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的读后感10篇

2018-07-24 04: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的读后感10篇

  《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是一本由周策纵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读后感(一):再遇周策纵先生

  如果不是突然想捡回文学,接着后浪出版公司又出版了这套《周策纵作品集》,我也许都不会与周策纵先生重逢,进而再读他的作品。

  还记得第一次与周先生的相逢,是看他的《“五四”运动史》。那是一本被美国《东方学会学报》称之为“一本材料详实、内容丰富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参考书,书中作者历史细节广阔社会政治背景巧妙交织起来,造成一种完美的有解释性的关于中国的研究,实在前所未有”的书。尔后不论是研究中国近代史、思想史,还是文学史传记的各国著作,几乎全部都征引了《“五四”运动史》的内容。而且在大英百科全书再版时,还特邀《五四运动史》的作者周策纵先生补写了“五四运动”条,使中国这场伟大群众运动成为世界知识的一部分

  但也就是这么一本书,还差点没能出版出来。那是1952年的一天,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一位曾在中国停留多年的大学教授正与一位中国留学生讨论该生的博士论文选题。忽然,教授提高嗓门:“什么!你说你要写‘五四’运动,不行!博士论文怎么可以写学生暴动?……什么?说这是中国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思想革命?简直胡闹!你若是坚持写这个题目,我们就取消你的奖学金!”这位中国留学生愤然而去。几年后,这位中国留学生顶住多方压力终于完成博士论文,接着他将该论文扩写成五十五万字的《“五四”运动史》,并于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以英文出版。立即引起了轰动——他就是后来名满中外的汉学大师周策纵。这就是中国学者的气魄,还记得当时我看完了《“五四”运动史》,对“五四运动到底是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也有了自己理解

  后来,听说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了一套《周策纵作品集》,可能是因为看了《“五四”运动史》对周策纵先生已经有点小崇拜,果断买来阅读。其中《文史杂谈》是《周策纵作品集》的第二册,也是继《“五四”运动史》之后,周策纵先生续谈五四运动及近代思潮的精彩篇章。全书由“文史宗哲篇”与“五四及近代思潮”两部分组成。其中“文史宗哲篇”涵盖了周策纵先生探讨古代社会思想、“人与大自然观念,以及与饶宗颐教授探讨陶文考释等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文章;“五四及近代思潮”部分则收录了周先生纪念胡适先生的文章以及有关五四运动、中国文化现代化、简体字的文章

  探讨古代社会思想史,只能从古文字中寻找答案。历史上,研究古文字有两次千载难逢机缘,第一次是1788年拿破仑南征埃及,组织了一个“埃及研究所”,随军远征,为释读古埃及文字提供了钥匙。第二次就是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这次发现直接把中国古代的可信史推到了商代,也诞生了与之相应的古文字学,还给许多学者解决饭碗问题。甲骨文的发现也让古文字研究者思维方式随着改变,即根据出土的材料,重新认识古文字演变的源流。在《文史杂谈》这本书中,周策纵先生根据甲骨文推测古代社会和思想史的探索方法,以及对出土陶文的考释,可以看出其学识渊博,几乎无所不窥。不论是甲骨、金文、经学、红学,还是历史、诗歌小说翻译等在这本书中皆有所涉猎,且均分析头头是道,可谓是既为当今士林仰望,亦足为后世所宗。

  除此之外,书中周策纵先生对红楼梦、经典与训诂、诗词、文史哲等方面考究,也展现了其百科全书式的记忆学问,实为学者的学者,教授的教授。这本书,可看。

  《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读后感(二):我读《文史杂谈》

  看过周策纵的《忆己怀人》,现在再看这本《文史杂谈》,感觉明显后一本书买得更值,前一本书可看的部分真不多。

  《文史杂谈》也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文史宗哲方面的内容,说实话,太过专业,看不懂,基本略过没看;第二部分,写的是五四及近代思潮,这部分还是挺有看头的。

