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楼梦魇》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楼梦魇》读后感10篇

2018-09-08 04:0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楼梦魇》读后感10篇

  《红楼梦魇》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31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梦魇》读后感(一):读读

  买了这本。。。虽然是比较深奥。。考据类的吗

  有人不喜欢正常的。。但还是推荐大家看看

  虽然咱们不是红学家。。但是 红楼梦除了原书 就是

  各种各样的续书 要么诗歌评论 要么名家解读这些的。。

  读这本有耳目一新感觉

  《红楼梦魇》读后感(二):一觉红楼曲未尽

  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棠溪、棠村、脂砚斋,畸笏几十年评阅,最后才有红楼梦。有十数种早本,而无结局。这个谜团实质是因为曹族子弟不敢对家族罢黜而表现情绪出来,毕竟君威难测。红楼就像中国近代文化的一个蓝洞,值得无数人探秘其中。也正因为曹寅家族于爱新觉罗氏特殊关系才能让满清贵宦的奢华,化作一篇风流情史模样,为世人一睹。

  《红楼梦魇》读后感(三):红楼梦已完

  以前只是喜欢红楼梦,追87版电视剧,看各种红楼梦的豆瓣知乎小组,想着红楼梦真正的结局,而看完这本书之后,看完作者诸多考证,论著,对红楼梦未完的结局释然,对红楼梦也有了更深刻认识,原来增删十次中改了这么多情节,晴雯的,抄家的,元春的,宝玉与湘云的,心里觉得淡然了很多,这就是一部创作啊,我们对红楼梦不能释然,红楼梦的高度,有时候觉得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消失了的结局,让我们猜测,自撰,久久不能释怀。张爱玲应该是精通人情世故的了,很欣赏她这部关于写尽世间人情的红楼梦的论著。

  《红楼梦魇》读后感(四):驳张爱玲《五详红楼梦旧时真本》

  从文本的删改线索考证《红楼梦》一书成书经过是《红楼梦魇》的创举,也最为可信。其中细致入微,若非“十年一觉迷考据”安能如此?若干版本前文后文一一比照,我等依旧被绕晕,实在叹为精彩

  即为考据推断,便不定为真实。有矛盾处也可以分析质疑。“五详”中推断迎春贾赦宁府皆为初本之后添加。此推断不十分令人信服。“原应叹息”非常近作者著述本意,不像后来撺掇,应该开始构思便有四个姐妹。作者要写盛极而衰,便定要先写尽繁华。贾府必府邸广大,人丁兴旺。单只有贾政一房,貌似非大族之相。而关于他人之言“政官小居正院,赦袭爵却居偏院很奇怪”,以佐赦乃后添之猜想也属无知。古来大户家长辈居正院,子未婚则同住,长子婚娶则分立门户,幼子婚娶则住东厢,男主过世,寡母另院而居。荣府格局恰好合吻。

  以上仅驳“五详”细节,《红楼梦魇》大体皆信服。

  (本人公众号amonstudio,关于豆友关注

  《红楼梦魇》读后感(五):不愧红楼梦魇人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作为文艺女青年的鼻祖张爱玲,这应该是本《红楼梦》读后感文集,诸如“不忘初心,木石前世今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通灵宝玉”“呵呵哒的史湘云”“摸摸头晴雯”“尤三姐的女权主义象征”甚至是“红楼美食三十招”之类的。然而,摊开书才发现,张爱玲选择了hard模式——版本学考据。“十年一觉迷考据”,在诸多版本中一字一句对比分析,像侦探一样抽丝剥茧,探究作者本义,探究抄录者续书者改写的动机,好不痛快。作为一个只读过程甲本的红渣,看完这本书我毅然买了脂评本,也算是还袭人一个公道

  《红楼梦魇》读后感(六):读张

  自去年中旬开始读张之旅,将《张爱玲全集》一套十本全部收下,张爱玲自己文字性的东西至此已全部读完,还剩两本校译的清末《海上花列传》,也争取在这个寒假里读完。自谓张迷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时候,却发现此时对张却已心疼大过欣赏。想起其母曾说,看你如今这样活着,倒不如当初让你去死(记不太清原话,姑且记之)。可谓一语成谶。

