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10 05:0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精选10篇

  《豆腐匠的哲学》是一本由[日] 小津安二郎著作,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8,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一):愿绘泥中之莲——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艺术笔记

  《豆腐匠的哲学》,是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影事”系列书籍之一,作者是日本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翻开书页,颇为喜悦,书中偏后部分附有《东京物语剧本

  这本书小开本,精装,在外观上给我一种很雅致感觉。《豆腐匠的哲学》在官方上被称为是小津安二郎自传随笔集。看过书之后我觉得书中的内容远远不止这几个字。这部书不仅包含了小津的电影艺术笔记、战地信笺生活记忆碎片阅读时感觉字字珠玉、斐然成章,其字里行间更是蕴藏着生活的真谛

  在《豆腐匠的哲学》一书中,小津谈电影:

  电影可以追求文学无法表达的电影主题社会群体动态记录性的动人力量。电影是没有文法的,他批判电影的套路化,比如淡入、淡出。为表示一天结束,就必须用淡出转暗,否则日子都“过不去”。在小津看来,“文法”只会掩盖感觉的枯竭,正如只为悲伤而哭泣,为滑稽而笑一样,是做作的。

  《秋刀鱼之味》剧照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二):我是电影的小导演,活在对电影的爱情

  终于又找回久违的阅读快感了,这种节奏我喜欢的,一想到寒假还有40天,内心莫名涌上一股淡淡的欣喜之感。40天可以做多少事呢?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从重庆拖了一箱书回来,趁着这还算宽裕的假期,好好享受未来可遇而不可求的阅读时光吧。

  言归正传,以前读过几本日本导演和演员的自传,所以看到这本《豆腐匠的哲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定要读,然后对比黑泽明和今敏的自传寻找异同点,由此产生感悟就是我借力向前的养分了。关于小津安二郎,其实有很多故事了,有关电影的,有关八卦的,比如他和今村昌平的师徒故事就很有戏剧性,不过这或许要等我看完《草疯长》之后才会有更深的体会吧,所以先从他的电影谈起。

  他是最具有日本特色的导演,独特风格被称为“小津调”。1923年,小津安二郎以助理身份进入电影行业,十年后凭借《心血来潮》被《电影旬报》评为年度最佳电影。此后,《晚春》《麦秋》均被列入日本电影名片200部,《彼岸花》《秋日和》《秋刀鱼之味》等名片亦获奖无数,其传世之作《 东京物语》更是蜚声国际

  作为日本影坛四大巨匠之一,他一生共执导过54部影片作品总是从细微之处观察生活的幸与哀,通过省略与留白让观者体会人生无奈明朗始终坚持“电影以余味输赢”的理念他喜欢女人终身未娶;他亲历过战场却从未拍摄战争题材;他作品众多却始终风格如一。他无意成为艺术家,只想做一名电影的工匠,最后在墓碑上只留下一个字:无。

  回到这本随笔集,在书中他畅谈自己创作理念,人生体验,以及电影创作的手法技巧秘诀和其电影的独特美学等。其文字流泻出人类细碎真实沧桑情感细小之中见宏大隽永深长。他把目光聚焦在常人眼中隐而不见的细节冷静细致地观察它们的走向影响。在日本昭和时代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展现了小津的创作全景与传奇人生,呈现出小津安二郎电影与人生中整饬、洁净纯粹世界

  “所谓导演的修行,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清楚具体该学些什么,首先必须博览群书,对社会、人生不了解也是不行的,可能需要具备一些特殊专业知识。”(对比黑泽明和今敏,他们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多读书”)跟他的电影一样,把人人都懂的道理浅显语言说出来,反而让人有醍醐灌顶感受。小津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东方哲学与美学,隽永的幽默感以及浓郁人情味,用书中的话说,“不是单纯的悲伤,而是笑中带泪的、复杂微妙的情感”,亦永远都不会过时褪色,因为他凭借影片道出了全人类共通的情感。而这些,都归功于小津的“导演的修行”。

