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明宫秋词》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明宫秋词》读后感10篇

2018-08-08 05:3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明宫秋词》读后感10篇

  《明宫秋词》是一本由掠水惊鸿著作,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明宫秋词》读后感(一):考据癖患者读考据派书

  1.现在看着久悬的笔尖红色朱砂一点点干涸,她的心血也在这深宫之中渐渐熬得干了,如同看着花落无声,月蔽无影,却知道再也没有花落重开月再圆的日子,这一笔落下,便如谢缙给文皇帝贵妃写的哀词:巫山一片云,鹅岭一堆雪,上苑一树花,长安一轮月,云散,雪消,花残,月缺。斩钉截铁,痛彻心扉,再无余地

  2.

  腻鼎腥瓯芳醑兰,粉枪末旗香杆残。秦女绿鬟云扰扰, 斑姬宝扇月团团。兰糕点缀黄金色,花乳清冷白玉澜。先春北苑移根易,勺水南*别味难。

  杨用修《升庵诗话》

  3.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4.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5.她总以为自己一生经历生死离别太多,冻馁,凉薄,求不得,她原是部怨怼的,杜甫说“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便好,她却连这个都不甚有所谓,她可以不见他,只要有个洁净安慰角落可以思念他就好,可是连这念想也到了走投无路时候

  6.人生七十古来稀,到有三成在梦里,那梦里的天地便如另活了半辈子。只是有人在那边活得精彩,有人睁开眼白茫茫的一片,什么都记不得,剩不下,素来梦觉两俱空,开眼还如阖眼同。淳于棼在梦里建功立业还娶了公主,苏轼在梦里看见妻子在小轩窗梳妆,庄子在梦里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的挣脱了所有的负累,张生明明去赶考了,却在半路梦见莺莺跑了来要和他私奔,原来他虽夸口“状元不是小姐家的是谁家的”,心里终究害怕,怕自己走了就没法回来,于是宁可只要美人。做梦的都是自己六根不净,对现实不足,想在那边不气全,所以至人无梦。

  7.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照楼东转楼西。

  怨歌行

  明•谢榛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

  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照楼东复转西。

  8.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辛弃疾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9.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 月赋

  陈王初丧应、刘1,端忧多暇2。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3,不怡中夜4。

  乃清兰路,肃桂苑5,腾吹寒山6,弭盖秋阪7。临浚壑而怨遥8,登崇岫而伤远9。于时斜汉左界10,北陆南躔11,白露暖空12,素月流天。沈吟齐章13,殷勤陈篇14,抽毫进牍,以命仲宣15。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16,长自丘樊17。味道懵学18,孤奉明恩19。臣闻沈潜既义20,高明既经21,日以阳德22,月以阴灵23。擅扶光于东沼24,嗣若英于西冥25。引玄兔于帝台26,集素娥于后庭27。朒脁警阙28,朏魄示冲29,顺辰通烛30,从星泽风31。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32,沦精而汉道融33。

  若夫气霁地表34,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35,雁流哀于江濑36。升清质之悠悠37,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38,长河韬映39,柔祇雪凝40,圆灵水镜41。连观霜缟42,周除冰净43。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44。去烛房,即月殿45,芳酒登46,鸣琴荐47。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48,亲懿莫从49,羇孤递进50。聆皋禽之夕闻51,听朔管之秋引52。于是弦桐练响53,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54。声林虚籁55,沦池灭波56,情纡轸其何托57,愬皓月而长歌58。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59,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60,满堂变容,回遑如失61。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62,岁方晏兮无与归63。

  佳期可以还64,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65,献寿羞璧66,敬佩玉音67,复之无斁68。

  10.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同下。

  11.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上阳白发

  白居易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12.别离俱有意,风月重含情。

  君来桂湖上,湖水清风

  清风如君怀,洒然秋期同。

  君去桂湖上,湖水映明月。

  明月如君怀,怅然何时辍?

