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碎琉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碎琉璃读后感10篇

2018-08-04 05:4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碎琉璃读后感10篇

  《碎琉璃》是一本由王鼎钧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页数:27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碎琉璃》读后感(一):风骨壮阔字句锤炼

  自己前台作家的书看得实在是少。因为一位很厉害全职妈妈而知晓王鼎钧老先生。很想看他的回忆录四部曲,去图书馆未借到就搁置了,正忘了时,反而看到了这本《碎琉璃》。

  好多年前,在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看到一句诗: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而王公写道:生活,我终于发觉它是琉璃,是碎了的琉璃。

  同一朵花,入不同人眼;同一事件,不同人有不同解读;百个人,有百种不同童年。而相同的大环境、大跌宕、大起伏、大时代中,作为个人的个体命运感触异常值得珍视和描绘的。

  许是最近自己也偶尔写儿时小文的缘故,看王公写儿时的自己,笔触老练胸怀阔远。字句锤炼、风骨立现。很有高山仰止之感。

  而其笔下故乡更是有一种气象万千厚重感。他讲:故乡是一个人童年的摇篮,壮年的扑满,晚年的古玩。……道尽世间沧桑少年

  虽已夏日炎炎,但青岛的清晨傍晚还是够风凉,翻上几页,思绪清洁爽利,是早起的动力学习般的消遣。

  《碎琉璃》读后感(二):先生与校长 ——记《碎琉璃》中的两位老师

  以前的时候,老师不叫老师,叫先生。孔颖达疏《礼记•玉藻》:“先生,师也。”

  数十年前,清华大学最负盛名教授陈寅恪,叫陈先生,执掌北大教鞭数十年的朱光潜叫朱先生。当然,再把时间往前推,《牡丹亭》里冬烘气地劝诫杜丽娘“思无邪”的陈最良,也叫先生。他科举落第,做了私塾先生。

  民国时代,比起陈、朱学者式的“先生”,陈最良般“落第先生”要多出许多。科举制,这条寒门通往朝堂的金光窄桥,在末路王朝的夕照里,褪下光鲜,裸露出日深年久的腐朽。桥边,站着一群惘然若失的人,脑后的辫子浸渍在惨淡的夕阳里,特别醒目。他们自小关在书房里,出来的时候,桥快毁了,世道变了,还得要挤过去。二先生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二先生的故事来自一个闹鬼的传说

  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是陪着皇上作诗的老进士,所以二先生自小就发了愿,要考中进士,让自己家的“进士第”更加名符其实。可是,二先生注定是孙山之后的那一位,无论怎么用功,总也考不上。于是,他把自己吊死在书房里。从此,每当夜晚来临,西风院子里的梧桐叶吹得哗哗响的时候,书房里总有哭声和着传出。

  二先生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哭了一辈子,所以死了,也还哭。直到有一天,日本人的战火烧进中国,烧黑了进士第鲜花烈火的光耀门楣,也烧死了传统读书人厚重历史的骄矜。二先生的哭声不见了,“好像它也经不起战火的煎熬退藏到九泉之下”。

  不哭了,中国都要亡了,进士不进士又有什么用?

  三先生是二先生的弟弟,不知道考没考过进士,他一出场就是国破家亡,“每天要应付土匪警告汉奸的勒索和自己家庭生计困难”。可他心里到底是有着读书人的沉耽的。院子的老梧桐树下,他抽着水烟,遥想着家族故久年深的隐秘心事,慢悠悠地向少年吟诵: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二先生的哭声不见很久了,有一天却被求教于三先生的少年听见了。那时少年正在吟诵《琵琶行》。只听见风声树声之外另有一种奇怪声音:“那并不是呻吟而是一个人想哭、但是又坚决不让自己哭出来。他残酷约束自己,就像是熔炉约束火红的铁浆。”

