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家,爸爸家》读后感10篇
《妈妈家,爸爸家》是一本由晏凌羊 / 王静思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妈妈家,爸爸家》读后感(一):单亲家庭的孩子你也一样优秀 希望能够理解爸爸妈妈
《妈妈家 爸爸家》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没做太多的思考,只是觉得这是一本关于儿童的绘本,也想当然的认为这就是一本普通的绘本,说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故事,具体故事的内容也就是跟家庭有关罢了,可是当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和我想的确实不一样,这里的妈妈家,爸爸家是独立的两个家庭,也就是说这里面的孩子的父母应该是离异了,这样的孩子在当今的社会也不在少数,确实会让有爱心的人士产生怜悯之心,而这种题材的作品应该不是很多,虽然离婚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了,可是能把这种事情写成故事,并且给孩子们看,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是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只要正确的引导,孩子会理解的。
本书的作者晏凌羊就是一位单亲妈妈,是一位新女性主义作家,作者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带着女儿生活,现在居住与广州,作者出版了一些作品,尤其是《我离婚了》更是被大家关注,转载,点击率也是相当高。这本书就是作者特意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创作,里面的故事虽然简单,却正适合孩子们阅读,作者的一些观念非常不错,父母离异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是很不幸,可是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正常现象,不是谁能左右的,而单亲家庭也是一种家庭模式,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危害,真正的危害来自于后天人们对于这种现象的夸大,如果大家都能够用正常的心态去处理这样的事情,不去歧视这样的孩子,问题就会少很多,同样对于这样的孩子,关爱是需要的,但是也不要搞特殊化,不要对孩子过度的补偿,只要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故事的情节设计的比较新颖,非常有趣,生活在海边的妈妈,还有居住在森林里的爸爸,都是比较温馨亲切的大自然,也都是小朋友们喜欢的地方,用这样的背景确实能够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对于孩子来说,平时也是感觉不到太多的不同,只是看到别的小朋友父母一起带着玩耍的时候,才会有这种孤独感,这种感觉确实是很难受的。新年的大雪分飞,把森林里的道路封住了,爸爸没有像平时一样按时来接豆丁,这个时候,我在想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那,作者用一个童话融入了其中,一条大飞鱼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其实还挺差异,怎么这条鱼会飞啊,最终的降落才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飞鱼的爸爸是蓝色的大鸟,而妈妈是一条鱼,而且它们也是不住在一起的,可是它们的解释却是本书的关键所在,爸爸妈妈很爱它,它也很爱爸爸妈妈,这就足够了,只要爸爸 ,妈妈它们开心,那么不住在一起也没有关系,而且还有两个家,可以让它去玩。这样的解释真的比社会上一些离异的父母那种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好的很多,不要带给孩子太多的负面情绪,不要让孩子产生消极的思想,这样对于孩子成长发育才有帮助。才能够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能因为大人的问题,让孩子从小就有负担,有压力,这样对于孩子成长很不利。
《妈妈家 爸爸家》是一本很不错的绘本,里面讲述的故事内容很有教育意义,对于单亲孩子们的成长具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能量,这样的方式跟孩子们解释父母分开,对于孩子和家庭都是非常不错的,希望单亲家庭的孩子们都能够健康成长。
对于离异家庭来说,最可怜的就是孩子。为了能让离异家庭里的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父母们也真可谓煞费苦心。当孩子问爸爸和妈妈为什么不住在一起时,他们的父母就开始发愁要如何和孩子讲这个问题。离异家庭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更加地敏感,他们面对同学老师的询问时,面对邻居的说三道四时,心里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那要怎么跟孩子解释这个沉重的话题,并帮助他们度过他们心里的那道坎,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呢?
《妈妈家,爸爸家》是由晏凌羊著写和王静思绘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小豆丁”孩子,他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爸爸妈妈住在一起。而他却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直到他认识了一只带着翅膀的鱼,小飞鱼带小豆丁去见了住在森林里的鸟儿爸爸,住在水里的鱼儿妈妈,让小豆丁明白爸爸妈妈各有各的生活空间,他们只有在他们各自的空间里生活才会获得快乐,如果勉强住在一起,就会有一方失去快乐。同时故事也告诉孩子,尽管父母不住在一起,但是父母对他的爱是不变的,他依然能收到来自双方满满的爱意,还能感受到来自两个不同家庭的温暖。
作者晏凌羊(逗号妈妈)就是一个离异家庭的母亲,她为了女儿创作了这本绘本。她希望更多离异家庭的孩子,能从这本绘本中明白一些道理,抚平心灵上的伤痕。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本绘本,让人们更加理解离异家庭的孩子,能更多地区关怀他们,把他们当做正常家庭的孩子看待。
绘本16开,封面硬壳精装,内页采用胶版纸。绘本的画面非常美,森林和海底的场景美妙神奇,令人眼前一亮,为孩子构筑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在绘本中小飞鱼的爸爸妈妈,小豆丁的爸爸妈妈都表现出了对孩子深深的爱。孩子在绘本里能感到世界的美好和亲情的温馨。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悲欢离合的事情。如果能在遇到不幸的事件时,乐观积极地看待问题,那么那些人生的缺憾也会变成前进的力量。
《妈妈家,爸爸家》读后感(三):如何帮助孩子面对父母的离异?
