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10篇

2018-07-27 04: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10篇

  《情到浓时情转薄》是一本由林东林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一):爱,不可言说的感情

  ——读林东林《前任是一群敌人》有感

  看完林东林的《前任是一群敌人》,突然脑中浮出这样一句:爱和被爱都是一件让人既爱又恨的事。前任也好,后任也好,其实就是一个字,缘!缘在一切在,缘不在一切都是虚无。前任又如何?后任又怎样?每个人应该有自己情感底线,爱了就是爱了,不爱了还管他什么是前任和后任?

  在爱的世界没有公平平等,一切都是按照个人的爱好进行悲欢离合故事男女主人公想要怎样的感情世界取决于他(她)要想怎样的爱人。我相信短暂的爱却不相信天长地久爱情,但相信相濡以沫的感情,那种执子之手的感情我信,但那不是爱情。一直认为爱情是有保鲜期的。

  女人留恋前任估计不是留恋那个人,而是对以前生活的一种依赖习惯吧。或者是后来再没碰到比前任好些的男人,而事实上一旦女人提出分手基本是有去无回的,那份毅然决然可以明确告诉你,我们结束了。黏糊的女人还不肯撒手的话,那是她的爱情还存在而那个男人已经不要她了。

  女人在感情世界里要懂得拿得起放得下,如此才能活得潇洒,活出自我来。爱了就爱了,不爱了就此挥挥手,一切都是缘分,有缘就合,无缘就散吧,何必在感情世界里要死要活,谁离了谁谁都能活下去,别让一个爱字左右了你的所有世界,即使没有爱还有其他的事可以做,一样可以过得有声有色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二):你真的太幸运,有人能给你从古今中外讲爱情!

  抽时间把蓝染老师的《情到浓时情转薄》看完了,写得非常好。蓝染老师是那种活得特别明白的人。由这样的人讲男欢女爱,你可以学到很多智慧

  譬如,在书中作者举了屠格涅夫的一个例子,说屠格涅夫一直都在单恋别人的老婆,到他晚年的时候,他说:“如果什么地方有个女人关心我回家吃饭,我情愿放弃我所有的天才及我所有的书籍。”这一重悲凉令人唏嘘。而无独有偶,同样悲剧的还有张爱玲。纵使她英才天纵,可感情之路却十分崎岖,求一份宁静自在而不得。大作家们耗尽天资芸芸众生带来通灵文字,在世俗的爱情上却得不到三顿淡饭一盏茶。然而人总是贱贱的,传奇总受欢迎,梁祝、一骑红尘妃子笑、浮生六记的小两口、三毛和荷西……都因为轰轰烈烈的爱情而为人所知。很多人年轻向往这样的情境,便以为只有这般戏剧化的才叫爱情,却不知世俗爱情多平淡而细水流长。芸芸众生,应该多为自己的实际生活着想。

  再比如,书中讲成都名妓薛涛爱元稹,女子爱才嘛,元稹人帅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元稹这人吧,怎么说呢。她自己有韦丛当老婆,却和远房亲戚崔莺莺有一腿,后来又娶河东裴氏为继室,安仙嫔为妾。虽然三妻四妾在那时候不是个什么大事儿,但薛涛喜欢他,他就和人家“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可没几天新鲜劲儿一过,玩消失走人了。历代文人讲起这段儿常用八个字代替:风流倜傥,到处留情,这无疑都是男性视角。从女性角度来看,就叫有些才子啊真操蛋。男人爱美,女人爱才,这其实都不应该成为择偶标准,至少不应该是重要标准。用作者的话说,男人要的只是一份女人的贤良,女人要的只是一身男人的重量才华是次而又次的东西。君不见莫文蔚不嫁周星驰,不嫁冯德伦,嫁给了初恋男友吗?这事儿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又比如,作者说,婚姻恋爱的不一样就在于,恋爱是不计成本的,然而婚姻却是要衡量投入产出比的。对此,很多人可能觉得可悲,也有很多人很不以为然。但以我个人所见,这实在明白人心里话一对情侣从恋爱一直到成为夫妻,维持他们关系的主要力量也许是感情,但是在家长里短烟火气十足的婚姻生活中,纯爱的能量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这个世界上,利益关系也许更强烈持久一些,就像我们为了领工资,可以忍受老板无理的责骂一样。面对可能存在的阻碍,也许夫妻结成一个利益单元才是出路。这些实在的感悟其实伴随成长都会悟出来,亦舒也说过:“有利可图,关系一定固若金汤,无谓自作多情。”这并非是说庸俗化一段感情,而是提醒我们在感情的开始懂得问一句:我喜欢TA是图啥?爱情关系混合着利益关系,这也是感情能长久经营下去的一种模式。李世民、刘邦、朱元璋,何鸿燊、陈天桥、潘石屹,莫不如此。

  等等等等,作者讲的都是大实话不俗历史功底,广泛的社会见识,再加上勇于自爆的精神,作者分析别人,又解剖自己,有时让人莞尔,有时又令人沉思,竟把男女人性写得这么饱满有趣信息量大,非常值得一读。

  当然,这本书并非是要教你如何把妹或者如何搞定高帅富,它不直接告诉你方法。蓝染以用古今中外案例来谈男女之情爱坐而论道讲的都是人性,看似无用,但无用之用,可为大用。当你从历史的脉络里,梳理出人性之变,又从当下的现实中,发现不变的人性时,你会豁然开朗,对爱情这码事有一个更加超然看法。你会拥有一种未经矫饰、雕琢的人性,一种没被扭曲、污染教化绿色情爱观,一种素面素心全部投入澄明生活的勇气。换句话说,也许懂得了古往今来的爱情的甜美纠结与肝肠寸断,一个人会更加了解自己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另一半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看遍那些爱情戏码,不就是图让自己能够发自内心谈一场知根知底的“最素的恋爱”,不就是想让我们能够在看清婚姻生活的本质后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么?