  湖风向客清,湖月照人明。

  别离俱有意,风月重含情。

  含情重含情,攀留桂枝树。

  珍重一枝才,留连千里句。

  明年桂花开,君在雨花台。

  陇禽传语去,江鲤寄书来。

  ——杨慎(明)《桂湖曲送胡孝思》

  13.虽然知道此生的期盼成了空花幻影永远得不着他,静夜难以入眠,一股悲酸百转千回,思念的枷锁如此沉重,如此失望,如此辛苦……却仍然活着。

  14.太祖内令规定:宫人私写文贴于外,写者接者皆斩。

  15.你看宫中的女子,都是熬白了头发,熬干了心血,落得满眼蓬蒿共一丘,这原是个牢坑,你一脚踏进来,还能逃回人间去,我也代你欢喜。就当是我的眼睛吧,去替我看看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千人石,我记得我小时候,八月十五的晚上,那一片白花花,月照得千人石跟雪堆得一样,上头都是你这么大的小女孩唱歌,我此生是看不到了……

  16.池塘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

  作者:谢灵运

  原文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17.她絮絮地炫耀来,便是她的一生,末了那笑容便有些凄凉:“攒了一辈子,也不过攒了这么一副给旁人看的头面。”

  18.少年黄土,红颜生白发。

  19.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赠道者

  武元衡

  麻衣如雪一枝梅,

  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

  红莲池里白莲开。

  20.御柳青青燕子愁,万条齐水弄春柔,东风不与闲人赠,谁去江南水上洲。

  香雾蒙蒙罩碧窗,青灯的的灿银缸。内人何处教吹管,惊起庭前鹤一双。

  倦把青绒绣紫纱,阁针时复卜灯花。明朝天后长生诞,可有恩波遍及麽。

  豆蔻花封小字缄,寄声千里落云帆。一春从不寻芳去,高叠香罗旧赐衫。

  天/子龙楼瞥见妆,芙蓉围殿试罗裳。水风凉好向西坐,专把书经教小王。

  晓临鸾镜整梳妆,高髻斩新一尺长。花影锁窗人下直,开笼自放雪衣娘。

  明窗棐几净炉熏,开阅仙书小篆文。昼永帘垂春寂寂,碧桃花映石榴裙。

  海东青放渡辽烟,天上群鹅得自专。敕谕鹰房高索价,圣王廿载绝游畋。

  御柳青青燕子愁,万条齐水弄春柔。东风不与闲人赠,谁去江南水上洲?

  尚仪引见近龙床,御笔亲题墨沈香。幸得唱名居第一,沐恩舞蹈谢君王。

  21.谁去江南水上洲,蹙损东风翠黛羞。游丝不逐风前舞,偏着画船系旧愁。

  化用朱权《宫词》

  太液池中翻翠荷,小娃学唱采莲歌。画船不系垂杨下,尽日随风漾碧波

  一点芳心足未休,两般心事眉头。杨花不逐风前舞,偏趁游丝系旧愁。

  效颦常锁远山愁,蹙损东风翠黛羞。笑贴鬓钿双玉燕,一天秋思上眉头。

  22.黄莺久住浑相恋,欲别频啼四五声。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出自唐朝诗人戎昱的古诗词作品《移家别湖上亭》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3.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 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

  24.疏梅悬高灯,照此画下酌,只疑梅燃枝,不觉灯花落。

  冬天的一个晚上,他和几个表兄弟在梅花下饮酒,于是在梅树上挂了一盏灯.闲聊不觉已是半夜,忽然白色的东西簌簌地落下来,大家都以为是梅花落下来,纳闷是不是梅花支被点燃了啊.抬头看,才发现原来是灯芯烧落(灯芯烧着掉下来,宛如梅花).你想,这是多平淡细微场景,这样记下来,却成了一个一生可以回味,不忘记的场景.

