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07 05:0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精选10篇

  《碧山02:去国还乡》是一本由左靖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一):转:去国还乡,该要一个怎么样的乡村

  文/郑渝川

  乡村的衰败,不是一种凭空的担忧,而是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的事实。近代以来,乡村丧失了原有的自主性,逐步演化为城市商业和现代政治体系的附庸。以鲁迅为代表民国作家就已经注意农村社会秩序、小农生产方式农民生活转型期暴露出的空洞化。

  即便如此,相比让个人陷入原子存在都市化和工业化,乡村似乎可以提供更多也更为自由物质思想生活的空间,这就不可避免的促成了知识阶层对乡村的美化,刻画一种天上人间般的田园风情。这样的美化,显然是经不起求证的,更不可能起到让更多人回归乡村的作用

  城市化进程中,都市生活、商业、文化一向被描绘为堕落甚至罪恶所在。以巴黎为例,法国本土以及居住在巴黎的外国小说家诗人作品中常常描绘出两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巴黎,一个是罪恶的神秘之都,另一个则是充满文化气息的老巴黎。所谓“罪恶的巴黎”,在文学作品中具体描述疾病蔓延、阴沟堵塞、垃圾恶臭、卖淫嫖娼,这主要指的是旧巴黎无法适应城市居民物质和文化需要而呈现出的乱象。巴黎在19世纪掀起过一场颇为彻底的近代化改造,大作家巴尔扎克对此的评价却又变成了“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到处是没有记忆的人,没有眼泪的心、没有爱情灵魂!一座涌动着背井离乡的流民和人满为患的城市,你可能会扩张,可能会成为世界之都;你却永远没有自己公民……”

  如上这些,就是今天的人们在怎么看待乡村及其衰败、如何重建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活力重大问题产生纠结的原因。冲破这种纠结,既需要祛除那种简单化的偷懒思维(美化乡村,并将自身问题都归结于城市),更有必要领会到坚守本土的意义。正如钱理群先生2001年11月在为“西部阳光行动青年志愿者进行的一场讲话中所提到的,在全球化的中国,我们可以选择坚守在本土,抑或始终漂泊。后一种选择可能会为自己带来更多机会,获得更为广阔的上升空间,但没有根系生命的生活,会让我们自己在每一个漂泊的居处难以进入,甚至主动疏离,由此上升为自我危机

  反之,所谓坚守本土,所坚守的无论是自己所能与之建立起某种精神联系的城市,还是乡村,意识上的觉醒就为自己寻得了打破原子化生存的可能。非但如此,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乡村重建的价值,其中部分人参与到这类行动的当下,懂得“坚守”也就懂得尊重乡村而非将之作为被动等待改造、“拯救”的静默客体。

  前述钱理群先生的讲话稿,被收入最新出版的《碧山02:去国还乡》一书。这本书明白无误的点明了“还乡”的主题。都市人的乡村田园梦想,在乡村普遍衰败化的当下,无异于可笑可叹幻想。但这并不意味着让这样的梦想变成现实可能性。由此提出的第二个重要问题在于,发生这种转变的乡村,究竟是为了满足都市人“逃出围城”愿望,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发展农家乐”等低产值附属产业,让农民变得更富裕一些;还是根据每个地方乡村的历史沿革、文化基因等具体情况,尊重农民意愿并争取其最大限度参与,文化理念上则致力于“复旧”?《碧山02:去国还乡》书中《郝堂素描》、《精神返乡:渠岩与许村的故事》等案例文章给出了后一种选择的实践说明

  《碧山02:去国还乡》一书收录的《家庭式实践:庆兴楼保护发展的循序渐进之道》一文则揭示出了官方企业界、文化界过去寄予厚望的借助旅游开发拯救文化遗产、乡村的政策思路,在实践中遇到的大问题。即以该文提到的庆兴楼等福建土楼为例,为了符合世界级旅游景区标准,土楼被博物馆式地保护,从宁静的农村社区变成了人满为患的旅游集散地。原先居住在土楼的村民只能离开,这也让土楼进一步陷入到加速破损状态

