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九种忧伤》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九种忧伤》读后感10篇

2018-08-21 04:5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九种忧伤》读后感10篇

  《九种忧伤》是一本由鲁敏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九种忧伤》读后感(一):我不要忧伤

  九种忧伤,八个故事,还有一种留给自己

  我不记得从哪里看到了这个开头。当时自己很不以为然,觉得只是一个噱头,可是如今看过本书,却发现这句话说得真是恰到好处,让我不得不摘抄过来,窃为己用。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忧伤只是其中一种,是被动消极的情绪,忧伤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不快乐、不高兴表现,忧伤会让人产生烦躁不安情愫,也是加速衰老催化剂和强化剂。人在忧伤的时候心烦意乱,让人的身体内会分泌产生出一种毒素。当然,这种毒素不会对我们人类有太大的伤害,但是,这种毒剂会导致我们的心情更差,还可能会伤及身心。忧伤过度会伤及内脏器官,长此以往,就算不伤及内脏器官也得上心疾病的,诸如:抑郁症等心理上的障碍

  八个故事讲述了八种忧伤,可以说,这八个主人公都不是幸福的,而且都是我们眼中活生生的“异类”。也就是说,八个故事讲述了八个“异类”的八种忧伤。异类嘛,必然忧伤。粗略一看,颇似有理,但是细想过后,我们不得不说,难道异类就应该忧伤嘛?又或者忧伤只属于异类嘛?

  看到这些异类,我不由地想到鲁迅的那些小说。当然,鲁敏与鲁迅的小说自然是有区别的。尽管鲁迅的小说是精品,是名著,但读起来却是相当地压抑。鲁敏的小说同样是反应了一些畸形现实,但却能够让我们一口气读下去。这也许是时代差异吧。我们不能否认,鲁迅作品中的年代离我们是相当久远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纪以前了。我们很难对一个世纪以前的人物情节产生代入感,尤其是在鲁迅那种一个世纪以前流行的文法下,更是如此。鲁敏的小说其实同样具有一种压抑感,但是作品中描述的故事全是我们熟悉的,这正是我们生活的年代。不管这个年代是好是坏,这个年代终是我们最熟悉的,也最是令我们感动的。

  忧伤是属于每个人的,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虽然我们并不喜欢,但是它却总是与我们同在。九种忧伤,其实忧伤未必只有九种,作者只是取此概数。八个故事很紧凑,让人看完意犹未尽。作者的写意也很深刻,直逼读者的内心难得一见的好文。

  《九种忧伤》读后感(二):总是八缺一 ——《九种忧伤》,无以言说的都市与人

  总是八缺一

  ——《九种忧伤》,无以言说的都市与人

  总是会有这样一个晚上,楼下的美容院播放的过时并且恼人的歌曲节奏停下来,跳着疯狂并且机械神经动作服务生已经散去,老街的十字路口,胡乱穿过马路行人单车都变得稀少红绿灯按着原先的切点变换颜色,一片城安静下来,而灯光点亮在每一个单元和旧巷,变成一种私密时光

  总是会有这样一种痛觉,游走在肋骨里,第六或者第七肋,腋中线水平,甚至是胸骨角;触碰不到,说不出的憋闷,而当你对你信任的什么人说起,又被忽略成为一种自感的症状,渐渐地,不再提起,而时不时出现在身上的时候,成为了被无形的手掀起的气浪,冲击我们的逆鳞,蛰扰着我们的神经,提醒着我们隐隐作痛的伤。

  后来,在八缺一的故事里,我们听说了我们的疼。

  它是一场顽固拒绝虚假和被更改的欲望——无论是食欲还是情欲——的抵抗,试图离开一场绝望的吞噬掉灵魂饭局,在《不食》的挣扎里面,最终用一具躯壳,去解决了他人试图同化的冀求;把灵魂还给自己吧,我们渴望自然的自己。

  它是一次薛定谔赌局,当我们被那么多不确定的死亡围绕,当生活本身的不可控的随机变成了我们的彷徨,当我们逃避或者“视死如归”,在告别时刻来临之前,我们疯狂地做自己或者忘记了自己;当我们与死神玩着捉迷藏的游戏,那么,为什么不看看生活呢,在“向死而生”的偏执遗忘里,也许就没有了自己。