  大概是也爱《红楼梦》的缘故,只要相关,一旦拿起便舍不得放下,所以这本书是此系列前八本,包括六本小说和两本散文,里读的最快的,两个整天和一个下午,期间也有神恍惚的时候,所以很能理解张所谓梦魇之说。还在我求学时,也曾煞有介事的研究过一阵《红楼梦》,现在想来只恨当年被刘心武带歪了路,差点就将其当成了清宫秘史。现在再读张的解读,求证心切,重新燃起再读红楼的念想

  只是张的考据实在零散随意,想到哪就说到哪,所引版本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尤其在我其实也只读过三遍,高中本科研究生时期各读过一遍,且到去年才读的脂评本,很多时候根本就跟不上张的思路。所以放下全书,也只模模糊糊记住了红楼不是一次成书,而是不同时期流出不同版本,晴雯金钏本一人,宁府为后添,惜春为政女,小红形象几次变更之类零散却闻所未闻观点。其他诸如秦氏,贾珍的解读,因为小时候被刘心武先入为主,所以一时尚难以接受平淡设置

  张对口语和细节的注意倒是让我惊讶,甚至有些宥其过分较真。比如细校逛字的几种用法来推测各个版本的先后顺序,和章回的新旧(我得承认每当张讲到各个版本的年代先后时,我只能一副干我何事的表情赶紧往下翻,实在是既不熟悉不知所云啊)。又比如用装订省事解释章节先后的错乱。还有一些诸如仅凭宝玉叫了凤姐一声二姐姐就推测迎春是后加,元妃叫作王妃便推测元妃后来提升位分是为了给钗玉婚事施压,推测小红身份有变也是凭她叫了一声哥哥。在我读时是万万想不到此了。曹公的成书之艰辛可见一般。

  全篇下来倒是足够客观,因为举证繁多,而且只涉及作品本身,未见张对书中人物有何褒贬评价,概因张的关注点是在成书和人物塑造上,契合她写作出身立场。这点也是让我读完此书后更加喜爱张的原因之一。