  挺好!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三):岁月总有不动声色的力量

  王菲和李亚鹏离婚了,就像她唱的那样,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夕爷有次跟我说,这是他写给黄耀明的歌。无论男女,果然都一样。

  遥想当年,27岁的王菲和27岁的窦唯结婚又离婚,之后锋菲恋又劳燕分飞,菲鹏恋开始登场,转眼间女神就和令狐冲结了婚。当初恩爱的李亚鹏和周迅,最后也情挂东南枝,迅哥爱得洋洋洒洒,过尽千帆皆不是,台前幕后忽明忽暗

  今天,王菲和李亚鹏离婚了,周迅和谢霆锋恋爱了。他的前任成了她的旧爱的女友,她的EX成了他的前恋的男友,岁月在出其不意地为他们做排列组合。

  去年4月,春寒未尽,我跟艾明雅说,你们共同的敌人是男人和岁月。

  的确,男人是敌人,岁月是敌人,和男人相遇在岁月里你身边就躺着双重的敌人,你不但要提防花心、出轨、不爱、寡淡,还要面对沧桑和量变之后的质变,这是女人之为女人,最大最亘古担心。无论怎么传奇,终究都是一个女人

  分手的原因众说纷纭。李亚鹏站出来剖白:“我要的是一个家庭,你却注定是一个传奇,怀念10年中所有美好时光。我爱你如初,很遗憾放手——是我唯一所能为你做的。希望你现在是快乐的,我的高中女生。”有人说,两个人之所以分手,是李亚鹏出轨时被王菲抓包。至于王菲,则是历来的无声无息

  这背后,究竟是李亚鹏出了轨恶人先告状,还是王菲真是不宜于家室的传奇?公说公有理,婆则是默然不语。对他们俩来说,岁月真是一条河,10年河东,10年河西,10年前还在隔岸招手,10年后就在河边分手,两不相牵,两不相欠。只有岁月还在一如既往逝者如斯不声不响地袒露着人性深处的秘密

  3年前说到老公李亚鹏时,王菲还在晒:“我找到了幸福方向来源!”可惜找到了幸福的方向,却没能到达幸福的终点影影绰绰的幕后狼烟腾然四起。

  最近,日本有一家叫做Torafu Architects 的设计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Gold Wedding Ring”的結婚戒指,在其表面上镀有一层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层镀银会慢慢被磨损掉,暴露出底下的黃金材质寓意为“共同度过的时光”。王菲和李亚鹏的戒指,磨掉了镀银,却没露出黄金。情,到底还是不比金坚!

  早已长年信佛的王菲,如今离婚甫一落定,就听说今年年底要在西藏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祖庭萨迦寺出家修行。流离过男人的女人,要开始流离岁月了。

  一个出了轨,一个要出家,出轨是出家的一部分?还是出家是出山的终点?

  佛言,人生有二十难,其中一难是“见性学道难”。被出轨的王菲,如果真是看见男人人性里的不堪星星点点地散落一地而出家,还真是跟佛缘近情深

  10年之前,她跟李亚鹏在一起,多少情柔,多少意蜜;10年之后,她跟李亚鹏在乌鲁木齐离婚了,多少唏嘘,多少悲戚。我想,再次回到乌鲁木齐市新兴街5号的民政局,拿红本换绿本,从原点到终点,命运用10年为线画了一个圈,有缘是缘,无缘也是缘,十年一指弹,灰飞了,烟灭了,她能大彻大悟么?

  蹚得过男人这条河,还要再渡岁月这条江,虽然没有什么会永垂不休,但人生未尽,七情未断,仍然不得不面对细水长流。时间,是所有人最后的归宿

  不过,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王菲和李亚鹏前脚离婚,后脚即有炒股的人在网上爆笑求财,说1996年7月王菲和窦唯结婚,A股从753最高涨到2245;2005年7月王菲和李亚鹏结婚,A股又从988最高涨到6124,王菲三婚快来。

  谁能知道下一个A股的牛市底部是多少?我们总不能为了股票,去等待王菲的第三次大婚吧!我想再一再二不再三,她不会有第三次婚姻了,世间风景都看透,她要的不再是一个男人、一段婚姻,而是做一个人,不仅仅是一个女人。

  1999年,我还在读高二,结婚不足6年的小姨,遇到生命里最悲痛的变局,她爱得山海情深的老公、我的小姨夫在浙江开车时突发心肌梗塞身亡,无视多少媒妁之言,年轻貌美、风华正盛的她自此没有再嫁,带着膝下双儿一路谋生。如今,我的两个表弟都已从当年的蹒跚小儿长成读大学小伙子,小姨也青春不在。

  时间,也许抹平了她的伤痛,然而也正是时间在悄无声息中催人华发。命运让女人痛失男人,岁月却让女人找回自己,她要面对旷古的、辽阔的这世界。

  10年为期,10年为界。10年是一段不长不短的旧时光,却把我从一个对心仪女生见之羞赧的小男生,变成了一根专盯女人屁股和胸的老油条,让我昨天还在坚信校园恋情可以山盟和海誓,今朝却对牵手分手、入轨出轨见怪不怪

