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

2018-08-17 05:4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1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人若不老有多好

  一个朋友推荐阅读的,如果不是因为非常相信朋友品味,我大概这辈子也不会读萧红的作品

  确实很不错,萧红是才女

  让我想起那年在东北撒野的岁月,那隆冬腊月,雾霭蒙蒙,火车吐着白烟,呼吸都是刺痛的。

  那年只去了哈尔滨,看完这书,让我格外想去呼兰河,看那药铺,看那大泥坑,也等那掉进去的小猪,看跳大神,看庙会,看大戏,若能找到半人高的草丛作者的大宅子,又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

  让人忆起童年又淡淡忧伤

  院子、蒿草、家雀、祖父、念诗、吃肉。

  人若不老有多好。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被人吃人的社会打动

  从场景描写进入呼兰河镇,从卑琐平凡生活到跳神、秧歌、放河灯、野戏台、庙会等精神生活,都是常见描述,谈不上什么特别感触。第三章写与祖父、祖父一起生活,以及祖母去世后,与祖父学诗,才慢慢引起我的注意。进而第四章写家里的荒凉,算是慢慢进入角色。之后几张,写陋俗把小团圆媳妇活活折磨死,以及奇怪的二伯,再有那个未嫁时受人百般夸奖,与磨倌未婚生子后,便被唾弃的邻家大姐,真正令人动容,不由想到鲁迅所说的“吃人的社会”。

  然而正所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在封闭的中国刚刚被现代之光照亮时,对各种陋俗的揭示,确实很能吸引人。正如现代化的今天,当人们反思工业带来的弊端时,对各种非遗的文学化写作总会得到青睐一般。因此,这样的文学诚然是时代的记录,但似乎并不具备多大永恒性。而那样的叙述方式,虽然流行过很长的时间,但也渐渐被弱化了。

  或许是不同阅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文学观,对同样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吧。若是十年前看《呼兰河传》,我更多的会是感慨,而今却多了一些反思。毕竟,我不再是一个只能阅读作品,从中获得感动少年,而是经历了一些时间、读了一些书、并有一定反思能力青年。我不再满足情绪上的反应,而是要进行思考,并试图写点什么的人。

  2018年5月30日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我就看看什么也不买

  突然想到前段时间很流行的T恤标语“我就看看什么也不买”,于《呼兰河传》中那些小农思想的旧时代农民形象跃然纸上,“我就看看什么也不买”。

  读书少,民国女子也之涉猎过张爱玲小说,其他的不怎么看。机缘巧合看了宋佳的《萧红》,看到萧红坎坷的情路,倔强命运。宋佳也因此角色获得了29届金鸡电影奖最佳女主角奖。都说文章憎命达,有这样的人生阅历,文章应该也会是上乘的。刚开始读,顿觉得语言简短,凝练,大量生活化的比喻写的相当精彩印象深刻的还是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与预设的完全不同。萧红年少家境好,以为会写出像张爱玲般的华丽,偏偏没有。语言干脆一点也不拖沓

  《呼兰河传》写出了萧红故乡呼兰河在民国初的风土人情,但也映射出旧中国的社会风俗风景的描写暂且不表,多的是对愚昧无知的社会的呈现。虽然故事写于抗日战争中,但却不涉及爱国情话民族主义,只是单纯的切出国民生活的剖面图,让你看到家长里短流言蜚语。较为精彩的是吃死猪肉、团圆媳妇、冯歪嘴子和王大姐的描写。旧时精神生活贫乏茶余饭后的谈资就转向家长里短,看热闹。谁家有人跳井,有人上吊,有人偷人,有人生孩子没屁眼,有人赚了几万吊钱,如是云云。这成了人们农闲后最主要的谈资和兴趣。把别人的生活看成一出戏,他们只是冷漠的嗑着瓜子,胡乱的说着剧情起承转合,转身走后还留下一地的瓜子壳。

