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父母的觉醒》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父母的觉醒》的读后感10篇

2018-07-27 05:5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父母的觉醒》的读后感10篇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由[美]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 Tsabary)著作,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6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一):拿什么去爱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去爱你我的孩子

  评《父母的觉醒》

  孩子,你是我们爱情结晶,是我们生命延续,你的到来彻彻底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真真切增加了我们人生底蕴。你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从你生命开始的第一刻我们就决定一生时间陪伴你。从你哇哇啼哭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拿什么去爱你,我的孩子?

  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倾听你的成长轻声呼唤你的小名,刚开始我们期待你的回应,后来看到你用小拳头小脚丫敲打妈妈的肚子,我们欣喜若狂。你在产房里那声响亮的“哇”声,似乎也是在对我们的提问:“我来了,你们准备好了么?”

  当然了,宝贝。因为你,妈妈疲惫身体平躺着幸福微笑爸爸胡子拉碴的脸上闪亮着迎接你到来的成就感。第一次拥抱你,怀着对生命崇敬的神圣;第一次喂你喝水,怀着用一辈子呵护责任;第一次下班着急回家,就是想看看今天的你是不是吃了、喝了、拉了、睡了,是不是有些不一样变化了?因为你的到来,让平凡的我陡然有股豪情壮志:我为我身上的责任感到无比自豪,我将一如既往地履行我做父亲职责

  拿什么去爱你呢,我的孩子?如果可以,每一位父母都愿意拿出他们的全部来爱他们的孩子,我们也一样。但是每一个孩子需要那么多么?是不是更多的孩子,因为过多的不合理的爱显的不堪重负?而仍然有很多的父母仍然觉得自己对孩子的爱还不够多,不够好?

  对于你来说,我更关注精神层面上的成长。因为家里姥姥姥爷还有妈妈,他们给你在吃穿用上的帮助,远远做得比我好,比我细心。我呢,更愿意给你一些自由空间,让你慢慢学会自我的表达,自己动手,即使吃的满脸花也要学着自己吃饭,即使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也要慢慢学会和小朋友交往,如果不平静下来和我商量即使是大哭大闹也什么得不到。

  我经常会想象,将来有一天你长大了,你会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将会以什么态度去面对你的生活,你会去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这种想象可以帮助我形成对你的教育,当你安安静静在屋子里搭积木的时候,我会轻声告诉老人不要去打扰你的“工作”;当一天出去玩回来累了的时候,我会告诉你这一天你什么地方做的很好,有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当你闹脾气平静下来的时候,我会给你讲个故事,然后告诉你下回再有脾气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式舒缓自己的心情

  你是我的镜子,不断地照到我的缺点。当看到你把书、玩具满地扔的时候,我发现我随处放东西习惯已经“遗传”给你了;当你问我“我刷完牙了,爸爸,你刷牙了么”,我才发现在要求你的时候,我做的并不够好。谢谢你,我的孩子,在生活中我们相互监督,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不好习惯,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才能共同成长。

  这就是我的觉醒,我需要在生活的路途上经常性地停下来想一想,自己还有那些没做好,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去爱你我的孩子。对于一些我们之间冲突的生活故事,我会把它们当做案例,细细回想其中的细节,找出自己的不足,或者找到你的真正需求,待下一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我才会得心应手地去处理。我意识到只有我觉醒了,才能更好地引导你成长,引导你的觉醒,才能和你建立一个更好的血脉联络