  10年岁月,我家门前的青苔早已不知去向院子里漫天花雨的槐花香无影无踪,我写在墙壁上和角落里那些壮怀激烈诗句也早已蛛网密布,左右四邻里那些抚摸过我头顶、唤过我乳名的阿婆阿爷,也老的老、死的死,10年后的盛夏不再炎热,10年后的寒冬不再冰冷,唯有阳光照常升起,透过树荫撒下光阴

  岁月,总有不动声色的力量。它把一些人手里的石头变成金子,也把一些人手里的金子变成石头,它把一些人手里的新欢变成旧爱,也把一些人手里的旧爱变成别人的新欢,它是一把杀猪刀,在我们脸上、在我们心底刻刻画画,爱的人没爱到底,恨的人也没恨到头,青春的绒毛成了此刻的皱纹,我们匍匐在地。

  然而,10年后匍匐着的我,更怀念10年前的倔强棱角任性,更羡慕那些年迈了还能搀扶在一起的背影,更亲近风雨中没有坍塌没有拆迁屹立的老房子,我不抵抗岁月,我只是对岁月密布过皮肤之后心头还残留坚硬有一种敬意

  有人说,关于爱情,你迟早会伤心;关于岁月,你迟早会收心。但是有当初才有现在,磨掉了镀银才会露得出黄金。岁月不动声色,我却依然心心念念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四):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摘自林东林《情到浓时情转薄》

  1

  三十七岁的舒淇,虽然贵为你我的女神,但偏偏一生情路坎坷

  熟悉的人大概都知道,她先是和黎明有一段地下情,接着又和冯德伦三离三合,后来旧情复燃,两人一度高调晒爱,每隔几天都会在网上调情耍花腔,同游东京和泰国,她爱得犹如倾囊而出的小姑娘

  很多人都瞪着眼睛想,这一次她总该会修成正果了吧!怎料舒淇却在Facebook上感慨:“承诺就像放屁,当时惊天动地,过后苍白无力。”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男人最痛心的是:为女人掏心掏肺,却不能掏老二。女人最痛心的是:为男人掏心掏肺,而他只会掏老二。”

  自觉爱得低三下四的她,最后终于忍无可忍,以一招抽刀斩爱的路数分手:“现在的我,你爱理不理,记住了,以后的我,你高攀不起!”

  舒淇的这种爱法,让我想起一个朋友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她虽然在情场跟舒淇犯了一样的错,但是却比舒淇错得更一塌糊涂。前几年,她交了一个男朋友,她对他可真是好,见过没见过的人都说好,车是她买的,房是她买的,去看电影的票是她买的,这些其实还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她所做的这一切,他都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事情就此下去,也还没什么,问题在于他虽觉得坐享其成应当,而且她理应做得很好,但他更觉得自己不像一个男人了,成了个附属品。他在这种既想当大男人又没有能力当大男人,既想不劳而获又不能安于心安理得的矛盾和纠结中,终于提出分手了,虽然这令她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也令她身边以她为榜样的闺蜜们更没有想到。

  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总会使出全部的力气去爱,把最好的热情、心意和物质全用到对方身上,像宠物对主人显示忠诚一样,把身上最软弱和脆弱的部分暴露给他,自己变得低低的,低到泥土尘埃里去。

  这会让对方有一种满足,有一种骄奢,以为就此吃定你了,所以你的话他不用那么在意,你的事他不用那么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无论怎样你都是他的,所以他可以吃喝嫖赌,可以汪洋恣肆,可劲儿地折腾,胡天胡地地造,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因为家里头红旗不倒。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俘虏了所以肆无忌惮。我这么说,并非只指女人一味对男人好,好到树倒猢狲散自己还不知道,男人对女人这样的好,到头被卸磨杀驴的,也不是不存在。

  在爱情的世界里,并非都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很多时候是反过来的,你敬我一丈我还你一尺。你若不及时反省,就此对他永远敬下去的话,到头来甚至是你喂我一口我咬你一口,浓情蜜意里养出来的到头并非都是罗密欧和朱丽叶、梁山伯和祝英台,而很可能是农夫和蛇、东郭先生和狼。以爱为粮,精肴细馔,一日三餐做好了喂将下去,只怕等人家羽翼硬了拍拍翅膀飞了,自己还被拉一头的屎尿。

  就像有人讲的,小时候把一次吃上二十个包子当做人生理想时,我很幸福;当月收入超过五千之后,我仍然感觉不到快乐。当事业、爱情、家庭、金钱什么都不缺时,我们经常还缺一样东西――饥饿感。

  委以对方太多的爱,就会让他一次吃撑,对你不再有爱的饥饿。

  按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你用“超我”去对待他,而他却会用“本我”在回报你。“超我”是有道德力量和情感力量的,是一种理想主义和虚拟人格,要父母在他长期成长中才能内化到心底,而“本我”则是一种本能的力比多冲动,以自我快乐为原则,不讲道德和情感。

  所以,你怎么能指望用几天几个月的柔情,去完成他父母二十几年都未必能完成得了的内化呢?不懂这个道理的话,只能是用你“超我”去释放他的“本我”,拿肉包子打狗,却被狗吃饱了咬一口。