  此诗此事记载在《升庵诗话》中:

  余少年与恆忱二弟赏梅世耕庄,悬挂灯于梅枝上,赋诗云:“疏梅悬高灯,照此花下酌。只疑梅枝燃,不觉灯花落。”王浚川见而赏之曰:“此奇事奇句,古今未有也。”近阅赵德庄《眼兒媚》词云:“黄昏小宴到君家,梅粉试春华。暗香素蕊,横枝疏影,月淡风斜。更饶红烛枝头挂,粉蜡闻香夺得。元宵近也,小园先试,火树银花。”则昔人亦有此兴矣。

  25.明窗棐几净炉熏,开阅仙书小篆文。昼永垂帘春寂寂,碧桃花映石榴裙。

  香雾蒙蒙罩碧窗,青灯的的灿银缸。内人何处教吹管,惊起庭前鹤一双。

  倦把青绒绣紫纱,阁针时复卜灯花。明朝天后长生诞,可有恩波遍及麽。

  豆蔻花封小字缄,寄声千里落云帆。一春从不寻芳去,高叠香罗旧赐衫。

  天/子龙楼瞥见妆,芙蓉围殿试罗裳。水风凉好向西坐,专把书经教小王。

  晓临鸾镜整梳妆,高髻斩新一尺长。花影锁窗人下直,开笼自放雪衣娘。

  明窗棐几净炉熏,开阅仙书小篆文。昼永帘垂春寂寂,碧桃花映石榴裙。

  海东青放渡辽烟,天上群鹅得自专。敕谕鹰房高索价,圣王廿载绝游畋。

  御柳青青燕子愁,万条齐水弄春柔。东风不与闲人赠,谁去江南水上洲?

  尚仪引见近龙床,御笔亲题墨沈香。幸得唱名居第一,沐恩舞蹈谢君王。

  和上文同一出处

  沈琼莲,字莹中,湖州乌程(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明孝宗宫女,一说女官。

  附杨用修《升庵诗话》

  http://www.guoxue.com/jibu/sihua/sysh/sy_016.htm

  《明宫秋词》读后感(二):静女其姝

  初遇婉贞,单单这两个字“婉贞”,便让我想起《诗经》邶风中《静女》一则。只开头第一句“静女其姝”,在我心中,婉贞的形象便鲜活了起来。

  惊鸿曾描写婉贞与秀眉,道是一支玉兰倚着牡丹,真是入木三分,顿时便把秀眉大家闺秀的雍容气度与婉贞贞静脱俗的形象,如画卷一般徐徐在我眼前铺陈开来。秀眉是我所喜欢的女子,她比婉贞多了份刚烈吧,说是刚烈好像有点过激了。秀眉与婉贞,都不是会大哭大笑大闹的人,所谓闺秀,到底还是有所束缚的。秀眉,婉转中透着缠绵执拗,她说,我知道自己要什么,大抵不会错。因了她这句话,我便喜欢了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样的气魄,不是什么人都敢有的。好在最终苍天眷顾美梦成真。有时候我就在想。是杨慎今生有幸得遇秀眉,还是秀眉有幸跟了杨慎。两个人,到底谁比谁更幸福一些呢?

  而婉贞是过于柔弱了。我是喜欢个性强烈一些的女子的,会抗争,懂得什么对自己最好,比如刘姐儿,虽带点小家碧玉的市侩,却当真是个活得很真实的人。婉贞的性格,大概是从小习惯了顺从,那样安安静静的来去,脚不沾尘。柔顺到给我一种凄凉的感觉。所谓政治是血腥的,婉贞这个女孩,本该在深闺中赏花扑蝶,品茶读诗,最不济是嫁为人妇,拥有琐碎又顺遂的一声,但是命运总是在跟她一再的玩笑,让她被时刻摆布着一步步从烟花江南走到蜀中,从蜀中进到杨家,从杨家抬到豹房,从豹房辗转皇宫,带着她那一身柔卷的书香和卑微的顺从,让我从中只看到三个字:“牺牲品!”