  拿什么去爱你我的孩子?这是我一辈子的问题,也是咱们共同成长的话题,我希望你告诉我你的答案,我也会尽量做出我的答案。--爱你的爸爸。

  2013-10-5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二):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绝对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件拥有物――这个说来容易,做起来有多难啊!那么可爱的属于自己的一团血肉,不把他当成宠物真难。可有多少父母都是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来塑造孩子的世界,所以才有如此多的问题少年,也许更多的问题来自父母,他们自身都没有一个相对完备的自我,没有自己独立的世界,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清楚。本书的作者似乎具有不少心理学方面素养,比如他对自负分析:“自负感装扮真实的自我,这种伪装破坏了我们守住快乐能力,也破坏了我们完整人格。”这种自负感是妨碍父母成为一个觉醒的家长羁绊。这本书的新观点在于认为家长虽然比孩子年龄大、经验多,然而却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成为领路人,很多时候是孩子的眼神让父母指引前进的方向,或者说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对着它可以照见自己。

  “一个孩子如果伴随着与生俱来的‘正当感’成长起来,那么成年以后也会带着幼年的印记,获得强健情感世界。”也许这可以应用于审视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只所以强健的情感世界迟迟才来,对于自己精神的引导也总是滞后于年龄,年轻的时候过于看重外在的评价,所以反而带来一种不洒脱,如果没有取得外界认同,就不能感觉到一种内心的“正当感。”作者说“生养孩子是我们改变生命的最大机遇,原来有孩子以后再也没有那么多的椎心之痛,对诸多敏感事情会心平和去处理和对待,这都归功于作为“我们的精神导师”的孩子。

  作者明显的观点是:有时候我们执著追求成功,并不意味着自我完善,因为那不过是一些外在的标准,与最真实的自我有可能渐行渐远。接纳一个真实的孩子,就如接纳一个真实的自我一样,让孩子成为他们应当成为的模样而不是我们期望中的样子。而且作者认为自负感与平和是相反的,我一直觉得,家庭快乐幸福的关键在于人人都有一颗平和的心,家庭氛围才有可能是良性的。很多时候危机发生在对自己的情感不了解上,学会观察自己的情感,尊重它们并与他们共同成长,随时准备应付日后的情感风暴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三):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绊脚石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让父母自己唤醒自身问题,和孩子相互成长的书籍。只有父母找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不是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灵魂。”此外,它还能帮助父母透析自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家庭。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戳中我的心:“‘这是我的孩子。’一想到这个事实,我们的自负感就开始膨胀。很少有父母不把孩子当作自我的延伸。”事实上,我的确把孩子看作了我的延伸,我也说跟我老公抱怨过:“这是我的孩子,为什么他不跟我亲?”尽管周围的人跟我一再强调:“孩子还小,总是跟他天天看见、天天照顾奶奶亲,等长大懂事了,自然会跟你亲的,这是天性,等到时候缠着你,你还会觉得烦,现在不粘着你,不是很好吗?”可我却仍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可当我看到这习文字时,我忽然有所顿悟。在某种程度上,我的自负感来自于亲情血缘关系。我其实把血缘关系看得特别重,把人以血缘关系来划分,跟自己的父母很亲,跟自己的孩子很亲,跟老公因为爱也很亲,可是其他人呢,婆婆公公呢?我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划分出去,因而,在看到孩子跟婆婆最亲的情况下,我的自负感就膨胀了,特别是看到婆婆、老公和孩子在一起玩得开心时,我总会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他们像是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而我不是。我这样的心理状态又印证了书中的另一句话:“当我们心中‘应该怎样’的完美梦想破裂时,我们的自负感就凸显了出来。”

  在我看来,孩子生下来就应该跟妈妈亲,而且这应该一直延续下去,可是当孩子处于“认人期”时,表现出对婆婆异常亲切,只让婆婆抱,而不让妈妈抱的情况出现时,落差产生让我开始表现的情绪化。

  忽然想起纪伯伦的一首诗:“你的孩子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儿女,经由你生,与你相守,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孩子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一个时期他的表现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满足我们的期望,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去引导孩子,却不应该去破坏孩子,更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自负感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幸好我较早地接触到了这本《父母的觉醒》,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找出了自己的症结。因为孩子还小,所以他可能还未察觉到妈妈与他的其他亲人在一起的不适感以及情绪化,可是当他渐渐长大,自己会观察到这一切,只有改变我自己,融洽地与所有人相处,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也才能让孩子能够和谐地与其他人相处,否则他可能会因为妈妈的“不觉醒”而难以处理他身边的人际关系。正如书中说讲:“我们的不觉醒应该由自己清理,而不该由孩子来继承。”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四):做觉醒的父母 养快乐的孩子

