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10篇

2018-08-09 05:5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10篇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是一本由白石一文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一):生命的归所在何方

  第一次在图书大厦里看到的时候书名吸引,然后注意到了腰封上骆以军的书评:“白石一文的小说主角像某种深海鱼类,在冰冷孤独黑暗不见光的无重力世界自己脑壳上那自体长出的触须微弱发光。”不过当时并没有买。

  之后心情坏掉的那天被某人叫到西单,然后想起这本书以及腰封上的书评,觉得和当时的心情很像,深海鱼类的感觉,于是就去买了想读来看看。买的时候注意到之前没有看到的封底上的话:“我也不断地寻找我的生命之所,每个人一样,不是只有你为此痛苦而已。不过,就算再怎么寻找、追求,也不可能找到自己的生命之所。不管跟什么样的人交往,没有人可以给你你想要的地方。”当时就有种“就是这种感觉”的感觉。还有腰封封面部分上的小字:“我每天怀着如果没有出生在这个世界上该有多好的想法活着,继续朝着崩坏和不崩坏的路上走下去。”

  于是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了,好像要寻求什么答案或者要抓住什么救命稻草一样。

  但是不得不说,看了一部分(以及去豆瓣标在读的时候看了一部分介绍评论),之后失望了。

  被问起觉得这本书怎么样的时候很纠结地回答了一般。并不是那种平淡无奇的一般,而是加入我的主观评判两极分化只能取平均后的那种一般。因为我读书向来注重某种感觉,而本书中所流露出的那种孤独感和无依感作者拿捏得十分到位。而且如果从亲密关系这一角度来看这本书也的确是一部不错作品主人公的每一段关系都有典型性和指向性,对于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相信他人的爱、如何在冷酷异境中存活这些问题也做了很好的探讨甚至得出了不错的答案。但是正如我前面说了读了一部分之后我就失望了,而且直到读完也并没有重燃起希望眼前一亮的那种感觉。因为从一开始在这本书里我就没有看到自己想要找到的答案。

  主人公由于内心的孤独和空虚,在三个女人间暧昧徘徊。就是这一内容本身让我对这本书有些失望,并不是道德层面上的(如果从道德层面来讲主人公恐怕只能用“混蛋”二字形容,不管以怎样的童年阴影和内心缺失作为借口都不能使他的行为变得正当)。弥补孤独和寻找归所的方式有很多种,而通过另一个人在这个人身上排遣和索取在我看来只能是较低级的一种。描写和探讨孤独也有很多种角度,而作者通过亲密关系这种在我看来比较低级的方式来描写这种孤独和无依感是让我失望的地方。

  也许是因为读完《Tinals》并深受里面的临也的影响产生的对于孤独的某种偏执,我认为孤独并非那么简单东西,靠另一个人就可以弥补。有的时候与他人在一起反而更觉得孤独。而有的极为深重的孤独如果是靠他人来弥补的话也是遇到那个人就死死缠住即使抱着他吃了他啃食殆尽也无法抑制内心空虚感的那种感觉。我并不认为另一个人可以成为归所,因为太不稳定。人会背信弃义,也会生老病死,而且一个依赖他人的自己比起孤独的自己有可能更加软弱

  其实孤独本身也可以作为归所,或者说自己就是自己的归所,一个人孤独地活下去并不是什么悲哀的事。很多人对孤独有着误解,或者把孤独和寂寞弄混了。我为孤独并不可悲,也不可耻,它可以是快乐的,就是那种自己给自己煮馄饨时哼起歌来的那种快乐(假期里的个人体验),或者哼着小曲儿在两个电脑来回作用两个账号自己和自己聊天的快乐(临也脑残粉又一次用了临也的梗,我相信那个时候的临也是有快乐的,哪怕是深井冰的快乐)。孤独并不是冰冷的牢笼,它其实更像一间属于自己的安逸屋子,或者自己建造的一座游乐园