  正德对婉贞说:“你最乖了。”我却是无比心酸,正因为她的乖巧顺从,她从婉贞变成黄美人,又从黄美人变成禁锢的皇宫内一名小小宫女,谁在意过她心中的那点痴念。看到皇宫那如牢笼一般的高高院墙,她那含着泪,委委屈屈的一句:“我想家去。”便使我想要替她哭了出来。那样的绝望悲酸与彷徨无助,让一颗十六岁少女的心去承担,显得残忍了些。可是,家。婉贞,哪里才是你的家呢?江南水乡那一抷净土已经掩埋了父母不容于世的爱情。蜀中的大司马第不过是你寄居一时的地方。回杨家么?等待那一般政客再把你送一次礼?婉贞,何处是家?我替你疼惜。

  雁来红!雁来红!那一盆如血的草,那一个杜撰而来的故事,那种激烈与决绝与婉贞的性格太不合适,一旦触碰,却成为她一生的梦魇。

  《明宫秋词》读后感(三):读后感。

  是在微博上先关注到作者的,跟我熟悉的作家和关注的戏迷似乎是朋友,喜欢昆曲,喜欢石小梅,会发一些关于明代的轶事。

  因为也对昆曲感兴趣,由此对应到昆曲产生发展的明代,发现这个朝代的许多文人都和戏曲有关,甚至痴迷,会唱,会写,会品。

  毫不犹豫的说,因为某些个人情思,明,是我目前最喜欢的朝代。

  但我对历史政治了解甚少,关于明的历史进程,我也只能用南戏声腔的发展来作为衡量,很片面。

  明宫秋词原名叫雁来红,雁来红是我玩剑三时候认识的植物,并不多么美,在文中是时常出现的植物,对于人物心情,心理变化似乎有指引暗示。现在名字我倒是喜欢的,明宫不用解释,秋词倒是有些寂寥伤感的味道。暗想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吧。

  作者很考据,对于明代的宫殿,皇家礼仪,制度,乃至服饰,器物,习俗,典故等都能说得使人信服,私以为写古代的文,最高的境界,就是还原一个时代的风貌,大到典章制度,小到生活琐事,无不透露出一种真实且有序的感觉,这个时代的人吃什么,用什么,怎么说话,看的什么戏文,写的什么字体等等,都应该是能够从资料里考察出来,而不是自说自话,架空着来,让唐人唱牡丹,让宋人读西厢都是很荒唐的事情。

  说说女主黄婉贞,这个名字和诸葛亮的夫人一样,性格却是不同,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她会唱昆山腔,记得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写过,教女子歌舞是为了令其习声容,“欲其声音婉转,则必使之学歌。学歌既成,则随口发声。皆有燕语莺啼之致,不必歌而歌在其中矣。也看过昆曲清唱,年纪并不年轻的老演员度曲时的神态,眼神,乃至声腔都有一种超越本体的美,旖旎,婉转,清越,仿佛还是明清时的东西,沾染的是一种今不多见的文人风雅。扯远,回来,全民唱戏曲算是有明一代来的流行,戏文并不如今人所想是古代闺秀所禁忌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文雅遣情之物,我记得明代有吴江沈氏家族里的沈宜修乃至其女儿都爱曲律,闺阁女儿自娱自乐的东西,还是挺有意思的。

  婉贞进宫乃至之前暗恋姐夫的描写我并不陌生,同样的剧情许多小说里也有,但作者笔端的遣词用句乃至那种心理渲染还是让人沉浸感动,比如,婉贞和姐夫接触时那种少女心似的敏感,反复,期待又迟疑,其实我也有过的。比如看雪时那场描写,三个人,三种心态,外界纯白一色,安静无波,人物的内心却是涟漪阵阵。

  许多许多,还有后来三人品茶作诗的,带着家居的闲适,闲情的雅致,让人读起来自在,真实,却不远离地气。明代的生活我也读到一些,园林,士大夫,昆曲这些,都在作者笔下呈现了,都是我喜欢的元素。