  在电影表现方面,小津安二郎认为最重要的是把握性格。如果没能把握性格,“只靠感情流露,只为悲伤而哭,为滑稽而笑的话,即便不是电影演员也能做到。”而这些表现手法,他认为并没有约定俗成的套路,完全是靠理解。“电影比起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还只能算是个小小的婴儿,所以电影应当还未形成文法之类的东西。电影的文法如果真是伟大的、不成文的定律,有如浑然天成法则,那么现今世界上的电影导演只需十人就足够了。就像文学家作文学作品时不拘泥于文法一样,拍电影时,我同样也不想拘泥于电影的文法。”

  在日本岛国地理条件的影响下,日本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结构,进而形成了崇尚物哀、幽玄、风雅的美学意识。作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电影不可避免的融入了这些美学意识。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中,深深渗透了大和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学观念,他将这些观念发挥极致,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观众。在《豆腐匠的哲学》中,不难看出小津对这些观念的理解。他的电影主题是为了表现“物哀”,将人情放在首位,将两代人之间、男女之间、社会时代中的物之哀情描写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小津又加入了“幽玄”的美感。无论是摄影表演还是画面,都充满了端庄宁静幽深、甚至神秘。而在叙事方面,小津又借用了日本独有的文学样式——俳句的创作特点,在叙事节奏、叙事策略和叙事风格上都独树一帜体现了“风雅”之美。由于电影中表现出了浓重的日本传统审美意识,所以,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充满了强烈个人风格和独特的日本韵味

  1953年,50岁的小津安二郎创作了《东京物语》这部电影。毋庸置疑,这是小津所有作品中的最高杰作。《豆腐匠的哲学》将这部电影剧本收录进来,让我们看到得体的日式礼仪举止谦恭伦理意识外化在人物一言一行中。在这部作品中,隐去了情节跌宕起伏,抚平了人物的大喜大悲,然而在散淡的生活流程记叙之后却给观众留下强烈的生命震撼与体验,让人感受到传统家庭解体、传统伦理的流逝,以及易逝的生命的尊严美丽

  小津安二郎曾声明:“我的电影风格都来自我的头脑,与其他任何不必要模仿无关。”一年只拍一部电影,而且拍能与孩子同看的电影,小津在电影中放着智慧的光,用其独有的豆腐匠的哲学表达着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三):豆腐匠的哲学之不可思议食欲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番小茄(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5016900/

  其实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我看得很少,只看过秋刀鱼之味和麦秋。就是这两部电影已经足以让我相信小津对美食颇有研究。那些吃吃喝喝的镜头,琐碎重复,却又那么吸引人。

  小津说,了解人性是导演的必修课。深谙日常饮食恐怕是这门必修课拿高分的秘诀之一吧。据说小津有一本记录自己美食心得笔记本,凡是遇到美味食物就会记下来。

  然而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即便是在小津的战地信笺里,食物都在不断地以极高的频率被提起。

  《豆腐匠的哲学》这本书里收录的战地信笺部分,我读过之后深感震惊。说起来大概是我太浅陋,从他的叙述中得到的对于战争的认知与我从前的印象截然不同。比如小津提到在蚌埠的时候去酒吧啤酒收音机,感觉堪比极乐世界。一九三八年的蚌埠,竟然还有酒保,有提供啤酒和音乐的酒吧。当然也有这种可能性,只是我凭直觉认为那个时候的城市都是满目疮痍,能吃上饭已经很不错了,别说啤酒了。

  令人震惊的是,小津不仅喝了啤酒,还吃了各处的中国菜。令人非常愉快的中国菜。

  当然也有在前线作战时只能喝臭水沟里还游着水蚤的水的时候。并且因为有水蚤证明水是无毒的而感到欣慰。喝完立刻吞下止泻药的时候,还能想到“冰淇淋、果冰之类竟然是这个世上的东西”。

  那是战争刚刚开始的一九三七年。

  中秋节抵达上海的时候,想吃秋刀鱼。

  (秋刀鱼在秋天产卵,是最肥美的时候,因此日本人一到秋天就想吃秋刀鱼。看起来无论身处何地都是如此。)

  十二月初向南京进逼的时候,想吃菜叶煮油煎豆腐。

  (看起来是非普通家常料理。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吃这种奇奇怪怪的东西,连小津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是否知道自己要去的就是一九三七年的南京呢?)