  《红楼梦魇》读后感(七):红楼梦魇名。

  到底是张爱玲,考据起来也是文学家气派,以小说家眼光去考据小说,自成一套文学上的逻辑。她用小说该如何发展情节、人物该如何发展为主线条勾勒出原本《红楼》的大体样貌。再考虑曹雪芹的身世和生存环境,加上脂砚斋畸笏叟明义等人的批语,试图还原出作者几番删减改写的过程。小说家与小说家之间不该去考证历史,而最应用小说的语言对话。这套逻辑强出索引派许多。 所以这本书往往从一个细微词语牵引出一条隐匿的线索,思维跳跃,考证探据写的像小说一样。 到底是张爱玲。讲袭人教老祝妈给果子套上袋儿就不怕虫咬了一节,张爱玲不放过机会说:可见这老祝妈不是宝钗平儿四个人“素昔冷眼瞧中的”。又讲说宝玉叫凤姐二姐姐,那又要叫迎春什么呢?又说“若当时被人知道十二钗都是大脚,不知作何感想?难怪这样健步,那么大的园子姊妹们每顿饭出来吃。” 这些小刻薄真是张爱玲。 《红楼梦》作者增删改写数次,批者增删数次,抄书者抄出若干个版本,续书者又有数十个版本,真是复杂极了。看到一半儿我想,这么算下来,曹雪芹的真迹怕是剩不下多少。如此一来,《红楼梦》能不能算群体创作呢?写的好极了的片段是不是曹雪芹的呢? 不过读完整本书后发觉还是我多虑了。无论如何增删修改底子确实好,各条线索都好。但是金钏儿与晴雯,但是麝月的一场戏,都好的叫人说不出话。 我每年读一遍红楼梦,读的是程高全本。每次到八十回后就又跟张爱玲一样的感觉:所有的人物都面目可憎起来。之前是我太理想化了,总觉得袭人不至于不堪到献媚的地步。据张爱玲的考证,袭人的结局依然让我震惊,但作为小说来读,她与宝玉这一番后转嫁蒋雨涵再无联络也是极好。 本来放下了《红楼梦》未完这件事,可读完这本书也有了像张爱玲一样的感觉:这些熟人多年不知下落,早已死了心,又有了消息。看到袭人的若干种结局,金钏儿晴雯麝月的种种,甚至于宁府上下,柳湘莲等人种种事宜,真是悲喜交集。 有个续本《红楼》结尾是袭人嫁蒋雨涵后“温饱,不复更忆旧主”,有天大雪后门外有人乞食,袭人扶着小丫头开门见是宝玉,“则门内为袭人,门外为宝玉,彼此相视,皆不能出一语,默对许时,二人因仆地而殁”。这版虽有些做作,但真让人唏嘘。 又有写宝钗死后宝玉潦倒做更夫,遇到做乞丐的湘云。这续书人还是太温柔。 从小说的角度来看,祭金钏儿与祭晴雯是青出于蓝;司棋与迎春是绝配;从尤二姐才要写出贾珍与宁府是极现代的思维;小红与茜雪的狱神庙,妙玉被劫,彩霞偷东西,麝月梳头,都好得不得了。 今年是第四遍还是第五遍读《红楼梦》,越发觉得贾母要刘姥姥花儿可爱,也佩服刘姥姥为了生活就敢撇下老脸带着孙子去求各位年轻媳妇儿。刘姥姥女儿就不愿去,说:“你老虽说的是,但只你我这样个嘴脸,怎么好到他们上去的?没得打嘴现世。”想来刘姥姥一把年纪,更不好轻易放下“嘴脸”,可有什么办法呢。 每次读到金荣寡母训他“好容易姑妈千方百计让你进了学堂,剩下来的钱,你又爱穿件鲜明衣服。再者,不去念书又哪里认得什么薛大爷……”我都有难以描述心情,这几句话写得好极了。寡母胡氏带大孩子已是不易,但她有意让金荣争口气,求人千方百计送他去上学——然而毕竟心里宠他,好容易剩下来一点钱就给他买些“鲜明衣服”。然而纵使宠他,也不敢断绝了薛大爷的关系,不但不敢反而更像是巴巴的赶着。如果爱自己儿子,论理则不该眼看着儿子被别的男人包养;可说不爱,也不会送他读书,买衣服。权衡再三,留在学堂是金荣的最好出路。可见胡氏为儿子为生活的矛盾,真是一片真心。 乃至前面学堂大战,贾兰贾菌两人年纪小气性高,一齐亮相。真是精彩极了。 探春出身低,上够不着王夫人贾母,下使不上赵姨娘的力反而弄不好被拖累。这样尴尬境地,她只能自珍自爱自力更生,认王夫人却不低贱的讨好,又得跟赵姨娘划清界限。于是她只读她的书,如果只有贾家众姐妹也算顶尖儿了,无奈又来了钗黛湘云宝琴,她唯一的筹码也没了。索性,她来开诗社,联合另一无存在感的李纨好歹加入这个姐妹团。诗社开之前,她只能跟宝玉好——也是讨王夫人贾母欢心的一法子吧。她好容易攒下钱都给宝玉让他带些玩意儿回来——女儿家与男孩子还能说什么话呢。抄检大观园时她素日的脾性全来了,杀伐果断,全靠从小一步步硬从这些势利眼里走过来的经验。 探春如此,没露几面既无子嗣又无才华,也不似赵姨娘泼辣的周姨娘更心酸无人知了。 张爱玲最后说:天才在实生活中白痴一样的也许有,这样的人却写不出《红楼梦》来。她在实生活中也像白痴一样,却写得出《金锁记》,怕也是面对《红楼》时难得有的自谦。可见,任何文学家都有自己心理绝对崇高的文字,是甘心拜倒的。也因为这个“崇高”的存在,才可以观照自己的写作,才会知道分寸。张爱玲拜倒的是《红楼》,所以她知道自己能写什么,有多大成就,才有了今天的张爱玲。

