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的读后感10篇

2018-08-23 04:3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的读后感10篇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是一本由李零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4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读后感(一):读周易的根本方法

  这是考据研究周易的力作,此书一出,把对周易经文的译注推到新高度,恐怕在未有新材料前提下,难以超越。但是并不是说李零的理解就可以取代之前所有的周易译注,因为李氏是从历史还原的角度来理解的,有的人则是结合历代注释和自己体会解读,后者更为抽象思辨。总之,读周易都是靠猜,比的只是谁猜得更顺理成章

  李零全不取汉易象数之说,然舍象数无可言易。虽然经文最初并没有和象数结合,但是易之为世所重,定是重卦之后。重卦之后也就能发展出象数这一套,有了象数之说,用起来才有说服力

  李零以为“资斧”即后世所谓盘缠(贝帛等货币),于理不通。上古时代,出门远行,必餐风露宿,多无人迹,带钱无用。上古货币恐怕只有在赶集或大的贸易行为时才有用。且上古如今之边陲深山民风淳朴路人没饭吃,野人大可以招待,不必付钱。

  刘大钧的本子可以和李零的本子对照着读。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读后感(二):《周易》是一本不要去读懂的书

  1. 读了几天李零的《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学》,着实觉得《周易》是本不能去读懂的书。如果不想读糊涂,读完李零这本书的总序、自序、写在前面的话,就不要再往下读了。再读下去,字字明白,句句理解,就是读不懂。每一卦的副标题(算李零的注解吧),尤其坑人,像读毛主席语录(怎么还觉得有点于丹风采?)。

  2. 如李零所说,《易经》是西周筮占的经典,他也引用朱熹名言:“《易》本卜筮之书。”但是没有人说明白这个筮占经典是如何用于筮占的,它跟筮卜的具体关系是怎样的。卦辞是解释卦象的,卦象是怎么出来的?所占之事跟卦是怎么建立关系的?每爻的解说之间是什么关系,跟卦辞又是什么关系?句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白,句子就很难明白。

  3. 还有些小问题,让人困惑。比如,在“泰卦”一节里说“此卦下乾上坤,天在地上。”在“否”卦里又说“此卦下坤上乾,与《泰卦》相反,不是地在天上,而是天在地上。”对照这两句,到底谁是“天在地上”?就乾、坤在两卦中的位置来说,显然否卦是天在地上,《泰卦》的解说讲反了,出错了。不知道是作者的问题还是编辑的问题,在理解起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这样一本书里,这个差错会害死人的。如果认为书中这两段都是对的,能不更加糊涂吗?

  4. 把某一卦解读成讲某事,这还是在占卜吗?这卦怎么用来占其他事情?如果都是借题发挥,那就随便怎么读都成了,望文生义也可以。

  5. 把周易当作文字古迹来理解,钱钟书讲的更明白。比如《革》卦之“鞏用黄牛之革”一句的解读,钱李之间,高下立现。

  6. 从数字卦到横画断连的阴阳爻,讲的是卦象,没有图像不好理解。

  7. 读《周易》,其言凿凿,其象确确,其意蒙蒙。

  8. 准备根据李零的推荐,再找几本相关的书读读,否则会纠结至死。

  李零和钱钟书讲:革卦及“鞏用黄牛之革”

  李零:

  重点讲“革”与“勒”通假。

  1. “革”字有三重含义:一是皮革之革,二是变革之革,三是读为勒。

  2. 革 皮革。此卦以革为象。……皮革从动物身上剥下,经过除毛、鞣制,才能使用。革除、变革之义即来源于这种手艺

  3. 此卦“革”字,上博本全部作“革”,马王堆本全部作“勒”。银雀山汉简有《唐革》,“唐革”即唐勒。二者是通假关系。

  4. “鞏”,从革,意思是用皮条把东西捆紧。

  钱钟书:

  重在讲“反象以征”。

  盖以牛革象事物之牢固不易变更,以见积重难返习俗难以,革故鼎新,其事殊艰也。夫以“难变”之物,为“变改之名”,象之与意,大似凿纳。此固屡见不鲜者,姑命之曰“反象以征”(Reverse symbolism)。词令每正言若反,欲盖弥彰,如旧谑埋银地下而插标其上曰:“此处无银”……拟事寓意,翩其反面,亦若是班,须逆揣而不宜顺求,“革”取象于牛皮是已。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读后感(三):一本算命书

  lt;易经>一般分<经>和<传>两部分,<经>据传是周文王写的, <传>是五百年后孔子的读书笔记. 孔子讲<易传>是六经注我,把一本算卦的书写成了儒家哲学, 意思延伸完全不同方向.以至于后世的注<易经>的都跟着他这条路走下去,反失了<易经>的本源.李零这本书回归算命的本源, 3/4讲<经>,只有1/4讲<传>.

  quot;筮", 和卜(龟甲)不同,是用植物的茎或竹子工具当作算筹,用来占卜吉凶.早期都是先卜后筮, 如果矛盾应该相信卜."易"本意是变易,玩的就是数字组合.

