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夜话港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夜话港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6 05:0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夜话港乐》经典读后感10篇

  《夜话港乐》是一本由何言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夜话港乐》读后感(一):这也能出书,没人不能出了!!!!!

  我说这书不好吧,有些粉丝觉得是因为我觉得这书没我写得好,其实我觉得两者压根没对比性啊,我如果做出版物绝对不是我写帖子随意态度。这是两码事,完完全全的两码事。

  单纯的对粤语歌的热爱以及资料详细以及十几万字的字数,如果这些不能转换作者自己观点见解,这就毫无意义。因为读者不应该为你的“热爱”买单,读者也不会因为你那些百度一下随手可以搜到的详细资料而买单,写文艺评论,尤其是书名起得这么大,《夜话港乐》怎么看怎么是专业水准情况下,交这么个内容合适吗???

  以我个人肤浅看法,既然你要专业写香港音乐,就仅仅以“填词人”举例,基本要求至少是“林夕之所以成为林夕是什么原因?他的独特风格是怎样?他跟黄伟文黄沾有什么分别?他这种独特风格怎么形成的?他的风格对整个香港音乐的影响是什么?他的优势劣势是什么?在香港流行音乐史上林夕究竟占据于什么地位?甚至跟同时段内内地台湾的主要歌词创作横向对比如何?早期罗大佑时期的林夕与后期林夕的作品纵向对比如何?”,这才是个初步写文艺评论的样子好嘛???

  艾玛本书这种百度来的没有技术含量的资料和沿途听说的不知真假八卦,什么某某届金曲奖林夕入围几首,黄伟文入围几首,林夕的歌迷和黄伟文的歌迷拥护偶像大打出手,杨千嬅和黄伟文的心结,他妈这些都写到书里,真是够了!!!!作者会不会筛选资料和有没有大局观念啊????

  作者还喜欢分析歌词,这是最下等的做法了,我写帖子分析歌词,我都觉得够低级了,出版书你还分析歌词!!!!!分析歌词的这个行为类似中学语文阅读理解一样低级弱智。一千个人心里一千个哈姆莱特,当一首词完成了,那么它已经属于大众了,它已经不属于作者本人了,就连作者自己也不能跑出来说“你读错了,我不是这个意思!!!”

  “文艺作品”是双向完成的作品,那即是“作者的创作+读者的理解”,二者缺一不可,作者无法代替读者心理,而每个读者心理感受都不一样,比如我说林夕《绝色》是盲人恋爱,你不同意,但是你不能武断说我是错的,强制性分析歌词会让本来无限空间的歌词被限制死了,变得无趣起来。

  所以一本专业写港乐的书,以分析歌词为重点,只有一个字评价“烂”。

  退一步说,分析歌词虽然每个人感受不一样,但是从这个过程体现审美水平倒是杠杠的区分高下的,那我们摘选两段看看《夜话港乐》的水准:

  “《打回原形》写的,是以一只斑点狗的视角,来对待喜欢自己的人类。“当你未放心,或者先不要走得这么近;如果我露出斑点满身,可马上转身”、“情人如若很好奇,要有被我吓怕的准备”、“如何承受这好奇,答案大概似剃刀锋利;”

  伟文曾给陈奕迅写过“病态三部曲”《十面埋伏》《打回原形》《防不胜防》,讲述了“跟踪狂”、“人兽恋”、“人鬼恋”三种病态感情。”

  仅仅这两段就可以看出作者还纯粹处于字面分析的基础上,让人哭笑不得

  至于某些十八岁的热血粉说这书是给初级层次的粤语歌读者看,忘了告诉你,我就是才入门的粤语歌迷哟,这水平可是满足不了我哟,让姐姐告诉你什么才是初级歌迷看的入门书,马世芳《地下乡愁蓝调》,重返61号公路遥远乡愁》,类似于这种还有个起码的入门书的起码水准。

  对待初入门个歌迷,您就是再爱忽悠,文章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文笔正常废话少说,少谈八卦,多做正事,这些基本的东西总要做到吧,不然别说出书了,就放在天涯八卦还被一票人骂你废话多,早点滚,好嘛。。。

  《夜话港乐》读后感(二):粵語歌陪我長大

  在北京的時候一口氣把書看完,同行的朋友說我看書速度快,我說:這種書你也可以看得很快。因為公元寫的書就像朋友之間的聊天,平易近人,輕鬆易懂

  公元不是第一個跟我談港樂的人,但是他是第一個把我所喜歡的,我身邊的朋友所喜歡的並不算主流的粵語歌用文字形式介紹給大家的人。或許裏面有很多觀點不深刻,有很多資料很容易查到。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願意和其他人,包括同樣喜歡港樂的人分享

  陳胖子同樣也是我最喜歡的歌手,沒有之一;wyman和夕爺也是我敬佩的詞人。我總覺得陳胖子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的感染力,他唱的歌總是很容易讓大家找到共鳴,可能不一定是最好的曲最好的詞,但是一定是最陳胖子的演繹,那滲透到歌裏面的獨一無二的感情和感覺,只有陳胖子才能唱出來吧。陳胖子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什麽創作天分,更別提那突出的外形,可是大家都很喜歡他,這樣,就足夠了。公元兄的書也是一樣,可能是一些看上去沒有什麽特別的分析,那些歌詞的重複和翻譯甚至看上去有點騙稿費的嫌疑,可是那種朋友談心的坦誠真摯,卻真實展現在我面前。看到某些評論,某些喜惡,我曾經以為只有我一個人是這樣想,卻發現原來還是有人跟我“英雄所見略同”,那種暗爽的感覺估計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明白

  不說文采結構,單憑這本書給我的親切感覺和作者推薦的那麼多精彩的港樂,就足以值回票價。正如某一星評論裏面寫得:聽的歌多了,就知道什麽是優,什麽是劣,什麽是平庸

  偏激可怕,可怕的是有偏見。

  《夜话港乐》读后感(三):断断续续的千个夜晚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标题与以下评论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本书最大的问题只有一个:作者的内容对不起这么大气的标题。“夜话港乐”;“有粤语歌就不会有世界末日”。可是这本书最好的标题应该叫做浅谈明星八卦或者说歌词简要摘抄。