  2

  乡下溪边浣衣的老妇人,常说一句话: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你看她们对老头子的态度,可以给他做饭,可以给他洗衣,可以给他生儿育女,但是她并不是隶属于他的——虽然在家庭意义上认他是户主,然而她是有自己的自觉和独立的,会反抗,会不从,有着自己的妇德、矜持和操守,我就见过很多会跟男人拼命的乡间妇人。

  那时候她们还有娘家的概念,生气了、吵架了可以回娘家,心底有一个大后方作为支撑,所以即使出嫁到夫家了,总还有一份骨气在。不像现在的女孩子似乎都没有娘家了,两个人组织了一个小家庭,就觉得像是个金窝银窝,燕子衔枝一样,什么都要给她的男人拿一份回来。所以,乡间老妇人在老头子那里说话还有三分分量,而今天爱到没有自己的女子们最后是飞蛾扑火——爱到越浓烈,死得越残忍。

  你看《一代宗师》里,叶问的夫人张永成,虽然是前清洋务大臣张萌桓的后人,却极懂得夫妻关系,一般她话不多,因为她说出口有时会伤人,所以两夫妻,要无声胜有声,她喜欢听曲儿,要有应酬,叶问会带着她去金楼,晚上叶问出去,她会亮着门口那盏灯,要等到他回来才会关上。就是这样的简明却有分寸,不会沉溺,也不会委顿。

  从这个意义来说,李敖是对的,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女人学会这一招的寥寥无几,聪明的女人,不爱男人那么多,也不要让对方爱自己那么多,因为她知道欲不能纵,爱也不能纵,纵欲会透支他的身体,纵爱会透支他的爱意,最后爱也爱不起来了,只会是爱无力。

  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一年的夏天,天气很热很热,一队人马出去漂流。有个女孩在玩水的时候,把拖鞋掉下去了,沉底了。到岸边的时候,全是晒得很烫的鹅卵石,他们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于是,女孩儿就向别人寻求帮忙,可是谁都只有一双拖鞋。女孩心里很不爽,因为她习惯了向别人求助,而只要撒娇就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可是这次,却没有。她忽然觉得这些人都不好,都见死不救。后来有个男孩将自己的拖鞋给了她,然后自己赤脚在那晒得滚烫的鹅卵石上走了很久的路,还自嘲说是铁板烧。女孩表示感谢,男孩说:“你要记住,没有谁必须要帮你,帮你是出于交情,不帮你才是应该。”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女孩子,眼里只有他,做的事也都是为他,他一笑就歌颂,他一皱眉头就心痛,他的手不是手,是温柔的宇宙,她这颗小星球就在他手中转动,他是光是电是唯一的神话,他是意义是天是地是神的旨意,他是火是她飞蛾的尽头,除了爱他没有真理。但是最后呢?他一走,她腐朽,爱得付出金山银山,只剩下一座空山。

  在感情的世界里,谁让你们付出那么多呢?爱得白日下洪水滔天,到头来淹死的其实是自己,他几个猛子扎过去,你还没沉到水底时,透过一层层水波会看到,他已经在对岸搂着姑娘的肩膀连抱带啃了。

  当然,人性不分男女。作为一个男人,爱得越多越满结局也好不到哪去,碰上个你掏心掏肺掏钱掏到她对你掏绿帽的女人,你也一样!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五):再好的爱情,都是一片阿司匹林

  曾经有些人许诺只取我这一瓢弱水,也曾经有些人为了我望穿秋水。

  于是有些人怀抱希望,有些人深感绝望;然而有些人是过客,有些人是看客;最后有些人选择离开,有些人终于看开!感情就是这样,无暗涌就不深刻。而现实中,一段感情最刺激的部分,也存在于暗涌的阶段。创作者可以精心安排,使那一触以最理想的节奏出现,从而渲染出圆满或惨痛的气氛。然而不幸的是,现实中,人们只能在未知的混乱中扣动机关,然后幸运的人的感情能量球被戳出漏洞,看着那些能量日渐被时间带走;而不幸的人,那一触的背后是虚空,没有质量没有牵引,它平静地告诉你,你所拥有的不是能量,而是徒劳。

  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不断残缺的过程,我们依靠回忆,捡回那些遗落的拼图。因为疼痛,才确认了彼此的真实,有缺口的爱情,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我甚至暗感激这一切的波折,给我们打上专属于彼此的印记,再也不会丢失。

  不管曾经失去什么,我们都要诚实地面对回忆,面对自己未来的样子。

  总有一天,秘密将不复存在,我们会看见对方最真实的脸。我们所有的秘密,都到此为止了吧。因为,所有秘密的结果,到最后无非是一个新的开始。柳岩说:“泼在你身上的冷水,你都应该烧开了泼回去。”但我更愿意去做像石灰那样的人,别人越泼我冷水,我的人生越沸腾!面对爱情,我仍然要做一块石灰石。

  这世间,没有什么爱情传奇,太阳底下每个爱情都大同小异,无非换了主角,换了背景,换了年代,等爱情来了之后,日子还是要过的,细水长流是主轴。爱情是一片阿司匹林,药片给予我们再多的荡气回肠,都是为了往后更美的平凡。

  我真不知道,那些对感情看透了也看淡了的人到底有什么好羡慕的,他们或者她们根本不牛逼,只不过是比你爱过更多更烂的人渣而已。所以这本《情到浓时情转薄》是对的,因为讲了真话和实话,不是治愈系,也不是温暖小清新。

