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苦水音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苦水音乐》读后感10篇

2018-08-15 04:29: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苦水音乐》读后感10篇

  《苦水音乐》是一本由(美)查尔斯·布考斯基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苦水音乐》读后感(一):离洛杉矶酒鬼睡觉的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

  如你所见,现在一点半了。我是个没有自制力的烂人,总是把自己弄得看上去很惨。

  但是我还有目标,我还有我喜欢学姐们。她们的味道是香的,栀子花(校园里我最喜欢乔木)和糯米的味道。

  虽然目标本身也是无所谓的。“永恒女性引领我向上。”一语成谶。

  形而上学在二十一世纪彻底地被摒弃了。什么被称为高贵低俗混为一谈阶级有阶级的习惯。没有普世价值普遍真理,只有统计数据个体之间的联系。那些穿着吊袜带的绅士们不能再高高在上啦。三段式证明,五段式推论,不存在的。虽然我很喜欢他们的姿态脾性,性压抑至上!我到底算是进入了哪个阶级?

  苦水音乐这本书鼓励我说出了很多话。不说话就意味沉默。沉默在场,不过总是被忽视。从小我受的教育就教我盯着“典型事例”看,以至于我在生活中根本找不到那种文字寄托的客体。可怕。那时候,该死的课本里,文字被用来作为教化工具。从余秋雨到杨绛,凡是出现,都是贱人。虚假的。令人作呕的。那些文字在为谁说话?在消解谁的沉默? 它谁的沉默都没有消解。它是工具,不是文学

  我在憎恨他们。因为那是我爱的东西

  边边角角都是沉默。卡尔维诺曾经经典地阐释了这个问题。它们在场。你却使用工具。

  贱人。

  鼓励我说出了什么?那时候我坐在学校礼堂里,结业式。米歇尔·图尼埃所说的:“平凡事物重复中变得神圣。”变得富有强力。

  然后王秀奎走了上来。他是我们的学工部主任。他开头就指着我坐的那个方向,说:我对你们刚才的表现不满意,尤其是那个方向的女生

  然后:“铁一般的纪律!!”

  我操。

  我突然很想尿尿,很想大便。其实这都不是真的。我谦虚地从后门跑了出去。午后的天气时阴时晴,无论怎样,都充斥着淋漓绿色热量。我小步轻跳至自清池畔的长椅,看书。当然了,《苦水音乐》。看那些比蝗虫还不雅观的画家们蹦蹦跳跳。我在书上写道:“刚刚从那个充满了傻逼话语地方跑了出来,王秀奎喝尿。”

  礼堂的方向传来一阵掌声。我不知道那些用掌声来表达讽刺的人是怎么想的。风移竹影。我在过去的几个夏日中也保留清醒无误的善意,对互相理解关注渴求。然而现在我只想看书。

  (那天晚上回去又看到了某部恶心法律。不讲科学。他们把人文社科当作什么了?不过这已经没有必要了。文科已经被践踏得彻彻底底了。虚无主义者的我手里没有任何工具与之对抗。不过《异形》电影倒是给了我启发。)

  查尔斯·布考斯基,来自地狱的海明威。你活到1994年真是太幸运了。你可以多打一点字,多玩弄玩弄你的痔疮,多喝点酒,多拉点屎,多放点屁,多做点爱。是不是有一把刀子早就滑入了你的胸腔

  “不似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屎真臭。不过你要心怀慈悲。不要相信上面的鬼话

  现在两点零七分。

  《苦水音乐》读后感(二):畸零人和机灵

  这本书在案头搁了一年之久,已蒙尘多时。

  有一天早晨,鬼使神差地,我又拿起了这本没看完的书,并终于克制住骂街的欲望看了下去,我不是一个轻易受他人评价蛊惑的人,什么狗屁“地狱海明威”,什么极简卡佛流,什么另一种形式的加缪局外人,这统统都是噱头,是噱头。

  我赌五个生殖器保证布考斯基压根对这种画蛇添足标签兴趣,他只是他本身而已,人渣也好,底层也好,那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跟他。

  他不是在底层故意惺惺作态的赫拉巴尔,他并不是在体验人渣的生活,而是,他就是人渣而已,没了,没有多余的幕后故事

  抛开那些我并没有兴趣的器官快感色情描写,别的都很棒,简单、直接、富有深意与众不同,甚至,就连那些粗暴肉体碰撞也没有什么错,这就是人类单纯的欲望而已,只是某些人会用外壳包裹一番。

  “你对年轻作家有什么忠告?”