  第二年春天围攻定远城,没有战斗的时候,想吃天妇罗盖饭和安倍川年糕,想一口气对着壶嘴把粗茶喝个够,想象着已经回到日本的军官可以坐在榻榻米上就着酒吃鲣鱼刺身。

  (安倍川年糕是静冈著名的甜点,将年糕裹上黄豆粉和白砂糖,类似糍粑的吃法。即便是实施包围无事可做的时候,这种想吃高级甜点的食欲也让人觉得有点夸张。只能说明平日里的伙食还算不错吧。不过自然还是更希望回去日本吃鲣鱼刺身。)

  十一月时在汉口附近驻防,看着秋风吹过湖面涟漪,想到“一年复一年,未食秋刀鱼,秋将暮”。

  (还是秋刀鱼。不论身在何处,只要秋风一吹就想到秋刀鱼。)

  往汉口来的途中在安陆滞留了几天,去集市上买了许多饴糖吃(竟然是用买的)。新年的时候去汉口置办年货,在远东饭店五楼喝啤酒吃蔬菜色拉,之后还喝了咖啡

  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八年之间,日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我的想象中,所过之处的中国人民多半死的死伤的伤逃难的逃难。没想到还能有喝啤酒和咖啡的高级西餐厅。这倒也罢了,说不定是被占领后日本人经营的。沿途的老百姓竟然还每天早晚摆出市集,蒸馒头,卖面条,蔬菜猪肉鲤鱼豆腐花生一应俱全

  再仔细一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还是会有人留下来,无论如何总还是要活下去啊。为了活下去所存在的食欲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排在首位的。

  然而豆腐匠的食欲与此截然不同

  信笺中有一封是感谢友人从日本寄来的骏河屋的羊羹。小津一收到羊羹就立刻用沟渠里的水泡了茶吃了。

  “如此看来,人的食欲什么的可谓人类最为强烈的欲望之一。在与食欲相关这一点上,可以窥见对人生的执着,非常有趣。”一边喝茶一边吃羊羹的小津如是说。

  在战场上能以如此心情吃羊羹并且思考食欲是种有趣的人性这件事,让人觉得非常可怕。我觉得那不是置生死于度外的洒脱,而是一种强烈的自信。小津也曾有过目睹尸体眼窝生蛆而感到自己眼球发痒的恐惧,但绝大部分时候,他相信战争很快就会结束,自己绝对会活着回到日本。

  在战争初期,大部分日本士兵都是抱持着这样的信念的吧。所有人都相信能够迅速占领整个中国,然后就可以回到日本过正常的生活。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跑到别人的国家,忍受不需要忍受的折磨,施加不需要施加的暴力痛苦,一概一字不提。仿佛一朝战争结束,所有的一切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在这种情况下,豆腐匠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食欲,无非是为了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什么地方去的本能

  在河南固始的一所初中教室驻扎的时候,小津甚至对着天花板上贴着的英文报纸上彩色印刷的鲜奶油蛋糕口水。滞留在此的十天里,每天都思考着“那一整个蛋糕我大概吃不下吧。”这样的事情

  我想起电影《麦秋》里的一个场景,原节子饰演的纪子不顾家人反对决定嫁给哥哥的鳏夫朋友之后,和嫂子两个人在厨房吃着九百日元的鲜奶油蛋糕。嫂子一边抱怨蛋糕太贵了,一边和纪子开开心心的吃掉了蛋糕。

  其时,整个家庭因为纪子的出嫁而注定慢慢分崩离析。然而吃下一个平时舍不得买的奶油蛋糕,大家的不满烟消云散,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豆腐匠大概把自己在固始的初中教室里所感受到的不可思议的食欲放在了电影里吧。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四):醇香余味的豆腐匠