  未接触《父母的觉醒》之前,从没想过为人父母者会有那么多的讲究。正向作者所说,许多人以为烹饪、做家务、接送孩子等具体养育职责就等同于和孩子共同生活在当下,我也一直这么认为。殊不知,这些具体的养育职责只是在物质、身边和心智上满足了孩子,离对孩子进行“精神喂养”还差得远呢。

  好多父母甚至不会认为孩子需要被观察、理解和接纳——他们觉得听话乖巧的才是好孩子叛逆的、犯错的就是问题儿童,应该被批评惩罚,以强制他们走上“正轨”。但是本书告诉我们,以为人父母的优越感和自负感来评判孩子的对错是不可取的,更是不觉醒的行为。面对孩子的一切行为,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其动机。如何弄清行为背后的动机?这就需要家长努力发现孩子的本真。

  然而,根据本书的理论,不能发现和接纳自己本真的父母根本无法发现孩子的本真。所以,作者在一开始就强调了父母认识真实自我的重要性。真实自我的把握尤其需要抛开自负感——不能因为我们是成年人就忽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这一事实。孩子虽小,但是却能表现出最本质的自我:他们富有想象力、能够轻易原谅别人、清楚知道自身需求并直接表达出来、从不将外界的评价当做行为的标准……这一切都是身为成年人的父母应该学习的。

  之所以说父母不觉醒,是因为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不肯丢下自负感。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由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并由自己亲手抚养,所以孩子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行事做人。如果遇到教养难题,这些父母就会根据自己被教养的经历经验来寻求解决之道。而我们知道,上一辈延续下来的教养习惯有好有坏,根本不可能适应每个独特的孩子。所以在无形之中,强势的父母就将孩子的个性压抑了,父母的武断和自负往往造成了孩子童年不快乐,并影响他们的一生。

  更严重的是,有些父母在幼年时期受到了心理创伤,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便会不自觉地将童年际遇投射到孩子身上。一直以来的心理创痛使他们无法无法唤起自己的真性情,更无法拥抱真实的自己。这样的父母自然也不会允许孩子做真实的自己。因为他们本人从来没有体验过自由为何物,所以也不会想到让孩子体验自由。这类父母不相信真实自我的存在,所以既不善于约束孩子,也不善于包容孩子。他们孩子要么被宠坏、要么被过分限制自由。总之,不能圆满地生活和享受人生。

  那么,做觉醒的父母是否就意味着对孩子无限地包容和接纳,而不予以管理和约束呢?也不是。本书告诉我们培养孩子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认识自己、表达自己很重要,理解和接纳他人也很重要。这样,孩子才能够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与周围世界建立准确的联系健康成长。所以,对于觉醒的父母来说,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是必要的,为孩子设置行为底线也是极必要的。

  父母的觉醒,将会让教养孩子成为一场富有创造性旅程。愿所有父母都觉醒,愿所有孩子都能在成长旅途中乐在其中。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五):这书提供的不是一套家庭教育策略,而是树立了一套亲子关系相处的人生哲学

  这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

  曾经连续4年长踞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教养类图书前列;

  作者萨巴瑞博士认为,父母与孩子是人生旅途中的伙伴平等互助是亲子关系的核心内容;如果父母能够放弃虚荣心、自负感、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天性,就能与孩子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关系;她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父母自身问题的折射;

  这本书,也许会帮你卸下一些包袱,打破一些迷思,带去一些启发,促进你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这不是一本讲如何教育孩子的书,而是一本讲如何为人父母的书;