  三先生听了少年的叙述,在老梧桐树下想了好久。他想起哥哥日复一日地读书,读得成了哭鬼。科举制废了,祖上进士第的荣耀,到了这一辈,彻底地毁了。二先生已经死了,三先生却要面对如此多的变化。如果说外敌入侵还可以在史书封存的南宋晚明里找到旧迹,社会的现代转型他也许永远理解不了。不过,这并不妨害他的薪火事业

  “尽管科举废除了,孔孟之道是永存的。”

  “后死者,手里还握着一把种子,撒下去,老天会让它长出来。”

  三先生请来了工人,要把房子改成学屋,免费教孩子们读书。

  战争时代,三先生这样的乡野先生,尽管有着落后于时代的陈腐,却是学童最后的老师。彼时的公立小学进行着“奴化教育”,学生每天早上要向着东方三鞠躬,以示对天皇的尊重。三先生说的“孔孟之道是永存的”,或许不仅仅指那些遗老旧人保守的陈规旧习,更指千百年来绵亘的民族精神文化。在亡国的气息颓丧人心的时候,三先生在战乱与生计的焦头烂额之外,每每谈起仁义之道、谈起唐诗宋词,又恢复曾经悠闲儒雅,仿佛在精心擦拭一件本无灰尘瓷器

  他是在教学生们,怎样从中国的文化里保存中国人的精神。小孩子们读着最后的孔孟之道,想着屋梁上二先生的鬼魂,跟着三先生念“夜深忽梦少年事”……

  如果说《哭屋》里的二先生和三先生是追忆,是末世王朝凄凄惨惨戚戚悲歌余音;《红头绳儿》里的校长则是担当,是国破山河里不曾弯曲脊梁。在作者的叙述里:

  “校长是高大的、健壮的、声音宏亮的汉子。”

  “校长对学生很严厉要求跑得快,站得稳,动作整齐画一。”却不禁止他们偷拿粉笔,在墙壁上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校长连夜印好卢沟桥事变的快报,派学生分发,眼里泛着红血丝。“国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不能让许多人蒙在鼓里。”

  校长指挥工人在槐林挖防控坑,举行演戏。“藤条下的严格训练有了功效,学生像兔子一样窜进槐林,隐没了。”

  “校长打算回家抗战。”

  贴着红膏药飞机来了,一轮轰炸,又飞走了。学生们从坑里跑出来。只少了校长的女儿红头绳儿。

  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如火如荼。也许正是校长带领学生在槐林躲空袭之时,教育重镇北平人心惶惶。彼时,朱光潜与沈从文正奔逃在南下的路上,“马路两旁站着预备冲锋似的日本兵……我们的命就悬在他们的枪口刀锋之上……”;清华园空荡如幽冥之地,冯友兰和吴有训走在晚间的校园,想着两句诗落下泪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无限山河,付与敌寇,教育何存?

  从白山黑水到西南边陲,无处不是硝烟。渡头、车站民居街道,哪一处不是战场,哪一处不是人间地狱。即便如此,齐邦媛在《巨流河》里回忆,南京—汉口—湘乡—桂林—怀远—重庆的一路逃难里,不论情况多么险恶学校永远带着足够的各科教科书仪器和基本设备随行,老师时刻没有忘记作为教师责任。“我今天回想那些老师随时上课的样子深深地感到他们所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希望和信心……他们传授献身与爱,尤其是自尊自信。”

  历经万难,几易其址,最终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在昆明合立西南联大,保留读书种子。抗战时代,刚毅坚卓的校训在惶惶的空隙清苦的生活里激励人心;校歌却唱得人热泪盈眶

  “西山苍苍,滇水茫茫。

  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

  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误宝贵的辰光!

  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都要我们担当!”

