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10篇

2018-07-24 05: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10篇

  《上帝掷骰子吗?》是一本由曹天元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8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一):上帝掷骰子吗

  哇作者超会讲故事啊,而且讲的内容正好是我一直记不下的物理学部分,简直是给物理小白准备的科普福利!看到那么多熟悉名字熟悉的实验突然觉得很有回报感,这么多年没有白白受物理的虐杀啊,虽然我物理学得…说多了都是泪……不过书真的是好书发展中的紧张气氛渲染淋漓尽致打比方使许多高大上理论变得浅显易懂。 以上是我初读的时候做的感想,这一本26.5万字的书,我居然拖了近两个月最终才草草翻完!我现在要承认我之前的错误,尽管作者已经尽力的浅显化了,但这一点也不易懂!!!一开始还勉强跟得上节奏,到后面的理论越来越复杂新奇,用到的数学知识也更高深,真的不明白啊……对于我这个高中物理都不及格的小傻子,这无疑是自虐!!反正读完这本书的近几个月我都不想碰有关科学的书了…我现在只想给物理学家们献上我的膝盖问问他们是不是比我多长了好几个脑子,居然能研究这么深奥的物理,太强了……世界真的好复杂,不过我还是稳稳的躺在床上,没分散到各个地方,真是万幸了。书是好书,作者也是好作者,至少物理数学和语文学的都挺不错,只是才疏学浅的我还理解不了这么高深的层次,希望以后知识积累更多的时候还可以再认真研究这本书,也希望那时候物理学在量子方面会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物理啊,真是奇妙学科呢。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二):调皮的上帝

  这是一本朗朗上口语言风格特别诱人的“科普史话”,难怪那么多人推荐

  看到豆瓣上一致好评,加上中亚大减价,于是果断买了这本,趁着这段时间工作不是很忙,想着赶紧看完它。怎料到,作者居然能把深奥的物理科普文写得如此的生动有趣,捧起来简直欲罢不能

  后记中,作者一再的强调,自己不是专业人士,仅仅是爱好而已,原本这个系列只是在新浪连载,成书大约也是巧合。但是看了全书,打心底感慨,能把量子物理的发展和原理理解到这个程度,作者本身也快成神了。不得不由衷的赞叹一句,高手民间啊!

  为人类所有那些敏锐聪慧大脑鞠躬!

  补一句:莫名地被全书最后一句话击中了。突然有些莫名的感同身受,不能体会再多,唉。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三):爱因斯坦不是上帝

  这是一本关于量子物理学的科普类读物,没有太多复杂的公式,也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科学人物

  量子力学是一套颠覆性的理论,我常常会觉得它打破了我固有的常识观念,你能想象薛定谔放在盒子里的猫即是活的又是死的,直到你打开盒子的一瞬间?你能想象光子会因为观测值者的介入改变自己的状态吗?

  曾经笼罩在十九世纪经典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在新世纪卷集着狂风暴雨,将开尔文男爵口中的那座牢不可破的物理学大厦吹打得摇摇欲坠。它在科学家中引起了最广泛的争论冲突,它在质疑和批判声中艰难的前行,不断完善武装自己,最终和相对论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可事实证明,爱因斯坦不是上帝。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四):如果能早一点认识你……

  读书的时候结构化学学的最辛苦,第一章就是量子化学,直接进入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完全不知道量子为何物。去看物理系的量子力学,看着他们学的也云里雾里,心里满足了。如果这本书能列入化学系或者物理系的课外必读书目,我相信大学对于量子的恐惧不会这么大的。

  书中把量子的由来讲的清楚透彻,这对于化学系的我理解轨道杂化, 不相容原理真的轻松容易很多。考研的时候也是败在结构化学上,写不出矩阵,写不出薛定谔方程,哎。。。能早一点遇到这书该有多好,毕业后工作这么多年才遇到,也是觉得庆幸,还能读得懂中间的一些实验,原理,对于人名更是充满诸多的敬畏