  嘉靖帝出场比较晚,前面在说正德,还是从戏文游龙惊凤里知道这个皇帝的,看,又是和戏有关。

  嘉靖出场是个少年,没啥架子,但有一句话让我动容,过了这座桥,便是朕一个人了,前一刻还是和友人调笑的样子,后一刻便有了君临天下,俾睨天下的整肃。我想,这也是一种无奈吧。

  晒书那段我也喜欢,对于嘉靖和婉贞,我是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杨慎是个完美君子,但有黄娥就好了,才子佳人,自古般配。而婉贞和嘉靖却是不同,一开始不曾两心相印,不曾地位对等,皇帝和宫娥的故事太多,但放在明嘉靖时期,放在作者笔下,放在这样一个可以百度到结局的皇帝身上我还是很好奇。

  嘉靖晚年有场宫娥之变,不知道和婉贞有没有关系。

  全书几乎没尿点,除了那些朝政和无关紧要的历史事件我会扫读,其他都还是仔细看的,吾辈就是个风月之徒哈哈哈~

  等第二本。希望能从作者笔下看到一幅明代生活的长卷,有悲欢离合,有檀板笙歌,还有风月情浓。

  封面和插画太美 希望以后再多一些~

  《明宫秋词》读后感(四):当纯政治文来看的

  作者的文笔很好,对时代的考证、背景描写的很细致。从一些情节自然而然地带出当时的一些社会制度和时代风气,对整个正德、嘉靖朝的背景涉及的很深,使本文从一本普通的言情小说上升到对一个时代的悲剧的哀叹。所有的爱恋,所有的真心都抵不过权力的扭曲。不管是亲情还是友情、爱情。都无法逃离权力的扭曲。所以本文的男主角在权力的扭曲下走向了极度变态的人精。腹黑的无以复加。从当初的单纯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走向控制群臣、耍弄群臣的变态权力的追求者。权力真是可怕的东西。不过情节还是有点玛丽苏味。。

  该文更像一个以女主为主视觉的小说。可惜对于当时社会情态的描写不够,否则还是可以够得上“大河小说”的边的。

  不推荐作为纯言情来看。因为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男女主写的并不算好。

  《明宫秋词》读后感(五):对作者很佩服,但情节不喜欢

  在看一本关于写作的书,文章提到,读者对大段大段充满形容词和副词的描写非常感兴趣,对花里胡哨的散文手法爱不释手,但是这种情形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非常赞同。我认为小说不该存在大段的散文式的写作,看着都烦。文似看山不喜平,一个小说,把文字浪费在不重要的描述上这样真的好吗?

  我是因为马亲王推荐才看的,结果看不下去,只好频频跳跃,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跳过去。作者的历史知识确实让人钦佩,这也是比小白文强的地方,可是,故事被历史束缚手脚,反而成为很大的弊端。毕竟大家都知道是编造的故事,假托于历史而已。

  这样的作品,终究算不上好作品。这也是中国作家向外国邯郸学步的结果。看看四大名著,哪里有那么多废话浪费笔墨?看看《红楼梦》,一个“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就算是写景了,哪里大段大段写散文了?可是没人会认为红楼梦是小白文。现在看小说,真的是厌弃死了这样的“精品文”,作者不懂得详略,看第一本前半部,拖拖拉拉,就像包装了一百层包装纸的汉堡包,等你拆开,已经没兴趣吃了。

  打一星的朋友说得好有道理。我这三星是打给作者的文笔和知识。

  《明宫秋词》读后感(六):风月消磨

  看到这本书也是因关注了曼殊君,她书评想来书是值得一读。看来关注了志趣相投的人,总是要把书看看。看了这本书除了写下这篇书评,关于明朝书也是要找来的。弥补自己对明朝历史民俗知之甚少的错,听说的电视说的都是黑暗混乱但又催生了昆曲的成熟、园林的兴盛。单说情,如果让我早一些看到这本书或许感触大过现在,现在心境早过了心心念念的时光。