  它是一个被投递出去的朋友:灵魂的碎片寄托信纸上,老街旧巷,一切被拆除掉的记忆,就像是我们被拆除掉的童年理想;“近乡情更怯”,原以为我们会想要找到那个过去的带上鲜活气息的自己,而有一天那个原来的我被他人珍视、寻找、记挂,我们却不再想要知道那个人——也许我们放弃掉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如同拆迁队一样残忍,而变成了这个城市里面,面目模糊行尸走肉;寻找灵魂的工作呢,也终究在精神世界的隐退中,再也不会出现了。

  带着错号的信鸽飞过回来了,渴望自由的灵魂纵身跳离了繁琐社会身份信息爆炸苦闷文字拓展地太过庞杂反而渺小精神世界不再成长了,于是,焦虑消失了,定格在有限阳台,一页页,腐朽掉我们的家园;用笔规划地图上的城池没有了后来的土壤,织梦者的拓荒成为了可笑年少不经意,叹息着,被丢弃或者毁灭;没有缺点好好先生,在隐藏的内在里面,爆炸成为一个可笑的影子,然后,孤独者继续孤独,因为城市变得更大,而没有互补的灵魂,能够温暖这场春雪;而被纠葛和隐隐预兆的命运呢,在一次次惧怕和等待中,错过了爱的过程,再也没有了幸福的可能……

  这是我们的城市与我们,那么地相似,像是早已写好的代码,就缺随机地选择安排进我们的躯壳里面,那么多弥补不了的BUG,在尚未有病毒触碰的岁月里面,茫然地雷同地行走着,填补着一个个随时可以被替代的位置,做着大多数麻木不仁事情:工作、生活、家庭爱情,在按部就班甚至被格式化的平静里,滴答滴答,漠然等待着最后一刻。

  “世俗庸常的失望、难以解释不满突如其来悲怆暴风雨般的渴望,它不被重视,它申诉无门,它在那里,建构与消解,挣扎或妥协,和解并收纳。”在缺失的故事里,我们贴补不上或者说不知道要贴补上多少无可言说的片段。在绝望的生活里面,鲁敏说了被压扁了人物们的伤口;而在我们的心上,又有多少的难过是无法排遣的第九个故事呢?

  总是八缺一,在缺席了的生活里面,留白的是我们隐隐作痛的肋骨,与生俱来,如影随形。而夜晚,城市的灯火熄灭,陷入黑暗的灵魂沉睡抑或辗转反侧,骚动的是某种情怀

  是忧伤吧。

  九种忧伤。

  y 林怿

  2013年3月21日22:58:46

  写于履坦巷19#

  《九种忧伤》读后感(三):中国式《十一种孤独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十一种孤独》描写的是美国五六十年代普通人对生活的忧伤、绝望情绪

  而这本《九种忧伤》进步了,写了八个人对生活忧伤、绝望的情绪,因为它要把最后一个留给你。

  我不喜欢这类书,怎么说呢,注意了吗,《十一种孤独》写的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故事,那时候二战刚刚结束,美国的那一代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那个时候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悲伤绝望的情绪,这部作品是对当时生活状态的一种忠实记录和描述,即可以当做文学作品,也可以当做是一种对社会的研究。但是那本书是对过去的回顾,真实回顾。

  这本《九种忧伤》嘛,写的是现代人的忧伤情绪,而且都是在生活中细微之处。可以说,这本书在某些方面成功的,或者说,作者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运用文字的魅力引起读者共鸣功底很深,所以我才没有选择较差,这是我的作者文笔写作功底的认可

  可是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更觉得这种书不该看。书中对于人物的设定十分大胆,他们行为怪诞、荒唐,可是偏偏这些怪诞荒唐中有某些细节能够触动你的内心,感觉你就是其中一位,甚至来说,你会觉得你就生活在忧伤中,尤其是最后一章,把这种观点表达的更加明确了。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本来就大,这本书带来的不是人性思考,而是对社会的悲观情绪的无尽放大,或许这种就是所谓的“非主流流行元素”,能够在某一个层面吸引读者,可是不要忘记我们阅读是来解压的,是来感悟的,却不是来被作者带动着走入一种莫名情绪中去的。

  为什么作者不去反思,忧伤过后,剩下的是什么?这部小说除了给人无尽悲观情绪之外,还能带来什么?

