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07 04:1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精选10篇

  《平凡世界:全三册》是一本由路遥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2017-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一):想从这部书里找到关于平凡的慰籍,然而他们并不平凡

  我从这书里看到了我亲人影子,因为我们家也是农村长大,家里也是我跟哥哥兄弟俩——孙玉厚分明是我的父亲,然而我哥不是孙少安,我也不如少平。少安与叶,少平和晓霞,分明是这个长篇故事里两条最为鲜艳线索啊,少安和少平是多么幸运啊,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少年老成,各有喜欢他们的人。说白了,在很多人眼里(包括我),平凡的世界毕竟还是不平凡的。真正平凡的世界,真正平凡人的世界,怕是连小说家也不屑于去写吧。这么说,是因为读这部书的目的,本来是因为早听说过此书,“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且又恍恍惚惚听说是一个人几经努力,仍然脱离不开最初境地的故事,才想着去读的,想从中找到一些榜样原型,好归劝自己把心落地,不再没完没了地跟一切较劲。读完了,感受并不是这样的,主角带着光环,从艰苦环境一步一步变了样子。虽然少安最终扎根在了农村,少平回到了煤矿,但兄弟二人依然是带着强大主角光环的。这么说不是不尊重他们,但或许是因为,少安少平吃过的苦,好像我也吃过了;他们奋斗过的日子,走过的路,好像我一样也没少,小说里的他们日子过好了,作为他们故事读者的我,还是老样子,呵呵。

  其实我有时候最佩服的是作家笔下每一个生活场景活灵活现描写:从琐碎黄土高原农村生活细节,到乡级县级干部工作场景和政治手腕;从大山深处煤矿的井下工作和黑户的生活,到大学和省部级机关……如果不是长久的生活过,就必然亲自去长期体验过;而当我看到作者对平凡世界里各色人等细致入微心理描写的时候,简直是叫人赞叹了:写少女情窦初开,写久被贫困煎熬的老实人面对一个又一个生活的陡坡毫无还击之力,写地主后代土改后如何担惊受怕,写家徒四壁坚定无产阶级革命信仰者,写圆滑世故乡村一把手的政治手腕,写泼辣的悍妇,写懒散败家子……

  但是我不满意对少安和少平的刻画。对于省部级干部政治生活的描写,也远不及当今有些官场文学。让主人公戴上少少的光环,让故事更顺利讲下去,无可厚非,不过我还是认为少安的高大形象有些过了,而少平的经历,简直可以说是传奇。少平农村贫困家庭出身,一九八五年,二十六岁做到煤矿班长,拿到矿上救人的嘉奖令;在另一部书里,侯卫东公安家庭出身,一九九六年,二十六岁做到益杨县委组织综合干部科副主任科员;考虑到家因素时代背景,少平比侯卫东还要上升得快,如果《平凡的世界》继续写下去,在我看来少平的路不知道有多光明呢。

  可以想象一九九零年代书刚上市的时候一定是有很大冲击力的。现在也知道彼时文化产品贫瘠,本书的冲击力,我想最直接的还是给了年轻人一条可能的奋斗的路,虽然苦,虽然难,只要咬牙走下去还是有出头之日时过境迁年轻人的路依然迷茫,可是少平的传奇好像已经骗不了人了。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二):印象式说平凡的世界

  断断续续读好多天了。在三星和四星之间犹豫来着。想选三星半。短评没写下,就贴这儿了。

  平凡的世界,在内容方面,写普通农村人,老一代新一代。写改革大潮中的各级干部,写他们如何开展工作也写儿女婚姻日常生活。里面人物性格体现出一定的发展性和成长性质。小说反映社会变革给旧有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新与旧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展现这种背景下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具体到每个人的不同处境和不同选择。人物众多,取景广阔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塑造人物与反映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比较好,在人物性格中注入了一定的社会和时代因素,这样就使人物形象有了典型意义。比如孙少平,田福堂,是塑造得非常出彩的人物。能感觉到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真诚忧虑,能看到路遥的一种社会责任感。故事里积极进取的青年们最后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尤其是孙少安的小有成就,香兰的学有所成表现了路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励志

  但在读的过程中,总觉得从文学性角度来看,在故事处理上还有点儿粗糙。有的情节安排看起来像是观念先行,显得有点生硬。比如卫红和金强的结合,晓霞的死亡,还有王银满的浪子回头。再就是,叙述人经常站出来说话,出现经常大段的感情浓烈议论文字,读着感觉有点隔。还有,作者雄心勃勃为了多角度反映社会写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很多人,有些人物之间缺少必然联系省委领导和普通农民之间的衔接就不太自然。让故事结构看起来比较散。但是也很明显,非要用现代性叙事技巧标准去卡每部作品也是没道理的。故事挺好看,感情倾向上也很励志,现实主义中还有一丝丝的浪漫主义思想内涵深度也有,好像北大哪个教授近期推荐过?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三):精神匮乏的年代,书本却是廉价

  记得当初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那是在初中去买辅导教程,在书店无意看到,听老师推荐过,于是便随手翻了一下,谁能想到无意之举确实人生的另一个开端。我开始迷恋上了看小说,我们那个年级的文学是无意义的,只有每年都在重复翻印的学习资料才是未来,更何谈你自己的小小世界。【平凡的世界】当时觉得很厚,我觉得自己或许毕业也无法完整认真的把他读完了。人对自己的认知总是存在偏差,虽然我依旧没把他读完,但是却读完了很多比他还厚的书。那时大家都喜欢看的【鬼吹灯】,【阿衰】,【知音漫客】,【花火】,【故事汇】,在我的房间堆叠起来一人多高。看的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但是迄今为止,我对他们也没个什么印象,反而是那一本曾今惊鸿一瞥的破旧泛黄的老书有着些许印象。也许是成长了,不在对网络文学感兴趣,终于凑齐了【平凡的世界】另外两册并且认真的看完了,突然有一种蓦然回首,过尽千帆的感觉。一想起书中的种种思绪就挺不下来,不知道自己是否也能在困境的时候还能做自己,想得多了人就变的深沉了,虽然书里孙少平从始至终也没有摆脱自己贫农的命运,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但是我觉得人思想层次到了一定的地步或许没有爱情也是能过的很好的吧。田晓霞是我特别亲切一个女孩子,因为这个时代挺常见的,有性格,有自己的主张,每天都神采飞扬的,为了爱情能奋不顾身,但是在那个年代却显得特立独行,和她姐姐相似,但是却更甚。孙少安正如同现在的我们,总是在无声的抗争着命运的不公,但是真正的困难面临的时候却为世俗所累不得不屈从于现实,过着父母想要的生活,和一个自己没有感情基础的人度过这匆匆又漫长一生。数十年如一日,如同父辈的人生的一个轮回。人有时就是主观客观存在着的,孙少平一如当初,过着清贫忙碌的生活,看样子也许是比连饭都吃不上的父辈好了一些,但是仔细一想,时代在改变,那个饭都吃不上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这样一想挺悲哀的,一个轮回,什么都没改变,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的事实也没有改变。主观上看他是不一样的,他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不会像其他人那样为俗事所困扰,也不会狂喜或者狂悲,或许也算达到了一种通达的境界吧。他的未来我们尤未可知,但可以预见不会像上一辈那样坎坷和无力。看完这本书对我的感触是挺多的,正如书的详解一样,带给无数大学生无限的思考,从大学借阅排行就可以看出,也许故事并不美满文笔情节未达臻境,但是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不是像这个时代的快餐文学那样随着笑声消失,就算成为废品被廉价的买卖,但是我还是记得书中人物的一笑一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