  来源:新华悦读

  《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二):传承的必要

  “碧山”系列图书的主旨是试图寻找重返传统文化家园之路。“碧山”并无确切地名指向,她是一个象征,象征哺育我们的自然和中华文化原乡,青碧的山峦村庄将永远是我们来自于斯、并心归于斯的所在。此辑主题为“去国还乡”。如今中国人迁徙频繁,有的从乡村涌进城市,也有的从城市流向海外,却还有一部人把目光投向乡村。钱理群先生提及上世纪“到农村去”的运动,“五四的先驱一代;三十年代共产党人与乡村建设派是第二代;延安知识分子是第三代;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是第四代;文革知识青年是第五代”。此书写了两位艺术家对于乡村建设的关注,现代化让城市有价值的旧建筑受到严重破坏,乡村同样受到冲击画家孙君来到了郝堂,帮农民设计民居,对老房子帮助修缮,力求将传统田园景观和乡村建筑结合摄影家曲岩来到许村,利用当地的红砂岩为建筑材料保留了村庄的历史信息,还原了传统的民俗活动,并引来国内外艺术家在此交流创作,举办艺术节,让古老村子凭添了惊奇和活力。其后书中还介绍了台湾美浓黄蝶祭和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经验,关于乡村建筑和保护,讲了位于闽西的培田,追今抚古,谈了当地悠远的宗族制度和宗祠建筑的文化价值。去国还乡的吴友好妻子和已成为建筑师女儿,都加入到田中村庆兴楼的保护中来,现代人离开的故乡,也许过很多年就是自己牵挂的家园。关键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得到传承,我们民族历史积淀的思想精神,绝不因短见和趋利完全凋蔽。

  《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三):我为何支持出版《碧山02:去国还乡》

  我为何支持出版《碧山02:去国还乡》

  出版左靖主编的《碧山》MOOK书源自我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希望老祖宗东西别被糟蹋了。所以在《碧山01:东亚的书院》出版前,我并没有太多其他的想法。后来我有幸去碧山――皖南黟县的一个山村。在那里有幸结识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文化人,有幸见到很多从世界各地来的有着梦想的一批人在两个诗人开的“猪栏酒吧”里欢乐着,享受着碧山——与城市截然不同的乡村美景。我有些清楚我在想什么、做什么了。

  台湾艺术家通过团队努力,将没有路灯的山村用led灯串了起来,于是乡间的路边就仿佛有万千萤火光亮在闪;左靖和欧宁等策展团队将国际国内的知名摄影家请到了这里,在祠堂、在村院、在田野,他们将关于乡村的摄影作品悬挂装置起来;黟县的各家手工艺者将自己的作品从作坊里拿出,也一同放在祠堂里展示;建筑学家李秋香老师带着我们参观宏村、关麓的各个角落老宅,她对房屋了解甚至超过了住在那里的主人。她进一步感叹宏村景区的过度开发,若是不加以妥善保护,这些眼前美景都会尽遭破坏。而关麓这个小村落原本只是几十户人家,如今也开始收取门票游人如炽了。这是我两次前往的碧山,城市文化已经深深移植到了这里,当城市里的艺术家来到这里将这些老宅子修旧如旧,做成这些老宅子应有摸样的同时,乡村原住民却正在以城市里的洋房、钢筋水泥、西式洋房取代他们祖上留下来的百年老房。