  一开始我看到这个是在微博上,也跟了几章林夕和黄伟文,觉得还可以。但是也没继续往下,听到作者要出书还是挺期待的,之前跑去香港特意看了《香港歌词八十谈》这本书,但是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所以放了点期待在这本打着大旗的书上。

  但是这本书的大基调基本上就是,歌词+歌词直接翻译。而在描述的过程中又不断引用各个歌词,出于自己笔下实在是少。这样不如搜索每年香港四大榜单获奖歌曲,遇到喜欢歌曲再百度之获得其八卦花边

  这些或许都不是大问题,让我不舒服的是,作者通篇都在强加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读者身上?变态三部曲就一定是对于各种不伦恋的?《防不胜防》就不能是每个假想的极致做到片段拼接而成的一种假象,又如果真如作者所言,一个鬼魂何须被单,又何须暗中分享?为何不直接躺下共枕同眠,这样是否更能满足幻想?《打回原形》又一定是人狗恋?我觉得对打回原形最好的比喻就是卡西莫多,或者应该是爱一个人卑微到底,被抛低都学不会放低你的心态。所以变态三部曲更应该是一种恋爱中心理的反应,并不需要具体到某种某种恋爱。

  Y说过,歌詞是「已出之物」,離開筆尖後他自有生命,有人愛惜就好,「用途」任由聽官發落,我已不再執着。

  我们又为何执着?将内容留白,以待更好的悟。

  夕爷对这本书的评价,或许只是想要倡议更多人来欣赏自己的结晶,就像作者后期宣传大打林夕旗号一样(这点实在令我恶心

  不得不说,对于作者一个从未在粤语环境生长过的人,能够听过这么多歌,也愿意宣传这种文化,是值得我们欣赏的,但是可能公元还是更适合微博的模式140个字,不需要这些太多的词语。刚刚好能够用歌词+些微翻译来做完。

  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公元对碟的评价,可能出书真的是有心无力,我不知道 2 3 4 要怎么继续。继续扒八卦?好像扒地也不够专业,联想力不大够。书里说了太多太杂又太浅,还不如不写,每天搜搜榜单听听电台说不定还能找到所需。

  来说说用断断续续的千个夜晚为题的原因,这本书无论作者在写的过程中,还是我读的时候,确实是在各个午夜时分寂寞夜晚。

  说到底,支持我能够读完还是扉页上,挚友送我的一句话:“活得精彩,结尾切勿流眼泪

  (纯属杂谈)

  《夜话港乐》读后感(四):应该配上音乐合辑一起发行的书

  在书展上看到了这本书,标题勾起好奇心,便去图书馆借了来看。

  说不上文笔多好,内容多丰满感觉上更像论文固定的模式,引用,但确实梳理了许多粤语歌的脉络。之前并未发现作词者的这种种细思,也未曾在意过何谓概念碟。虽然该书在豆瓣上被批得很惨,但我觉得能引起人们兴趣去重新听一听那些歌,正视歌手在专辑作品上花的心思心血,便是件难得的好事。至少很久未有耐心听粤语歌的我,在读完这本书后,手机更新了长长的粤语歌单。也难怪林夕会在颁奖礼上提及该书。歌词能被作为文学作品,好好品研,想必作者定是欣慰的。

  比之正文,更让我感慨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后记。说每天5000字,一个月时间写出了这20万字的书。且不论目前为止的评价如何,2015年6月, 《夜话港乐2》也顺利出版了。据说还会有3,4,5的诞生。去芜存菁,共勉之。

  《夜话港乐》读后感(五):八十五分的好书

  其实对于公元1874算是一直在追,基本上每一篇文字都会看,他算是我港乐的启蒙曾经看他给陈奕迅写的6万乐评奋战到4点,一首一首地下歌,然后再品位,后来,他又让我认识杨千桦(抱歉输入法很渣打不出来那个字大家轻pia乔布斯),李克勤,谢安琪,何韵诗,谢霆峰⋯⋯很多很多好歌,也带给我很多很多感动

  但是这一篇书评角度,不是基于拿到书立即泪奔Vivian的角度,不是基于一有空就刷新他微博博客的粉丝角度,而是仅仅基于一个读者,我会尽我所能地不失偏颇,大家请一律轻pia。

  《夜话港乐》有优点也有不足,接下来我会用条例式一一展出:

  一:Informative

  作为一名出国党,美国中考的阅读题里面有一种态度题,选择这个作者写着个文章的tongue,有sarcasm啦,有ironic啦,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老师告诉我,有一些选项是绝对正确选项,例如informative就是很标准的一个积极option。

  而夜话港乐,的确信息量非常丰富

  这本书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林少女和黄怪人;第二个板块是港乐人物志,从王菲到郑融(时间顺序),相对来说是港乐乐坛较近期的歌星;第三个板块则是大碟。从板块分布来说,我觉得比较科学,从歌曲的灵魂编造者开始,再接下来是演绎他们的人,再接下来则是好听的专辑,对于对港乐比较unknown的人来说,安排的非常到位。

  从内容来说呢,里面从好听的歌到歌词金句再歌词的释意,从人物的编年史到各种花边八卦,可以说较为全面,像读者展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港乐乐坛世貌。

  但让我感到有点好玩的是,公元妹纸原谅我实在是看了照片就觉得实在软妹了TAT)的安排成为了很多喷子的喷书理由。“抄一点背景资料+抄一遍粤语歌词+用普通话翻译扩写一遍歌词+喊口号=乐评”是一位大大的原话,其实我觉得公元妹纸的格式的确比较大同小异,但绝对没有到如此世俗境地。我觉得他的大部分格式是这样的:“背景资料,偶尔八卦+粤语歌词片段(带金句)+对歌词的释意理解(如果你要说用普通话扩写ok也行)+个人感受+一些呼吁 ≈ 一篇乐评”,从学校老师布置书评影评的角度来看(背景+内容简介+感受),其实时很标准的格式,如果这也能成为喷的理由的话,我觉得那也就这样吧。

