10-29

  原文:原生动物和细菌在碰到不同类型的食物或潜在的危险时,甚至会运用一些基本的学习和记忆形式。例如,在直肠内的细菌如果发现合适的食物,它们会为消化附近可能出现的相关食物做准备。

  想法:跟想象练习很像。想象能直接促进肌肉和大脑的改变

  2016-10-29

  原文:从根本上说,即使是人类的大脑,其主要的任务还是以最佳的方式控制躯体的运动。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想法:

  2016-10-29

  原文:我们越是能够准确地反映宇宙的结构,就越能更好地控制环境和自身。科学、研究、技术领域是如此,进化也不例外。所有这些都受益于模式这一强大无比的假想测试器。

  想法:

  2016-10-29

  原文:斯金纳指出鸽子的旋转行为很像人类的迷信行为,如祈雨舞、占星术信仰。我们一些非理性的信念(如宗教信仰,以及相信外星人劫持的说法)之所以很普遍,原因之一是我们坚持不懈地在信息的洪流中寻找结构和意义。

  想法:

  2016-10-29

  原文:我们的每一项精神活动都需要我们运用强大的预测统计,即贝叶斯推理。这种推理归结为一点,就是根据过去相关事件,调整目前和将来的模型。

  想法:

  第三章:冰山一角:无意识的局限性

  2016-10-30

  原文:从很多方面来看,证明无意识优越性的实验都具有欺骗性,因为研究者能够很容易地向参加实验的志愿者说明统计资料和各种可能性,然后鼓励志愿者们改变行为方式,告诉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验中有最佳的表现,才能使他们的意识赶上无意识。

  想法:

  第四章:关注模式:意识的内容

  2016-10-30

  原文:注意与意识密切相关。我关注的事情一定是我意识到的事,而在我注意范围之外的事,就算被处理,也是由无意识处理。

  想法:

  2016-10-30

  原文:神经元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地位相当于原子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假设我们将在一场大灾难中消亡,要传给后代的一句话,以神经科学的话语来说可能是:所有意识和无意识都是神经元集合的电活动,神经元是进行信息处理的大脑细胞,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有几千个输入和输出联结,因此,每个神经元会影响其他神经元的活动,同时,每个神经元的活动也会受到其他神经元的影响。

  想法:

  2016-10-30

  原文:如果两个神经元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发射,就会加强这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在今后它们很可能会一起发射(就如同上面类比中的“我”与N.Uron的频繁通信)。神经科学有一句流行语形容这种现象:“一起发射的神经元联结在一起。”这句名言被称为“赫布定律”,以唐纳德·赫布(Donald Olding Hebb)的名字命名(赫布是计算学习理论的先驱,研究神经元网络如何影响学习)。这种有着相似行为的神经元之间轻松地进行信息传送的现象,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主要的微观机制。

  想法:一起发射的神经元联结在一起。同时进行的活动联结在一起。

  2016-10-30

  原文:就像地球上所有生命体的DNA语言都是相同的,大脑内神经元的二进制编码也是相同的。这使大脑各区域之间可以轻易地进行信息交换,同时也解释了下面这些现象:改变了视觉通路的雪貂,只要它的眼睛接收到信息,它的听觉皮层就能够看到东西;而盲人的视觉皮层可以轻易地处理盲文信息。

  想法:生物体具有类似的基因结构和神经结构,而其活动规则是一样的。

  2016-10-30

  原文:按照突现论的说法,简单的、低级的物体相互作用产生高级的想法。对意识来说,无数神经元互相作用,形成两种结果。一种是积极的结果——快速增强神经元活动,一种是消极的结果——快速抑制神经元活动。这两种对立的结果在神经元层面互相作用,激活大脑皮层的活动,使信息处理和意识更灵活、更全面、更有效。

  想法:

  2016-10-30

  原文:工作记忆的内容可以是任何东西,当记忆目标或记忆策略成为记忆内容时,意识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如果将每种技巧看成构成意识的单独的材料,这些技巧与其他技巧联合起来,产生新的、更有效的策略,这时就能获得无与伦比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想法:

  2016-10-30

  原文:注意对刺激物产生反应时,神经元的发射模式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物体有个大致印象,第二阶段是执行任务——通过神经元的活动反映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信息是不重要的。

  想法:

  2016-10-30

  原文:意识与信息处理有关,尤其是那些有用的、具有结构性的信息。组块是工作记忆这个沸腾的大锅炉里面的主要催化剂,在这个工作记忆空间,我们将原始数据融化为金子,我们将感觉接收到的基本信息加入到这座精心打造的、具有等级制度的意义大厦,这所大厦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建构了。

  想法:组块→结构化信息→记忆

  理解能加强记忆,而理解就是把新知识加入原有结构

  2016-10-30

  原文:人类追求模式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我们很多时候苦心经营,却只会让事情变糟糕。我们经常妄下论断,如信仰占星术和某种宗教。我们急切地寻找模式,一旦发现模式,就感到很满足,不会刻意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些肤浅的见解。

  想法:模式狂热。点题

  2016-10-30

  原文:我发现对学术圈外的朋友解释我的工作,最贴切的类比是将科学研究比作试图找到一个很难的填字游戏的答案。

  想法:哈哈。科学也是一种游戏,乐趣来源于发现模式

  2016-10-30

  原文:不管是视觉艺术还是音乐,模式都很重要。在不同的事物中间找到有意思的联系,这是艺术具有迷人魅力的原因,因为这让我们思索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将低层次的模式联结在一起形成的。而文学采取同样的技巧,产生的魅力会更大。

  想法:本书用模式来概括艺术的内涵,《脑的阅读》里作者用神经元的认知结构来概括

  2016-10-30

  原文:我们有意识地运用组块,将任何新模式转化成记忆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包括这一过程。

  想法:联系、模型、理论都是为了形成组块

  2016-10-30

  原文: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几个小时的训练,能使我们的工作记忆发现与任务相关的微妙而复杂的模式。

  想法:

  第五章到第八章

  2016-10-30

  原文:证明一个结论的有效办法是:运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检验这一结论,如果每一种方法得出的结论都一样,那么这个结论就是可信的。

  想法:

  2016-10-30

  原文:进化使我们学到了一个重要的经验:拥有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拥有的东西。我们通过感觉接收到的原始数据相对较少,但是我们能进行出色的、深入的分析,不断地从中提炼出深刻的见解。

  想法:预测的准确性跟掌握的信息精确度关系不大,分析能力才是关键。

  2016-10-30

  原文:研究者用脑成像扫描的方法研究前额叶-顶叶网络的功能,结果发现,前额叶-顶叶网络与工作记忆及注意的运作密切相关。

  想法:

  2016-10-30

  原文:前额叶-顶叶网络进行的有意识地寻找模式与只需要专门的大脑区域来完成的无意识的习惯,两者有明确的区别。

  想法:刻意练习与普通练习的区别

  2016-10-30

  原文:我们组块的能力越强,表明我们建构的意义层次越高。

  想法:

  2016-10-30

  原文:在清醒的时候,信息会在整个大脑皮层表面自由传递;而在睡眠状态,尽管神经元还在发射,但只是在附近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而且信号微弱。马西米尼和托诺尼由此得出结论:当我们清醒时,大脑皮层组合信息的能力很强,但当我们入睡时,这种能力会变弱。这些数据也适用于其他意识理论。

  想法:整合能力跟前额叶–顶叶网络相关。也就是说,睡觉主要是高级脑休息。

  2016-10-31

  原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清醒的意识会导致一系列的精神疾病。问题在于,为什么意识的缺乏会让人患精神疾病,而不是仅仅感到累而已?我认为,工作记忆容量的缩小与意识萎缩有密切关系。工作记忆容量缩小,会导致心理控制能力变弱,处理问题能力低下,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正在向危险的方向发展。