  与西南联大的校歌相比,《红头绳儿》里校长的话更为实在:

  “你们这一代,要在战争中长大。你们要早一点学会吃苦,学会自立。挺起你们的胸膛来!有一天,你们离开家离开父母,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挺胸抬头……”

  西南联大代表的是高级知识分子坚守,在各种研究文献与回忆录中已经广为人知,但是那些如《红头绳儿》里校长一般坚毅实干基层教育者,却淹没在历史的籍籍无名之中。王鼎钧写下来的童年往事是校长们的事迹碎片,八年抗战里又有多少血泪悲歌?他们是怎样在青纱帐里手刃敌人鲜血溅脸的时候,有没有颤抖?他们怎样处理内部的矛盾,有没有再拿起藤鞭,惩罚小孩子?星星闪烁的夜里,他们有没有想起女儿亮晶晶的眼睛眼泪洒满了枕畔?

  “莫谓书生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这句曾被用来形容东林党人的诗,用到这些校长们身上并不为过。

  三先生与校长,一个是旧时代的遗存者,一个是新时代的开创者,有着势不相容的差别,都选择以各自的方式传递着教育的薪火。三先生竭力想教孩子们守住永存的孔孟之道,在国将不存的氛围里做一个中国人;校长则是在以身作则地传授如何做一个现代人:沉毅、果敢、挺起胸膛……

  王鼎钧在《碎琉璃》的扉页中写到:“碎琉璃,一个生命的横切面,百万灵魂的取样。”新旧交替、战火频传的混乱时代里,百万底层教育者的执著精神,透过纸面笔端的三先生与校长,投影到我们的眉眼心底

  《碎琉璃》读后感(三):“碎琉璃”题目小解

  正是对美好永恒追求催生了所有的幻灭。最初我们相信美好,总有对美好的执拗,后来发现这只是个美好的幻想;后来又发现幻想也是骗人的,从来没有美好,只有尘俗;后来又发现尘世庸俗也是假的,一切只是平淡因果轮回和无休止的循环;最后的最后,我们终于从平淡无休止的轮回循环中感悟出了生活本身的意义。意义其实就在于它行进的本身,和行进过程带给人无穷无尽体验本身。无论喜怒哀乐,全都是我们最初执拗的那个美好。而令人无限痛惜的只是所有所有的美好,当我们感悟之时都早已过去、早已无可挽回,尘世不似佛教神话的琉璃一样可以此生不灭,尘世从来就没有永恒,面对流逝一切美好都残碎一地。这就是碎琉璃!

  《碎琉璃》读后感(四):当我读醉时,我已回到故乡

  鼎公是山东兰陵人,虽不是同乡,但也是北方人。对于农村风景,故事,乡情,总能引起共鸣

  之前读过的四部曲,沉稳大气,如建筑地基钢梁,《碎琉璃》好比屋内的精致填充。每一章都有其特别之处。让你醉到里面,醒不过来。书中也提到:生活是饮酒,创作艺术的微醒。阅读是饮酒,当读者醉时,创作者已经醒了。当读者醒时,作品就死了。 但愿常醉不复醒。

  但其文中的真实却让人清醒非常,寡妇的自杀、“载人”的死相、李兴的鼓吹,再到最后死去的二先生听到生前最喜欢的《琵琶行》后的呻吟,会让你对那个年代的生活有浓烈的真实感。让你对眼前的生活看的更加深刻,离乡的人应该会对书中谈成器的一段话很有感触:

老师,我常常听见人家说成器,到底什么是成器呢?“这是压在我心上的一块石头。成器就是有用,对别人有用,对社会有用。人在外乡,成器尤其重要。你必须对别人有用,你在本乡本土可以做无用的人,带外乡就行不通。......你到那个地方,要爱那个地方。像我,我离开老家,来到这里,我就全心全意爱这里。记住,你住在那里,一定要爱那里的风土人情,尊重那里的生活习惯。如果那里的菜不好吃,你也要爱吃,因为那里的人都吃,如果那里的水不好喝,你也要喝,因为那里的人都喝。......你要从心里觉得那地方可爱,你才会有成就。......

  好像是《故乡的云》有写,中国人在家为善,出乡为恶,这段的循循善诱,不仅从个人成器上,也是出于宗教上的博爱。在读者心里撒下了花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碎琉璃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