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永别了武器》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06 05:5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精选10篇

  《永别了武器》是一本由[美] 海明威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3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一):生命是一抹淡淡的忧伤

  海明威自传型的小说,属于其早期作品,出版于1929年。

  花了几天的时间手机微信读书上和kindle上看完,对于小说我一直没法把握小说的精髓或是说小说的意义,最近读了一本《故事思维启发总结小说的意义在于通过一种感性方式表达一种观点想法,因为艺术思想是一回事,其表现形式也是艺术的一个部分,就像康德以及德国哲学家那种晦涩的表达方式就要比法国哲学家的艺术水准差几个等级

  回到小说本身,主要讲了主人公作为医疗队一员参加一战的经历,在参战的过程经历了遇到自己爱人战场受伤休养、重返战场、部队车队逃离战场、战友的死亡、妻子的难产死亡等一系列经历,在这过程中通过遇到的人包括战友、下属朋友普通人等等去讲述了对战争感受,这些人都不知道战争是为了什么,但仍旧被限制在战争之中,战争像一阵飓风,裹挟了所有的事物,比如主人公亨利在逃离战场的过程中,伙伴无端被同盟其他部队的人枪击致死,自己被别人审查,像例行公事一样准备执行死刑,战争消灭了理性,所有的事情异常荒诞。自己美丽善良的妻子凯瑟琳也难产而死,毫无征兆,没有任何理由。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亨利的事业爱情家人都已在战争中消逝,只剩下一片茫然,只剩下对生命的追问:到底为了什么?

  整部小说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不论是景色描写还是人物对话的讲述,仿佛作者是一个旁边者,饱经沧桑、厌倦世事,懒懒地记下了这一切。

  说海明威是美国“迷茫一代”的代表,我觉得这部小说传递的是这种迷茫的来源,战争的荒谬生活无常,让人无法不产生这种迷茫,而《老人与海》可以说对这种迷茫做出了一个回应,就是在生命的荒诞中继续展现人的力量,像西西弗即使石头总是滚下,仍要去一次次地推到山顶,像是尼采的超人哲学,即使生活这样,也要表现出强力意志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二):向“极其理想的”告别

  我在四月二十三世界读书日那天借来这本书,陆续读了近三个月才读完,暑假前对它总提不起兴致,暑假后每天读两到三个章节结束,这是本读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书。

  所谓无味,如果你不了解海明威的生平,也不了解一战,以及海明威那一代美国作家背后时代打磨,读这些文字如同看新闻稿,它真实头顶却让读者备受折磨,或许有些人熟悉了读小说刚认识一人物就要时间线在他身上飞快的流淌,花几天的时间,这个人物在自己眼下匆匆谢幕。海鸣威伟大的一个地方,也是历史肯定他的一个地方就是他开创了这种创作方式,时间在他的笔下似乎被拉长,几个章节读完,竟只是一天的事。当然,海明威不着急叙事,读者知道一战的结局,也知道爱情的故事无非那几种结果,他用朴实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所见所感描绘进每一个段落,做到了用简单的话传达最沉的热情

  这是奉献给世界和历史的小说,相比于这些,亨特和凯瑟琳的故事仅是副线,如同电影《阿甘正传》阿甘和简妮一样,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时代大背景,却在极其适合的关键点让两人重逢。亨特和凯瑟琳在米兰分别那一章是我觉得较为惆怅的一段,使我忍不住以悲天悯人上帝视角想要为亨特做决定,每个人都讨厌离别更何况前途未卜的离别?当视角从凯瑟琳身上移开,当只以亨特为视角去直面现实时,亨特一点点从细小的地方转变,终于,在一次死里逃生后,他开始怀疑,进而和凯逃往瑞士。

  凯最后因难产而死是不意外的,要表达战争对人性的摧毁,自然要将一个人推到崩溃边缘。欧洲一直是美国二十年代那些作家的向往,海更是经常前往欧洲找灵感,在巴黎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伍迪艾伦电影《午夜巴黎》中就有他出场。海因一战,这场不知道为什么打,残酷至极的战争中,对欧洲失望透顶。海是一个比较左的人,西班牙内战时,他加入了国际纵队去帮西班牙共产党革命,穷极一生他都在追求心中自我建立的理想。

  虽然和菲茨杰拉德同属一个时代,但两个人的文字风格天壤之别,之于我,因为读过“盖茨比”的英文原著,段落中充斥着大量的十分生僻的副词,形容词,挑几个一查,中文意思极其丰富。这样的文章你可以完全不管他在说什么,光是修炼遣词造句便可以了。海与之则是鲜明的另一面,整本书我读来顺畅,没有几个陌生的词,仅有的几个属于意大利当地的俗语还被“好心”的编者注释。

  海明威这个作家是为十分值得研究的作家,不仅在美国文学史重要地位(诺贝尔,普利策都拿了),还对世界其他作家都有很大影响,比较被人熟知的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据说就是受海的影响,进而找了一间地下室创作了《百年孤独》。日本的川端康成和三岛也受其影响(可绝不是自杀这样的影响)。海晚年生活在一个叫Key west的小岛上,是美国佛州那条“尾巴”的最南端,那里离佛州已经很远了,离古巴倒是挺近,如今是旅游胜地