  关于五四部分,周策纵专门有本《五四运动史》,对比做过详细记录评价,不过因为我看书不太认真,基本一扫而过印象不太深刻,再看这本书的五四部分还有点新鲜感。提起五四,免不了吐槽一下青年节,感觉这个节日设置有点搞笑,五四虽然是青年学生发起的,不过从它的发生原因和后来的发展过程以及影响来说,定义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更合适,那做个思想节想必更好点,不过,凡是不能放假的节日都不是好节日,所以也没必要斤斤计较这个节日的名称了。

  思潮方面重点讲了胡适,我觉得如果能和胡适的《容忍与自由》以及唐德刚的《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结合起来阅读效果会更好,胡适和唐德刚这几本书都很不错依稀记得当时读的时候很有感触,不过就像刚才说的那样,我读书太快不求甚解,读过之后留在脑子里的东西很少,这真是个很大的问题。再说回胡适,我觉得胡适虽然发动了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似乎是个革命者,但从骨子里来说他其实并不是个激进的人,更多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恕道。这么说胡适只是一种感觉,没有办法说出理由,因为自己思想太浅薄,又不会总结,没法说出个子丑寅卯。我觉得思想这东西每个人都有,有的深刻,有的浅薄,和教育经历生活经历和性格都有关。我没读过文科,没学过思想分析方法,读书不认真,真正进入脑子里的东西很少,生活经历简单,没有太多感悟,性格太过温和,不太会与人争辩,而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有争论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而这一点我往往很难做到。我往往选择保留自己的看法,或者说敝帚自珍,这样根本不利于认识自己的思想。

  本来想写读后感的,写着写着就变成了自我剖析,又是离题万里了。最后还是再说回主题,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对五四运动和近代思潮方面的内容,可以启发一些思考,有思考才能防止老年痴呆不是。

  《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读后感(三):谁是周策纵?

  假设,我们到大陆高校选择来自于中文系和历史系的100名本硕学生,做一个小小的学术调查:“知道周策纵是谁吗?”我们到底能得到多少肯定回答

  八年前,当我还是一名二流学校苦逼研一新生时,我很粗暴的认为,应该不会超过10个!至少在我的同学里,从做《诗经》的到做《红楼》的,都一脸茫然:“谁是周策纵?”

  那个年代百度百科和新浪爱问还根本不成气候,超星读秀还不为高校充分利用,甚至很多高校还不曾全库购买中国知网。就我而言,也不过是从一篇介绍海外红学的综述文章里第一次见到“周策纵”这个名字,而我买到《古巫医与六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的简体字版,也已经是毕业六七年之后了。

  不可否认,在当今多元开放时代,海外汉学著作大量被重新包装。无论是作为华人的余英时还是作为西人的史景迁,虽然并不是在今天才为大陆所熟悉,但至少,其居然成为小资的案头读物,却诚然是近十年的事。其实,“周策纵”也并非是一个冷僻的存在,比如《五四运动史》简体字版在国内首次出版,说起来,能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岳麓书社,1999)。如今,当我看到坊间有“周策纵作品集”系列上市,意外,但并不惊讶,因为至少在八年前我就断定,总有一天,“周策纵”一定会在大陆重新华丽转身。

  《文史杂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3)作为“周策纵作品集”的第二种,它并不是如《五四运动史》那般体系精致严密的专著,也不是如《古巫医与六诗考》那样主题集中周延的论文集,书中收录的文章,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文史宗哲篇”和“五四与近代思潮”两大类截然二分,但相近归类的内容似乎又很难说相互连属。作个不恰当的比拟,它有点像一份类样丰富,滋味甘美,色泽光鲜水果拼盘。尽管“著者”一栏盖着“周策纵”的戳,但准确的说,它是图书编辑创造产物。就我有限认知和阅读范围来说,虽然其尚不足以涵盖周策纵全部的学术领域,但大体上浓缩了周策纵的学术精华。毕竟,我终于经过八年的等待,读到了周策纵在江湖久负盛名的《说“来”与“归去来”》。