  “多喝酒,多打炮,多抽烟。”

  “你对老作家有什么忠告?”

  “如果你还活着,就用不着任何忠告。”

  酗酒,酒吧,午夜女郎粗俗不堪的生活,每一种都没什么值得人向往的,布考斯基剥开所有的外壳,让一切负能量暴露在外,他是夜半拎着酒瓶混蛋,看谁不爽就迎头敲上。

  在如今的中国语境下,注定没有人愿意看布考斯基,昨天还看到某出名专栏作家提到毛姆的话——“毛姆写很多剧本,挣很多钱,他有一句名言就是:我对过悲惨生活这件事毫无兴趣……”

  诚然,每一个作家都不同,但我相信,历史里那些真正让我为之耸动、哭泣,让我内心感到极大震撼灵魂,他们个个都是这世间少有的畸零人,他们一点儿都没有对付生活的机灵劲,他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我甚至感到了卡夫卡在深夜里孜孜不转写字时的满足感

  我们何以对抗世间真正的孤独不幸,并直面世界真实样子,还是说,活在泡沫里、童话中,戴着虚伪面具过一辈子?

  《苦水音乐》读后感(三):差生布考斯基

  从不敢为诗人书评,因为我觉得真正的诗人才是此五浊恶世里最罕见天使。他们从事的工作是我无法想象高度难度、纯度与精度的语言及音乐的艺术。假如真有世界末日,他们应该首先上方舟。

  事情是从查尔斯·布考斯基先生的入侵开始的。其实我很早就留意过伊沙对他的翻译,前一阵子有位朋友推荐了他的小说集《苦水音乐》,然后一次本地的文化场合听到有人朗诵他的诗歌,再后来,遇上越来越多的人谈论他,他们都在谈论这位诗人的这部小说,我知道,他要火了。

  我买了《苦水音乐》,的确很好看。即使没有那些露骨的描写,也可以让你轻松愉快的把每篇小说读完。我又开始在网上搜索他的相关作品评论遗憾的是,能看到翻译成中文的诗歌并不多。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生平,一个一生都混迹于底层和街头的人,为普通人和街头流浪者写作著名音乐人汤姆·维茨说:“他看到了角落里谁也没有去过的那么远的黑暗。”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颤。

  他的经历让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个曾经同时以“差生”和“天才”闻名的青年作家,人们曾经感奋那是一个逆袭的励志故事。今日网民会将作家“神话”的破灭归于“真伪”,其实在我看来,却是当你功成名就之时,不在于是否继续扮“屌丝”,而是能否继续为那些没有自己声音的人呐喊。显然,在这一点上,布考斯基先生做的既纯粹又自然,他老人家似乎终其一生都有清晰固执位置感。

  其次,布考斯基的文字不仅仅是会让人想起海明威和卡佛,我倒是产生了和巴别尔《骑兵军》一样阅读快感。小说的基本元素就是简洁、中性、流畅对话和白描,但不时夹杂着戏剧场景和小幽默引发的峰回路转。若说《骑兵军》描述的是真实残酷战场,布考斯基的战场虽然移师到了日常生活,却未必就不真实和不残酷。相反,正是这种日常性的冷静叙事,才会触及每个人心灵的黑暗。

  然后再说说心灵世界的黑暗”。似乎只有那些真正从“底层社会挣扎过来的人,才能实现对于生活的真正同情理解和创作时的无法无天。布考斯基作品里流淌气息,会让我想起从“黑市烟贩子”起家的日本电影和纪录片导演今村昌平。今村昌平的伟大作品,不再一一罗列,对于性禁忌世俗道德政治权力,甚至生死的问题,今村不乏最大胆视觉突破和最深邃的灵魂拷问,却总是以最日常的生活样态来呈现。