  如果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的话,前提是需要有这份实力来迎接运气的阳光;因“一顿咖喱饭引发的血案”当上导演,没有了解小津安二郎,会觉得这是份幸运的偶然,看过此书后,才会晓得,他的人生轨迹有着必然的推动。学生时期逃学看电影,升学时期明白电影是其一生的追求,放弃学业投入当中,童年对电影的执着至后来的对电影的偏执,种下了这份因,品尝这份果!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影坛四大巨匠之一,与黑泽明、大岛褚、今昌平,齐名,一生执导54部电影,用镜头呈现日本的亲情与家庭,虽获奖无数,作品风格始终如一,专注于做这块“豆腐”,影片主要取材于家庭故事,简单的情节,不简单的故事,深入打动人心,从细微处观察生活的幸与哀,省略与留白让观者体会人生的无奈或者明朗。他不仅有天才的掌镜之能,更有着惊人的剧作才华。

  做导演不是一个简单事,在外行人眼里,或许是在场中对演员吆喝,指挥,殊不知现实比这更加的“难产”,小津安二郎给出答案,导演的修行,听着似乎是这么个理,但是十分的抽象,要博览群书,对社会、人生不了解也是不行的,个人觉得,一部电影,最基本的就是不能去扭曲历史与现实的问题,比起书籍来说,电影所映射的内涵更加的深入人心,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给人酒后醇香的余味,把一件事物的悲伤淡淡的说出,如作者所说“不是单纯的悲伤,而是笑中带着泪,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豆腐匠的哲学》是小津安二郎的自传随笔,述说了人生经历与电影手法、创作理念,作品流露真实与沧桑之感。当上导演之后,因为战争上了战场,但上过战场的小津一生从未拍过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在这段峥嵘岁月中,能够在创作上坚持自己意志和风格的艺术家寥寥无几,战时遵从自己的意志拍摄出《户田家兄妹》和《父亲在世时》,前者反应家族制度的奔溃,后者是小津安二郎的永恒主题。

  小津的人生如他电影一样,醇而不香,为拍自己想拍的电影,而拍电影,如他所说,是个豆腐匠,一生专注于电影,细致的雕琢!他始终认为“电影以余味定输赢”,看似平淡无视,细品余味无穷。跨越了喜剧与悲剧,不论获奖多少,风格始终如一,无意当个艺术家,只想做一名电影的工匠,对电影的坚持,独立的做法,抛弃了外表浮华的做一名豆腐匠,以此从电影的余味延伸至了人生的余味。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五):不动声色,道尽人情:活在对电影爱情里的小津

