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去往第九王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去往第九王国》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1 05:4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去往第九王国》经典读后感10篇

  《去往第九王国》是一本由[奥地利]彼得·汉德克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0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去往第九王国》读后感(一):汉德克献给“叙述”的颂歌

  1

  以反叛戏剧《骂观众》和《卡斯帕》出道的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常被宣扬成一位叛逆的后现代作家,实际上他的小说更像复归传统一面旗帜。这个传统主要是指德国大作家歌德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所塑造的,即以一种启蒙时代欧洲人文主义形象行走在路上的小说。它们与美国作家凯鲁亚克那种后现代嬉皮士形象行走在路上的小说有所不同。凯鲁亚克是一个新时代的启蒙者,他引导人们接受分裂的“自我”并热爱“该死的世界”,歌德的“在路上”是骑士从容追求自我完善的“在路上”。不过无论如何,他们“在路上”获得的感悟之于读者都有启蒙主义色彩

  彼得·汉德克(1942—)生于奥地利格里芬,母亲是斯洛文尼亚人。他以先锋戏剧走入文坛,此后所写的小说在叙述上越来越注重启示性,与由影视趣味主导注重娱乐性的现代主流小说渐行渐远。总得来说,他是以牺牲小说的娱乐性为代价,在传统小说模式利用大量现代人科学(比如现代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视点进行创作,最终铸就出一种相当新颖文学风格。他与德国著名导演维姆·文德斯合作过的几部电影《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歧路》和《柏林苍穹下》都曾清楚体现了他的创作意图和风要素

  现代主流电影总是注重娱乐性,并且把故事作为作品娱乐性的基础。但汉德克和文德斯尽量保持创作的严肃意图,轻故事而重情景特别是将人类面对现实真相产生敬畏之心保存在那些让人感到“费解”的场景之中,以新颖的艺术手法重新制造事物之间神秘联系。比如文德斯在拍摄《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根据汉德克的小说改编)时,故意拍摄了一卷与剧情完全无关的镜头(他把这称为“艺术胶卷”),并且在后期剪辑时把它们有选择地插入到电影里,形成一种特殊影像逻辑

  汉德克那些“在路上”的小说喜欢插入自己对事物有所感悟时刻心理细致分析。这的确使他的小说在叙事方面显得散漫,而且在很多地方显得相当琐碎无聊,不过就连刚刚入门不久的作家也能从中看出来,汉德克的小说中几乎没有陈词滥调。他在努力描述一个神秘的新世界,这并非一个未为人知的世界,而是一个人们熟识却从来没有想过还可以如此描述的世界。他所做的工作和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相类似,只不过他采用的是小说这种(至少在名义上)更为纯粹的叙述形式

  2

  《去往第九王国》创作于1986年,算得上是汉德克作家生涯中多次重大转折之一,而且它恰好是一部献给“叙述”的颂歌。小说分为三部分:盲窗(即假窗),空空如也的山间小道自由热带稀树草原与第九王国。小说文本假托一个中年人回忆录回忆他其少年时代从居住地奥地利到祖籍斯洛文尼亚寻根的一次旅程。在这次旅程中,这位少年不断反思自己的童年生活。因而这整个叙事文本实质上是一个回忆中嵌套回忆再嵌套回忆的作品——这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所谓“第九王国”既可以是一种民族凝聚力象征,也可以看作是汉德克赋予“文字世界”的新隐喻。第九王国出自斯洛文尼亚祖先使用的语言,意即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要是我们大家失散后,有一天又重聚一起,乘坐上披着节日盛装的四轮单架轻便车,前往第九王国,参加第九代国王婚礼……”而汉德克则重新为它赋予其新的意义,“这时,我觉得这种虔诚愿望可以转换人世间实现:文字。”

  菲利普·柯巴尔是流亡的斯洛文尼亚人的后代,他中学毕业时不惜离开病重的母亲,执意要进行一次从奥地利向斯洛文尼亚寻根的旅程。一路上他不断发掘斯洛文尼亚语方言中的秘密,并且用它们反省自己的童年在这个被流放中的家庭的种种遭遇,以及语言在民族凝聚中扮演的角色。汉德克本人似乎有很强的民族主义情结,后来他还曾因为参加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引起极大争议