  这是一本需要专注才能读得下去的书,也是一本可能颠覆认知的书。

  我们自诩为新时代的父母,希望突破套在我们身上的传统亲子关系,

  习惯的魔力依然驱使着我们时不时的行驶着“父母的权杖”,

  而后,每每为自己的某些行为后悔不已,

  参透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与联动就是父母的觉醒。

  这本书提供的不是一套家庭教育的策略,而是树立了一套亲子关系相处的人生哲学内容,其中的很多观点如同指南针一样,在我们陪伴孩子过程中出现状况时,可以及时回顾并以此纠正自己的偏差。

  比如作者萨巴瑞提出的:“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灵魂。”

  当遇到孩子的选择和我所期望的结果有偏差时,我通常会想起这段话,也会审视一下自己的动机和意图。

  比如面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是基于害怕,还是基于孩子的真实兴趣,这个立场和出发点很重要。

  当孩子还在幼儿园阶段时,周围就开始启动各种兴趣班时,我们做父母是不是也会按捺不住。当带着比较,带着外部的世俗标准开始学习,并对结果带着强烈的期待时,孩子是能感受到压力并且有意识的会从内在开始躲避。

  因为孩子能感受到学习的背后并不是父母的爱,而是父母基于害怕外加在他们身上的。

  这本书让我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会更深层的看到孩子问题背后的真相。

  比如说孩子表现不好的根源其实在于他们内心无法疏解的情绪,而通常孩子的情绪又是父母隐藏情绪问题的投射。

  而在支持父母如何更好的实现觉醒和改变时,这本书也给父母们提出了一些实际可行的标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的检验自己,比如检验自己的情感模式,觉察自己深层的恐惧,以及与孩子建立内心的联系等等。

  这本书不是看了后就能一蹴而就的实现改变的,但是确是可以放在床头,时时反观时时提醒自己,不断的回归和勇敢面对真相的一本书。毕竟,走向觉醒这是我们作为人,终其一生都要努力的方向!

  经典文摘

  •父母首先应当努力做到的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下生活。

  •孩子走近我们,使我们得以认清自己心灵创伤,使我们鼓起勇气超越创伤为我们设下的限制。

  •我们接纳孩子的能力与接纳自己的能力密切相关,我们尊重孩子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尊重自己的程度。

  •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当成空白的画布——任由父母在上面图画想当然的景物。

  •如果父母放下抵触情绪与主观臆测,平和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行为,就不会遭受负面情绪的困扰。

  •身为父母,要想认清自己,并在教养方式上改弦易张,我们就得理解一件事: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种种状况体现了我们的世界观。

  •要想满足婴儿的要求,父母就得将以往的所有经验与记忆放在一边,投入一个纯粹而幼小的心灵世界。

  •父母需要对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信任和接纳,尊重他们的隐私与空间。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越灵活宽松,他们就越有可能同我们保持密切关系。

  •养育孩子意味着向一种新的步调妥协,父母需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并对当下的情形因势利导。

  •当我们缺乏保持真实自我的能力时,最常用的掩盖方法就是焦虑,我们是否意识到焦虑是一种“有所作为”的形式?

  •如果父母不把自己的快乐之源建立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享有自己的空间,满足自己的需求,活出自己的生命轨迹。

  •在孩子的生活中创造觉醒的空间。如果我们对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欣赏与感激,那么孩子也将学会不忽视与轻慢任何经历,尊重周围的一切事物。