  当然我想有的人是可以找到另一个人作为归所的,前提是自己要付出真心与爱。像《恋恋笔记本》里那个已经白发苍苍男主对自己的孩子们说“Your mother is my home.”《崩坏》的主人公对于三个女人都没有付出真心,他不会去爱别人只会不断地从别人身上索取,这样的人注定无法找到他的生命之所。而且他看起来也不像那种会寻找其他形式的生命之所(及他人以外的形式的生命之所)的人,因为作为一个童年缺失父爱母爱的人,他内心的缺失只能用其他的爱来弥补。像他这样的人如果想找到自己的生命之所的话只能像书中最后枝里子说的那样,放弃追求寻找,放弃彷徨摇摆,停下脚步在这个他所厌弃的世界里靠自己力量创造自己的生命之所,和他所爱的人一起。最后这个“和他所爱的人一起”是我加的,因为我认为他需要爱,他需要爱他的和他爱的人,他独自一人不可能创造出自己的生命之所。小说结尾直人和小仄的部分还是让人看到了一些希望,至于最后直人是否找到生命之所,他内心尚未崩坏的部分是继续崩坏还是得以幸存就不得而知了。

  想到了《月亮和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兰德,也许并不是个太恰当例子。他的人生并没有缺失什么,但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突然抛下自己安逸的生活开始画画,我想这就是追寻另一种形式的生命之所,就像作者写的“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一直折磨灵魂的并非孤独寂寞也非空虚不安,用原文里的话说就是他灵魂深处的某种创作欲望,一种“在宇宙混沌善恶未分之前就存在的一种原始的力量”。也像原书中说的“只有少数人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只有少数人能最终找到生命之所。而思特里克兰德最终在塔希提岛找到了他永恒归宿,用他的画将那一直折磨他灵魂的力量释放了出来,无疑他是幸运的。

  有的人的心上有个空洞,所以要找人弥补;有的人的心长了脚,所以要流浪远方;有的人的心坚硬冰冷,所以构筑起自己的城堡

  而还有一种人的心,既无空洞也不长脚又不冰冷似铁,他们的心完整包容四海皆是归所。

  写到归所这一话题的时候想到了以前沉迷古诗词时读到的苏轼的《满庭芳》,第一句是“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也只有像他这样豁达人才能处处为家处处家。像他在《临江仙》里写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样完整的心不管被命运洪流冲到怎样的人生际遇中都可以随遇而安。这样的人并不需要寻找生命之所,世界之大,哪里都可以成为原乡。想到以前在地铁里看到的《文成公主歌舞剧的宣传海报,上面有一句话天下没有远方,人间皆是故乡

  《崩坏》一书中除了对亲密关系的探究还写了很多对于生死思考。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读起来总是有满满的违和感。前一段还在写男主的风流事,后面突然就开始思考起生与死,虽然中间过渡逻辑都可以理解,但是生死问题和这样的亲密关系放在同一本书里果然还是很违和。而且这种“如果没有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好了”这种思考模式更像是青少年时期特有的。曾经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就像七堇年在《被窝青春坟墓》中的某篇里写的“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没有出生过。”在出生这件事上我们没有任何选择权,只是因为父母决定我们就被迫来到这个世界上,被迫面对这个世界或美好丑陋有趣无聊的一切。“人并非生存,而仅只是被迫生存。”《崩坏》一书中作者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但也仅仅如此而已。以前自己也思考过既然生活如此无趣那么为什么不去死,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但是后来就明白了思考这些痛苦这些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就算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人也不会去死,毕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有勇气做自己的刺客。最后也只是不再思考这些,因为没有用,如果仅仅是思考就可以得到这个终极问题的答案那么我们也就不必再在这个世界里摸爬滚打苦苦挣扎。在这一问题上我比较认同加缪的观点,活着的意义是要由自己创造的,即使是重复地推石头上山西西弗斯也可以获得幸福。所以《崩坏》这一书中已经一把年纪的男主在与三个女性的暧昧周旋中还在这样无病呻吟地思考生死问题,只能让我不禁怀疑究竟是他内心还是个无法长大的孩子还是他的人生实在太过空虚无聊。