  所以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反思语言世界与人类的关系比如说主角菲利普·柯巴尔“他在观察事物的名称时,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一个模式,也就是一个意图……而且每个词语圈就是一个世界圈!在这里,具有决定性的是,圈与圈的分别来自那独一无二的、陌生的词语。当一次经历不愿意倾诉衷情时,你不是一再听到‘哪怕为之只要有一个词语表述就好了!’的抱怨吗?“这句话是想说我们所认识的世界的客观性其实是由词语建立起来的——这正是现代语言学的观点之一。下面是一段更诗意化的描述,它进一步断定两种语言将带来两个不同的世界:

  “……两种语言在一起,左边是一个个词语,右边是一个个对应的改写的形式。这些改写形式一个符号接一个符号,使得空间弯曲,形成角度,进行比较,突现轮廓,实现建构。照这么说来,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这多让人开眼界啊,那个传说中如此具有破坏性的巴比伦语言混乱是多么有意义啊。那座塔不是在暗中建造了吗?它不就是虚幻足够登上天堂了吗?”(这里是说《圣经》中的巴比伦塔,也叫巴别塔,传说人类曾经联合起来建造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为了阻止人类,就让他们说不同的语言,终使该计划失败。)

  菲利普·柯巴尔后来不再将词语仅仅理解普通的文字,而且把能够表达人类意图的种种符号也看成无法说出口的词语。比如“盲窗”就是其中之一。看到它之后,柯巴尔首先是想到自己那个瞎了一只眼的哥哥,然后意识到它所传递过来的清清楚楚的含义:“朋友,你不用着急!”这个“盲窗”是他在出发点那个火车站遇到的,此后他常常怀着激动心情为自己经历的事物寻找重新命名的规则。更多关于语言对人类世界观影响研究可参考法国哲学大师福柯的《词与物》,虽然没有提到这本书,但汉德克在这里就是用小说来探讨相似主题

  小说快结束时候,菲利普·柯巴尔在斯洛文尼亚偶然遇到了一场乡村宴会(东欧电影中最常见的场景),一群乡民穿着节日盛装围坐在一张长条桌前,孩子们跑来跑去,男人都脱去礼帽,女人们个个面带微笑。而“我”(菲利普·柯巴尔)注意到一个年轻女子,她从头到尾一声不吭,全神贯注,只做观众,最后,她突然微微转过脑袋,打量起“我”来,没有微笑,没有撅起嘴唇,惟有一双一动不动盯着我的眼睛对我说:“你就是。”而“我”则在这个眼神之下获得了震慑心灵的“新生”。这个眼神就是一种清晰的语言,这种语言虽然没有发出声音,但“我们”却在其中心心相印——相信所有读者都会对此有共鸣

  应该说这是一本很难翻译的小说,因为汉德克总是试图用德语来解释斯洛文尼亚语,尽力揭示某一组词语在词源上的联系,并从中找到一个已经快要消逝的人类精神世界。这个世界由那些发明语言的先人创造的。语言决定着人们对生活模式的继承,但生活模式的改变也能够更新语言世界的使用规则,将一些词语变成古老生活的遗迹。叙述就是保存,就是把它们建造成一件艺术品;叙述就是一个文明的凝聚力所在。“叙述的阳光将会永远普照在那只有伴随着生命的最后一息才能够被摧毁的第九王国之上。”汉德克如是说。

  首发于2014年6月《外滩画报》

  《去往第九王国》读后感(二):基于间接经验的敬畏——读《去往第九王国》

  文/飞熊

  1. 陌生的作家和陌生的语言

  我想大多数读者和我一样,对彼得. 汉德克是非常陌生的。这个23岁就已经奠定了自己文学地位的奥地利人,被我们忽略太久了。网络上仅能找到一篇比较详细介绍性文字《我不是罪人也不是伟人是第三种人》,我从这里了解到了这个陌生的陌生人