  如果能早一点认识“你”,我想我或许也已经投身在某一个关于量子化学的领域中去了,可惜现在只能做做普通的实验,并没有多么的高端,看着身边的博士们,毕业的时候能发表论文在《nature》上,真的是各样的羡慕,或许有很多人不明白,但是若你真的懂得科学的美,你一定会被他迷住。

  书中对于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薛定谔的猫和MWI理论。

  读书的时候其实课本里并没有过多的涉及薛定谔方式的由来,还有关于他所放出的这只猫,直到在一篇GRE的考题里看到Erwin Schrödinger's Cat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他在波动方程后还有这样的一个大招啊,本书让我真的清楚明白很多,我所不知道的原理,以及理论实验。

  MWI理论,是现在比较红的理论,已经运动到各大电影里了,原来物理的理论,已经渗入媒体了诶。

  但是对于我一个有神论者而言,上帝所创造的世界,真的是奇妙的。让我越来越佩服我的上帝,从光开始,直到现在……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五):写科普

  读完了《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写科普最是吃力不讨好买卖,浅的嫌太浅,深的嫌太深,好在此书对于我不浅不深。

  最不能用日常经验理解的极度反常粒子世界,如何取譬才能让人理解透彻?比喻这种东西,本来就不等于原型,怎么好拿比喻不准确来非难作者?既然是比喻,当然不能当作实况,普天下哪一个比喻与事实是绝对吻合的?话说回来,连费恩曼都不能理解的量子力学,谁能把它抽丝剥茧一丝不挂地展现世人面前?各人理解不一,那么多最强大脑各自带着一套匪夷所思解释互相褒贬,尚且没个定论(爱因斯坦和玻尔争论到死仍不改初衷),一介书生为你写最前沿物理学的科普,挟带点私货不是难免的吗?

  这书里用的类比我基本能接受,只要是机智而不牵强、像是那么回事、扫除了路障让人恍然大悟,比喻的目的就达到了。钱钟书说鲍小姐穿上衣服和没穿衣服基本没区别,又因为“真理赤裸裸的”,所以鲍小姐基本等于真理,那么谁真的去鲍小姐那里找过真理?

  但这书显然缺乏严肃性。科普不严肃怎么行?但科普不严肃有什么不行?扳着脸讲道理的科普就跟穿着丧服讲笑话一样不合宜。想想我们痛苦童年吧,谁愿意回到严肃的教科书里去?所以不够严肃算不上问题

  那么不满在哪里?不够典雅,这就是不满。典雅并不是无关重点的故作姿态,它关乎品位格调,关乎科学隐秘美感。这书几乎写成了武侠小说探索之路充满派系纷争,水穷处横空一剑……这不是美,我要的不是这个。

  相比之下国外的科普在科学美感的传达上要好得多。比如我之前读过的一本,译成中文的书名原该叫做《量子飞跃:写给大众的新物理学》,但作者不知怎么和灵性扯上了关系,被贴了个“灵性科学家”的标签,碰巧中译者也是个灵修爱好者,于是迫不及待地把中文书名改为《量子心世界:在宇宙的无限可能中创造奇迹》,矫情无比。书中只字未提“灵性科学”和“科学”的区别在哪里,它是高于科学的更牛B的科学吗?是否我们熟悉的值得信赖的科学有了一个更强大的对手,足以打破一切谜底,而全天下的梦中人还浑然不觉?译者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幸亏我死都不信什么狗屁“灵性科学”。

  奇怪的是理应也同样狗屁不通的内文却译得出奇的好,清晰晓畅,在科普出版物里属实罕见,比霍金的那个御用败家译者吴忠超强一万倍,霍金的三本书都毁在他手里:《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

  优质的内文配了个愚蠢的书名,弄得我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推荐这本优秀的***《量子心世界:在宇宙的无限可能中创造奇迹》,免得让人把我当成打算靠胡思乱想创造奇迹的人。

  量子力学的科普著作铺天盖地幸运的是我已经替不知所措的世人精挑细选过了:第一推动丛书的《新量子世界》!就是它,将基础理论有条不紊娓娓道来!读完了它,下一本就轮到《量子心世界》!在人文阐述方面它相当有魅力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六):可是,量子论能这样学习吗?