  回到生命之所这个问题上。白石一文最后在书中得出了关于生命之所,关于找到幸福的结论:人的幸福之道在于应比喜爱自己更加喜爱他人。我同意这个结论。就像之前提到的《恋恋笔记本》里那样,像男主这种可以将爱全部倾注到他人身上的人毫无疑问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全心全意只考虑着另一个人,就完全不会注意到自己的痛苦、空虚(根本就不会有空虚),也不用思考爱与孤独的矛盾,不会去想孤独和爱到底哪个使人更强大这种问题。虽然我说过在我看来以他人作为生命之所是比较低级的方式,但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往往最容易得到幸福。

  但就像我所提到过的,归所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人,一间屋,一片土地,或者是一条路。作者关于幸福的这个结论我认同,但我并不认为它是全部的答案。我所认为的幸福是找到一种可以不再迷惘不再彷徨而坚定地活下去的方式,一个人也好,两个人也好,安定成家也好,一直漂泊游荡也好。就算最终可能无法到达自己所期望的原乡,只要可以坚定地走下去那么就是幸福的。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二):【原】早已崩溃不可收拾

  如所希望,心中尚有未崩坏的部分。

  可是,现实如此,早已经崩溃不可收拾了。

  爱在学会爱之前,就已经不被感知了。

  仍希望,尚有未崩坏的部分,仍希望……

  所有的一切美好,在了解和懂得之前,已经被破坏了。

  就算是站在这里,那里,痴心以求,仍然,不可避免地继续崩坏下去。

  快乐,平凡爱情亲情友情……一一在眼前崩坏。

  最好的和最坏的书写历史平庸繁衍种族,被破坏,被扭曲,在眼前一一崩坏的历史……

  可是,还是存在着啊,看着这些崩坏的,正在崩坏的,不会有所保留……而且,还兴致勃勃地,追求着想象中的,建立在崩坏之上的幸福或者是快乐,要这快乐!

  是的,仍然希望,心中尚有未崩坏的部分,世间也一定有尚未崩坏的部分,幸福也必然存在于这些未崩坏的部分之上。

  如此,享受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三):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喜欢上一个人而且能够一直保持新鲜感,那是指两个人互相了解 不断发现对方新的一面。真正的新鲜感是两个人交往过程自然产生出来的,这和享受一场喜欢的电玩或一本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没有真正的朋友是多么悲惨的孤独,人生没有朋友,世界不过是一片荒野

  拥有许多朋友,等于没有朋友。

  语言终究只是知识的拼贴和汇集罢了。

  祝福婚姻钟声是友情的凭吊之钟。

  衰老,以及死亡都不是可以中途退缩的。

  死亡最终是一场孤军奋斗战役,每个人都必须靠着自己的力量去超越

  身边的亲人陷入留恋泥沼,那是死亡这一现象周边运作,而绝不是死亡本体。所谓死亡本体,指的就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此一事实――亦即,对人类而言,与诞生并存、独一无二绝对现象,除此之外,无人能理解其真貌。非要正确地形容死亡的话,仍只能说是“不值一提”、“司空见惯”、“及其平凡”的一件事。

  人的存在,如果拿竹筛彻底滤掉所有终会消逝的东西,例如青春、美貌、爱情、情感富贵地位、世间的能力等,所剩的惟有人类共通的老、病、死。

  如果所谓的生是指在带着老、病、死的骷髅穿上生命之衣,那就让那缠绕之衣尽可能地一度灿烂美丽

  郑重其事地过年。

  枝里子比起直人真的要幸福千倍万倍吧。

  描写他们过年的那段很有画面感(像 的电影

  我是个对节日没有很大感觉的人。

  就比如过生日,自从上初中后就没有那种爸爸蛋糕妈妈做一桌子饭的庆祝方式了。

  但是每次过年,我都有那种冷清的想哭鼻子的时候。

  若不亲身接近死亡,即无法展现人真正的力量与生命的毅力,这就是所谓人生的结构

  欲望啊,不论何时都是外来的,并非人听任欲望而行动,而是欲望选择了人。人们只是乘客而已。

  人在憧憬远方的时候总是看不清楚一切,事实上,真正必须凝视的东西就在自己身旁却毫不自觉,简单地说,就是花许多钱却一无所获

  于我而言,旅行真的给过我太多勇气了。

  做过很多旅行后的决定。

  也因为这些旅程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验

  去旅行的时候多少都会有所收获,尽管我不确定那有何帮助,但是在每个场景里,我会有很多的感想,事后也会思考很多事情,所以远行时我总是尽可能一个人。

  一个人吃饭过,一个人看电影过,一个人看演唱会过。什么时候会有一个人的远行呢。其实我还蛮期待的。

  我才了解孩子活在与大人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可是他那小小的世界却老是遭到大人的恣意破坏。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想到了电影《黑处有什么》。