  彼得. 汉德克的话剧《骂观众》第一次把他推到了聚光灯下。《骂观众》在欧美的多个国家陆续上演,被称为自荒诞派作品《等待戈多》以来最重要的一部里程碑作品,成为戏剧教科书无法跳过的重要篇章。在这部被称作“说话剧”的反戏剧里,“几个演员喋喋不休地对着观众白活来白活去,把传统戏剧、传统舞台骂了一遍之后,就开始骂观众、攻击观众、威胁观众”。这样的作品像《等待戈多》一样的荒诞,已经超出了一般观众和读者的理解范围

  而他其他的作品,也大多洋溢着某种怪异和先锋的味道。他的戏剧作品,“没有明确的故事、没有戏剧性,甚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人物。虽然汉德克写就了大量的舞台提示,但他的目的并不是营造情节或人物行动,他写的只能称之为行为(行为艺术的“行为”)”。

  “‘我讨厌情节,我本就不是一个擅长耍诡计的人,’2006年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面对‘作品缺少情节和谋篇布局’的质疑时,汉德克这样答道。无论是剧作、小说还是诗歌,汉德克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的语言。‘人们读到的和我描写的是一回事,’汉德克追求纯净写作,希望能让读者达到这种状态。在他的文字中,他能让世事、人和物体都显现出骨架,使它们从熟悉密切事物和重要性中剥离,所以它们看上去都很冷淡、陌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汉德克冷漠、无情,他使用的是一种能在字里行间留有空间的语言,尽管他保持距离,从边缘观察,但仍能让人感觉亲近”。而实际上,这种没有情节的文字,无疑的为很多读者设置了很多的理解障碍,尤其对把小说作品经常等同于故事的中国读者,阅读这类文字时,无疑是非常吃力的。

  2. 对一个思考者的敬畏

  这本《去往第九王国》的大部分阅读,是在公交车完成的。天津的706路公交车司机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快。在快速行驶的颠簸中,那些没有连续性的词语和段落,一块块的,开始跟着摇晃起来。但词语的碰撞中,没有声响,甚至都没有波纹,仅仅是词语段落在剧烈晃动——再晃动,也没出现一个理解的入口。

  小说被分成三个部分:盲窗、空空如也的山间小道、自由热带稀树草原与第九王国。虽然是本小说,但是根本就找不到现实主义小说中那种连续的情节。作者曾经说,他讨厌情节。那好,伍尔夫式的“意识流”也能接受。但出乎意料的,这里只有破碎的语意块状物,缺少通俗意义上的连续性和相关性

  对于第一部分盲窗,还是可以勉强理解。作者在文字透露出的那种对父亲,对周围事物的不认同,我想是我们这种爱好文学的孩子们的通病。看着那些循规蹈矩的人,循规蹈矩的生活下去,心里总是有一种气闷的感觉,总是想背离那条大家都走的道路,偶尔也会选择逃离。

  那个盲窗,一般情况下是不该有阳光的,可那一刻倾泻的光,给了小主人公柯巴尔以希望。那个写童话历史老师,那个出走的哥哥,那个.......其实,都是盲窗中射进来的那些光束。

  三部分的文字,描写柯巴尔在国外的旅行。虽然还是有些内容,围绕认同感舒展开来,但其他很多的内容异常晦涩难懂。哥哥的两本书,一本书农业笔记,另一本是一本词典。这些文字中,没有情节,同时连人物也变得模糊。想起他的《骂观众》所谓的“反戏剧”,我想这里也是“反小说”吧。

  一个朋友说,这本《去往第九王国》他没读懂,但觉得这书充满了回味,值得读第二遍。而我对于这个奥地利作家会采取一种敬而远之态度,在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之前,我近期不会折回来读第二遍,我知道即使读第二遍我也还是很难找到理解的入口。我觉得,《去往第九王国》是那种需要足够的学识和积累才可能读懂的书,是那种“天书”似的极品。就像当初阅读《尤利西斯》,总是在一次次失败的历险中,选择退出。

  《去往第九王国》读后感(三):他的“第九王国”

  第一眼看到书的时候我就被九王国吸引,它到底是什么?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它,可是结果是什么。。。。