  《豆腐匠的哲学》是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自传性随笔集,他在里面谈电影、聊人生,也讲到战时的军队生活。书后收录的《东京物语》剧本,则让我们在纸页上重温这个让人感怀的经典故事。 小津1903年出生于东京,少年时代他看电影入迷,中学毕业后到松竹制片厂工作。在当时,进入电影界并不被认为是光彩的事情。但他一心热爱电影,从摄影部助手做起,逐渐开始写剧本、导演电影。小津一生执导了54部作品,多是讲述普通人的寻常事。他用自然细腻的“小津调”,道尽温暖又怅然的人情百态。小津终生未娶,在60岁生日当天去世。他的墓碑上,只刻着一个汉字“無”。 作为小津的影迷,大家多是从电影认识他的,《豆腐匠的哲学》则让我们了解到电影背后他的思考和人生哲学。而小津的笔调与他的影片一样,诚恳细腻、打动人心、余韵悠长。 一、豆腐匠的“人情”和“留白”哲学 小津的电影多描述普通人的生活,从细微处入手,温婉写实、隽永深情。他在书中多次提到,自己一直追求的东西是“人情”,希望通过摄影机深入思考,像描绘“泥中之莲”一样,讲述并不尽如人意的生活中丰富的爱。但这份明朗并不是轻薄,而是在严峻地审视现实之后,去还原人类的融融温情。很多人希望他也拍些风格不一样的作品,他的回答是,自己是个“豆腐匠”,如果去做咖喱或者炸猪排,怎么可能做出可口的食物呢。 在表现方式上,小津重视留白的妙处,相信“电影以余味定输赢”。他的作品不依靠戏剧化的起伏来支撑,不把感情暴露在外,而是在含蓄克制、自然而然的表达中推动剧情,让大家觉得“就是这样的啊”。看完电影之后,带着余味和感怀而去。 不仅对影片的偏好如此,小津对演员的要求也是这样。他认为演员不能只擅长控制表情,重要的是把握性格、表现出人性,并且要懂得留白。他评价多次合作的原节子说,她能以细微的动作传神地表达喜怒哀乐,即使不大喊大叫也可以表现出勃然大怒的感觉。 大概鉴于以上的因素,小津镜头下的故事非常真实,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经历着,或是会经历到的故事,我们总能在里面看到自己。而情绪从波澜不惊的叙事里自然地涌出来,以一种从容的方式打动我们。 二、电影有感觉而无文法 《豆腐匠的哲学》中单独以一个篇章来讲述小津对电影“文法”的看法。他是坚定的文法否定论者,认为“电影有感觉而无文法”,被封为金科玉律的文法论是牵强死板的,导演不应该被狭隘的理论束缚住,而应更自由地凭着电影感觉去感染观众。 例如,依照电影文法,在感情高潮部分要用特写镜头强调。可小津却说,为强调悲伤而用特写,有时会造成过于悲伤的反效果。在这种场面下,若把镜头拉远,反而更能避免把悲哀强加于人。此外,为表示画面的开始和一天的结束,当时认为必须使用淡入和淡出的手法。但小津拍摄电影几十年,从未用过这些方式,不拘于“文法”也完全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在表现方式上,小津重视留白的妙处,相信“电影以余味定输赢”。他的作品不依靠戏剧化的起伏来支撑,不把感情暴露在外,而是在含蓄克制、自然而然的表达中推动剧情,让大家觉得“就是这样的啊”。看完电影之后,带着余味和感怀而去。 不仅对影片的偏好如此,小津对演员的要求也是这样。他认为演员不能只擅长控制表情,重要的是把握性格、表现出人性,并且要懂得留白。他评价多次合作的原节子说,她能以细微的动作传神地表达喜怒哀乐,即使不大喊大叫也可以表现出勃然大怒的感觉。 在他的世界里,也许有一条唯一的“文法”,那就是精益求精的影人态度。小津性格执拗,在电影圈一直有顽固较真的名声。他强调导演要用心留意每一帧画面,要拍不害臊的电影。并且不赞成当红演员同时出演多部影片,因为受限于精力,很难认真地在同一时间扮演两个角色。敷衍了事会让“电影人”变为“电影工”,这是最糟糕的情形。 三、艺术性和商业化的平衡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小津会是艺术电影的绝对拥趸,会漠视商业化对电影创作的限制。但出乎意料的,他认为电影不能将其艺术性和商业性割裂开来,而是要立足于商业性去探索艺术性。 他用自嘲的口吻说道,曾经连续三年入选《电影旬报》十佳第一名,那时很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因为当时他的电影以艺术性著称,但票房寥寥,在公司被说成“尽拍些想要当选第一名的艺术品,却都是些不赚钱的电影”,内心觉得很歉疚。后来,随着日本电影的进步和观众眼光的变高,小津的作品也开始赚钱了。在谈论生涯后期创作的《早安》时,他坦言故事情节不像过去构思的那么晦涩,而是拍了一部能逗笑观众的电影。这有票房上的考虑,同时也是希望更多的人来看。 作为一个因艺术性而著称的导演,小津站在电影产业发展的角度,做出这样理性的思考,强调电影在艺术和商业间的平衡,让我对他更是多了几分敬意。 四、真性情的小津 在《豆腐匠的哲学》里,我们时时看到小津的诚恳坦率。他直言自己在创作中一度陷入彷徨。当时,努力拍摄的《大小姐》反应一般,八天就拍好的《淑女与髯》却评价不错,而认认真真创作的《美人与哀愁》结果最为糟糕。他开始弄不明白电影,不知所措,满是迷茫。不仅坦言曾经的困惑,他也评价了一些作品的失败,《我们要爱母亲》是一部“剧本推敲不足的片子”,《茶泡饭之味》则“完成得不是太理想”…… 在他的行文间,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真性情、有趣可爱的人。他回忆拍摄《千金小姐》的最后阶段,熬了个通宵后在元旦一早完成,大家胡子拉碴一起吃烩年糕庆祝新年,暖意融融。他说拍摄过程愉快的片子不论拍得如何,他都会很喜爱。而谈起自己的单身生活,他讲到若是在过去的时代,大概要去做倒插门女婿,“这么想来,我也不禁露出可爱的酒窝,讥诮地笑了。”好一个顽皮的大导演。 想起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纪录片《寻找小津》,里面采访了与小津合作几十年的演员笠智众和御用摄影师厚田雄春。小津在他们心中,不只是导演,更是“国王”。笠智众把他看作老师和父亲,虽然小津仅比他年长一岁;厚田雄春在小津去世后,也尝试和其他导演合作,但完全失去了灵感。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 在影像之外,能通过文字去认识小津,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好像他就坐在对面,喝着喜爱的小酒,与我们娓娓道来。我想,小津一定是个心底温柔的人,活在对电影的爱情里。不动声色,却道尽人情。 *书评首发于虎嗅旗下“书入法”平台,为“鲜读团”活动书评作品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六):我是卖豆腐的,只做豆腐