  中国人爱看热闹,包括现在。我在想,那些引人目光事件我们应该去做怎么的回应?还是就仅仅停留在停顿的目光。停顿目光后的不作为视而不见有什么区别?多了视而不见会变成社会的冷漠,但多了不作为的看热闹也会成为社会的冷漠。责任分散就是看热闹的理论基础,于你于我与他都无关,我们只是看看。

  希望以后少一点“看客”,少一点“冷漠”,毕竟最后冯歪嘴子给了我我们希望,有希望的活着,踏实的活着,知足的活着。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中立方能久远 冷漠反越感人

  细细想来,第一次听到萧红应该是大学时候了,如果没有记错,楠哥的中学就是萧红中学,是否真此二字没有必要纠结了。

  接下来就是秋水姐推荐看萧红的《呼兰河传》,也是无聊,更多是读书人之间相通的喜欢,这次没有看电子书就买了一本来。

  书不厚,看到一半才发现,其实还有半本是附带的《生死场》。

  都不错,都很推荐,更多的是推荐萧红作者的书,或许还有其它,只要都是这样的风格,这样的笔触,这样的深度,应该都不错。

  之前推荐过余华,不知道他有没有受萧红的影响,揣测是有吧?

  满纸的悲凉,不同的是萧红的笔触更深,却更不着痕迹眼泪充满了,却掉不下来。

  浅显点,萧红女士的状景很好,深入点,一切其实都是冷血的存在,状景只是为了对比更冷漠的冷血,无论大的背景是怎样的存在,更多的视野始终集中于乡村,描写满是悲凉,更冷酷地悲凉向女人

  “房后的草堆上,温暖在那里蒸腾起了。全个农村跳跃着泛滥的阳光小风开始荡漾田禾,夏天又来到人间叶子上树了!假使树会开花,那么花也上树了!

  四月里,鸟雀们也孵雏了!常常看见黄嘴的小雀飞下来,在檐下跳跃着啄食。小猪的队伍渐肥起来。”

  如果不是工作,大家喜欢的应该都是这样的生活,萧红笔下的状景,从来如此,写得很细节,该静的涵养非凡,该动的清新明丽

  无人的如此,有人的更如此。我是喜欢这样诗情画意的描写,更感动的是紧接于景色的对人的冷眼旁观

  “只有女人在乡村夏季更贫瘦,和耕种的马一般。”

  女人,就在小猪之后,比为耕种的马,些许难以名状,更多的因为手的颤抖,总是无法言说这样的感觉,更希望诸君在萧红的著作中亲自去感受

  或许就是对比——应该是的

  自然从来不会吝啬慷慨,也基本不懂得悲天悯人,这是黎民的大幸,更是悲惨者的大不幸

  萧红,就是用对比——冷血地对比——诠释着这样的大不幸。

  不表现一点悲悯,甚至还会反复咏叹这种大不幸,就比如《呼兰河传》中反复出现的“我家是荒凉的”和“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同院住的那些羡慕的人,都恨自己为什么不住在那草房里。若早知道租了房子蘑菇都一起租来了,就非租那房子不可。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租房子还带蘑菇的。于是感慨唏嘘,相叹不已。”

  初读是羡慕,再读如鲠在喉,三读是泪水饱满于眼中却无法落下的泪水,恰如那种哭不出来的哽咽。

  这样的场景只在乡村,这样的感情也只有乡村才凸显得更让人无语。

  城市节奏终究太快,欢喜和悲惨很快淹没,只有乡村的百无聊赖才让这样的感叹、冷漠或者是讽刺更加持久甚至永恒。

  因为“在乡村永久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灵活,只有物质充实她们。”

  虽然艰苦,甚至这种艰苦要经过十分的努力也未必能实现改变,一如《平凡的世界》所演绎的那般,但是我很享受乡村生活,不是曾经而是一直,不仅仅因为那是真正自由的世界,小孩子童趣,乡村的广袤山地崎岖,路边的花草,甚至于少儿最好不要看的悲惨状景都是自然的,也是自由的,也不仅仅因为我生于斯,热爱乡村的人、乡村的事、乡村的土地、乡村的一切,更因为少了包装,乡村的一切都是自然的。