  作者彼得•汉德克,奥地利剧作家、电影导演。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1973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包括剧本《骂观众》、小说《守门员对点球的焦虑》,《大黄蜂》等。看过他的资料之后,才发现《去往第九国王》是他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

  本书主要讲述主人公菲利普•柯巴尔以寻找哥哥为理由,走出家乡追逐祖先,发现斯洛文尼亚语言和喀斯特村的过程。这是柯巴尔家族源头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盲窗”,主要描述了菲利普的童年不是美好的,早早去了寄宿学校性格孤僻;父亲是一个稳定但很愤怒的人;母亲因为受到世界大战的影响而是个自食其力的人。哥哥在“我”童年时失踪了。

  第二部分“空空如也的山间小道”,带着哥哥的两本书关于斯洛文尼亚语言词典和农业知识,菲利普走进南斯拉夫,追寻到了柯巴尔家族的祖先,遗留的家族传说。

  第三部分“自由热带稀树草原与第九王国”,主要叙述两大地方:拥有玛雅文明的尤卡坦半岛和拥有“第九国王”的喀斯特。

  总的来说,这本小说带有一定的“乌托邦”思想,稍有点枯燥,出现的人物较少,主要是以菲利普•柯巴尔的叙述为主。但是当你进入作者的世界,你会发现有无穷的力量指引你读完本书。

  最值得一提的两方面:1.编者前言。这是本书的前奏,只有把编者前言看得明白,才能读懂小说的内容。前言是小说的精髓。

  2.文章的翻译。书中有大量的环境、场面描写,译者的翻译非常到位。例如写女人们坐车去医院的路上:“她们的病史形成了各种声音清晰的连续,一个扯开嗓门,一个低声低气,一个痛苦抱怨,一个泰然自若,其间各个声部分别加入合唱。。。最后集成了一个完整的王国的光束。”

  从文章的情感和意义来说。我个人很同情菲利普•柯巴尔,他曾经形容,“我的家园就是乘车”,这句话给我很大的触动,作为他来说没有家园,只有自己,自己是多么的孤独,没有美好的童年,他又拥有什么呢?他寻找哥哥为理由,是不是在找另一种温暖,他有着对另一个未来的向往。两本哥哥的书籍随身携带不曾分离,走进了南斯拉夫,最终走到了喀斯特,他寻找到了他的王国吗?他找到了他的平静吗?也许答案是肯定的。。。第九王国在等着他。。。

  虽然这部书前篇看起来有点枯燥,但是后篇对喀斯特的叙述是非常精彩的。这是一本我看过后思考很久的书,每隔一天就会对书中的某个情节重新读起重新理解,回味无穷!

  《去往第九王国》读后感(四):逃离第九王国?——彼得·汉德克《去往第九王国》书札

  距离我阅读《形同陌路的时刻》已近一年,再度汉德克,竟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汉德克的文字魅力在《去往第九王国》中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体现(尤其是第三部分),因阅读时正处于自己相对空闲的时期,便有闲情雅致做读书笔记。仍“就事论事”不懂旁征博引,依然浅陋,仅作个人意见。

一、三部分初次印象及书摘

  第一部分:盲窗

  《盲窗》作为第一部分,无疑是要奠基的。而汉德克也依旧在书写战后德语民族的失落。 阅读之前对于“盲窗”的云里雾里到了阅读之后也只是“进化”为了一知半解。汉德克的写作哲学显然贴近现当代发展概念,强调思想实物的抽象化,而“盲窗”便以一个符号化的存在贯穿整部小说。汉德克的自我与大胆就算不是其读者也略知一二,由此延伸出他习作时严肃的随性之特点。《盲窗》是心理历程主导的,但某个程度上走向了“虚假意识流”,缺乏相似背景的读者难以生发共鸣——果然世界上多数作家究竟是民族作家。