  婉贞,这样一个悠悠的名。只是泪水伴随她一生,终是有些同病相怜。但秀眉也是过了她四年快乐安逸,静静相对读书、女红、唱曲。寄人篱下、无父无母但也是栖身之所。只是十五岁那年姐姐秀眉等待八年成就才子佳人的传奇,她的人生也翻天覆地了。女子的情谊,好到不行的地步服饰、吃食、秘密没有什么不能分享。可是爱情呢,这世上也只有爱情是不能分享的吧!不过是月夜下的琵琶清音不羁的身姿,让秀眉八年不顾过秋不摘的流言双亲的担忧。将所有关于他的言语诗词只言片语刻于心,压抑不住的说他的好。是啊,见过好的怎会再去屈就自己。秀眉看上的,婉贞也爱上了。

  爱情让一个江南女子眼睛如春水一样,从心里笑出。他是她的姐姐,是最新的姐姐秀眉等了八年的良人。如她童年里在太湖畔父母样相爱着,她不能也不忍。爱慕只能是远远的观望、深夜的泪水,还有似那深秋的雁来红。殷红似血的雁来红,好似一颗心。掩藏,爱掩藏的再好也终究骗不过自己的心。她见他的第一面已爱上,他满足了她所有对世间美好男子的想象。端午那日细细怯怯唱出心声,惹来祸端。杨家不过是将她当棋子,再深的情谊秀眉也是牺牲了她。婉贞再也不躲藏了,她将心掏出来。是啊,她是明日要走的人,再也没有顾忌了。秀眉是对她有愧疚的吧,所以才会往心里插刀想出让杨慎陪她一晚之想法。杨慎也是爱她吧,怜惜的爱。可是他到底有读书人的清高,有着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智。

  以死相拼又怎样,还是争不过对权利的追逐。寄人篱下杨廷和把她当棋子,他也犯不着放下当朝第一首辅的权利去保全她。真相总是残忍,失去爱情她如死鱼一般了无生气。刘美人坦诚对她,也是看她无相争之意吧。一场争宠密谋让她离开了不堪的豹房暂时在未央宫里得到的憩息。雪地舞剑、黄金台心怀天下,为她写下荷花诗的杨慎还是会让他心有涟漪吧。隐约看来婉贞是不会善终的,走了正德来的嘉靖在权臣与皇权的中周旋。下一册要是太苦,开始不看了。让所有都终结在这里,秀眉与杨慎恩爱、嘉靖少年天子兢兢业业的想成为一个她心里的好皇帝、她在深宫角落里思念那个文采斐然、天地间一身清影的杨慎。

  《明宫秋词》读后感(七):倚楼人冷栏杆热

  "倚楼人冷栏杆热",有明一朝,黄娥真是蜀中才女翘楚,杨慎无愧第一才子。 作者写状元郎和黄才女的部分确实惊才绝艳精雕细琢,可惜下半本后继乏力,正德嘉靖的人物形象都有些刻意为之,不够自然丰满。作者本意将女主一直都是放在历史旁观者的立场,然而感情线一顿乱扯,分明变成了主线人物。关键在于这黄家小妹刻画的也不够好,甚至要抢起来姐夫,人设将要崩陷。

  从《扬之水》到本书,作者确实是当之无愧的考据党,杨慎或者李梦阳等人的作品轶事都能对号入座,这是长处没错。然而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不在于如何考究,关键还是情怀之争。前有《琅琊榜》《鹤唳华亭》,情节之上也皆有硬伤,然而仍是胜出本书许多,想来取胜的还是情怀。更不必提起二者的过人文笔与宏大布局。

  杨慎与黄娥爱情一向是佳话了,苦苦等候着的黄娥一首又一首断肠词流传于世,杨慎的唱和之作也从滇南传入京师,谁又能晓得杨慎有妾两人亦有庶子数名呢。说好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