  在informative中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对于一些会被我们误解的歌手(对于大部分的common people来说)像古仔像小谢,对于一些相对效忠的歌手,如郑融或者麦浚龙(提了一下我可能觉得小众不知道大家如何觉得),公元介绍了相当一大部分的好歌给我们。他以一种娓娓道来方式化解了很多人心中的偏见桎梏,让大家从《好想好想》到《心跳回忆》;从《谢谢你的爱1999》到《玉蝴蝶》,不得不说算是”功德深重“。很多很多好歌,可能从前有些埋没,但是经过他的耐心介绍,又从新回归我们的视野。从这一点上,可谓《夜话港乐》大功一件。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歌曲的归纳,何韵诗的五行作,陈奕迅玩物志、畸恋作,垃圾三部等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便捷。《夜话港乐》作为一本港乐入门作,这个方面公元妹纸做的相当勤恳。

  二:Accuracy

  上面说的是关于这本书的信息涵盖的,这个准确度呢我想说的是他对于歌词意义的拿捏。

  公元妹纸其实大部分是用歌词来说事的,所以他通常会在show完歌词之后会加上自己对歌词的理解以及感慨。说一句题外话,我算不上是很容易欣赏到别人的人,但是我觉得我之所以粉公元除了后期对于他个人皮相上以及语言间的萌点外,最主要的是对于他对于歌词的理解。讲一个小例子,《与我常在》被我认为陈奕迅歌词中相对来说不太好懂的,我曾经问他如何理解,他给我的联接里有三个理解的aspect,让我颇为震撼了下(其实这是一个槽点啊喷子不要喷的太用力),这个例子让我一直记忆很深,所以我一直认为其实对于一个乐评人来讲,对于歌词的挖掘度,何小姐是够了的。

  听一首歌,初识是旋律,再接触是歌词。而对于歌词的理解,公元做的是可以赞一句GOOD JOB的。这也是我认为夜话港乐第二的亮点。何小姐用平实的语言将歌曲的内涵娓娓而道出,准确却不失个人的感受以及相对感性的主观思想。

  三:Feelings

  如今的香港乐坛很哄烈也很黯淡,不及原来8,90年代的盛行,却在题材上多了更多选择,而技术编曲也更加娴熟。何言的情怀带着个人的偏执喜爱,主观的感受揣度,有些背悯有些世俗,却温暖的让人窝心。个人认为《夜话港乐》比较适合搭配热饮,chocolate、latte或者milk tea,可以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下午,带着ipod classic,坐在一家有情调的小店或者是家里的软椅上,把播放列表调到《林夕字传》,从那首陈慧娴的《把悲伤看透时》开始听,然后开始从第一页翻起。

  他的情怀中带了很多呼吁,有些浮夸却仍然可爱“有粤语歌就不会有世界末日”“让我们一起,用流行文化对抗流行文化!”等等,这些槽点让那些喷子有些乐此不疲,但是如此可爱的公元妹纸,这是你的书啊,为什么不能喊两句口号,你尽管叫我浮夸吧~

  四:Persistent

  其实在网络上,能把乐评写好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当中不乏文笔卓然之人,甚至可以说才高八斗。可有几个人能像公元一样将他们潜心写成再集结成册?然后再补充一句,作为一本以方言歌曲为点评主题的随笔,能卖到如今这个地步,也算是卓然啦。还是一声祝贺,这是公元妹纸努力的结果,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缺点:

  哎呀终于要说到不足了,作为脑残粉的我实在难以下笔去黑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妹纸啊!!!

  一:出彩的部分还是太少了

  说一句不太客气的话,正本书是相对中庸的一本,真正搏出位的,咳咳,似乎只有标题⋯⋯(饶了我吧妹子不要傲娇!)“有粤语歌就不会有世界末日”这句话看起来算得上是气势磅礴了吧,可是说实话,公元妹纸对于自己的感受抒发还是太小气了,我其实一直期待因为港乐对你带来的变化,给你的震撼,对你生活带来的影响。你的确说了,却实在略有轻描淡写。

  其实公元书中某些内容,例如背景八卦,在百度wiki都可以翻找了然,再加上公元的笔触是平实派,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出亮点本来就难,但是你却还是中庸地构造了这本书,乐有很多,评却略少。

  音乐的确支撑了你的生活,你说了这的确是一本主观的随笔,但是其实这本书的亮点对于我来说就是你的主观感受,你的个人内心世界,只可惜,我等来的还只是你的中庸,尽管这个中庸相当优秀,但是说实话,我等来的烟花一刹,你却用路灯点燃心河堤坝。同样明亮,却没有内心雀跃。

  二:有些部分仍然有些浮光掠影

  其实,这本书里有些内容仍然草草,例如何韵诗的部分,薛凯琪的部分⋯⋯至于大陈小谢我知道你还要再写就不提了。正本书其实还是像一本广东歌的入门简介,远远未到发烧的标准。尽管这本书的确让很多人认识到了港乐,可是这本书肯定会让那些对港乐发烧的人来说,略有遗憾。不过,作为开篇,这本书其实相当成功。因为如果有了这样的一篇入门,才会出现更多的发烧友,让公元在接下来的书里面,发挥的更加肆意而不用担心市场。

  公元兄给的成绩单我觉得还是穿的太严实了,篇幅有限,有些内容的确草草。其实想看到的,还是公元能有一些肆意的笔触,正如前言一样,下一本书拿出来的热情,可否如你研究《潜龙勿用》一般,让我们感受一下公元妹纸的小宇宙?

  这本书我打八十五分,这四十分给了内容,四十分给了情怀,而剩下5分,则是给了我这么长时间的等待——无论如何,其实我也相信,有粤语歌就不会有世界末日。公元1874,期待下一本的你更好!

  《夜话港乐》读后感(六):我赠美人一鸡巴(还带暗病)

  我忘了在哪个地方,有一个小朋友对我说,你整天写的这些东西干嘛,还不如像公元1874那样,写点乐史——当时我就震惊了。

  我知道公元1874其实蛮久了,在豆瓣上一直有看过他写的一些东西,什么“陈奕迅的B-Side之二十首不可不听”之类的论坛式帖子,我知道他有一票粉丝。当他的《港乐夜话》开始连载的时候,我也瞧了一下,当然我对此兴趣是不大的。直到后来,据说诸如古JJ等人在微博转发并回复了他的文章,然后他一度在其粉丝群还是什么港乐内部QQ群中发出了“我是华语第一乐评人”之类的豪言壮语。实际上,公元1874根本不是乐评人。换句话说,他不是我们这个圈子的人。

  首先,我们来为这本《港乐夜话》盖棺定论:这是一位北漂的文化民工,一位应该不太懂粤语、缺乏音乐专业认识的音乐爱好者,凭借着多年来《苹果日报》的捕风捉影、天涯上的“我们来八一八某某某吧”的浸淫,以及自己所从事网络剧编剧的特长,意淫出的一本听后感、随笔。“不管你听了多少陈奕迅、杨千嬅,只有古巨基才是你是否了解港乐的试金石。”“向大家去介绍郑融,是需要勇气的。”当你看到这些话的时候,你无法不对写出这些话的作者,肃然起敬。这是怎样奇葩的世界观?