  现代的作品中,比较流行这种渲染忧伤的情绪,小清新小忧伤是能够吸引眼球的,也有助于施放压力。但是这却不应该成为一种主流文化,不应该有放大效应。社会的种种不如意需要的是理性地思考与合理释放

  最后说一句,因为我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太有感觉了。

  《九种忧伤》读后感(四):知我者谓我心忧

  中午去食堂的路上,同事小付悄声唤我:“吴老师,这几天为何这般忧伤?”

  今天的青椒鸡蛋是有些辣了。忧伤,从何而来?她又从何得知?说得这般轻声而又不太好意思,似乎不经意洞悉了我这中年男子心上的秘密。这些天的午休不太安稳却是真的,常在浅梦中惊醒,再也就无法睡着。这似乎是因了邻居的邻居家添了新人,中午时分总会声声清脆响亮的啼哭声传来,夹杂着窗下阿婆们念叨青菜鱼肉价格的叹息,让人听得亦幻亦真。如果说关于这个世界的各种传闻探讨以及叹息我已经听着木然了,那么一定是那新生婴儿啼哭让我心有所惊,那声音是如此地直接,有力清晰,充满想象,召示着一种新生,让人对现时的生活充满了怀疑

  鲁敏的小说集《九种忧伤》会是那婴儿的啼哭吗?让人于梦中惊醒后,忧若空空隔世,惚如了无所依。又像是一种大风吹过绿枝,海浪带去浮沫,漫漫而起的,无处不在的,透明的情堵。这种情绪,便叫忧伤吧。鲁敏当真自信——九种忧伤,只写八个故事,第九个故事,第九种忧伤,留给了我,留给了你。

  这一份自信,自有她的道理。鲁敏的故事,有着惊人亲和力笔下的人物一个个都有着你,有着我的模样呼吸:那从酒肉之林离席而去,再“不食”人间烟火的秦邑;那灵魂无依,而空造一个知己,并坚持与之通信的陈亦新;那为各种安全隐忧所困,不肯“视死如归”般活着的老雷;那不愿活得小心翼翼,坐吃等老,而渴望像信鸽一样飞向风雨和无定的穆先生;以及那不肯妥协于现实,在婚礼现场决然“退货”的大龄剩女梅小梅……我忧心地发现,他们的故事,和我的人生并无什么不同。换言说,我正像他们那样活着。然而,如果仅仅如此,我又何必要读这些“自己的故事”?

  是鲁敏,是鲁敏给他们安排了一个个迥然不同的人生走向。这样的走向,是令人陌生的,是令人存疑的,是充满想像力的,甚至可以说,是值得尝试的。也正是这样的走向,曾经有那么一瞬间在我们心尖上停留,而我们习惯性否定了,放弃了,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秦邑不堪没完没了地吃饭喝酒,亦不堪那以没完没了吃饭喝酒维系的所谓朋友,从此只吃草根树皮,还和老虎聊天做朋友。这样的“疯子傻冒”怎不叫人忧伤!还有那老雷,因看多了现如今的“非正常”死亡,一心一意要安排妻儿的安全生活,这些安排可谓周全,可谓细致,比如过马路要等到绿灯的中段,因为前后三秒都有人闯红灯无奈他的妻儿都如你我一般,要“视死如归”般地活着。不堪忍受这一份小心,妻子分居而去了,儿子叛逆而走了,忧伤的老雷啊,越想越怕,干脆冰箱里放上两杯橙汁,谁会喝到有毒的那杯,谁便从此再不要担惊受怕了。

  很忧伤,是因为很决然。这种毅然决然的人生态度,多么像我午休时分从邻居的邻居那儿传来的婴儿哭声,那声音是如此地直接,有力,清晰,充满想像,召示着一种新生,让人对现时的生活充满怀疑。由是想到,第九种忧伤,大抵是如我这般吧,选择了模糊,选择了这样似是而非,而又“视死如归”般地活着。

  知我者谓我心忧。同事小付知不知我我不知道,而鲁敏,一定是知我的。

  ***

  《九种忧伤》读后感(五):第九种

  最初看鲁敏,是《小说选刊》上的一篇《纸醉》。剪得一手好纸的哑女名叫开音,身边环绕笨拙却会袖一根笛子田地深处吹奏的哥哥大元以及聪明会读书的弟弟小元。淳朴民风,自然的文字,一片深情以淡然的笔触缓慢述说。彷佛沈从文的翠翠和凤凰一样美好动人