  《说“来”与“归去来”》的“初稿”《释“无以”与“来”——兼说“必也”与“归去来兮”》初撰于1965年,当时周策纵曾油印分发给朋友学生以供交流。可以推测,最初的文章似乎并不集中讨论“来”与“归去来”,还包含着其他相关的内容。但经过其20多年的沉淀思索、增删修订,最终延宕至1987年以《说“来”与“归去来”》为题定稿发表,充分展现了他专、慎、窄、深的治学风格。这与当今泡沫化的学术相比,无疑是让人高山仰止的。

  这是一篇在全书中占据最大篇幅的纯学术论文。开篇从字源学进路,探讨了“来”字的起源意义增殖,以大量实例展示了它在古代各种文体中的词性及其作用,最后集中讨论其在陶渊明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含义。一般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往往落脚在文学作品中寻章摘句,不能作严谨的学理分析,而周文从经史子集四部中,萃取出“来”字做一番“知识考古”的工作,调动文学的、文献的、语言的、考据的知识背景,仅就一字进行推考;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带有浓厚的西方新批评“细读”特征。换句话说,此文不但继承了中国清代乾嘉汉学的治学精神,而且也采用了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的合理方法,尽管其成文的时间已不可谓不远,但在今天看来仍具价值,堪称文史类专业研究生初窥学问门径的典范文本

  回到本文的题目:“谁是周策纵?”在百度百科已然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我再二道贩子一样复制粘贴一番,就显得太无聊了。还是让我们绕开华丽丽的《五四运动史》和《古巫医与六诗考》,回到这本《文史杂谈》吧。

  就我有限的阅读范围而言,比较中介绍周策纵的书籍刊物有二。一是在2007年周逝世不久后,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出版的《中国文哲研究通讯》十七卷第三期(2007.09)专门编发的“周策纵教授纪念专辑”,收录其学生朋友撰稿的纪念文章共9篇。其中由严志雄先生编订的《周策纵教授著述目录》,基本上全景式展示了周策纵一生的学术成果。二是由台湾文史哲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周策纵的学生王华所著之《周策纵之汉学研究新典范》。然台湾之书刊,于大陆流波未广,如果既不满足于百度百科事实性的泛泛介绍,又希望较深入了解周策纵的学行,那么,在这本《文史杂谈》中所收录的《“不”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一文,庶几可以略窥周氏的学术面向与治学思想。此篇访谈录由陈致负责采访撰就,斯文已在,不多赘述。

  略说一句题外话,采访者陈致本人,也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其在甲金文、诗经学、清代学术史等领域颇有建树,成果累累,有《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诗书礼乐中的传统:陈致自选集》等。近年来颇畅销的《余英时访谈录》(中华书局,2012),其主体部分即为陈对余的采访,能如此多的一亲大师芳泽,也算是让人羡慕嫉妒恨了。

  已发《秦皇岛日报·副刊·闲闲书话》(2013年12月18日)

  《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读后感(四):读周策纵先生《文史杂谈》

  读周策纵先生《文史杂谈》

  文/敦先生

  周策纵先生治学涉猎广泛,甲骨文、金文、经学、红学、历史、诗歌、小说等均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见解,著文熔铸古今,贯通中西,高屋建瓴

  《文史杂谈》是一部周先生的演讲稿、书信以及论文的合集,内容丰富,文史兼备。本书虽名为“杂谈”,实为水准极高的学术论文集。本书由“文史宗哲篇”和“‘五四’及近代思潮”两部分组成。“文史宗哲篇”涵盖了周先生探讨古代社会思想、“人与大自然”观念,以及一些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演讲稿、书信、论文等。“‘五四’及近代思潮”部分则收录了周先生纪念胡适先生的文章以及有关五四运动、中国文化现代化、简体字等方面的文章。