  《红楼梦魇》读后感(八):工匠精神

  读这本书用了很长时间,一方面题材原因,这种考据类型的东西读起来不光晦涩而且要仔细判别,稍微失神一点就不知所云了;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最近效率太低,杂事又太多。读这本书之前以为这本书会是张爱玲关于《红楼梦》内容探讨以及引发的思考,以为是随笔性质的东西,初读了略感失望,因为这本书完全建立在版本考据的基础上,刚开始看发现纯粹是张爱玲在不同版本之间找不同,吸引力并不大,可是越往后越发现,很多东西就在这些不同中体现出来了,而且张爱玲很大胆,很多猜测和推理堪称惊艳,所以后半本书完全是在“叹为观止”的情绪中度过的,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也让我对张爱玲的敬佩更深了一步,她不仅仅是一个天才,她生命的后二十年做的这种枯燥而不讨好的工作需要很大的毅力,所以这本书包含着很重的工匠精神,值得每一位读者敬佩。那么,作为一名作家,能在文学评论和典籍考据方面做出这些东西很不简单红学家有很多,而有成就的多是专职的红学家,除研究“红楼梦”之外没有其他更分散社会角色,最有成就的莫过于俞平伯和周汝昌,而正是这两位堪称红学界的泰斗,张爱玲在这本书很多很多的地方也有引论到这两位的观点的地方,有些时候表达一致看法,也有时候是对上述两位学者的论断提出质疑,而身兼“数职”的红学家也有,最著名的莫过于胡适和刘心武了,前者是一位大学者,很多方面都有涉足,是一位天才不假,后者是当代作家,曾经依照自己的推断补续过后四十回,我没拜读过,不好评价,不过据说风评并不好,单说语言就有点“邯郸学步”了。所以在中国文坛地位非凡又对红学研究深入独到的第一人我觉得非张爱玲莫属。她的身份也正保证了她研究的不同一般,从这本书可以看出,她的很多猜测是建立在一位作家的基础上给出的,借助优秀作家的心理做出的推断往往更客观,这也是俞平伯和周汝昌所不具备的,不管怎样,张爱玲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很多堪称开天辟地的想法,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除《自序》外这本书有七个部分。1、红楼梦未完······人生三大恨事之一,这一点在后面各部分也有涉及,似乎是毋庸置疑的,理由也很多,首先对于熟悉《红楼梦》的人来说,后面的人不那么丰满了,后四十回也在强调书中人物是满人民族、地域的矛盾比较多,根据早本的走向小说的结尾与现今流传的一致度不高。 2、红楼梦插曲之一(高鹗、袭人与畹君)······算是对高鹗生平的一个概述吧,也为后四十回的走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即很大程度上符合高鹗的人生轨迹和所思所想。畹君是高鹗的一个妾,先离开后回来,袭人在高鹗笔下也算是她的化身吧。 3、初详红楼梦(论全抄本)······抄本的前八十回,除抄配的十五回不算,俞平伯说大体都是脂本,却非一种本子,还是拼凑的······随后张爱玲在这一部分对全抄本的一些情节做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至少第三十八回是庚本较全抄本为早,但是全抄本第十九回后还是大部分比庚本早。 4、二详红楼梦(甲戌本与庚辰本的年份)······也先是一大通论证,随后得出看法······甲戌本是用两册一七五四本作基础编起来的,因此袭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名,一七六零本与二三十年后改编的上半部,书名都还原为“石头记”,庚本、己卯本所有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字样,都是由于一七六零本囫囵收编一册一七五四本,抄手写了配合原有的这一册,保留下来的一七五四本遗迹。 5、三详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最后得出结论:宝玉大致是脂砚的画像,但是个性中也有作者的成分在内,他们共同的家庭背景与一些纪实的细节都用了进去,也间或有作者亲身的经验,如出园与袭人别嫁,但是绝大部分的故事内容都是虚构的,延迟元妃之死,获罪的主犯由贾珍改为贾赦贾政,加抄家,都纯粹由于艺术上的要求,金钏儿从晴雯脱化出来的经过,也就是创造的过程,黛玉的个性轮廓根据脂砚早年的恋人,较重要的宝黛文字却都是虚构的,正如麝月实有其人,麝月正传却是虚构的。 6、四详红楼梦(改写与遗稿)······遗稿除了遗失的五六稿(不包括末回撒手和八十回后贾家获罪前,定稿,写宝玉迁出大观园,探春远嫁黛玉死);获罪后数回,背景在荣府,待改;以及“花袭人有始有终”“撒手”诸回的初稿。以上都在一七六八年左右永忠所见的《红楼梦》里,只缺卫若兰射圃回,但这本子终于失传了。流行的八十回本《石头记》未完症结在有一点上二者无法妥协,但加抄家前后的两条路线是安全的,不然这部书也不会未完。 7、五详红楼梦(旧时真本)······作者根据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增订本中总结了十个较有代表性的不同的结局,怎么说呢,争论不一,显然作者更认可——宝玉入狱,小红探监,贾芸小红结婚,宝钗难产而卒,宝玉娶湘云,探春远嫁(杏元和番),妙玉为娼,凤姐被休弃······ 我读完这本书中的感想呢,也比较杂乱吧,总的来说,大约认可了一些作者所讨论的东西,比如,首先,后四十回确实不是曹雪芹所写;然后脂砚斋和畸笏叟是截然不同的批阅者,显然脂砚斋主观色彩更浓,也更得曹雪芹之意,二人有知己的感觉;全本是最初是《红楼梦》(只有贾政一家,彼时惜春还是贾政的女儿,这里贾宝玉和史湘云的结合似乎更具合理性),后来加入了《风月宝鉴》(引入宁国府和太虚幻境等情节),再加上贾赦一家(包括迎春等,并把贾琏设定为贾赦的儿子);接着我也比较认可贾宝玉和史湘云最后的结合······ 张爱玲的这本书在很多地方给了我思考和关注点,以后读《红楼梦》时候会更有针对和效率的。不过现在看《红楼梦》感觉宿命感太强,这一点恐又不好了。