  当然,有必要提醒一句,本文始终回避从诗歌的角度评价布考斯基,不仅是因为我真的不懂诗,而且是因为我看了诗人王敖的一篇日记《怎样写布考斯基式的诗》,这篇短文才是我想最想推荐的。试转引一小段:“1,永远保持拧把,你认真我就游戏,你不认真我就突然严肃,2,别看我不在乎,其实我内心更浪漫,有点小柔软,3,要坚信,凑合的小说技巧加上随意诗句结果就是好诗。”举重若轻,但字字珠玑,非常值得搜来学习;至于诗人对诗人的态度,大家见仁见智

  所以,这本书,我不打算推荐给诗人,而是推荐给纪录片导演。要学习布考斯基同志,做个最日常生活里的勇士诀窍就一个:“以见怪不怪真诚记录你想都不敢想的真实。”

  《苦水音乐》读后感(四):毫无情面镜子

  布考的短篇胜过长篇-----读过他两个长篇,叙述上的动力不如短篇,还真不能说是我读不动长篇的缘故。他的气息和力度,像一个每天只想活这几个时辰短命鬼,而且是拼命活。或者,他对于时间的概念,是一天天数着过的。最先知道他,是通过诗歌,他的这个短篇集,和他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激烈坦率、对话抓人,每一段都给你用尽全力在挣扎的感觉,毫无写作中的自得自赏和把玩之心。他根本不像个落魄文人,倒像个朋克。

  布考斯基的这些文字,像照妖镜一样,可以让几乎所有那些披着“修身养性”、“智慧境界”,以及“批判现实旗号的一众中国作家们, 不得不被扒光了衣服,露出全身上下极度令人作呕的矫情和滥俗。我想大作家们为了身体脆弱心脏着想,还是不要读他的好。

  在一个个附庸风雅的人,不断成功冒充成艺术创造者年头,布考斯基的言辞就显得那么特立独行了。

  《苦水音乐》读后感(五):素描平生

  像其他读者说的一样,《苦水音乐》里布考斯基不断重复自己。

  一些高重叠率的关键词,速写了他的生活。喝廉价的750ml威士忌,与妓女、酒保、诗人打交道,常常担心房租电话单的钱。做爱、酗酒、赌马、打架,发生各种不伦之恋(父女母子婚外情、强暴)……几乎构成了生活的全部。我相信他或他的朋友一定也试过龟头创伤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什么呀,首先很为国内目前的出版审查而感动,很多赤果果的性描写居然毫无马赛克!接下来,看了几篇海明威式短促而有节奏、少有描述性词汇主题围绕性、暴力的文字后,疑惑,他的作品价值在哪儿?

  “只有无聊的人才会搞到无聊,才不信不断刺激自己感觉活着。”

  ——《白狗拱背》

  酗酒、与酒吧聊天、在酒吧惹是生非、做爱、搞婚外情等等是因为无聊,无聊是因为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极端的性与暴力是为了驱赶无聊证明自我存在。

  小说集写于60年代,正是“垮掉一代”迷迷惘惘浑浑噩噩的时刻。存在主义笼罩在每个“凯鲁亚克”心头上。而布考斯基明显又比凯鲁亚克的笔触来得生猛。小短篇的画面感总是类似昆汀·塔伦蒂诺的影像,在肆意为我独尊的狂欢背后投下一袭落寞、孤独、空虚阴影

  《苦水音乐》读后感(六):人渣也有悲伤,负能量也是能量

  (刊于纽约时报中文网)