  当时觉得人性实在是很可怕的存在。以一个少女的视觉来表现这些晦暗的东西也有些残忍。

  黑处有什么。大概是成人世界的腐烂,猥琐,懦弱。

  好像对于很多人来说,活着活着会忘记了初衷。

  詹燕飞说“长大后要做个好妈妈,好老师,这样就可以把我没有得到的所有爱与尊重 统统都给她。”

  所以如果每个好小孩都长成好大人,这个世界就跟童话世界一般了。

  谁说大人已没有童谣呢。

  希望你活着的时候,尽可能地忘却自身,变成为他人着想的人。

  这世界无论什么都紧密相存,人类、动物、石头、花朵、空气等全部联系成像一个梦的东西呢。

  想要认识世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信光所引导的。方向,沿着光明而迷信地经历人生;另一种方法较为精致,宛如把自己的肉体投入宇宙空间里一般,凝视着世界全体,也就是凝视着深深封闭的黑暗。

  平凡的人选择第一种。

  能做到第二种的人,大概都是孤傲的吧。

  还有一种人是最难得的吧。他俯视整个宇宙,带着他原本的怜悯仿佛救世主一般。但有一天他变成一道光,愿意伸手拉你一把,救你脱离泥沼。

  这种人,是宇宙一样的存在啊。

  人的幸福之道在于应比喜爱自己更加喜爱他人。

  莫名的想起来“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别人”

  但是忘记了这句话出自哪里了-_-||

  看书的时候 和看《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觉很像

  特别丧 从头丧到尾。

  并且对于我来说,遣词也过于晦涩,所以有些地方要反复看很多遍。

  看的时候也总是想起来『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

  “至少在我的心中还有和尚未崩坏的地方,孩子一样,不可腐烂的土壤”

  提到了很多和死亡有关的部分。

  很喜欢这部分,刚开始觉得是豁达的,后来又想,也许是过于豁达了,所以才会无所谓。

  二十几年来,好像最靠近死亡这件事的时候,还很小以致于只有模糊的记忆。有一个人躺在床上,旁边围着很多人都在哭,而我坐在门槛那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印象中还有人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山跟我说他以后就在那里。这些事情模糊到不知道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幻象。

  :突然想起很神奇的一个情况。我有时会觉得当下在做的事情,当下听到别人说的话,好像真真切切地什么时候发生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X:D

  当然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很豁达。

  不过更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不要靠近死亡了。

  毕竟,生命过分美好。

  最后。

  写完以后不禁觉得。怎么会这么做作。

  我这不成熟的脑袋 望见谅。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四):無時無刻都存在崩壞的你我,尚未又從何說起