  想法:

  2016-10-31

  原文:人类存在普遍的睡眠问题,在所有动物中,人类的睡眠问题最严重。同样人类也是最容易患上精神疾病的动物。很不幸,睡眠障碍是我们为复杂的大脑和丰富的意识付出的另一种代价。几十年前我们就发现,睡眠问题与精神疾病有关。但过去的观念一直认为,睡眠问题是精神疾病的一种症状,而不是引起精神疾病的原因。现在,我们开始反过来思考问题了。

  想法:

  2016-10-31

  原文: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容量尤其小。如此狭小的工作记忆空间如何容纳意识的内容呢?他们会尽其所能地回避那些让他们有限的意识资源带来负担的任务:逃避很难的学习任务,在很多任务间不停转换,因为他们的工作记忆空间无法长时间储存一个任务。他们表现得很冲动,有时候甚至有暴力行为,因为抑制原始的冲动,表现得节制、理性,需要意识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想法:

  2016-10-31

  原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容量也会明显缩小。事实上,这个特征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因而有些精神病学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几乎所有的症状都是由于工作记忆萎缩造成的。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一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额叶皮层也存在功能障碍。

  想法:

  2016-10-31

  原文:工作记忆与意识的萎缩会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完成高难度的任务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和控制能力,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来说,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所以这些患者会回避难度较大的活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异常,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他们不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那样回避过于繁重的信息,而是完全接受这些信息,并且试图运用他们破碎的意识去发现隐藏在信息背后的结构。自闭症患者也一直在寻找模式,他们通常做得很成功,而且寻找模式成了他们缓解痛苦的一种方式。当然,正常人也在寻找模式,但我们经常妄下结论,或者由于信息数据过少而产生迷信想法。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空间有限,意识水平降低,从而形成错误想法,并将错误放大了100倍,最终产生各种纷繁复杂的错觉和幻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意识有缺陷,他们无法纠正这些错觉和幻想。

  想法:

  2016-10-31

  原文:与焦虑和压力引起的大脑变化完全相反,冥想会增强前额叶-顶叶网络的活动,尤其是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这间接证明了冥想确实能够提高意识能力。

  想法:冥想能够改善注意力,注意力是前额叶–顶叶网络的功能之一

  2016-10-31

  原文:精神疾病的症状和有效治疗方式都强化了一种观念:前额叶-顶叶网络将注意和工作记忆系统相联结,从而产生了意识,而意识的主要作用是寻找模式。

  想法: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五):大脑思维速度与记忆查找

  

思维速

大概是这样的,大脑有一块高速存储区域,相当于寄存器,里面的数据可以实时的被我们利用。

  但是容量不大,大概有6-7个元组。很多人都知道,人的瞬时记忆是6-7个字符。但其实,这里是元组,相当于一个槽和一个指针的意思差不多。里面的数据,可以是一个字符,也可以是一个经过压缩的数据索引,就是被你理解经过整理过后的抽象数据。

  然后就是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无论什么数据都要被提取到高速缓冲区才能被处理。所有的记忆数据,都是互相关联的拓扑结构。

  影响你思考快慢的有两个因素。

  第一,提取相关数据的速度,依赖于你大脑已有数据的连接。可抵达同一数据的路径越多,就越容易找到。比如飞机这个数据,你坐过见过,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接受过数据。那么就更容易提取这个信息。每天大脑都在接受数据,很多被过滤,很多被记住了,很多被强化了。不断强化同一条连接也更容易被大脑提取,因为这个链路形成的结构由神经元细胞连接,不断的有信号通过刺激细胞形成反射。

  第二,对已有数据的抽象压缩,整理,折叠。元组的高速缓冲区,有效处理数据只有6-7位。那么这些槽,存放的数据都是经过高度抽象化的。那么就能处理的数据量更大,就意味着能同时处理更多的数据连接,能看到更广泛的可能性。比如,一个元组位可以放一个数字,也可以放一个抽象化的数据π,那么都是一个字符,但是π的数据量能关联的数据远超过一个单纯的数字。如果,大脑中的数据都是结构化抽象化的,那么就更容易联想关联和提取,然后可以融合关联产生无比强大的想象力。