  《红楼梦魇》读后感(九):从梦中来,到梦中去

  看这本《红楼梦魇》的时候,有一天坐在公交车上,暮春油绿的柳枝拂过车窗,车子一个慢悠悠的转弯过去,夕阳正铺满摆着竹椅茶座的旧巷子,忽然就想起马雁。马雁,张爱玲,两个遥隔着时间长河的女人,写文论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真性情。我喜欢看她们的文字,自天生敏锐处萌芽,一路写将出来,满纸任性的藤,开出奇异的花。对传统文学理论体系是严肃而怀有敬意的,于意见相左处,也有一种管不住自己的率真脾气,要一吐为快。又因这“一吐”仅仅只是图着“一快”不图其他,常常就“吐”得很顽皮,这是读她们文字的一大乐趣。不谋什么大格局,不图宣告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道理,就是一路野生的盛放,逃出窠臼播撒无数小惊喜。马雁说到喜欢的马上换脸小迷妹,说到不好的会说“拉杂催烧之”!摧烧之还要扬其灰。张爱玲说到高鹗把《红楼梦》“庸俗化”,给他四个字“死有余辜”!令周汝昌见之一喜,“了不起!死有余辜。”马雁写文章常常写到后头不知道自己在写啥也就算了,挥笔一句,“这好像也和题目也没什么关系。”就这样来一个戛然而止,使人像站在刚刚热闹过忽然空荡下来的广场,看天看地,却再也看不到往昔。张爱玲红楼考据十年也不肯给出一个骗观众也骗自己的结果,“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这就是她的红楼梦魇,是一个由心而生的梦魇,而不仅是一场学术。我梦里所见就是这么回事,你爱咋咋说。