  哪裡都沒有可以去的地方,毋寧說哪裡都沒有我的容身之地

  不是軀體的容納,是一種慰藉與靈魂的停靠

  此時此刻,直到我躺在自己的床上看書才慢慢覺得這才是屬於我的本來模樣,是我待的地方,不會被責難,亦不會被驅逐

  原生家庭,這已不屬於已婚婦女的停靠,當我回憶起婚後的新家之時總有種恍惚之感

  大概,我致始至終都被自己遺棄,否則無法解釋我總是義無反顧靠近不愛我的人

  即便此刻蜷縮在屬於我的地方,一想到父親躺在醫院積極求生卻無法改變生命流逝的跡象,心理隱隱覺得莫名可悲

  我們到底為何而活著

  那麼想要活下去的父親,讓我毫不猶豫的想要把生命贈予他,替換他

  大概,我並不怎麼知道該如何活下去

  一想到活著的無力感,心裡的缺口豁然拉大,我疼痛得不知如何是好

  活著無非是準備好迎接死亡,有人如此說到

  我想我是贊同的,然而我卻無法人為中斷,我終於得到一個理由,大概就是自殺也是殺人,那是三觀端正的自己所無法容忍的

  然而真的如此嗎

  不是的,我想我是脆弱的,既害怕活著又害怕死亡

  如果只是睜眼閉眼間就能將生命交替出去

  大概我會交給父親,或者母親

  回到最初的混沌裡

  我不知自己為何而來

  無法愛人,亦無法被愛

  簡直就像是這個世界的次品

  即肆意的做出每一個決定,又後悔每一個決定

  最終非要陳述一個事實的話,我想我心底的某個地方儼然已經崩壞了

  我只是假裝自己還正經地活著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五):爱的艺术

  1 这是因为母爱缺位而不具安全感的人们的故事;2 不善于建立关系与不停寻找自己的空间;3 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这本书读的时候不算最投入的状态,因为这不是和“我”的书;但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想到一个朋友,似乎变得可以理解他的一些表征。现在读很多人的故事都回到富勒姆的“爱的艺术”来想,规则与安全感缺失一个确实都会带来贯穿一生的缺憾。他们有一扇门不曾打开,他们将“别人”与同类隔开,别人世界的准则对他们而言没有最起码的说服力,看到,也承认。20140427

  以上是读完当刻写的记录,刚才看到一则书评,其中朋美母子的点点醒了我。为什么会有三个女性不同身份的设置,为什么直人那么喜欢拓也(书中甚至都没有说过这个孩子是否可爱),都变得可以理解。

  朋美作为母爱的填充,在相似境遇下做了与直人母亲截然不同的选择。

  直人一生关系的建立都不断回到母子关系建立这点上,如一个结,没有扎紧就扎不起其它的结点。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六):So, what's your story?

  一本向死而生却没能生气起来的书。一本死气沉沉的书。我是相对而言更喜欢一瞬之光更多些,在那本书的结尾,我看到些许的微光和些许的希望,即便对那个微光我或许有些不同的想法,但是那不要紧。这本书里没有看到。男主诸多的思考和诡辩,让我到最后也没有产生带入感,反而有一种一直在和他辩论的感觉。也许这也是种有趣的阅读经历。我在说这话的时候,耳边仿佛又听到他在说,最讨厌这些浅薄的体验论者。

  无论是激愤止于言,还是抑郁结于心,我想,最真实的大概还是“真相”本身,如果能够去掉所有杂念,还原真、善、美,那么,很多的选择和思索或许能够更加直接。我在说这话的时候,眼前仿佛又看到枝里子平静的看着他,而他猛然意识到这个女人除却皮囊本身,美丽而又努力认真活着的内在。

  白石一文的故事里往往主角不必为了当前的生计而打拼,这一点我很喜欢也欣赏,刨去这些生活琐事,大概才能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书里不是也提到,当前的现代人往往脱不了一个毛病,就是缺乏对终极问题的思考。我想这个大约一方面是没有契机,另一方面是没有精力。蝇营狗苟的生活带来的是蝇营狗苟的思想。一个从未在长夜痛哭,从未问自己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上又准备怎么离开的人,大概也不会去关心这些听起来虚无缥缈的问题。

  我有时候会幻想,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哈迪斯同志,或者阎王小哥,又或者是三生河畔的渡船人笑吟吟的问我下面这句话的时候,我该怎么做答。见惯了往生者的这些人,大概会问我:

  o, what's your story?

  想到这里,我就又觉得重新有了生命力和野心,为了一个更好的故事,去再过新的一天。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七):谁未崩坏,谁才是幸福?