  “文史宗哲篇”的专业性很强,若非专业研究者,很难深入研读。如,《论章炳麟梁启超墨迹文书》、关于龙山文化的研究,以及与饶宗颐先生的学术探讨等,对读者文史哲功底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该部分为文化史研究提供了一些好的方法。比如,如何从古文字与经典中,探索研究古代社会和古代思想;文史考证的基本素养和方法是什么;对于一些文化术语的重新认识,如周先生认为西方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称为“汉学”,这个提法就不够明确,容易混淆为“汉代的儒学”(与“宋学”相对应),或者理解为“汉族的学术”,而称之为“华学”就比较准确明了。

  周先生旅美多年,相对于大陆学术界,与港台学术界的交往更为密切。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大陆学术界的认识、评价却很客观,不带任何感情或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有一流学者的风范。认为大陆很多老学者受了乾嘉学风和“五四”以后“国学研究”或“整理国故”作风的影响,学术研究注重实事求是和精密求证,成就斐然。但是,后来受政治的影响,大陆学者损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损失,把曾经的研究方法看作是“繁琐考证”。“文革”后,很多优秀学者一时间仍然难以摆脱这种思想束缚。

  本书对于我而言,最大的看点是下篇“‘五四’及近代思潮”。作者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潮以及胡适先生的研究和解读很精彩。

  作者把“五四”放大成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来研究,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为止(1924年国共合作北伐)。全面分析这一大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原因和对中国历史、文化、学术、思维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不能把“五四”运动单纯看成一个政治事件或学生运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来研究,突出青年知识分子的倡导性、独立性和主动性。

  强调“五四”的基本精神是抗议的精神,追求理知以批判偶像,创造新文化新社会以自强自救。“五四”知识分子们提倡怀疑精神,对整个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乃至社会制度都抱持着怀疑的态度,要求“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倾全力破坏偶像,打破思想束缚。学术界增加了批判和反对的精神,并引发“疑古”的风气,使人们抛弃掉盲目的“轻信”,理性研究学术。这种风气有过火之处,如有些青年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有助于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和数千年思想权威定于一尊的偶像崇拜,有利于解放思想,推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进步。另外,“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强调文化碰撞,创造新文化,“再造文明”的这种作风,正代表中国的“文化自觉”,放弃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五四”运动至于中国,似与启蒙运动至于法国。

  对“五四”运动价值的评估,作者始终坚持不能把它看成一般的历史事件。因为一般的历史事件事过境迁,随即为人遗忘,只能供学者研究;而“五四”运动却是一段活的历史,永远有着活泼旺盛的生命力。“五四”后,无数次的学生运动,基本都受了这场运动的启发,要求抗拒外侮、关心国事的精神,正是“五四”的精神,也是中国士大夫的传统精神再现,关心民生、忧心国事,以天下为己任。因此,研究“五四”运动,就要以“五四”超越“五四”。

  作者与胡适先生亦师亦友,深入交往,所以他对胡适、胡适思想的认识独具特色。

  胡适一生最求自由,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知识界典型的自由主义者,为了争取和保障自由,主张容忍的态度,同时鼓励人人有抗议的精神。

  关于胡适容忍和抗议思想的源流,作者认为幼年时,父亲的儒家启蒙,教他要有容纳异己的雅量,不走极端,有容忍精神;但它所读的第一部小说《水浒传》又给他注入抗议的因子。母亲作为父亲的继室,在家族生活中的容忍与抗议平衡的态度,让他印象深刻;也受到了基督教学说、美国学生运动以及恩师杜威的影响。美国女朋友韦莲司对流俗最有反抗精神,胡适称其“最洒落不羁,不屑事服饰之细”,穿的衣服数年不易,从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但她“极能思想,读书甚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肩背”。女友的学识、思想水平和反叛精神对胡适先生的影响可谓巨大;另外,与环境和朋友抗辩也对他容忍与抗议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作者的研究鞭辟入里,独具特色,尤其关注日常琐事、生活细节对个人思想形成、发展的影响,这种方法对历史学习者很有启发意义。