  对于子女教育,我向来认为高大上环境诚然是爱,能让去历练也是一种自然的追求

  乡村就有这样的作用,没有包装,一切都是自然的,艰苦的,尤其是冷漠。

  “但这也不是不声不响地把事就给解决了,过了三年二载,若有人提起那件事来,差不多就像人们讲着岳飞、秦桧似的,久远的不知多少年前的事情似的。同样发生这件事情的染缸房,仍旧是在原址,甚或连那淹死人的大缸也许至今还在那儿使用着。从那染缸房发卖出来的布匹,仍旧是远近乡镇都流通着。蓝色的布匹男人们做起棉裤棉袄,冬天穿它来抵御严寒红色的布匹,则做成大红袍子,给十八九岁的姑娘穿上,让她去做新娘子。”

  萧红笔下的就是真的乡村,只有物质,所以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甚至演绎谈资,说起来都是热闹,细想皆为悲凉。

  一如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中所写“所有流言蜚语都为人津津乐道人人都热衷于他人的不幸。”

  “村人天生容易失望,每个人容易失望。”失望的人是很难建立底线的,冷漠一如关爱真诚坦荡,更让人觉得可怕

  《呼兰河传》发生于乡村,《生死场》多半也是如此。

  这种感觉的真的很是触痛人心,或许就是因为冷漠反越感人。

  尽管不乏作者对祖父的追忆,甚至于是美好快乐的追忆,我依然觉得萧红的主题更多是悲凉,是对1937年之前的中国泣血的独白

  短暂的美好只是为了对比更加冷却的痛苦,对有二伯如此,对冯歪嘴子如此,对在偏方和大神的摆弄中死去的小媳妇更是如此……

  就像萧红在两部著作中不断提及、不惜笔墨的坟茔一样,“永远悲惨的地带,连个乌鸦也不落下。”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说“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也不过是揩油借光的意思。”

  在大多数的,至少当时大多数相信现在也为数不少的农村,真实的悲凉恰如萧红所述。

  之前没有出来读书工作,我真的见过家人亲戚——记忆中最多的是大姑小姑——清明或者七月十五一起去祭奠自己的亲人

  在空旷的山里的土地上,哭声是悲凉的,也会有很多的眼泪,我的心里也满是怀念、崇敬和辛酸,但是过来,也会走上小路和其它上坟的人一样,多半各回各家散去了。

  萧红肯定也感受过,所以写得真实,还有一些我们很难感受的,像她与萧军悲惨的爱情,她与端木蕻良悲惨的爱情……她身为女人的感受。

  《呼兰河传》中有关塑像的描写,男人“一见生畏,不但磕头,而且要心服。”女人“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们快来欺侮她们。”

  这样的通感只有萧红有笔力写得出,更因为她真切地感受的到:

  《呼兰河传》的团圆媳妇是悲凉的,更加悲凉的是《生死场》的全部——金枝和月英……

  还有王婆,“半日的痛苦没有代价了!”而且“一生的痛苦也都是没有代价的。”

  或许王婆的正是萧红自己真实的独白。

  记得推荐柴静的《看见》时我说“真实自有千钧之力”,萧红则用小说再现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甚至经历真实。