  更多育儿书籍推荐,欢迎关注趣妈公众号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六):自我的觉醒

  半年前买给我妈,这次回家,我妈说写的太浅显,说孩子怎么样,就让他怎么样,杀人放火也别管他

  闻言大惊,看这分这么高,评分的都是傻子么,赶紧读了下

  也读了一些书,所以知道有时候你看不懂,是因为自己见识不够,或者不喜欢作者的观点

  天下乌鸦一般黑,如此看来,天下父母也是一样

  都无法摆脱孩纸是自己的延伸这种幻觉,没法做到把他们当做一个个独立的灵魂

  并且有意无意试图用自己控制孩纸的人格行为等等

  说白了这样纸与养宠物蓄奴有何分别

  最受不了的是《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过的那种深深的牺牲精神

  这次回来老爸果然又说了“一切都为了我”,我当时就崩溃了,仿佛我按照他们的程序运行,现在就小康了似的

  想我当年年轻,还蛮受触动,后来发现这不过是以爱的名义绑架子女的一种政治手段

  还有一种是救世主心理,赶脚孩纸就是一切,那点没合意,就赶脚没希望了。拜托,你们就没点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整嘛,反观上一代,貌似真木有...

  等孩子长大了渐渐脱离你们了,就感到自己没有价值了,又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各种催,催结婚催造人

  我去,没完没了的绑架,某种程度上是不是感觉到凄凉呢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无私的,这是谁说的啊,无私你妹啊

  真是无条件的话,这种傲慢与偏见是哪来的?豆瓣上也不会有父母皆祸害小组了

  类似于控股,付出越多,期望获得的回赠也相应增加

  请问这是真正的爱吗?

  常常有长辈教育我,等你当了父母,就懂了

  如果说,我当了父亲后,也不幸沦为孩纸稍有自己不满意,就恶言相加冷眉相对,做了错事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打,那这种父母不当也罢

  有一个最简单的测试的办法,来自知乎上的一个问题:

  女友意外怀孕了,高三的我是否应该告诉父母?

  这里把自己处在“父母”的角色,想象一下会怎么处理,暴跳如雷?找男方家长?骂自己的女儿?闹的鸡飞狗跳孩纸再也没脸做人?

  放弃优越感,还有那种莫名其妙的自负

  六亲不和,有孝子

  为什么父母一吵架,小孩就特别懂事?

  知乎上很漂亮的一个回答:

  小孩的沉默,隐忍,恐惧,以及讨好,在麻木的大人眼中,便是:懂事。

  但是,这是最好的礼物,因为我们可以亲手结束这一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说道:

  在你的家族中已经延续数代的趋势可以在你这里画一个句号。你是一个转型者,连接着过去和未来,你自身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后世的许多人。

  就在第二天早晨,睡觉迷迷糊糊地时候,梦到老爸抱着我

  这种感觉太怪异了,首先我都成年了,怎么会被老爸抱着呢,然后突然想起来耶鲁心理学导论里描述的儿时记忆的浮现

  梦里还在继续,我感觉到好幸福,心里忍不住的不停的叫爸爸,原来空空如也的心,渐渐被充满了爱

  喜极而泣

  父母的爱确实是无私的,至少有那么一些时刻是的

  长大后,忽略了这些的美好,专注于冲突解决问题

  在看之前写的那些,呵呵

  还记得X战警里,Charles 博士说道:

  You know, I believe that true focus lies somewhere between rage and serenity.

  当时我就相信,肯定有真正的宁静,恰恰就隐藏在我们心中,而它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力量

  《道德经》中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回到本真的状态,会发现一些已经遗忘的美好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七):在理智与本能反应之间如何选择

  刚拿到这本书,看到第一章开篇的例子,我就知道这本书正是我想要的。

  因为就在昨天发生了一件非常让我纠结的事情,我2岁的儿子在玩他的“工具台”的时候,突然把螺丝扔到地上,看着螺丝在地板上滚动他哈哈大笑,那个时候我真的被情感和理智弄的几乎发疯,一个声音说,不行快制止他,他在搞破坏,另一个声音说,他只是在玩而已。那个时候我是僵住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最后我也没想明白,只能在他平静下来后问他,你把东西扔的到处都是对吗,他说不对,然后我带着他把东西都捡了回来。

  所以刚翻开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对照一下对于这件事,我的做法有多糟糕。

  书还没有读完,但是真的觉得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耐人寻味。等到整本书读完,会再回来认真写一个评论。期待自己有所觉醒。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八):父母有义务在精神上为孩子提供自由。