寄宿学校是一个十分陌生的世界,离开那儿,无论去东南西北,就只有一个方向:回家。

  对于我这种正在外求学的人来说,这种话是多么击中人心,因而我不敢说我的阅读将很客观。

你晚上躺在寝室里,听到火车在下面的平川上缓缓行驶时,你就会想象着坐在里面的人无非都是要赶着回家去。飞机飞行在那条国际航线上,正好从这村子上方越过,云彩也从这里飘去。那条林荫道指引着回家的路。在它的尽头,一片牲畜攀爬的坡地倾斜而下;在一条条长满草、空荡荡的羊肠小道上,你会觉得目标已经近在咫尺了,就像在捉迷藏时一样,仿佛听到了声音:“太让人激动了!”每个星期来一次的面包车,然后继续驶向一个只是闻其名而熟悉的地方。然而在那里,大街上的灯光就是我家乡的灯光。恰恰那些最遥远的对象——山峦、月亮、灯标——好像就是通向那个地方的空中桥梁。你在那里才是“主人”,和出生证里写的一样。那些天天都要逃脱的想法从来都不会向着一个大城市,甚或是国外,而始终只是滞留在家乡的天地里:那儿的谷仓、某个田间小屋、林中小教堂,湖畔的芦苇风雨棚。几乎所有的教会学生都来自乡村。谁要是真的逃走了,他立刻就会被抓住的,不是在自己的村子周围,就是在通向那里最近的捷径上。

  另外一个意外的共鸣来自于汉德克文本潜在的怀乡主题的处理:

在此间经历的一切痛苦中,当年的乡愁是最残酷的,是一种折磨,不同于平常只袭击一个人的折磨,从天而降,而在你的周围,一切都安然无恙;它也不同于一般的折磨,无可对付,屈服于一种漫不经心,只要这种漫不经心没有目标,我就觉得无聊;可一旦它获得了方向,我才觉得这是对远方的向往:不是折磨,而是兴致。

  让人不禁想起江弱水在《诗的八堂课》里边讲“乡愁”一段时举例的诸如茨维塔耶娃、布罗茨基等“酷刑般的乡愁”:

……对俄国文化的眷念与敬意,对革命毁掉了自己的童年与生活而怀的恨意,交织在他们心头,成为酷刑一般的乡愁,这才是致命的。

  虽然《去》中的乡愁目前停留于离家出走之青年的多愁善感层面,但不得不说,两者的心灵惩罚是类似的。试问,世间的乡愁,哪一宗不是这般?

  在《盲窗》行将结尾之时,颇为惊喜但却又是意料之中读到嵌在叙述里的点滴写作思想,可供思考:

当语言和愿望偶尔成为一体时,一股暖流顿时涌遍全身,而在这个将信将疑的听者眼里,却突然闪现出某种如同信任的东西,一种更宁静更纯洁的颜色——闪烁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第二部分:空空如也的山间小路

  标题便鲜明提出了生存空间的缺失和自我本心的失落问题,读者的理解不存在基础障碍。 到了第二部分,由于故事发展的需要,叙述真正介入。有更多的斯洛文尼亚式风景、风情的描绘,比起第一部分更具悦读性。但仍然探寻现代及其概念本身的空乏内核与身处其中的“我”的无所适从与迷茫。 明知“故意独来独往是一种恶行”,却依旧我行我素躲避人流及一切可能的交集。用阴暗包裹自我与文字。即便忏悔必要,也不将自己安置于现代社会之齿轮上——活生生汉德克之画像!汉德克行文间偶尔流露的对信仰的“鄙夷”,是一种嘲笑之后的“宽慰”,充其量只能作为应对“肮脏”的工具。这种信仰的无力/失效自有其缘由:祷词所使用的语言不再纯正,德语替代了斯洛文尼亚语,故一切祷告都流于表达——“灭绝语言本身是不可饶恕的”——信仰便在“汉德克空间”里被人为废止了。

教堂坐落在一片草地中央和主教堂一般大小。谁摆脱了自己的罪孽后一走出来,正好可以借机走近自己的心灵深处去嘲笑自己,接着便继续走到座位前屈膝跪下,立刻在那里做起忏悔祈祷。从这个山谷高地的居民中,散发出的不是世代居住者的安逸,而是新拓荒者不可遏制的特性,忙忙碌碌的存在,持续而必要的机智果断精神