那条“尾巴”上的跨海公路海明威在Key west的故居,最后自杀并不是在这里

  对于海明威的自杀,你往深处琢磨是琢磨不透的,就像你不理解每一个作家笔下自杀的人,我们不曾也没有设想过经历一种幻灭,何况又要在幻灭后有着面对死亡的勇气,不把它当作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永存。

  我们会更愿意追求并珍惜和平年代的美好。亨特和凯摇着小帆船逃往瑞士的那一章是残酷战争下的一点美好闪光。在月光皎洁的夜晚,他们俩听着水浪拍打礁石声音,永别战争。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三):永别了战争!--《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早期的作品。在《流动盛宴》中,海明威曾提起当时他的全部书稿都被偷了,《永别了武器》也是其中的一个,后来只好重新创作,于1929年出版。和《丧钟为谁而鸣》一样,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是反战题材的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在意大利服役的美国人,亨利中尉。他在后方工作任务危险,也有很多乐子。一开始是很轻松愉悦的,即便在他腿受伤住院时,也没有丝毫死亡的阴影。因为受伤他被转到米兰,在那里他正式和美丽的英国女护士恋爱了。可惜反战题材的小说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凯迪怀孕三个月时,亨利不得不回到前线了。当时的战况已经非常糟糕医院里每天都是满的。回到前线后,已经物是人非了。受到战败的影响,每个人的性格都变了很多,曾经热闹食堂冷清清的,总是开教士玩笑的人也都不在了。后来撤退,亨利出逃,他被抓后跳河,爬火车,最后平安的来到爱人身边。他们一起逃到瑞士,在那里度过了最幸福时光,直到凯迪因为生产而死。

  亨利和凯迪的感情刚开始是非轻浮的,他们都知道自己不爱对方,只是想找找乐子。凯迪后来说那时的自己疯疯癫癫的。后来在米兰,他们才真正在一起了。为了和亨利相处,凯迪每晚都值夜班。当时知情的护士都告诫他不要让凯迪怀孕,这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如果被发现,凯迪就会被送到别的地方去。结果后来不得不到别的地方去的人却是亨利。他们在火车站分别的时候也遇到另一对将要分别的情侣。战争让无数家庭失散,海明威没有描写撕心裂肺场面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克制情感。在亨利重返前线后,死亡的触手开始伸展了。战况每况愈下,每一声炮火都会带来死亡。撤退时身边的战友死了,自己也差点被枪毙。海明威比喻像是一个棒球。被扔到球场上去,告诉你些规则,趁你一不在垒上就抓住你,即刻杀死你。在瑞士他们度过了很美好的一段时光,亨利刻意逃避战争的影响。不和战友家人联系,不看报,对待战争就像逃学的学生在思量学校里在某一个钟点在搞什么活动。可惜逃过了战争没有逃过病痛

  凯迪和孩子的生命在战争的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对亨利来说却是巨大损失。没有宗教信仰的他在病房外面苦苦像上帝祷告,最后一个人落寞的回到宾馆。亨利还是年轻人,我相信过段时间他从这断感情的阴影中走出来后还会有别的女人,但凯迪在他心里永远有一个特殊位置

  亨利和海明威很像,海明威也是在战争中膝盖受伤,在养伤期间和看护他的护士相爱,不过后来他们没有在一起。他让亨利替他完成梦想。我不知道海明威的战争生涯是怎样的,但是我感觉到他对战争又爱又恨。战争是保护自己的手段同时又让人死亡。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永别了武器》没有很突出硬汉精神,是唯一的鼓励放下武器的作品。作为在意大利战斗的美国人,支撑起亨利的更多是理想,而不是保家卫国无奈。纵然他选择提前结束自己的战争,但他没有后悔一开始选择这条道路。全篇很少回忆他战争之前的安逸生活,更多的是想到曾经的战友。毕竟如果没有参军,他和凯迪就不会相遇。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四):经典重温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看战争中的爱情故事,爱看《英国病人》《燃情岁月》《赎罪》《音乐之声》……也曾无意中扫过以海明威个人经历和其作品《永别了武器》改编的电影《战争与爱情》,可惜有事没有看完,以后再也找不到源了

  电影是帅哥够帅,但好像帅不过作者本尊,带着海明威帅哥形象来看这部小说,小说的可读性强多了。

  小说的叙事节奏在今天的言情小说中依然可以借鉴女性作者写小说时特别喜欢用“一见钟情”“一眼万年”的梗形容男性对爱情的态度,她们坚信(或梦想)男性见女性都用下半身恋爱。海明威这个硬汉子则告诉大家,男性只用下半身做爱,不用下半身恋爱。

  美国帅哥亨利在一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军队服役,在奥地利前线认识了英国护士凯瑟琳。凯瑟琳对亨利是“一眼万年”“一夜欢情”“胜却人间无数”,亨利对凯瑟琳则是“一夜露水”“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人真正相爱是在后来,亨利腿部受伤,收到凯瑟琳的照顾,两人日久生情,渐爱渐深,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将结婚生子,幸福美满