  独白更多的就是回忆,从自己到祖父,到有二伯,到冯歪嘴子,到胡家……从赵三到成业,到金枝……

  写法简单,如同日记,散碎的日记,多年之后简单的拼接。所有人都是活的,也包括在水泡子中淹没去的猪、马,包括《生死场》开头丢失的牛,所有的最后又在回忆中消失。

  萧红像旁观者一样,或许亲历真实至少制造了真实的感官

  写得中立,没有太多的捧,更突显近百年后的长久,对比、取材都更冷血,更冷漠,反越增加真实的感人,值得一读。

  管中赏文一斑相析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阿婆手里的活计

  中学时候读萧红,我是不喜欢的。这样家常的语言,琐碎的罗列,似乎,我也可以一写一大堆的。那时候的我喜欢华丽的辞藻,雕饰到炫目的深刻。

  萧红,不是的。

  读萧红,有点儿像夏日午后,坐在自家庭院的小马扎上,听邻舍的阿婆一边做着活计一边絮叨着她小时候如何如何……

  阿婆也并不抬眼看你,也并不在意你听与不听,只是自顾自的叨念着。房前屋后、左邻右舍,颠三倒四、啰里八嗦。

  夏日的午后长得很,不必匆忙的就讲完了,看见的听见的,想起什么就说什么。说的那样仔细,就好像不说的全活了,那人那事竟成了假的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六):没拍成电影的小说,都不算成功的小说

  呼兰河传不能算小说,我认为更像散文,前两章啰啰嗦嗦,鸡零狗碎地扯东扯西,写街市,庙会,跳神,看得人十分抓狂。没有主人公,没有故事情节,没有连贯的叙事,完全不知要讲什么。耐着性子读到第三章,开始描写与祖父一起度过的童年,颇多乐趣,颇多温情焦躁心情才逐渐平静,接下去描写团圆媳妇被折磨惨死的部分,是文章的重心部分,让人对愚昧残酷野蛮的社会风俗充满鄙恨,对小小媳妇的悲惨命运叹息,愤怒。接下来有二伯,冯歪嘴子那几章写的离离拉拉,没有突出的意思,又变得平淡乏味了。看过之后,感觉就是随笔式的一篇回忆录。适合心情平静时,慢慢细细地读,体味那种往事如风一般的感喟和忧伤。

  我觉得,凡是没有拍成影片的小说,其故事性都不强,内容都不够丰富。说难听点,都没有太大看头。

  呼兰河传是,生死场也是,生死场对时间,人物,事件的交代是凌乱,模糊的,那些人怎么死了?日本人都做了什么,然后革命的汉子们又怎样了?始终搞不清楚,囫囵吞枣地读完了,除了玉枝,月英的故事看明白了,其他都是雾里看花。

  《呼兰河传》读后感(七):呼兰河传

  (一)

  看电影《黄金时代》,认识了萧红这个女子,一个在我看来被命运苛刻对待的却浑身长满了反叛的刺的女子。我对她谈不上喜爱或是厌恶,她同我离得太远,我俩全不是一种人,若不是她的文字,我们彼此绝没有半点羁绊。直到机缘巧合(这本《呼兰河传》打了很大的折扣),我终拿起这本书,翻阅她带领我看到的世界,那个仿若与世隔绝的呼兰河。

  (二)

  呼兰河是个小镇,小得东家的事最西边也能知晓,呼兰河的人都是热心,热心得但凡谁家出了点事都一定要帮着忙出着主意,实在没有帮忙的办法,也一定要去他家围在里三层外三层的外面看看以略表关心。呼兰河是个热闹纷繁的地方,有一个大泥坑随时会淹死过路的马,有开着各种各样店铺的两条大街,有着十里八村大赶集的盛大节庆。

  在呼兰河里,生长着“我”。呼兰河之于“我”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同祖父在后花园里度过的闲适温暖的每一天。 然而,美好的总是稍纵即逝。

  “我”家的院子荒凉了,在这荒凉里,祖母离世了,七大姑八大姨纷纷赶来,繁华却也寂寞了。

  “我”家的院子荒凉了,在这荒凉里,养猪的住户屋里屋外没有别的了都是猪了,高低错落的猪叫声嘈杂却非常寂寞的。

  “我”家的院子荒凉了,在这荒凉里,卖粉的住户每逢下雨破草房顶上就长满了新鲜的蘑菇,在各种羡慕嫉妒的眼神下,骄傲地采摘下来,哪怕每次刮风下雨住的屋子就又倾斜了许多。