  最近在读量子论科普读物《上帝掷骰子吗》,读得我如饮醇酒般陶陶然、熏熏然,当然也像饮酒一样昏昏然。但在好奇心驱使下,我仍津津有味地读了下去。为了深入理解这些伟大理论,我急忙从我知识储备库中,搬出了牛顿苹果、瓦特的水壶、鲁班的小草和伦琴的底片、孟德尔的豌豆、富兰克林的风筝等等来应急,奈何仍是迷惑不解。所幸伟大的玻尔教授的话,给了我强心剂般的安慰,他说“谁如果没对量子论感到迷惑 ,那他就是没有明白量子论。”照这逻辑反推的话,我倒是可以说我明白了,因为我不但迷惑了,而且是自始至终都在迷惑,以下就是我的学习心得

  上帝掷骰子吗:爱因斯坦认为随机性或不可精确预期性不是客观物理世界的根本方面,他老人家固执地相信因果规律。尽管我对爱因斯坦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在这件事上,我更爱真理——上帝会掷骰子,这是毫无疑问的。就说上次娃娃机上抓娃娃吧,我花了200多元,竟然连根泰迪小熊的毛都没抓到,你告诉我,上帝不掷骰子,那怎么不让我抓那个芭比?还有上次英语测验时,用转铅笔的方式,做了100道选择题,但是只对了4道,哎,我一直在后悔,为甚么不秉承上帝他老人家的意志,用掷骰子的方式做呢?如果这样做,我感肯定至少会做对5道题目

  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电子不能同时占有相同的量子态。这个原理不难理解,现代社会都是一夫一妻制,在家庭结构中,你很难找到两个量子态完全相同的老婆。即便是尽享齐人之福的谭校长,两个美娇娘的量子态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大房颇能理财,二房专擅添丁,而且他们所处能量层也不相同——估计体重和腰围更加不同。薛定谔作为动力学的开拓者,他捕获电子的能力也是异乎常人,从安妮到伊塔到希尔德到希拉,她们的量子态个个不同,但他把正室安妮置于外层,这导致安妮屡屡逃逸,被他人捕获。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薛定谔年龄日益衰变,但他的捕获能力仍是惊人,60多岁时候,仍然让一位20多岁的美娇娃给他生了个女儿。这些电子们虽然遵循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却在现实中遵循了夫妻颇相容原理。

  薛定谔的猫:如果没有揭开盖子进行观察,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它将永远处于半死不活叠加态,而观察引起了波函数的坍缩。中学时,我暗恋一个小可人儿,她的一颦一笑都让我的小心脏以2.5赫兹的频率不断坍缩和膨胀,当我那比rain更细小的小眼睛以频闪方式,屡屡向她进行双缝干扰时,无奈可人儿却总是欲拒还迎。当我的感情汹涌澎湃至波峰之时,我表白了……直到多年以后,当我修读了量子物理以后,我才明白,失败原因在于,在我拆开她回复信件时,正是我的观察才引起了欲拒还迎这种叠加态的坍缩。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暧昧”就是所谓叠加态,如果我不去挑明,就能始终处于那美好的叠加态。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这个原理也不难理解,在商场中茫茫人海里,你保证测不准你家小甜心的具体位置,她是在化妆品专柜还是在珠宝特区?是在试衣间宽衣解带还是在穿衣镜前搔首弄姿?鬼才知道!你唯一能测准的的事情是她会刷爆你的信用卡。当你和你的小心肝儿被家中的母老虎抓了个现行时候,面对母老虎那扬起的巴掌,你能预测到这巴掌的动量堪比阿拉斯加棕熊,但是你却无法测准这巴掌的具体落点:是小三的脸,还是你自己的脸?这的确测不准。

  波粒二象性:物理学史上,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反复争斗,简直就是一部好莱坞大片,忽而东风压倒西风,忽而西风压倒东风,剧情翻转之快不亚于女人翻脸速度。波粒二象性,生活经验已经告诉你这一点。邻家二妞子,眼看着她一大碗米饭扒拉完,小肚皮勾勒出圆润曲线,如同正弦波,由米的粒属性,很快就变成了波属性——要是你有足够耐心观察二妞子的成长,你还可以看到她身上的“波”属性越来越明显。(2017)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七):丈量世界的量子