  注重从文学作品、学术著作研究中,挖掘作者的思想特征和为人处事风格。在《胡适风格(特论态度与方法)》一文中,概括胡适先生的作品与做人的风格。他的作品“平情顺理,清浅流丽”,即使反对别人,作品中却从来不盛气凌人、不讽刺挖苦、不骂人;别人骂他,也不对骂。作品的风格其实也体现了胡适做人的风格,心平气和,平易可亲,能够坚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立场,也能宽容和同情别人,虽然好同,但并不恶异;能洁身自好,也能替别人着想。

  胡适的形象在许多大陆后学的脑海中是负面的,或者是模糊不清的。但是,作者了解、交往、研究并勾画出的胡适先生形象可能是最近本真的,即是一位学识渊博、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潇洒文人,又是一位敦厚宽容、与人为善、提携后学的仁厚长者。

  《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读后感(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直认为每一本书都会为读者推开一扇门。

  有的门后面藏有真挚的感情,有的门后面有丑陋的世态,有的门后面则是独辟蹊径,让你看见新奇的角度。而这本《文史杂谈》则让我看到作为学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历史的另一侧面。

  一直很喜欢历史的我,对于每个历史事件都是喜闻乐见的,但是就像陶渊明所说的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但是看完先生的书,让我对于读书与治学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每个字都有其含义与出处,每个句子都值得推敲,而每篇为文都有其实际意义与贡献。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让我看到一个学者的艰辛与探究,钻研学问的枯燥与乐趣,但是就像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用典的追求与发现的乐趣,在字与句之间发现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追寻到最初的源头,那种乐趣也是无可言喻的吧。

  而周策纵先生,学贯东西,不仅对于甲骨文、训诂学、历史学、文学都有独到的见解,更对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五四运动的研究亦有很高的造诣。五四运动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历史教科书的样子,每次看完这段历史,都是让人心潮澎湃,热血翻涌的。那些振臂呐喊的学生,那些热心国是的商人、市民,都是中国最热血的人,他们会与历史一起永远镌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但是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可能我会对于五四运动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一个运动可以是鲜活的历史,可以延续至今依然有现实意义,可以多少年来激励了无数文人志士,这样的运动唯有五四运动,但是五四运动又不单单是一次简单的学生运动或者社会运动,它的起始年限甚至都备受争议,因为五四运动从来不仅仅是一次爱国运动,还包括了对于旧传统的摒弃、白话文的兴起,西学东渐的转变。最重要的也许是因为,从那一刻起,中国人,不只是少数的知识分子,真的开始觉醒,在所有新思潮涌入争论并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新的批判的眼光,去重新估价一切。既包括这个世界,也包括思想。我想这一点是五四留给当时代人们最大的一笔财富。

  先生书中也提到现时代很多人对于当时五四运动的批判,我想任何一个运动或者行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重要的是它到底是否最适合那个时代,并且对那个时代做出了最大的改良与推动,它的进步意义是否远远大于它的负面影响。南怀瑾先生批判五四运动“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这一点我不能赞同,传统文化固有其美丽绝伦的一面,但是也有其守旧落后的一面,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国家生死存亡之秋,我们没有时间去辩证的看问题,如果再固守守旧的传统文化,没有摧枯拉朽的革命力量去破坏、去拯救、去创新,去催生出中国人民的热血,真不知现在中华民族会处在何等境地。

  同时先生对于胡适生平的讲解也让我们看到那一代知识分子,上下求索、为国为民的衷心。赞同朱学渊先生的这段话:“策纵先生的离世,标志着那出自传统、而走出传统的拼搏一代行将凋零一尽。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不平庸的一代,他们认识传统而检点传统,在祖国却无以施展,离乡背井后却大放异彩,这就是他们的才具和苦难。”掩卷沉思,推开窗子,外面是清冷的雪夜,我想那一代的大旗已经落幕,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是否能够继续开创新的历史呢?路还很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