  生于中国,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对那些不伤天不害理的事情保持宽容。如《夜话港乐》,它似乎并没有伤害到谁,它并没有捏着你的鼻子灌你喝大粪油毒奶粉。但在我眼里,这样的出版物,和大粪油毒奶粉没有任何区别。如我在许多不同场合所说,中国是一个没有音乐传统、群众音乐素养极度缺乏的国度,乐评(我指的均为流行音乐乐评)这一文体或曰音乐文字载体、音乐批评文体,从诞生至今就遭受了各种惨无人道的折磨:发育先天不良;从小被鸡奸;长大直接被卖入窑子。不是吗?以1987年《音像世界》成立为标志,中国的流行音乐乐评和普及西方价值观、作为摇滚乐进入内地的桥梁而存在;到了后来,新一代乐评人还未成熟起来,网络化写作又让良莠不齐的所谓乐评充斥在大家的视野中,让大家发出了“乐评无用论”的观点;再到后来,乐评沦为了唱片公司的传声筒、金钱交易的工具、垃圾音乐的帮凶。而这本《夜话港乐》,作为一本典型的网络化不负责任的乐迷式写作,如今登堂入室,对于我们提倡的严肃乐评以及中国原本就遍体鳞伤、不断被嫖客干到宫颈糜烂的乐评事业,无疑是不戴套子,又加入了一把带有梅毒病菌的鸡巴。是的,它不会死人,它的确不会死人,但它的危害,源远流长。

  我不想在这样的场合里面去说教、去给大家上课,去讨论到底什么是乐评。在这里,不合适。我只能说,关于乐评人所需要之专业、文字、审美,至少前后两项,公元1874是不够格的。而在他的《夜话港乐》里,没有任何行业的前瞻性、流行音乐发展史的系统性以及通过流行音乐与当代流行文化尤其是青少年亚文化的交融性,更别提在他的文字中,能看到时代性等等了。确实,公元1874谦虚地表示自己的这本书其实就是一个随笔,但是,你的内心和所作所为已经明确告诉大家,你写的是乐评,你的一切都误导了大家。你说你自己只是来窑子解个手,10分钟就出来,但其实你是一个快男。

  有的人肯定会说,文人相轻呀文人相轻。刚才我已经说了,公元1874不是一个乐评人,他跟我不是一个圈子的,我的读者也绝对不会喜欢他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们本身不存在任何的厉害或者竞争关系。我送唱片给乐评人朋友,也绝对不会把他放在这个名单里,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相轻。但我的内心确实是不快,我从今年年初在准备一本书,一本名为《我的工作是听音乐——乐评人的二十三堂课》的书,也找过几家出版社,均被“这样的内容没有市场”拒绝了。我写什么叫做乐评、乐评人的专业修养、乐评人如何在音乐现场中吸取养分,从中谈中国三十年来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商业文化的变迁、我们时代的变迁,最后,连我自己也知道,“这样的内容没有市场”。我的一位乐评人朋友告诉我说,樱总,这就是现实啊,如果你的东西有市场,这就不叫中国了。我知道自己一直都是市场反向指标,我所最推崇的乐评的书籍,都是袁越的《穿越民间的叛逆》、李皖的《民谣流域》、马库斯的《老美国志异》《神秘列车》。前天我和李皖老师聊天,谈到《老美国志异》的时候——这已经是我们聊了半年多的主题,我们的共识是:这样的书对读者要求太高了,同时也不能不对图书编辑的勇气肃然起敬。当然,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通俗,也需要深刻,你这样告诉我。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深刻,或鲜有深刻。一万本《老美国志异》,所营造的美丽世界,只需要一本《夜话港乐》,就被败个一干二净。

  按照公元1874的说法,他还会出《夜话港乐2》《夜话港乐3》,然后会在后面的作品里头“跟大家聊音律”。我给你跪了,如果你真的要继续,出版社也希望你继续,那请你就保持这样的内容吧。梅毒,我忍了,你别再来尖锐湿疣、淋病等其他东西了。

  《夜话港乐》读后感(七):港乐评论史上的下限之作

  我本是不敢起如此犀利的标题的,但感谢作者提供了先例供援引http://music.douban.com/review/5570211/ ,对躺枪的陈咏谦我深表遗憾之外,还是暂且搁置一边,回到正题,move on。

  这本书我没有买,也不会买,至于谁想送我我看也大可不必,因为这本书里的东西,实在是太过“常识”了。以至于我这个混港乐爱好者圈子不过才几年的小喽啰,都对这些常识性的东西觉得熟口熟面,然而看见作者的发迹史:从名不见经传的陈奕迅歌迷一转身变为自称的“华语第一乐评人”,甚至以一篇催人尿下的地震缅怀文跻身高端大气的公知造谣圈,哦不,是公知圈,还标榜了一下自己是先锋前卫的IT骗子界,哦对不起,是前IT界的洁身自好者,过分常识毫无新意的文章也被粉丝追捧为“大家之作”,这些基本到不能再基本的东西居然还出了书,这的确是具有惊悚效应的。

  根据作者已在网络上登出的作品,分析下作者的写作模式:

  抄一点背景资料+抄一遍粤语歌词+用普通话翻译扩写一遍歌词+喊口号=乐评

  那些背景资料,你可以在以往的媒体采访评论里找到,维基百科里遍地皆是,甚至如果是歌迷,都会对此无比熟悉。抄粤语歌词充字数就不说什么了,用普通话翻译扩写一遍歌词算是什么?(朋友语:我一直以为只有外语才需要翻译呢。)大概是因为目标受众不懂粤语看不懂歌词?口号的呼喊更是无谓,比如“有粤语歌就没有世界末日”,不懂,喊个口号很牛逼吗?恕我愚笨,我只看出这种习惯跟这个逻辑混乱的口号国家特色真是密切相关。