  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写过一首诗,题为《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爱(听查尔斯·布考斯基一夕谈)》(You Don't Know What Love Is [An Evening With Charles Bukowski]),该诗取材于一场1972年的文学讲座,主讲人是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一位年长卡佛18岁、曾被他视为“英雄”的作家。其实这两位作家有颇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曾挣扎于社会底层、生活一度潦倒,他们都既写小说也写诗,作品紧扣现实、文字风格简单直白,除此之外,两人都(至少曾经)是著名的酒鬼。卡佛的这首诗几乎完全由布考斯基天马行空的话语片段拼贴而成,诗中并没有具体提到讲座结束后的一个小型派对,但当时的场面在卡佛的传记中有所记载:“人们看见布考斯基喝着各种各样的酒,他抱怨、吹牛、咒骂;很快,随着他醉得越来越厉害,他抓住那些女孩子,用他那张胡子拉碴的脸去亲她们的脸……女孩子们尖叫着跑出屋子……”。

  美国作家查尔斯·布考斯基虽然上承海明威、亨利·米勒(Henry Miller),下启以卡佛为代表的所谓“肮脏现实主义”,但在当代美国文学史上这位作家并没有得到太多重视,这或许与此人的举止名声多少有些关系。然而布考斯基拥有大量粉丝,尤其是在欧洲,他甚至享有近乎摇滚巨星地位。这位作家的书在美国之外早已拥有百万销量,如今他的作品终于被正式译介到中国大陆,而新近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苦水音乐》(Hot Water Music)正是一窥此人独特风格的一个不错选择

  《苦水音乐》收集了作者的35篇小说(文章次序与英文版不近相同,一篇题为《你读过皮兰·德娄吗?》的小说大概内容过黄未被收入译本)。对于熟悉当代英美“纯文学”的读者来说,初读布考斯基的短篇可能就像初尝某种来历不明的私酒,这种酒包装粗糙、味道很冲,一不留神喝上一口,有人可能会大声叫“爽”,有人则可能被呛得直咳嗽。说到酒,《苦水音乐》是一本“酒量”极大的小说,全书三十多篇小说中仅有一篇对酒只字未提,其余所有小说都提到了酒,书中人物总是在不停地喝酒或处于酒精作用之下,其中不少故事就直接发生在酒吧里。《在街角酒吧喝啤酒》、《好一场宿醉》、《长途酒醉》——单是这些小说的名字就已经酒精含量极高。

  除了酒,全书有超过一半的小说在情节上涉及到性,程度或深或浅,但语言直露,荷尔蒙气息浓厚,多为肉欲,少有情感。此外,小说中颇有一些挑战禁忌的情节。《好一场宿醉》涉及性骚扰未成年儿童;《沉沦与堕落》中有乱交和吃人肉的情节;在《父亲之死 Ⅰ》中,主人公在父亲的葬礼上邂逅了他老爸生前的情人,二人在父亲的床上寻欢,以至于错过了下葬仪式。布考斯基笔下的很多人物用“流氓”、“混蛋”来形容大概并不为过,他们对女性言语轻浮、动手动脚,为了过好日子不惜“吃软饭”,毫无缘由地恶语伤人,随时可以和自己朋友的女人上床……

  和卡佛、海明威的小说类似,布考斯基的叙事语言也属“极简”一派,然而这种极简已经向简陋逼近:几乎没有复合长句,几乎没有比喻,几乎没有任何“文学描写”。相比之下,虽然同样关注底层人物,卡佛小说的主人公多属蓝领,布考斯基则更乐于描写落魄作家和其他边缘人物。海明威虽然披着“硬汉作家”的外衣,但其短篇小说很多写得优雅而抒情;卡佛的笔调更现实、更严酷一些,但也时常流露出柔软的一面,经常安排笔下性情愚钝的小人物在某个偶然事件中达到某种“顿悟”式的精神升华。事实上,短篇小说作为一种对生活本身进行切片、放大的写法,其聚焦点往往是某个特殊时刻,在情节上大多涉及“变化”——书中人物在这一刻和世界的关系、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某种改变。可是到了布考斯基这里情况却有所不同:他的短篇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变化的:在故事开始时主人公是个混蛋,当小说结束时他还是那个混蛋,精神上并无感悟,内心世界的结构原封不动,只不过是多喝了几杯酒、多打了几个炮而已。