  “我”家的院子荒凉了,在这荒凉里,栓车的住户家的老太太终年病着,但很乐观,也就跳大神解解心疑。

  “我”家的院子荒凉了,在这荒凉里,大大方方的团圆媳妇进了门就卧床不起了,治病却治出了十里八村的奇闻盛举,然后死了,再后来整个家支离破碎了,不被人记起了。

  “我”家的院子荒凉了,在这荒凉里,有二伯用他的嘴骂过有东西不给他吃的人、戏谑他称呼的孩子、家里厨子,用他的嘴和雀子、大黄狗、绊他的砖头、发问题的我说富人穷人应该干、不应该干的事,用他的嘴不怕狼、不怕走黑路、不怕毛子、不怕死,用他的嘴跳井、上吊,用他的嘴咒骂着“兔羔子,兔羔子”、“大耗子、小耗子”。

  “我”家的院子荒凉了,在这荒凉里,磨坊之中的冯歪嘴子突然就有了媳妇、孩子,呼兰河的其他人忙着给冯歪嘴子空降的媳妇做传记,又过了两三年,冯歪嘴子有了第二个孩子,死了媳妇。

  “我”家的院子,哦,不对,从前那院子的主人,老的死了,小的逃了。

  这个呼兰河里的人都“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

  (三)

  萧红的文字有着女性独特的笔触,不用通篇的惨烈,无需直白的剖析,用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写她所见所闻,幽默的、悲伤的、热闹的、荒诞的各式各样的故事情节,它们平淡的述说之后,自发地透着一股凉意。小女孩不明白的,不理解的,借着那冬、那云、那河灯、那通夜的梆子声,读者的我却都懂了。

  (四)

  我们的进步发展是让人感到欣慰的。当我读《呼兰河传》的时候,愈是发觉这镇上的人们愚昧而蛮横,就愈是感恩,纵使当今的社会仍然存在着百般不如意,人仍然有根植于骨子的奴性,仍然麻木,仍然盲目,仍然保守。

  人,这个生物,有的时候,我恨到憎恶。当我恨得绝望之际,却又总能看见希望。

  《呼兰河传》读后感(八):原始的,荒凉的

  《呼兰河传》写的是萧红对家乡的回忆,语言非常细腻,而且生动形象,尤其是描述她小小的身躯顶着一个几乎与她同高的缸帽吃力地从后园挪进屋这一段,完全还原了那个调皮可爱的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忍俊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似乎也喜欢干些类似的傻事。还有5个小孩争麻花,把孩子霸道、贪吃、贪玩的天性描写得淋漓尽致,尽显农村生活里平凡又美好的细节。火烧云的那段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那种自然的美丽、神奇引人向往。

  在萧红的回忆里,呼兰河城是天然的、纯朴的、荒凉的,就像一座远离凡世的小镇,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原始的、粗糙的,也是单调的、愚昧的。泥坑里淹死过小猪,闷死过鸡鸭猫狗,但是,“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把泥坑来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自欺欺人地吃着瘟猪肉,还不许孩子到处言说。信鬼神,同时又无论生死,“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看见扎彩活灵活现,甚至觉得“活着还没有死了好”。人们“糊里糊涂”地活着,又“糊里糊涂”地死去。

  在《呼兰河传》里,虽然描述有祖父的疼爱、宠溺、教导等温馨场景,但仍旧没有放弃萧红小说中一贯的主题——生命,女人的生命。在萧红的小说里,红颜是薄命的,女人们活得卑微,死得凄凉。《呼兰河传》也不例外。小团圆媳妇可爱大方,个子高瘦,却成为周围人的笑柄,沦为婆婆发泄怨气的工具,被吊在大梁上用皮鞭狠狠地抽,用烧红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在众人面前扒光衣服用滚烫的热水洗三次澡,晕了就用针扎手指,最终,小团圆媳妇被折磨致死。当看到“好好的孩子快让他们捉弄死了”,不免心生悲凉,感叹这是一个怎样的畸形社会。

  整部小说,有幽默,有凄凉,有喜乐,也有悲哀。萧红把那个年代里、那段生活里美好的、不美好的打碎在一起展示给大家看,一幅幅在没有外来侵略的、自己人的世界里自欺欺人、欺善凌弱的场景,就像小说中写到的,“人若是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就是同类也不同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