  当然,以上两点能够正常的运行,还依赖身体是否给大脑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比如是否生病,心情如何,是否自信,饿不饿,累不累等等。

记忆查找

  1. 一切都是数据。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所有得一切进入大脑的时候都会变成数据。就像计算机处理二进制数据一样,大脑有自己的数据格式,并且会把外界的一些感知转换成这个格式的数据。

计算机和人脑是一致的,就是信息通过二进制0和1来存储传递和表达。

  2. 数据的压缩和存储。大脑能记住那么多人得长相,熟悉的音乐,温度,感觉,看过的文字电影,学习过的任何等等。数据会被压缩到足够的合理的结构和大小被存储起来。

有图片的地方就有帧率,大脑就是。

  3. 数据的之间的关系。所有得数据,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这就是为什么看到一幅画面,会联想起很多相关得东西。数据是以一种互相关联的格式,可以快速提取的方式流动于大脑的神经系统中。

人脑并不能凭空创造出数据,所有的想法和信息都是环境数据的表达。所以,没见过的长相是不能够出现在梦境里面的。 想象,是根据大脑已有的数据进行排列组合得出的结果。如果没见过任何人,就无法想象任何人的长相。如果见了有限个数的人,就可以排列组合长相的细分特征,得到一些相似的长相。但是基础数据有限,能够组合出来的长相也是有限的。 大脑只是一个筛子或是过滤器,把环境信息按照特定的形式,呈现或理解出来。想象力也不是什么厉害的功能,只是数据的排列组合,越随机得到的结果越超过固有的认知,想象力就越丰富,其实在丰富,还是需要环境数据作为基础材料。所以,想象力并不是在创造,而只是在组合,大脑不能创造宇宙中没有的东西。 从某种角度来看,人脑想象得到的事物,其实在宇宙中就一定对应一种实现。能想象得到的,就是在大脑中模拟了数据的排列组合,在宇宙中重现需要一些细节的完善,但终究是可以的完成的,只是时间问题。

  4. 最后,大脑存储数据,压缩数据,提取数据还需要能量,就像电脑需要供电一样。处理器使用的能源,是已经经过提取获得的直接消耗的电能。 人脑使用的能源,需要身体各个器官经过一系列化学物理提取过程的生物电能。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六):可爱的神经元

  这本书提供的信息过于颠覆,冲击了我稳固的价值观,一度使我倍感压力,差点精神失常,所幸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呆,冥思,我终于接受了它所传达的信息,摆脱了成为一个可怜的疯子的可能性。

  即使一万个人都正确默写了同一篇课文,这个结果相同,但他们默写时脑海中的意识也会有一万种形态。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默写同一篇课文,他的意识也不会完全相同。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考验一万个人对课文的背诵情况,意识在这项课题中是不相关选项,无意义。但如果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意识……

  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很有限,即感官。

  书本这类现代化的信息获取方法也离不开视觉,而且书本所描述的世界很少会脱离感官,或者说的干脆一点,任何知识都是建立在感官获取的信息之上。

  意识就是对这些感官获取的信息进行技术化的处理,这个处理的过程叫做组块,即寻找意识信息中的结构性规律,并将它储存。它的作用是更好地作用于感官所觉察到的世界。

  那么意识是虚无的吗?这个问题用技术化的方法问应该是:组块是虚无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组块是神经元对感官刺激的反应形成的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以后遇到类似的信息,已经联结的神经元会对该信息产生一定程度的反应,即神经元与神经元互相发射,当发射频次达到一定数量级时,已联结的神经元会再次联结该新神经元,形成更庞大的联结,即形成新的组块。