  然而布考斯基的小说散发着某种特殊的、力道颇为强劲的能量。归根到底,负能量也是一种能量,甚至可以震撼人心。像这种充斥着醉酒、肉欲、脏字,挑战各种禁忌的小说,其阅读快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感官刺激——这完全不难理解,但这些并不足以让读者有所触动。本书有一篇小说题为《人渣的悲伤》,这个标题也许最接近布考斯基小说的主题,而这些小说中表现最多的其实就是痛苦。精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往往是那些把痛苦发掘和展示得非常精彩的小说,而小说格调的高下与书中人物的生活方式、道德水准并无直接关系。布考斯基用其直白、冷峻甚至近乎粗鲁的文字展示的是一种处于堕落边缘和绝望边缘的生活状态,他不评价、不抒情、不给笔下人物安排任何超越现实的希望(甚至还经常添加一些幽默),于是他的小说十分“糙”,十分真实,也十分够劲儿。

  (注:感谢思郁兄在本文相关资料方面的帮助。)

  原文链接:http://www.bimuyu.com/blog/archives/213492226.shtml

  《苦水音乐》读后感(七):布考斯基:去***时代文化

  有这么一个没有什么突出技能的劳动者,从1941年开始做过各种最底层的工作,包括洗碗工,卡车司机和装卸工,邮递员,加油站服务员,仓库管理员,船务文员,停车场服务员,红十字会勤务员和电梯操作员;他还在狗饼干厂、屠宰场、蛋糕和曲奇饼工厂工作,并在纽约地铁站里张贴过海报。跟他的人生态度相比,这些卑微的工作都显得高尚起来。他是个将自己的生活过的一团糟的邋遢汉,沉溺于酒精和药物,周旋在荡妇和妓女之间。这虽然是一个典型的Loser形象,可也不能使人们有更多的兴趣来谈论他,除非,他是查尔斯•布考斯基——继惠特曼之后离现实最近的诗人和小说家。

  【距离真实0.01厘米的记录者】

  初读布考斯基,恐怕迎面而来的是不适之感。我们已经习惯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落差,习惯了艺术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然而在布考斯基那里,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他打通了二者之间的距离,他所要表达的,就是粗糙的未经修饰的现实。他用近乎凶猛和疯狂的态度,无情地揭开了底层生活的真相:癫狂的欲念、淡漠的亲子关系、不负责任的两性关系和看不到希望的未来。文本中充斥着大量F打头的四字脏话和限制级的性行为描写,使得他被扣上了“低俗小说家”的帽子,早期给色情杂志供稿的历史,更成为了清高的学院派和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们鄙薄他的借口。

  这也是布考斯基在华语文学圈所遭遇的尴尬,当雷蒙德•卡佛在国内大卖的时候,被《时代》杂志称为“美国下层人民的桂冠诗人”的布考斯基,还仅在地下文学圈子里小范围流传,目前网上能看到的布考斯基诗歌,大多是诗人伊沙和老G夫妇译介而来。广西师大理想国首度引进的两部布考斯基作品,分别是长篇小说《邮差》和短篇小说集《苦水音乐》,诗集何时出版仍是未知之数。说到《苦水音乐》还有一则轶事,2004年台湾圆神出版社出版该书时,曾将书名改为颇具性暗示意味的《进去,出来,结束》。一方面以色情小说家的名头臧否他,另一方面又用作品中色情的成分来做噱头,正映射出这个时代的扭曲和矛盾。

  “色情”并不是布考斯基作品中的全部,那只是构成他地下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真实生活的一个侧面。可笑的是,很多人对这人类的本能唯恐避之而不及,反而调转枪口来谴责将之表现出来的作家。因为有些真实是人们不愿意面对的,或者说不愿意在公共空间讨论的,有一些禁忌的欲念是为个人所私享的,然而布考斯基却昭然于众让我们猝不及防,在两篇主题皆为《父亲之死》的小说里,充满了俄狄浦斯式的弑父娶母情节,在父亲葬礼的前夜,“我”就和父亲最后的情人上了床,以至于误了第二天的葬礼……这就是我们应当读布考斯基的原因,倘若少了他的描述,艺术版图中的人性就不再完整。