  我想我的智力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也许会再读一遍,也许不会。

  一本一口气看完的小说,处处是严肃的话题,是深奥的思考。

  小仄、雷太、直人一个世界的人,不需要其他了。

  有人才能感觉到时间,没有了人的空间,也没有了时间。再大的空间仿佛也失去了任何意义。

  死亡。死后要经过什么,然后去另一个地方。是死亡海面边缘的爱。

  孤单。一直都是孤单的。既然都是孤单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可如果不能记下更多的东西,自己都无法保护自己了。虽然一直认为自己不是值得保护的对象。

  诞生与被诞生。最好的方式,还是需要高捧他人,服务他人,放空自己,喜欢他人多过自己,像爱自己一样的爱他人。

  萝卜。萝卜可以变苦,可是会断子绝孙;虽然要被吃掉,可还是能够健康的生长,嫩绿的叶子,被传播的种子,吃掉是取悦人类胃口的代价。

  懦弱的女性,年轻的女性。自私的女性。

  自杀。自杀=杀人。每一个奔赴战场杀人的人,都已确认自己会死。不在乎自己的死,不在乎他人的死。

  最后,理想的地方。对于热爱旅行的枝里子,只该专注脚下,抬起头,看到眼前的独一无二世界;可是对于反正这里已经糟糕透了,再也不想去其他地方的直人,却认为有一个理想的美丽的地方,是需要经历后插上翅膀,飞往的幸福之地。

  是否心中未崩坏的部分,会带领直人走向?

  还是只有心中尚未崩坏的直人,才会有向往的幸福之地?与爱情、信仰、缅怀一切无关的幸福?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八):日暮苍山远,风雪夜归人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应该是什么呢?可能是他与世界仍然保持着的联系吧,和世界相连的绳索。

  主角“我”藉由和人的关系,来探求世界的终极奥义,人存在于世的意义,生与死,父母与子女,如果这些问题没能思考清楚,便始终不能安稳的存在于世界上,或者借着对问题的思考来得到一点存在于这世界上的理由。死,抑或是不死,为什么不能自杀,为什么要爱别人,如何获得幸福,不断疑问不断追寻问题的答案,乃至终于建立自己的哲学,然而这些并不能让他好好的与人共生。

  大概从他被母亲抛弃的那一刻起,内心便崩坏的所剩无几了吧。所以他冷淡、百无聊赖,生活于他无甚乐趣,几乎全部世界都不能激起他的兴趣,他始终冷眼旁观,时不时的随口撒些小谎,为自己所有的行为辩解。因为他的经历,所以只有同类才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而其他的人只不过是永远无法明白的笨蛋而已,TA们的生活,我的生活,那些人怎么可能理解呢?如果不能理解,那便始终是残忍错误而愚蠢的存在。

  也正因为如此,松原直人才在我这里这么不讨喜欢,要向死而生,要爱别人才能幸福,要真正成为别人才能彼此理解苦楚,说了那么多所谓的大道理,做了那么多思考,然而始终是个对所有人和事绝望的自我放任的人而已。这样的人,凭什么就那么坦然的藐视着别人的情感呢?只是不同而已,怎么能比较?

  或许他不是自我放任而是挣扎不出一直以来笼罩于身的世界,所以格外想要一个新世界,不管是死亡这种方式还是其他的什么,所以才要和世界建立起必要的联系,用回忆或现实来保持自己的存在。这么说来,不管是枝里子还是朋美还是大西夫人都是一种工具,这么说不知道是否负责,然而我暂时想不出更合适的说法。是他寻求回答,确认自己的工具。由欲望驱使而尽量回避爱,但始终还是有那么一点感情存在,虽然并没多少却终究不被承认的一点感情。温柔下的冷漠,冷漠里尽力给的温柔。

  所以,他才会那么迷人吧,他肯定是迷人的,起码哪怕是作者的一厢情愿,毕竟有三个面容美丽背景各不相同的女人或多或少的爱着他,尤其是枝里子。残酷的温柔什么的,破碎又深邃什么的,孤独而心不在焉,坚强又脆弱的需要拯救的男人,对某些女人真是致命的吸引力啊。

  可能,有些伤害是永生永世都无法被救赎的,有些东西崩坏了就无法再重建,那么只能藉由还没崩坏的部分就这么寂静的挣扎着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吧。做着面目普通的恶魔,假惺惺又真挚无比的和旁人联系着,寻找并不存在的新世界。