  本书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了作者对电影的看法,一个人在行业着久了,就会被行业的习气沾染了,认为种种都是正常,导演在映画(电影)也是这样,从打杂人员,到导演助理、导演一般要10多年,在这期间创造渐逝,逐渐拘泥于“文法”(形式)。小津安二郎因为场景的原因,对人物对话拍摄手法有了自己的创新。既要学习又要创新,保持一个好奇心,不简单。

  第二部分讲述了1937年到1939年参加战争的经历,小津安二郎跟随着部队,转辗了上海、南京,安徽的安庆,六安,到河南信阳,参加了武汉会战,然后参加了南昌会战。描述了战争的残酷,期间收到了青年成名的导演山中贞雄病逝的消息,悲痛不已。

  第三部分讲述了作者战争回国创造电影和自己对自己从影期间电影的看法。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七):一代巨匠的哲学

  不是会有人让我去偶尔拍部不一样的作品,我就告诉他我是个“豆腐匠”。你叫一个“豆腐匠”去做“咖喱”或“炸猪排”什么的,当然不可能做出可口的食物。——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作为日本电影界的一代巨匠,他的作品几乎代表了日本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同时代的导演大家还有沟口健二、黑泽明。这三位的艺术成就不止在日本电影界乃至世界电影史里都有相当高的成就。而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主要的表现对象是以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刻画细腻微观的情感世界。

  小津安二郎一生共创作了54部作品,在他早期默片中是一种克制而平易的喜剧风格。当然了随之时间的推移,他的风格也在慢慢的改变。作为导演拍摄的作品,众所周知的是大师的作品往往是叫好不叫座,而他的作品在日本也面对这样尴尬的境地。他的电影里人情世故的表现,以及代表的深远的内涵,而他后期的电影,更是把目光倾注在中上阶层的家务事上。

  在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中,因为剧情大部分是日常琐碎,所以作品中不缺乏逗人发笑的有趣场景,这也许就是他的作品为什么深受日本大众喜欢的原因。毕竟生活才是人人需要面对的。

  《豆腐匠的哲学》一书,可以说是这位电影巨匠的自传性随笔。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电影人,这本书很棒。书里向我们描述了他的创作理念,电影创作的相关技巧、方法、诀窍,以及对于电影创作的种种匠心。这本书的文字向我们描绘了这位巨匠的电影世界,他可谓是一个传奇。在电影史他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小津调”,他是最具有日本特色的导演。

  他的作品善于从细微之处观察生活的幸与哀,通过省略与留白让观者体会人生的无奈与明朗。

  让他蜚声国际的作品是《东京物语》这部电影,而《晚春》、《麦秋》、《彼岸花》、《秋日和》、《秋刀鱼之味》等作品也是获奖无数。他始终坚持“电影以余味定输赢”的理念,所以他创作的作品众多却能始终保持风格如一。《豆腐匠的哲学》这部佳作在文集的最后部分收录了《东京物语》的剧本,这部作品被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旬报》评为“最佳日本电影”。而小津安二郎他本身无意成为艺术家,只想做一名电影的工匠。