  但这种任性又是建立在博学扎实的基础上。一如马雁说的读书与跌宕自喜,能够跌宕自喜的前提,一是要有,二是要快。知识的储备和提取、转化、运用的速度使人能够在行文读文中享受到这种跌宕自喜,也才有资本任性。她说李白就是“思急而语豪”。而能够多大程度体会到跌宕自喜的乐趣,天生的敏锐和后天累积缺一不可。这就是所谓命数吧,也许每个人都是由自我的出口出发,最终还是落回自我局限的黑洞,能够无限展开的只是中间的过程。所以能够尽量的跌宕自喜就已是不辜负,别的都不重要了。文字自然在传播她们内心的一种遨游之气,能领会的人无需赘言,不能领会的多说也是无用。

  张爱玲写红楼梦魇调皮得很,考据考出来就考出来了吧,还要把人家的心思揭个老底,“这样牵强,似乎续作者确是曹氏亲族,既要炫示他知道内幕,又要代为遮掩。”旧时书生奋笔疾书又时而微笑自得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写到曹雪芹不会像续作者那般透露十二钗是满族,又说,“换了曹雪芹,决不肯这样。要是被当时的人晓得十二钗是大脚,不知道作何感想?难怪这样健步,那么大的园子,姊妹们每顿饭出园来吃。”虽然从第一篇《红楼梦未完》开始,就各种抄本各种细节的比对各种高能,但一路读下来俏皮又真性情得全然不像是在读考据文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研究‘红学’不必处处求实证,研究‘金学’不可时时宣淫意。”但偏有些人一说起红楼就开始瞎咧咧,或者对《红楼梦魇》瞎咧咧:张爱玲十年考据红楼,得出什么结果?并没有得出什么结果嘛。你都可以想象说这话时他们大舒一口气幸灾乐祸的表情。生怕她弄出什么动静来,还好没什么动静,只因他看不懂张爱玲的真动静。还有人说这本《红楼梦魇》,“除了全面否定后四十回以外,全书并没有重要的论点。全面否定后四十回证明张爱玲没有读懂红楼梦。”我看首先他们要自问,你迷了几年的红楼?你读过几个抄本?你是否抛干净了红学研究的功与名?你是否真正谈得上不计孤苦与代价只因一个迷字?

  自然有人认为后四十回是经典,就像曹雪芹与脂评人畸笏叟因观念不同对红楼故事细节的意见也大为不同一样,这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却偏有人要以自己的观点来贬低对方。说张爱玲没有读懂《红楼梦》的人,可能连张爱玲的《红楼梦魇》都没读懂过,更连她读的那许多抄本也都没见过。

  读过《红楼梦魇》就知道,张爱玲并不为什么结论去考据红楼,自然也不在乎这些人怎么评说。她只是醉心于自己的梦魇里,走自己的迷宫,探自己的险,逗自己开心,发现自己觉得美妙的事情。因为写这本《红楼梦魇》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喜欢红楼,时不时的就拿来看看,所以一本《红楼梦魇》常常一搁几年,一详,二详,三详,四详,五详,一路详下来,写到五详出现这样的字句,“所以四详里面的XXX的说法是错误的。”仿佛四详不是她自己写的似的。

  当然,能读懂《红楼梦魇》不易,那么多抄本,别说难得一见,就是拿到我们手里也只是一个头两个大,还别说电脑数据一般随意抽取比对。十年考据加对红楼没有理由的热爱,和她本身对文字天生的敏感,这种力量是巨大的。作为一般爱好者读这本《红楼梦魇》,也不过是从《红楼梦》中来,再到《红楼梦魇》中去。现世何其快,还有多少东西能稳稳的载住一个易逝的梦呢?一本著作,和写作者留在这著作里的用心,也许还可让人回忆起,这世界不仅仅是速度和时间剩下的疮痍,还可以精细,还可以真,还可以折身藏进时间褶皱里。所以多少个雨夜,我不忍翻完张爱玲的书,想一直留在那里。半年前重读红楼读到最后几页,也仿佛行行字句都是告别。除此而外,还是只能借马雁的四个字来形容,“跌宕自喜”。在各个抄本细节的对比处自喜,为看明白一个地方自喜,为与张爱玲不谋而合自喜,为解开读红楼时云里雾里的疑惑自喜,这样一种面对文字的小虚荣,还好我还贪慕着。