  大概是经历,也或许是阅读的积累,我并不能很好的握住这种故事的内核,作者的叙述像是极细的丝线,连接着我并不熟悉的世界。所以读完之后,我还是觉得如同站在云雾里,不甚清晰。对故事里的人物有一点厌恶,有一点共感,对自己有一点省思。没有逻辑,更多的是感受。或许在这本245页的小书里,总有一句说的对,不真正成为那个人的话,就无法真正理解吧。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九):我所不能理解的生活

  今天一口气读完了《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在医院极度无聊而托朋友给我带来的书,刚看了开头我就明白,这不会是我喜欢的那一类书,也不会是我能够完全理解并且认同的书,但是我别无选择,另外我讨厌没有结尾的事情,没有读完的故事如鲠在喉,即便它或许非常糟糕,我也想要一探究竟。

  书的标题让我迷惑,而书的内容更加让我不知所措,该怎样去跟上作者的脚步,在冗长的陈述里,细节的描写里去抓住他想告诉我的东西,还要压制住自己因不同人生观而时不时冒出的偏见,我感到十分困惑。

  “活着就是走向死亡”,“如果我没有被生下来该有多好啊”,作者一边感叹着生和死,一边过着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不屑于所有的规则秩序,对那些坚持着生机勃勃生活的人嗤之以鼻,但实际内心里面渴望正常的生活,渴望有序的,从出生开始就被温柔爱着的生活。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倾向吧,有的时候我觉得那些狂妄那些冷硬更像是为了掩饰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极度空虚。直人是多么空虚多么孤独啊。

  爱情是什么?在这里没有简单纯粹的爱情,只有相互索取和依赖,直人想要付出,也认同真知子小姐所说的爱就是付出的观点,但他做不到。不曾感受到爱,无法相信爱的人,要如何去向别人给予爱。他聪明,优秀,他的才华让女性倾倒,他的温柔让她们迷醉丧失,可是那不是爱情,直人没有爱情,一旦他发现自己对某个女性过于投入,就会立马抽身逃走。他在害怕,因为过于亲密的关系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丧失自我,意味着他要剖开自己的内心,他如此害怕一个稳定的长久的关系,认为人就是一本书,读过了就没有兴趣再读一遍了,不,那不过是因为他压根就不敢仔细去阅读。枝理子小姐,大西夫人,朋美,甚至小仄,他都不敢去阅读,他把自己框架在安全区域内,不去触及别人也免于被人触及。

  雷太的结局让人惋惜,被哥哥的死带离正常生活轨道的人,注定不能原谅自己,从一开始就走向死亡的人。他是那么年轻,那么俊美,又那么空洞虚幻。但我们无法理解他的悲伤,所以我们无法指责他,书里说得很对,除非我们真正成为那个人,成为他的血肉他的生活,否则我们永远无法理解那个人,感同身受这样的话一开始就站不住脚的,永永远远不要以为自己真正理解一个人,那只能显示自己的虚妄。小仄,雷太,直人,他们是一类人,心里有着巨大创口,想要努力生活但事实难以如愿的人,枝理子是另一种人,从一条正确道路走过来的人,她带给他们一些能量,一些转变,她的正常理智有序的生活确实让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了,其实我想如若没有烤肉店老板的患病,拆卸公司老板的自杀,他们真的可以过得很好很好的,但是并没有那样的环境,而这几个人欠缺的崩坏的部分只会像个定时炸弹,一次转折一次失意就可能黑暗的沉沦的深渊。

  我以很快的速度看完,在看日本作家的小说时我通常都是如此,一面迷惑着不解着,一面却不愿意减慢速度仔仔细细地阅读,而且几乎没有可能再次阅读一遍。我粗糙地看完这本书,得到一些粗糙的结论,很多感想像碎片一样在脑海中盘旋,我可能什么都没想,这本书像其他很多本一样不会给我任何改变,也有可能有些东西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我的内心血液并悄无声息地影响了我。书的主题有些压抑,书的结尾也让人感到沉闷,究竟直人是在走向好的方向,生机勃勃地活着呢,还是继续崩坏,继续在虚无里反复思量生死。生的背面并不是死亡,事实上,生和死亡在同一面,它们的性质相同,生就是走向死亡,可是要如何去生,为谁而生,生活多久,是如同直人所说被迫的生存,还是蓬勃向上地生存?爱情又是怎样,相互依偎着取暖,还是保持安全的距离,还是把自己变成他变成一个爱的俘虏?生育又是怎样,父母生下了子女却不能对他们付出爱,对于毫无力量就降生于这个尘世中的孩子来说究竟是多大的灾难。而没有得到父母爱的子女在长大后要对父母回馈爱吗?这是一本罗列了各种人生思考的书,复杂,漫长,混乱,像被敲碎散落一地的玻璃,有冷冽的闪光,但并不让人欣喜。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十):深刻悲观基础