  春秋时候,贵族教育从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变成孔子六艺(礼乐易春秋诗书),古典是三大:<诗经><尚书><周易>;分别是文学历史哲学;新典主要是孔子写的,比如<春秋>(当代史,区别于<尚书>古代史)

  lt;易传>的出现是场革命,把<易经>从占卜变成哲学.

  (龟甲)卜早先居于众术之首,但首先衰落的是它. 东周就很少了.战国秦汉主要是日者之书(黄历).而筮则向日者之术靠拢.

  quot;元亨利贞": 通于神明,利于占卜. "悔": 预期中的后悔,后悔有所失. "吝" 是惋惜遗憾. "咎"是责怪怪罪,引申是交厄运. "厉"是凶险. "有言"是表示某种不吉利. "有它"是意外的凶险.

  lt;易经>的基础八卦:64卦是8卦两两组合而成. 8卦中: 乾为天,义为健; 坤为地,义为顺;坎为水(云雨) ,义为险,离为火(日电),义为明; 震为雷,义为动,艮为山,义为止,巽为风,义巽;兑为泽,义为说;

  八卦每卦为三爻(长短划);乾震坎艮都是阳卦,其余为阴卦.64卦中下卦为"内卦",上卦为"外卦".64卦每卦六爻,阳爻叫刚,其数为9,阴爻为柔,其数为六.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读后感(四):尚晓岚:“自己的东西”与“我们的经典”

  http://bjyouth.ynet.com/3.1/1302/01/7799191.html

  “自己的东西”与“我们的经典”

  2013/02/01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尚晓岚

  “现在的高校课题制把人分成两种,一种人是学术老板,一种人是学术打工仔。呼奴使婢,我不喜欢;摧眉折腰,我也不喜欢。怎么办?在这个资本运作压倒一切、写作变成团队行为的时代,个人学术还有存在价值吗?我说还是有一点吧。反正我是坚持写我自己的东西。”1月25日下午,暖阳照进三联韬奋图书馆,北大教授李零不紧不慢地讲了这样一段话,为他的新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读者交流会做了开场白

  李零在高校里颇为另类,不做课题,授课之外,坚持写“自己的东西”。他以在北大讲课的笔记为基础,撰述“我们的经典”系列。自2008年以来,陆续在三联书店出版了《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而《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学》则是“我们的经典”的收官之作。

  为什么《论语》、《老子》、《孙子》、《周易》入选“我们的经典”而不是其他的古书呢?“要批评我很容易,我选的这四本书,其实就是西方汉学家会选的经典。”李零说,“他们挑选的,是和中国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关系最为密切的书。”他认为,《论语》和《老子》讲人文,《孙子》和《周易》讲技术,四本书“年代早,篇幅小,比其他古书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也更容易融入世界文化。”

  在新出版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中,李零依据传世文献,对照出土简帛,逐字逐句地对《周易》进行爬梳和解读,给出白话翻译,并将《周易》的渊源和基本思想置于学术史、思想史的框架下,做了提纲挈领分析。他说:“其实你只要读一读就知道,《周易》是本非常枯燥的书。”对这部众人趋之若鹜神秘的“算命书”,他的基本态度是“世皆迷其占,我独爱其辞”。

  就李零的治学方式,社科院考古研究员赵超说:“不用现代人想法去解读古人,这是真正的学术与政治宣传时髦看客之间的本质区别。”北京大学教授唐晓峰说:“李零恰恰不是埋头读古书的人,他的现实感受力极强,每次大潮起来,他都能意识到其中的问题,非常清醒,也敢于对潮流说‘不’。”

  关于读书和写作,李零也有自己的“大实话”:“我读书,是为了长知识,消愁解闷,寻开心,和所有的读者是一样的。就是不让大脑空转。”

  文/本报记者 尚晓岚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读后感(五):兼具学术的严谨性和内容的可读性