  城市里来的人员与乡村里的原住民对于乡村的理解真是太不一样了,他们彼此欣赏着,彼此向往对方的生活。在陪秋香老师参观民宅的时候,秋香老师和老乡们说,你们这些房子要好好保护啊,这是你们最大的财产,千万别毁掉了。真是如此啊。城里人与乡村人他们各自对于自己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价值体系完全不同,随着可乐互联网、娱乐、电视媒体等充斥着大量消费主义文化的价值系统流向中国的这些乡土的时候,作为乡土中的原住民在这种消费大潮中毫无抵抗力,他们被连根拔起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以城市消费文化为中心的大潮中,难以自拔。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的乡村到底需要什么?学者温铁军说:“中国不是美国,中国追求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过程一直伴随着痛苦的自我文化批判自我思想革命。中国的乡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学者曹锦清认为:“让生活本身、经验本身,让民间话语本身获得一种对输入的话语及理论对抗权力,一种修正它的权力。”而我们现在的广大乡村需要的正是通过来自于内在、外在的两股力量来自觉、反思改变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霸权。继而形成与现代都市文明相抗衡的乡村文明。

  这种文明的崛起不是一天半天一蹴而就事情,它需要的是一代两代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持续不断的热情耐心精力投入。正如左靖先生所言,“它就像为古建筑翻瓦防漏是一辈子的事情。”

  好在一部分人已经先行,他们渐行渐远,愈走愈深。当一代知识青年乘火车汽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从城市出发到乡村兜了一圈又再次回到城市之时,他们获得了重新看待城市与乡村的目光,乡村与城市的血肉联系已经成了他们的切身经验。城市并不是天然的“家”,更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文明”。于是,他们放弃了城市,选择了乡村,在用他们的纸、笔来书写他们所居住的这片土地

  于是便有了左靖主编一提出《碧山02:去国还乡》这一想法我便连声叫好并配合约稿的事情来。同时,我也在想蜜蜂出版公司是否可以做一系列关于乡土中国的系列书,通过这一系列书的出版,能够将近年来中国乡村的种种社会事实进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认知领域。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书能够站在乡土的立场上来书写中国乡土的事实,把这些乡土事实从城市的话语权中剥离出来,进入公众视野。城市和商业的话语权筛选了一批乡土事实,罢免了一批乡土事实。而我们这套书需要的是将这些被罢免的事实能够呈现出来,让那些接近百姓话语的而没有获得权利地位的非主流作家、乡村文化建设者的声音涌现出来,用他们的话语来书写属于乡村文明的乡土中国。很多人说这是我一个人的“疯狂不切实际想象”,事实上在选题申报阶段我们便遭受了现实中所谓市场代表人士残酷否定⋯⋯

  《碧山02:去国还乡》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浩大艰难的蜜蜂乡土出版工程中不可缺失的一个关键点,我相信碧山是一个种子,它能在生兹于斯、长兹于斯的热土生根、发芽、结果

  张业宏

  《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四):通过词语拯救乡土

  通过词语拯救乡土

  文*魏晋疯

  我越来越不喜欢所谓的乡土文学,正如我越来越讨厌那些没有疼痛情感文学。我讨厌的打着乡土文学旗号的伪乡土文学,其实它也是伪文学。

  在反思城市弊端的思潮中涌现出的乡土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为了否定一种而另立一种,或者无中生有一分为二,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思维。人类一直在和意识形态纠缠,刚摆脱了一种,又掉入了另一种,庆幸的同时却没发现自己可怜

  在对抗中诞生的乡土文学变成了土鸡蛋,变成了无公害、绿色产品,成了一种姿态,生怕自己落伍了。其实文学本来就不分乡土和都市,乡土和都市只是素材的不同和主人公活动场所差异,都市也是都市文学的乡土。

  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笔下的商州不是用来对抗他们活腻了的城市,也不是为了纪念故乡,而是为了继续生在那里。

  从乡土社会通过识文断字走出的农民之弟,努力争取融入城市文明的同时,好像也不想忘记乡土社会。他们(包括我们)自豪于通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韧劲走出乡土,为乡土争光。他们把自己和乡土的关系定位成一种历史关系,分为明显曾经和今天。于是,当故乡作为一种素材进入叙事时,故乡就成为他乡,自己就成为他者。于是,笔下的故乡成为一种异域风情,这些乡土文学的叙事者成为游客,他们的写作变成了与游记不差多少的闲情雅致。当乡土文学变成闲情雅致,乡土文学的味道也就变了,变的酸溜溜,而不是带着苦瓜味、酸枣味和泥土味。