  意识不可捉摸吗?如果你可以看清人类大脑内的组块,并参与了神经元们面对刺激形成组块的所有过程,然后当这些神经元们面对某一种特定信息的刺激时,你就可以确定地指认哪些组块可能会产生反应,以及宿主会采取什么方式作用于世界。

  因为人类平时看不到、听不到、闻不到、摸不到、舔不到神经元,也不知道一个人大脑中有850亿的神经元之多,于是更看不到神经元之间互相发射,形成组块,所以才觉得意识是捉摸不定的。而心理学家也只能通过沟通使病人将他们的组块描述出来以分析,话语以及话语背后的想法没有形状,但它们不是想象的虚无,它们都保存在那无数的组块之中。

  也许未来人类会发明出解码组块信息的工具,但现在至少可以确认的是,意识是物质的,它就是那些已经联结的可爱的神经元。

  前些日子看以色列专门研究宏观历史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著作《人类简史》,整本书有一个想象现实的理论,他戏称如果人类知道他们所信奉的上帝,荣誉,骑士精神,国家,货币并不是真的,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相信的想象的现实、虚构的故事,他们一定会傻眼。我想,如果尤瓦尔·赫拉利本人知道这些想象的现实并非传统认为的想象与虚构,而是那些存在于人类脑袋中的组块,他一定会傻眼。

  而他之所以会傻眼,是因为他的脑袋里没有将组块这个信息结构化、规律化的组块。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七):大脑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这本书理论研究内容较多,有这么几个实用观点供参考:

  1、精神疲劳、压力大、睡眠不足都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

  2、认知训练和冥想可以加厚前额叶-顶叶皮层,增强前额页-顶叶皮层的活动,抑制核仁体发生作用,控制不良情绪,增强注意力,加强意识(注意力和记忆力受前额叶-顶叶网络控制,越活跃注意力和记忆力越好;杏仁核活跃会产生恐惧感,越活跃代表恐惧程度越大)。

  3、随着年纪增大,意识水平会下降,防止意识水平下降的有效方法是培养怀疑精神。

  其他:

  大脑功能比各部分功能相加总和要大的多,而意识可能是大脑最耀眼、最让人着迷的产物,而意识是主观性的,在掌握技能后,无意识就会接替意识运动。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八):从大脑的演进探究趋势

  据说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分得越来越细,理清其中的逻辑和规律,通过不断证实证伪和归纳的方法加以完善——这样的过程推动了我们整体文明的进步。作为人类,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是所拥有的意识——能够思考、可以制造概念,正是以此,我们才站到了生物链的顶端,可以创造一个适合我们自己生活的独特世界。所以,意识太伟大了,乃至于我们都无法说清。

  换一个角度,只从神经学和生物学的方向看去,问题是就迎刃而解了——其实我们所拥有的意识并没这么了不起,是一步步进化迭代的结果;我们天生已然进行过“系统硬编码”,后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在“升级固件”。这个精彩的视角便贯穿了整本《贪婪的大脑》。

  作为剑桥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同时也是认知与大脑科学研究中心资深专家的本书作者丹尼尔·博尔,对于意识的解释就带上了独特的“科学”味道。不同于哲学的理解,博尔认为:我们具有独特意识的观点,与人类进化的过程相一致,是技术与进化的发展最终产生了人类大脑,从而拥有了丰富多样的意识,有独特的信息组块能力,能够发现自然界的深层模式,创造技术成果,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方便。而整本书的脉络也依照着这样的逻辑,从最根本的生物性开始进行推导,展现的是物理上的大脑本质——我们的意识不过是在这物理基础上发挥了一点点作用而已。