  这本书一开始是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上中学的表弟的(看豆瓣的评分9+,大家一致评价是本优秀的科普读物),本意是为了激发他对物理学的兴趣,不过他说看不懂。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让我看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就像一个天生只能看见黑白色的色盲一样,你永远无法告诉他真实红色或是绿色是什么样子,只能通过他已知的的感官,借助一系列映射让他获得相应的信息。在探索量子的道路上,我们人类就像是那只能看见黑白色的色盲。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一百多年来像普朗克、薛定谔、波尔、德布罗意,海森堡等一众科学家的探索,正因为有他们的努力,崭新的世纪得以拉开帷幕。

  个人比较支持书中休·埃弗莱特关于量子论提出的多世界解释(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MWI),也就是为我们常人所津津乐道的“平行世界”(当然两者还是有差别,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借助“薛定谔的猫”来描述这个理论的话,就是当处在打开盒子的临界时,当下的宇宙还未分裂(“分裂”这个词被认为是这个理论中一个不太恰当的措辞),盒子中的猫还处于一种“活”与“死”的叠加态,等到打开的一瞬间,宇宙便演化出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版本中猫活着,另一个中猫已经死去。我现在能写下这篇读书笔记,也在于宇宙不断分化累积的结果。支持这个版本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理性的考量,而是罗曼提克式的幻想(所以电影导演也抓住了这一点)。

  量子力学离我们的生活其实很近,我们所使用的电脑和手机中的CPU、存储体、显示屏等,医院检查中常常听说的核磁共振、激光手术等,就连我们学生常常用的激光打印机都与量子力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量子力学不仅致力于发展这个世界,更致力于解释这个世界。看完这本书,当你再次望着天空时,所思考着的东西也许会变得不一样。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八):骰子何时能停下来!

  记不清当时为什么会买这本书了,可能只是为了凑单吧。不过现在看来,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通过她,我看到了20世纪人类历史上那五彩斑斓的物理学发展过程,见识了那一个个闪耀星空的物理大师的风采。从小我只知道爱因斯坦的故事,只知道他有三只破烂的小板凳,只知道他的相对论是多么的伟大;中学以后,我只知道光有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是在微观领域的科学,物理学还有两朵乌云没有消散——这些都是多么肤浅的认识啊!或许有人会说,知道与不知道量子力学究竟与我有何干?的确,表面上来看,这么多年不识量子为何物确实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量子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日常生活中的电脑和手机就是量子科学发展的最好例证。虽然,在读完全书后的现在,我依然不知道量子为何物,或者甚至可以说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量子究竟是什么,但是这一百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却足以让我们每个人为之着迷、为之振奋,因为她已完完全全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抑或稍微乐观一点,就像霍金在《时间简史》里说到:“在谨慎乐观的基础上,我仍然相信,我们可能已经接近于探索自然的终极定律的终点。”又或者像哥德巴赫猜想之于数学那样,最终的答案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们穷尽所能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所发现的沿途的美景。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描述了量子力学发展的那激动人心的一百多年,其中有一处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描述如下:当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提出自旋的时候,玻尔正在去往荷兰莱登的路上。当他的火车到达汉堡的时候,他发现泡利和斯特恩站在站台上,只是想问问他关于自旋的看法,玻尔不大相信,称这“很有趣”。到达莱登以后,他又碰到了爱因斯坦和埃仑费斯特,爱因斯坦详细地分析了这个理论,于是玻尔改变了看法。在回去的路上,玻尔先经过哥廷根,海森堡和约尔当站在站台上。同样的问题:怎么看待自旋?最后,当玻尔的火车抵达柏林时,泡利又站在了站台上——他从汉堡一路赶到了柏林,想听听玻尔一路上有了什么看法的改变。每每回想起这段描述,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读一段童话故事一样,这是怎样的一群痴迷而又执着的人啊!!!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九):关于电子双缝干涉实验的不靠谱想法