  在酸溜溜的乡土文学里,叙事者不是乡土的主人,甚至不是亲戚,他成了乡土的过客。一个过客,能把乡土的泥土气息描述到何种深度。无病呻吟幸灾乐祸成为一部分乡土文学的主调,乡土没病,叙述者先病了。 这部分叙述者把媒体上记者们混饭吃的标题概念拿过来,不经思考地嫁接到自己曾经走出来的乡土上,一下子变成乡土的代言人。记者的话在权威性上胜过他农村表弟打来的电话,他拿着大概念和小故事,给乡土雕刻碑文,装成乡土的孝子

  乡土对于文人圈里的农家子弟当然没有对官员商人期待高,但这些文人好像有种责任感似的,觉得不为乡土写写民族志就对不起乡土的养育之恩和文人的名号。于是,他们用文学想象乡土,建构乡土,然后贴上乡土文学的标签

  三四流文人的乡土文学其实是在糟蹋乡土。没有担当、没有视野、甚至没有农民身上的吃苦耐劳劲,道听途说和见机行事根本不是写作者的姿态。

  传统乡土中国走出来的士子和乡土的关系远远比今天的浓,其实他们就一直没有离开。光宗耀祖、荣归故里,是一种立于土地的观念。乡土社会的士子就如同今天外出经商和务工的农民,士子的认同既建立在官方同僚,更建立在乡土的认同上,光宗耀祖不仅仅是一种说说而已的观念,这个观念落在士子对乡土的担当和乡土对士子的认同上。

  而今天的乡土文学写作者的写作认同是瞅着文学评价机构、机制和市场的认同,他忽略了乡土的认同,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考虑乡土,他把乡土想象成媒体或想吐的他者观念中的乡土,这个乡土无意识、落后、没有代言人,这个乡土需要拯救、需要别人写悼词。乡土文学的叙事者完全离开了乡土,那他笔下的乡土文学的价值而在?

  而真正的乡土文学(我说的不是指与都市文学相对的乡土文学,而是以乡土味叙事场景和材料的文学)是接地气、有担当、有文学旨归的真文学,它不对抗谁,只是记录乡土的种种现实和展现乡土的各种可能;它尊重词语,而不是玩弄词语;它是通过词语拯救乡土的式微,让乡土有尊严地存活下去和慢慢老去!

  今天,从乡土上走出来的文人,只剩下文字这座桥梁可以和乡土连接起来,他和乡土的历史关系只能通过文字来证实。乡土已经不再期待于他什么,唯有期待他尊重曾经养育过他的乡和土,尊重现在养活他的文字和词语。

  《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五):传承与表现

  很让我惊喜的是随书赠送了《芥子园山水卷》,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很喜欢这本书,没读完就决定写书评,这本书决定放床头慢慢看。传统文化的关键问题在传承,更关键问题在表现,越来越的传播和表现,才能更好的传承。

  其实我一直很想重新开始练习毛笔字,这样以后可以教孩子,每次看到宣纸和阳光,我总会想起儿时描红的岁月,温暖而充实,舒心而踏实。好像那时,我每天的快乐总是很多,而烦恼很少。这或许跟那时我没什么选择有关,想要的多了,自然苦恼就多了。

  在朋友那儿看过几页《碧山》1,没有细读过,但里面的那些传统文化,让我对儿时的回忆愈加强烈。书的开头章节是钱理群先生整理的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五次“到农村去”的运动。

  看着孙君给信阳小山村带来的蜕变,觉得这或许就是大家所说的成就感,或者说改变环境的力量。小小的瓷砖,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说服农民,告诉农民为什么不能用,告诉农民自然与人的关系,一个设计师能留下的作品可能就是他的骄傲,而他能够做到,或许也来源于农村给他带来的“根”的感觉。就像他自己说的,大拆大建,拆的是文化与历史,建的是垃圾建筑。