  究竟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存活?人与人之间该以哪种方式并存才能获取幸福?老实说我在这本书中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但还是非常倾倒于白石的各种思辨和独特的观点。

  故事直接从我与枝里子的交往开始,每次都半路跳出一个人物,在毫无印象的基础上发展剧情,这样的空白阅读必须是全神贯注的。通过日常故事推进,再穿插回忆,人物逐渐丰满,跳叙和时空的转换反而让读者能够快速地进行逻辑世界的建立,略微吃力,又因带着疑问,反倒增加阅读趣味。人物在对话中提出了很多的思辨观点,每每咀嚼,都在臆想作者是在何等空间何等场景内创造出如此晦涩深奥的对话出来。后半部分加入了少男雷太和少女小仄,代表着内心缺口无法与外部世界正常相处的青少年一代,雷太以刺杀总统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现世体制的批判。尽管直人和枝里子对于雷太和小仄尽心照料和引导,终究还是导致了一场寻求自我存在的毁灭。

  初始就感受到了直人的不完整,敏感,偏执,坚信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轻易地诋毁他人。不管是和枝里子的恋爱,单亲母亲朋美的亲近,还是欲壑难填的富婆大枝子的纠葛,最终都无可避免地注定要悲剧收场,一开始料想通过分道扬镳,直人能够有所觉悟,逐步拯救自己追求幸福,没想到其内心的寂寞和悲伤如此厚重。禁不住揣测,作者是要揭示现实社会造成的人性缺失人心冷漠,还是要批判父母的失责在孩子身上造成的永久创伤?直人对于死亡,对于人与人间的关系存在着许多看似有理却荒谬至极的看法,加上一意孤行不解人意的性格,造成了无法和外部世界完整地连接,其所谓尚未崩坏的部分究竟还有没有存在呢?

  年轻一代找不到出路的迷茫,裹挟在社会分工快节奏的洪流中,童年时期亲情缺失造成的巨大创伤逐步扩张,对自我平庸之道的妥协,缺少与外界进行正常的连接和沟通的手段,无处抚慰的寂寞肆意蔓延。寻求自我的道路上带着巨大的缺口误入歧途积重难返。追寻自我寻求幸福的道路变得如此厚重和渺茫,仿佛在绝对的黑暗中伸着手踽踽独行,令人彻底窒息和绝望。这些,都是作者在书中所描绘的现实社会,令人痛心又无法挽救。

  就连直人至始至终都是阴郁的,认为寂寞是与生俱来背负的,命运是无法开创只能被玩弄。偏执地坚信一定存在这与眼前不一样的地方。到最终,他都拒绝现世的喜怒哀乐,爱情、信念、缅怀,认为这些都是借口。在这个纠结情感、酒精的世界,宗教信仰、生与死、深深的恐惧、平凡与幸福、相处与追寻,这些问题的探讨似乎都只能无疾而终,沟通的无力感充斥其中,因为出发点是那么的消极避世。

  ————————————————————

  写到上面的时候,一直在等待的决定未来好几年我的归属的关键时刻还是降临了。真的是充满悲伤的选择。充满了无力感,同时又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大概也是硬着头皮吧,说是无所谓,真正能够燃起斗志去争取的力量又有多少呢?所以都是自我安慰自我妥协自我敷衍了事吧。真正可怕的是还要继续带着这样消极态度的惯性面对这个世界多久呢?

  从直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还不少。

  平凡的人自带深深恐惧,平凡的人也最难以舍弃自我。

  ——2016.7.1/7.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