  【从不取悦他人的叛逆者】

  我们可以将布考斯基的名人粉丝列出一张长长的名单,里面有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奥斯卡影帝、好莱坞著名的坏小子西恩•潘、U2乐队主唱Bono、著名的诗人歌者莱昂纳德•科恩等等。这些布考斯基的追捧者们大致都是同一类人,被称为“叛逆”和“不合群”的那种人,他们对这个时代抱持着谨慎和怀疑的态度,是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异见者。所以他们喜欢布考斯基,因为他比他们走的更远,更彻底。

  当摇滚乐逐渐变成主流文化的今天,叛逆者的形象也开始从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叛逆”就像是青春痘一样,成为了青春期必备的点缀,所以,自然会有人来塑造和引导有利于消费文化发展的叛逆者形象。叛逆者们被贴上了简单的标签,詹姆斯•迪恩是“性感的反叛”,塞林格是“离群索居的隐士”等等。他们叛逆的行为却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的迎合了大众对叛逆行为的想象,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因而能被广泛接受。

  但布考斯基显然不是一个能够被美化的叛逆者,和雷蒙德•卡佛那种“温和的抱怨”不同的是,他从来没有试图采用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书写他所经历的一切。他不取悦任何人,他拒绝用夸张的手法让倒霉的生活变得诙谐一些,他只是生活忠实的记录者。由他小说改编的电影《酒心情缘》(Barfly, 1987)、《冷月亮》(Lune froide, 1991)和《勤杂多面手》(Factotum, 2005)中,他基本摒弃了三段式的戏剧结构,他表现的是生活本身,事物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也鲜有所谓的高潮,就像一波一波的浪拍打在海滩上,直到死亡将之终结。

  他在半自传电影《勤杂多面手》中借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重申了他的立场:“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会掉到各种各样的陷阱里。写作也会成为陷阱,过去一些人往往写一些能取悦读者的东西,他们听到赞赏的表彰就会轻易相信,对写作的最终评判只有一个,那就是作家本身。当他受评论家、编辑、读者的影响,他就完了。而当他为名利所动,你应该把他和粪便一起丢到河里冲走。”

  【对抗时代文化的异见者】

  ono是这样表达布考斯基对他的意义的:“我们的大众文化跟我们说,走,再吃个麦当劳汉堡,走,去购物中心——全都没问题。但全都有问题。这是摇滚乐的意义。也是布考斯基的意义。”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请原谅我用这样的陈词滥调来形容这个时代。网络等新兴科技的兴起抹平了地缘文化的最后一道壁垒,我们看到非洲的年轻人钟情于可乐,印度的年轻人成为好莱坞的拥趸,亚洲的年轻人对耐克的限量版跑鞋如数家珍。时代文化,首先举着消费文化的大旗占领了整个世界,铺天盖地的广告不知疲倦地在我们耳边轰炸,告诉我们应当拥有最新最先进的手机、数码相机和各种我们可能根本就用不上的数码产品,我们应当穿什么品牌的服饰,甚至我们应当吃什么品牌的食品,才能算得上是时下最酷的生活方式。

  紧接着,在生活方式被同化之后,绝大多数人也认可了主流价值观,那些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定义。似乎所有人都要不计一切代价成功,成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人。昂贵的西装、有中央空调的办公室、150平米以上的房子、30万以上的车,完成了人们对成功人士的贫瘠想象。没有人要做这世界的底层,甘心于默默无闻的命运——就算命已如此,也不忘摆出一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姿态,借以欺骗自己和世人:我还在努力地迈向成功。

  只有布考斯基看出了这一切的虚妄,在这个人人被时代文化所裹挟的时代,只有他甘愿以伟大的失败者的形象来对抗这个时代,用最放浪形骸的生活来撕碎现代人光鲜亮丽的桎梏。“我总是一手拿着酒瓶,一面注视着人生的曲折、打击与黑暗……对我而言,生存,就是一无所有地活着。”在《完成》这首诗里,他清晰地表达了他的生活哲学:“我们像玫瑰/懒得开花/待到太阳/等不及了/我们才怒放”,面对未知的命运,不可选择,但又坦然迎接。生活,从来就不只有一种姿态。