  如果说孙君在信阳是改变了一个村落,那渠岩在太行山处的许村就是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一个原始村落,看着那些照片和风景,我想这座小镇过不了多久,将成为新的“凤凰”新的“平遥”。

  看到碧山村自己那章,看着那些做食物的模具,糊灯笼那节,看到那些竹架子,我想有这样一群人,传统文化的传播,虽然缓慢,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的。

  《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六):如果给我自己读过的书评分,这本书绝对属于五星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系列,因为这个是碧山02去国还乡。

  如果给我自己读过的书评分,这本书绝对属于五星。无论是内容见地还是装帧设计,都是一等一的精品。如果当初买了一批书七本书纯粹是为了凑足价钱好拿折扣,那这本无疑就是捡了个宝~

  去国还乡,书一共七卷,不同人执笔,避开了审美疲劳和思维过分跳跃。每一卷都关乎农村、关于知识分子、关乎生态、关乎创新、关乎人与自然,和严谨朴实的文字相呼应的是会说话的配图,相映成趣。

  在农村应该怎么前进的问题上,我们是该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大刀阔斧地改革直至最终农村和城市没有区别呢,还是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去复古改造出应时应景却不会有人住的房子呢?且听这本书娓娓道来。实际上就是要把握一个度。我们常说过犹不及,好比一个人,你喜欢他而将其赞颂成完美的,这并不实际。书有配图可以更加有趣,但如果每隔一页配图一张,看书的人未免会被带离出书本身。而要如何将农村推上可持续的道路,这也不是我们按着政治书里的几条道理分门别类出来就可以解决,这需要研究生态的人,需要研究规划建筑的人,也需要研究美学的人,当然也需要村干部和村民。可以学习已有的先例,也可以开创自己的道路,而最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可知晓。

  对我而言,这书还有很奇妙的一点,让我记住了二十四节气。立春,吃春饼,土壤开始解冻,春天开始~雨水,春属木,带木生长的必然是水,解冻则散而为雨水~惊蛰,伴随雨水雷鸣动,蛰虫皆惊起~万物复苏,春意正浓,是为春分~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万物清明~

  《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七):走在寻找传统家园的路上

  家园之说,这两年似乎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多,谈论的人也在增加,但与此相反的是,家园变成越来越稀缺的词语,精神的栖息地,变成了垃圾场。这种反讽看上去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但也正因这样,艺术家左靖所主编的《碧山02:去国还乡》成了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注脚。

  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对乡村、家园的消亡会停留在哀叹上,而缺少相应的行动,一旦投入到这场寻找家园的路上,就可能失去的更多,而得到的却可能少得可怜。在利益主义者眼里,这是得不偿失的事。那么就把这种情怀深埋在内心深处。不过,这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状态,即成为一位改良主义者的同时,也并不妨碍你成为一位个人主义者。救活乡村,其实就是救活自己。左靖说,去国还乡,在我看来,正是走在寻找我们传统家园的路上。我们的家园在哪里?最重要的还是在每个有着传统文化精神且富有创造力的人身上。去国还乡,实际是在寻找我们自己,只要前赴后继的人还在,我们的家园就不会消亡。

  这似乎只是美好的愿望,因为在自然消亡史里,这样对家园的拯救是否就像堂吉·诃德那样,最终是一个转身呢?在书中,作者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将行动和成果一一呈现出来,美好的或不美好的都在,这样的面目让人欣喜,在行动中,或许才能更好地去寻找家园的所在。

  无疑,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乡村也好,家园也罢,在今天所承受的灾难不仅仅是凋蔽,也还包括了传统家园的消失,比如传统文化所依赖的乡土,土地还是那片土地,而在其上所生长的文化却多少有些凌乱,非自然的。城镇化对乡土的侵袭是随处可见的,不仅如此,在更广阔的土地上,人类所种植多年的传统家园被新的理念所取代、破坏,但与之进行的拯救,是否就在挽回曾经的美好?却也还是一个疑问,那到底是艺术家的爱好,还是趋向于大众的需求?这样的思考或许有助于我们看到在今天的家园景象。