  在《北京爱情故事》里,伍媚说:“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任何人,因为我们和任何人都不一样。”总有人说你是这种人,你是那种人。但我觉得吧,这世界上有多少个人它就有多少种人,而且每个人都是千差万别的个体。所以说别人的快乐你模仿不了,你只有去经历和体验你自己的。痛苦也一样,爱情也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变得更好也不更坏,而是变得更像我们自己。

  野花总是自由生长,随性而居。星空下的白色点地梅,夕阳中的小甘菊,草丛中的细叶婆婆纳,大隐其中,虽不张扬,却独自美丽。因为它们只愿做自己。

  我们之所以阅片无数,是想找寻同病相怜的范本,也爱上想象中不断美化的伴侣。而我们在现实中始终踽踽独行,茕茕孑立。我们怕只是一种“当时的情绪”。我们怕爱情太短,遗忘太长。还好有人说过,爱情晚点来,就不会走得太早。

  很多时候,我不再相信青春时抱着的那一个梦。爱情真正的模样,就是那些粗糙的绿点,那才是真实的影像。每个人心里,爱情都带着不同的面具,演绎着不一样的故事,但在溜走的时候都没有打招呼。结局相同,过程各自做主。

  不要把某些事看得太重,人生的天空中,那些只不过是点点星光。经历过伤痛和眼泪,看透过沧桑和流年,人心人性再坏,但我仍然渴望爱情,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经历的都值得经历,荒唐的也都值得荒唐。你的道理,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别人的,看看就好了,不要按图索骥,这世间只有你自己属于你。看过《情到浓时情转薄》的冷静之后,我仍存一息温暖,属于女人的一些温暖。

  有时候想想,在某一段时间内,单身一个人、一个女人,也还是好的,那是一种准备。一个人总要走走陌生的路,看看陌生的风景,听听陌生的歌。躲在某一刻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纹路;蜷在某一段岁月,等待一个值得等的良人。

  有人说,女人在爱情中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他来时你已经准备好了。

  是的,一个人看惯陌生的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似乎看到,梦中有一个他在朝我走来,我要跟他到处旅行,沿途与他在车厢中私奔般恋爱,再颠簸都不放开!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六):永有一棵树在等你

  流年不利,情场如战场。战场虽有胜负,情场里却不分输赢。

  从年初到现在,有好几对曾经爱比海深、情比金坚的朋友,都劳燕分飞了。一对是男的出轨,一对是男的太穷,另一对是男的在外地。

  出轨的是出了好几次,也被捉住好几次,哭过,闹过,最后都忍了。这一次,是女方出差,男的在家偷情,被逮了个现场,于是女方痛下决心,不管他跪地求饶,写下万言保证书,也非要快刀斩情丝。

  太穷的是一直穷,当初在一起,两人都不觉得是个问题。男的说,一定要好好挣钱给她幸福;女的说,肯定会跟他同患难共艰苦。谈了5年,男的还是一个工薪族,买房,首付不够;买车,消耗不起;眼看着别人结婚的结婚、生崽的生崽,女方是等不起、也不愿意等了。

  异地恋的,原来两个人都在上海,都出身于小城之家,非富非贵,女方因为工作来了北京,男方坚守上海。两年异地,一场爱情两人拔河,角力到最后,用尽了气力,谁都没能把谁拽过去,所以只好分。

  这年头的爱情如山崩、似海裂,分手太正常,不分手才不正常。

  考验爱情的,不但有物质,有空间,有时间,还有人性。

  缘分让我们相遇,

生存把我们分开;寂寞让我们相拥,厌倦把我们分开;自由让我们相爱,放纵把我们分开。爱情,早已成为一个传说和奇迹,这个曾经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的净土,如今一片风霜雨雪、电闪雷鸣。

  有人说,爱情是一个江湖,打打杀杀之后,最高的形式是归隐于江湖,找一个人慢慢变老,生老病死,牵着手,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一天,柏拉图去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但是我有一个规则,那就是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只能摘一次。

  许久之后,柏拉图空著双手回来了。苏格拉底问他怎么回事,柏拉图说:在田间,我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著前面会有更大更好的,于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看到的麦穗还不如先前的好,所以最后没有摘到。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又有一天,柏拉图去请教苏格拉底一个问题: 什么是婚姻 ?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放在屋子里做圣诞树,规则还是不能走回头路路,且你只能砍一次。

  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的树回来。苏格拉底问他怎么砍了这样一棵树,柏拉图说:当我穿越树林时,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爱情贪吃,婚姻求果。爱情是流浪,婚姻是归程。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在这样的流浪中奔波跋涉。爱情是苍蝇乱飞、暗箭四射,婚姻是剜到篮子里的菜,无论西瓜还是芝麻,总要捡一个。尤其是女人,年龄到了,心境到了,男人无论好坏总要找一个,虽然在她心底,念念不忘的是另一个,碗里的和锅里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王海桑有一首长诗,叫《你是我流浪过的一个地方》。一个人对一个人的相遇,可以那么古老地纯粹,那么亘古地湛蓝:

  在同一个一百年里,

  你来了我来了 

——不早,也不迟

  在同一朵云彩下,你看见我我看见你 

——不远,也不近 



  你就在那儿,有树有水 

所以,我爱你。

  他的爱情就像仓央嘉措的爱情,不知道是对是错,不管是对是错,他只想和她在一起,一起等太阳出来 ,没有水,她是他的水 
,没有粮食,他是她的粮食, 

他们自始至终相信同一个神 
,热爱同一个命运。

  “我愿意这就是我的一生 
,有阳光、粮食、女人和水”,他就是高更,就是跑到塔希提岛的高更,要出走,要流浪,去找一块干净原始的地方,找一个干净原始的女人,阳光铺地如金,白云滔天如浪。