  那时候是08年。18岁,念补习班,生活平静而单调。下午放学后出校门,过桥,沿河边走到一个报刊亭,买一本杂志报纸,过另一座桥,又沿着同一条河流走回家。现在回头看,那些所谓的辛苦压抑早已忘掉,日渐凸显的反而是学校围栏上探出的一片灿烂的迎春花

  现在是14年。大学毕业后工作已2年。上班,看书,煮饭,偶尔旅行。有爱人,争吵拥抱热乎乎的尘世味道

  看到一句话,感受生活的是心理,体验生活的却是身体。

  大概真的是内心经历了太多起伏吧,一根一根的白发无声地证明过去两年喜怒哀乐都太过用力

  其实一切都还好啊,可是总想着像鸽子一样飞翔啊。

  《九种忧伤》读后感(六):八个半故事通向宿命的未卜

  殊途同归的时代病,病态、夸张、荒诞,却又是真实得让人乍舌的现实。《不食》对抗食品安全危机,《谢伯茂之死》虚构臆想的虚枉关系,《铁血信鸽》内心懦弱卑微的执念,《死迷藏》视死如归的生命游戏,《字纸》对知识的敬畏和销解,《在地图上》空洞无聊的寡言,《暗疾》意念所归的心理病。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庸常生活的放大,每一片断都是生活里子的掏空。悲剧的是这些皆是生活的挣扎与诉求,最后的最后都是通往同一条羊肠小道。一个悲剧连环着另一个悲剧。

  鲁敏的小说,并不陌生,读她的小说,每次的感受皆不同。当年读《此情无法传递》,心里满是悲哀,读信及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总也忍不住的伤感落泪。而《九种忧伤》则是纠心的难受,这些如同走钢丝一般的百味人生,往前再走一步就是悬崖,但若拉之一把,或者略有回转,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看彼之忧伤,我心亦忧伤。

  书中实际只批露了八种忧伤,最后一种留给读者。鲁敏在访谈中解说这种设计意图:“其实正是想强调和突出多出的‘那一种’,这一种忧伤,留给我、留给你、留给读者,留给陌生的人们。这‘一种’忧伤,就有着八百万种可能。每个人都像一枚玉器,纵使镶金含玉,但内心总有残缺与孤寂,带有不那么明显的破绽,这就是我们微小但坚硬的忧伤内核。我很想通过这本书来触碰、解剖、解构它,并使陌生的读者通过阅读来获得呼应和释放。”现代社会总是催生各类的心理病,你我他又何尝能够独善其身,旁观一般笑看他人?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中医学里,有“五劳七伤”之说,也均为诸虚百损之症。鲁敏的《九种忧伤》,如庖丁解牛一般分离出忧伤的多层表现;也如一面现实的镜子,照见众生百态。这些人类隐痛与暗疾的书写,也再次传达出她对“僵硬残酷的城市化”的质疑与扣问。

  南方女作家弗兰纳尼-奥康纳说“对于耳背的人,你要尽可能大声,对视线模糊者,你的图画需要线条浓重”。鲁敏所作的便是以这般平实真切的细描慢勾,直至唤醒身在其中不自知者的感受,“如同揽镜自照,你看到的是陌生人,也是自己,更是荒芜的人生”。难受也罢,苦闷也罢,都是活着的常态与附属。

  《九种忧伤》读后感(七):存在先于本质:鲁敏对“忧伤”的回答

  婴儿需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该用哭还是笑才可以换来妈妈的奶喝;小孩儿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一起玩“过家家”模仿成人的家庭角色;青春期悄然而至,在监狱式的学校里又不得不压抑源自本我的莫名冲动。由赤子长为成人,我们不得不将自己“社会化”,学会处理社会关系,知道善恶是非,形成价值标准。

  可光是成为一个社会人还远远不够,人还必须寻找个体与个体的区别,并从与他人的关系中识别“自我”,进而寻找自我存在于这个社会的意义。而当一个人对“自我到底是什么”感到无从解答之时,心理学上的认知障碍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种无法调节“自我”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障碍,即作家鲁敏笔下的“忧伤”。

  鲁敏的《九种忧伤》(花城出版社)讲述了八个忧伤的中篇故事,其中包括不食酒肉、却吃花朵泥土果壳船桨的秦邑,被妻子的“养生强迫症”压迫的穆先生,因为恐惧而试图控制死亡的老雷,对有字之纸怀着文化情结的老申……这些形形色色的主人公,无非都是我们眼中的“异类“。虽然他们的生活并无波折,却身处喧嚣的社会不知所措,无法调整自我以适应社会,既没办法面对自己、也没办法改变周围,最终酿成苦果。

  鲁敏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的设计者。她并非只是着力于刻画异化的现代人格及扭曲的现实悲剧,而是在追问当自我与社会的矛盾不可调和之时、我们该怎么办?