  再来看豆瓣简介里:“细腻的笔端触及港乐的方方面面”“种种情愫”“不为人知的故事”。抱歉,文章里根本感受不到。我感受到的,不过是最基础的资料整理和意淫式的解读,还夹杂“港乐式微我小众别人都不懂”的优越感。

  如果说一般的港乐评论无聊,那《夜话港乐》则是可怕。它危害程度更大的点在于,它有好的主题,港乐也有丰富的历史,明明写了极烂的评论,但是从其作者到编辑到粉丝都要帮忙去圆谎,去讲这个很烂、糟透了的东西打上各种各样的补丁,从各个角度为这本烂书找各种说辞。公元1874自己的言论其实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有人质疑的时候,他是说“这本书不专业。”这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太过认真太过专业看待这本书,你就是傻逼——我讲笑嘛,你干嘛这么认真?你难道不知道这只是我个人的一本随笔?。这种近似于无赖的作风,怎能不唾弃?

  ——上段改编自《李克勤<姐姐>:陈咏谦填出港乐下限之作》倒数第二段

  总而言之,我对作者文章的观点,与作者评价陈咏谦歌词的观点竟然不谋而合:“这些完全是大路货,是口水般的废话。”“真可称得上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下限之作。”

  港乐在欧美日韩音乐的冲击下市场渐小,港乐“词大于曲”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自身的发展。曲受到的关注远不如词,多谈歌词而不谈曲。歌词不是不可以谈,难以理解的是如果没有新意,为什么还要老生常谈?在网络上作者的文章,还多见常识性错误,如不改正,是误人子弟。

  然而至于为什么能受到无数粉丝追捧,甚至得到马伯庸马亲王的加持,一度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马亲王不了解。

  还是谈谈粉丝心态。

  粤语的动人歌词和小众文化的情意结很容易成为自我标榜的利器,陈奕迅的主流地位和日渐壮大的“文青”粉丝群自然而然成为因其发家的作者的坚实后盾。

  众人爱看八卦,而不是音乐本身。港乐式微,歌没听过几首,对林夕和王菲、杨千嬅、黄耀明的八卦倒是津津乐道。当然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并不是错。

  听音乐不是主动的,是要喂的。人不爱思考不爱主动寻找,所以会把基本的常识的传达当作“资深”当作“大家”,而这些音乐跟八卦,根本俯拾即是。

  质量是不重要的,量大才是值得膜拜的。一听为某某偶像写了几万字呢,吓尿了碉堡了侧漏了,其实根本没什么好标榜的。(里面还不知道抄了多少首歌词呢哦呵呵)

  正如评论中朋友所说,他的评论文章,并不是以客观冷静的角度去评论的,而是相当主观且有强烈的粉丝心态。那些某某歌手的粉丝希望偶像得到认可的心得到了满足,尤其是作者有着“著名乐评人”的头衔。至于这些是否实至名归,根本不重要。我在疯狂小粉丝年代遇见大咖的时候也不例外。

  还是张奶奶的“诗与胡说”,一个人出名到一定程度,就有权利胡说八道。因为总有粉丝无条件追捧。有点话语权、影响力实在是很令人陶醉的事情嘛。所以在某一领域取得一点点成效,创作者多乐于四处叫嚣,甚至好为人师。

  如此说来,作者文章的目标人群,找得还真是准确呢,因为这个群体的数量实在惊人。

  音乐评论宏观庞大到音乐产业、流行市场,微小细腻至歌词本身,其实都有更好的选择,倘使我在这里列出,无疑是给他们立了靶子找打。如真有心了解学习,我都愿意私下告知。

  最后想说的是:你看过足够多的好东西,你会明白什么是优,什么是劣,什么是平庸。

  为这种文章写这种文章,我可真够无聊的。

  《夜话港乐》读后感(八):有粤语歌就不会有世界末日

  1.

  曾经有朋友让我推荐香港的小众歌手给他,我犯了难——因为以当下的光景,除了陈奕迅之外,连香港本土的天王在内地都是小众,我该说哪一位呢?

  是的,说到粤语歌,我想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还是《倩女幽魂》、《光辉岁月》、《万水千山总是情》或《上海滩》,除此之外,皆为小众。

  似乎在台湾音乐席卷了21世纪前几年,欧美音乐随即大肆入侵,内地音乐也不甘示弱之后,港乐就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甚至于在KTV中只要点了粤语歌,就必然会冷场。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愿意给港乐著书立说呢?

  2.

  若你偶尔想念失去联系的老朋友,你一定会在“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中隐隐心痛。

  若你形单影只地经过闹市,红男绿女的人涌中你感到了那么一点孤独,你一定会在“娱乐行的人影 还在继续繁荣 我在算着甜言蜜语的寿命”中找到共鸣。

  若你,有过致命的旧爱侣,也许你在听到“度岁月 穿山水 尚在很那谁”时,会抑制不住决堤的泪水。

  在《江南style》、《最炫民族风》的嘈杂中,还有些歌,把我们的心境道破,让我们在歌声中回顾,追念,感怀。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坚守吗?

  3.

  而我成为港乐迷的原因,百分之八十要归因于《夜话港乐》的作者。

  作者何言,我更熟悉的名字是“公元1874”。对我来说,他的“80后知名乐评人”,“电影编剧”,“豆瓣红人”之类的头衔或称呼,吸引力其实都不大。真正有吸引力的,是他的文字。从陈奕迅到杨千嬅,从古巨基到何韵诗,这些港乐当前代表人物的作品在公元的解读下,都变得生动可感。

  更难得的,他的乐评高屋建瓴之余,给我更多的感觉是强烈的代入感。和很多乐评人、影评人单纯从专业解读作品不同,看公元的文字,似乎就是在和老友谈论着一首歌的听后感。

  我也有幸成为了作者的朋友。经过与他偶尔的交流,和作者平日里发的状态,我觉得,他是个性情中人。一个会感伤失眠,会沾沾自喜地分享自己做的菜,也会臭屁和自嘲的朋友。

  说得好听一点,这本书的可读性很强,说得通俗一点,这是个不装逼的作者。

  4.