  高更原是个穷人,后来做股票经纪人12年,年薪4万法郎,25 岁时有房有车,娶了丹麦美女梅特·索菲·加德。结婚十年,高更当上5个孩子的父亲,35岁时抛弃妻子只身一人跑到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在岛上,他回到了一种原始生活,光脚走路、吃野果、住茅屋,跟少女特哈玛娜同居,此间乐,不思蜀,名画一张张从那里渡海而出。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你的爱情,就像一个仰天而上的天梯。

  世间女子,都身在苏格拉图的爱情和婚姻中,泥泞前行,匍匐跪地;同时,也都向往着王海桑、仓央嘉措和高更的爱情,一步一难,如拜神明。在寻找最好的爱情、最好的男人路上,她们像在进行一场转山和朝圣,得到的如遇救赎,得不到的有的还在转,有的则退出。

  这转的山,其实是人性的山;这朝的圣,其实也是人性的圣。

  于女人,男人就像是一棵树,是塔希提岛上的一棵树。那树,会生根发芽,会抽枝散叶,会生虫会发枯,会枝枝蔓蔓,会乱云飞渡。人如树,树如人,人有人性,树有树性,所有人性的不堪树也都有,所有树性的破败人也都有。所以,他们出轨,他们厌倦,他们放纵。

  不过,在岁岁枯荣之后,它还会依然在那等你,像个回头浪子。

  你要超前一步发现那个秘密,并守口如瓶。流浪的你,在江湖里披荆斩棘、披星戴月,就是为了遇到那棵树,那棵被虫咬过、被风刮过的树。记住,那便是苏格拉底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最高大粗壮的树。

  这世界上一无所有,月亮底下只有一个岛屿一棵树,那是你的!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七):林东林:法海不是不懂爱,一部白蛇传只有他最懂爱

  1

  最蠢的男人是,现在还在给女人山盟海誓;最蠢的女人是,现在还在相信山盟海誓。三毛早就告诉你们了,誓言和诺言,光是看誓字和诺字就知道都是有口无心的——可怜的是,她一样爱听誓言和诺言。

  其实,爱情的世界里没有亘古,也没有誓言,只有琐碎的细节。

  绝大多数人的爱,一开始是好感,后来是喜欢,再后来被我们一步步夸张成爱。有句话怎么说的,荷尔蒙决定一见钟情,柏拉图决定白头到老,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是问题在于,我们会不断地把荷尔蒙“柏拉图化”,去过度拔高爱情,而事实上爱情是个零,它没有内容我们才不断地去填充内容,它没有意义我们才不断地去赋予意义。

  从本能的意义上说,所有的爱情,最初都来源于男女在性别和欲望上的互相吸引,为了延续和扩大这种吸引,才衍生出了各种细节。

  木心说的好,爱情的内容就是没有内容,爱情之所以伟大,是靠道德和智慧,不是靠爱情本身。因为爱情的世界,本来就空无一物,所以两个人痴痴缠缠,非要借助情绪、细节、吵闹、撒娇、吃饭、逛街、看电影来表现,情到浓时就是要吵,就是要闹,就是鸡要飞狗要跳,不打不相识,不闹不欢乐,非此不足以长久,非此不足以跌宕。

  两个人的路不曲折,一个人的路就不笔直。这才是爱情的华丽。

  法海不是不懂爱,一部白蛇传只有他最懂爱,如果不是他收走白蛇,镇到雷峰塔下,哪有许仙的情动天下,哪有许仕林的哭塔救母,正因为他来搅局才弄出许仙和白娘子的意义,才让有情人经风历雨成眷属。

  在《飘》里面,白瑞德深爱斯嘉丽,其实斯嘉丽也深爱瑞德,只不过自己不知道,她一直以为自己喜欢艾希里,最后才发现爱的是瑞德。她和瑞德不断吵架,但他们的感情也是在这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所以,在你们耳鬓厮磨、浓情蜜意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在身边埋好炸药和雷管,去炸掉爱情的伟大,去炸掉爱情的意义,然后回到本能上来,回到生活细节上来,回到情绪和争吵,回到打打闹闹。

  爱情务虚,生活务实,它会给爱情以基础支撑。所以在分手多年之后,你记得的不是他爱不爱你,而是他什么时候给你做过一碗面。

  2

  你要从一开始就知道,爱情一定不是天长地久的,即使是最轰轰烈烈的爱情,也只不过能持续几个月的光景,几个月过后就成习惯和惯性了,已经不是爱情——除非在最浓情蜜意中你们两个一起殉情。

  若是其中一个死掉,就像罗密欧和朱丽叶,像梁山伯和祝英台,像孟姜女哭长城,像刘兰芝和焦仲卿,像陈芸和沈三白,爱情才永恒。

  所有不死的爱情都是要分开的,都是要变的,不是永恒的,死了、分开了才会有永恒。有合就必有分,有人要海枯石烂,要地老天荒,除非他们在海未枯石未烂的时候跳海,才能实现海枯石烂,在地未老天未荒的时候殉情,才能到达地老天荒,否则爱情里是没有亘古的。

  爱情不是永恒的,可是我们却拼命教它永恒;爱情不是专一的,可是我们却拼命教它专一。结果烦恼,烦恼,从头到尾的烦恼!我们的通病,在于不肯睁开眼睛正视爱情的真实,而只是糊里糊涂地用传统的绳子往自己的脖子上套。岁月、胃口、心情与外界的影响,随时会侵蚀一个人的海誓与山盟,而事实上,哪里有山盟,哪里又有海誓?