  全本书讲如何教育孩子的内容比较少,大多数是家长自己怎么做,怎么能够成为好父母。孩子没有带着说明书就来到了父母的身边,而每个父母不论对待第几个孩子,都不能完全应对,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没有标配的孩子,也没有标配的父母。

  看到这本书里面的“父母首先应当奴隶做到的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再自己的命运轨迹生活下去。”这让我想到了《遇见孩子,遇见最好的自己》里主张“父母不要代劳或者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自理能力强的学习者。”

  这本书一直在强调父母和孩子一定是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的状态,这是最好也是必须的状态。跟魔云兽一起聊天的时候,说到他闺女因为看见过蝴蝶,知道那个是蝴蝶,虽然还没有学会这个词怎么说,却已经能准确找到书里的蝴蝶只给他看。渴望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父亲。而我的小侄女也有类似的行为,我给了她一套《神秘日志》她非常喜欢,家里人就跟她商量,每天写完作业才能看,于是她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拿出书里的那些附件小书,给家里人讲里面的故事,我那天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没有思考就说“能学到很多知识呀!”看完这本书,我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优越感或者说因为觉得自己知道书里的内容而不屑跟她说这本书,而是按照这本书里写的“孩子的这种分享是形成亲密感的一部分。”

  “孩子善于用身体、精神、心灵向真正的自我作出回应,父母有义务在精神上为他们提供自由。”我的宝宝才五个多月,我还不知道她以后长成什么样子。但养育一个孩子,不是说让他吃饱穿暖就行的,还需要做很多功课,让她长成她自己,找到自己的快乐,过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这本书的主旨,也是我想找到的答案。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九):拿什么去爱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去爱你我的孩子

  评《父母的觉醒》

  孩子,你是我们爱情的结晶,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你的到来彻彻底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真真切切增加了我们人生的底蕴。你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从你生命开始的第一刻我们就决定用一生的时间陪伴你。从你哇哇啼哭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拿什么去爱你,我的孩子?

  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倾听你的成长,轻声呼唤你的小名,刚开始我们期待你的回应,后来看到你用小拳头、小脚丫敲打妈妈的肚子,我们欣喜若狂。你在产房里那声响亮的“哇”声,似乎也是在对我们的提问:“我来了,你们准备好了么?”

  当然了,宝贝。因为你,妈妈疲惫的身体平躺着幸福的微笑,爸爸胡子拉碴的脸上闪亮着迎接你到来的成就感。第一次拥抱你,怀着对生命崇敬的神圣;第一次喂你喝水,怀着用一辈子呵护的责任;第一次下班着急回家,就是想看看今天的你是不是吃了、喝了、拉了、睡了,是不是有些不一样的变化了?因为你的到来,让平凡的我陡然有股豪情壮志:我为我身上的责任感到无比自豪,我将一如既往地履行我做父亲的职责。

  拿什么去爱你呢,我的孩子?如果可以,每一位父母都愿意拿出他们的全部来爱他们的孩子,我们也一样。但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那么多么?是不是更多的孩子,因为过多的不合理的爱显的不堪重负?而仍然有很多的父母仍然觉得自己对孩子的爱还不够多,不够好?

  对于你来说,我更关注你精神层面上的成长。因为家里姥姥姥爷还有妈妈,他们给你在吃穿用上的帮助,远远做得比我好,比我细心。我呢,更愿意给你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你慢慢学会自我的表达,自己动手,即使吃的满脸花也要学着自己吃饭,即使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也要慢慢学会和小朋友交往,如果不平静下来和我商量即使是大哭大闹也什么得不到。

  我经常会想象,将来有一天你长大了,你会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将会以什么态度去面对你的生活,你会去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这种想象可以帮助我形成对你的教育,当你安安静静在屋子里搭积木的时候,我会轻声告诉老人不要去打扰你的“工作”;当一天出去玩回来累了的时候,我会告诉你这一天你什么地方做的很好,有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当你闹脾气平静下来的时候,我会给你讲个故事,然后告诉你下回再有脾气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式舒缓自己的心情。