  原来“彩霞”,“彩云”真的是同一个人,是后来改来改去改漏了,原来秦可卿形象亦正亦反令人匪夷所思,是因为后期修改对其人物形象的竭力扭转,连托梦也是后来强派给她的。当然,这些也是张爱玲的推测。世事原本无定数,红楼几经修改又历经传抄、遗失,原本也早已丧失本来面目,那些一锤定音的,是很自以为是的。更可怕的,是为了自己文章的完整,为了名利而勉强得出一个结论,这是对红楼传奇中的可能性草原实施的暴力扼杀。喜欢轻易下结论并满世界喧哗的人比茫然沉默的人更可怕,他们的世界一定是慢慢走向僵化,到最后铁桶一般再无缺口,剩下的只是对别人的成见和偏见。

  看完《红楼梦魇》,蓉城迎来夏至半个月的雨。一些湿热,一些凉风,很缠绵。吃饭的时候把手机彻底摔坏了,不断重启,仿佛没有断气的时候,又仿佛每一次重启都是最后一次回光返照,不知道哪一次暗下去就再也不会亮起来。莫名想起在读睡看过的一首诗:

  小青蛙和小甲虫是对小伙伴

  冬天到了,小甲虫和小青蛙睡了

  可是小甲虫再也没有醒来

  她说她好伤心呦

  她说她最喜欢这个故事了

  她趴在我身上,脸贴着我的脸

  我趴在床上,脸贴着单子

  她说她最喜欢吃草莓了

  ——桑葚

  简单的,却使人莫名忧伤的一首诗。没有什么是牢固的,每个人每一刻,都在不断的失去。也许,书是相对悠长的事情?即使连这种忧伤也如云,即刻散了,你要去做别的事,而那是一些更加转瞬即逝的事情。

  换了手机收到遗落进时间黑洞的消息,说,“你们那里要下一周的雨。”这半个月的雨,因为这一条消息而别具意义。

  记忆中的中学时代,一部分像五月的槐花般闪耀着雪白的光,一部分像涂抹到无处下笔的浓厚的黄昏。少年们刻意板着面孔把易感的情绪全都揉进羞于施展的表情纹路里。是什么时候开始因天气而不由自主的混乱的?又是什么时候这混乱的飞沙息止,再也没有风暴可起了?那时一马平川还是风清月明的美好想象,而不是后来的灾难。离学校半个小时脚程的北干道上,一年一度的秋交会开始了,一本黄色封面的盗版《张爱玲全集》被装在深蓝色的劣质塑料口袋里带回来。凛冽的秋风,湿冷的秋雨,自以为一辈子也无法融合的事情,不知所措的、竭力被锻造成工具的语言,那所有需要每个人迎头而上的、不容反抗的钢铁秩序,都意外柔软地融进了“三十年前的月光”里,一湾清泉般宁静芳香的语序。那是第一次读张爱玲。

  必须的一切依旧像一剂剂抗生素,不断杀死那些“不对的”菌群,只剩下“对的”,闪着硬币般客观的金属光泽。有些人就像一枚银币般光滑整齐起来,也总有那么些人终究要成为“残次品”,带着当初锻造时为窗外槐花走神的痕迹,一路走下去。在这南国的雨一天天的下下来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什么态度,没有什么选择,只是静坐着,手中一本张氏文集慢慢翻过去,那声音就像雨珠上的片片灯光一般了,也像极了许多年前的月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