  我们的很多行为在我们出生时已经被固化,那是一代代基因留下的印象。我们不能超越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这方面有很多常识值得被记住。比如热衷高热量食物,在于我们一代代的祖先前辈都历经过忍饥挨饿的匮乏环境,对积累热量有着本能的热爱;又比如对蛇的恐惧远胜于汽车,因为汽车发明至今没多久,还没融入基因的记忆中。同样的,我们之所以有大脑,是因为像单细胞生物和病菌等通过体验来学习的方式成本太高,若能只通过信息互动进行判断可以省时省力大降成本——于是,就有了大脑这么一个重要的器官。大脑的进化也是先爬行动物、再哺乳动物,最后也是最外面的才是人类自主的部分——这样的进化过程随着需要运算更多的信息的需求而来,而为了更好的运算信息,我们学会并熟练了构建各种信息模块的能力,自此,才有了我们独特而又日渐发达的大脑。之所以是我们人类进化到了这一步,只能说是一种巧合、一种演进的需要而已。

  这么一来,原本看似神秘而神圣的意识变得如此简单,而事实上这还只是大脑很小一部分的活动——通过相应信号传输实现了这样的结果而已。分解到了这一步,很多事豁然开朗:比如学习,由于我们需要避免大脑对量的消耗,所以更热衷于寻找规律和关系——这便是我们的组块能力,而一旦形成组块,我们就可以随意的使用这些组块去开拓新的未知领域。这推而广之,其实可以解释我们的认知习惯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化体系: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进行组合,然后在组合之上创造新的基础,再组合……人类之所以发展至今,全都源自于想象的共同体,这都是从一个个思想的组块中构建起来的。

  由此,小到具体学习技能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元知识”,即能生产知识的知识,在熟练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造——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搭建好工具才能创造世界。比如语言、文字、走路、汽车驾驶等技能,都是“元知识”,学完后都可以延伸出很多,而高级如编程、机械修理、绘画、乐器等等也是这样,所谓一通百通就是这个道理。

  而往大了说,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也顺应着这种进化的方向:让身体的每个部分能通过神经建立系统联结、让传递信息的神经束能触发神经束、让思想能激发思想并淘汰不必要的内容——看看我们正在迅速发展的传感器技术和大数据云,可以实现数据验证数据的区块链技术、不断强化的虚拟现实、正在不断发生的跨界效应……一切都在按着这个逻辑演进着。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我们整体都在沿着我们自我演进的方式去创造和发现着世界,这时候,不妨把咱们自己想象成一个神经元、一个细胞,甚至真的只是“会思考的芦苇”,可能更容易看懂时代的趋势。

  这是一本相当基础的科普读物,笔法简练,提供了大量值得学习、运用和牢记的常识性知识。尤其是这种科学的态度和更加简化的视角,让人着实眼前一亮。认识我们的思想,不妨从认识大脑开始,倘若看清了我们进化到今天的路径,也有助于推演出未来的可能性。发现趋势,完全可以从认识自己开始。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九):开启意识之谜的另一扇窗

  开启意识之谜的另一扇窗

  文/王传言

  “人的意识到底从哪里来?”这应该是一个哲学上永恒的话题,而在解释这个问题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意识是架构。所以,对于这样的意识问题唯有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提出新的论断,而新的论断基础也唯有依据充足的证据才能让世人眼前一亮。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学科都可以提出对意识的研究成果且只要自圆其说即可。而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博尔在《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一书中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意识运作模式,他的观点与传统的哲学观点完全不同。他认为,意识是大脑的产物,随着知识积累,意识也在发展。意识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工厂,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致力于创新的精神空间。意识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深层结构。这样的观点无疑开启意识之谜的另外一扇窗户,让世人能够有机会洞悉意识的奥秘。

  在提出这样的观点之后,作者并没有急于表述,而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进行解析。可能人们会惊讶于为何其选择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也有人可能惊讶于研究意识的意义到底何在,更有人会惊讶于这样的书本身的价值何在。而这样的惊讶和疑问无疑恰恰是作者试图回答的,因为该书的副标题就是“为何人类会无休止地寻求意义”。可以说,意义本身并非存在,只是在意识的发展中实现了价值。比如,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会玩填字游戏和数独游戏。从生物学角度看,玩这些游戏只是在浪费时间;但在作者看来,这种探寻结构的行为有重大的进化意义。正是这种对结构模式的探寻,引导人类发现了火,学会耕种,乃至成就了今日科技的成果。