  你是我的镜子,不断地照到我的缺点。当看到你把书、玩具满地扔的时候,我发现我随处放东西的习惯已经“遗传”给你了;当你问我“我刷完牙了,爸爸,你刷牙了么”,我才发现在要求你的时候,我做的并不够好。谢谢你,我的孩子,在生活中我们相互监督,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不好习惯,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才能共同成长。

  这就是我的觉醒,我需要在生活的路途上经常性地停下来想一想,自己还有那些没做好,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去爱你我的孩子。对于一些我们之间冲突的生活故事,我会把它们当做案例,细细回想其中的细节,找出自己的不足,或者找到你的真正需求,待下一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我才会得心应手地去处理。我意识到只有我觉醒了,才能更好地引导你成长,引导你的觉醒,才能和你建立一个更好的血脉联络。

  拿什么去爱你我的孩子?这是我一辈子的问题,也是咱们共同成长的话题,我希望你告诉我你的答案,我也会尽量做出我的答案。--爱你的爸爸。

  2013-10-5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十):个人的“觉醒”

  “一岁半了,你走路还是不太稳当,常常自己搬张小凳子推到弟弟旁边坐下,没多久就投诉:‘弟弟打架’。”,

  “你不吃别的,你只要猪油酱油拌米饭。”

  “小时候你真的很挑吃,就只吃鸡蛋和猪油酱油拌米饭。”我妈又补充了一句,说起我们童年的事,开始一副“意犹未尽”地表情。

  小孩长大了,父母老了,浮现在脑海里的都是小时候有趣的片段。那些细碎的,然多数妈妈觉得弥足珍贵的记忆放了那么长时间,在长长的岁月流逝里,它们还在,以每一个妈妈独特的回忆方式。

  然而这些我从来不知晓,自然也不记得。回忆中的我的童年说不上快乐。父母那一代人,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负重得太多,多到无法负荷和承载,释放的过程里难免卸载到家人身上。

  我有姐弟三人。这样的家庭本来应该很热闹且充满生机。然,父亲的教育方式实在令人觉得压抑且窒息。譬如:三个小孩放学回家要马上轻轻地放下书包坐到书桌前。做功课的过程不能说话,各做各的,不能老离开座位。父亲会偶尔在门缝里观察做作业的“态度”,发现了难免体罚和责骂。

  童年时代的我每日回家第一件事永远是埋首做作业和无尽地习题。一年漫长的三百六十五日唯有过年的那几天和“六一”等必过的节日稍微可“轻松”一下。且轻松的方式无非是让你看一下平日不能触碰的电视节目、去奶奶家走走。至于与同学来往,相互串门、找隔壁邻居的小朋友玩、出门,那是不能允许被发生的事。

  至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说出自己内心的诉求,也是奢望。

  上大学第一年的第一次回家,洗衣服的时候和我爸不经意间聊到一些事。我引用了一句话,大概是“三年一个代沟”之类来诠释观点不一样没关系。我的本意是想轻松地调侃一下当下的情境。但我爸多年以后还“耿耿于怀”我的这一句话。他觉得我是“忘本”。

  这样的场景,是否也有人会觉得熟悉?

  父母那一代人当年为了生活忙碌奔波。爱情?奢谈而已。在那个年代,家庭成分、出身根正苗红就是炙手可热的远大生活前景。至于婚姻或者组建后的新家庭,大部分出于责任和承诺死磕到底。乱世里奢谈风花雪月、奢谈梦想、奢谈现在的各种育儿心得体会,如此就没有太多心平气和的心神静下心来去关注、思考关于情感、关于如何走进自己和对方的内心的“时间”。

  “那时候,我们忙得哪里顾得上你们,生活的需求永远摆在了第一位。”我妈说。

  因此,我读此书,颇有感触。

  上一代人的感情里,责任和承诺占了非常大的比重。我想,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小时候父母都是在无尽的歧义、吵闹中走过来,责任和承诺约束着自身以此维系着一个家庭的完整。特定的社会环境也占了部分主导,在这样的种种因素下的成千上万的家庭里的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真的是适合彼此,且快乐、健康的吗?