  一代电影巨匠于1963年12月12日因病去世,那天他正好六十岁生日。他的墓碑上,只有一个汉字——“无”。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八):活在对电影的爱情里的豆腐匠

  知晓小津安二郎导演,还是因为《东京物语》

  这是部豆瓣电影TOP250排名197名的电影。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意思就是能拿到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电影,才能排到豆瓣电影的TOP250以内。

  《东京物语》这电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那个还只能看DVD的年代,我和表哥一起看了他自己攒钱买的《秋刀鱼的滋味》、《彼岸花》、《东京暮色》等的电影,尽管我现在已经忘了电影的情节,但是,要是提起某些特定的情节或是演员,我还是能想起那么一点的。看电影就像是吃饭,一部制作精良的剧情片永远比大师的作品更让人得到安慰。

  《东京物语》是我自己看的第一部小津安二郎导演的作品,看完止呕,感慨很多,久久回不过神,心想大师毕竟就是大师啊。在书里其实小津安二郎导演自己也说过,他自己在导演生涯中,一直都在坚持拍反映日本家庭生活,题材始终不变,拍摄手法也一直用一种,就算是人民、地名、店名都出现了重复的机率很高。他诉说的故事不算是有多大的起伏,情节过程也不算是特别激烈,但是他在那个时刻都要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求新的导演中间,他就算是一个异样的人。

  他不曾改变,他被圈内人士说是个“只重视个体却无法展现社会全貌”的人。说他在电影史的发展中,只能算是一个匠人或是怯懦者。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小津是最节制的人,在他的电影里,你能看到用有限的素材去诉说平民精神。

  而《东京物语》,则是小津安二郎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主题是家庭。室内活动是主要的诠释场所。

  其一是对日本建筑之美的突出。在影片中,和室的门框、横梁以及隔挡大量作为前景出现;几何构图稳定端庄、平衡感强,极大的体现了日式房屋的简洁感和层次感,却丝毫不给人以冷漠机械的感受。

  其二是对日本人姿态美的展现。在小津的影片中,人物作为构图的重要部分,通常以相似性的排列前倾跪坐。这种平行、舒展的人体线条,在有如画框般的房屋结构中,往往显示出平淡却惊人的和谐。

  而且从他的战争日记中看,我们平日里接受的日本战争的教育显然是过于片面的。

  其实战争里肯定有丑恶和暴力、凶残,一切不好的事。

  但是每个士兵其实都一样。

  本书的最后,还随书独家收录了《东京物语》的剧本。这也让我第一次好好的把这部优秀的作品剧本,好好研读,是个不错的体验。

  他的墓碑上只留下一个字:无 。

  以上。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九):把电影里的恬淡美表现出来,也是一种哲学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电影史上三大导演之一,和沟口健二及黑泽明鼎足而三,同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特级大师。在他一生所拍摄的54部电影当中,人们可以看到日本人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生活常态,和作为日本人所特有的心理特点。日本文化中弥漫的自然温顺心态贯穿他作品的始终,处处流露出一种“知天命”后的达观、从容、随顺与圆通,完美地体现了日本社会的物哀、幽寂、圆融的审美趣味。

  很多作者一辈子都只写一个故事,有人只是换换布景,就可以微言大义、受益匪浅。小津安二郎便是如此。他的影片主要取材于家庭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却充满对生命的质朴关注,意味深长。影片中所表现出的恬淡宁静之美,成为其电影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同时也赋予这些问题以历史的民族的意义。

  小津安二郎

  《豆腐匠的哲学》读后感(十):先人生,后电影

  小津安二郎,1903年12月12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日本电影导演、编剧。1963年12月12日,因癌症病逝,享年60岁。代表作品有:晚春、东京物语、彼岸花、秋日和等。

  说来也巧,这本书在这个时候拿在我的手中,对我来说确是一种缘分。第一因为我就是电影行业的工作者,二来是我一直很喜欢日本导演与他们的作品。这本书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因为年轻人想要当导演的有很多,有人是因为真心喜欢,有人是因为能挣大钱。其实我也说不明白我到底是这两种的哪一个,但是作者明确地说自己是前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