生命中,重要的并不是此刻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看待它们,并从中收获什么。
(1225字)小豆丁的妈妈住在海边的小村子里,而爸爸住在茂密的森林里,每周未爸爸驾着马车接小豆丁去森林里玩。爸爸妈妈都很爱他,可是小豆丁仍然有小烦恼,每到过年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的爸爸妈妈住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有一天,小豆丁听到海面上有呼救声,于是悄悄从渔网里救下了一只蓝色会飞的大鱼。可是鱼为什么会飞呢?小豆丁想知道答案,而大鱼带着他飞上天空,飞过湖面,飞过高山,飞到大鱼位于森林大榕树上的家。树上的蓝色大鸟是大鱼的爸爸。后来大鱼又带小豆丁来到热带海洋的上空,温暖的海水里住着大鱼的妈妈,一条透明的大鱼。这场旅行让小豆丁明白:原来,大鱼的爸爸会飞,所以教会大鱼飞翔;大鱼的妈妈会游泳,所以,大鱼也会游泳了。对大鱼来说,因为爸爸爱飞翔,所以住在森林里才最开心;妈妈爱游泳,所以住在海洋里最快乐——只要爸爸妈妈都爱大鱼,大鱼就幸福了。
晏凌羊创作的《妈妈家,爸爸家》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又很哀伤的话题:父母离婚。虽然,大家都希望家庭幸福和乐美满,但是感情淡了变了,离婚又不可避免。这个时候,如何正确的给孩子讲这件事?如何尽量减少离婚对孩子的影响?这绝对是父母必须要好好考虑的问题。而作者创作这个故事,也是因为自己也离婚了,想为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
可以说,这是少见的一部温情又抚慰的爱商之书。故事借大鱼的理解告诉小豆丁,不要悲伤和忧虑,大鱼就很开心,因为爸爸爱她,妈妈也爱她,父母的爱这件事并不因为父母离婚这件事而少一些。故事对这一点处理得也很好,离婚后,父母彼此宽容,并没有过多地在孩子面前争执吵闹,怨恨、冷漠或冷战,无论是大鱼的父母还是小豆丁的父母都表现出同样“深爱孩子”的父母之心——离婚了,亲情仍在。
其次,离婚后,父母仍与孩子保持着接触和联系,并履行各自教导孩子的职责,比如大鱼的父母,见面表达关心爱护,送大鱼的小朋友见面礼,教大鱼各自的本领等等——这些原本家庭成员应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离婚后,也没有变。那么,没有变的状态,对孩子来说,就是情感上的安全感,他们没有被忽略,他们仍拥有父母的爱护。
有些小朋友可能会将父母离婚归咎为自己不够好,是因为自己的缘故父母才离婚。针对有这样想法的孩子,也需要及时肯定地告诉他们:离婚是父母的感情散了,与孩子没有关系。在作者看来,“父母离婚当然是一件不幸的事,但它对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最终取决于我们对这些不幸的解释和应对方式,而不取决于不幸本身。”
所以,在离婚率高居不下的今天,如何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如何让孩子心理健康无忧地成长,在这方面父母还需要了解得更多,而这本《妈妈家,爸爸家》则潜移默化地传达了积极正确的处理方式,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皆有启发和帮助。离婚不可怕,只要处理得当,调节好心态,生活依旧很美好。
此外,《妈妈家,爸爸家》的绘者是王静思,这位绘者笔下的画面温情动人,色彩场景漂亮极了,让人一下记住了大海和森林的意象。
《妈妈家,爸爸家》读后感(四):一个有爸爸妈妈的孤儿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现在的社会离婚率在不断的上升,离婚的这些人你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你们一言不合就可以离婚,有没有为你们的后代还有父母想一想呢? 在农村结婚不但需要车子房子还有几十万的彩礼钱,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辈子不舍的吃不舍的穿攒下来的钱就是让你们结婚离婚玩的吗?有的家庭条件不好的父母还得去借外债才能让你们有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而你们婚结完了,钱也花了,孩子也生了,一句话没有合你们的意就离婚,拿婚姻当儿戏了是吗? 如果说你们的父母在你们小的时候离婚,爸爸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自的另外的孩子,妈妈也有了自己的家和孩子,剩下你自己一个,你的心里会怎样想呢?