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2 04:5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经典读后感10篇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是一本由张天蓉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页数:2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读后感(一):Notes:分形混沌

  普利戈金把混沌看为更高的生物秩序,而非更低的无序。

  维纳的控制论把生命稳定性归因于负反馈机制,无疑只对了一半;因为只有负反馈,就不会有新陈代谢和创新革命

  我个人认为,色混沌是描写生命现象的第二个数学表达。以“奇异吸引子”为例,他的典型图像是内密外疏的螺旋轨道,既有局部的轨道不稳定性,又有整体结构稳定。

  普里戈金指出正反馈的作用是双刃的:既破坏旧秩序,又创造新秩序。因此,任何生命系统必然包含正负反馈的共存和竞争

  洛伦茨宣传的“蝴蝶效应”是言过其实

  若只有正反馈的放大扰动,没有过度震荡时的负反馈抑制,任何结构都会瓦解。这在自然界是不可能的,因为能量守恒会一直限制局部震荡的无限放大,正如野火烧燃料就会熄灭。

  真实物理机制是多种非线性相互作用

  天气预报有短期和中期的可能,但难以有长期的预报。

  夸大蝴蝶效应在市场中的作用,是经济中市场原教旨主义反对任何政府干预的理由,但并不成立

  股票市场的短期和长期运动都难以预测,但是中期是可以的。

  宏观调控经济周期长短比调控价格幅度似乎更为可行

  大萧条和本次金融危机,都发生在长达十年的经济繁荣之后。时间表象和频率表象孰优孰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读后感(二):三生万物

  有一首翻译的英文诗:“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苏轼诗:“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成语:“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以上文字可用一个现代著名热门科学术语概括:“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此一名词最早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源至研究非线性效应的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1】,它的原意指的是气象预报对初始条件敏感性。初始值上很小的偏差,能导致结果偏离十万八千里!

  例如,1998年,太平洋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气象学家们便说:这是大气运动引起的“蝴蝶效应”。好比是美国纽约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就可能在大气中引发一系列连锁事件,从而导致之后的某一天,中国上海将出现一场暴风雨

  也许如此比喻有些哗众取宠、言过其辞?但无论如何,它击中了结果对初始值可以无比敏感的这点要害精髓,因此,如今,各行各业的人都喜欢使用它。

  毫不起眼的小改变,可能酿成大灾难名人一件芝麻大的小事经过一传十、十传百,可能被放大成一条面目全非的大新闻,有人也将此比喻为“蝴蝶效应”。

  股票市场中,快速的计算机程控交易,通过互联网反馈调节,有时,会使得很小的一则坏消息迅速传递和放大,以至于促使股市灾难性下跌,造成如“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五”这类一天的灾祸更有甚者,一点很小的经济扰动,有可能被放大后变成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这时,股市的人们说:“这是蝴蝶效应”。

  有人还打了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解释社会现象中的“蝴蝶效应”:如果希特勒在孩童之年就得一场大病而夭折了的话,还会在1933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吗?对此我们很难给出答案,但是却可以肯定,起码战争进程可能会大不相同了。

  蝴蝶效应一词还引发了众多文人作家无比的想象力,多次被用于科幻小说电影中。

  然而,在这个原始的科学术语中,究竟隐藏着一些什么样的科学奥秘呢?它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哪些?这些科学领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如何?其中活跃着哪些人物?他们为何造就了这个奇怪的术语?这儿所涉及的科学思想概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真有关系吗?这些概念在当今突飞猛进发展的高科技中有何应用?如何应用?

  从这些一个接一个的疑问出发,作者将用讲故事方式,带你轻松愉快地走近科技世界中最美妙神奇的一个角落,向你展示蝴蝶效应之奥秘--分形和混沌理论,数学物理百花园中这两朵美丽的奇芭!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读后感(三):客观的说下这本书吧

  这本书买回来以后才上豆瓣来看了下,当时就是9.6分。今天刚看完,就过来说下吧。这本书还行,但是绝对到不了九分以上,客观评分的话,应该在8.4~8.6之间,这是最多了。还有9.6这个评分呢,个人觉得产生有两个原因:一呢肯定是水军了,二呢就是那些对分形混沌基本没什么了解的半吊子给的装逼分。其实看书,没必要说的这么刻薄,但是豆瓣一本书的评分,基本上是书友看书的一个风向标,打分是给与自己志同道合朋友一个友好信息,所以,作为书友,我只希望大家可以客观的去选择一本书。另外,今年读的最好的一本书,是湖南科技第一推动系列丘成桐老师的《大宇之形》,今天看了下,那本书评分9.1了,当之无愧,多高分都不为过的一本书!