  将意识直接张贴上“为何探寻意义”的标签之后,意识引发的认知和创造力就再次进入视野中。其实,就像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论是来自于偶尔的苹果落地的启示一样,作者丹尼尔·博尔之所以选择意识本质这个极富挑战性的话题作为研究对象,也有其个人的因素,这就是在他目睹了父亲中风后的心理变化得到的真实生活经验。同时,博尔扎实的哲学知识以及作为认知神经科学家具有的丰富经验,为他研究意识本质奠定了基础。博尔将意识看成是大脑的产物,剖析意识各个方面的特征,综合哲学和神经科学知识,为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而这样的见解正是在确定意识是大脑的产物之后得出的结论。

  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人们对于意识的迷茫。“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曾经用他的怀疑程序强有力地“证明”:有意识的思维或感受是一个自明的、强硬的、不可置疑的事实。然而,从理智的角度看,意识这个确定的事实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意识之谜的吊诡之处在于:它因意识本身而被提出,而如果它能被理解和解决,也必须凭依有意识的理智本身。也许我们应该在意识之谜面前驻足片刻,去体会一下它的独特韵味:有意识的体验好比是宇宙漫长演化中的一道曙光,尽管它还闪烁不定,但它第一次将曾经漫无边际的无意识的黑暗世界的一隅照亮,然后慢慢扩大,并最终明白自己就诞生在那个被它照亮的宇宙中。

  而《贪婪的大脑》恰似为人们洞悉意识开启一扇善意的窗户,暂时逃离那样的迷茫,走进现实的世界中去。人类的大脑无比复杂,这使我们拥有丰富的意识。意识是生命的本质,其主要任务是革新。我们运用革新能力,不断探索模式,洞悉世界的本质。“好奇号”登陆火星,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成功等,证明了人类探寻意义和模式非比寻常的能力。但是,正如作者在结语中所指出的,人类似乎聪明过头了,我们经常做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导致生活失控。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最近声称,人类对科技的过于依赖将导致人类的灭亡,因为科技发展之快超过了人类的控制能力,而灭亡时间很可能就是下个世纪。人类运用意识的革新能力,目的是要改善生活,而不是给自身带来毁灭。这无疑也给人类本身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十):大脑就是载体

  这本书不是人人都适合看,孤僻如我,另类如我,打小就在怀疑人生匆匆,完了,我会去哪里,如斯才会买来看吧。

  我的奶奶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因中风病了,人不能自理,她的脑海的认知不知道余下多少,但总是对家人对话报以微笑。

  我很心痛,我的至亲,你到底还是我那个小时候常跟我们提起动荡年代的艰苦过去的奶奶吗?我甚至疑惑,你灵魂是不是飘走了痛苦的那部分,剩下的只是快乐的你吗?可,这个,还是你吗?

  这本书还没看完,可是,小时候惧怕鬼魂这东西的我,已经不恐惧灵魂的存在了。大至宇宙,小至人脑,这种精密运作的世界不知如何就平衡下来,我们存在,我们创造,我们思考。

  人类真的是一台生物计算机吗?我们逝去以后,承载我们思想和灵魂的肉体分解了,我,就分解了吧?

  事物是微小的生物电在传递信息,人脑也是生物电在运作,常常一部高频率的手机放在枕头边睡觉时,我整晚都梦魇不断,大脑,你那时是在对抗外界信息吗?

  我的智商是硬伤,所以我的大脑是一台迟钝的机器,我对不住他,懒惰的主人懒惰的运转。

  我想我奶奶了,愿灵魂能有新的载体,在下个时空,继续做你不肖的孙女。

  珍惜当下,如载体消失我便消失,我会活出一个我自己更喜欢的自己,且善待家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