  但是,战争对每个人来说可能灭顶之灾。亨利的外国口音被友军认为是德国间谍,亨利看到意大利宪兵滥杀撤退的意大利军官,亨利带着凯瑟琳千辛万苦逃到瑞士,凯瑟琳难产,母子均亡。亨利心死。

  我喜欢看每一个以“反战”为主题的作品。宏大政治离我们太远,但涉及到民族存亡、人民求生、爱情求全的故事主题,我都喜欢。

  海明威“冰山原则写作手法在这部小说里运用恰到好处。我们那些年也都追过类似的古龙小说。留白之处锻炼人的无限想象力

  那时候,小说对自然的描写都那么美:“那有年晚夏,我们住在乡下一间小房子里,从那里我们望见隔河的平原,平原同山连在一起。河底有圆石子,在太阳光下又白又滑,河水又蓝又清,水流得很快……平原上一片丰收景象果实累累。平原的后面是紫褐色的光秃秃的山峦。山上正在打仗,夜里我们看得见战炮的闪光。在黑暗中,那些炮火真像夏天闪电。不过,夜里阴凉,不像夏天风雨未来前那么闷热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五):初读海明威

  一直有做读书笔记习惯,把书中的精彩句子和段落摘抄下来,整本书读完以后慢慢再体会这些精华。但是海明威的这本书中,除了最后一句凯瑟琳临死前说的:“我一点都不害怕人生只是一场卑鄙骗局。”,我竟然没有其他笔记。然而整本书是那样的精彩,又是那样的平实简炼,直白得象一幅白描,然而却又曲折跌荡,扣人心弦。没有写作技巧就是最高的技巧。海明威只负责把这个世界展现给你,由你想象,而他自己却远远离开不置一词。这就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

  美国人亨利中尉作为救护队参加了一战中意大利与德奥的战争。不料刚上前线即身负重伤,在后方养伤过程中与护士凯瑟琳相爱。二上战场迎来了意军的溃败,历经艰辛撤到后方,却被宪兵当作逃兵抓捕,险些送命。亨利跳入河中逃亡,找到凯瑟琳后两人划船逃往领国。在和平美丽的瑞士,眼看着新的生活即将来临,凯瑟琳却诞下一个死婴后大出血死亡。亨利看了凯瑟琳最后一眼,没有眼泪,没有告别。一切都不需要追问和解释

  与血肉横飞的描写相比,海明威冷静质朴的手法更令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失去亲人悲怆。我们以往看到的,是士兵冲锋陷阵英勇,是后方对战士赞美,是战地爱情的浪漫。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士兵对战争巨大的恐惧,甚至不战而降来保命;是战壕中短缺劣质的食品;是宪兵不需任何证据就以逃逸为由枪毙溃退战士的残酷;是官兵对战争深深的厌倦,失望和无奈。而爱情,也朝不保夕,谁都不知道在炮火中,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亨利在经历了出生入死的献身,逃亡和痛失爱人后,小说题目即是他的心声:

  永别了,武器。永别了,爱情。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六):选择了“武器”,就势必会出现武器下的敌人

  战争中的死亡,没有一个是为战而亡。

  第一次接近死亡,是意大利袭击敌军时,同去的战友死了,不是奋杀敌人,而是死在自己军队的狂轰滥炸里。

  中尉也受伤,被自己的军队炸伤,没有立军功,但可以获得勋章。

  牺牲在自己人 的枪口下,还没见到敌人就已经命丧黄泉,战争中多少人的命运都是如此。

  第二次接近死亡,中尉护送三辆车完成任务途中,遭遇德国军队,两次从德军身边擦身而过。这里死了一个中士和一个社会主义的家伙(忘了名字)。都不是和德军交战而亡,甚至不曾展开任何冲突对战。一个是因不配合中尉的指令,被中尉枪杀掉,另一个是被自己军队误杀。都是被自己人所杀,也都不是为战争而亡。

  敌人不杀我们,却被自己人给杀了。到底谁是敌人,到底哪里才是真正的战场。

  第三次接近死亡,是撤退途中所有军官都被枪决,中尉被认出来,目睹了几个军官被枪杀,在等待受死的时候,侥幸死里逃生。那些被杀害的军官,也都死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

  这场战争中,战场上的所有战士的死亡,都与抗战无关。与我们想象中奋勇杀敌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不同,这里没有歌功颂德,也没有歇斯底里地咒骂该死的战争,只有冷静克制的描述,但是读来满是荒诞、心酸以及一些愤怒的情绪。战争的意义何在,谁死在谁的枪下,谁是谁的敌人。是那些法西斯的德奥军队,还是杀死战友的同胞?

  也许根本没有敌人,只是因为我们选择了“武器”,就势必会出现武器下的敌人。选择了战争,就势必会有人在战争中死去。只有永别武器,才是唯一的出路。

  欢迎关注公众号: 一颗小写的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