  在书中,钱理群先生的《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运动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虽是一篇旧文,但文中所述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对于今天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许钱先生已经预见了这十多年来乡村建设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不管怎样,他所提倡的“低调的、理性的理想主义”,不啻是一种脚踏实地、正视现实的选择。历史的重复再现,让我们看到了的是精神还原之艰难。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理论上的探讨或许不如实际行动来得更为靠谱一些。书中所谈论的台湾南部美浓的“黄蝶祭”和日本的“大地艺术祭”,虽是惊鸿一瞥,却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和艺术在乡村重建中的作用与力量。在这一点上,当下的所谓艺术让日常生活重生更像是一个严峻的话题,而与当下的艺术界的浮躁气息恰成鲜明的对比,概念、阐释所完成的,跟艺术现场所呈现的状态,是有着疏离感的。这或许在提醒,在路上是一种状态,更大于它所实际带来的效用。

  那么,去国还乡所提供的命题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就不太重要了。在这一场运动中,重要的是对传统的回归,不管是乡土价值的重建,还是精神的重塑,都需要在更广大的背景下运行,从而让这种在路上落到实处,“不仅仅是看沿途的风景,把根扎下来。”这是精神的倔强,却也是对未来的诠释。

  左靖说,“碧山”并无确切地名指向,她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哺育我们的自然和中华文化的原乡,那青碧的山峦和村庄,将永远是我们来自于斯、并心归于斯的所在。无疑,这在路上的努力实在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八):离题

  曾祖父的坟墓坐落在半山腰,墓后是层层竹林,面朝水库与远处的山坳。那还是个土葬的墓,每年初春都要来到这里,添土挖笋,烧几柱香与经。如今,它似乎占据了这一片最好的风光与位置,却原本,只是小村庄后山众多坟墓中的一处。2009年,因为造水库,祖辈世世代代生存的村庄被迫迁移。

  沉在水底的整个村庄,只能通过偶尔露出水面的老桥桥面依稀判断从前的地理痕迹;而对于家里的长辈们,似乎站在周围群山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清晰的指出村庄的每一个细节。

  这一期的碧山反复读了很久,读得越久,那条通往自己心中传统家园的道路就越清晰;好像不断做着的那个梦,一步步走近儿时的村庄。因为学是建筑,那种对实物/物体本身的依赖感会特别的强,总是会带着“保护”的心态去想着如何延续这种文化,总是把自己当做改良主义者。我们为那些还存在的建筑、技艺等小心翼翼,为那些岌岌可危的现状奔走呐喊,也为那些已经消失的懊恼。

  但自己经历过的事实却是,90年代中后期自己目睹的村庄现状,已是少数的传统被大部分的“时髦”的农民自建房所包围。小时候在村子里瞎逛,父亲会指着一栋三层小楼说:“看,这是我们家的老宅,现在已经没人住啦。”村里唯一还保留着的“传统”仅剩下河上游的一座石桥以及沿河的几处公共建筑。

  村庄里的人最后被迁到了镇上一处新盖的小区,小区的“社区中心”是作为村里的祠堂,还带有戏台,小区的背后用轻钢和彩钢板盖了个小庙,农民甚至翻新了小区的所有绿化种上了各种农作物,人们还是喜欢坐在一起闲谈扯淡,当然随地大小便这种事也常有。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这样的生活特别好,那些村里老人的适应能力超出我的想象,他们能够在传统习惯和现代生活之间游刃有余的穿梭。

  现在我想,救活乡村,其实是救活某些人的观念吧。

  《碧山02:去国还乡》读后感(九):去国还乡,乡关何处? 左靖

  整个寒假,我都在读一个人,一本书。套用时下流行的语言,这个人也许可以算得上是“社会学史上的失踪者”了。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对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风起云涌的乡村建设,此人指出,“在现在这种农村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时候,我愿意诚恳地指出,就是中国农民的生计问题,不是现在各地的农村运动所能解决的。假如现在还有人迷信农村运动,可以解决中国农民的生计问题,将来一定会失望,会悲观”。