  鲁敏在她的文本里,纵容秦邑啜食自然之物,放任秦邑因为“不食”与女主人公,与“我们”、社会、甚至与作者本人都格格不入。这些主人公荒诞、诡异、脑抽筋、神经质,他们结局凄惨,但鲁敏坚持为她的人物赋予最大的自由,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主动地去选择,并且乐于在欷歔的情节之后,再书写一段不仅极富诗意和奇幻感,而且引人停步思考的结尾:譬如跳楼自杀的穆先生,“他肥大宽阔的肉身,在风中缓慢而沉重地飘动、上升,直至化为一只怪模怪样的灰色大鸟,其情状,超逸尘世,美不胜收”。类似的结尾多次重复,仿佛一咏三叹,升华了整部小说集的主题。

  尊重每一个人选择自己的自由,其实正是鲁敏对“忧伤”的回答。她在描写以身饲虎的秦邑时反问道:“他此刻的存在,该怎么去界定呢:他是与众不同地活着,还是与众不同地死了?”人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人,到底该由他自己说了算,亦即哲学家萨特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存在,必须给予人选择自己本质的最大自由,进而让这种自由变成积极的、主动的、负责任的内心力量,唯有如此,才不致“忧伤”,不致迷失自我,不致生命之轻。

  《九种忧伤》读后感(八):这不是一本有关忧伤的书

  (最近写东西都像便秘,脑积屎的节奏啊啊啊!!!大家可以绕行了。。。)

  刚刚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文学是伤感和失望的产物,忧伤是思考的本质。

  作者说:九种忧伤,八个故事。留出一个,第九种忧伤。它属于你,是唯一,或是八百万。

  这本书的题目和封面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我常被有关忧伤的东西吸引,我觉得我从来没有理解过这个词,它是如此的神秘。看完这本书后有种失望的感觉,这真的不是一本有关忧伤的书。

  书里有八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不食。看到这个题目脑海中立即就浮现出一个形象,一个瘦瘦弱弱的年轻人,专注的旁若无人的细细咬着竹筷子;在电影院的黑暗中专心的嚼着真丝围巾;安静的坐在老虎的笼子旁看着老虎带着淡淡的香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忧伤?我觉得不是,他在劝说别人时所表现的傲慢,他对于自身状态的享受,绝不是一个忧伤的人所拥有的,更像是一个不被理解的哲学家一样,信奉着自己认为是真理的东西,是不与大多数人一样的一个人而已(其他故事的主人公大多也是如此),所以难免的孤独寂寥形单影只。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接受那根肉骨头……

  第二、三、四个故事:谢伯茂之死、铁血信鸽、死迷藏。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如此的相像,他们仿佛就在你我的身边,隐没在人群中,过着平常人的庸碌的生活,却有着自己不可排解的疑惑。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疑惑,只是陷于疑惑的程度不同而已,陷得越深,逃脱的可能性越小。只是不懂谢伯茂之死中为什么要以老邮递员作结,而死迷藏这个题目又从何而来……

  第五、六、七个故事:字纸、在地图上、暗疾。我完全不能理解这三个故事,尤其前两个。短小的篇幅,寥寥几笔,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局,但孤独执拗多余忧伤……

  第八个故事:未卜。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作结,这更像是一个惊悚故事。不是未卜,而是命运的既定,我们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这么想来,不管老三最终娶谁结局都是一样的吧。

  八个故事,薄薄的一个册子,虽无关忧伤,但足够沉重。

  《九种忧伤》读后感(九):写给残酷世界的信

  这个春天最终变成了一件沉重之物,砸在我的身上。

  我的母亲,在罹患了长达10年的糖尿病后,忽然陷入了严重的心悸。她坐在她家17楼的阳台边上,像在水底一样地呼和吸,她在第二天黎明到来的时候,流着泪对我说,在那漆黑无边的午夜深处,她其实好几次都想从那阳台上一跃而下的。

  我的一位兄弟,3年前遭遇了他妻子的背叛。那个同他扯了证,只是在等待婚礼举行的女人,忽然抽身而去。在过去3年时断时续的抑郁症发作后,这个春天,3月的一个下午,他忽然打来电话问我:“请告诉我回家的路吧,我找不到我回家的路了……”