  这本书读下来就两字,过瘾。想象一下,百晓生和王语嫣(这个妹妹阅尽天下武功秘籍)合写一本宝鉴。

  话说在物理界,经典物理是人间武功,量子物理则是用来踏破虚空的玄功。无论人界还是修真界,一直都有二宗争斗不休,一为气宗波动说,另一个就是剑宗粒子说。最有名的有两部玄功就是剑宗的海氏辟邪剑法和气宗的薛氏气宗葵花宝典。两宗各奉一功为正道,称对方为邪道。直到后来,有玄门天才证明此二玄功实乃一法两道,难分高下。即使这样,彼此之间还是嘴仗连连互不服气。二宗亦有不少先人都照着玄功练至引劫,只是劫云之后异象从生,看得人心惊胆战,不知飞升的到底是仙界还是魔界。

  这一切异象的源头便是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对此书中花了大量笔墨。简单说,打一串电子流通过相邻的两条缝,双缝后面竖起一面屏。屏上记录的便是这串电子深深浅浅堆起来的干涉条纹。这条纹我们就叫它浪人君吧。不管是电子流连射,还是一个一个慢慢打,浪人君都如约而至。就好象每个电子都知道这是个双缝,而且它们应该怎样合作在屏上画出浪人。由于浪人君的高矮胖瘦跟双缝及双缝间距有关。我们也可以说,每个电子都好象同时经过了双缝,否则它无法与其它电子共同在屏上画出有一至高矮胖瘦的浪人。好奇心重的科学家们进一步测量了这串电子里的每个电子到底是怎么经过这两条缝的。测量发现每个电子只通过一条缝。但诡异的是,只要有这样的测量,屏上就不再显示浪人,而是两条杠中队长。浪人被召安成中队长了。每条杠分别代表通过两条缝之一的那堆电子。对此波尔解释说,在缝处的观察使电子从是波又是粒的超态下“坍塌“成为粒子,所以观察影响了结果。后人由此引申出意识影响结果的说法。这种理性上的迷航在文学性上的吸引力是大大的的,所以作者作了不少发挥,还用心学大家王明阳的名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来做注解。

  但关于怎样由仪器观察联系到人的意识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实验细节,书中写得实在飘渺。我也读得不是很清楚,怀揣着许多不理解。这也正常,宝鉴不是讲义。一板一眼就不好看了。想来在真正的物理讲义或专著上应该会有严谨的描述。不过这都不妨碍我从由读宝鉴出发,把这许多的不理解腌成不靠谱的想法。专业选手们来摇醒我吧!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难道不是有两个观察点?一个在屏处,一个在缝处。

  在缝处有观察点的时候,电子就在这第一观察点上“坍塌“成粒子。屏是第二观察点。异象就在于第二观察点的结果会随着第一观察点的有无而进行变化,而这个变化是固定的。

  在缝处没有观察点的时候,屏作为第一观察点。电子流在上面没“坍塌“成粒子堆?“坍塌“前每个电子都是波,“坍塌“后靠一堆电子粒子合作显示出浪人。波恩说这时屏上显示的是概率波。从“真波”“坍塌“成概率粒子组合?

  然后就是主观意识,说观察缝的时候人看和不看就会产生不同结果,既有冯.诺依曼的“无限后退”,仪器盯电子,之后仪器盯仪器,这个“坍塌“就一直沿着仪器传递,直到有人看了一眼,这个“坍塌“就完成了,又有薛定谔的又死又活的猫。不理解啊?总觉得哪里不对。

  比如,现在有能力做这个实验的人都知道在缝处设立观察点会发生什么事,所以在主观激活这个观察点的时候,不用去看也知道结果,这样的意识会不会造成“坍塌“,根本不需要去碰那个“无限后退”序列?又比如,观察的仪器测电子的部分正常工作,但给人送信号的那部分坏了。在这种情况下,人查看了仪器,但得不到观察结果,这个“坍塌“就完不成了?或者,现在的仪器都应该有记录历史数据这一功能吧?“无限后退”是即时作用的,还是与时俱进也带存储功能?历史数据写入宏观结构的时候算不算“坍塌“完成?人的主观意识如果先看仪器上的瞬时结果,而不是历史记录,“坍塌“也会仅在那一刹那完成?没看的历史数据就自动消失了?反过来,人的主观意识去查历史数据,会造成历史性的“坍塌“?