  有粤语歌,就不会有世界末日。

  这句话是作者的豆瓣签名,或许也成为了这本在末日前一个月出版的书的最好注脚。

  粤语歌当然不会拯救世界,但起码,当心灵和歌声共振的那一刻,它能让你感动。

  而夜话港乐,对于港乐迷,或许就是在感动之余回味品咂的一道小菜。对于不熟悉粤语歌的朋友,这也许会成为一本让你有收获,有共鸣的书,甚至可以改变你对香港的成见。

  我写的这些,也许会让你觉得夸张,但真的,它们不足以表达出我阅读感受的十分之一。

  《夜话港乐》,是作者在夜里写成的文字。而这篇评论,也是在夜里写好的。所以,我就叫它《夜话<夜话港乐>》吧。

  《夜话港乐》读后感(九):无关港乐,只是读者

  不是书评,只是关于这本书有些话想说,这篇文字折腾了很久,作者曾说的“绝不嫌弃”四字是对我莫大的鼓舞。第一次写这样的文字,不知该从哪里讲起,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吧。说它不是书评,因为我并不想在这里说这本书有多好或者有多不好,就我所知,隔壁有3篇已发表的书评,褒贬都有。

  这本书的内容,作者说过是随笔,在这些文字诞生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想到会成为一本书,有了诸多网友的喜欢有了成书的可能。在这本书还未出街之时,关于它的评论已有不少,豆瓣打分1星与4、5星的比例就能明显看出这本书是颇具争议的。

  如果是想通过豆瓣的评论来看一看这本书究竟是否值得读,那么面对对这本书差异如此大的评价,抛开各种言论,去作者的豆瓣日记,随意挑选几篇文字,读一读,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作者笔下的港乐。阅读就像交友,合得来就看下去,合不来也没必要相互勉强,没人逼你一定要看完;合不来还非要蹬鼻子上脸说对方是傻X,有人喜欢也活该是傻X,够无语。

  翻周国平的集子时,看到了他对于读书标准的说法,“读了大半辈子书,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标准。” “以愉快为基本标准,这也是在读书上的一种诚实的态度。无论什么书,只有你读时感到了愉快,使你发生了共鸣和获得了享受,你才应该承认它对于你是一本好书。” 从这个角度说,《夜话港乐》是让我愉快的,愉快的因素有很多,不一一细表。如果它让你觉得不愉快,那就不要看了,没必要“读过”它,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本渣到一无是处的书,虽然有很多人读它没有发生共鸣和获得享受,我更愿意将这一现象理解为书与读者的匹配性问题。

  豆瓣上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我大致都看了,看过才发现原来有这么一个对立面的存在,而且是特别激烈的对立。有一些人叫嚣着“用生命黑公元”。我感受到了满屏的戾气,这股戾气到底哪来的呢?“当同一样东西被跟自己身份/地位“一致”的人所拥有——而自己却得不到,即使渴求背后仍是羡慕,但为了不希望自己处于比较的下风,心理活动自会懂得把能量从正转化为负,是拥有那一样东西的人令得不到它的我不好过,所以有问题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这是之前在林奕华的书里看到的一段话,兴许能从某个侧面来解释部分现象。

  看隔壁某1星的书评,字里行间其实还是能看出笔者的爱,对音乐、对乐评,只是这爱应该有它的践行方式吧?我总觉得,严肃书评要比“梅毒”什么的更具说服力。

  微博上,何韵诗有过这样一句话:“别人的方法跟自己的不一样,那只是想法和路线上的差异,切忌觉得自己那一套才是最好和最有诚意的一套。”摘出来,与诸君共勉。

  讨论是可以有的,关于乐评定义的界定大可以拿出来争论一番,对于严肃的笔战我倒是喜闻乐见的。但是,夹杂人身攻击的恶评,是不可取的。

  至于这本书的优缺点,隔壁某位亲的《八十五分的好书》,我大致认同。一些读者(或许不是本书的读者,只是看过作者几篇连载的网友)对于作者以及本书的一些吐槽,我取其中几点,并不是要破,因为作者关于这本书已经有两封自白书,要解释的已经解释过的,依然不信服的人我也没这个自信让你信服,这里只是写下一些我想到的。

  框架。看到不少网友质疑作者的写作是“抄一点背景资料+抄一遍粤语歌词+用普通话翻译扩写一遍歌词+喊口号=乐评”,或许是我目光短浅,我更多地注意到,以碟评为例,作者在写作时进行的纵向对比(历年专辑的比较)、横向对比(同期专辑的比较)、同类对比(与前二者或有交叉,比如同是概念专辑的比较)。

  书名。一些网友直指作者应该将此书更名为《夜话港词》,且不说“港词”二字能否表征广东歌词,个人觉得“港词”也不足以概括作者在书中所写的内容,因为很多时候作者的分析是基于一张张专辑的小单元,那叫《夜话港碟》合适吗,也不合适,那到底叫什么合适呢,其实反对的人依旧没有给出比《夜话港乐》更好的选择。当然了,即使没有给出更好的选择,也还是有权利说它不好的。

  范围。对本书提及的港乐范围有意见的,都嫌小了,“连XXX都没有的还提港乐”“没有XX和XXX”类似这样话见过不少。一本二十万字的港乐随笔,我惊讶的是那么多人都以港乐百科/港乐通史的标准来要求这本书,而从始至终,作者并没有这样标榜过。

  词解。有见过埋汰作者意淫的。但其实对于歌词的理解哪里有统一的标准呢,作者写下也不过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已。认不认同倒是读者的事。读完他写的东西,你可以去微博圈他告诉他你有多么感谢他写出了你的心声,你也可以圈他告诉他你对XX的理解和他不一样,比如,我不认为《我不好爱》的主角是自恋狂,也不认为《后遗》是讲虚伪,其实这样就形成了碰撞。拿起歌词本听着那些歌,再来看作者写的东西,实现阅读者和书写者的交互正是反馈的环节。单纯的吸收资讯只能促进了解,不能促进理解。