  接下来说说这本书吧,我上面已经说过了,个人认为可评分8.5,所以也可以称得上是较好的一本书了,因为国人能出本像样的科普书已经是实属不易了。前几章讲分形,算是入门吧,但是通过这本书,你也只能看看那些稀奇古怪的分形图了,除此之外,应该读者不太会怎么领略到更多的风光。当然,一是作者本人的功力问题(说这一点,不要不服,看看大宇之形,你就知道大师和老师的区别了);二呢,就是读者如果单单是猎奇的话,应该不会获得太多的内容。因为关于分形龙,分形蕨,曼德勃罗集,朱莉娅集,logistic映射书中涉及到的所有分形图,我以前都用几何画板编迭代公式生成过,因为几何画板是自己编制迭代公式,所以对这些分形是怎么形成的,我可以知道的一清二楚。正因为个人有这一方面知识储备才能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书中的讲解方式你最多只能知其一,不可能知其二。

  接下来,书中讲的一些原胞机,生命游戏那些,读者尽可以去读第一推动系列梅拉妮·米歇尔写的那本《复杂》,之所以推荐,是因为,同样的列子,《复杂》这本书里面所用的篇幅是本书的3~4倍,读完你不可能会说自己没有搞懂作者在讲什么。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凭个人经验,你读完《走进》这本书,是不可能知道作者想说什么的。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聊到书的好坏,我就说,现在很多读者根本就是乱给分,明明不怎么样的书,分飙的死高。倒是朋友一句话让我豁然:你要知道,由于知识结构,个人能力等的不同,很多人是没有分辨好坏的能力的。我个人觉得还有一点,有些人不知道书的好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读过好书

  但是还是要客观的说一句,尽管上面多少说了这本书的些许缺点,但是如果你仅仅作为猎奇的话,这本书是可以一看的,并且,作为新兴科学,作者能写出这么一本书,让更多的门外汉能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门学科,不能说功德无量,也是其情可嘉的。

  所以,作何选择,就看读者自己了。话说决定自己读什么书也是一种能力。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读后感(四):通俗易懂还能膜拜名人轶事

  六号买的,七号看完第一章,八号看完后面的六章。

  感觉书很适合我看,内容上的基本能懂。从这一点来说,作者做的真的不错

  作者模仿对话形式展开书的内容,几个学生高中,大学,研究生

  引出了书中的主题和关于主题的对话,看上去不是那么的费力

  开头的序一个是饶毅一个是程代展,可以看出书的两个主题,一个是科普,一个是数学。

  想起作序的人在书还是稿件时候通读全书,作序,和现在读书的感觉真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呀。

  内容上第一章写了分形,感觉作者对深度把握很好,点到为止,写的东西确定读者在有限的读书时间能懂。

  但是遗憾的是java代码在作者的网站www.tianfangyetan.net现在并不能演示了,实现起来应该挺难的吧。有时间试试去实现一下。

  第二章写到混沌,最后竟然和李雅普诺夫稳定联系到一起了。熟悉的主题,陌生的感觉。

  第三章的感觉是世界处处是分形。

  第四章是说混沌并不是完全无法着手分析的

  第五章是混沌在社会生活的应用

  最后一章的几个小的主题,升华讨论内容。

  对我来说尤其是探讨了相反的过程,我第一次理解原来自组织是和熵增加相反的过程。自然果然什么也不浪费

  全书除了通俗易懂的亮点之外,还能很真切的看到历史上耍大刀的风云人物的轶事。

  这也是是作者的风格吧。

  感觉真正做学问的人,真的很随意,随便换领域,随便开始新的课题,都能一往无前的走下去。

  身边怎么没这样的榜样呢。强大现实压的人无法呼吸

  眼看自己的想法慢慢的凋零窒息,却无力反抗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读后感(五):预测未来?