  首先要向李零致敬,解读周易的人很多,但像李零这样兼具学术的严谨性和内容的可读性,仅此一人。而且,李零那种举重若轻的态度,远离神秘主义和玄学,就文本谈文本,就文化谈文化,既没有一副鄙视历史糟粕面目,也没有一颗崇拜古人智慧的大脑,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周易是一本占卜书,64卦如同54张扑克牌,算命时变化无穷,准不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古人的思维方式。李零一开始先谈了《周易》的渊源,龟卜与筮占的地位,《连山》、《归藏》与《周易》的关系,数字卦的变迁,八卦与阴阳五行演变,以及《易传》对《易经》的发展。因为《易传》的出现,《周易》才从一本单纯的占卜用书变成了一门哲学,进而很大程度影响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延绵至今。所以说,无论是否信这套理论,《周易》都是必读之书。接下来的大部分篇幅里,李零结合《周易》的今本、马王堆本和上博竹简本,详细解释了每一卦的卦辞和爻辞,读来也是相当有趣,技术上很长知识,而后面或许包括孔子本人在内的儒家所写的《易传》,各种演绎和扩展,一方面高度哲学化,一方面实际也是玄学化,有着浓厚的在儒家其他著作中所看不到的神秘主义色彩,也难怪进入汉代以后,经过董仲舒、刘向、刘歆等一群大儒的发挥,搞出了天人合一这套东西,导致谶纬、祥瑞满天飞,真不知是儒家之幸,还是儒家之祸。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读后感(六):知春客:导读《周易》此书靠谱

  导读《周易》此书靠谱

  2013/01/11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知春客

  有些书,着迷的人很多,认真读的人却少,读通、读懂的更加稀罕,《周易》就是这么一本古老的书。自问世以来,迷它的人一拨一拨,讲它的人铺天盖地:人活得长不长,运气好不好,会不会升官发财,大家最关心;娶媳妇孩子,出趟门买块地,都得起一卦。周易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深、之广,无与伦比

  《周易》在中国经典中是极为特出的一种,一是它是最古老的经典,传说是人文初祖——伏羲画卦,或许难于考证,而商周之际便已出现周易的雏形则是文献与考古发现皆能确证的事实。第二是地位稳固,从孔子时周易就是圣人亲口认证的经典,“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而到了汉代,五经之立,《易》为先,《易》居群经之首。后世的九经、十三经皆遵而不改。汉代以后,《周易》也没有遭受《尚书》那般被“辨伪”的磨难,依旧注者云集,一直到今天。第三是不同于黑格尔对于《论语》的不屑一顾,《周易》在西方世界也一直颇受尊崇,是西人公认的东方古老智慧的代表,译本、读者也最多。但是颇为奇怪的是,关于《周易》的书,不下几百种,但是真正能深入浅出、讲懂讲通《周易》的著作,却一直未能出现,一般读者对于易经,仍然望而生畏

  李零教授在2007年郑重发愿,要写出四部“我们的经典”,讲析《论语》、《老子》、《孙子》、《周易》等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书,把它们请下神坛。前三种写作都颇为顺利,保持一年一本的速度,而最后一本似乎颇为耗费心力,差不多三年之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学》才悄然面世,给盼望已久的读者一个新年的惊喜。这本四百多页详解周易的专书的推出,也同时意味着,从此以后,普通人接近易学终于有了这么一本靠谱的导读,面对《周易》,不用磕磕绊绊、战战兢兢了。稍微有点古文献功底的读者便可借此一窥易学的世界,若有进一步的兴趣,也能仰仗本书的指引,探究易学的堂奥。

  本书的体例颇为独特,先替读者梳理一下周易的关键词,挑出二十个周易中最常出现的语汇,列出辞例,下附案断,依据新出土文本,对传世的《周易》正文加以全新的整理和疏解,以出土简帛材料和传世文献相互印证,破解了许多疑点,并用简要的语言贯通大义、白话译注。在此基础上,《周易》经传中蕴含的阴阳对立、五行循环的自然哲学,书中也有独到的阐述,辞章、考据、义理皆融汇于本书。

  李零在序言里说:

  去年我一直在编老师的书:《张政烺论易丛稿》,我必须把这本书编出来,才能写自己的书。

  话说得平实,却也动感情,对老师的尊敬和忆念,对学术的严谨不苟,师生之间的学问的传承发扬,皆蕴含其间。而面对当代学术日益项目化的现状和学界中人都已变成“基地分子”的困境,李零的抵抗是坚决且持久的。单兵作战,独立任行,“不入基金账目陷阱,不搞集团攻势”,与二三子教学相长,切磋琢磨,以写“自己的书”为乐。

  李零的文风历来为众人所称道,无论在别的专家笔下如何僻奥难解、云山雾罩的语词概念,李零就有把它们解说得明白如话,晓畅清晰的本事。一字一句,一句一段,干脆明了,读来如饮甘酿,痛快无比。毛泽东几十年前所提倡的“改进我们的文风”,在李零的笔下才算真真正正开花结果。