  他最终在接下去的那个飘荡着各种燥热和诱惑气味的傍晚,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精神分裂者。

  所有这些,我感觉,同鲁敏在《九种忧伤》里要讲的东西,有一种冥冥中的呼应。我在这个春天同这本书相遇,然后感觉,这个春天的魔力,它那命中注定的毁灭气息,却从书里一点点地散发了出来。

  书皮儿上那个入骨孤寂的男孩儿,即使你把他切成了碎片,那份弥漫性的忧伤仍然侵蚀而来。嗯,不止是忧伤,我想,鲁敏真正想要讲的是:日常即深渊。

  日常,当然是鲁敏作为一个小说家的敏感所在。她总在敏锐地提示我们,这个我们处身于其中的日常,有多么的荒诞不经。

  《不食》里关于吃的恐慌,《铁血信鸽》里由衰老而引发的养生迷狂,《暗疾》里高速城市化的“城北”阴影下的各类后遗症。还有《死迷藏》里包围着老雷的高频率现代死亡事件,《字纸》里前信息和商业时代的印刷术泛滥……鲁敏的故事就是以如此尖锐的指向性,连接着我们在这个时代的生存。她不厌其烦地罗列着那些知识,报道,细节,并且以此为砖石,构建起了她小说所必须的物理空间。

  而在这个物的背景之上,一点点地,我们看见了向我们走来的那个人。那个人,无论是叫秦邑、李复、陈亦新,还是叫穆先生、老雷,多半有一个统一的影子:他们都是中年男人,敏感,甚至神经质,所以相比我们这些安于晦暗人生的俗人,更敏于接受日常深处发射而来的危险信号。他们多多少少都不会安于身边那无色无味的空气,他们向旁人、家人扫射过去的眼光,也多多少少有些厌世和轻蔑。他们一点一点累积着那种郁闷,我们知道,到了故事的后来,他们一定会找到专属于他们的武器。

  比如那个秦邑,从“不食”出发,然后小木凳子的左腿、风信子的根茎、竹笔筒的节疤……开始了他与世界敌对的另类食物之旅。而退休回家的穆先生,却对妻子急风骤雨般的养生运动充耳不闻,反而痴迷起信鸽俯视人间的飞翔,他在故事的结尾向高楼间空隙的纵身一跃,最终用自己上下扇动的双臂和微胖的肉身,完成了一次人对于鸟的拙劣模仿。

  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鲁敏笔下这些脆弱男人的反抗,是多么的富于诗意和想象力。鲁敏执意要将一颗诗心,置于他们体内。她甚至放弃了对这些人失落人生的摹写,而是让他们任由那激烈的诗心引领,最终去完成一次诗性的坠落或者逃离。

  很大程度上,鲁敏这些激烈的故事,都是一场胆大妄为的臆想,也是面对我们这片纷乱日常的忧伤回望。

  所以,当那些男人的反抗愈发的抽离,他们手里的武器愈发的匪夷所思,她虚拟的那些故事,反而是愈发的动人。

  让我们来看看整部集子里我最着迷的《谢伯茂之死》。

  对谢伯茂的追查,在一起貌似侦探小说的寻访中展开。一个死信投递员的最后职业生涯,让这个起先悬疑的故事,很快就坠入了凭吊的哀伤之中。即使鲁敏自己,也没有心情和我们捉迷藏,我说过,她更多的是一位诗人,这位诗人满心忧伤,所以到第2节就忍不住端出了作案人,那个上着无聊的班、结了死寂的婚、又生下了个平淡无奇的女儿的男人。他晚上睡不着觉,就想象出一个叫谢伯茂的好兄弟,然后给这个不存在的密友写信。

  追查仍在继续。对于投递人,这样的追查,是对已经日渐消亡的信件的一次无可挽回的缅怀。而对于写信人,翻出搁置已久的羊毫,复习粘贴邮票的讲究,最后想象那封飘零的信件,如何在黑暗的邮筒中坠落,也同样是一种缅怀。

  那个居住在悠远成都的女诗人翟永明,是否也是在一个类似的失眠深夜,写下她对于古代的怀想的呢?她说:“在古代我只能这样/给你写信 并不知道/我们下一次/会在哪里见面……在古代 青山严格地存在/当绿水醉倒在他的脚下/我们只不过抱一抱拳 彼此/就知道后会有期//现在 你在天上飞来飞去/群星满天跑 碰到你就像碰到疼处……”。