  再来,做实验的时候不要去观察缝,直接盯着屏,然后给在缝处的观察点安排一个随机开关的设定,比如找个金花鼠跑圈圈。圈圈的一半是导体,一半不是,转的时候在缝处的观察点就会开开停停。我们不知道这个观察点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停。但是想来可以通过电子流在屏上出现“浪人”还是“中队长”来判断有没有“坍塌“,从而知道“那个观察点是否被激活。如果的确如此的话,意识在这里只是接收是否“坍塌“的一系列结果,并没有造成“坍塌“。更进一步讲,屏处如果有历史记录的话,我只看其历史记录,对缝处的观察点一眼都不看,经典的“坍塌“就没有完成?所以结果是一直都是浪人?

  这么乱想一通,觉得只要缝处观察仪器正常工作,屏处就会出双杠中队长,不在工作就是浪人。如果不是这样,宏观世界好象就不太对劲了。上面的假想可以就变成,一个人直接盯着屏,另一个人不时地去察看缝处的仪器。第一个人可以通过通过电子流在屏上出现浪人还是中队长来判断有没有“坍塌“,从而知道第二个人有没有在进行观察?如果第二个人并没有相关实验的知识,只单纯地检查缝处仪器的返回信号又怎么算?进一步假想,第一个人是老板,对上述设备进行了复杂的改进,是不是就有可能用于观察这第二个人的状态,比如工人是不是在开小差?或者,通过更复杂的改进,上述设备有可能用来进行反跟踪。带着这玩意儿的特工绝对牛。观察特工等效于观察这个实验。无论是有人步行跟踪,开车跟踪,在远处用望远镜看,在高处直升机上看,在中控室从监控摄像头看,甚至用卫星,特工都能感应到。

  然而科学家们的确是朝着对宏观世界不太对劲的方向想的。薛定谔那个箱子里决定猫生死的东西就是个观察仪器,照我的想法只要仪器被上电且正常工作,则“坍塌“已完成,猫的生死立决,不用等人打开箱子再“坍塌“。薛大人和海大人肯定不是这么想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十):当科普写出文科生的感觉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名气之大,早在我读大学期间就有所耳闻,然而每每在图书馆路过而错过,总想着没事经典留在以后读,结果这一留就已经工作第8年了。

  但是迟来的阅读总比都不读要好,这一次终于把这本科普著作读完了。书名的主标题很有意思,爱因斯坦曾说过他不相信上帝掷骰子,而副标题量子物理史话倒是真的把主题点明确了,全书主要围绕量子力学的发展历史而推进,中间有意思的是穿插了很多经典故事,比如牛顿的苹果,伽利略的实验等等,作者用大量事实证明,这些科学故事的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

  回到全书主题,还是讲到量子力学,里面的一些故事描写非常有文科生的感觉,最经常的争斗莫过于关于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的争锋,写的好比大战一般,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如同武当少林一般华商论剑,两大门派高手层出不穷,共同将武wu学li推向巅峰,这个我觉得没有非常强大的文学基础是写不出来的,也是非常有文科生写科普的感觉,比如吴军写的《数学之美》,从理解角度来说好太多。

  除此之外,波尔与爱因斯坦的交锋,哥本哈根学派内部矛盾,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和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等等,特别让我读起来有种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江湖的感觉,这也是这本书让人读起来特别能够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作者按照理科生的思维而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公式定理跑起来,那么不仅文科生读不懂,甚至非物理的理工科学生也会觉得无聊,实际上,如最强大脑里面所说“让科学流行出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他们喜欢听故事,听八卦,听人物的各种轶事,至于具体理论方面其实讲个过程,而不是过于纠结于其如何通过数理工具推导出来,这才是真实将科普落地到实处。

  至于,为什么当时科学家很多难以接受量子力学,就好比大家很难相信国足能进世界杯,但是以后国足真的届届进了世界杯,大家才会逐渐接受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