  虽然,乡村建设的内容并非只有“生计问题”,但他说得基本没错。回顾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的历史,不难看出,从早期的山西村制改革,到定县、邹平、徐公桥、无锡等地的实验,再到后来“伟大领袖”号召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直到国内环境出现突变,或是政治人物、政策性导向发生变化而使“运动”嘎然而止,整体来说,似乎除了留下一些可资推崇的精神遗产外,所谓的“到农村去”运动实于改变农村本身并无多少建树,有的甚至还给整整一代人带来了灾难。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当代乡村建设运动仍会重蹈先行者的覆辙?有意思的是,知识分子对当下农村的描述,已经从过去的“农村破产”变为“乡村凋敝”。在城乡关系仍旧如此紧张的今天,乡村建设在一边倒的利益诉求下究竟还有多少改良的空间?乡村建设难道只是中国知识分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德心结吗?

  《碧山》准备用两辑的篇幅来探讨这个问题。作为统领整个专题的文章,钱理群先生的《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运动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是一篇10多年前的旧文,但文中所述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对于今天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许钱先生已经预见了这10多年来乡村建设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不管怎样,他所提倡的“低调的、理性的理想主义”,不蒂是一种脚踏实地、正视现实的选择。

  《失败是不算数的:2012碧山计划杂记》则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在这篇多少带有一些《纽约客》风格的文章里,孙云帆始于懊恼但终于饶有兴致地纪录了其参与黟县摄影节和碧山丰年庆的“失败”经过,中间看似“走神”的对乡村现象的描述反倒让人眼睛一亮,并在最后不计“前嫌”地和我们分享了美国的经验。作为当事人之一,我深谙所谓“失败”的缘由。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时运不济的结果,但事实上,这无非是“势所必至”的“理有固然”罢了。我以为,这个结果并非那么坏,从某种意义上,这反倒为我们规避了仪式的繁琐,从而直接切入了自由交流的主题。如果说有缺憾的话,那就是,一堵高墙业已砌就,我们在墙这边,村民在墙那边。当然,这肯定是致命的。

  《郝堂素描》和《精神还乡:渠岩和许村的故事》出自潘思雨和梁莉两位尚在高校的青年学子之手。在她俩的笔下,孙君和渠岩,两个对历史文化的高度敏感,以及有着一技之长优势的艺术家,他们从事乡村建设的着手点不约而同地是从乡村规划和老屋重建开始的,或许有时你会出现幻觉,我们与村民以及当权者的分歧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美学上的分歧。对于孙君和渠岩而言,用符合当地农民和政府思维的语言进行工作,加上当地文化精英的支持,做一个“深入式、扎根式”的乡建工作者,几年下来,春风化雨,乡村建设完全是一个可为且能为的事业。

  本辑文艺乡建的视野还涉及了台湾南部美浓的“黄蝶祭”和日本越后妻有的“大地艺术祭”,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和艺术在乡村重建中的作用与力量。

  ⋯⋯

  前面提到的那个“社会学史上的失踪者”,他叫吴景超,歙县人,我的徽州乡贤。在今天乡村建设似乎也成为一种“时髦”的时候,读一读他的书很有益处。但我们不能因为“失望”和“悲观”,就停止脚下的步伐。从本辑文中介绍的那些行动者来看,其实天下事尚可为。认识你脚下的土地,与认识你自己一样重要。同时,成为一位改良主义者的同时,也并不妨碍你成为一位个人主义者。救活乡村,其实就是救活自己。去国还乡,在我看来,正是走在寻找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路上。我们的家园在哪里?最重要的还是在每个有着传统文化精神且富有创造力的人身上。去国还乡,实际上是在寻找我们自己,只要前仆后继的人还在,我们的家园就不会消亡。

  2013年3月10日于北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