  爱情不是纯净的,可是我们却拼命教它纯净;爱情不是简单的,可是我们却拼命教它简单。结果浪漫,浪漫,华而不实的浪漫!我们的一叶障目在于不肯绕到爱情的背后去看看,而只是用爱不爱、爱得深不深去绑架自己和对方,而不知道爱情其实是一个容器,你要不断地往里面放东西,才能让它承重,才有分量有力量,才有浓度和密度。

  李敖写过一个歌,巫启贤唱的: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海深,我的爱情浅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天长,我的爱情短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别人眉来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

  所以呢,要爱,但是不要爱那么多,把轰轰烈烈的精力用到你和他的生活里去,把对爱情的力气和勇气用到嬉闹和争吵中去,去收集你们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和陈谷子烂芝麻,那才是爱情的河床,莎士比亚也说过,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但是他和李敖一样,只说对了一半,在态度上我们不要太热烈和浓烈,不要爱那么多,剩下的一半久经沙场你终才明白,是竭尽全力去实现爱情的承载和承重,去跟情绪对抗,跟人性中的不专一和“快乐原则”对抗。

  把两个人拴一辈子的不是爱不爱,而是“打”是亲“骂”是爱。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八):蓝颜知己

  刚刚看完这本书,在当当买的。不愧为蓝颜知己,身为男人,总是站在女人的角度帮女人分析男人,分析问题,出谋划策,指明道路。爱情这个主题一直是女性书写的重点,很少看到男人把爱情这么郑重其事的来写,洋洋洒洒,旁征博引,还分析得这么深入透彻。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虽然你自称不是情感专家,但是非常专家。这个专家是对人性的深入洞察,对爱情的透彻领悟。你说,失败的都是专家,要成为专家,光经历失败是不够的,需要的是那些能够总结经验,痛定思痛,具有敏锐感受力的人才可以。看来你是。你说,回到日常,回到烟火中的女人最美,非常认同。文字干净,唯美,细腻,用词和行句有胡兰成的味道。但是我以为这类文章不宜多写,写多了,自己不腻读者也会腻。其实以你的文笔和识见应该写一些格局更为开阔的东西。我知道你还有两本书,看评价不错,有时间买来读读。我不是作家,也不是专家,只是作为一个读者说说自己的一点小感受和小建议而已。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九):编辑手记:送给所有在爱情里失去对方的人

  情到浓时人孤独,送给所有在爱情里失去对方的人。

  读《情到浓时情转薄》,更多的感受是:一本爱情反思录。

  书中写到爱得过分的女人,写到男人不可高估的劣根性,写到 “得到了一切”的女人,也不忘感谢曾经相爱的对方。女人来读能读出自己,读出爱情中男人女人的人性。男人来读能懂女人似海底针的心。

  文字是文艺的,观点是犀利的,阅读是畅快的。

  《细节打败爱情》两个人相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容忍,不但要爱对方的优点,也要爱其缺点。她作、她拜金、她娇气、她脾气大,他色、他贱、他邋遢、他抽烟,你的眼睛里不能只看到风光,也要看到落拓。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里倔强的老妇人,她们对老头子的态度,可以给他做饭,可以给他洗衣,可以给他生儿育女,但是她并不是隶属于他的——虽然在家庭意义上认他是户主,然而她是有自己的自觉和独立的,会反抗,会不从,有着自己的妇德、矜持和操守,敢跟男人拼命。

  相反,都市里的爱到没有自己的女子们,爱到越浓烈,死得越残忍。聪明的女人,不爱男人那么多,也不要让对方爱自己那么多。

  《爱是爱消失的过程》,说起来挺悲哀的,我们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我们相识相爱了,距离变得很近很近,然后慢慢步入歧途,有一天又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很近的我们,变得很远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更远……情到浓时情转薄,下一句,是分手。下一站,是再见。

  《不要可惜不是你》回首故人故情,大喜大悲都是当年,你发现自己没忘记那个人,而她却已走进别人的风景,你不得不接受成长的残忍。你所能做的只能是试着让生活变得简单,对幸福或寂寞顺其自然,偶尔傻傻孤单,偶尔傻傻浪漫。

  作者林东林在自序里感概:失恋的人越来越多,甜蜜的人越来越少,有句情话还是不吐不快:爱是爱消失的过程,情到浓时,终转薄。书名的来由即是此。

  是呀,考验爱情的,不但有物质、有空间、有时间,还有人性。缘分让我们相遇,生存把我们分开;寂寞让我们相拥,厌倦把我们分开;自由让我们相爱,放纵把我们分开。

  当你翻开书,看到某一页夹的他的照片时,回首大喜大悲的你们,你会想,到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拥有那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能再相逢!