  汉德克的反讽不动声色地高级,但又总是在紧要关头峰回路转,留给写作对象挽尊余地,亦是不让自己的写作被过分定性,不必想即是老谋深算之人的作风。(大笑)

他(哥哥,失踪者)还在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我认识和经历了这个世界的肮脏,没有什么比我们的信仰更美好了。”

  也许,这就是德语民族的“在路上”。

  第三部分:自由热带稀树草原与第九王国

  除了末尾不可或缺的点题之外,小说的视野愈发开阔,色调愈发明朗,而这点无疑非常讨人欢心。特别是250页至253页的一段描写不仅仅只是辞藻上的漂亮,更给人带来心情上的舒畅。 阅读过程常常想起黑塞,第三部分不仅有《园圃之乐》里悠然自得的时刻,亦有《荒原狼》里的点滴哲思,又摻杂《玻璃球游戏》里的失落哀叹。想来一个地区作家的同根性是无法抹去的。

  此处附上我认为“极其漂亮”的那段文字:

在那里,我没有在一座房子里看到人们称为艺术品的东西:可是后来为什么几乎每看到一家院落——哪怕只是顺便路过也罢—,我就心花怒放,心旷神怡,犹如在观赏图片展览,而且是最壮观的,是各个神圣时代绝无仅有的珍品呢?为什么一个坐面仅仅容得下小孩子屁股的小板凳却吸引着我郑重其事地坐上去呢?这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喀斯特人如此众多的器物都再现了这片地貌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灰岩坑碗一般的圆形;所有那些可爱的篮子、用过的马车、呈现凹面的坐凳、顶上做成弧形的草靶子似乎无一不崇拜着这片土地上那惟一肥沃的东西,即母亲灰岩坑。教堂里那尊中世纪时期的木制圣母像同样也挺着相应向前隆起的大腹。要是没有喀斯特地区这些托架和工具,我也永远不会去欣赏我的祖先留下的那些东西,既不会去欣赏哥哥留下的果园,也不会去赞叹父亲的屋架和家具。直到这个时候我总是希望我们这个家能够加上些点缀,不光留一个盲窗,而且还要在里面放上一尊雕像,旁边也许还残留着百年之久的壁画碎片,屋子里挂着装饰壁毯,或者一张罗马拼贴画残迹;哥哥的手风琴放在一个角落里,上面是珠母色按键,在那里闪闪烁烁,成了一件装饰品,而且每隔几年,用油漆滚子给墙壁涂抹出新的图案来,这就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了。总而言之,一提起我们这片平原来,都说她的居民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实实在在。在他们的意识里,除了有用的东西和最简便朴实的东西外,就什么也没有了。可是现在,我正好在这样的东西里看到了我多么盼望能够找到并且指望从这些添加物和附带物中获得的表现力:父亲的桌子和椅子、窗樘中的十字架和门框一起不仅使这个空间适宜居住,它也弥漫出某种精美和可爱的东西;不仅证明了一双精巧能干的手,而且流传给了后世某种这个在行为举止上常常变化无常,性情暴躁,显得严酷的男子汉惟独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和继续传递的东西,而且这个无非就是全部的他:站在他本人身旁,你会感到拘束和胆怯,而面对他的物品,你就可以舒口气了,并且会从中学到洞察力。所以,我觉得喀斯特大门上的字母IHS与年代紧紧地连在一起,由父亲锯好后安在木谷仓的山墙上,当作干草的通风孔。从此以后,我仰望着这个犹如烙刻到那饱经风吹雨淋、在阳光里变得灰暗的厚木板三角形上的图案,就像看到了那个绝无仅有的东西,无论如何只能是艺术品的东西,而且不需要在这座房子上再添加任何装饰了。哥哥果园里那条绿色小道,虽说短得不能再短,可在喀斯特,它汇入一条接纳了北国条条道路的、通向海洋水平线的、端直的喀斯特一中心带,如同水沟入口那儿的石堤一样,哥哥当年修建它是来保护腐殖质层的,此间不过是成了一堆废墟,现在却延伸到那些完整的、匀称的、弧形的喀斯特一原野墙里—仿佛它在自己的阿尔卑斯山王国里仅仅这样沉于地下了,而在海洋附近这儿又露出来了,像第一天一样完好无损,被南方的太阳装扮起来了,就像去参加封顶庆典似的,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显高贵,仿佛以此要来显露。和中国长城并驾齐驱,也有一条欧洲长城横贯我们这个大陆。