  (刊于9.14 《周末画报》第769期)

  《苦水音乐》读后感(八):布考斯基:一个混球的自我养成

  读布考斯基的时候你会不会也想起汤姆•威兹,另一个隐身黑暗角落中的酒徒诗人?他们就像是狄俄尼索斯的儿子,酒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创作的最大缪斯。他们唯一的区别在于,对那些黑暗事物的表达,汤姆•威兹用的是钢琴,而布考斯基是用打字机。

  酒精在布考斯基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据说他13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喝酒。如果没有酒,布考斯基那些伟大的诗歌和文字很可能都不会出现,这个世界上也许就是少了一位“底层社会的桂冠诗人”和“地狱的海明威”。

  作为一个作家,由于描写主题和人物的相似性,布考斯基常被拿来和雷蒙德•卡佛做比较。两人年龄相仿,经历也有相似之处,都是嗜酒如命,都是前半生困顿,后半生因为写作改变了命运。虽然两人都把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作为描写对象,但和卡佛的克制相比,布考斯基无疑走得更远。卡佛的文字中我们尚能读出一点儿秩序的味道,但到了布考斯基这里,秩序完全消失,更多的是来自本能的反应,更加粗粝也更加地下——和干净的卡佛相比,布考斯基显然是太“脏”了。

  看看这些名字,《一个与兽同居的精神病人的供述》、《世上所有的肛门和我》、《勃起,射精,暴露和原始疯狂行为的故事》、《老色鬼手记》……这些直接而生猛的名字都来自于布考斯基的作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主流的学院派和评论界会对他的作品长期嗤之以鼻。是的,一个曾经给《花花公子》等色情杂志写文章的人,又凭什么有资格登上金光奕奕的文学殿堂呢?要知道,可没有一位大师是依靠赤裸裸的粗俗语言去吸引大众的。

  虽然不被主流所接受,但布考斯基却在另一个群体中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汤姆•威兹对自己的这位兄弟可谓惺惺相惜,他说:“布考斯基是为普通人、为街头流浪者写作……他看到了角落里谁也没有去过的那么远的黑暗。”

  街头、角落、黑暗,这些关键词构成了布考斯基的世界。在他的笔下从来不会出现盖茨比式的纸醉金迷,有的只是冷漠又残酷的真实生活。在短篇《父亲之死 I》中,布考斯基曾用“冷汉堡”这样一个天才的想象形容了父亲的葬礼,在葬礼结束之后,他马上把父亲的前女友玛利亚抱上了床,这种俄狄浦斯情结贯穿了布考斯基的整个书写史,也让他看上去像个十恶不赦的混球。但布考斯基并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哗众取宠,他也从没有想刻意成为一个叛逆者,或是反文化的偶像,他只是在自己所从事的体力劳动中,在酒精和药物中,在一群面目可疑的女性身体中逐步获得了对生活的认知。这些经历增加了他的现实体验,就像一把攥紧了的拳头在砂纸上不停地蹭来蹭去,每一次摩擦都会产生货真价实的疼痛。

  和BG早年在中国的遭遇有些相似,布考斯基在中国的流传也颇多曲折。1995年,诗人伊沙等人翻译的中文诗集,让布考斯基以耳口相传的方式开始在一小群人中间秘密分享。之后,更多喜欢他的人开始加入到自行翻译的阵营中来,让他的作品有了更多的中文受众。这也有点像卡佛。不过当卡佛的作品在中国接二连三出版后,布考斯基仍然这是开了一个小头。

  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期出版了布考斯基的两本小说《邮差》和《苦水音乐》,这再次显示了这家中国一流出版机构良好的审美情趣。尽管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干净的译文并不能完全再现布考斯基语言的神韵,但这至少是大陆主流出版界对布考斯基价值的重新认识。