  ## 拉普拉斯之妖

  未来是可以被预测的么?

  ![201702/zhu-ge-liang.jpg](https://ohsolnxaa.qnssl.com/upload_dropbox/201702/zhu-ge-liang.jpg)

  专家在预测股票趋势变化,天气预报员可以预测未来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

  如果给他们更多的信息和参数,是否可以将未来预测的更准确?

  如果精确的粒度可以达到基本粒子级别同时给一个计算力超群的计算器,能否精确的推衍未来变化?

  这些想法在我刚接触经典力学时浮现,学习牛顿定律之后,异常激动

  感觉人类可以凭借技术的进步,逐步对未来精确预测。彼时可以解决人类即将遇到的任何问题了,化问题于无形。

  这想法其实在 200 年前就出现了。法国伟大数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在他的著作「概率论」里面,

  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gt; 我们可以把宇宙现在的状态视为其过去的果以及未来的因。假若一位智者会知道在某一时刻所有促使自然运动的力和所有组构自然的物体位置,假若他也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则在宇宙里,从最大的物体到最小的粒子,它们的运动都包含在一条简单公式里。对于这位智者来说,没有任何事物会是含糊的,并且未来只会像过去般出现在他眼前。

  「根据当前已知即可预测未来」,这种决定论,就是拉普拉斯之妖。

  ## 打破

  除了拉普拉斯的决定论,这个世纪末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

  开尔文男爵在 19 世纪的最后一天,发表了「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装饰工作」的言论

  然而,在随后的岁月里,经典物理大厦却开始被量子力学逐步击破,轰然倒地。

  在决定论这个方面,根据海森堡的不确定性理论,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

  这个结论说明目前技术下面,无法精准测量粒子的状态。

  既然无法准确测量粒子的状态,就失去了演算未来可能性基础,更无法预测未来了。

  那既然是无法预测,是否表示,预测未来这件事情是无稽之谈,未来是不成规律的?

  ## 混沌:被理解错误的「蝴蝶效应」

  针对未来的预测,动力系统中,有相当多的研究和思考,其中比较注明的一项是:蝴蝶效应。

  ![201702/chaos-butterfly.png](https://ohsolnxaa.qnssl.com/upload_dropbox/201702/chaos-butterfly_400.png)

  关于「蝴蝶效应」,不用过多解释。命名的来源据说是发现者 Edward Lorenz 觉得图形像是蝴蝶。

  而有另一种另一说法是,Edward 的一个比喻「巴西蝴蝶煽动,引起德克萨斯的龙卷风」。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精准的。Edward 在预测天气模型中,发现起始数据的微小差异

  会导致数日之后计算结果的巨大差异。

  从点在于在预测模型上,忽略了一个蝴蝶煽动引起的力量,即起始条件的设定,会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

  而不是表名龙卷风是蝴蝶煽动产生的。

  如果蝴蝶煽动能够产生龙卷风。那么一个普通人的呼吸,也可以造成同样的效果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读后感(六):确定的不确定性

  对于数学很烂,几无基础的我来说,看到了公式以及演算就开始晕菜,但是好在是之前有一点点基础知识的储备,算是踉踉跄跄读完。

  蝴蝶效应说明是,哪怕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化都会给结果带来巨大的不同。全书想要说的是有序到混沌的转换是有迹可循,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吸引子。还列举了通完混沌之路的几种路径:倍周期分岔道路,准周期道路,阵发性混沌道路,椭圆环面破裂道路。全书最后一章用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标题,想要说明的是,世间万物的起源以及基本运行都是简单的几条规则,在足够数量的迭代之后总是会走向混沌。

  分形,迭代,自相似性,曼德勃罗特集等概念对于我来说都是第一次了解,所以看完还是蛮震撼,尽管全书张三、李四、王二等学生出现有点云里雾里,但是整体还说,还是值得读一读,适合科普。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读后感(七):走“进”混沌的科普之书