  爱过知情重,醉后知酒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不要让以前的甜蜜,成为以后的伤口;不要让曾经的爱,成为今朝的恨。

  生命不息,红尘不止,仅以一程换一种懂得。这也是这本书的初衷,希望你在书中看到曾经的自己和曾经深爱的对方。

  《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后感(十):绿茶婊,红茶婊

  舒淇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女人好似鸡蛋,外面很硬,里面很清纯,内心很黄! 而男人好似芒果,外面很黄,里面更黄!我看了捧腹。

  女人的骚分为两种:文骚和武骚。文骚是外纯内骚,是“思想上的女流氓,生活上的好姑娘”;而武骚是外骚内纯,是“思想上的好姑娘,行动上的女流氓”。虽然都是骚,但是在外和在内却大不一样。

  有一次,我的台湾朋友从上海来北京,晚上我们去工体西路上的Destination 。遇到她的两个女朋友,一个是东北姑娘蜜酥历,另一个是从香港回来的游艇李,她两个都是80年代末的女孩子,说话相当口无遮拦,当着我们很多人的面,和一个GAY讨论起了女性自慰器的种种细节,细节之细、尺度之宽令见多识广如我者,也不免脸红心跳。

  这样的骚是明骚,也是武骚,但是事实上,越是这样的女孩子越是老实,越是传统,她外在的骚已经成了一种盔甲和甲克,具备抵挡雄性侵略的缓冲和反弹效果,所以很多男人即使想也不敢对他们发骚,乱发骚的也会被挡回来,因为一旦涉及到她们自己的SEX和隐私,她们马上从尺度的大小上回归到了自己的中心,开始形成一种保护色。

  所以这样的姑娘夜店再放得开,也不会随随便便跟人家上床,泡妞的人这一点要看清,不要以为骚的就能上,结果到头来碰一鼻子灰。

  而外纯内骚的女人,你跟她说戏调笑,她表面上一本正经,其实心里面早已经翻江倒海了。一个学戏剧的文艺女,向来以才女自比,其实也算得上有才情,写的本子到处上映不说,谈吐和学样也堪称上佳,但就是一个这样的女子,跟我们一群朋友吃饭,局间就被一个花花公子勾搭上,宴毕俩人私下暗通款曲,当晚就去凯宾斯基开了房。

  后来听说,此位不说黄段子、不看A片、言必形而上的大才女,私生活上却一路形而下,勾搭上的男人不亚于两只手、两只脚之多,这让跟她谈过经论过道的一帮人大惊失色:玉女什么时候成了欲女?

  然而外纯内骚的女人,却很少被男人珍惜。就像Z明星和A玉女,你看玉女变欲女的Z小姐,被这个甩被那个蹬,她还自撇自清地说:“每次都是他们离开我!”我想回一句,他们不离开你离开谁?A玉女出道时,更是清丽如素,跟另一个可人儿组合红遍两岸三地,然她骨子里的骚只有睡她的男人知,但闺阁留不住人,这不又被分手了。

  女人的外骚内纯,在黑人那里有一个同样的词“Brown Sugar”,一个女孩如果被称作Brown Sugar,那是非常高的赞誉。通常,Brown Sugar指一个女孩虽是个火辣性感的尤物,却不是三心二意的婊子。所以人家说,女人要做外骚内纯的女流氓,不要做外纯内骚的好姑娘。

  女人,30岁之前喜欢有爱的性,30岁之后喜欢有性的爱。也可以说,30岁之前的女人喜欢因爱生性,30岁之后的女人喜欢因性生爱。一开始是生理线被感情线压抑着,然后感情线跟着生理线跑,这就是女人,所以才三十如狼、四十如虎,骚的愈明愈露骨,掩也掩不住。

  非诚勿扰里的坐怀不乱男,肯定忘了一切情感的基础是SEX,通往女人心底的是阴道,他不想要,她不见得不想要,他可以跟她同床共枕5个月而不碰一下她,那不叫柳下惠,那叫不实惠。要知道,那5个月对她来说是守活寡的150天,是度日如年的3600小时,是骨头里痒却没人给她挠的216000分钟,她肯定在想:怎么还不碰我啊!

  这就是女人,在她想骚的时候你做柳下惠,那是你不解风情。 然而女人光有骚还不够,还要化骚为情,化骚为品,把骚变成自己的魅力,会骚的女人都只是外骚,骚于外,纯于内,把骚驾驭成一种风情和品味;而不会骚的女人却是内骚,纯与外,骚于内,看似温良恭俭让,其实一肚子都是AV女优心思,各种床上手段样样精通。

  对女人,骚是一种哲学。从本质上说,她的衣服也好,化妆也好,发型也好,香水也好,等等,最初都是为了求偶和sex做准备的,只是后来被礼仪化和文明化了,但是在本质冲动上,我们不能忘记它们的初衷和来源。事实上,更放大一点来说,你的一切创作、事业和成就,也无比都从是SEX而来,从骚而来,这也正是弗洛伊德的观点。

  所以骚要骚在骨子里,骚在脑子里,纯要纯在身体上,纯在品行上。只有骚于无形,才能以无形胜有形,才能成为最彻底的女人。

  若女人只会骚,男人只会色,就是你吃我的豆腐,我吃你的豆腐,最后豆腐吃光就散伙了!就像一个朋友的婆婆说的:“光在一起坐坐,没在一起过过。”年轻的身体凑一起发泄荷尔蒙而已。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和100+的女人做过爱,但他能记住的,只有做完爱后还想一起睡觉的女人。光有骚的身体不够,还要有骚的脑子。

  我一个EX之前去学肚皮舞,舞步没问题,身段也没问题,然而就是出不来味道,不勾人摄魄,急得男舞蹈老师有一天冲她大喊:“李雅琪,要骚,要学会骚!”这个男老师啊,真是懂得女人之为女人的精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