  《邮差》是布考斯基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布考斯基曾在美国联邦邮政局做了3年邮差,这段工作经历构成了《邮差》的基本素材。这是一个典型的失意者,有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生活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唯一陪伴他的只有酒精和明天不知道在哪的女人;而在《苦水音乐》则一群底层人物的群画像,他们都是生活的失意者,在各自的困境中艰难度日……

  记得刚毕业那年读了卡佛的《大教堂》,那个时候读他和现在感觉完全不同,并没有觉出卡佛的好。我想阅读布考斯基也是如此。只有当我们身在其中,只有对“生活”二字有了更多体会的才会发现那些琐碎、凌乱比我们想象中更不堪。

  其实,阅读布考斯基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它非常好读,完全抛弃了华丽的修饰词,干干脆脆、利利索索地展现了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他的文字看似粗糙,但却包含了一种朴素的情感。他写那些底层的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其实也寄托了对这些人的爱怜与同情。因为他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写他们其实就是在复述自己的过去。就这样,在不断重复绝望的过程中,布考斯基完成了一个混球的自我修养。

  1994年,当74岁的布考斯基病逝于洛杉矶后,这个与生活较了一辈子劲的老家伙,墓碑碑文上只简单写了一句:Don’t Try。

  《苦水音乐》读后感(九):小风推荐的书

  不得不说是为人生兜底的货色,想讲得很多,热腾腾的时候找不到准确的句子,过了两年发现还在想读书单里,于是就把它拉了回来,手是不抖了的,但是心里还是翻江倒海,荡气回肠,想到当年推荐这本书的人匆匆在博客里写道,还是博客是个老派,是见惯风云的,结果通篇是错别字,他太激动了,他太欣赏那种去***生活,滚***体制,那种笨拙攻击空无的姿态。

  书中有大把寡淡的东西,无聊的做爱喝酒,无聊的对白伤害,一切都很无聊,活着就很无聊,可是这种寡淡背后又tm有些浓郁,太投入的生活了,笔下的一切都很投入的在讲他们自己的故事,这种匆忙,沉浸,就是渐渐将经历风暴的破船拉上岸的纤绳,如是读者就可以慢慢收拾生活,开始得到拯救,得到希望,和整洁的力量。

  《苦水音乐》读后感(十):去***盲流

  对于这种类型的书,我一直都是十分喜爱的。

  里面有失业小白脸,有欲望高涨的43岁高雅女妇人,有屎尿横飞的桂冠老诗人,有失意多疑的画家,有互相争吵但是迫不得已在一起的艺术家couple,顺便还有喜欢幻想但是实际操作惧怕问题的女邻居。

  等等的这一系列人间异象,给予苦水音乐不一样的基因。查尔斯布考斯基用他同类人的眼光和姿态描写他们,也有一种外乡人的姿态观察着普通的纽约/美国文化生活圈 。

  里面形形色色的人都是他个人舞台上的重量级演员,虽然有时候他们只是静静地坐着,但是要人命的一个眼神出来就已经出卖了大家生活的软肋。

  我大概个人经历的关系,有很多素材是我不愿意去看去听去谈论的,但是苦水音乐中的一些遥远的恰到好处,他给我遐想的空间,又留给我安全的距离不会引发自身的感伤,茫茫然不知所终。所以,他是个聪明的诗人,一个更聪明的小说家,他知道怎么取悦读者,是一种近乎调戏的手法,将对方心里逗的痒痒的,但是却不能明说发生了什么。将你拉为同盟,感染你,而保证你随时可以离去。

  我喜欢查尔斯布考斯基,是因为他独特的叙事方式,是他的淡定的姿态(那些都不是什么事儿我和你说),和对一种异象的猎奇。他还有一个能力,能还原出最真实的样子,就算表面再惊悚,他也会扒下皮肤来给你看说“诺。其实也就是这样而已嘛,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你怎么呢?你这个废物。”

  最后,用书内的一首诗名来结束我的碎碎念吧。《我的悲伤比你的悲伤更棒,哈!》

  *妈的第一遍标题有个错别字难过死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