  在中国的图书里,科普其实是一个一直没有厘清的概念。撇去那些给少年儿童讲授自然常识的课外读物,还有两类书一直被混淆在了科普这个名字之下。一类是普及科学的书,从最基本的大家都能理解的理科知识讲起,循序渐进将深奥或者前沿的科学成果给普罗大众讲清楚,这类书是最符合“科普”二字;另一类书其实更可以称之为科学哲学,这类书并不会循序渐进讲通科学理论,而是从科学本身出发延伸开来,谈论其背后映射出的广阔意义,甚至进而到形而上的哲学命题。

  第一类科普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科学”在中国普通人的生活中,其实是一个被边缘化的概念(甚至比伪科学更边缘)。更多时候它都藏在了“科技”这个词的背后。而在实用主义的文化氛围里,科技二字,科学的理念已经被技术的功用完全掩盖掉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门户网站、电视甚至杂志的科技板块,最后都沦为了最新电子产品的推介地。中国至今也没有一本真正意义的科普杂志,像Scient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一样植根于科学,又真正被大众所接受。于是稀缺的好科普书,在中国就更加任重道远了。

  有意思的是,按理说本应更曲高和寡的第二类书,在中国图书出版中反倒更常见,比如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丛书”,和三联的“科学人文”等等,许多书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于“科学哲学”。其实这类书的读者,大多是从事人文科学或者理科其他专业研究,对某个特定领域感兴趣,平时就喜欢形而上哲学思考的人们。但这些来自象牙塔之内的这类“科学哲学”的读者居然会比“科学普及”书的读者都多,不得不说,这和中国很多社会现象还挺契合:不是呈金字塔型反而是哑铃型的分布。

  很多科学哲学书籍,都出自像费曼、霍金、刘易斯·托马斯和普里戈金这样的科学大家。写这种书,对于这些大家而言,可能爽得像是从牢狱中出来放风一样。毕竟科学论文本身要求非常严格,任何一句话都需要严格论证或者足够的数据支持,就是贵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普里戈金,原则上也不会有审稿人会放任一句大胆、前瞻但未经证明的话作为论断流出。而写科学哲学的书,给了大家们“狭带私货”的天赐良机,很多基于他们多年科研经验的直觉和大胆预测都可以在这一股脑倒出,人生苦短,我现在就必须告诉大家我已经思考过这些问题,至于是否正确,就留给后人用连篇累牍的研究论文去论证吧。

  但读多了科学哲学的书籍,如果从专业角度来讲终究还是门外汉的话,都或迟或早会面对一种困局:我知道很多它的延伸意义了,这要逮着机会侃侃而谈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从基本的数理生化知识怎么推衍到这么深奥的科学结论的,却一直像在黑匣子里一样,“不能说得太细”。

  说到复杂系统、混沌理论、自组织和耗散结构等相关话题的科学哲学书籍,目前有中译本的随便就能数出很多来:《 确定性的终结》、《从混沌到有序》、《混沌与秩序》、《复杂》和《临界》等等等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普书籍却寥寥可数。佩根特(德)等,和 郝柏林都写过名为《混沌与分形》的书,想来都是从数学分形讲起循序渐进解释的科普之作,目前还没机会读。于是张天蓉女士的这本《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就成了我读到的第一本。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科学普及意义上的佳作,写得相当深入浅出、清晰明了。即使像我这样数学功底不好的人,也能循着非线性迭代和分行一步步接近混沌的数理内核。而书中大量切题的图形解说,混沌相关的研究案例甚至这段科学史上的各种名人轶事,都让这本书读起来清楚而轻松。

  同为20世纪物理学革命性的成就,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比较,混沌理论在普罗大众、甚至其他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力要小得多,很多时候也就止于“蝴蝶效应”这么一句话而已。从某种程度上说,因为最开始其处于边缘科学和交叉科学的位置,它的重要性甚至在物理学领域之内都被远远忽视和低估了。很多方法学上与经典物理一脉相承的研究,止于两三个变量或维度的简单体系,太多线性近似和简化。于是当我们面对这个由巨大数量的粒子和相互关系组成的真实世界的时候,那些基于基本理论从头算的推导有时反不如经验性的试验和拟合方法来得有用。如果不顺着发现“混沌”的路往前走,即使我们知道了量子层面的测不准,在现实层面我们依旧会陷在“决定论”的囹圄中。同样,如果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不同层面规律之间的那些“混沌”,我们会依然像个还原论者一样,以为手握几个物理基本公式就可以看穿这个世界。