  是的,疼痛。

  这疼痛,就隐藏于《谢伯茂之死》里那些无处投递的信中:“他写过年深日久、灰尘很厚的激情。写过遥远得相当于是死去的恋人。写过寂静的呼喊,写过蚂蚁,……写过交媾的非洲猛兽,那是午夜电视的无声自慰。”也让故事里那位投递人的追查,最终沦为了街头的乞讨。

  我们无能为力,事实上只能用古代的优雅,来短暂地镇痛。而即使是肉身的相遇,比如在故事的结尾,那个写信人和查信人在寒风中终于接上了头,而他们要找寻的谢伯茂,却仍然在遥远的路上,反而是渐行渐远了。

  已经想不出比这还要忧伤的事。

  3月14日凌晨5点,并不罕见的一场大醉之后,我在午夜的家中翻箱倒柜,居然找到了大学死党于1994年写给我的一封旧信。不过是一些寻常的诉说,交代着19年前的工作和婚姻。但却如同一枚子弹射中了我,让我顿时孩子似的泪流不止。那一瞬间,我知道,那封信其实就是写给19年以后的我,在我丧失了那么多那么多以后。那个深夜,我是那么地想要写一封回信,就写给那个19年以前,还十分年轻的老同学,我想要用钢笔对他写:对不起,我老了。

  《九种忧伤》读后感(十):人生的意义与无意义

  我的梦魇又回来找我了。这是一个少年关于死亡的梦魇,没有神,没有佛,那么死亡就像是电脑被拔了电源,当你闭上眼睛以后,黑暗,无穷无尽的黑暗。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青春期少年会想到死亡,但这个梦一直跟随我多年,甚至担心睡觉时闭上眼睛就再也醒不过来。再后来,或许人的精力就这么被读书、高考、游戏、恋爱分散,你也不在乎死亡了。而直到最近,与老婆坐大巴从香港回来,看见那一片都是福利院的房子,老婆说,我们以后了是不是也会在养老院过完自己的一生。我想象着自己邋遢地坐在轮椅上,口水不停地往下流,但比这最可怕的是,我再也不能回应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对我毫无意义。少年时对死亡的恐惧又回到我的身上,惊得我一身冷汗。这一天,我和老婆去香港买结婚对戒。

  当我边看《九种忧伤》时,我又想起自己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阿乙写的关于杀时间的故事。那个故事讲一个人起初很担心死亡,认为人就只有这么短暂的一生,然后发现拿年份乘以360、乘以60、再乘以60,这个时间是多么的漫长,于是人的一生就在“杀时间”。我想,不管是对死亡的恐惧还是在“杀时间”,其实都在讲述着人们对于人生的意义与无意义的思考。只不过,有时候它们以一种荒诞的形式出现,让我们手足无措。

  《九种忧伤》里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寻人和“造”人的故事。一个人给自己生造了一个朋友,是不是地写一封信给这个朋友,而另一个人为了让这些信找到主人,想方设法地找不存在的这个人。这个故事很像《等待戈多》,充满了无意义,但又诉说着人世的乏味,与人们追求意义的理想。在鲁敏的描述中,少不了这些夸张的人物,但你又觉得他们代表着你内心的冲动,你想融入这个社会,又觉得你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就像变成赛鸽的老头,他唯唯诺诺,他看不起老婆为了养生的痴迷,但又献媚似的听从她的吩咐,甚至去问养鸽子的人有没有鸽子卖,然而最终他把自己变成了赛鸽,不再纠结于保养这副皮囊。还有《死迷藏》里面的杀人犯,他本来只是想稳妥地安排一切,却最终发现生命本来的无常。

  当然,我对于鲁敏描述的主人公总是缺乏认同感,正如你知道模特在T台上过分的展示细节,到了现实中那些元素可能只是打散了穿在不同的衣服上。我似乎能看到他们身上的我,但我终究知道我不是他们。反而,我更习惯鲁敏对于现实的描述,庸常的生活,庸常的人物,你就像看着镜子里的生活,你懂得,但挣脱不了。而鲁敏的文字,有时候会有种说不出的爽利。比如我现在还记得这样一句:生活就像是糟糕的自助餐,什么都没有胃口,但你就只有这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