  每个人从歌词出发看到的东西会不一样,这个不一样会体现在你与我的差别,也可能体现在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差别。举个例子,《Y100+》中其中两位词人对于《无人之境》的批注。陈咏谦:“但我喜欢这罪名。但我想跟你乱缠。这爱情其实很人性。”Tim Lui:“「失乐园」和「无人之境」分别出现在我中学和成年的时候。两首不同年代的歌,同样是讲很任性地做一些忠于自己、不忠于伴侣的事,虽然我都将那画面幻想得很唯美和浪漫,不过长大后,我明白了「不想说明,只想反应」醉生梦死的天地,接着带来的,都是毁灭。”知道Tim是女填词人之后,这段话更让我感慨不已。

  说完了上面这些,下面我想提出一些点和作者还有诸位读者交流。

  因为没有连续看完,这本书的阅读跨度比较长,同时期看的还有另外几本,《夜话港乐》无疑是几本书中最通俗易懂的,并不是说浅显不好。拿起书看作者的文字,和在豆瓣看的时候,感觉其实很不一样,尤其是当手头另外有几本文化随笔类的书在看,用字的水平很明显有差距,虽然拿作者和一群中年男人的用字比较并不太公平或者说并不合适,但是要实现网络写手到作家的蜕变,对于文字的掌握还需历练,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我的感觉很可能只是我的个人偏好,但我确实对作者有更高的期待。

  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网络上连载过,其中夹杂着一些极具网络特色的句子,比如“我不会告诉你XXX!”“XXX好吗!”写书不是写微博,不需要这样娱众的句子,况且这些语言又是有时效性的,既已成书,读者就不只是当下的一些网友。

  再从封面谈开去。我不知道作者在选择这样一个封面的时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我自己在琢磨这篇东西的时候才想到的,正如我前文所说,作者对于港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都是架构在一张张专辑之上的,我想作者选择这样的封面正与他一贯的理念相符(港版封面相比更突出人的元素,这应该跟商业包装有关)。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专辑,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与评价,但是依旧让我困惑的是,这些专辑与歌手本身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我不清楚每一张专辑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歌手除了演唱之外是怎样贯彻他的音乐理念的,当然有一些歌手自己作曲。

  本书第二部分第一章《一个时代的歌者:陈奕迅》,这一篇文章的前身应该是作者在网络连载的《大开耳界:陈奕迅历年专辑全回顾》。请仔细看两个标题,前者是基于歌手,后者是基于专辑,这是两种研究角度,我个人认为是很不一样的。文章的内容看过就知道叫专辑回顾是没问题的,虽然部分专辑的介绍有简化,但是我真的很难从作者的笔下看出陈奕迅本人在整个历程当中发挥了怎样的能动作用,唱得好是一点,但除此之外呢,我相信每个优秀的歌手对于自己走的音乐道路都有他的探索与思考。

  我承认我贪心想看到更多,但我也不能以港乐人物传记的标准来要求《夜话港乐》。这本书基于专辑的解析是很不错的,也为港乐入门想收专辑的同学提供参考。

  另外,本书部分细节我有疑问,择出来讨论。

  136。“一个挂着十号风球的台风夜……的《假如让我说下去》”这两段的内容。之前和友人林麓锦聊过这个,她提供了重要线索。

  先来看一下《林夕字传》中林若宁的注:“常听老爷说:没有感动的经历不要妄想写出感人的情歌。本人以为这份词来自911症候群的天马行空,后来才知是他的切肤轶事。听说在某个天摇地动的十号风球晚上,老爷船头惊鬼天花掉下,生离死别的刹那天地,眼前闪灵一位旧情人面孔,于是誓要一个临别通电,生怕下一站去了天国怎么算。可惜有词要赶,结果只好化惊慌为力量,一整晚的风急雨高换来赚人热泪。”

  注意“可惜有词要赶”“只好”,若宁没有说这个电话打出去了。但是若宁的这几行文字里提到的三首歌(《十号风球》《刹那天地》《下一站天国》)确实直指明哥。

  06年,短期租约,wasabi说林夕曾跟他说,“知不知道这首歌原本是‘假如让我按下去’?”(这首歌指的是《假如让我说下去》)

  综上两条,我偏向于认为这个电话是没有打出去的,当然,电话有没有打出去并不影响我们对歌词本身的赏析,毕竟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解析这首歌的时候,你可以说主人公怎样,但是不要套上夕爷吧。

  178。“当时他们(指林夕和陈小霞)距后来大红大紫的《约定》、《明年今日》、《好久不见》还有一定的时间”《好久不见》?前两首都是林夕+陈小霞的作品,这里提《好久不见》很容易误导读者。

  180。“这首歌曲(指《再见二丁目》)也是他从王菲的‘夫妻’时代走到杨千嬅的‘骨肉’时代的一首分水岭”。我对“分水岭”这个词有疑问。正如作者前文所说,《再见二丁目》出自1997年FA的《直觉》,之后,王菲的几张专辑《唱游》(1998)《只爱陌生人》(1999)《寓言》(2000)等,林夕都给出了很经典的作品,“分水岭”之说难以理解。

  184。“林夕的第一首国语歌词就是给王菲所写”作者指的是哪一首?去年林夕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录制,有参加现场的林可luke同学回忆说:“汪涵问他(指林夕)记不记得自己第一首国语歌,他说很记得,是台湾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叫《一步一生》。”

  tw,上次港乐交流会(上海)的时候,作者提到了《约定》。《约定》其实不纯是东京系列,也应该算台湾往事。“我和人去旅行,我很怕没下次,所以记下了门牌,而且门牌我觉得很温馨,在一间房。”“《约定》歌词内容有真实,好有感情。歌词提及『便当』系真,有猪手,好好食;系我同一个朋友台湾街边,一人一个,街灯下面食。”(林夕原话)前一句的“旅行”很可能是东京之旅。

  没想到碎碎念也会写这么多字,有点累爱,但其实整个过程自己也有收获,想了一些自己平时不会去想的问题。我接触港乐的时间很短,专业的我也不懂,写下这些就当阶段性纪念吧。

  那天,去图书馆音乐类书籍的架子上翻了翻,大多是关于乐理、古典、摇滚的,关于流行乐不多,有流行金曲XX首,印象很深的是我看到了一本刀郎、一本孙燕姿,不感兴趣也就没有翻开来看。