  在文明的世代,知识决定了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混沌”理论的核心意义在大众知识体系中的缺失非常可惜。从这个意义上说,《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虽远远不够完美,甚至代入几个学生问答的写法可能将来都会遭人诟病,却是一本真正及时的科普之书。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读后感(八):写科普真心是很难很难的事(居然还被屏蔽了)

  本来打三星,结果被作者电话邮件各种骚扰,那就给你来点更猛的,一星!

  再骚扰一万遍,我也不说违心的好话。 屏蔽我的评论也好,注册n个水号来撑门面也罢,我会再发。不累,就是个复制黏贴的活。陪你玩到底。

  欢迎水军点无用。

  =================================================

  写科普作品的难度在于不仅要对科普的学科有较深的认识,而且得用大白话把艰深晦涩的道理说明白。有时很讨厌参加学界那些教授专家的讲座就在于,讲座内容实在乏味得很,把台下一群人忽悠得晕头转向,觉得自己像世外高人一般。

  因此,这世界有两种写书的人值得佩服:第一,写教科书的,第二,写科普的。没有十几、甚至几十年在某一学科和领域的浸淫,绝难写出这两种书(国内各砖家找十几个研究生分派任务编教材的不在此讨论范围)。

  说回科普,如果科普的内容是常识以及感官世界无法理解的知识,比如量子物理、分形、混沌等学科,这种书就更加难写。至少有两个关键问题要解决:1. 解释常识中根本不会使用,无法从字面上直白领悟的专用名词。如吸引子,相空间。 2. 将这些专用名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说清楚。

  而科普读物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作者将科普水平的内容陷入到对学理性问题的细致解释。这就像一个内行家带领菜鸟门外汉欣赏交响乐或名画。行家不会告诉菜鸟这个音高、这个小节如此安排有怎样怎样的精妙,也不会说这个色彩、这个用笔的笔触带来了怎样怎样的神奇,这种水平上的交流对菜鸟,对行家来说都毫无意义。

  对于一个读科普的人来说,真正的目的并非搞懂学科中某个具体的问题,事实上即使好不容易弄懂了也未必记得住。但任何学科,尤其是当下的前沿学科,挖掘到一定深度都必然是哲学的。能提炼出两三个作者基于这个学科所做的思考,未必需要给予充分的解答,抛给读者自己思考,便是充分的震撼。

  这一点上,觉得《上帝掷骰子吗》之所以评价颇高,就在于作者不仅以戏说的方式讲述量子物理的发展历史;而且总能在字里行间找到思想的高度提炼,找到对人类文明和社会价值的深刻反思。如曹天元曾评论道

  “没有一个脱离于观测而存在的绝对自然,只有我们和那些复杂的测量关系,熙熙攘攘纵横交错,构成了这个令人心醉的宇宙的全部。测量是新物理学的核心,测量行为创造了整个世界。”

  曹天元也曾反思追问

  “物理学到底是大自然的规律,还是物理学家的智力的产物?”

  无论这些内容是结论还是问题,都无疑是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弥合后带给人的精神洗礼。这不是简单罗列几句《道德经》可以达到的效果,而是真真来自作者自己的反复锤炼与思考。

  书的一些细节:

  作者使用了假设情景对话帮助读者理解内容,设计了张三李四之类的名字。其实这个效果真心不好。这就像读小说,读者对人物的生世、背景、性格有基本的理解,就能将自己自动代入人物情景,理解不同人物的说话风格、含义、甚至话里话。但如果没有小说背景,硬生生的人物设定对理解对话的帮助基本不大。阅读习惯上,视线会直接扫过人物名字之类的文字直接进入实质话题。

  最后,封面看起来脏脏的,书名好小,站远了都看不见。

  .忘了说 p104页,

  拉面不是山西的,是兰州拉面。山西是刀削面

  作者勇气了不得,期待此书可以继续完善,再次拜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