  每个人的回忆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部分,里面的千差万别微妙之处不过是彼此所处的情感对立方向。“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想象中的‘自己’,其实是一种人为制造出来的自我感觉,它主要是基于他人的意见而形成的。是‘自负感’,形成始自幼年。”

  “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回环式的互动。应是家长‘同’孩子的模式。”

  “我们的过去会给当下的我们留下无法磨灭的影响,却又会荒谬地遮盖朴素的真相。如果因为我们的父母疏离了他们的精神自由,由此也遏制了我们的精神,那么我们的孩子无疑也会遭受我们的压制。”

  多年后,我做了老师,后来是文字工作者。做了母亲,重复面对一些看起来似曾相识地熟悉场景。如何与学生相处,与自己的孩子相处、沟通并让他完全接纳你,是我这一辈子要修行的功课。如今带着感受和困惑再看此书,好些感觉更加明辨清晰。

  就当下对母亲这一角色的认知而言,部分是言传身教遗留下来的印迹。部分是后天生活经验里的累积和认知。“如果我们在彻底接纳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困扰,那么问题的源头一定来自我们过去的经历。”那些在做了母亲多年以来的困惑如今似乎有了明确的指向性:祛除每个人的“自负感”,对自己有正确地认知、对父母有一个全新的正面评价、和解,以此作为基础,才能与我们的儿女们产生“回环式”的亲密互动。

  我碰到过这样的父母:感情不合,离异,互相中伤彼此,孩子处在中间左右为难,逐渐变得焦虑、无助和狂躁(情绪不稳、心智不成熟的父母也包括在里面)。还有这样的父母:整个家庭的重心全在孩子身上,永远上不完的课外辅导班和兴趣课,孩子存在的价值就是要证明他们的付出要得到回报。亦有父母整日忙碌,打理公司、在外应酬、单位事多,小孩和保姆相处的时间比他们还多。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怎样的方式才是恰当的呢。把原因归咎到别处毕竟不是最终解决的办法。每一个时代出生的人有特定的年代烙印和社会背景所影响。每一个家庭有各自不同的千差万别的教育相处模式。当你能认知到这一点的时候,恰恰就是作为家长的自身“觉醒”的开始。

  有智慧的教育并不在于给小孩安排多少辅导班,额外补充多少课外知识,而在于孩子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是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不在于在学校、在家里悬挂多少名言警句,,每天长篇大论地讲述多少的大道理,而在于孩子对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事有多少深刻而真实的感受;并不在于带他(她)走遍多少地方,而在于父母如何使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并不在于在你的陪伴下孩子能取得多少分,而在于孩子是否对自己的发展有足够的自信心,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和人生的需要;并不在于孩子有多少特长和爱好,而在于它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

  所有的这些,从何而来?如何做到?

  对自己过去的童年经历有一个正面的重新了解;对与父母已经累积下来的相处模式关系有一个包容和谅解的评价;对待自己的小孩舍得放手,让他们做独一无二的本身的自己,而不是我们投射到他们身上强加种种愿望的“迷你版的我们”;去陪伴他们,制造更多的家庭聚会快乐时光,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觉得快乐、幸福和满足;抛弃自负的优越感,打破常规,用内心的真实感受去指导自己的养育活动,且能忽略外在的干扰……

  孩子是明珠,来时空手;我们是蚌壳,去时赤脚。生命交迭,一去一来。愿我们都是愿意且能在不断地思考中“觉醒”的父母。

  稿约,勿转,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