是不是会觉的自己是一个累赘,谁都不愿意要呢,孩子长大会变成一个要不就害怕离婚,要不就拿离婚不当事儿的人。这种父母离婚的阴影会跟孩子一辈子。 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都能成熟的冷静的想好这一切在走入婚姻殿堂,两个人在一起本来就是从浪漫的恋爱期慢慢的变成后来的柴米油盐,从爱情变成亲情从开始的天天腻歪在一起到过来的平淡如水,甚至还有的时候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也不顺眼。在这变化的过程中,有的人能慢慢适应了这一变化,他们会白头偕老,有的人适应不了这种变化,觉的激情过后没了新鲜感,觉得平淡的生活索然无味变去寻新的刺激。这就是导致离婚的原因。 《爸爸家,妈妈家》是一本励志的儿童绘本,通过鱼儿和小鸟的故事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离婚的事实,减小对孩子的伤害。 书中图画的颜色都是很鲜明的,用这种鲜明的颜色来抵消不良的情绪,让孩子在看书弄明白道理的同时少一些伤感。这本书的内容真的不错,通过书中的故事能让孩子从阴影里走不出,也能让孩子明白其实缺憾还是一种前进的动力,让他们更有信心的去迎接明天。书中的插图很棒,故事也很棒,希望那些正在经历不幸的孩子从中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动力,好好的生活下去,排除负面情绪,让自己过得更精彩。对于那些离婚的人。看到这本书,你们心中是不是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呢?不管你们大人之间有啥不愉快孩子是无辜的,在你们冲动想要离婚的时候现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下。 如果说就是有原则性的问题不得不离婚,也得妥善安排好你们的孩子,不要让他们以为自己是一个有爸爸妈妈的孤儿,如果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如忍忍过去,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
《妈妈家,爸爸家》读后感(五):人生若只如初见
育儿读物偏向于用鲜艳的颜色作为封面,比如《妈妈家、爸爸家》,画面很温馨,是一棵樱花树下有三支小蘑菇,正如我孩子经常唱的儿歌,爸爸行,妈妈行,宝宝行,我想那只高耸的樱花树意味着是一个家庭,其下的三支小蘑菇象征着家庭成员,在空气中互相守望,遥相响应,而它们的根却深深地在地下握手。 翻开《妈妈家,爸爸家》,我们自然想到妈妈与爸爸应该只有一个共同的家,而书名将两者分开,则寓义着妈妈与爸爸的分开,对于孩子,我们习惯地说他(她)是无辜的,但是制造这个小精灵的父母无论从哪种角度去分析,都是有过错的。也许是经济上的各自为政,也许是情感上的朝三暮四,总之孩子不明白成年人的那么多道理,他所能理解的就是“爱”与生活是同义词,因为不爱,所以分开。 《妈妈家,爸爸家》是本彩页书,是一本贴近不幸儿童的书,一则儿童的识字能力有限,造成思维容易走死胡同,不易自我解脱自我激励,一则是彩页书较好地将自己的目的掩藏在绿叶、红花以及可爱的动物之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安顿与灵魂的激活。书中通过讲述鱼儿与小鸟的故事,阐述了婚姻失败对于孩子内心的影响,巧妙地发挥了情绪疏导的效果,正如鱼儿离不开水到蓝天飞翔,小鸟也离不开天空到水中游泳,长大了伙伴关系会随着时空的转换得到疏远,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更是必须接受的现实。 生命中重要的并不是发生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看待他们,并从中收获什么:《妈妈家、爸爸家》如是说,可是生命中重要的是先有事情的发生才有后续的思考,有因才有果,如果你不关注事情的本身,还想当然地通过思想的纠偏防漏去解决冲突,不仅是讽刺意味极浓,也是对自己和别人极不负责的观点。生活中固然少不了不幸、分离与挫折,但我们也不要为了让这些负面的情绪事件出现而引导它、鼓吹它的迅速到来。防范胜于拯救,如果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分析解决问题,就不可能造成分离与挫折,也就不需要亡羊补牢。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再华美再鲜艳的图画也不能代替现实的残酷,妈妈爸爸从最初的不能好好说话到最后的针锋相对,他们的过错只能局限于他们本身,而不应该波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