  老爷曾说:“希望将来有一天广东的流行歌曲得到它值得肯定的价值。”

  这一刻,作为一个港乐迷,我只想,爱下去。

  《夜话港乐》读后感(十):最后还是坐下来,聊聊……

  如果我生于蒙特利尔,从小听着爸妈唱《Hallelujah》《Suzanne》来哄我入眠,我或许不会对李欧纳·柯恩(Leonard Cohen)奉若神明;如果我生于巴黎,在我7岁生日的前的某一天里,忽然整个国家都在为一位艺术家的离世表示哀悼,学校里甚至降了半旗,我或许不会对赛尔日·甘斯布(Serge Gainsbourg)如此顶礼膜拜;同样的,如果我并非生于粤方言区,放学后飞奔回家第一时间便要扭开电视转到TVB《闪电传真机》(注:香港翡翠台一档著名的儿童节目),听着王馨平、周慧敏唱的《美少女战士》长大,是否会对这本《夜话港乐》稍微提起这么一点兴趣?

  生活在别处,幸福总在山的那一边,这些道理你都懂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嗯,或许要追溯到我们念小学的时候了,香港流行音乐是华人娱乐消费市场中的风向标,张学友《吻别》至今依然保持着华语唱片业的销售纪录——尽管许多人已经忽视了这张专辑是地地道道的台湾制造。1997年后,香港回归,自助游开放,这700万人口的民生大计越来越依赖内地,其根植于殖民地色彩上的文化优势也慢慢地荡然无存,高铁、二十三条、普选、国民教育,这些关键词造就了“港璨”和“蝗虫”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香港流行音乐,或曰“Canto-Pop”依然有着区别于内地乐坛的独特审美,尤其是以黄伟文、林夕为首的词作者以身边小事入歌,或是借物比兴或是直抒胸臆,都让粤语流行歌闪闪发光。2012年2月,黄伟文在红馆一连六场举办《黄伟文音乐会》,内地便有许多港乐迷如朝圣一般涌至红磡,由此可见一斑。《夜话港乐》一书,正是以香港回归后活跃的陈奕迅、杨千嬅、古巨基、何韵诗、薛凯琪等为题,讲述港乐里的故事。

  平心而论,用说故事这样的方法来介绍大家或许不是那么熟悉的事物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世人皆喜八卦,无论是办公室里的扯闲话还是娱乐明星们的生活隐私,都可以成为饭桌上的谈资。音乐亦如此,就如许多人知道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Tears In Heaven》是为他不幸夭折的4岁儿子所作,但这孩子的妈妈是谁、出事时埃里克正在干些什么,大家便不介意了。有的人多读了两本书,甚至还会以为这个孩子的母亲就是当初埃里克从披头四吉他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处夺来的那位贝蒂呢。同理,世人对香港乐坛最津津乐道的,也是林夕和黄伟文的纠葛、杨千嬅当年为什么和黄伟文闹翻、古巨基和他的女助理是怎么一回事等等。若是如作者最初时在豆瓣、天涯随手涂鸦尚可,但一旦把这些交付印刷,登堂入室,未免实在太low。可作者便这样添油加醋地随性所发,如写到薛凯琪的《奇洛李维斯回信》,作者为薛凯琪幻想了一个Happy Ending,“最终基努·里维斯真的知道了这首歌曲,真的见了薛凯琪,真的回信了”,可当你去翻开《苹果日报》2005年2月5日关于此事报道时,你会知道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基努·里维斯确实是见过薛凯琪,也“知道”这首歌,但一没听过二没回信。这样的问题在《夜话港乐》中随处可拾,作为一本正式出版物,这样以讹传讹的治学态度显然是不对的。

  《夜话港乐》除了坊间传闻外另一部分则是对香港流行曲的歌词分析。诗话、词话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有着身后的传统,可作者的水平距离王国维等治学态度实在太远,作为普通乐迷的听后感尚可。如他谈卢巧音之《垃圾》:“……讲述的是一个人情愿做爱人家里的丢弃的铁罐子、半张废纸……做你的垃圾,都可以长流连在你家里,从沉溺中结疤,再发芽。这是一种非常卑微的爱,卑微到尘埃里。”我不知道面对如此完美的一首歌词,用一种画蛇添足的方式,把这事儿再说一遍,意义何在。而作者书中也适时发表的个人看法,如谈及谢安琪,“用流行文化对抗流行文化,谢安琪做了一件看上去何其悲壮的事。”实际上,如果作者真的有接触过谢安琪,或是接触过其经纪人或制作团队,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谢安琪压根就没想过要“对抗”。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处成书的过程中,不少作者所言及的主角都在其微博中进行了转发,以示支持,一如古巨基等,这给作者、读者以及出版商无疑是注入了十万吨兴奋剂。成书之后,也有诸如香港旅游发展基金局等官方组织对该书进行了背书推荐。实际上,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都市,生于斯的乐评人有着国际视野,甚少关注本地流行乐坛;如香港最著名的乐评人袁志聪,其1994年创办传奇音乐杂志《MCB音乐殖民地》,创刊号时封面用的绝不是什么四大天王,而是英国乐队Suede。十年后《音乐殖民地》宣告停刊,袁志聪依然笔耕不辍,但他宁可介绍my little airport或是AMK、粉红A等普通大众连名字都没听过的香港地下乐队,对陈奕迅、杨千嬅却不屑一顾。容祖儿在香港乐坛贵为天后,可2011年初在某颁奖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时却激动地说,前阵子她看了一篇乐评,说以前认为她只是一台唱歌机器,但这年里面,看到了她不一样的东西,对她改观,祖儿表示会继续努力云云。而君不知这篇乐评作者chikin,年纪小我十岁,在写这篇乐评的时候也只是一位普通的高中生。

  莫言曾说,他在部队的时候,从读到显克微支的《灯塔看守人》开始,便在一个山洼洼里写出了许多以大海为背景的小说,“接受了我的稿子的编辑,误以为我在海岛上当过兵或者是一个渔家儿郎……我把台风写得活灵活现,术语运用熟练,把外行唬的一愣一愣的”(《锁孔里的房间》,莫言选编,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是的,唬的一愣一愣的,可仅限外行。

  (原刊于《新京报》读书版。有删节。此为完整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