  其实,对《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么精深的集大成之作,稍有自知之明的人都不会轻易评判,贻笑大方。而笔者之所以不揣浅陋,拉杂为文,一是机缘巧合,能先其他读者一步看到样书,其胜义纷披,启人深思之处举目皆是,急于和同好分享;二是有感于近年来各行各界大声疾呼,拼命寻找的大师,其实既不在高目深鼻的异邦君子里,也不属影影绰绰、似幻似真的民国学人中。恰恰相反,1949年以来的人文学术其实法度谨严、流传有序,远非有人所臆造的那般失落与不堪。通过学术机构的建立与完善,通过文物、文献的科学发掘与整理、研究,到了李零这一代学人,对于古代中国的认识,已经迈过前人与西人,成为公认的学术标准。而通过他们的著作,古代中国的无数奥秘,也一步步向我们敞开。关于《周易》也是这样,书出来了,看或不看,信或不信,它都在这儿,以后轻易绕不过去。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李零著,三联书店 2013-1)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读后感(七):Known and Unknown

  向李零学习做笔记

  - 李零老师的《丧家狗》,是他读《论语》的读书笔记。他所介绍的读法是:一、查考词语,通读全书。二、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三、以概念为线索,乱原书顺序,横读《论语》。四、最后是个人总结。(原书p11页)

  - 说到阅读本身,我的解说,每章都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大义”,我先把每章的内容大致串讲一下。这种叙述,有点像翻译,又不太像翻译,翻译要一字一句对应,比较受束缚。我是尽量展开来讲,把每章的意思,用尽量通俗的话,细细解释一下,传达作者的思路,传达作者的语气。最后还在括号里,写一句提示语。一部分是“讨论”,则是把每章中最重要的问题,词语上的难点,文本上的关系,尽量抠一下。如果词语重见于其他各章,也要注明它们的出处,以便对照。(人往低处走)

  - 讲义理,就是把十三篇分成四组和上下篇,对全书的结构和思想,重新梳理一遍,提纲挈领,用最简单最清楚的语言勾勒其轮廓。分析篇与篇的关系、章与章(即段落和段落)的关系、句与句的关系,我的讨论,首先重视的是《孙子》的内证。词语互见的查证,当然少不了。(唯一的规则)

  - 现在的扑克(Poker)分四种花色:黑桃(spade,铲子)、方块(Diamond,钻石)、梅花(Club,棍子)、红桃(Heart,红心),每种13张牌,从A到10(A即ace,代表1),是1-10;另外三张,J(Jack,骑士)代表11,Q(Queen,后)代表12,K(King,王)代表13。四种加起来是52张,外加大小王(Joker,小丑),共54张。

  - 人类最大的游戏是什么?是商业和战争。

  - 拉姆斯菲尔德有个著名的绕口令。他说,有些事,我们知道我们知道;有些事,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还有些事,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节其大义,并非原文)。最近他出了本回忆录,干脆叫《已知和未知》(known and Unknown)

  - 故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荀子·天论》

  -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两大系统。研究人,研究人的行为,古人的智慧是凝聚于兵书;研究自然,向分两门,一门叫“数术”,一门叫“方技”。前者是研究天地万物,既包括天文、历算类的科学知识,也包括各种神秘占卜和原始巫术。后者是研究我们的身体,既包括医学,也包括各种祝由术和神仙家说。这两门知识合起来,古人叫“方术”。

  - 哲学,和绝大多数现代术语一样,也是西洋引进、东洋包装,经日本转译,融入汉语。词虽是中国词,义却是外国义。咱们中国人,一提这个词,就肃然起敬,以为配称哲学的东西,一定非常理性,非常理论,绝对代表先进,绝对是好东西,不一定。

  - 《易经》中的占卜术语:艰,本指旱灾,后泛指各种困难。有它,指意外的凶险。它即蛇之初文。

  - 糊涂是个重要概念。自古,统治者把人分成两种,一种是聪明人,一种是糊涂蛋。他们说,政治是聪明人的专利,三种人不许参加:一是小孩,二是女子,三是小人。他们说,这三种人都是糊涂蛋。小孩糊涂,可以教育,古人叫启蒙。(3)大人不同。历代统治者说,男人分两种,大人君子是聪明人,小人是糊涂蛋;女人就一种,全是糊涂蛋。

  - 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

  - 《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这是细分。粗分,则城以外叫郊,郊以外叫野。““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古代休耕,三年要换田。古人把刚刚开垦一年的土地叫菑,两年的叫新,三年的叫畬。

  - 西周官制分内外服,内服王臣多称公、伯,供事于王之内;外服诸侯多称侯,则分封于王之外。

  - 肉干有整、切之分,整块叫腊,切成条叫脯。

  - 皮革是从动物身上剥下,经过除毛、鞣制,才能使用。革除、变革之义即来源于这种手艺。

  - 巽卦第五十七——算筹藏在床底下。逊,指伏藏。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读后感(八):嗯。

  我很喜欢此书的序言;很佩服李老师的考据;很赞叹李老师对一些“大师”的挖苦。

  ----------------------------------------------------------------------------------------------------------------------------------------------------------------------------------

  不过对一些易经卦爻辞的解释,以及李老师的文风,我还是喜欢不起来。。。

  -====================================================

  总言之这是本好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