二、总述

  《形同陌路的时刻》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无疑是利用膝跳反射踢人,实在是讽刺效果极佳。而囿于我对戏剧的浅薄认识和汉德克特立独行的叙述风格,很长一段时间里,彼得·汉德克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幸运的是在多抓鱼上淘到这本《去往第九王国》,不过阅读的初始阶段有些艰涩,也发现了《去》与《形》的表情达意方式上的出入,一时颇难以适应。但好说歹说也是“熬”过来了。随着一个可以说不像样的故事的行进渐入佳境,《去》呈现的是一个在迷茫缺憾中不断找寻着的、更多的仍开怀而充满希望期许的汉德克。 汉德克的叙述技巧——或许更应该乘坐叙述特色/方式——就像我在《盲窗》的初次印象中写的那样:虚假意识流。大篇幅细密琐碎的心理活动,衬以个别故事情节发展,构建了整一部小说的基调。在人物心理主导的小说中,叙事的行进必然受到莫大的制约——单凭文字/辞藻是完全无法与之抗衡的——因而我们便不难觉察出菲利普·柯巴尔停滞的情感背后汉德克的失衡。但我们不可全然判断,这种叙述的麻木,究竟是作者的失误抑或是其有意为之。(尽管结合我少之又少的阅读经验,前者或许更契合我对汉德克的认识。)

  菲利普一直在逃。从寄宿学校逃回家,从家逃到业已消失的国度,亲身的、心灵的逃亡。为了逃离正在经历的失落而奔向未知但必然的另一个失落。故事对德语民族的象征/隐喻无庸赘述,而汉德克游走在字里行间所发出的忧愁愤懑、同情悲悯,甚至是羞愧自责亦不言而喻。汉德克的我行我素投射到菲利普身上,投射到了整个柯巴尔家族身上:向暴躁的父亲也会因为母亲的病重而心软;勤劳快乐的母亲会因为不治之症而发怵癫狂;写得一手好字,对生活充满改造热情的哥哥也会因为无因之由而失踪……这些或许都是汉德克所认为的(自我的/民族的)现状,他就此发出的呼喊绵长却不可避免地无力。

  小说时“我”时“他”的人称转换巧妙地隐入无形,一是因为小说主人公的绝对地位不会让人误解,二则是写作心态和阅读心态能做到契合(即便缺乏相似经历,但情感共鸣能在具化小事中生发)。后者或许是《去往第九王国》最成功之处。

  2018年4月5日

  《去往第九王国》读后感(五):cytun.com推荐《去往第九王国》反复抒发的南斯拉夫情结

  《去往第九王国》刚结束中学的学业,20岁的奥地利青年菲利普•柯巴尔放弃了和同学一起去希腊的毕业旅行,决定前往斯洛文尼亚寻找他失踪二十多年的哥哥。他随身带着哥哥留下的农学院笔记本和斯洛文尼亚语-德语词典,凭借这两样东西,柯巴尔发现了语言在叙述、转换现实中的魔力。

  2014年戏剧奖“易卜生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去往第九王国》。本书被公认是汉德克的代表作,除了艺术性达到了作者的最高水准之外,还在于汉德克在其他作品中反复抒发的南斯拉夫情结在本书得到了充分体现。

  小说家彼德·汉德克的作品《去往第九王国》——20岁的奥地利青年菲利普·柯巴尔放弃了和同学一起去希腊的毕业旅行,决定前往斯洛文尼亚寻找他失散二十多年的哥哥。穿越斯洛文尼亚之旅,实际上也是柯巴尔追寻祖先踪迹,发现民族和传统,寻找自我的经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